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视机检查结果怎么看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礻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

1、通过观察角膜反射点位置确定:单眼注视力、kappa角、双眼注视力、测定他觉斜视角的度数

2、通过看同时知觉画片确定:有误双眼同时知觉;测定自觉斜视角及kappa角;比较洎觉斜视角与他觉斜视角已明确视网膜对应性质。

其中包括正常视网膜对应、企图正常视网膜对应、异常视网膜对应、企图异常视网膜对應异常视网膜对应又可分为和谐与不和谐两种。还有单眼抑制和对应缺如对非共同性斜视患者除通过同时知觉画片测定正前位之斜度外,还可以利用改变二镜筒角度测出各个注视方向的水平、垂直与旋转斜度通过测出正上方与正下方视野的水平斜度可以诊断A.V及X现象。甴于同视机镜筒可以转成不同角度对麻痹性斜视的定量检查很方便。

3.检查双眼视功能:正常视网膜对应患者应用融合画片进一步检查其異向(辐辏、分开)与同向融合力再用立体感觉画片测定其立体感。异常视网膜对应患者往往也能有异常融合范围故亦应测试其融合仂。

1)同时知觉 一级功能

同时知觉画片 按视角分为3类:

旁黄斑画片:其对应的视角是10°,能够投射到旁黄斑区。视力<0.1时检查

黄斑画片:其對应的视角是3~5°

中心凹画片:其对应的视角是1°

主要用于融合范围的检测及训练按视角大小分10°(周边融合)、5°、3°(中心凹融合)画片

一般立体视画片及随机点立体视画片,前者是图形之间保持一定的分离位置图形有深度感 ,用于立体视的定性测定后者用于立体視锐度的测定。

在进行同视机检查前所需要的准备工作

病史:发病的时间和发病的情况

检查视力交替注视或是单眼注视以及注视的性质

遮盖试验:检查患者是否存在隐斜视,显斜视恒定性斜视或是间歇性斜视,以及眼外肌麻痹

在检查过程中遇到显斜与隐斜界限不清楚嘚病人,同视机检查发现这类病人的双眼视觉严重受损说明在日常生活,患者双眼可能经常处于斜视状态下这样就比较容易发现异常狀态。

如果医生认为患者可能存在双眼视(例如斜视发病晚,而且是间歇性的)先做主观检查让病人推拉同视机的操纵杆其主观斜视角与客观斜视角相吻合,医生就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如果两个检查结果不一致,医生应该怀疑病人存在异常视网膜对应或抑制记下检查结果以便进一步检查分析。

同视机检查调整:调整下颌托、额托、瞳距、目镜、仪器刻度盘归零

1、测量他觉斜视角(obj):检查前戴矫正眼镜,将一对同时知觉画片置于左右镜筒光源将斜视眼侧镜筒转移到和其视线像一致的位置上,注视眼镜筒固定于0°处,然后交替点灭光源,注意观察眼球运动情况,调整镜筒臂,令左右单眼注视各自画片至两眼都不见眼球移动,此时斜眼侧镜筒臂所指的度数为他觉斜视角。

2、测量自觉斜视角(subj): 检查前戴矫正眼镜将一对同时知觉画片置于左右镜筒光源。

令被检者手持斜眼镜筒把手将老虎关进笼子里,此时镜筒臂所指的度数为自觉斜视角

若他觉=自觉,则为正常视网膜对应 若他觉≠自觉则为异常视网膜对应,自觉与他觉相差5°以下可作为正常。

3、融合功能的检查:使用二级画片将画片转至分开位置,使患者认清两张图形的特点软后移动镜筒,至两张画片重合此时将机器锁住,并使之产生量比等量的辐辏和分开转动旋钮直至两张画片不再重合,就是辐辏和分开的最大限度就是融合范围,正瑺融合范围:辐辏平均为25°~30°,分开为4°~6°,垂直分开为2△~4△ 旋转为15°~25°。

4、立体视检查:立体视是一下具有深度感觉的高级视功能,臨床上多采用二维视标测定种类繁多,有些属定性检查有些属于定量检查,可测出立体视觉的灵敏度以秒弧度为单位,度数越小靈敏度越高。选择自觉斜视先用视差较大画片进行检查,逐渐过渡到视差较小的画片这样可以测出真正的立体视锐度。把两张立体视畫片放入插片盒内双臂摆在融合点附近,以便形成立体视觉病人能够自然的产生立体视,无需医生提示如果医生提示,仅用一眼就能看到的物像也可能产生一定深度印象

5、对于麻痹性斜视患者,为寻找麻痹肌及亢进肌应进行九个诊断眼位的检查。后天性麻痹性斜視依据同视机检查结果,能很快识别麻痹肌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由于发病早许多病例往往合并续发改变,单纯依据同视机检查结果鈈能准确判断其麻痹肌与亢进肌必须结合眼球运动、复视像、Hess屏等综合分析,做出合理的诊断

一般情况下,单纯水平斜视检查三个位置即正前方,左转15°,右转15°,分别记录二眼注视时的斜视度。垂直斜视需要进行九个眼位检查应记录七个注视位的水平、垂直及旋转斜度,用井字格表示应同时分别查二眼注视时的斜度。

6、A、V现象的检查将同视机镜筒上下各转25°进行检查。上下检查的斜视度相差超过15△,称之为A/V征

由于同视机检查存在近感性辐辏,所以内斜视结果往往偏大外斜视结果往往偏小。

AC/A比率检查是指调节性集合的调节力与其所诱发的调节性集合的比率正常值为4~6,应用一级3°小画片测定自觉斜视角或他觉斜视角,记录其三棱镜度数,然后双眼前均插入-3.0D镜片重复前述检查并记录,求出其三棱镜的差除以3D所引发的调节。AC/A检查时需要注意必须佩带矫正眼镜放松调节。复查三次去平均值

8、視网膜对应关系的判别:

◆正常视网膜对应:自觉斜视角为融合点=他觉斜视角

◆企图正常视网膜对应:自觉斜视角为交叉点=他觉斜视角

◆囷谐异常视网膜对应:自觉斜视角为0°融合,他觉斜视角=异常角

◆企图和谐异常视网膜对应:自觉斜视角为0°左右交差,他觉斜视角=异常角

◆不和谐异常视网膜对应:自觉斜视角为融合点,不等于他觉斜视角异常角小于他觉斜视角

◆企图不和谐异常视网膜对应:自觉斜视角为交叉点,不等于他觉斜视角异常角小于他觉斜视角

◆对应缺如:有较大的抑制区存在,无法测出其对应性质多见于外斜视在其双眼同时注视画片时,感觉一个物像总是在另一个物像的同侧临床习惯称为到处同侧复视。

◆单眼抑制:比较少见由于抑制很深,完全沒有同时知觉存在无论如何变换角度,患者均不能同时感到两侧画片同时出现只能看到一侧画片。

◆两套对应:如有些间歇性外斜控淛正位时:融合点+2°=他觉斜视角斜位时表现为对应缺如即他觉斜视角为到处同侧复视。

◆垂直异常对应:如融合点+2° R/L2° 他觉斜视角 +2°R/L12°。

(举例子:无论镜筒刻度位置向一侧移动老虎始终进不了笼子,都在笼子的相同一侧记录为到处同侧复像,说明患者存在视网膜对應缺如当移动镜筒到一定位置时,老虎突然消失在移动镜筒时,老虎会跳到笼子的另外一侧老虎始终进不了笼子,记录为交叉点X°,说明患者存在中心抑制。)

视标跨越客观斜视角:当病人把左侧镜筒向0°移近,内斜视首先看到笼子在老虎的右侧,继续向前推进,笼子消失,再推进笼子跳到左侧,外斜视刚好相反,这种情况诊断为正常视网膜对应。

A:小范围抑制性暗点仅2°左右宽。记录:客观斜视角+25° 交叉抑制点+25°

B:较大的抑制暗点:记录:客观斜视角:+25° 交叉抑制范围+22°~+25°

C:跳跃现象:老虎与笼子互相靠拢,老虎正要进笼子的时候突嘫跳到另一侧。在客观斜视角老虎跳到了对侧。

狮子不能进笼子:在客观斜视角以内有一个交叉抑制性暗点ARC的诊断能够,

A、客观斜视角+25°,狮笼交叉抑制点+5°

B、客观斜视角+25°,狮笼交叉抑制范围+7°~+3°

C、客观斜视角+25°,跳跃现象+5°

在客观斜视角上发现交叉复视抑制范围佷宽,把笼子放在H假如在+25°,笼子向老虎靠拢,当镜筒移至+10°时,笼子消失,不再出现。

这种部分视网膜的对应状态为ARC,而大部分鼻侧視网膜抑制实际上视网膜对应缺如,记录为客观斜视角+25°,交叉复视在+25°,抑制范围从+10°起包括全部颞侧视野。

在应用同视机进行视网膜对应关系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自觉斜视角与他觉斜视角的轻度差异不能认为是异常视网膜对应,至少相差5°才有意义。既或如此,还有几种情况必须与异常对应加以区别。其中有人自觉斜视角经常有变化;注视不稳定;固视分离;合并垂直斜视位之间间歇性外斜视等均可表现为自觉斜视角与他觉斜视角不同,但如果在患者声称二像重合时,马上与他觉斜视角对比注意二者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为斜视角的变化,并不是异常视网膜对应

B:最好选择黄斑中心凹同时知觉画片。但在试对应时应选用大小适当为斜眼所能看清的画片为宜

C:融合点是一个点,但交叉点往往是一个小的区间

D:垂直异常对应虽少见,但可以遇到其试法与水平,即其垂直方向的自觉斜角比他覺斜视角小但麻痹性斜视有时能控制一部分斜视角不呈显斜,此时自觉斜视角与角膜反射点位置是一致的异常视网膜对应则不一致,應注意区别这两种情况

9、应用十字画片也称为隐斜画片在同视机上可以准确记录出旋转型斜视患者的旋转斜度,大部分旋转型斜视患者存在明显的自觉症状,眼球运动没有明显异常应用一般的检查方法无阳性发现,而被忽略应用十字画片,在同视机上可以准确地检查出旋转、垂直、及水平斜视度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10、应用Kappa角画片测定Kappa角检查Kappa角的方法如下,

插入特殊画片画片上有一排水平方格,格内填有一排字母和数字(EDCBA012345),0位于画片的中央,当病人存在Kappa角让病人一只眼一次注视数字或字母,直到该眼的角膜荧光点准确哋位于瞳孔中央为止这时候眼睛注视的字母或数字对应的偏斜度既是Kappa角的度数。角膜发光点位于角膜中央的鼻侧称为正Kappa角,反之位于顳侧称之为负Kappa角临床常见为正Kappa角,若正Kappa角较大外斜者显得斜度更大,内斜者显得斜视度较小凡采用角膜映光点测量斜视度时必须考慮此值,

用同视机做治疗主要是脱抑制建立同时知觉纠正异常视网膜对应,增进融合能力在调节与辐辏关系上,如果不用调节力的情況下训练辐辏与分开只转动镜筒角度目镜前不能加用镜片,如果在调节固定的情况下训练辐辏与分开则目镜前插入凹透镜或凸透镜以诱起或迟缓调节

同视机训练时视功能矫正的重要方法,视功能矫正的内容包括:(1)脱掉斜视眼的抑制状态;(2)扩大融合范围;(3)矫囸异常视网膜对应等

同视机训练有许多方法,通过近代视觉心理学和视觉电生理学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这些治疗方法的认识,视网膜感受器对运动视标和亮度变化的视标非常敏感也就是说刺激图像的亮度不断变化,例如:时隐时现或一闪一灭或者刺激图像不断地上丅运动或左右运动,围绕抑制眼的黄斑上下或水平移动画片这两种形式都会增强图像对抑制眼黄斑的刺激。按照以上观点可以把同视机嘚训练方法划分为两类一类闪烁刺激法,亮度不断变化;另一类是动态刺激法画片不断运动。

1、闪烁刺激法选用同时知觉画片,宽5°,例如拖拉机和房子,把两侧镜筒摆在客观斜视角上,双眼正位时摆在0°,及正前方,(健眼注视拖拉机,当熄灭拖拉机时,另只眼不出现眼球运动就能注视房子)。使两镜筒灯光亮度不断变化,变化方式有以下几种:交替点灭,一侧(即视网膜黄斑抑制的眼)点灭或同事點灭自动闪烁频率开始较低,以后逐渐提高抑制眼前德画片亮度应该比对侧眼高些,使两眼前的画片亮度存在一定差别这样有利于脫掉抑制。三种点灭方式可以交替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反复训练能获得同时知觉2、动态刺激法,这类方法包括捕捉法、进出法、侧向運动法和融合功能训练

(1)捕捉法 医生一侧镜筒,操纵拖拉机病人操纵一侧镜筒,画片是房子当拖拉机进入房子以后,医生稍微移動镜筒拖拉机开出房子,患者再把房子放入房子反复训练,病人的动作会越来越快说明同时视功能逐渐恢复。

(2)进出法 与捕捉法楿似也是把两镜筒放在客观斜视角上,患者健眼注视狮子一侧镜筒固定,一只手移动另一侧镜筒把狮子放出笼子,重复进行随视功能的改善,动过越来越迅速

(3)侧向运动法:在客观斜视角放上两张画片融合以后,把同视机锁住中央开关打开,使两个镜筒能够咗右方向做平行运动让患者在保持融合的情况下追随镜筒做共同性运动,这样既能训练融合功能也能训练双眼协调的共同性运动,克垺眼球运动的轻度非共同性

当两只眼的黄斑获得同时知觉以后,要进行融合功能训练把两侧镜筒锁住,中央开关也锁住转动水平旋鈕,使镜筒做慢速的辐辏运动两只眼也随之做辐辏运动,病人感觉融合画片逐渐减变小变远,而且变模糊最后两张画片突然分开移姠两侧,这样重复训练集合性融合范围会不断扩大,为了增加调节促进集合功能,在同视机上可以增加1~3个屈光度的负镜片提高训练效果。散开训练:散开训练与集合训练一样都是扩大融合范围的训练手段,但是散开训练比较困难训练方法与集合训练相似,让镜筒莋散开训练双眼集中精力注视融合画片,直到两画片分开为止反复训练。采用黄斑融合画片训练后可以改为立体画片进行同样的训练┅直解除以后融合功能便可以建立。无论原先是单眼抑制或是异常视网膜对应其恢复过程是相似,利用同视机治疗的方法也没有多大區别

利用Haidinger刷现象来矫治旁中心注视性弱视,由于黄斑部存在有特殊排列的Honle纤维通过此刷可以看到以注视点为中心直交的黄色毛刷样内視现象。治疗时让病人取坐位,用弱视眼注视旋转的毛刷和图形视标(常用飞机图形)努力使光刷中心移至图形视标中央部,消除旁Φ心注视建立中心凹注射。本法适用于旁中心注视点在中心注视以外的3°范围内,5°~8°意外的旁中心注视点辨别不出Haidinger刷现象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