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病 大家都怎么治的

真菌性有那几种?各有怎样的临床表现?应该怎样治疗?
真菌性皮肤病由致病真菌感染所引起,可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两大类。在我国90%以上的真菌病属浅部真菌病,真菌只侵犯表、角质层、毛发和甲板。侵犯皮下组织和内脏的称深部真菌病。
致病菌为毛癣菌属及小孢子菌属。白癣主要为铁锈色小孢子菌及羊毛样小孢子菌所致。黄癣由许兰黄癣菌感染所致。黑点癣的病原菌为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本病由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感染所致。儿童多发。
2、临床表现
(1)白癣:初起损害为片状毛囊性丘疹,很快变为覆有灰白鳞屑的斑片,逐渐扩展融合。头发易断、稀疏无光泽,发根周围有灰白色菌鞘包绕,自觉痒,发病于幼儿和儿童,至相关信息趋向自愈愈后不留瘢痕,毛发可完全生长。拔取病发直接镜检可见发外有菌丝及孢子。
(2)黄癣:初于发根部出现丘疹或脓疱,继而变为点状黄色或灰色结痂,并逐渐扩大增厚,中心凹陷,边缘翘起呈碟状,从中有毛发穿出,有鼠尿臭味。去痂后可出现糜烂面或浅溃疡面,愈后留有萎缩性瘢痕。病发无光泽,易脱落,永不...
真菌性皮肤病由致病真菌感染所引起,可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两大类。在我国90%以上的真菌病属浅部真菌病,真菌只侵犯表、角质层、毛发和甲板。侵犯皮下组织和内脏的称深部真菌病。
致病菌为毛癣菌属及小孢子菌属。白癣主要为铁锈色小孢子菌及羊毛样小孢子菌所致。黄癣由许兰黄癣菌感染所致。黑点癣的病原菌为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本病由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感染所致。儿童多发。
2、临床表现
(1)白癣:初起损害为片状毛囊性丘疹,很快变为覆有灰白鳞屑的斑片,逐渐扩展融合。头发易断、稀疏无光泽,发根周围有灰白色菌鞘包绕,自觉痒,发病于幼儿和儿童,至相关信息趋向自愈愈后不留瘢痕,毛发可完全生长。拔取病发直接镜检可见发外有菌丝及孢子。
(2)黄癣:初于发根部出现丘疹或脓疱,继而变为点状黄色或灰色结痂,并逐渐扩大增厚,中心凹陷,边缘翘起呈碟状,从中有毛发穿出,有鼠尿臭味。去痂后可出现糜烂面或浅溃疡面,愈后留有萎缩性瘢痕。病发无光泽,易脱落,永不再生,自觉瘙痒。常于幼年发病至成人期不愈。拔取病发直接镜检,可见发内有菌丝或排列成行的关节孢子。
(3)黑点癣:初起损害为小片丘疹、鳞屑,继而形成鳞屑性小斑片,亦可融合呈大片,患处头发出头皮即折断,在毛囊口留下黑点状残发。自觉痒愈后留有斑痕时可发生永久性脱发。儿童和成年人均可发病。拔取病发直接镜检,可见发内呈链状排列的较大孢子。
根据皮损典型表现,结合真菌镜检或培养,容易诊断。
口服灰黄霉素,儿童每天20mg/kg,成人每天0.6~0.8g,1次或分两次服用,共服20~25天。每日擦药1次,可用5~10%硫磺软膏、2.5%碘酊,连续用2个月。
(1)一般护理:本病多为间接传染,可因共同理发用具、枕头、帽子而传染,真菌感染的动物如猫、狗也可为传染源。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发现可疑患者应及时诊断,早日隔离治疗,以防造成流行。
(2)隔离:严格床边隔离,按时用药,一个疗程结束后,要全面消毒杀菌,更衣换帽。外用药治疗3个月时,查菌阴性者可解除隔离。
(3)注意药物副作用:用服灰黄霉素期间,应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手足癣及甲癣
是皮肤癣菌侵犯掌、跖、指(趾)间皮肤及甲板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
手足癣的病原菌为表皮癣菌属,以间接传染为主;甲癣与手足癣多为同一致病菌,常继发于手足癣。
2、临床表现
(1)足癣:根据皮损形态分为水疱型、擦烂型与鳞屑角化型。自觉痒,发生皲裂时可引起疼痛。足癣可反复发生,不易治愈,也可因搔抓继发细菌感染而形成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或丹毒。搔抓及用药不当可引起湿疹样改变。
(2)手癣:皮肤损害主要为水疱型和鳞屑型,常单侧发病于手指端屈侧,表现为小水疱、干燥脱屑、粗糙增厚,并逐渐扩展至掌心及邻近手指及甲板。自觉痒,由于摩擦及化学刺激可继发湿疹样改变。
(3)甲癣:真菌自甲缘或甲侧侵入,向内蔓延,使甲变型,增厚及凹凸不平,呈灰白色或污黄色,无光泽,本病多由手癣传染而来。
根据临床皮损表现及镜检。
4、治疗及护理
(1)治疗:以外用药为主,根据临床分型对症处理
①水疱型。0.1%醋酸铅溶液泡洗30分钟后,涂10%的冰醋酸溶液或足癣粉。
②擦烂型。使用足粉,待干燥脱屑后改用2~3%克霉唑
③鳞屑角化型。10%水杨酸软膏或2~3%克霉唑软膏及其霜剂。
④并发症处理。感染时局部及全身使用抗生素。并发湿疹时应先按湿疹处理。
⑤甲癣治疗。每日用小刀刮除病甲变脆部分后,外涂30%冰醋酸或10%碘酊,亦可用醋浸泡。
(2)护理:
①防止自身感染,避免搔抓。脸盆脚盆分开使用。拖鞋浴巾用后消毒。
②外用足粉时应先将皮肤擦干;涂糊剂时应先将糊剂涂于纱布上,再贴于糜烂面。外用药期间,如局部出现红斑、水疱及瘙痒时,常为接触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进行抗过敏处理。
③甲癣用药前,先用凡士林软膏涂于甲周,保护正常皮肤,再用药水涂于甲表面。
体癣和股癣
除头皮、手足及指(趾)甲以外的浅部真菌病为体癣。发生在腹股沟及股内侧称股癣。
病原菌为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及絮状表皮癣菌。
2、临床表现
初为红色丘疹或丘疱疹,逐渐向外扩大,中心消退,故皮损呈环状,环状损害相互融合呈多环形,边缘有干燥性鳞屑,自觉痒,夏季多发,青壮年多见,直接镜检可见菌丝。
根据典型皮损表现及镜检查菌阳性可诊断。
4、治疗及护理
(1)治疗:可选用各种抗真菌制成。成人皮肤较薄处及婴幼儿皮肤或有严重炎症时,不宜用高浓度及刺激性药物,可用3%克霉唑霜。
(2)护理:
①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继发传染。
②早治疗、彻底治疗,防止继发传染。
③外用溶液时,应从外向内涂于皮损处,以控制皮损扩展。同时注意药物刺激与过敏反应。
④外用药治疗期间,勤换内衣,将沾污内衣用开水烫洗或煮沸灭菌,床单、被褥要勤晒及烫洗
可以导致心绞痛的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是冠状动脉狭窄,还有可以引起心绞痛的原因是冠状动脉供血...
可以导致心绞痛的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是冠状动脉狭窄,还有可以引起心绞痛的原因是冠状动脉供血...
可以导致心绞痛的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是冠状动脉狭窄,还有可以引起心绞痛的原因是冠状动脉供血...
可以导致心绞痛的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是冠状动脉狭窄,还有可以引起心绞痛的原因是冠状动脉供血...
真菌性皮肤病,亦称皮肤真菌病,是指由病原真菌所引起的人类皮肤以及黏膜、毛发和甲等皮肤附属器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是皮肤癣菌侵犯表皮,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多...
真菌性皮肤病,亦称皮肤真菌病,是指由病原真菌所引起的人类皮肤以及黏膜、毛发和甲等皮肤附属器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是皮肤癣菌侵犯表皮,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多...
真菌性皮肤病,亦称皮肤真菌病,是指由病原真菌所引起的人类皮肤以及黏膜、毛发和甲等皮肤附属器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是皮肤癣菌侵犯表皮,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多...
真菌性皮肤病,亦称皮肤真菌病,是指由病原真菌所引起的人类皮肤以及黏膜、毛发和甲等皮肤附属器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是皮肤癣菌侵犯表皮,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多...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真菌性皮肤病——奇痒难忍
手足藓、体廯怎么治?
夏天真的来了,天气越来越热,唤醒的不仅仅是草长莺飞,也唤醒了沉睡的真菌。脚上、身上开始发痒,温度越高,越闷,越发让人奇痒难忍。在家还能挠挠,解解痒,外出在大庭广众之下,哪种滋味,尴尬难受的心情不言而喻!夏天是真菌性皮肤病的高发时节,主要表现是手足藓和体廯开始发作。主要原因就是真菌感染(俗称霉菌),当室外温度达到22-35℃时,真菌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后会特别活跃。真菌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亦称皮肤真菌病,是指由病原真菌所引起的人类皮肤以及黏膜、毛发和甲等皮肤附属器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包括侵犯表皮及皮肤附属器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侵犯皮下组织的深部真菌性皮肤病和侵犯内脏的系统性真菌病和播散性真菌病。其中主要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占90%,即老百姓俗称的“癣病”,“霉菌病”。浅部真菌病浅部真菌病在皮肤科门诊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占门诊患者总数的第二或第三位,有的医院甚至居首位。致病菌皮肤癣菌主要分毛癣菌属、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三大类,感染人体皮肤后会发生红斑丘疹、水疱、鳞屑、断发、脱发和甲板改变等。按其侵犯部位差别,临床可分为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和甲癣。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疼痛、碍容性改变和功能性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心理、社交带来极大的困扰。真菌性皮肤病之手足藓手足癣是皮肤癣菌侵犯掌、跖、指(趾)间表皮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俗称手癣为“鹅掌风”,足癣为“脚气”。常可彼此传染,相继发病,也可仅侵犯一处单独发生。其中以足癣最为常见,是真菌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在我国江淮流域以南,潮湿温暖地区,夏季成人患病率达50%~60%。足廯症状表现:1.鳞屑水疱型最常见,常于趾间,足跖及其侧缘反复出现针头大小丘疱疹及疱疹,聚集或散在,壁厚发亮,有不同程度炎性反应和瘙痒,疱干后脱屑,呈小的领圈状或大片形,不断脱落,不断发生,病情稳定时,常以脱屑表现为主。2.浸渍糜烂型常见于第四,第五趾间,角质层浸渍,发白,松软,剥脱露出红色糜烂面或蜂窝状基底,可有少许渗液,本型易继发感染,并发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丹毒等。3.角化过度型常见于足根,足跖及其侧缘,角质层增厚,粗糙,脱屑,干燥,自觉症状轻微,每到冬季,易发生皲裂,本型常发生于病期较长,年龄较长患者。治疗:1、鳞屑水疱型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锁辛搽剂,1%~3%益康哇、咪康唑、克霉唑或酮康唑霜等均可酌情选用,外搽,每日2~3次。有时可用10%冰醋酸液浸泡疗法。2、浸渍糜烂型一般选用比较温和或浓度较低的抗真菌外用制剂,如复方雷锁辛搽剂或上述咪唑类抗真菌霜剂。有时需要加用干燥性粉剂,如足粉。3、角化过度型一般宜选用抗真菌软膏或霜剂,如复方苯甲酸软膏、咪唑类霜剂或其它抗真菌药物。预防护理:1、外用药期间,对患部皮肤尽量不洗烫,少用或不用肥皂和碱性药物,少洗澡,以使抗真菌药在体表停留的时间延长,巩固和提高疗效;2、若患者同时患有手、足癖,必须同时治疗,以免由瘙抓引发再次感染。体股癣合并有糖尿病患者,在应用抗真菌药的同时,宜控制血糖;3、保持干燥,注意个人卫生,糜烂型足癣忌用热水洗烫,鞋袜应定期洗烫,在夏季潮湿的季节,宜在适宜场合经常解开鞋带而释放湿气,保持足、体、股、大腿部的皮肤干燥;4、避免直接接触病兽、病猫、病犬,预防真菌的传播。真菌性皮肤病之体廯体廯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甲板以及阴股部以外皮肤上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症状表现:体癣初发时为小的丘癣,逐渐向外扩大,中心有自行愈合的倾向,呈圆形或多环形,在四周有丘疹,水疱,结痂或鳞屑组成的高出于皮面的环状边缘,境界清楚,多发生于面、颈、躯干和四肢等处,自觉搔痒。治疗:抗真菌药,如1%~3%克霉唑、1%益康唑、2%咪康唑霜、1%~2%酮康唑霜、1%联苯苄唑霜、0.5%阿莫洛芬乳膏和1%特比奈芬霜,亦可用5%~10%硫磺乳剂,每天1~2次,坚持治疗2~4周,可获痊愈,此类药物的刺激作用较小。日常护理:且局部应保持清洁干燥。由于头癣、手足癣、甲癣、股癣等都可引起自身其他部位的体癣,故应同时治疗。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再感染。真菌性皮肤病日常预防要点1、真菌性皮肤病可以治愈,但容易复发或再感染,正确的预防措施对降低复发、减少传播至关重要。如家庭成员或宠物有癣病者应积极治疗,对污染的衣物应采取晒、烫、煮、熏等措施,对带菌的毛发、鱗屑及痂皮等应采取焚毁措施,注意不与患者共用曰常生活。2、患糖尿病的人容易发生癣病,因为皮肤里含糖量增加,为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养料。温馨提示:皮肤病专家指出,若想早日摆脱真菌性皮炎疾病,在真菌性皮肤病症出现后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皮炎的诊治。千万不能自行盲目用药,那样只会造成皮炎病情加剧恶化,危害机体的健康。
本站部分内容搜集自互联网,如对您造成侵权,请您联系站长。
联系e-mail:推荐到广播
30846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一只学渣)
(背包里的世界)
(缘来缘去)
第三方登录:相关生活百科推荐 RECOMMENDED READING
东方女性网()版权所有&&&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处理。
备案:闽ICP备 粤公网安备 13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菌性皮肤病能根治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