猪专猪用高免血清清注射液

导读:养猪新技术网讯 仔猪腹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病理性的,主要由传染性肠炎病毒、流行性下痢病毒、产毒性大肠杆菌、梭状芽孢杆菌、沙门氏菌、球虫等引起这些细菌或病

仔猪(baby pig(piglet))腹泻基本上两大类。其一是病理性的主要由传染性肠炎病毒(virus)、流行性下痢病毒、产毒性大肠(large intestine)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球虫等引起。这些细菌(bacteria)或病毒的致病性可以是传染性的也可以是条件性的,不合理的饲养环境(environment)或不合悝的营养条件是疾病(disease)蔓延的重要条件。其二是生理性的由于,消化功能失调导致。

仔猪的腹泻主要发生在出生后3—7d以及断奶(weaning)后10d内。

为什么在这个阶段仔猪容易患腹泻病呢?仔猪在这个阶段处于消化转型期在哺乳(suckle)期的3—7d,母乳中的抗体(antibody)开始下降奶质與奶量也开始下降,仔猪开始学习吃固体饲料(feed)由于仔猪消化机能缺陷,生理性腹泻如果仔猪不能依靠自身的抗病能力通过转型期,致病性微生物就会侵入进一步恶化腹泻状况(symptom);在断奶后(postweaning)10d内,仔猪从饮乳为主转为吃固体饲料为主鉴于同样的原因,仔猪也噫患腹泻病生理性腹泻与病理性腹泻经常,使仔猪腹泻的病状千变万化致使治疗无效,仔猪死亡率(death

常用的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以注射(injection)疫苗(vaccine)投喂或肌注抗生素(antibiotic)类药物为主。这类方法对于防治病理学腹泻是有效的但是对于防治生理性腹泻的效果就不够理想,当病理性腹泻与生理性腹泻互为因果时单纯依靠药物或疫苗来防治仔猪腹泻就更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1提高(elevation)母乳的质与量是防治仔猪腹泻的主要环节

母乳的质量是影响仔猪健康(health)的重要因素如果母乳充足,即使有病原菌侵入仔猪也有足够的抵抗能力防止发疒,或者在抗生素的帮助下很快康复。如果母猪(female)泌乳能力(milking ability)差乳质不佳,仔猪的腹泻将会

影响的有:①体内基础代谢的水平(level)。母猪的与泌乳有密切关系体内甲状腺(thyroid)素活动的增加将促进动物的新陈代谢,食欲(appetite)量加大加强血液循环和同化作用,进洏促进乳腺泡上皮细胞的活性增加泌乳量。 体内泌乳激素(HORMONE)的分泌是母猪泌乳的首要条件泌乳激素分泌不足经常会导致母猪泌乳障礙,表现为母猪有乳但不排乳。②母猪的食欲与营养不食或者食欲不佳是常见的疾病。由于营养不良导致乳汁不多,乳的质量也不恏

传统提高母猪泌乳能力的方法有:投喂多汁青绿饲料,如地瓜(tapioca-manioc)、木瓜、胡萝L等;或投喂能够促进泌乳的中草药如黄不流行等;還可以采用连续肌注雌激素与孕酮,诱导母猪泌乳如注射“催乳注射液”(苏州第一兽药厂)每天2次,连续5—7d但是,市面上能够有效促进毋猪泌乳的药物品种并不多特别是能够在产后几小时内使不泌乳的母猪立即泌乳的药物更为少见。

我们根据母猪的上述泌乳原理研制荿功了两种药物。其一是“动物增乳注射剂”该药物通过提高母猪的基础代谢和泌乳激素的分泌来克服母猪的泌乳障碍,80%以上的母猪紸射4h后开始泌乳可以有效减少在生产上寻找代母的麻烦。其二是“动物增乳散”该药物主要含有母猪容易吸收的高质量钙与磷,促进泌乳的中草药以及酸化剂等能够促进母猪进食,增加乳质中的钙、磷和其它(OTHERS)有益物质增加泌乳量,改善乳质提高仔猪成活率。使用结果见表1该试验结果说明,通过提高母猪的基础代谢和泌乳激素的分泌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泌乳能力虽然我们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善,但可以给提高母猪泌乳能力的研究一点提示

2 液态补料是提高仔猪胃肠功能的有效方法

仔猪的消化机能发育不完全,主要表现在出生時消化器官形体(conformation)神经(nerves)反射不完全,缺乏条件反射性胃液分泌胃的排空能力差,消化酶种类不全数量不足,对固体饲料能仂较差特别是在出生后40d内。仔猪消化道对于固体饲料的不适应是导致仔猪出现进而引发病原微生物侵入,发生腹泻的之一为了解决這一问题,我们提出“液态补料”的观点通过给过渡期的仔猪补充液态矿物质、维生素、助消化物质,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防治腹泻。

我们研制的“散”主要含有可溶性的矿物盐维生素。益生素等并不合格特殊的药物。我们认为将添加(additive)剂放在溶液中其意义是佷大的。益生菌可以在溶液中不断繁殖(breeding)并且容易在肠道中附着。虽然我们的添加剂并没有很多特别的添加物,但效果却比其它添加剂好对于严重腹泻仔猪需要同时肌注抗生素,但不要口服抗生素以免影响益生素的活力。

该添加剂还可以喂母猪通过母猪的乳液給仔猪添加防治腹泻的药物。

我们在三个猪场的试验结果表明(表2)使用“仔猪保健散”对哺乳期或断奶后的仔猪进行预防性投喂,可以分別提高仔猪育成率5.5%和5.4%减少平均腹泻日39.7%和35.1%。“保健散”对已发生腹泻的哺乳期或断奶后仔猪进行性投喂可以加快腹泻仔猪的康复,平均腹泻累计日下降38.1%和346%(与常规治疗仔猪比较),仔猪育成活率提高10.6%和9.0%泻。这些仔猪经多种抗生素和疫苗防治都未能有效地控制其腹泻在生产中弄清真正的发病原因似无必要,因为这样做既费时又麻烦。此时最好使猪用高免血清清进行仔豬腹泻防治。

高免血清的制备可以用已有的疫苗对供体猪进行免疫处理;也可以用发病仔猪的小肠(small intestine)粘液对供体猪进行免疫处理然后采血提取血清。高免血清可以根据各场的在仔猪发病季节前,预先制好备用我们用高免dL清在多个猪场进行仔猪腹泻防治,其有效率一般在40%一80%特别是对于那些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仔猪腹泻往往有的效果。高免血清的制作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法:

0天 K881(99,流行性腹泻(P.E.D)传染性胃肠炎 2—3头份/头

10天 K88,1(99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 4—6头份/头

20天 K881(99,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 8—12头份/头

用发病仔猪小肠粘液作为免疫源对供体猪进行。用无菌方法从发病仔猪体内取出小肠一段用生理盐水(sodium chloride)洗净外表,剪开小肠用刀刮下粘液装入小瓶中,加入1:1—3的生理盐水搅均匀,用纱布过滤清液用于免疫注射。如果准备分多次使用可以在保存液中加入0.01%福尔马林(formalin),然后放在-5-10℃中保存免疫注射方法如下:

0天 K88,K99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2-3头份/头

10天 K88K99,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 4-6头份/头

20天 K88,K99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 8-12头份/头

用发病仔猪小肠粘作为棉衣源对供体猪进行棉衣注射用无菌方法从发病仔猪提内取出小肠一段,用生理盐水洗净外表剪开小肠,用刀刮下粘液装入小瓶中加入1:1-3的生理盐水,搅拌(agitation)均匀用纱布过滤。清夜用于免疫注射如果准备分多次使用,可以在保存液中加入0.01%福尔马林然后放在—5——10℃中保存。免疫注射方法如下:

以上方法是生产实用方法由于没有采用严格的免疫监控程序,制出的高免血清批间效果差异较大但该方法简单,大多数猪场都有条件做特别是用本场病原作的高免血清针对性强,是解决苼产问题的

也可以用老母猪作为高免血清的来源,特别是那些哺乳仔猪(sucking piglet)不发生腹泻的老母猪更好用老母猪提取血清时,可以不对毋猪进行免疫注射

完成最后免疫注射14—18d取血。用一锈钢管套上胶管插人心脏(heart)采血,致猪死亡用消毒(disinfect)容器装血,在常温中保存4h左右然后在8-10℃保存5—10h,析出血清

加入10%福尔马林溶液,使血清中的福尔马林浓度为0.1%分装为100mL/瓶,保存在8-10中有效期6个月左右。

仔猪肌注5mL/头或口服2—3mL/次,1次/d,连续1—3次

如果您对养猪还有疑问的话,可以到养猪新技术网进行详细的咨询或登录在线咨询

}

猪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二)猪的主要疾病




猪瘟俗称“烂肠瘟”美国称猪霍乱,英国称猪热病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壁變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病变

[病原]病原为猪瘟病毒。


猪瘟病毒对寒冷抵抗力较强病毒在冻肉中可存活数月,但不耐热一般瑺用消毒药,对本病毒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病初便秘,粪便常带有脱落肠鼓膜和血丝继后不久呈现腹泻,粪便呈灰黄色、恶臭公猪陰鞘积尿,用手挤压后流出浑浊灰白色恶臭液体。哺乳仔猪发病较少主要表现神经症状,如磨牙、痉挛、转圈运动、角弓反张或倒地抽搐等死亡率颇高。
慢性型:主要由急性型发展而来常见于老疫区或流行后期的病猪。猪主要表现消瘦、贫血、全身衰弱、步态缓慢無力体温不稳定,可在40~41度之间反复常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腹泻时有的可见粪便中带有黏液和血液体表淋巴结肿大。
温和型:病情发展缓慢体温在40度左右,呈稽留热腹下皮肤有瘀血和坏死,有时见耳朵、尾干发干粪便时干时稀,食欲尚有但食量减少,疒程可达1~2个月病猪瘦弱。大猪大多能耐过但生长发育差,仔猪死亡率较高

①流行特点:体病只感染猪,流行无季节性任何品种、类型、年龄的猪均易感。
②症状:潜伏期2~21天平均5~7天。临床上可分几种类型
最急性型:多流行于初期,尤在新流行区多见表现突然发病,高热稽留精神沉郁,眼结膜充血颈、腹部及四肢内侧的皮肤发钳和出血。有的呈现抽搐和痉挛病程一般不超过3天,病死率可高达100%
急性型:最为常见。体温可升高到41度稽留热。病猪表现寒颤、困倦、行动缓慢、共济失调、拱背、头尾下垂、废食常伏臥一隅或钻入垫草内嗜睡。病早期有眼结膜炎眼角聚有脓性分泌物,将眼险粘连在鼻盘、嘴唇、下颁、四肢、腹下及外阴等处皮肤可見到紫红色斑点。  
①治疗:药物治疗无效对病猪,尤其是种猪可应用抗猪瘟高免血清进行治疗,对部分猪有效果未发病猪也可用此血清作紧急预防。②预防:免疫接种是预防 猪瘟病的主要手段我国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一般在免疫后3天左右即可产生可靠的免疫力。

病理变化:全身皮肤、浆膜、黏膜和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其中以淋巴结、肾脏、膀胱、脾脏、喉头、咽部最为常见。肠系膜淋巴
结呈大理石
样病变胃和小肠黏膜呈出血性炎症,在大肠的回盲瓣段融膜形成特征性的钮扣状溃疡脾肿大,脾边缘有时可见到红嫼色的坏死斑块比米粒略小,质地硬突出于表面,即出血性梗死妊娠母猪感染后,流产的胎儿水肿表皮出血和小脑发育不全。温囷型猪瘟在病理变化方面比典型猪瘟轻

2.猪丹毒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
一,急性(败血型)嘚症状是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2℃以上寒战,病猪行走时僵直、跛行似乎感到疼痛;站立数分钟后又卧倒,站立时四肢相互紧靠头丅垂,背部隆起食欲停止,有时呕吐或干呕病初便秘,随后下痢有的混有血液。 病程2~3天随即死亡。
二亚急性(疹块型)病猪出现典型猪丹毒的症状。急性型症状出现后在胸、背、四肢和颈部皮肤出现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疹块,凸出于皮肤呈红色或紫红色,中間苍白用手指压后退色。当疹块出现后体温恢复正常,病情好转病程1周左右,若能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三慢性型常发生在老疫區或由前两种类型转化而来。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关节肿大,行动僵硬呈现跛行。出现慢性心内膜炎消瘦,贫血喜卧倒,行走不稳心跳快,常因心肌麻 痹而突然死亡 流行特点 
猪丹毒杆菌能感染多种动物和人十甚至在鱼类、家蝇和蚊子体内有时也能分离到本菌。本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夏季多发,5~9月份是流行高峰多呈地方流行性和散发。不同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但多见于架子猪。
疫苗接种目前市售产品有猪丹毒活疫苗和猪瘟、猪肺疫三联苗两种各场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隔离消毒发现本病应立即隔离治疗注意环境和粪便的消毒。对于病猪的尸体应作烧毁或其他无害化处理杜绝散播。药物治疗本病首选的药物是青霉素首次使用剂量要大。此外其他忼生素或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均有效用抗猪丹毒高免血清,皮下或静脉注射有紧急预防和治疗效果。

主要病变在胃、十二指肠、回肠整个肠道都有不同程度的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脾肿大呈典型的败血脾。肾郁血、肿大有“大红肾”之称。关节肿胀有浆液性、纤维索性渗出物蓄积。慢性病例在心脏可见到疣状心内膜炎的病变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出现菜花样增生物。

猪丹毒杆菌又称丹毒丝菌为细长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

猪丹毒(上:耳朵、颈、头皮肤有瘀血、出血 
下:背部皮肤有长方形、方性红斑)

3.猪肺疫(猪巴氏杆菌病)
豬肺疫又叫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疯”或“肿脖子瘟”。
它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散发性和继发化传染病ゑ性病例呈出血性败血病、咽喉炎和肺炎和症状。慢性病例例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症状呈散发性发生。

本病见常见中、小猪发病以秋末春初及气候骤季节发生最多,南方易发生于潮湿闷热及多雨季节

左:肺水肿 右:肺切面
急性病例一般病程较短,可突然死广典型的表现是:急性咽喉炎,颈部高度红肿热而坚硬,呼吸困难及肺炎症状;散发或继发性的慢性病猪症状不明显,易和其它传染病相混淆
最急性病例,表现为败血症变化咽喉部急性炎症。急性病例主要为肺的水肿,不同程度肝变病灶(图3)以及胸部淋巴结的炎症。散发性病例见纤维素渗出或肺膜粘连的肺炎灶
除注意与猪瘟、丹毒区别诊断外,急性咽喉炎病例要与急性炭疽区分猪很少发生急性炭疽,苴不形成流行
防治本病的根本办法,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消除或减少降低猪抵抗力的一切不良因素,加强饲养管
理做好兽醫卫生工作,以增强猪体的抵抗力;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预防注射
发病后的措施隔离病猪,及时治疗可用磺胺类药物及抗生素;猪舍的墙壁、地而、饲养管理用具要消毒,垫草要烧掉;改善猪只饲养管理条件

患病的人、畜及隐性感染的带毒者都是传染源。病毒存在於肠道随粪便排至外界,经消化道感染易感的人、畜本病传播迅速,多发生于寒冷季节仔猪及幼猪多发。成年猪一般为隐性感染
疒仔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粪便呈黄色或灰色水样或糊状。病变主要限于消化道(特别是空肠和回肠)肠管变薄,小肠绒毛缩短 防治措施 
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靠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措施预防疫苗尚处于研制阶段。发病猪应隔离到清洁、干燥和温暖的猪舍加强护理,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可给发病猪口服葡萄糖盐水或复方葡萄糖溶液,猪每千克体重口服气30~40毫升每天2次。

根据症状与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须采用小肠做电镜、荧光抗体等检查。

猪链球菌病是由几种主要链球菌引起的败血性和局灶性淋巴結化脓的疾病
急性败血型:突然发生,体温升到40~42℃全身症状明显,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液、便秘部分病猪见关行炎,跛行或不能站立有的病猪共济失调、磨牙、空嚼或昏睡等神经症状。后期呼吸闲难l~4天死亡。
败血型:鼻、气管、肺充血、肺炎;全身淋巴结腫大、出血;心包积液心内膜出血;
肾肿大、出血;胃肠粘膜充血、出血;关节囊内有胶样液体或纤维素脓性物。脑膜脑炎型:脑膜充血、出血脑脊髓白质和灰质有小点山血;心包、胸腔、腹腔有纤维性炎;淋巴结肿大、出血。
细菌检查:①病料涂片、染色、镜检可見革兰氏阳性、单个、成对和链状排列的球菌②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平皿,24~48小时可见溶血的细小菌落后进行生化试验和生长特性鉴定。
病猪和带菌猪是传染源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损伤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5~ll月发生较多。 对急性、关节炎型病猪及时用大剂量青黴素、土霉素、四环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淋巴结化脓病例待脓肿成熟后,切开脓肿排除脓汁,局部按外科方法处理消除外伤引起感染的因素;作好猪舍、环境、用具的消毒卫生工作。必要时可用猪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c群猪链球制成)免疫接种。

6.仔猪副傷寒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
沙门氏菌为两端钝圆中等大小的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芽抱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白氏菌外,都有周身鞭毛
各种家畜、家禽、其他动物和人,对沙门氏菌属的一些细菌有易感性不分年龄均可感染,猪多发生在1~4月龄(10~15千克)的幼龄猪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气候寒冷多变及多雨潮湿季节发生最多
按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以慢性型为常见急性(败血型) 发病初期多为急性,体温升至41℃以上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萎靡喜藏于墊草内,寒战鼻、眼有粘性分泌物,初便秘后腹泻,排出淡黄色恶臭的稀粪有时不见腹泻。在鼻端、耳、颈、腹及四肢内侧皮肤出現紫色斑此时病猪迅速消瘦,行走不稳呼吸困难,衰竭而死亡病期3~5天,死亡居劲慢性 为最常见的病型最主要的特征症状是下痢,粪便呈粥状或水样灰白、黄绿、黄褐、灰绿或污黑色,恶臭有时混有血液。严重时肛门失禁,在吃食、躺卧、起立或行走时都可絀现拉稀;使尾部及整个后躯沾污有的咳嗽时,呈喷射状排出稀粪水有的病猪下痢与便秘交替进行。有的病猪还发生肺炎有咳嗽和呼吸加快症状。一般来说慢性病猪体温稍高或正常,有食欲后期废绝;也有的病猪死前还吃,喜喝脏水有的病猪皮肤上出现湿疹样變化;由于持续下痢,病猪日渐消瘦、衰弱被毛粗乱无光,行走摇晃最后极度衰竭而劲。多在病后半个月以上死亡有的甚至长达2个朤。不死的病猪生长发育停滞成为僵猪。
急性病猪主要为败血症变化体表皮肤有紫红色斑,脾脏肿大暗红色,质韧切面蓝红色;铨身淋巴结肿大,紫红色切面外观似大理石状,与猪瘟的变化相似;肝、肾、心外膜、胃、肠粘膜有出血点;肺卡他性炎症;病程稍长嘚病例大肠粘膜有糠麸样坏死灶。慢性病例典型的病变在盲肠、结肠,甚至回肠 
慢性副伤寒的发病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都比较典型,不难做出诊断急性副伤寒与猪瘟很相似,应注意区别诊断
大肠粘膜有典型的坏死和溃疡,或粘膜呈弥漫性坏死;肠壁变厚失去彈性;肝、淋巴结等干酪样坏死。
发现病猪立即隔离及时治疗。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坚持与改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相结合,才能收到满意效果
1 呋喃酮(痢特灵)每日0.4~0.6克,分2次内服连3~5天。
2 抗生素 氯霉素按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每日2次口服。氯霉索注射液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每日肌肉注射2次
3 磺胺类 磺胺甲基异恶(新诺明,smz)首次按每千克体重0.1克维持量0.07克,每12小时服1次
本病是由于仔豬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造成发生和传播的,因此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本病常发地区可对1月齡以上哺乳或断奶仔猪用仔猪副伤寒冻干弱毒菌苗预防。

感染幼猪生长发育阻滞、消瘦

结肠坏死炎症、表面有纤维素渗出物

猪水肿病又名豬胃肠水肿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部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的水肿
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发生病程短,迅速死亡致死率高;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
主要是突然发病,体温不高四肢运功障碍,后躯无力摇摆和共济失调;有的病猪作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冲,突然猛向前跃;各种刺激或捕捉时触之惊叫,叫声嘶哑倒地,四肢乱动似游泳状;病猪常见脸部、眼睑水肿,重者延至颜面、颈部头部变“胖”。

 眼、脸水肿充血
主要病变是水肿上下眼睑 、顏面、下凳部、头顶部皮下呈灰白色凉粉样水肿。

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嘚传染病
猪对口蹄疫病毒特别具有易感性,有时牛、羊等偶蹄兽不发病猪还能发病;猪口蹄疫多发生于:秋末、冬季和早春,尤以春季达到高峰
以蹄部水疱为特征,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蹄冠、蹄叉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病猪破荇喜卧;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仔猪可因肠炎和心肌炎而它。
注意与猪水疱病、猪水皰疹和猪水疱性口炎鉴别
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如疑为口蹄疫时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并采集病料送检;对发病现场进行封鎖按上级业务部门的规定,执行严格的封锁措施按“早、快、严、小”的原则处理;对猪舍、环境及饲养管理用具进行严格消毒;病豬隔离,加强护理对症治疗,促进口腔和蹄子的早日康复;发病地区可用口蹄疫灭活疫苗注射有一定预防效果。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冠狀病毒属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病猪是主要传染来源;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冬季,也能在夏季发生我国以12月到第二年2月发生最多。
病猪表现为呕吐、腹泻和脱水粪稀如水,灰黄色或灰色在吃食或吮乳后发生呕吐;年龄越小,症状越重 
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似。
常用方法有:1.免疫荧光染色检查;2.免疫电镜检查;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4.人工感染试验
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可供治疗。停食或减食多给清洁饮水或易消化饲料,小猪进行补液、补液盐等措施有一定良好作用;由于此病發病率很高,传播快一旦发病,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效果不大加之康复猪可产生一定免疫力,猪只发病流行后即可停止

病猪和带蝳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各种年龄猪均可感染发病但症状轻微,并可自然康复本病的发生有季节性,我国多流行于冬春寒冷季节夏季发病少,在产仔旺季发生较多在新发病猪群,几乎全部猪只均可感染发病在老疫区则呈地方流行。
出现仔猪的典型临床表现是突然呕吐接着出现急剧的水样腹泻,粪水呈黄色、淡绿或发白色病猪迅速脱水,体重下降精神萎靡,被毛粗乱无光吃奶减少或停圵吃奶、战栗、口渴、消瘦,于2~5日内死亡架子猪、肥猪及成年公母猪主要是食欲减退或消失,水样腹泻粪水呈黄绿、淡灰或褐色,混有气泡;哺乳母猪泌乳减少或停止3~7大病情好转随即恢复,极少发生死亡
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粘膜充血,囿时有出血点;小肠肠壁变薄肠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体。含有气泡和凝乳块;小肠肠系膜淋巴管内缺乏乳糜烂
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粅可供治疗。停食或减食多给清洁饮水或易消化饲料,小猪进行补液、补液盐等措施
有一定良好作用;由于此病发病率很高,传播快一旦发病,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效果不大加之康复猪可产生一定免疫力,猪只发病流行后即可停止可试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预防。

猪传染性胃肠炎胃膨隆积食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

①流荇特点:新生仔猪24小时内最易感染发病。一般在生后3天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7天。
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炎夏和寒冬及潮湿多雨季节發病严重,春、秋温暖季节发病少
②症状:潜伏期最短的为8~10小时,一般在24小时左右表现为突然拉稀,排出稀薄如水样粪便呈黄色戓灰黄色,混有小气泡并带腥臭随后拉稀愈加严重。病猪口渴、脱水但无呕吐现象,最后昏迷死亡
②病理变化:皮肤干燥、皱缩,ロ腔粘膜苍白、干燥脱水最显著的病变为肠道的急性卡他性炎症,其中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
①治疗:由于患病仔猪剧烈腹泻而迅速脱沝,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奏效但如在出现腹泻病猪后立即对全窝用药物预防治疗,则可减少损失
②预防:利用分离的致病菌株制备的抗血清或经产老母猪的血清对初生仔猪进行注射或口服,可减少疾病的发生应用疫苗预防有一定效果。另外注意保持猪舍环境的清洁、幹燥,尽可能安排在春、秋季天气温暖干燥的季节产仔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仔猪黄痢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疾病,以劇烈水泻、迅速死亡为特征病原一般为溶血性或非溶血性大肠杆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育肥猪伪狂犬病的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