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很严重怎么办,想改变第一步要怎么做?

  自从毕业参加工作后,我就有严重的拖延症。每次拖延症发作后,我都懊悔不已,继而否定自己的性格,否定自己的工作能力。
楼主发言:38次 发图:0张 | 更多
  楼主继续  
  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每个星期都要交那么几次稿,每次交稿前我都会对着电脑数小时,建立一个文本文档,然后纠结很久不想写,然后打开暴风影音缓解焦虑情绪,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经常这样纠结到半夜,就告诉自己说,太晚啦,睡一觉再说吧。  
  稿子还是得交的啊,不然喝西北风么,一般第二天八点前是必须交稿,于是总是晚上一点纠结的躺床上后,定上早晨六点的闹铃,做最后的冲刺写稿。  
  卤煮可以说重点了
  这样稿子质量当然好不到哪去,但还是每次都勉强完成任务了。只是每次都因拖延症而无比否定自己,每次因拖延症焦虑不已。  
  当时想过各种方法治自己这毛病,都以无效告终,然后就更加否定自己了。  
  后来,遇上机会换了份工作,终于不用和文字打交道了,至此以后,在我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时候,拖延症自己消失了。我总是第一时间把份内工作完成,下班后从来不用再纠结工作的问题。自然,焦虑症也自行消失了。  
  没有方法是吗?  
  所以,重点就是换个工作?
  我想说的是,有一部分人之所以有拖延症是因为讨厌这份工作,潜意识里不想做,比如我就不喜欢文字工作,工作能力也不强,大家通过我发的贴应该也能看出来,所以,战胜拖延症的根本方法并不是对拖延症这个表象作斗争,而是找到自己兴趣所在,争取让自己的兴趣成为自己的工作。  
  好吧,其实仔细想想我并没有完全战胜拖延症,工作方面确实不再拖延了,但是家务事方面我还是无可救药的拖延症患者。无论是做饭还是打扫,我每次都要拖到最后一刻才会去做,所以家里总是乱糟糟的。这跟我从小就讨厌家务事有关,幸好我不是家庭妇女。。。。  
  单机版。。。。  
  回头想想那时候好痛苦,打心底里厌恶那份工作,却不得不每天面对。  
  @朵朵不迷糊
10:50:00  没有方法是吗?   -------------------------  就是看你拖延的都是些什么,然后找到方法避免再接触他们,比如有人是人际交往恐惧症患者,但又做着公关能力要求很强的工作,那每天要跟人打交道的时候肯定很痛苦,那何必勉强自己改变性格呢,不如换一份工作  
  @你来数数几个圈
10:52:00  所以,重点就是换个工作?   -------------------------  重点是找到自己为什么拖延,什么东西让你那么讨厌而不想面对  
  要是一些不可避免的事情呢,换工作也没用咋整~~
当然LZ的换工作有些道理,因为我知道我有社交恐惧症,我就不会选择销售之类的工作,选了个办公室干活的,但是也避免不了全部~~
  其实很多人的问题在于并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如果拖延症出现,你至少知道自己讨厌什么啊,实在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话,可以换到无脑作业的岗位,上班无脑作业,下班不用考虑工作。  
  但其实换工作并没有那么容易,尤其自己深深的憎恶自己的工作,自己所在的行业,想要换行的人来说,难上加难。所以如果大学发现自己讨厌本专业,还是修个双学位好点,比工作后换行业容易多了。  
  那么工作后实在想换行怎么办呢?那就早点换,工作是几十年的事,难道你想几十年都活的那么痛苦么。  下面说下哪些方法可以让你换行业。  
  @gupan2007
11:16:00  要是一些不可避免的事情呢,换工作也没用咋整~~ 当然LZ的换工作有些道理,因为我知道我有社交恐惧症,我就不会选择销售之类的工作,选了个办公室干活的,但是也避免不了全部~~  -------------------------  办公室也是要跟很多人打交道的,公关是对外处理人际关系,办公室其实是对内处理关系,很多时候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最好还是做纯技术类的工作。比如我们技术部,专门负责电脑问题,虽然也需要去帮同事修电脑打交道,但是不会沟通问题也不大  
  啊好像很有用的样子,明天来看吧~(然后永远放在收藏夹中想着以后来看。。。
  @gupan2007
11:16:00  要是一些不可避免的事情呢,换工作也没用咋整~~ 当然LZ的换工作有些道理,因为我知道我有社交恐惧症,我就不会选择销售之类的工作,选了个办公室干活的,但是也避免不了全部~~  -------------------------  @江西老百姓 23楼
11:30:41  办公室也是要跟很多人打交道的,公关是对外处理人际关系,办公室其实是对内处理关系,很多时候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最好还是做纯技术类的工作。比如我们技术部,专门负责电脑问题,虽然也需要去帮同事修电脑打交道,但是不会沟通问题也不大  -----------------------------  LZ的意思我懂,我说的范围大了点,没说准确,我是转行做财务的,不过现在是在事务所,因为工作是在室内,所以说是办公室,这个是我没表述准确~~
  在中国换行业的一个法宝就是考证,比较为大众熟知的几个证书有:通过司法考试的法律资格资格证书,注册会计师证即cpa,报关员资格证,楼主知识面狭窄,就只知道这三种直接可以换行业的证书了。其它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个贷从业资格证之类都没有含金量,对公司内部换岗位或许有帮助,对找工作帮助甚微。  
  -----------------------------   LZ的意思我懂,我说的范围大了点,没说准确,我是转行做财务的,不过现在是在事务所,因为工作是在室内,所以说是办公室,这  -------------------------  财务还不错,相对来说也挺适合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其实我也有点社交恐惧,偶尔想当隐形人,偶尔想把自己关在笼子里不出来。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考公务员,有些实在不想做本专业的可以去考大量招人的单位,这种单位往往会录用后分配具体岗位,且不绝对按照专业来分配岗位,比如学计算机的也有可能分配到财务岗,再者,这种单位分工精细,申请去不同岗位也有操作空间,比如有的考个会计从业资格证就申请调去财务了,众所周知这个证书是没有含金量和难度的。  
  貌似偏题了,说回拖延症,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其实很大一部分拖延症患者并未因拖延症而耽误本职工作,任务都能在最后一刻做完,其实原因就是潜意识里他清楚那份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在此之前可以不必开始工作。所以拖延症患者们,你们也可以选择调整心态,接受拖延症,放下工作去休息吧,因为最后一刻你一定会完成它的。  
  所以说,楼主根本就不是治愈拖延症,只是逃避拖延症而已!还以为有什么好方法呢
  好像是这样的,我每次上班都上坟差不多似。所以经常迟到。。。
  其实习惯在形成以后,会成为下意识的行为。比如每天上班后,开始和同事聊天半小时,上网一小时,工作十分钟,纠结两小时。。。。长此以往,你的习惯会难以改变,成为习惯回路,自动化了。打破习惯回路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是拖延症形成后难以改变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其它选择,一定要从事这份工作,你需要做的是打破习惯回路,建立新的习惯。  
  如何建立新习惯呢?  很多科学实验采取暗示 ----奖赏的方法,比如设立一个小的计划:每天下班到家后花十分钟清理房间,清理后奖赏自己一份奖品。这份奖品要足够大以促使自己花时间清理房间。当时间够久后,回到家就成为一个暗示,回家立刻清理房间成为一个习惯。这件事的关键点是建立新习惯要由易到难,不要一开始就选择拖延症最严重的事情来做,否则只会加重自己的挫败感。而建立新习惯的目的并不是改变该事的拖延症,而是在于建立新习惯的成就感及经验,以改变更严重的拖延症。  
  @明月啾啾
12:50:00  好像是这样的,我每次上班都上坟差不多似。所以经常迟到。。。  -------------------------  其实迟到很多时候是下意识的行为,自己回忆一下,很大一部分迟到的对象都是自己讨厌的事物:不想干的工作,不想见到的人。  
  确实,我是逃避拖延症这个表象的,即使建立新习惯是与它交战,也不是一开始就正面交锋的。比如我讨厌写稿,我想建立新习惯,告诉自己任务下达后一小时内写完就奖励自己一顿大餐,显然这个新习惯是难以建立的,还是要从小的事情开始,一点点的去攻破。  
  @吐槽只能用马甲
12:43:00  所以说,楼主根本就不是治愈拖延症,只是逃避拖延症而已!还以为有什么好方法呢  -------------------------  &万恶的拖延症&作者得出过结论:目前没有有效根治拖延症的方法。  我能理解,拖延症是你厌弃某个事物而延迟做该项事情,这应该是人的一个自然反应,很难去抵制的。许多人都会在战斗拖延症的牛角尖里无法自拔,但是我们换个思路想,我们无法改变自己厌恶某个事物,但可以让自己多面对自己喜欢的事物。  
  归根结底,我认为一切迟到,拖延,马虎,等等不良表象都有可能是内心的自己做抵抗的表现,是另一个自己不快乐,提醒你快点做出改变的提示,就像人生病了也会有一系列头疼脑热的表现一样,是个善意的提醒,是改变的契机。  但是正如生病你不能使自己不要头疼头晕一样,你也不能与自己的拖延做抵抗,而是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心理,远离疾病发生的源头。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晚睡综合症,是不是拖延症患者都有晚睡综合症啊。  以前从来没有这个问题,就是拖延症出现后才开始有这个问题的。当然,这两者应该都是心理疾病的表现。  
  怎么贴的啊
  好吧,单机版,当我自言自语好了。  有个朋友有拖延症,我亲眼看到了他从一朵阳光少年枯萎成中年大叔的过程。因为在一次次死磕拖延症的过程中,他以不做完工作誓不休息的精神去战斗,于是经常一两点才睡,然后,两三年的时间这朵花就枯萎了。  后来,他得抑郁症了。。。。  
  @西红柿炝锅面
15:25:00  怎么贴的啊  -------------------------  啥意思?  
  因为一次次战斗拖延症未果后,他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性格进而怀疑自己的人生,所以陷入抑郁之中,由于太萎靡后来工作也没保住,女朋友也没保住,整个人生一团乱。  
  唉 可怕的拖延症
  今天看书一小时,运动一小时,是我一年来过的最充实的一晚。这是实验建立新习惯的效果,每看书或运动一小时就奖励自己100元购物额度。  
  有人想一起实验建立新习惯的效果吗?  
  没人理我,睡觉  
  @江西老百姓 44楼
21:55:27  今天看书一小时,运动一小时,是我一年来过的最充实的一晚。这是实验建立新习惯的效果,每看书或运动一小时就奖励自己100元购物额度。  -----------------------------  楼主 我很想学一下
可是 这招对我没用啊
  快来杀手锏吧!!!
  @zhuzhuzhutou回归
22:26:00  @江西老百姓 44楼
21:55:27   今天看书一小时,运动一小时,是我一年来过的最充实的一晚。这是实验建立新习惯的效果,每看书或运动一小时就奖励自己100元购物额度。   -----------------------------   楼主 我很想学一下 可是 这招对我没用啊   快来杀手锏吧!!!   -------------------------  单纯拿我来说,我想改变天天以电视剧打发时间的现状,实践证明,光是制定计划效果很不明显,于是我减少诱惑,把电脑放到别处了,然后制定奖励。关键是奖励要是对你有足够吸引力的东西并兑现它。比如购物额度,一定要每周消费在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上,这样才有下周继续计划的动力。  
  其实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来证明新习惯对战胜拖延症的效果。  我以前袜子总是拖着不洗,放到一堆直到发臭。半年前洗澡时,开好一会儿莲蓬头的水才热,我觉得太浪费水资源,就在开水后在莲蓬头下洗袜子,等水热了袜子也刚好洗好了。每天洗澡前就会自然的去洗袜子,到后来形成下意识习惯了,即使累的不行,如果有两个选项,洗袜子和不洗袜子,我肯定选择不洗。但往往选项还没在脑子里形成我的手已经自行拿到莲蓬头下洗了。几十年的袜子拖延症也算治愈了。  
  其实,在这个案例中,洗澡已经成为我洗袜子的暗示,而节约水资源是一个奖赏,让我得到自我肯定,因此这个习惯回路得以形成。  不过我的晚睡综合症显然还没治好,大家有好的办法吗。  
  我来总结一下战胜拖延症的关键词好了,关键词一:成就感。  之所以拖延,很多时候是因为那件事情要大大的努力才能换来你小小的成就感,因此要么减少努力的程度,即换一份适合个人的工作,要么加大成就感,自己给自己奖赏。  试问,如果要你十分钟洗一件衣服,回报是你一个月的工资,那你还会拖延这件事吗?应该麻溜就去洗衣服了吧。这就是小小的付出大大的回报,不易引发拖延症。  
  回复第25楼,@江西老百姓  在中国换行业的一个法宝就是考证,比较为大众熟知的几个证书有:通过司法考试的法律资格资格证书,注册会计师证即cpa,报关员资格证,楼主知识面狭窄,就只知道这三种直接可以换行业的证书了。其它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个贷从业资格证之类都没有含金量,对公司内部换岗位或许有帮助,对找工作帮助甚微。   --------------------------  
  拖着不想起床怎么办。。。
  呃……
  有药物帮助,你会感觉很轻松  
  憋尿2小时了一直拖着不去厕所。。  
  @江西老百姓
21:55:27  今天看书一小时,运动一小时,是我一年来过的最充实的一晚。这是实验建立新习惯的效果,每看书或运动一小时就奖励自己100元购物额度。  -----------------------------  假设你每天看2小时书,一个月就得6000,前提是你得有那么多钱啊
  射手座的拖延症已经治愈咯
  看到第一个我就不看了,现在有几个骑自行车的,再说了有开车的不坐坐自行车,都啥年代了
  我,曾经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的看法:楼主这个拖延症其实只是一个单一的拖延症,并不是真正的拖延症,所以换了工作也就好了,但对我们这些真正的重度拖延症患者来说,没有太多可借鉴的地方。  我为了改变拖延,别说换工作,换租的房子,换环境,换家具都试过。也在网上查了N多文章,试过N多方法,但还是改变不了。最后是无意中知道一个叫21天训练营()的网上训练,花了money专门训练才改变的。  后来我得出一个结论,问题还是要寻求专业的人来帮助解决。其实这结论牛顿也得出过,就是那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把我这个经历用在我的创业中,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我把有专业公司能外包的,都外包出去,虽然花了一些money,但回报是超值的。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10岁的小文是个乖巧的好孩子,就是有一个坏习惯:拖延症!玩玩具的时候,妈妈喊吃饭,也不收拾,说吃了饭再收拾,结果玩具可以摊在地上一晚上。妈妈经常帮小文收拾东西,可是精力有限,没办法时刻照顾孩子的琐事。
  我们知道,很多事情都是在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去处理得到的效果往往是最好的。而且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处理的。而事情一拖再拖,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当然小孩子可能并没有什么事情会变得严重。但父母对孩子坏习惯的不治疗,也是一种拖延症。有拖延症的父母,还期望孩子做出改变吗?
  如果要想改变孩子的拖延症,父母们应该怎么做呢?睿丁英语小编分享一下个人的见解和方法:
  Tip 1:做个“懒爸爸”、“懒妈妈”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事情特别用心,孩子的一些事情,都是家长们提前就处理得当了,也不需要孩子操心。如果一些事情让孩子做,孩子却没做,这是孩子过分依赖家长的表现。家长们应该注意:如果孩子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情,不要再帮孩子处理。让孩子早一点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变得独立。知道自己也是可以做出一些成绩的。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Tip 2:家长们不要有“拖延症”
  很多家长是有拖延症的,比如洗碗,很多家长会拖到下一顿的时候,才洗碗。这种习惯,如果孩子的分辨能力差,会觉得妈妈的这种行为也是可取的。父母们是孩子的人生导师,尤其是小孩子,认为家长不会存在错误的。所以爸爸妈妈的拖延症有可能是导致孩子拖延的“罪魁祸首”!
  当然有的孩子厌恶父母的这种坏习惯,反而没有拖延症。
  Tip 3:孩子做事要有效率
  如果繁忙的时候,孩子也会头疼这一天事情太多了怎么办。这时候家长应该有计划有节奏地忙碌一天,让孩子领会到,好的生活节奏可以让事情变得简单、容易处理。孩子有了自己生活的节奏,会改掉丢三落四、拖延的坏习惯。
  Tip 4:家里悬挂小“提示板”
  孩子在上学期间,有一些事情是每天都会有的。孩子出门、回来、假期。都会有一些常态存在的事情,家长们在家放一个提示板,会提示孩子按时去做一些事情,这样孩子也不会把事情忘记。长此以往,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影响也很大。
  Tip 5:让孩子尝“苦头”
  很多时候,家长知道孩子有哪些事情没做,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后果,就帮孩子做了,或者在为时未晚的时候,亡羊补牢。让孩子体会不到自己拖延、忘事所可能导致的一些不良后果。这时候,家长们可以适时让孩子尝尝苦头,当然很多小孩子会刻意地说:“你怎么不提醒我呢!”之类的话,把责任推到父母身上。家长应该在一开始就提醒,事情要是搞砸了可不赖我哦!因为孩子往往不能在事情的开始预测到自己拖延所造成的恶果,就会忽视爸爸妈妈的提醒。
  最后,小编希望,家长们可能宠爱甚至溺爱孩子。但不能时刻帮孩子处理事情,所以孩子的习惯养成是很重要的。一些坏习惯也是应该趁早处理的。不要拖延哦!
  查看更多相关文章,欢迎关注睿丁少儿英语微信公众号:reading-china(长按复制)。现在关注可获赠价值399元的青少儿学习礼包!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官网】睿丁英语www....
1256文章数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金钱鳘又称黄唇鱼,目前已经接近濒危灭绝的状态。
赴日游客越来越多,国内游客成为黑心商家的肥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这个场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简而言之,拖延症堪称当代生活的绝症:
身处拖延之中的人,会感受到极度的焦虑,时间越少,焦虑感越强。
但越焦虑,就越是无法行动,因此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死循环...
今天,我们不讲心灵鸡汤,不讲段子 ,也不讲“时间管理”这些常规手段,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看拖延症的根源和“治疗 ”方法。
↓ ↓ 4分钟解决拖延症↓ ↓
↑↑视频很棒哒 ↑ ↑
  拖延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的作者,是两位研究了25年拖延症的心理医生,简&博克(Jane B.Burka)和莱诺拉&袁(Lenora M.Yuen)。
《拖延心理学》一书的副标题是, Why You Do It, What To Do About It Now, 也就是说,这本书主要讨论了这两个问题:
我们为何会拖延?又要如何应对拖延症?
《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等媒体都曾对本书大加赞誉,但大家可能早就看腻了这些夸赞。那这么说吧,当年我在毕业论文迟迟难产的危急关头,正是这本书救了我的命...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对本书做了精准的概括:“《拖延心理学》的基本信息是,拖延既非恶习,也非品行问题,而是由恐惧引起的一种心理综合征。”
  我们为何会拖延?
  Why You Do It
开门见山:
拖延症不是因为“懒”,也不是一个“时间管理”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拖延症最重要的成因,是“恐惧”。
举个栗子:
小汪向来追求完美,他毕业于一所名校的新闻系,又凭着优秀的简历被顶尖媒体录取。
终于,当他第一次独立操作大型报道时,他想:我要证明自己很优秀,要做就要做到完美,一定要搞个大新闻!
搞个大新闻需要整理资料,寻找采访对象,拟定采访提纲,确定稿件架构......工作千头万绪,难度很高。
小汪压力巨大,一直拖着不做...随着时间越来越紧,小汪越来越焦虑,却又越来越不敢行动...
急切想证明自己的小汪,为什么会拖延呢?作者认为,这是他在恐惧失败。
在追求完美的小汪的心中,他将大新闻和自己的能力等同起来,又将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个人价值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一旦这次的大新闻没搞出来,他就觉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价值。
在这种心态之下,失败对于小汪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为了避免失败,小汪就用拖延来打破这个等式:
通过拖着不做,他就可以暂时逃避失败的可能。而且,就算表现不好,他也可以找借口说,“那是因为时间不够,而不是我能力不行”。
所以,小汪通过拖延来逃避的,不是具体的任务,而是对于失败的恐惧。
由于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个人性格、文化环境等不同,人们的内心存在着各种形形色色的恐惧:
比如,有人恐惧成功,觉得一旦自己成功了,自己就会变成一个工作狂,失去对生活的控制;
还有人恐惧被抛弃,比如觉得如果自己不拖延一下,就会显得“不合群 ”,被朋友抛弃。
这些各式各样的恐惧,或许连当事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它们听起来难以理解,有些甚至显得很可笑。
但无论如何,请正视自己内心的这些恐惧。它们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导致拖延的罪魁祸首。为什么这么说呢?
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 人类对于“恐惧”的反应极为迅猛:大脑会在瞬间收到强烈信号,并留下深刻记忆。
为了应对恐惧,人类逐渐发展出了一系列防卫机制来保护自己――而拖延,就是一种应对恐惧的防护机制。
没错,拖延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恐惧。因此,拖延也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它其实是在帮你抵挡那些更坏的事,比如恐惧,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焦虑和压力等负面情绪。
这正是拖延的循环怪圈很难被打破的原因:因为拖延的确有效,“恐惧―拖延”的反应模式一次次循环,在大脑中根深蒂固地留存下来。
但问题是,拖延的副作用太大了...相信你已深有体会。当然,你还可以去问问大学里那些5年还没毕业的硕士,他们能告诉你更刻骨铭心的体验...
那么,拖延症就真是“绝症”了吗?
  如何改变拖延
  What To Do About It Now
现在你已经意识到了,拖延的根源是“恐惧”。恭喜,你已经迈出了改变拖延的第一步。
那如何打破“恐惧―拖延”的循环呢?
《拖延心理学》中介绍了一个心理学的基本观念:
人类的大脑具有可塑性,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动力系统。也就是说,既然我们可以强化旧的“恐惧―拖延” 行为模式,那自然也可以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接下来,我们要抛开拖延的表象,去探究它背后的心理原因。也就是,你到底在恐惧些什么?
当你迟迟不愿意开始记账时,你可能是不想面对花费过大而收入过少的事实;
当你一直拖延不回短信时,你可能在恐惧跟陌生人打交道;
当你迟迟拖着不写论文时,你可能是担心论文会占用你所有的娱乐时间...
再次强调,无论这些原因看起来多么奇怪,我们都应当学会接纳这个不够完美的自己,去冷静地观察自己的情绪。
然后,我们要对症下药,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当我们再次面对一件难事,大脑依然会收到恐惧信号,焦虑会立刻袭来。
此时,请提醒自己不要重蹈拖延覆辙,而是要改变心态,树立新的思维方式:
当你觉得自己花钱太多收入太少时,可以告诉自己,年轻人收入低没关系,能进步就好;
当你害怕跟陌生人打交道时,可以告诉自己,很多人都在做这样的事,没什么可怕的;
当你害怕论文会占用自己的娱乐时间时,可以告诉自己,每天只写4小时,其余时间自由支配…
通过这种心理和思维上的调整,我们就可以舒缓恐惧和焦虑等情绪,而不再求助于拖延,从而打破“恐惧―拖延”的恶性循环。
当然,真正做起来,就没嘴上说的这么简单了:因为每一种思维方式,都是我们的成长经历、家庭教育、个人价值观、社会文化的综合结果。
再借用一下前面小汪记者的例子:
第一次进行独立报道的小汪,就想做出一个大新闻,因此压力巨大。实际上,这是一种“完美主义心态”在作祟:
完美主义者通常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平庸就会招致轻蔑,要么得到全部要么什么都没有等等。产生这些想法的原因有很多,但无论如何,它们都加深了对于失败的恐惧,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焦虑感,成为了“拖延者信条”。
小汪所要做的,是从“完美主义心态”,调整为“成长心态”:
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我们会越来越优秀。对于新人来说,一次报道的质量,并不能代表他的能力。而且,工作能力和一个人的价值之间也没有绝对联系,即使是工作能力不强的人,也同样有自己的价值。
抱有这种成长心态,小汪就可以减轻对于失败的恐惧,卸下压力。不必靠拖延来对抗恐惧,也就有了开始做事、跳出拖延循环的可能。
在《拖延心理学》中,类似于这样的心态分析和调整建议还有很多。除此之外,书中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改变拖延的作战方法,比如设定有可操作性的目标、计划时间,利用运动减轻拖延,学会拒绝等等。大家可以按图索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Summary
拖延是一个“心理问题”。它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内心的恐惧,以及随之而来的焦虑和压力等负面情绪。
为了打破拖延怪圈,我们要冷静地观察自己情绪,看看我们究竟在害怕什么。
最后,要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当难事再次来临时,舒缓自己的焦虑和压力,不再躲避,打破循环。
用了上面这些办法,你就能解决拖延吗?
并不一定。拖延就像扎在我们内心的一颗蒲公英,难以根除――它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即使是本书的两位作者,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也会有种种拖延行为,而有着拖延症的名人,更是数不胜数。所以,请不要试图一蹴而就,更不必为此沮丧。
解决不了拖延,你就无法幸福吗?
仍可以幸福。“快乐来自于按照你的价值观健康地生活,来自于跟他人和跟自己内心深处的连通,它还来自于能够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来自于不管拖延是否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仍能够如实地接受它,就像虽然花园里长着一些蒲公英,而你依然能够乐在其中。”
文末有注释。
对了,关于《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以及其中的种种观点,如果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可以直接在本文留言。我们会挑出精彩评论,并且送出三本《拖延心理学》~
上期《轴心时代》留言被选中的三位朋友是:茗,David,水和碳。他们将各获得一本中文版《轴心时代》~你可以在今天推送的第二条看到他们的精彩评论。
1.有些拖延行为是由注意力缺失紊乱(ADD)和执行功能障碍(ED)等疾病所导致的,并不能通过单纯的心理调整来解决。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严重拖延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