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状肿瘤活检良性不碰它就不要紧/一旦做了活检就活不长了,是吗

液态活检会是中国癌症患者福音吗?(图)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我整天都惴惴不安。那天晚些时候我做了一个细胞切片检查,医生将内窥镜放进我的喉咙,经胃抵达肠道。他用针穿刺我的胰腺,从肿瘤上取下一些细胞……”乔布斯曾经如此回忆自己的抗癌经历,而他所述正是基因测序进行“个性化治疗”的组织活检过程,这是目前流行于全球的“精准医疗”代表性诊断手段。  这一治疗方式使得乔布斯获得了比一般胰腺癌患者更多的生存时间,但显然,手术本身是痛苦的。  但如今,一个同样可以精准测定肿瘤状况却轻松百倍的技术诞生了,它的名字叫做“液态活检”。  何为液态活检?  传统的肿瘤检测方式存在许多局限:例如组织活检,需要患者进行手术从肿瘤上取样切片,这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并且不能频繁进行。它只能对单一器官进行检测,局限性也非常大,不适合在常规体检时使用。  更严重的是,从肿瘤上切片提取组织会对肿瘤进一步刺激,容易激发癌细胞的快速增长。  液态活检的好处在于,它可以使医生频繁监测肿瘤的发展:只需通过抽血,就可以在人体的循环血液中检测ctDNA(死亡肿瘤细胞上脱落释放的小片段肿瘤基因)从而快速确定一项治疗方案是否适合患者。如果治疗方案无效,可以立即放弃,避免患者遭受副作用之苦,也可以让医生尽早尝试替代方案。  但它的技术难点在于:在人体的血液循环DNA中,ctDNA占比极低,仅有千分之一水平,并且含量极少,非常难以捕捉。要准确地通过血液来提取相关信息就需要对ctDNA进行全基因组无差别扩增,进而测定数百种肿瘤相关基因的体细胞突变。  除了大幅缩短癌症确认时间,在癌症早期就能够进行确认外,液态活检更大的现实意义在于可以对癌症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随时跟踪,真正实现“个性化精准治疗”。  举例来说,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常常最终导致化疗失败。这种“获得性耐药”往往发生在用药一段时间后,肿瘤细胞会不断发生新的基因突变,有些突变使得它们对于化疗药物不再敏感,药物的作用明显下降。  但肿瘤液态活检技术可以监测治疗方案在癌细胞产生耐药性之后的效果,一旦发现,就能及时进行调整。这种低风险性和高时效性大大降低了医生的诊治和用药难度,从而能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准确救治。  从斯坦福前来的中国掘金者  测序巨头Illumina首席执行官JayFlatley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液体活检的市场规模至少达400亿美元,甚至宣称这项技术可能是癌症诊断领域最激动人心的突破。而在今年初,MITTechnologyReview(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发布了2015年度十大突破技术(BreakthroughTechnologies2015)的榜单,液体活检位列其中。  它不再像如今备受争议的基因检测,只能对未来进行“概率性的非精确预测”,而是可以在肿瘤体检早期筛查和指导肿瘤病患精确用药(尤其是靶向药)的临床领域做出贡献,事实上,这也是精准医疗当前市场最迫切的两大需求。  在斯坦福大学的创业加速器项目中已经有相关基因检测公司正在尝试将这一技术应用到临床,而且第一站选在了中国。  在业内看来,中国的“精准医疗计划”有着战略需求和考虑: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2014年,全国合计新发癌症人数为337.2万人。  “美国的技术,中国的市场,正是这一点为我们敲开了斯坦福创业加速器的大门。”安可济(AccuraGe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安可济”)CEO应康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斯坦福创业加速器的项目中,每次会从200到400个申报项目中筛选20个进行后期的培训和孵化,医疗方向的有3到4个,后期会指导我们如何与风投进行互动,甚至有专门的融资一对一训练。”安可济科研总监赵奇志告知记者,目前,该公司已经完成了A轮800多万美元的融资,而在他们未公布的B轮融资中,斯坦福大学StartX基金已确认会跟投10%。  “我们只集中于这一个细分市场,商业应用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早期发现与体检,这类主要是针对体检病人,会采取O2O以及C2M(客户对制造商)模式,也会与一些体检中心合作。第二类是药物选择方向,主要会与医院和医生合作,因为病人自身可能并没有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案。”应康告知记者,“在最近的两到三年,我们还是会以投入为主,未来才会考虑盈利。”  8月3日,记者从官方获得证实,研发总部位于美国硅谷帕拉奥图的安可济控股公司与浙江大学纳米研究院国际精准医疗中心合作成立了示范试验室,并与上海新华医院建立战略合作,进行针对肿瘤治疗的基因测序科研技术服务和产品临床试点。  “液态活检既是基因测序市场的下一个爆发点,也是一条热火朝天的赛道,现在各国的医药科技工作者都在努力挤入这条赛道。安可济也是这条赛道上的一员。我们拥有Firefly的循环肿瘤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但是技术是有保鲜期的,必须尽快转化为市场,用市场来推动和反哺技术的研发,才能保证竞争力,这是经过国际医药领域屡次证实的规律。”应康表示。    有图有料,尽在第一财经创新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癌症活检并不会促进癌细胞的扩散
本文导读:长期以来一直有患者和一些医生认为,癌症活检这种做法会促进某些癌细胞扩散,让我们看看研究人员是怎么解释的。
  近日,来自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对超过2000名胰腺癌病人进行研究表示,人们不必担心进行的活组织会促进癌症扩散,相关文章刊登于国际杂志Gut上,该研究表明,相比未活组织检查的病人而言,进行活组织检查的患者或许会有一个较好的预后及较长的生存期。
  细针穿刺是一种侵入性最小的技术,研究人员利用该技术来提取肿瘤组织中的细胞,然而长期以来一直有患者和一些医生认为这种做法会促进某些癌细胞扩散;研究者Michael Wallace教授说道,本文研究显示,进行癌症活组织检查是非常安全的,我们每年在美国进行上百万个癌症的活组织检查,仅有1至2个案例研究提示活组织会使得癌症扩散。
  活组织检查会为研究人员后期对患者进行疗法提供导向作用,而在某些研究中,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用化疗和放疗进行会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对胰腺癌进行手术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大部分的患者想确保他们在手术后是否会治愈,但有一项研究表明,9%的接受胰腺癌手术的患者怀疑自己是胰腺癌,最终却发现是良性。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查了1998年至2009年11年间进行手术的非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医疗数据,并且分析了进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的498名患者及1536名未进行活组织检查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及胰腺癌特异性生存率;结果显示,在平均21个月时间内,有285名(57%)EUS-FNA组的患者及1167名(76%)的非EUS-FNA组的患者了,而胰腺癌可以作为引发251名(50%)EUS-FNA组患者及980名(64%)的非EUS-FNA组的患者死亡的原因。
  最后研究者Wallace说道,非EUS-FNA组患者的平均存活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为15个月,而EUS-FNA组患者的平均存活期则为22个月;对患者来讲进行活组织检查非常有价值,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不断改善个体的治疗策略,从而为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提供帮助。
  从目前上应用情况来看,癌症活检主要有两种方式:
  1、切除活检
  切除活检包括切取肿瘤的一部分和彻底切除肿瘤进行活检两种。对一些、或鼻腔、淋巴结及生殖系统肿瘤常采用切除活检的方式。手术过程中进行活检,可以决定肿瘤切除范围。同时可对淋巴结或邻近的其它组织进行活检,以帮助检查肿瘤的潜在扩散和实际扩散,确定肿瘤的分期,从而确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如是否采用放化疗治疗及采用什么样的中医治疗方案等。
  2、针吸活检
  针吸活检即在皮肤和皮下软组织内给麻药,然后用一非常细的针,直接插入肿瘤内,抽取组织碎片进行活检。目前肺内肿瘤、肝内肿瘤、胰腺肿瘤、肾内肿瘤等常采用针吸活检的方式。但某一区域有结构禁忌时则不能采用针吸活检的方式,例如锁骨上的区域由于易造成出血或神经损伤就不能采取针吸活检的方式。
(责任编辑:实习项泓)
肿瘤科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乳房上的肿瘤活检良性还有一个用不用做手术了
乳房上的肿瘤活检良性还有一个用不用做手术...
乳房上的肿瘤活检良性还有一个用不用做手术了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脑癌,鼻咽癌,食道癌等恶性肿瘤及癌症
擅长:骨癌,淋巴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及癌症
擅长:肝癌,肺癌,胃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及癌症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外科、尤其擅长骨折
&&已帮助用户:58164
问题分析:这种情况如果是良性的肿瘤一般是纤维瘤引起的,如果已经切除做活检确定性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意见建议:如果切除后还有同样的肿瘤应该观察一段时间如果肿瘤还在生长增大也应该手术切除的。
问良性股骨肿瘤用不用手术?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毛囊炎,手足癣,念珠菌病
&&已帮助用户:192895
指导意见:您好,囊肿一般属于良性病变,您不会担心的,一般是手术穿刺后可以做病理检查的,是良性的一般不会是癌变
问乳房肿瘤良性
专长:外科其它、前列腺、男性不育
&&已帮助用户:218754
女性乳房属生殖系统的一部分受雌孕激素的影响很大.如果在某个阶段身体的内分泌系统或卵巢功能发生紊乱就会对月经周期及乳房组织有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病变最常见的也是最轻的症状就是月经前乳胀.月经前乳胀如果不给予必要的调理或治疗就会出现更多的不适如:经前头疼烦躁失眠甚至经前周身痛轻度浮肿等等.这些症状在月经后逐渐消失逐月一次反复发生医学上称之为经前期紧张综合症.长此下去就会形成乳腺病最常见的是乳腺增生月经也可能因此而失调出现月经紊乱或闭经乳房疼痛建议你选择正规的专科医院做一个乳腺的触诊必要时可做彩超.
问乳房良性纤维肿瘤
职称:医师
专长:骨折
&&已帮助用户:16198
乳腺纤维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典型表现是乳房肿块。乳腺纤维瘤的形成与卵巢功能旺盛、机体和乳房局部组织对雌激素过度刺激的敏感性有关。乳腺纤维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它虽然是良性的,但有恶变的可能,一旦发现,建议及时手术
问乳房良性肿瘤问题
职称:医师
专长:皮肤性病学
&&已帮助用户:9726
问题分析:根据您的描述及表现看考虑您可能存在乳腺肿物的问题。意见建议:建议您到正规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看一下彩超检查明确一下大小及位置及活动度等情况然后考虑给予手术切除的问题。
问乳房右侧有0.9肿瘤,良性的,用做手术吗?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内科、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38340
问题分析:您好,41岁女性患者,主要的情况是乳腺中长有肿物,引起乳腺的良性的肿瘤性疾病可以见于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纤维瘤,乳管内乳头状瘤等。意见建议:如果是乳腺囊性增生的话,可以不做手术,采取中药调理,但是要定期复查,如果是乳腺纤维瘤或者乳管内乳头状瘤的话,建议手术切除。
问乳房右侧有0。9肿瘤用做手术吗?良性的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中医,妇科病
&&已帮助用户:45769
问题分析:你好  考虑是乳腺纤维瘤,乳房纤维腺瘤虽属良性,但有恶变可能,故一旦发现,应予手术切除.意见建议:手术可在局麻下施行.显露肿瘤后,连同 其包膜整块切除.切下的肿块必须常规地进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评价成功!独角兽智库: 【研报】液态活检-无创肿瘤诊断利器,打开千亿市场空间(上) 报告导读 液态活检通过非侵入性的取样方式获得肿瘤信息,辅助癌症治疗,是“精准医疗”代表性的诊断技术。作为传统活检的替代技... - 雪球分配悬赏奖金 剩余可分配奖金:<span data-balance="1元元剩余奖金需在悬赏结束前分配完,否则将按规则自动分配来自雪球【研报】液态活检-无创肿瘤诊断利器,打开千亿市场空间(上)报告导读液态活检通过非侵入性的取样方式获得肿瘤信息,辅助癌症治疗,是“精准医疗”代表性的诊断技术。作为传统活检的替代技术,以及癌症早期筛查的新技术,液体活检正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政策利好与技术突破,未来即将打开千亿市场空间。投资要点CTC,ctDNA和外泌体优势互补CTC是实体瘤释放到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DNA是肿瘤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的DNA,外泌体是肿瘤细胞分泌到外周血中的小囊泡。在应用上,ctDNA偏前端,主要用于癌症早期筛查,个性化用药指导和耐药性分析;CTC偏后端,主要用于癌症的实时监测,判断预后等。外泌体研发起步晚,目前尚没有成熟的产品,但相比与CTC和ctDNA,外泌体含量大,性质稳定,而且有可能用于治疗研究,未来成长空间广阔。液态活检应用广泛,未来市场空间巨大JP摩根和高盛预测“液态活检在全球及美国的市场潜力将分别达到230亿美元和140亿美元,但是这一市场需要5-15年才能完全成熟。”我们预测,患癌后的伴随诊断市场是刚性需求,技术瓶颈相对较低,预计最先成熟。癌症早期筛查技术难度相对较大,而且目前市场接受度低,预计成熟比较晚。我们预计液态活检技术成熟后,中国癌症早期筛查市场约518亿元,癌症的伴随诊断市场约为375亿元。科研突破和成本下降是液态活检的催化剂癌症早期ctDNA含量低,目前主要的技术瓶颈在于目的基因的靶向富集和准确的超高深度测序。未来富集技术的突破将是液态活检在癌症早期筛查市场的催化剂。在癌症的治疗市场,检测技术相对成熟,目前价格较高,限制了产品在市场的推广。未来技术升级降低成本将是液态活检在癌症治疗市场的催化剂。液态活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研发能力+临床样本数据+渠道占有未来,液态活检将逐渐取代目前的肿瘤标志物筛查和传统活检,市场上多家公司将共享千亿市场份额。我们建议关注具有独立研发能力和拥有大量临床数据和占有渠道优势的上市公司。目前,涉及液态活检的A股上市公司推荐关注丽珠集团、北陆药业,同时建议积极关注有肿瘤渠道资源的上市公司未来可能在液态活检领域的布局。目录:1.液态活检介绍2.液态活检—全方位监控癌症3.国内外液态活检公司情况介绍:1.液态活检介绍&“我整天都惴惴不安。那天晚些时候我做了一个细胞切片检查,医生将内窥镜放进我的喉咙,经胃抵达肠道。他用针穿刺我的胰腺,从肿瘤上取下一些细胞……”乔布斯曾经如此回忆自己的抗癌经历,而他所述的正是基因测序进行“个性化治疗”的组织活检过程,这是目前流行于全球的“精准医疗”技术代表性的诊断手段。这一治疗方式使得乔布斯获得了比一般胰腺癌患者更多的生存时间,但显然,手术本身是痛苦的。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抽取少量血液来分析肿瘤信息的“液态活检”已经逐渐具有赶超和替代传统活检的趋势。本质上,液态活检是分子诊断在样本来源上的延伸,是分子诊断市场容量的扩容,是实现为患者做出更好诊断服务的切入点。在2015年,“液态活检”被权威科技媒体《麻省理工评论》评为十大科技突破。1.1.未来液态活检应用范围广,市场替代空间大1.1.1.在癌症治疗市场,液态活检未来将逐渐替代传统活检传统的肿瘤检测方式存在许多局限:例如组织活检,需要患者进行手术从肿瘤上取样切片,这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并且不能频繁进行。而且传统活检往往只能对单一器官进行检测,局限性也非常大,不适合在常规体检时使用。更严重的是,从肿瘤上切片提取组织会对肿瘤进一步刺激,容易激发癌细胞的快速增长。液态活检一方面可以大幅缩短癌症确认时间,在癌症早期就能够进行确认。另一方面,液态活检可以对癌症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随时跟踪,真正实现“个性化精准治疗”。举例来说,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常常最终导致化疗失败。这种“获得性耐药”往往发生在用药一段时间后,肿瘤细胞会不断发生新的基因突变,有些突变使得它们对于化疗药物不再敏感,药物的作用明显下降。但肿瘤液态活检技术可以监测治疗方案在癌细胞产生耐药性之后的效果,一旦发现,就能及时进行调整。这种低风险性和高时效性大大降低了医生的诊治和用药难度,从而能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准确救治。1.1.2.在癌症早期筛查市场,液态活检将逐渐替代血液肿瘤标志物筛查一直以来,血液都是一个很好的检测人体健康的窗口。传统的检测疾病方法是测定分子类标志物,包括蛋白、代谢物、血细胞含量与物理特性等。对于很多普通的感染性或慢性疾病,目前已经有很多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可供参考,而且特异性高,检测精准。例如:血清谷丙转氨酶判断肝炎等肝脏疾病;血清碱性磷酸酶判断黄痘;尿胆原判断肝细胞性黄痘或者溶血性疾病等。对于癌症而言,往往很难找到非常合适的早期筛查标志物,而且目前检测的标志物容易受生理状态的影响,波动性很大,不具有很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目前市场上已经有癌症早期筛查的体检项目,通过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主要是蛋白)来进行癌症的判断。单项的癌症筛查价格在3000左右,多项癌症的筛查近万元,价格较高,目前市场占有率低。除了价格高之外,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准确率低。体检中选择的肿瘤标志物是肿瘤发生和增殖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或者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但是,这些蛋白往往在正常细胞内也有表达,而且正常细胞的表达情况有时也与人的生理状态相关,表达情况不稳定。目前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存在以下问题:1)假阳性率高。某些肿瘤标志物在某些生理情况下或某些良性疾病也可以异常升高。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需要由临床检查、影像检查、内镜检查或手术探查等综合判断,而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2)肿瘤标志物受多种非肿瘤因素影响。肾功能衰竭时CA19-9、CEA和PSA会升高;风湿病可导致CA19-9浓度增高;不良习惯:吸烟、酗酒;服用药物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3)一种肿瘤标志物,与多种疾病相关联,不能通过肿瘤标志物的类型判断癌症发生的部位。一种肿瘤标记物往往与多种肿瘤相关,同样,一种肿瘤也可能有多种肿瘤标记物升高,比如胰腺癌的患者可能CA19-9、CA242、CA125等同时升高。4)肿瘤标志物正常,并不能排除肿瘤发生的可能。有的肿瘤从始至终肿瘤标记物都不会升高,有的肿瘤标志物在早期正常,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升高。总的来说,基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癌症早期筛查并不能准确反映潜在患者的患癌风险,准确率太低。这主要是由于标志物的不稳定性所确定。这些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不仅肿瘤细胞表达,其他多种类型细胞也表达,而且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都能够影响肿瘤标志物的表达。这是目前基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癌症早期筛查的“硬伤”,无法通过技术提升来弥补。相比之下,基因基因检测的癌症早期筛查却可以弥补这种不足。一方面,基因突变是机体长期累积的结果,不会因为偶然的原因而短时间增加;另一方面,基因突变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正常细胞转变为肿瘤细胞往往有特定的基因的突变,这种特异的基因突变有助于我们锁定癌症的类型和位臵。未来液态活检的肿瘤筛查取代传统肿瘤标志物筛查是大趋势。1.1.3.液态活检的应用方向目前有关体外活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早期筛查、辅助肿瘤分期、预后评估、精准用药(个体化治疗),耐药监测、复发和转移预警等方面。肿瘤早期筛查在癌症早期,肿瘤会释放CTC或者ctDNA进入血液中,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的变化,能够在早期检测肿瘤。2007年ASCO将CTCs纳入了肿瘤标志物。2016年ASCO中报道的临床结果表明,ctDNA检测的准确率超过80%。辅助肿瘤的分期分级血液系统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如果将外周血CTC计数和染色作为临床分期的一个参考条件,可增进对肿瘤分期的理解,有利于医生制定肿瘤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在癌症的突变的不同阶段,CTC的含量和ctDNA的突变情况都可能会不同,这有助于医生判断病人的肿瘤进展。例如:2013年发表在在Science的一篇论文就证实了用7中表皮生长因子(E)包括(KRT5,7,8,18,19;EpCAM和CDH1)和3种间充质细胞因子(FN1,CDH2,和SERPINE1/PAI1)来对肿瘤的进展进行分期分级。从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不同时期,肿瘤的不同染色状况(MinYetal.science-4)。预后评估目前,已在多种肿瘤中发现CTC数目与预后密切相关。癌症患者接受治疗后,如果治疗效果好,CTC数量将会相应减少;效果不好,CTC数量变化很小。通过血液中CTC的含量变化可以直接判断治疗效果,帮助了解病人的耐药和疾病进展,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另外,ctDNA的含量变化也与预后直接相关。精准用药(个体化治疗)相同癌症具有的不同突变可能对不同的药物产生耐受,FDA目前已经批准了大量基于肿瘤基因型突变的癌症个性化用药指导方针。传统上对于肿瘤基因突变是利用肿瘤组织活检或手术取得的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目前的研究表明,ctDNA中的突变与肿瘤组织的突变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对血液中ctDNA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肿瘤的突变类型,制定用药方针。耐药监控肿瘤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化疗治疗后,相当比例的病人会出现化疗耐药,过去只能在化疗的随诊时才能回顾性评价。但传统组织活检只能在特定时间点检测,而且可能只对肿瘤组织的局部区域进行检测,不能反应肿瘤的动态变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检测患者外周血内ctDNA突变类型的变化,来实时监测肿瘤药物耐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肿瘤转移复发的早期预警肿瘤转移和复发是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对于多数肿瘤,若能早期检测到转移复发,患者还有很大的治疗机会。但传统影像学检测目前不能对肿瘤转移和复发早期预警。癌症复发早期,血液中CTC会增加,ctDNA也会增加。1.2.科学研究助力液态活检技术突破我们在Pubmed上以“circulatingtumorcells”,“exsome”和“circulatingtumorDNA”为关键词,对应发表论文如上图所示。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CTC和ctDNA的研究在近年来都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CTC在1869年就有相关报道,对CTC的研究在2008年开始呈现高速增长,其检测技术已经相对成熟。ctDNA在2012年才开始高速增长,早期筛查的检测技术相对而言并不成熟,市场上检测手段和检测靶点层出不穷,有待未来更深入的研究。外泌体一词最早出现在1981年(Biochim.Biophys.Acta.645,63-70,1981),但是直到2007年发现外泌体可作为细胞间基因交流的机制(包括mRNA和miRNA)(Nat.CellBiol.9,654–659,2007),才重新激发了人们对外泌体领域的兴趣。直到2008年外泌体的研究才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并且在初期就呈现出爆发增长的态势,在2015年其论文发表数量就超过2000篇,可见其在科研领域受重视程度很高。目前国内的企业在液态活检领域主要集中在CTC和ctDNA,外泌体还鲜有涉及,国外也仅有三家公司涉及外泌体。目前对于这三种检测对象都有对应的技术手段,且各有优劣,我们将在后面进行详细介绍。1.3.千亿液态活检市场即将开启1.3.1.国际和美国液态活检市场规模预测JP摩根将液体活检分为早期筛查、诊断分型、药物伴随检测、患者病情检测4个细分领域,预计全球市场潜力为230亿美元;高盛也将液体活检应用分为4个领域,预计其在美国的市场潜力可达到140亿美元,并预测该市场需要5-15年才能完全成熟。液态活检领域的专家卢煜明也表示“癌症液体活检未来市场约400亿美元。根据公开资料上不同机构的预测,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液态活检将有百亿美元的市场空间,其中肿瘤的早期筛查占比最大。”1.3.2.中国液态活检市场份额预测(按癌症类型)根据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发表的来自国家肿瘤登记中心的《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及分析来看,2015年中国新发癌症数量约为429.2万人,高发的五种癌症中肺癌73.3万人,食道癌47.8万人,胃癌67.9万人,结直肠癌37.6万人,肝癌46.6万人。每年癌症的死亡人数约为281.4万人,死亡人数多的五种癌症中,肺癌61万人,食道癌37.5万人,胃癌49.8万人,结直肠癌19.1万人,肝癌42.2万人。我们假设癌症每年的存活率为:(该类癌症五年存活率)1/5。那么,癌症患者的存量=新发病例*[1+(该类癌症五年存活率)1/5+(该类癌症五年存活率)2/5+(该类癌症五年存活率)3/5+(该类癌症五年存活率)4/5+(该类癌症五年存活率)]。假设治疗的渗透率为20%,每次治疗的价格为3000元(目前CellSearch在市场上的检测价格约为4000元每次,预计随着竞争激烈价格会下降),每年检查4次。市场份额=癌症患者的存量*渗透率*每次治疗的价格*检测频率。由于液态活检的批准和临床实验是根据癌症种类来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分析国内5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癌症的市场份额。根据我们的判断,未来癌症的病情监测,诊断分型,个性化用药等患癌后的治疗市场约375亿。其中胃癌五年存活率大,未来癌症治疗市场可能最大。不同的癌症的发病时间和发病年龄段具有很大的差异,在早期发现癌症有助于癌症的治疗,提高生存率。不同的癌症发生的时间段不一样,建议开始进行筛查的时间会有差异。对于男性而言,胃癌和肝癌是高发的癌症,在60-75岁的区间发病率最高,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发病高峰在45-59岁的区间,其他癌症发病高峰也在60-75岁的区间。对于女性而言,乳腺癌和头颈癌的发病比较早,发病高峰在45-59岁;其他癌症的发病高峰均在60-74岁。我们建议进行癌症筛查的年龄设定在发病高峰5年前,在这个年龄段的所有人都有进行癌症筛查的可能。不同年龄的人口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目标市场份额=目的人群数量*渗透率*筛查费用*检测频率。由于癌症筛查目前还不可能像普通体检那么高的普及率,主要是针对癌症高发人群,我们假设所有癌症加和的渗透率为10%。其他癌症早期筛查的渗透率与该癌症的发病率成正比,不同癌症渗透率不同。由于癌症早期筛查难度大,成本相对较高,我们假设未来价格约为4000元。通过分析,我们预测,未来癌症筛查的早期筛查市场规模约在518亿元,其中男性中肝癌,胃癌和肺癌未来市场空间比较大。对于女性癌症而言,乳腺癌由于发病年龄早,发病率高,是未来癌症早期筛查市场空间最大的一种癌症。未来,随着ctDNA检测中GenePanel的发展,有望一次筛查多种癌症,有助于液态活检的市场推广。结合目前液态活检发展的势头来看,虽然液态活检在癌症治疗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是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是“刚需”。预计未来2-5年内,这部分市场会率先发展起来。肿瘤早期筛查市场虽然空间大,但是目前技术尚未达到早期筛查的要求,而且价格也高,客户接受程度低,推广难。技术突破和成本降低是肿瘤早期筛查市场的催化剂。1.4.液态活检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相关产品即将爆发从全球液态活检的临床进展来看,CTC目前共有530例临床实验(不计算失败的和注册但未开始的),ctDNA共有83个临床实验,外泌体相关的临床实验研究39个(信息来自于)。比较而言,CTC研究更多,未来爆发更早。目前全球已有20个CTC的四期临床实验,预计2到3年内会有更多CTC检测产品面世。ctDNA研究相对较少,主要的临床研究还在一期和二期,预计3-5年后才会逐渐由产品上市。Exsome由于研究起步晚,临床研究非常少,没有四期临床的实验。从临床研究的角度看,研发进度上CTC&ctDNA&Exosome,北美&西欧&东亚,未来北美和欧洲依然将是液态活检的最活跃的地区。近年来国家对精准医疗的关注及扶持逐渐上升,癌症液体活检身处其中发展迅速。目前,有大量液态活检的LDTs(实验室自建的临床检验项目)正在进行,随着未来临床结果的公布,未来将有更多行业标准形成。我们预计,在未来2-3年将是CTC检测技术的爆发期,大量处于临床三期和四期的产品将进入市。ctDNA目前还不成熟,进入市场还需要时间,预计3-5年后会是ctDNA的爆发期。从临床研究的情况来看,全球CTC临床研究以乳腺癌最多,ctDNA临床研究以非小细胞肺癌最多。预计未来全球液态活检最早会在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上获得突破,然后向其他癌症类型发展。中国的临床研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有很重要的比重,一方面,中国肺癌患者比较多;另一方面,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比较清楚,几个关键的突变在精准医疗上已经有很好的研究基础,预计液态活检在国内最先有所突破的是非小细胞肺癌。1.5.国内外液态活检产品审批情况美国市场方面,FDA目前仅批准了三款液态活检相关的产品,分别是杨森诊断公司(JanssenDiagnostics)的CellSearch(基于CTC检测),Epigenomics公司筛查大肠癌的EpiproColon技术(基于ctDND检测)和罗氏的cobasEGFR突变检测试剂盒v2。CellSearch美国FDA在2004年、2007年和2008年分别批准CellSearch系统用于转移性乳腺癌、结直肠癌与前列腺癌的预后评估、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预测。我国CFDA在2012年批准了CellSearch系统用于转移性乳腺癌的预后评估。虽然目前市场上的CTC检测仪器很多,但是这是唯一一款通过FDA认证的仪器。EpiproColon试剂盒2016年4月,美国FDA批准了Epigenomics公司以血液为基础筛查大肠癌的EpiproColon技术。在大肠癌病人中,基因Septin9的V2区域的胞嘧啶会发生甲基化,而正常人中不发生甲基化。外周血中Septin9基因发生的甲基化可以通过DNA的特异扩增而被检测到。EpiproColon(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能检测血液中Septin9基因V2区域发生甲基化的CpG岛中的bisDNA序列。临床数据显示EpiproColon可检出68%的病例和区别80%的健康者。这是目前FDA批准的第一款基于ctDNA进行肿瘤筛查的产品。cobasEGFR突变检测试剂盒v2这是一款以血液为基础的、用于抗癌药特罗凯(Tarceva,通用名:erlotinib,厄洛替尼)的伴随诊断试剂盒。采用cobasEGFRMutationTestv2对患者血液样本中存在的特定NSCLC突变(外显子19删除或外显子21[L858R]臵换突变,10-20%的NSCLC病例存在这类突变)进行检测,将帮助鉴别患者可能从特罗凯(Tarceva)治疗中受益。这是FDA批准的首个以血液为基础、用于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基因检测试剂盒。据统计,这类突变存在于10-20%的NSCLC病例。中国市场方面,CFDA目前除了批准了杨森诊断公司(JanssenDiagnostics)的CellSearch以外,国内仅有两个批准的产品。一个是格诺思博公司的叶酸受体阳性CTC检测试剂盒,另一个是友芝友公司的循环肿瘤细胞快速染色液。CytoploRare格诺思博公司的叶酸受体阳性CTC检测试剂盒检测的叶酸受体在许多上皮源性和非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细胞上表达。通过免疫磁珠负向筛选血液中稀有的肿瘤细胞,然后利用靶向荧光定量PCR检测富集后的肿瘤细胞。目前该产品主要用来检测腹部小结节与团块辅助诊断,肺癌术后复发检测和肺癌化疗疗效评估。CTC染色试剂盒友芝友公司通过CFDA认证的是其独特的CTC染色试剂盒,该试剂盒与公司自主研发的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仪(CTC-Biopsy(R))共同使用,来检测病人外周血中CTCs的存在以及数量多少,帮助临床医生评价肿瘤患者的病情进展,指导其及早制定进一步的诊疗措施,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从目前中国和美国液态活检的产品来看,液态活检总体来说还处在萌芽期,产品很少,市场尚未打开。主要的新产品都是在近年才公布,可以说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那些已有获批产品的公司将有机会抢先占有市场,有利于未来的市场竞争。值得注意的是,FDA批准有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但并不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唯一方式,也不是判断产品优劣的唯一标准。目前中国和美国的检测市场实行“双通道”的准入形式,除了FDA批准的产品,获得CLIA(国内是CFDA和卫计委)的产品一样可以进入市场。1.6.液态活检项目的“双通道”制美国基因测序产业由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和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共同监管。CMS主要通过《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修正案》(CLIA)监管消费级和科研级应用,FDA负责临床级产品的审批,FTC负责监管其中错误和有误导性的产品宣传。美国有近80%的实验室通过了CLIA认证,意味着这些临床实验室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时效性都将得到CLIA认可,从而为其承接更多临床试验项目铺平道路,也意味着CLIA实验室能够根据市场的现实需求,快速地开发实验室自建项目,并通过在临床上的应用给予可靠的临床指导。CLIA认证解决了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之间低效率转化甚至脱节的问题,对转化医学和研究成果转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美国大部分液态活检公司都是走CLIA认证,而非FDA认证。中国也借鉴了这种方式来规范国内基因检测公司的竞争。国内的基于基因检测的液态活检项目进入临床也实行双重监管,所有仪器设备,试剂归CFDA报批管理,临床实验归属卫计委管理。这与美国CLIA认证制度类似。即要求试点单位内部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并且相关工作人员需经培训合格上岗,则不受CFDA对仪器和试剂的注册限制。根据CFDA在2014年1月公布的《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基因分析仪等三个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基因测序诊断产品(包括基于测序仪及相关诊断试剂和软件),符合医疗器械的定义,应作为医疗器械管理,其中测序反应通用试剂盒(测序法)划为I类医疗器械管理产品,基因测序仪作为III类医疗器械管理。2015年3月,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公布首批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名单,只有试点单位具有出具诊断报告的资质,企业仍然可以以科研的形式开展测序服务。其中包括4家第三方医学检验所华大、达安、博奥和湘雅。根据目前的国家政策,基于基因检测液态活检只有两种可能的业务模式:1、国家批准的临床应用试点单位(主要是第三方医学检验所)自己进行临床实验;2、不具有试点资格的企业通过与医院合作,获取医院将样品外包给企业或者企业产品投放到医疗机构。2016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关于第一批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方案的复函》(发改办高技,,号),正式批复27个省市发改委关于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的建设方案。这些单位太多,我们没有一一列举,但从审批进度上看,未来示范单位的审批已经逐渐放开。目前国内有近百家以ctDNA为检测对象的液态活检公司和大量基于组织活检的基因检测公司。但是,具有临床试点资质的医院比较少,样本资源有限,是各大公司争抢的对象。我们认为,未来液态活检将会有一个大的整合阶段,那些能够占领渠道和临床资源的大公司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且有望通过整合其他公司而发展壮大。1.7.基因测序利好政策频出,液态活检迎来发展催化剂2016年3月卫计委发布文件:对于未列入《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2013年版)》,但意义明确、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价格效益合理的实验室自建临床检验项目(LDTs),应及时论证以满足临床需求。这对液态活检临床项目的进行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随着临床基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的加强,国家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变化,会有更多推动基因检测行业发展的政策推出。打赏同时转发到我的首页拒绝回复支付并发布发布分享到微信扫一扫雪球社区汇集了千万投资者,提供沪深港美股票实时行情、实战交流、实盘交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肿瘤液体活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