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小受是个蛇精病病入药膏了

由于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无法正常使用本网站功能,
其它关键字
作 者 推 文
[收藏此章节] [下载]&&
  低头不过片刻,陆平生觉得四肢都流动着自己也无法控制的一股力量,右臂的疼痛隐隐约约,他摸了摸手腕,才想起来金珠子放在外面的包里了,毕竟金属不能随便入考场,没了那个的阻挡,他清晰地看见自己手背上的血管青的发黑,与之不同的是手心里的一道符咒,闪着微亮的光,他干脆把右手按在试卷上,那金光顺着指尖泄出,呈经络状爬满整个纸张,陆平生感觉头晕眼花的。  “这条命不是你的,想活着,就自己挣。”  世界上没有比争夺更让人讨厌的事了。陆平生闭上眼睛,包括现在,考试也好、成绩也好,本来也是不想要的,好胜心?那不过是借口吧。  可惜争夺却像是融入骨血,再难剔除了。  陆平生看着试卷上金光微闪的字迹逐渐暗淡褪成黑色,突然想起来小时候练字的事。  他本是不必学字的,书也是不必念得,一个护卫而已,不过是一条卖命护主的狗,学不学又有什么区别呢。陆家二少喜作画、喜养兽、善品茗,却讨厌读书,一双能巧画的手竟然写不出几个好字,就算是狂草,那也是乱七八糟全无豪气。  陆平生也讨厌写字的,陆二少本是那日太阳晒的难受,抬手练字抬了一下午更难受,喊陆平生托着自己的手肘,陆平生没搭理,干脆换到藏獒笼子里过夜去了。  幸亏喂食的人不知道这事,没忘记藏獒的晚餐,陆平生只是心惊胆战的和狗对视了大半个晚上,后来两边终于都撑不住睡着了。  第二次没有这么运气了,差点废了一对招子,也算是陆平生身手不差,躲了一下,只换得右耳后边被抓出了个大印子,腿上被咬了个大口子,写了几百篇字帖,才算是了结了。  陆平生摸了摸耳后,疤痕早就没有了,从……好像从自己成仙以后,身上一道疤都没有了吧。难怪自己一紧张就喜欢摸耳后,原来是这破事。  事情总会全都想起来的吧,陆平生突然感觉很慌,心跳加速,他还没有做好准备,去面对自己的全部。  中场休息,陆平生等在学校门口,拽过了黄帅,对方一脸冷漠,这让陆平生反倒有些熟悉的感觉,拉着他两个人没说话,陆平生一个闷头往前走,黄帅被拽着袖子毫无反应,他也想知道陆平生要干嘛。  最终等小餐馆上了五个菜黄帅的冷漠脸终于崩了。  “你他妈有病啊。”“对啊,吃点吧,我的病好不了了。”陆平生大口塞着,他也不知道自己找黄帅到底要干嘛。  “丰宣十二年,”陆平生低着头说,想看看黄帅有什么反应,“那年我还没见过你。”  “只想起来了这点?那我们还不能对等。”黄帅抽了根筷子,掰开也开始吃了起来。  黄帅边和陆平生抢肉边说:“刚刚在考场上至少有三种法力碰撞,另外两个是谁?”  陆平生顿了顿,肉被黄帅飞快咽下,干脆放了筷子,说:“一个不认识的,他说他叫什么……牵机草,谁他妈没事叫草啊,另一个,他,是我师兄。”  陆平生已经隐隐的有感觉了,黄帅未必不认识吴望。  “高考完准备去哪?”黄帅没有刨根问底,随口问。  “临江城。”陆平生两只手放在桌沿,指尖蹭着桌上陈年的油腻。  “果然,一样。”黄帅笑了笑,“手给我。”  “啊?”陆平生愣住了,黄帅直接抓了过来,陆平生看他眉心金光闪现,指尖抵在陆平生的手背上,一道符咒渐渐显出,又暗下去。  “这是?”陆平生摸了摸自己的手背,感觉黄帅那法力和自己右手纹身的黑气有点相斥,血管中微微的刺痛。  “你的力量太少。”黄帅继续吃起来,“就那点本事,干的过学了十几年的高中生吗?”  黄帅说得对,根本干不过啊,怎么可能十二点睡六点钟起床啊,陆平生觉得自己就算中午十二点睡觉,第二天六点都可能起不来。  两个人吃完站在路旁,吴望走了过来,陆平生后退了半步,清晰的看到黄帅变了变脸色,吴望却还是那副有点笑容的样子。  吴望看了黄帅一眼,说道:“在这晒什么太阳,去车上吹吹空调?”陆平生抬头仍旧阴郁的天空,还是选择上了车,黄帅竟然也跟了上来。  “这位同学,上次谢谢你。”吴望打开了制冷吹风,陆平生看到他车上挂着一个吊坠,木头做的,竟是向阳木,阳气极重,陆平生摸了摸,里面藏着一股强大的生机。  黄帅坐在后座,额头金光闪过,真身若隐若现,陆平生惊的转头看吴望,他也把观音像托在了手中,莲花花瓣微微动。  “咳咳,你们干吗呢,斗法呢?”陆平生想了想,没有强行把纹身秀出来。  “彼此认识一下。”吴望说,“前尘往事,我都不想追究了,你难道还要作?”他像是对着黄帅说的,最后一句却看向了陆平生。  “真的结束了吗?你觉得我们都在这里,是巧合吗?”黄帅问着。  “本来我根本……我根本就是个普通人,是天道不放过我,还是你陆平生不放过我。”黄帅双眼一亮,陆平生被闪的闭了闭眼。  他揉了揉揉眼睛回嘴:“难道还是爷爷我想要想起来糟心事吗?本来就是来这里浪费浪费时间的啊,对了,你们知道牵……”陆平生还没说完,吴望抬起一手猛地捂住了他嘴巴,黄帅莫名其妙的看着前排两个人。  “算了,反正已经这样了,不如我们先放下成见,友好握手,好好做人,以后有鬼一起杀,有魔……额,有魔就再说,怎么样。”陆平生伸手,没想到黄帅竟然握了一下。  “记得你说的,我们好好做人。”  接下来的考试陆平生干脆完全放空,当这几个月都在做梦,啥也没发生过。他用手摩擦着试卷上已经沉淀成黑色的笔迹,放任一种隐约的回忆如潮水般淹没大脑。  了解真相的方法,要么纵观全局,要么走的足够近,陆平生已经没有机会去纵观全局了,现在只能回到过去。  牵机草……  去哪里找他?还是他总会找到自己的?陆平生边想着边随大流走出了考场,乐观从他身边撞过,像往常一样,没有表情。  陆平生却比以前更为敏感,他明显感觉到了,乐观撞上他时,没有人气,却有生机。  自从手臂纹身被解锁之后,他突然就对人的血肉味更加敏感了。  “乐观,去哪呢?”别想那么多了。陆平生直接踮脚框住了乐观的脖子。  
插入书签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读点击:
晋江APP→右上角人头→右上角小框
↑返回顶部
第21章 好好做人
作 者 推 文
更多动态>>
地雷(100点)
手榴弹(地雷×5)
火箭炮(地雷×10)
浅水炸弹(地雷×50)
深水鱼雷(地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女王重生之靠着空间好修仙_第五章 兰姐vs美颜膏_云起书院目录作品相关第一卷 初识[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第二卷 渐入佳境VIP卷第三卷 渐入佳境VIP卷订阅自动订阅简单订阅熬夜修仙还想当仙女?不如来看看这些遮瑕产品吧
Alice的种草时间
哈喽各位仙女们
最近大家都有修仙吗哈哈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很多人都习惯了晚睡
大概是因为白天太忙
没时间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可是熬夜修仙不要紧
第二天起来的黑眼圈就很要命了
没办法,对于熬夜党们来说
想要迅速恢复好气色
遮瑕产品少不了
今天就来给各位需要遮瑕产品的仙女们
推荐一些口碑遮瑕吧
NARS 遮瑕蜜
参考价 200rmb
nars家的遮瑕蜜一直卖的很好,遮瑕一般都会有太干的问题存在,这款则克服了遮瑕膏缺乏保湿力度的问题,水水润润非常好涂抹,贴合肌肤,不脱妆也不会出现细纹,卡粉问题,质地轻薄透亮。持久不晕,可有效遮盖黑眼圈以及眼部暗沉斑点
参考价 200rmb
YSL的明彩笔小小一支非常便于携带,使用也很简单,可以说是懒人必备啦,遮瑕度中等比较轻薄,保湿力度也可以,提亮肤色的效果很好,适合眼周、法令纹、毛孔粗大的部分, 可遮盖黑眼圈修饰肤色淡化雀斑,推荐随身携带补妆用
IPSA三色遮瑕膏
参考价 290rmb
IPSA的三色遮瑕应该是他家最有名的彩妆产品了,很多明星的化妆台上都可以看到,专业化妆师们也基本是人手一盒,这款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三个深浅不一的颜色可以自己调成任何一种符合自己需求的颜色,还非常人性化的设计了调色格,修饰肌肤的局部瑕疵,遮盖肤色不均,持续实现具有透明感妆面。
复制这条信息¥GkRe05jTyUW¥后打开手机淘宝
美宝莲 橡皮擦遮瑕笔
参考价 89rmb
美宝莲这款橡皮擦遮瑕笔火了很久了,可以说是平价遮瑕的一大代表了,用来遮盖黑眼圈和面部瑕疵效果很棒,水润且遮瑕力度强,不会卡粉或出现干纹,独特的海绵头设计能够填充纹路,其中的150号可以说是黑眼圈专用色哦
复制这条信息¥e7UB05jfeWG¥后打开手机淘宝
CPB 无暇遮瑕膏
参考价 550rmb
CPB家的底妆线一向是谁用谁说好,这款遮瑕膏可修饰局部瑕疵,眼周色素沉淀,黑斑,唇部暗沉等,一般的痘印都可以遮盖,保湿力度也很好,不浮粉不卡粉不油腻不假面,使用后可以让妆容看起来非常自然服帖水润
复制这条信息¥ymnM05jZW0t¥后打开手机淘宝
canmake 三色遮瑕膏
砍妹经常会模仿一下其他牌子,这款就是传说中的平价版的IPSA三色遮暇!使用感比较干,个人觉得更加合适混合皮油皮, 遮盖痘印斑点什么的还是很给力,持久力也很不错,可以说是性价比很高啦非常适合学生党
复制这条信息¥doFg05j6GS5¥后打开手机淘宝
covermark遮瑕棒
参考价 200rmb
covermark在底妆界也是很有实力的一员大将,遮瑕持久力没的说,遮瑕力彪悍全脸可用,基本上有这一支就可以解决几乎所有的面部瑕疵问题 ,并且根据人体肌肤不同色调分为蓝调和黄调, 仙女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肤色选择适合自己的色调
RMK 遮瑕笔
参考价 230rmb
RMK在底妆方面也是很专业了,这款遮瑕笔是专门针对眼部黑眼圈和肌肤泛红的,能够完美遮盖肌肤细节处的问题, 只需要用笔尖轻蘸适量的遮瑕液,点在面部需要遮盖的瑕疵处,再用指尖轻推开即可。
好啦看了这么多遮瑕产品
不得不说少熬夜就是给自己省钱啊哈哈
各位仙女们晚安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我命由我不由天,还丹成金亿万年——炼丹术中的非金石药物研究
我的图书馆
我命由我不由天,还丹成金亿万年——炼丹术中的非金石药物研究
&&&&&&&&&&&&&&&&&葛召坤
道教与传统中医学关系密切。从历史发展和逻辑分析的角度来看,可谓“道医同源”。道教成仙重“术”,所谓“籍众术以共长生”。葛洪论述“仙可学致”的重要途径即为“假外物”。道教使用大量金石、非金石药物,与传统中医药学呈交融、统摄、互补关系。中国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既为仙书,也是药著,内中所载药物在《列仙传》、《三十六水法》等道教经典文献中有诸多引用。历代本草专著的创作亦受到炼丹术士的启发,在药物种类、药物炮制以及药方中大量使用丹药、丹方。1977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共收载中药5767种,其中包括植物药4773味、动物药740味、矿物药味82以及传统作为单味药使用的加工制成品172味,其中比较重要且常用的为749种。翻阅道教炼丹文献可知,在此种药材中,炼丹术所用非金石药物所占比重很大,诸如人参、大麥、木香、五加皮、五味子、牛黄、乌头、甘草等药材在炼丹术中被广泛使用。据悉,《道藏》中“紫雪丹”的配方,至今仍是有效的中成药(略有变动),与牛黄安宫丸一样有名。北京同仁堂的紫雪丹含有火硝、玄明粉、朱砂、生磁石、生石膏、滑石和若干草药和动物药。
陈寅恪曾说:“本草药物之学出于。”陈先生此言非虚。代表的《淮南子·修务训》载:“古者民苑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蛾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晓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此可知,道家知识系统与本草学领域关系非同一般。
再来看看炼丹术与中药学的关系。中国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是一部受到神仙思想影响的药物学著作,吸收了神仙方术内容,无疑,它是出自方士或道士之手。此书的神仙服食性质印记明显,书中记载药物明显具有轻身延年、神仙不死色彩。《本草经》成书年代至今仍难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内容而言,它是对先秦、秦汉时期本草药物成就,临床用药实践的系统总结,反应了当时的医学用药水平。同时期抑或更早的医药古籍旁涉本草药物者更有《五十二病方》、《养生方》、《万物》等出土文献。而肇始于西汉时期的炼丹术,其源头可追溯至先秦的神仙服食养生之术。究其产生根源,秦汉本草药物著作与早期炼丹术并非简单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二者融会贯通,彼此交融之势更为明显。
道教与科学
广义说来,炼丹术包括外丹和内丹,前期以外丹为主,具体内容包括金丹术和黄白术。推及道教炼丹术起源,则必须提及神仙服食,二者关系密切。服食仙药致神仙之说渊源甚早。蒙文通认为:“古之仙道,大别为三,行气、药饵、宝精,三者而以。”其中药饵即上品之药,或称仙药,服之成仙,属早期神仙服食。广义上讲,可以作为神仙服食之药有三者,《抱朴子·内篇》中,《金丹》、《黄白》、《仙药》篇均属于服饵范围。服饵最上者为金丹,其次为黄白,第三为仙药。由于西汉以后,炼制金丹黄白之风日盛,特别是“还丹”观念的出现,炼制金丹大药活动与普通服食药物相分离。至于葛洪,将还丹金液作为仙道之极,炼丹从普通服食中分离出来。
&“外丹”是相对于“内丹”而言,葛洪时将其分为“大丹”和“小丹”。“大丹”旨在以炉火、水法之事炼制金液还丹,服之可长生成仙,此为“仙道之极”。“小丹”可“救世疗病,轻身延年”二者均以长寿成仙为宗旨。“黄白”即为黄金、白银。黄白术为以药物炼制假金银之术。《抱朴子内篇》有《金丹》、《黄白》二篇。《金丹》述大小丹法。“大丹”介绍炼制“九转还丹”之法。“凡服九丹,欲升天则去,欲且止人间亦任意,皆能出入无间,不可得之害矣。”“小丹”丹法在其后,“又有岷山丹法……以井华水服如小豆,白日,盲者皆能视之,百病自愈,发白还黑,齿落更生。”“又羡门子丹法……服之一日,则三虫百病立下,服之三年,则仙道乃成……”《黄白》篇介绍数种炼制黄白之法,如“金楼先生所从青林子受作黄金法”、“角里先生从稷丘子所受化黄金法”、“小儿作黄金法”等。“金丹”、“黄白”本有区分,各有其旨。至于葛洪,将“黄白”视为成仙次等之术,地位仅次于“金丹”,服食“黄白”亦可成仙。加之炼制程度的不同,“金丹”、“黄白”可互为转化。陈国符认为:“有的说,若炼得好,可成金丹;若炼得不好,就会成黄白。有的说,炼成的药金银,服后也可成神仙。有的说,黄芽(Hg与杂物)捣碎,放在水中,浮在水上的入鼎(如砂合子、磁合子等,“合”即“盒”)养火(在高温下加热几天并控制温度),变为大药(长生不老之药),在水中沉的,融化之后,就成药金银。”因此,“金丹”、“黄白”实难分开。正统《道藏》及历代野史笔记、小说所载丹法大都是隋唐及唐代以后的,大部分为黄白法,小部分是金丹法。
中国炼丹术所用药物以金石类无机物为主,即所谓“五金八石”。炼丹术发展之初,金石类矿物药即受丹家青睐,盖与炼丹术士“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如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虽呼吸导引,及服草木之药,可得延年,不免于死也。服神丹令人寿无穷己,与天地相毕,乘云驾龙,上下太清……”等此类观念的影响有关。炼丹药物的选择同时也受传统中医本草学影响。
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其中有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此据顾观光辑本统计之数,其他各本,互有出人)。凡药共分三品,22种矿物药被列为上品,占总矿物药约半数,具有“轻身延年,久服不死”的功效,历代本草典籍都将金石药至于分类之首,足见本草学对金石无机矿物的重视,同时此22种金石类药物在道教神仙典籍及炼丹著作也中被广泛使用。
张觉人在《丹药本草》一书对炼丹术金石药物系统分类、总结,分为“元素类药物”、“氧化类药物”、“硫化类药物”、“氯化类药物”、“硫酸盐类药物”、“碳酸盐类药物”、“硅酸盐类药物”、“非金属类药物”、“其他化合物类药物”,数量共计百余种。容志毅撰《中国炼丹术考略》对炼丹术主要药物的考释包括:丹砂、水银、黄金与药金、铅、砷、硝石、矶、五毒丹等。应该说当前对炼丹药物研究的方向,反映了炼丹术用药的总体特点,即重金石,轻非金石药。&&&
万古丹经王
成书于东汉的《周易参同契》是道教领域最早创造的一批丹经,被誉为“万古丹经王”,参同“大易”、“黄老”、“炉火”三家之理而会归于一,将天道周流变化、人体内丹炼养合铅汞外丹炼制纳入同一理论架构中。“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金以砂为主,禀和于水银。”“故铅外黑,内环金华,被褐怀玉,外为狂夫。”此书外丹修炼以铅汞为主,用药简单,且无非金石类药物使用。其后炼丹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铅汞派”即以此为经典。
不同时期用药特点并非完全相同。从现存丹经来看,隋唐以前,炼丹所用金石类药物所占比重最大,非金石药使用较少,非金石药物种类单一,其作用多为药引或辅助之药。另外,随着炼丹术技术的成熟完善,金石矿物类药物也日渐繁多。由最初的重视铅汞,逐渐发展为多化合类药物合炼。
受到炼丹理论的影响,较之于《参同契》,约同时代成书的道经《太清金液神丹经》炼丹用药明显不同。除铅汞外,又有雄黄、雌黄、胡粉、牡蛎、云母、曾青、石、石硫黄等矿物。卷上炼制外丹黄白之法中甚至出现桑叶一味草类药物。&&
东晋葛洪撰《抱朴子内篇》一书。该书“金丹篇”炼制“黄帝九鼎神丹”所涉药物凡雄黄水、矾石水、戎盐、卤盐、礜石、等十余味药。篇后载“山民山丹法”、
“羡门子丹法”、“赤松子丹法”等共涉及矿物类药二十多种。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小丹”法中,菟丝、朱草(立成丹),千岁蔂汁、礜桃汁、蜜、柠木、赤实(赤松子丹法),鸟鷇、牛肉、鸟鷇毛羽(石先生丹法)等非金石类草木,鸟兽类药物开始使用,其作用亦非仅为服丹合服之用。
&& 隋唐史炼丹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炼丹药物出现明显不同,首先金石类药物的使用有增无减。唐代道经《丹房鉴源》将丹方常用药物分为二十五类,金石类多达153种。另外,丹方中非金石类药物比重明显增加《丹房鉴源》载非金石类物七十余种。与炼丹术前期相比,非金石类药物的曾多并非简单量变的积累,究其根源,是炼丹术指导理论发生了重大转变。丹毒之祸以及中国文化内倾型的大背景,使得隋唐时期,丹经对非金石类药物更为重视。
唐代道士撰《蓬莱山西灶还丹歌》云:“蓬莱山南阳紫微右长垂黄玄锤顿首谨言:佥举臣此圣道,世不异求,惟在清斋,存心念静,设罐安灶,不得抵作方神,举措发机,须合天道。其石药等,并须上好草药,勿令错误。其药皆是州土进上,唯三般,出臣此山,以人间六味替用,并列如后。”该经收载用于制伏丹药毒性之药草172种,另附有85种仅著录其药名而无注解歌词之草药。又有《白云仙人灵草歌》,收录草木药54种,论及草木药之名称、形状、产地,主治疾病及用伏制丹砂石药之功效。例如“达道草,紫花,青茎叶。结汞事如何,莫抛灵草歌。只知赤勤好,偏用达草多。此草独体,成砂子。”文中所述草木药大都遵循此法。
最能反映唐代炼丹术用药情况的记载应属道经《金液还丹白问诀》(又名《海客论》)。该经为唐末五代渤海国人李光玄撰,言外丹为主,论及药物、炼丹术语、炼制方法。经云:“切见世上之人,多求草药,将结水银,指岭南不是远途,言塞北只同户外。遍求聚卉,散采芳枝。赤芹萵苣之徒,盈诸兜笼,章柳瓦松之类,尽满篋箱。或祷末油煎水煮多时,或用地胆柞自然之汁,探田公草则洗了除根,人莧与马竟相兼,龙胆共兔丝共使。未成砂子,早望黄金,如此之流,如麻似蚁,至使资财散荡,役心力以荒狂,究竟无成。”该经虽力主铅汞,但记载侧面反映了唐代及唐末五代炼丹术的用药状况。
宋代炼丹术和医学全面融摄,道人“锦囊妙计”纷纷转向俗间,炼丹术与世俗社会关系更加紧密。丹方用药更为丰富,甚至出现一些纯非金石类药物丹方,并且丹方的功能也随之发生着转变。以《庚道集》为例,炼制外丹黄白法中,非金石特别是草木类药物大量出现。卷一“煮粉砒九转法”之“煮粉法”载:“又以大黄、五倍子、山桅子、川椒、细辛为麤末,然后用生姜汁、蜜、米醋各一二碗,同水悬胎煮一日,待粉霜黑色为度,另收粉,再用砒,同煅之。”卷二蒲真人上品大药之死阴阳法变化载:“阴黄一两,阳黄四两,以地榆、续随子、鹿葱、蓖麻子、水羊皮、鸭舌草,荒田或浅河内,生水底下如舌者……”通览《庚道集》,此类记载很多。其他宋代前后道经,如《铅汞甲庚至宝集成》、《轩辕黄帝水经药法》、《诸家神品丹法》等亦可窥其一斑。&&&
总论炼丹术用药历史:汉晋时期期重金石、轻草木,金石药物品类较为单一;南北朝隋唐时期,还丹金液为仙道之极,非金石类药物使用有一个积累、渐进的过程;唐宋以后外丹黄白术中金石类药物与非金石有机药物并存,草木、鸟兽、虫鱼、果菜、米食及各类有机溶液已经在丹方中占据重要地位,普遍用于炼制金丹、黄白以及炼丹过程中的伏制“五金八石”中。
第一章 早期炼丹术非金石药物准备
一、早期炼丹术求仙药活动及传说
关于炼丹术起源,学术界各有论断。最早的确切历史记载出现在西汉武帝时期。《史记》载,武帝时,齐人李少翁、栾大、公孙卿奉命炼药,其目的或为“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或意在“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或在追求“服食不终之药,遥兴轻举,登遐倒景,览观县圃,浮游蓬莱,耕耘五德,朝种暮获,与山石无极。”同时期的楚王刘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因此,一般认为炼丹术发端于西汉。持此观点的学者有陈国符、孟乃昌、张子高等人。从西汉诸方士、丹家的炼丹史料及求仙方式可知,西汉武帝时期,炼丹术己发展至黄金、丹药炼制程度。然而仙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釆及炼”的过程。那么,炼制黄金与不死之药的理论渊源与技术准备为何?
事实上,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神仙思想、神仙传说即广为流传。先秦有诸子百家争鸣之说,神仙家即为其中一个流派。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神仙十家,言:“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然而或者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文弥以益多,非圣王之所以教也。”老子重长生久视之道。《庄子》一书始有“千二百岁”、“乘彼白云云,至于帝乡”之说。《逍遥游》对“神人”有精彩描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先秦哲人描绘的神仙世界引起人们无限遐想,到战国时期,成仙方术种类繁多,其中之一即为求神仙仙药活动,专以服食仙药,以达至长生不老的目的。以燕齐、楚秦为代表的南北方对虚无飘渺的神仙世界极度向往,求仙活动也最为狂热。燕齐以求仙方而延年为主,楚南则以养气而外生死为宗;楚地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山海经》中有“不死国”、“不死民”、“不死山”、“不死树”,有嫦娥食不死之药奔月传说。《山海经·海内西经》云:“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窊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拒之。”《大荒南经》有:“(云雨之山)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此“药”即为仙药。
&燕齐之地,蓬莱、瀛洲、方丈,被视为海上三神山,有长生不老之药。齐威王、宣王、燕昭王多次派人海上寻药。《史记。封禅书》云:“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此,诸仙人及不死之药则在焉。”至于秦朝,求仙药之风日甚。秦始皇派徐市遣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人仙药,继之者又有卢生、韩众等方士。《史记·秦始皇本纪》:“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三十二年始皇之褐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竭石门。”“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始皇求仙药之行,终不得,还至沙丘崩。
据现存资料看,汉代以前追求服仙药成仙多以失败而终。神仙境界终不可得,希图服药成仙亦为黄粱美梦,至于原因,则还是缺乏内炼功夫基础所致。但战国时期,确有神仙服食之说,方仙道修仙四大流派,其中之一就是服食派。所服“仙药”大都是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草石之药。从《山海经》所述可见其一斑,书中记载了大量超凡脱俗的神仙,具有特殊功效的“仙药”琳琅满目。《山海经·南山经》载:“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①“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中山经》记载:“其中多飞鱼,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御兵。”
除此类奇草异兽外,很多常见本草药物也随处可见。“赤将子舆,黄帝时人,不食五谷,而啖百草花……”;“吕尚,冀州人,……服泽芝地髓”;“赤木公子,“好食松实、天门冬、石脂”等。书中还有其他大量奇异动植物药供服食之用,服之可“无肿疾”、“无卧”、“不疥”等等。从物类性质来看,《山海经》所载药物分为神话类和普通类。上古神话类动植物,在书中被描绘成千奇百怪、形态夸张的形象,如“狌狌”、“旋龟”、“鯥”,大多为先民头脑中虚构、想象中的存在。从药物功效上看,又有治病和轻身延年之分。书中记载了大量普通类草木药,如松实、泽芝、地髓、松脂、芜菁、桂、天门冬,等。这些草木类药物同时存在于《神农本草经》以及《抱朴子·仙药》中,且大多被列为上品之药,久服轻身、益气延年。因此,在《山海经》看似神话虚幻的华丽外衣下,其实包含着质朴与写实,包含着上古先民与病魔的抗争以及对不死神仙的向往。
如果说,早期的神仙思想是炼丹术重要的理论源头,那么,求仙药活动以及神话色彩下的药物传说则成为炼丹药物的最早根源。当求仙药与药物传说不能达成“逍遥游于四海之外”时,早期方术士进行了新的探索。
二、秦汉炼药活动与服食
(一)秦汉的炼药活动
炼药之风究竟起于何时?现存史料最早的记载为:“(秦始皇)悉招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藉练以求奇药。”葛洪《神仙传》收录了古代传说中的84位仙人的事迹,虽事多怪诞,但其中不少人常为后世丹道文献所引用,含有很大的纪实成分。书中言“彭祖举行升天,当用金丹。”“白石者,千二百岁,以金液之药为上。”“玉子入崆恫山,合丹白日升天而去。”《神仙传》中仙人的修仙经历以及手段将仙药炼制渊源追溯至汉代以前。王嘉《拾遗记》有赵高受韩众丹法,制造九转神丹。《盐铁论·散不足》有秦代燕齐方士争趋咸阳,“言仙人食金饮珠,然后寿与天地相保。”上述材料虽然只是仙药炼制史料的碎片,且有些神话色彩,对汉代以前炼制丹药活动缺乏系统描述。但不可否认,秦代甚至更早以前,中国就开始了炼制长生不老之药的活动。
长生不老药
史料中大量记载炼制长生不老之药的活动为汉朝,汉代不死之药炼制的鲜明特点是“由采至炼”。武帝时期,炼药方士有李少君、李绍翁、栾大、公孙卿等人。少君言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栾大曰:“臣尝往来海中,见安期、门羡之属。顾以臣为贱,不信臣。又以为康王诸侯耳,不足与方。臣数言康王,康王又不用臣。臣之师曰:“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此外,宣帝、成帝、哀帝亦热衷于神仙服食之事。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
一般说来,文字记载以及考古发现都较历史史实有一定滞后性。西汉初期,炼药之风的兴盛绝非一始而终,其发展有一个循序先进的过程。炼药源头的追溯可能至秦朝,甚至更早。当然,早期炼药活动并不同于炼丹。李少君、栾大、淮南王刘安的炼药活动呈现两个特点:其一,炼制黄金以为饮食器的“炼金”行为;其二,淮南王刘安所进行的炼制黄白行为,服食以为仙。无论是李少君还是刘安的炼药行为、炼制手段以及目的与炼丹术相似,但作为“还丹”意义上的“丹”的观念尚未产生。这是一种无意识的炼药行为,其本质与传统服食仙药求长生无异。直到两汉之际,《太清金液神丹经》、《黄帝九鼎神丹经》等一批丹经的出现,炼制丹药之术理论化,金液、神丹逐渐成为成仙之本,受丹家青睐。“还丹”观念出现,炼丹术成为一种有意识的修仙之道。至此,炼丹术才以真正的面貌登上历史舞台。
因此,我们称西汉早期的炼制黄金、黄白之术为炼药活动,而非严格意义上的炼丹术。至于炼金药物,从李少君“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以及其他几位炼制“黄金”、“不死之药”的史料可知,武帝时期,北派燕齐之地的炼药活动主要以丹砂为主,成仙方式为:丹砂—黄金—成仙。以淮南王刘安为代表的楚地则重视水银,成仙方式为:水银及其他—黄白—神仙。与普通神仙服食相比,早期炼金术使用药物较为单一,以丹砂、水银为重。
“还丹”之前,当修仙方式由“采药”至“炼药”,虽然炼制程序、药物种类以及服药方式都与后来金丹、黄白之术有明显不同,但至少在形式上开启了通过仙药炼制以求长生的先河,为早期炼丹术做了理论、实践上的准备。
(二)秦汉服食之风
从超凡脱俗的神仙手里寻求仙药终无所得,长生不死的原始理想以及锦衣荣华的诱惑使古代帝王与方术之士从未停止修仙的追求。仙药的获取逐渐由“寻药”、“采药”到“炼药”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并非由此及彼的机械转化,事实上,普通药物服食始终贯穿着秦汉的成仙不死之风。
录的神仙十家涉及服食的有:《黄帝杂子芝菌》18卷,《泰壹杂子黄冶》31卷,《黄帝杂子十九家方》21卷,《泰壹杂子十五家方》22卷。此类服食仙经均已亡佚,具体服食之方,与服食药物不得而知,只有《黄帝杂子芝菌》可从其书名大致推断为服食菌芝药物。《泰壹杂子黄冶》为服食炼制的“黄金”。《黄帝杂子十九家方》与《泰壹杂子十五家方》就性质而言,《汉书·艺文志》将其归为神仙家,应为专门服食之作。
其二,出土文献与存世医学文献著录:《五十二病方》、《养生方》、《却谷食气》、《杂疗方》、《万物》、《神农本草经》等。此类文献内容博杂,主要以中医治疗、临床用药与养生为主,兼涉服食之方与服食药物。与《艺文志》著录的《黄帝杂子芝菌》、《泰壹杂子黄冶》等不同,此类文献严格说来并非专门服食之作,特别是出土的几种文献,基本以记载病方为主。但是由于道教服食的著录十分复杂,专门论述药物与方剂的著作极少,往往两者兼而有之,更多的情况是偶尔涉及一药一方而己。因此,此类出土文献对药物的记载以及具体服用情况,也可视为秦汉时期的服食之作。
据尚志钧统计,《五十二病方》中,不包括残片中药名共载药名247个。统计方法不是以动植物个体为单位计算,而是把个体内各个药用部分分别立为若干条。若不分别立为若干条,则实载药物196个。这其中,有94个药名和《神农本草经》药名相同。
现整理《五十二病方》中的药物如下:
消石、恒石、澡石、封殖土、灶末灰(灶黄土)、壅断处土、困土、井中泥、久溺中泥、冻土、盐、戎盐、礜、丹沙(丹)、青(空青)、雄黄、水银、铁、锻铁者灰、金鋊(鋊末)、湮汲水(湮汲)
甘草、鸟喙秋鸟喙)、续断根、黄岑、术、雷矢、莫、牛膝、合卢、芍药、糜芜本(芍藭)、蒺黎、篙、白篙、青篙、兰、兰根、堇(堇叶)、毒堇、葵(葵干、葵茎、陈葵)、葵种(陈葵种)、龙须、景天、石韦、酸浆、酢浆、茹卢本(茜根)、屈居(卢茹)、防风、艾、白蔹、黄耆、葶厉、藜芦、蛇床实、茈(茈草)、白茞(芷)、白衡(杜衡)、半夏、狼牙根、服零(茯苓)、白柎、仆累、郁、鱼衣、犬尾、葥根、苦、莁夷、漏芦、茱萸、商陆
麦、赤苔(赤小豆)、菽(菽汁、良菽)、叔本、大菽、黑菽、蜀叔(巴豆)、稷、黍、秫、蘖米、青粱末、蔗、豆、藿
姜、薤、葱、芥、荠、暑寙(薯蓣)、苦瓤、董、菱菱、第五类木类药:桂、菌桂、莫桂、辛夷、椒、良椒、蜀椒、茜英、荆、柳蕈、朱臾、蓬蘽、厚柎、芜荑、仆、大皮桐、桐本、梓叶、桑实、桑汁、桑薪(桑炭)、榆、芜华、槐本(汁、叶)、干莓、苺茎、杞本、竹、榝
杏核、桃枝(叶)、李、枣、枣种
独、逸华、隐夫木、骆阮、采根
人发、男子恶、溺、头垢、燔死人头、死人胻骨、人泥、乳汁
鸡、乌雄鸡、白鸡毛、鸡血、鸡卵、鸡矢、雉
羊肉、羊矢、肥羭、羊毛、羊尻、兔肉、犬胆、犬毛、犬屎、犬、马矢、牛肉、黄牛胆、兔皮、兔毛、兔户脑、鹿角、狸皮、猪肉、彘矢、野彘肉、殿鼠、牡鼠、牡鼠矢
鳣鱼血、鮒鱼、彘鱼
赢牛、蚕卵(冥蚕种)、蜂卵、食衣白鱼、长足、地胆虫、赤蝎、羌蜋、丘引矢、蝙蝠、牡蛎、全虫蜕、蛇、龟脑、蠸、蛫
器物、物品类药
楈颈、女子布、女子初有布、死者叕、敝褐、敝蒲席、藉之蒻、荆箕、枲垢、陈藁、藙之茱萸、蜜(蜂饴)、醯(苦酒)、酒(醇酒、清酒)、菽酱三滓、胶、谷汁、泽泔、黍潘、饭焦、黍腏、久膏、久脂、猪膏、牛脂、羖脂、豹膏、蛇膏、车故脂、薛(蘖)
百草末、屋荣蔡、五谷、禾、末、鸟卵、鲜户鱼、野兽肉食者五物之毛、瓣、凷 (塊)
待考类药物
衍、户齐赤、荠、垱、桦木、阳、笙簧、罢合、居、攻 (釭脂)、白、牡、夹、灌青
《五十二病方》药物中见之于《神农本草经》者有:
见之于上品药者
丹沙、消石、空青、甘草、牛膝、葵、地榆、术、白篙、赤箭、著实、芍、靡芜、蒺葵、防风、漏芦、茜根、兰草、蛇床子、续断、景天、牡桂、菌桂、松脂、枸杞、茯苓、酸枣、蘖木、蔓荆、辛夷、人发、阿胶、丹雄鸡、石蜜蜂子、蜜蜡、大枣、蓬蔂、鲤鱼等。
见之于中品药者
雄黄、水银、铁精、姜、芍药、麦、白芷、淫羊藿、黄岑、紫草、酸浆、藁本、石韦、萆薢、竹、茱萸、芜荑、秦菽、羖羊角、鹿角、蛇、蜂房、五谷、葱等。
根据《五十二病方》记载病方所用药物以及与《神农本草经》药物比较我们可归纳几点:第一,《病方》虽然在成书时间上较之后者要早,但是记载药物数量以及用途上并不粗略、简陋。除了见于《本草经》94个药物外,仍有102个不见于《本草经》。究其原因,尚志钧认为,地方性药材可能后世本草不加采录。再者,方书中所用药物必须多次实践,证明确实有效,才被后世本草书所收录。第二,《病方》所载药物大量见之于《本草经》上品、中品药物分类中,或可久服不伤人,轻身益气,不老延年,或有养性以应人,遏病补虚赢的功效。因此,两者很大相似性,都有早期方士服食的性质。但由于《病方》成书年代早于《本草经》,因此,前者巫术风气更加明显,书中很多祝由治病之方。第三,《病方》药物中有大量药物可作为服食之用,但其成书性质当以治病为主,书中没明提到“久服不老神仙”之说。考虑到《神农本草经》药物专著以及服食之方的双重性质,因此,我们可推断,早期神仙服食与中医本草学有密切关系,从使用药物上看,二者没有明确区分。第四,《病方》中记载的药物在其后炼丹术用药中大量出现。除少部分不见于炼丹著作中外,其余药物都有作为炼丹药物使用的情况,丹沙、戎盐、礜石、雄黄、水银、芍药、茯苓、地榆、甘草、术、枣、葱以及众多生物类药物都是炼丹术常用药。由此也可窥见中医本草学、早期药物服食以及炼丹术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服食药物上讲,早期的本草服食之作确为后来发展的炼丹术提供了药物准备。
其三,服食之方与服食药物见于秦汉道教典籍者,如《列仙传》、《三十六水法》、《太平经》等。《列仙传》反映的主要是东汉前期以前的神仙思想,书中记载了众多仙人服食药物情况。古本《三十六水法》据考证也是汉代的服食方书,书中记载了各种炼制药物水法,除三十五种矿物类药以外,还有数十种非金石类药物使用。
《太平经》虽然属道教典籍,但书中隐含着丰富的早期医药学内容,与神仙服食有密切联系。书中有所谓服神药不死成仙观念,喻仙药为“太仓之积粟”,并且对草木药非常重视。《太平经》卷50载《草木方诀》:“草木有德有道,而有官位者,乃能驱使也,名之为草木方,此谓神草木也,治事立愈者,天上神草木也,下居地而生也,立延年者,天上仙草木也,下居地而生也,治事立诀愈者,名为立愈之方,一日而愈,名为一日而愈方,百百十十相应愈者是也,此草木有精神,能相驱使,有官位之草木也,十十相应愈者,帝王草也,十九相应者,大臣草也,十八相应者,人民草也,过此而下者,不可用也,误人之草也,是乃救死生之术,不可不审详,方和合而立愈者,记其草木,名为立愈方,一日而愈者,名为一日愈方,二日而治愈者,名为二日方,三日而治愈者,名为三日方,一日而治愈者方,使天神治之,二日而治愈者方,使地神治之,三日而治愈者方,使人鬼治之,不若此者,非天神方,但自草滋治之,或愈或不愈,名为待死方,慎之慎之,此救死命之术,不可易事,不可不详审也。”此外,《太平经》卷50“生物方诀”、“丹明耀御邪诀”,卷108“要诀十九条”还有关于服药的记载。
通过上文史料梳理可知,秦汉服食上承先秦神仙不死之风,融摄了上古医学、本草知识。无论《汉书·艺文志》所录专门服食类书目还是《太平经》、《列仙传》诸道家典籍,其服药特点均与早期中医药学关系密切。葛洪所谓:“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李约瑟视本草药物知识为炼丹术重要源头;任继愈在《中国道教史》中,将古代体育卫生事业作为道教产生的根源之一,都深刻意识到这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服食药物选择上,方士、医家重视非金石药物的使用,具有‘久服成仙不老’的上品仙药中非金石药物占据重大比例。以《神农本草经》为例,全书共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所有药物中,在120种上品仙药中非金石类药物的比例达85%。各类服食书中,对非金石类药物的性状、性味、产地、采收时节、主治、药物炮制以及七情畏恶等作了详细描述,直接影响了炼丹术兴盛以后对药物的选择。草木、鸟兽等非金石药物在炼丹术中的使用,从无至有,从少至多,逐渐占据炼丹药物的主流。其作用机理的逐渐复杂,药物功能的逐渐明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秦汉的神仙服食之风。
至此,由早期神仙思想到各种神话传说,由采求仙药到丹药炼制,至两汉之际第一批丹经的问世,“还丹”观念兴起,炼丹术终于以崭新的面貌登上了历史舞台。而伴随着炼丹术发端、演化趋势的是战国秦汉服食仙药的过程,特别是秦汉服食中对非金石类药物的知识积累、总结,为后世炼丹术非金石类药物的广泛使用作了理论准备。
第二章& 两汉魏晋炼丹术非金石药物的使用
一、第一批外丹、黄白经典中的非金石药物
(一)用药概况
严格来说,炼丹术的产生当以“还丹”观念的出现为重要标志。随着不死成仙思想愿望的极度膨胀以及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西汉炼金术开始盛行,随之而来的是仙术革命的悄然变化,仙药的获取“由采至炼”。到两汉之际出现了第一批炼丹术经典,成仙方式自“由金而仙”变为“由丹而仙”,“还丹”观念产生了。
炼丹术诞生之初,盖因葛洪所论“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草木药埋之即朽,煮之即烂,烧之即焦,不能自生,焉能生人?可以疗病益气,又不免死也。”因此,炼丹药物中非金石类药物并不受重视。两汉之际出现的第一批丹经《太清金液神丹经》。《黄帝九鼎神丹经》、《周易参同契》等用药中涉及非金石类药物者寥寥。现总结如下:
非金石药物使用
《太清金液神丹经》
烧炼金液神丹
卷上作神丹药物:以苦酒为溶液。药成以后,以三年赤雄鸡羽扫取之。神丹即成,作金之法以清酒,苦酒为溶液。
作金液神丹之法:草木药一味:桑叶
作霜雪法:以醇醯为溶液,以三岁雄鸡羽扫取之。
《黄帝九鼎神丹经》
烧炼九鼎神丹
作第二神丹时:“……扫取和以鲤鱼胆,后封涂如初,后飞之九,上下寒发,扫取和以龙膏,名曰神符。”
第四神丹:服丹和以百草花、井华水、枣粟,牛羊脯等
第七神丹:以歃瓮汁和药
非金石药物使用
《周易参同契》
以铅汞(龙虎)为原料,以象坎离变化,烧炼大丹
视铅汞为“五金之主”和“灵而最神”之药,对其他炼丹原料采取了“挺除五都,八石弃捐”的态度。《参同契》云:“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由此可知,魏伯阳所炼“还丹”是取“九鼎丹”的“第一鼎”。重铅汞之势,可见一斑。
&& (二)用药特点
通过对早期第一批外丹黄白材料的整理可总结如下:
首先,此时期炼丹著作、金丹炼法为个别道术方士所为,总体上呈现相似特点,凡涉及炼丹用药方面的记载,几乎全为金石类无机物,非金石类有机物几乎没有涉及。零星的记载如:《太清金液神丹经》卷上作神丹之法,云:“……取云母粉二十斤,捣下细筛,布于地,令上见天,以穿中。桑叶十斤,布著云母上,酉时以清水三斗,洒桑叶上……”从桑叶用量以及安放位置可知,在此水法炼丹中,桑叶其实主要用于隔离与密封。另外在炼丹过程中,桑叶中的甾酮、氨酸等有机分子,特别是K2CO3成分会与云母、丹砂中的无机分子化合(具体反应在后文伏金石之毒章节有讨论)。《黄帝九鼎神丹经》“第二神丹”用动物药“鲤鱼胆”一味。《神农本草经》记载:“鲤鱼胆味苦,寒。主治目热赤痛,青盲,明目。久服强悍,益志气,生九江池泽。”为服食不老延年的上品仙药,早期丹家将鲤鱼胆用于炼丹当与此有关。至于“第四、第七神丹”中的合服药物应与神仙服食有关。
其二,此时期水法炼丹中所用溶液,意在“令炼丹药物混泡”,以酒、醋(百日苦酒)和龙膏泽(桑上露)为主。
酒的出现可追溯至远古时代。《战国策。魏策二》有:“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说文解字》同样记载:“酒,就也,……古者仪狄作酒醒,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酥酒。”曹操《短歌行》云:“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记载表明,酒的发明与夏朝第五位国君少康有密切关系,同时在代表夏朝中后期文化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精美酒蹲也印证此说。《史记·殷本纪》也有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显然,无论酒的发明最早为何时何人,至少上古三代时期酒的酿造与饮服己非常普遍,随处可见觥筹交错、夜夜笙歌之景。
当然,除寻乐助兴外,酒另有其内在功用。《汉书》记载:“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百礼之会,非酒不行。”现代中医则认为酒乃水谷之气,辛甘性热,入心肝二经,有活血化癖,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消积冷健胃之功效。因此,医家以酒为药引,丹家用酒作溶液成为风尚,并一直沿用至今。
醋也是丹家使用较多的溶液,又称醯、酢、苦酒等。中国对醋的发明使用也很早。《尚书·说命下》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由此可知,周代抑或更早,梅己经被用来作和羹之用。《周礼》记载西周天官家宰下设“醯人”一职,说明西周时期,醋、酱之类调味品己经广泛用于食物生产。《本草经集注》载:“醉酒为用,无所不入,愈久愈良。以有苦味,俗呼苦酒。”医学上对醋的使用也很多。《名医别录》载其:“味酸,温,无毒。”“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本草拾遗》:“破血运,除症决坚积,消食,杀恶毒,破结气,心中酸水痰饮。”
至于龙膏泽(桑上露),《三十六水法》、《黄帝九鼎神丹经诀》作“硫磺水”法均冠以“八月”,云:“八月桑上露”。就作用机理以及在炼丹过程中的化学反映来看,露与水无异。以桑上露为溶液更多的是体现思想的意义,盖与朝露行消遁化,随朝阳遁于无形的特征有关。《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十九“明炼铜铁石等毒人用和合事防辟法”载“取露法”云:“以清旦,令细心童子洗手,以挣绵挹纹取之。”取露者必须是“细心童子”,且要“洗手”,这其实是一种简易仪式,象征了庄严与神圣性。这种仪式其实与丹家炼丹及服丹之前的仪式准备,如斋戒数日,沐浴五香,勿使妇人、儿童见之等有异曲同工之处。
另外,丹药炼制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太清金液神丹经》、《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太极真人九转还丹经要诀》等外丹黄白经典皆有“及丹飞著上釜”以“三岁雄鸡羽扫取之”;《九转流珠神仙九丹经》则言“以雄鸡羽扫药”。东汉郑玄释“五毒”时也有:“置石胆、丹砂、雄黄、礜石、慈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其烟上著,以雄鸡羽扫取之……”显然,正如“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降生神丹”动植物药二十四味代表二十四神之气一样,丹家或医家的选择绝非无意而为,或注重雄鸡羽扫药的效果,或出于对雄鸡的信仰,或雄鸡本身被赋予天地造化的代表意义,都体现了炼丹者当时的知识信仰与思维特征。至于炼丹家选择药物时更加注重的是药的药性特征,还是所蕴含的神气,我们不得而知。
总之,无论“取露仪式”还是服丹准备,抑或“以三岁雄鸡羽扫药’,对这些有趣现象的分析可见微知著,揭示出炼丹家甚至丹家所代表的时代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正如葛兆光所言:“真正绵延至今而且影响今天生活的是不断增长的知识和技术以及反复思索的问题及由此形成的观念。”“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真正地在人们判断、解释、处理面前世界中起着作用。”深入探究物质世界背后的思维信仰并非易事,笔者无力为之,且本文主题主要为炼丹药物本身而非古代丹家的思维世界分析,因此,寥寥数语,以待学界探根究源。
二、一脉相承——魏晋炼丹非金石药物
《周易参同契》、《太清金液神丹经》、《黄帝九鼎神丹经》等第一批外丹经典突显了早期炼丹用药一般特征,所开启的炼丹重金石之风影响深远。魏晋时期炼丹术的用药特点虽然与之稍有不同,但主导思想一脉相承。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和约同时期问世的《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降生神丹方》无论从炼丹理论、丹法工序、以及丹方用药等方面都极具代表性。
(一)《抱朴子内篇》
言中国道教发展、金丹黄白理论无有不提及葛洪者。葛洪著《抱朴子内篇》(后简称《内篇》)意义重大,不仅体现在规范、清整神仙道教,系统创建“神仙可致”的修仙模式,而且该经以其明确的著书作者和成书年代存于后世,内容上保存完好,集早期道教思想、炼丹术理论、方法汇编而成。学术界对葛洪及其代表作《内篇》的研究热情至始而终从未减弱,且成果斐然,从外丹黄白角度的探讨也不乏力作。本文无意画蛇添足,拟从学界较少涉及的非金石类本草药物角度进一步认识葛洪的成仙思想。
1、修仙准备与仙药服食
葛洪的修仙思想极为明确,视还丹金液为仙道之极,但也并未彻底放弃烧之即焦、煮之即烂的草木之方以及众成仙之术。首先,医学出身的葛洪十分重视修仙之前的准备阶段,即先以草木药物救亏损,以达强身固体之效。《内篇·极言》云:“百病不愈,安得长生。”意为服金丹长生之前,草木药物的强身治病过程同样不可或缺。医学体系下,葛洪本人精于治病救人之术,并撰有《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医书。以《肘后备急方》为例,该书载有大量草木、动物类药。据统计,凡药方、医方共载植物药230余种,动物药70余味,单味或数味并用,皆可治病疗疾。
其次,在成仙模式中葛洪的非金石药物情结多体现在药物服食层面,即服仙药成仙。《祛惑》篇载:“昔有古强者,服草木之方,又颇行容成玄素之法,年八十许,尚聪明不大赢者,时人便谓之为仙人,或谓之千载翁者。”通览《抱朴子内篇》,葛洪将成仙方式分为三种:仙药、黄白、金丹。上品仙药中首为金石及诸芝类,诸芝包括:木芝(木威喜芝、飞节芝、樊桃芝、参成芝、木渠芝、黄庐子芝、寻木华芝、玄液华芝、黄孽檀桓芝)、草芝(独摇芝、牛角芝、龙仙芝、麻母芝、紫珠芝、白符芝、朱草芝、五德芝、龙衔芝)、肉芝(万岁蟾蛛、千岁蝙蝠、千岁灵龟、风生兽、千岁燕等)、菌芝。金石、诸芝为仙药上品,除此之外尚有延年草木之药:松柏酯,茯苓、地黄、麦门冬、木巨胜、重楼、黄连、石韦、楮实、象柴(枸杞)、天门冬、黄精、术、柠木(实之赤者)、桃膠、槐子、玄中蔓方、楚飞廉、泽泻、甘菊、松叶松实、桂、富蒲、远志、五味子等。据葛洪说,凡此草木类药物,共三百余种,服食皆能延年。
非金石类仙药服食方法与金石药也有不同。金石类药多性热,有大毒,多需
化为水,和以它药服之。如服五云(云母)之法,需“以桂葱水玉花之为水……以无巅草樗血合饵之。”雄黄当以玄胴肠裹蒸,以松脂和服。与此相比,诸草木类仙药多为单服,得末而服之。
书中记载的椒姜御湿,菖蒲益聪,巨胜延年,威喜辟兵,都旨在突出单类药物的性状主治特色;除单服药之外,少数草木药也需以它药和服。所谓集众药之精,可胜自然者,如“桃膠以桑灰汁溃,服之百病愈。”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功用或不相同,如“黄精一名兔竹,一名救穷,一名垂珠。服其花胜其实,服其实胜其根……”另外,据《仙药》载,肉芝类多需炮制,或阴干得末,或需和以草木之药,如“千岁灵龟……以羊血浴之……风生兽似貂……取其脑以和菊花服之。”
2、金丹、黄白用药
葛洪载九鼎、太清、九光大丹皆为古法,重五金八石,黄帝九鼎丹、太清丹等大丹丹法前章已有论述,兹不赘述。除金液大丹外,又有五灵、门羡子等作小丹之法,虽不及太清及九鼎丹,但亦可令人不死。诸小丹丹法如下表:
非金石药物
菟丝、朱草、三岁醇苦酒
千岁蔂汁、礬桃汁、蜜、柠木赤实
&(食真丹及牛肉者)
羊乌鹤卵雀血、少室天雄汁
清酒、麻油、百华酸、龙膏
赤黍米、枣膏
猪膏、白梅
白菊花汁、地褚汁、擂汁
两仪子饵黄金法
猪负革脂、醇苦酒
除金丹用药外,《内篇》亦有黄白制法。金丹与黄白本有区别,金丹用以不朽神仙,黄白旨在获取贵金属金银,但炼制的黄白含矿物之精,亦可服食成仙。
铜柱经曰:“丹砂可为金,河车可作银,立则可成,成则为真,子得其道,可以仙身。”因此,炼丹术发展至后来,二者逐渐难以区分。葛洪列举多种炼制黄白法,所用非金石类药物有:牛胆、灰汁(应为草木灰)、苦酒、大醋、牡荆赤黍酒。药成后,合用之药有:杆血朱草、白羊血、青羊血、丹鸡血、虎胆、蛇肪、牛血、白犬血、兔血、鲤鱼胆、紫觅、狐血、鹤血。
3、《内篇》的地位和用药思想
上文总结了《抱朴子内篇》金丹、黄白、仙药三种修身成仙过程中使用的非金石类药物。通过《内篇》与秦汉丹经及服食类药物著作的比较我们可总结如下:
其一,《抱朴子内篇·金丹》共涉炼制金丹之法十余种,包括九鼎丹、太清丹两种大丹及数种小丹丹法。葛洪授太清丹经三卷、九鼎丹经一卷及金液丹经一卷炼制大丹。就丹法内容而言,《金丹》中所载九鼎丹、太清丹法用药与汉代丹经《黄帝九鼎神丹经》及《太清金液神丹经》并无增加,炼丹过程甚至更为简单;门羡子、赤松子、康风子、韩终等神仙己存于刘向《列仙传》中,皆上古神仙,皆以服食、静思、炼药等不死成仙为业,因此,小丹之法亦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炼法和功能与早期神仙服食密切相关;《仙药》中供服食成仙的金石、草木类药物大多见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仙药中;《金丹》、《仙药》中记载的各类用以炼丹或直接服食的动物、植物药在汉代服食经典《三十六水法》中有较多使用; 《金丹》论及丹法传授渊源:“昔左元放于天柱山中静思,而神人授之金丹仙经”,“元放以授余从祖,从祖以授郑君,郑君以授余”。仙经需密授,需立坛盟誓,故“他道士了无知之者”。
综合上述几种分析可知,《内篇》是对秦汉炼丹方术的系统总结与弘扬推广,是早期炼丹经典的集大成之作,承袭汉代炼丹、服食之风。作为魏晋时期著名的炼丹家,葛洪的炼丹贡献更多表现在成仙理论的创建以及炼丹方法的传承。至于炼丹方法、丹方数量和炼丹药物种类并无明显时代痕迹与个人特色。
其二,葛洪系统总结秦汉炼丹思想、炼丹药物,在炼制金丹大药服食成仙外,用于普通疾病的治疗,彰显其医家本色。据统计,葛洪《抱朴子内篇》中金丹、仙药、黄白凡三篇,涉及非金石类药物在其医著《肘后备急方》中使用者如下:
绝粮失食饥惫欲死& 治耳聋诸病
面皰发秃身臭心憎鄙丑等症
虚损赢瘦不堪劳动
治巴豆之毒
牛马六畜水糓疠诸病
治上气咳嗽
绝粮失食饥惫欲死
大腹水病方
伤寒时气温病等
治中风诸疾
大腹水病方
绝粮失食饥惫欲死
救卒客降死方等
魘寐不痞等
治惊邪恍惚等
治霍乱诸疾
虚损赢瘦不堪劳动
误吞诸物及病患
伤寒时气温病(乌糓食牛肉者,当注重所食牛肉功效)
虚损赢瘦不堪劳动
虚损赢瘦不堪劳动
兔头(无兔血)
痈疽妬乳诸毒肿
牛马六畜水谷疫病诸病
痈疽妬乳诸毒肿
心腹寒冷食饮积聚结癖等
伤寒时气温病
饮酒大醉诸病
牛马六畜水谷疫病诸病│
面皰发秃身臭心惛鄙丑
面皰发秃身臭心惛鄙丑
治卒毒及狐溺棘所毒方
治蜈蚣蜘蛛所蛰
伤寒时气温病
治卒得癞皮毛变黑方
治卒得鬼击方
治卒身面肿满方
马咬人毒入心
治耳聋诸病
治中风诸疾
治诸药毒等
表5所论为《内篇》直接、间接用于炼丹或服食成仙的非金石类药物在《肘后备急方》中的治病疗效。由于《肘后备急方》为临床急救手册,用药皆以常见药物为主,因此,《内篇》中尚有一部分药物并未涉及。尽管如此,两部经典药物重复比例仍然很高,这充分反映了葛洪在祈求成仙不死之前的医学准备,以及《抱朴子内篇》金丹、黄白思想与医药学千丝万缕的联系。古有“道医同源”之说,虽然在葛洪那里,医学与成仙属于不同的两个系统,但是就方法和途径,特别是对非金石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上来说,外丹黄白术发展道路上始终有本草药物的佐使相伴,二者从未实质性分离。
(二)((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降生神丹方》(以下简称((八景丹方》)
&&& 《八景丹方》收入今本《道藏》第34册《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卷下,原题张道陵撰并注。陈国符先生认为该经成于两汉之际;丁贻庄撰《秦汉时期的炼丹术》借鉴此说;另有观点,如容志毅在《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降生神丹方一外丹黄白研究》一文中,通过史料梳理以及分析各时期炼丹用药特点,考证发现该经与秦汉外丹黄白术经典明显不同,文中从几种香料的传入时间推断此部丹经成书年代,颇有说服力。本文从容氏观点,将丹经年代断为晋代哀帝时期,约与《抱朴子内篇》同时代。
《八景丹方》所载“八景丹”用药24味:丹砂、雄黄、雌黄、空青、熏陆香、硝石、紫石英、青木香、白石英、真瑰拾芥(琥珀)、阳起石、云母、粉霜、鸡舌香(丁香)、石黛、戎盐、金牙石、石硫黄、龙骨、虎头脑阴骨、蚌中珠、白附子、磁石、太一余粮。与秦汉第一批丹经相比,《八景丹方》中药物比例出现变化,非金石类药物数量增加。凡24味药物中,熏陆香、青木香、琥珀、鸡舌香、白附子5味草木药物。另有3味动物药:龙骨、虎头脑阴骨、蚌中珠。五味有机药物混合上述其他金石物加热后会迅速碳化,生成碳(C)。不同温度下C可与丹方中其他金石药物化合,产生新的单质或化合物。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该丹方中所用植物药,熏陆香、青木香、鸡舌香三味为香药型植物药;白附子从性味上讲不是香型植物,但是具有重要疗病功效。《名医别录》言:“白附子,主心痛,血痹,面上百病,行药势。”①《海药本草》载:“白附子,主治疥癣,风疮,头面痕,阴囊下湿,腿无力,诸风冷气。”而琥珀主要成分为树脂、挥发油,另外还含琥珀酸(Succinic acid),琥珀松香酸((Succinoabietinolic acid),琥珀银松酸(Succinosilvic acid),琥珀氧松香酸(Succoxyabietic acid),琥珀脂醇(Succinoresinol),琥珀松香醇(Succinoabietol))等。琥珀为有机物,加热到150℃即软化,2500C-300℃熔融,散发出芳香的松香气味。同时,据《证类本草》、《本草纲目》记载琥珀也具有重要药用功效。因此,《八景丹方》有机药物的选择以香料和药用为重。
《八景丹方》使用药物达24味,较早期炼丹用药呈增长趋势。究其原因,当与不同丹家受各自炼丹理论影响有关。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以“龙虎”为原料,以象坎离变化,重铅汞,代表铅汞派;《八景丹方》以二十四种药物象征二十四神气,两者用药因指导理论而别。另外,丹方所用五种草木药多为香料,说明炼丹家在药物选择时具有倾向性,即重视植物的香型特征。丹方中使用香药并非个例,《云笈七签》卷77载数种灵丸,其中“镇魂固魄飞腾七十四方灵丸”用药有:云母、雄黄、真瑰、硝石、玄参、槐子中仁、龙骨、猪等、青丘霜、虎杖花、鸡舌香、青木香、熏陆香、詹糖、戎盐、空青、丹砂、石兑黛、白石英、桃华、太阳婴童羽衣、太阴精素华、北结阴精流华、结气凝精素华丹、神华阴精流珠。而且“灵丸之妙大哉乎,凡诸变化七十四种,金银宝玉赤树绛实立生水火,有妙于琅玕八景四蕊绛生神丹之用”。显然文中所言“琅玕八景四蕊绛生神丹”即上文所说“八景丹”,两部丹经约处同时代。事实上,炼丹术前期,特别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早期,香料、香灰常用作炼丹原料用于炼制外丹。丹家为何选择香料作为炼丹药物?除袅袅升起的香烟笼罩丹炉,香气环萦四溢,制造清虚玄妙,神秘莫测的仙境以感格神灵,祈求保佑之外,这里涉及早期炼丹家是否意识到丹药之毒的问题。
三、金石之毒的初步认识与伏毒法
(一)金石之毒的初步认识
据史料载,中国古代医家很早就意识到“金石之毒”的问题。《山海经·西山经》有:“皋涂之山……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银、黄金,其上多桂木,有白石焉,其名曰礜,可以毒鼠。”《周礼》“天官家宰下”记载:“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疡之祝药,劀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郑玄释“五毒”夕,认为五毒即:石胆、丹砂、雄黄、礜石、慈石,说明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己经对后世常用炼丹金石药物有了清楚的认识。
《史记·扁鹊仓公传》:“中热不者,不可服五石。石之为药精悍,公服之不得数溲,亟勿服……”《神农本草经》将几种炼丹常用药物如:礜石、戎盐、铅、锡列为多毒性的下品药。此外,草部下品有“苧根寒主小儿赤丹其渍苧汁療渴”,服金石药可致“人心热暑”;服大豆、焦甘根等皆可制金石之毒。服金石类仙药致中毒或不良后果可追溯到汉代,汉代《古诗十九首》有:“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这里的药主要为金石类药物。另据《云笈七签》“金丹诀部”记载:“汉安帝时,有刘泓者,久学至道,弃官如山。后至延光元年十一月,九霄君来降,为悯道士不知烧丹之正道,乃指陈至药之根源,分别杂丹之门户,并解金石毒《守仙方》。”上述资料表明,医家、丹家对金石毒的认识由来己久。
早期丹药炼制以金石为主,而金液还丹多为无机化合物,因此多含剧毒。根据史料推测,炼丹家早在炼丹之始就意识到金丹毒性,且设法伏毒。《太清金液神丹经》卷中有服丹之法:“以龙膏泽(桑上露)及枣膏和之,丸如大豆,平旦以井华水服之,日一丸。”《太清丹经》服丹和以枣膏可有两种解释,其一,炼丹家认识到金丹毒性,服丹和以二物,为解金丹之毒。《医林纂要》言枣膏可“补心宁神,平肝定惊,止怒解毒。加之酸以收心泻肝。”张觉人先生曾实验将面粉丸成的丹药给兔子吃,兔子食后,中毒死亡;而以枣肉制成的丹丸,兔子食后并无死亡。除此之外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如《本草纲目》卷八“金石之一”记载:“诸药用枣膏为丸,止惊悸、虚痫,镇五脏,去邪气,治健忘,冷气、心痛,痃癖、癥结、脱肛、痔瘘、宿食等。” &&&&&&&&&&&&
&《神农本草经疏》(四库本)卷二十四记载:“抱朴子服胡麻法:用上党胡麻三斗,淘净,蒸,令气透,日乾,以水淘去沫,再蒸,如此九度,去壳炒香为末,白蜜或枣膏丸弹子大,每温酒化下一丸,日三服。”胡麻无毒,抱朴子服胡麻法注重的是枣膏的药用而非解毒功效。
如果说《太清丹经》中“以枣膏和药”不能确定是否为解金丹之毒,那么同时期的另一部丹经对金丹之毒有较为明确的记载。《黄帝九鼎神丹经》升炼“丹华”法云:“用真砂一斤,纳釜中,以六一泥涂釜口际会。以马通火……拥釜又九日九夜,凡三十六日可止火,……药皆飞著上釜,……或正赤如丹,或青或紫,以羽扫取,一斤减四两耳。若药不伏火者,当复飞之。……药不伏火而不可服也。”赵匡华认为:“古代道士之所以选择伏火炼丹是因为天然金石矿物有大毒,伏火提炼精华可制其毒。”显然,作“九鼎丹”时,“药当复飞以伏火”就是丹家慑于金丹毒性所致。
早期著名的炼丹家狐刚子对金石、金丹之毒也有阐述。关于狐刚子的生卒年代,由于没有正史记载,因此学术界意见不一。据陈国符考证:狐刚子为晋代人,约与抱朴子同时代;赵匡华的观点更有说服力。赵先生则认为狐刚子生活在东汉末,略早于张道陵,代表了最早的铅汞一派,与魏伯阳似有师承关系。魏伯阳《参同契》中系统的铅汞理论盖出于狐刚子。《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引狐刚子语曰:“五金尽火毒,若不调炼其毒作粉,假令变化,得成神丹大药,其毒未尽去者,久事服饵,少违诚禁,即返杀人。”
约同时代的《太清天师口诀》署名张道陵撰,包含了后汉中期丰富的炼丹术资料。该经“度灾灵飞散法第一”中有:“一切金银多毒,若不精炼,恐畏伤人。先铅炼三七遍,次水银炼三七遍,玄水炼三百六十遍,石灰汁炼三七日,消毒灰蒸炼三七遍,消毒灰炒炼三七遍,醋炼三七日,然后毒尽,方可服之”;“次作消毒灰法,用牛屎灰、理石灰分等,取磁石碎之,用东流水熟煮,取汤将淋二灰得汁,此灰能消金毒银毒,是名消毒灰也。”
综上所论,古代医家、方士于战国乃至更早就充分意识到金石之毒,早期炼丹家同样注意到金石与金丹的毒性。伏金石之毒,成为炼丹家所要面临的一道难题。
(二)早期炼丹术中的驱毒与伏金石药法
金石多毒性,炼药需谨慎。如何驱金石之毒?炼丹家在反复实践以及理论总结的基础上作出几种尝试。其一,以服丹时枣膏裹药,枣膏的驱毒功效客观上确实抑制了金丹毒性的挥发。其二,炼丹家从炼丹过程中抑制金石毒性,所用方法多为伏火,《九鼎丹经》“丹华”的炼制即为反复飞炼,以伏丹毒。其三,又有水法炼丹,将炼丹药物混合放入华池溶液,密封,埋于地下数十日,一则化金石为水,二来去金石之毒。其四,据资料表明,炼丹术的早期,丹家己经意识到在火法和水法炼丹中加入非金石类有机物,特别是香型草药参与药物的有机化合,达到伏金石之毒的目的。
回顾《八景丹方》,丹方使用的香型植物药经过高温加热生成香灰,变为碳(C)。丹鼎内由于炼丹原料的混杂,同时发生着数种反应,雄黄(AS2S2)、雌黄(AS2S3)遇氧加热会生成砒霜(As203)a②化学反应式为:
2As2S2+702=2AS203+4502
2As2S3+902=2As203+6SO2
砒霜含有剧毒,成人服用砒霜致死量为0·1-0·2g。《八景丹方》共用雄黄四斤、雌黄三斤,用量仅次于空青(五斤)。从丹方用药量可知,八景丹中砒霜含量很高。而植物药的加入,使碳化香料参与化学反应:
As203+3C===2As+3CO
单质砷本无毒,且状态不稳定,在常压下密封加热至613℃会升华。丹药中砷氧化物含量的降低,客观上可限制八景丹毒性的挥发。《八景丹方》使用香药为炼丹原料,其反映的丹家主观动机究竟是否为抑制金丹毒性?资料表明,我国古代医家、丹家确实有以香料驱毒的历史。《隋书》卷63记载:“(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场帝)车驾西巡。将入吐谷浑,子盖以彼多瘴气,献青木香以御雾露。”《太清石壁记》卷下“紫雪法”以沉水香、丁香、青木香、麝香作“紫雪霜”;可治毒风、毒热以及服石药发热毒。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用以解毒的“五香汤”即是青木香、藿香、熏陆香、沉香、丁香。
金石多毒性,金丹、黄白炼制除需要驱毒以外,还要注意限制药性的挥发。炼丹术中较多使用的雄黄、雌黄因受热而易挥发,药物飞散则意味着炼制金丹、黄白的失败。其实炼丹家很早就意识到限制药物灵活性、挥发性的问题。《周易参同契》有:“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此处说明的是以黄芽抑制汞的挥发;葛洪《抱朴子·黄白》有:“天地有金,我能作之,二黄一赤,立成不疑。”二黄一赤作金,欲作金成功,伏雄黄、雌黄亦必不可少;《太清金液神丹经》作“金液神丹”之法使用丹砂、雄黄、雌黄、曾青,并以“桑叶十斤布著云母上”,炼丹家虽未明晰桑叶的功用,但就客观化学反应而言,桑叶可用以伏雄黄诸药之火。隋代道士苏元朗更明确指出了伏制雄黄诸药时草木灰的作用:“雄黄若以草伏住者,熟炼成汁,胎色不移。若将制诸药成汁并添得者,上可服食,中可点铜成金,下可变银成金;雌黄草伏住火,胎色不移,鞴熔成汁者,点银成金,点铜成银;砒霜若草住火,烟色不变移,熔成汁添得者点铜成银。”
仍以《八景丹方》为例,八景丹方使用的五种草木类药除生成C参与反应外,还有草炭、草木灰(K2C03)成分,与雄黄共热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2As2S2+6K2C03+602==3K3AsOa+K3AsS4+6C02
K3AS04,为白色砷酸钾,不易挥发,因此,丹家在八景丹方的炼制中达到伏雄黄、雌黄的目的。
然而,由于魏晋、隋唐时期,丹鼎派得势与上层贵族统治者,加之葛洪视金液还丹为仙道之极等修仙理论的创建与弘扬,金石炼药、服药之风一时风靡,历代多有成就者,如葛洪、张道陵、陶弘景、孙思邈等等,后世帝王服食外丹导致中毒身亡,除了因为缺乏内炼功夫之外,大多是不得真传、没有采取有效的伏毒措施所致。因此,炼丹术中的伏金石毒法,应该成为丹药炼制的必备程序。
未采取有效的伏毒措施而导致服食产生祸害的例子,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魏晋文人方士服食“五石散”风气。于嘉锡先生认为寒石散(即五石散)“杀人之烈,较鸦片尤为过之。”从魏正始到唐天宝“五百年之间以散发致死者,无虑数十百万人矣”。魏晋士人彰显“魏晋风度”,对金石药、散趋之若鹜,代表了魏晋乃至南北朝隋唐普遍的大众化心理,对金石药的依赖性绵绵延续,炼丹家更是将金石奉为圭桌,钟爱有加。解金石之毒与伏金石之火,可谓任重而道远。
南北朝至唐初炼丹术中的非金石药物
经过了两汉的草创,魏晋的传承与弘扬,特别是葛洪《抱朴子内篇》的理论支持,炼丹术基本的修仙体系以及修炼模式初步建立。铅汞、丹砂两派成为金丹、黄白之术的主流,至南北朝时期,炼丹术己经走过了近五百年漫漫历程,此时的炼丹家己经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之上,继承弘扬之余,炼丹术的发展也一定程度遭遇到了困惑。
困惑之一:理论上的怀疑。道教在南北朝时期有过两次重大改革。北朝北魏道士寇谦之清整五斗米道;南朝金陵道士陆修静整编、勘定了魏晋时期各类道书。寇、陆两人弘扬道教,却都排斥或否定丹药服饵。虽然此时期,炼丹术从个人、道团炼制走进上层,帝王统治者不乏妄求服丹成仙之梦,如北魏太祖拓跋硅曾“置仙人博士,立仙坊”,专事烧炼金丹,太武帝、孝文帝等人也笃信服食成仙之说,但均烧炼不成。正史对金丹术也多持谨慎态度。《南史》记载:“孙登子亮,少工刀楯,以军功封顺阳县侯,历梁、益二州刺史。在任廉俭,所得公禄,悉以还官,宋明帝下诏褒美。亮在梁州忽服食,欲致长生,迎武当山道士孙怀道使合仙药,药成,服之而卒。”据《宋书》载,亮之所以“心动如刺,中间便绝”因为“药成未出火毒”《魏书》言徐謇“欲为高祖(文帝)合金丹致延年之法,乃入崧(嵩)高,采营其物,历岁无所成,遂罢”。可以说,南北朝时期,炼丹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困惑之二:炼丹术修仙思想出现裂变,与世俗医学、本草学关系更加密切。南北朝、隋唐初期出现了两个重要的炼丹家:陶弘景和孙思邈,两人集炼丹、医学本草成就之大成,并最终达到修炼学所讲的大成层次。陶弘景“依违于出尘与入世之间”,“对服丹可致羽化登仙的效果深为笃信,对炼丹术颇怀虔诚之心,”且“援医入道”,对本草学倾心有加;孙思邈则“援道入医”,既为“真人”,又为“大医”被后世尊为“医药化学家”。
陶弘景、孙思邈医者、丹家的双重身份以及在两个领域的突出贡献推动了丹药转型,炼丹术与医学、本草学相融合的趋势初现端倪。道医融摄影响到炼丹药物选择,丹药炼制虽然仍以金石为主,但从《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到《太清丹经要诀》非金石药物比例逐渐增加己经成为一种趋势。
一、且医且修仙——陶弘景本草成就与炼丹术的融合
(一)陶弘景的医家与丹家双重身份
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道医当属南朝齐梁之际的陶弘景。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陶隐居,丹阳株陵(今江苏南京)人。此人幼好学,据《南史·隐逸传·陶弘景》记载:(陶弘景)“读书万卷余,一事不知,深以为耻。”“至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他曾师从陆修静的弟子孙游岳,受道家符图、经法。后遍访江东名山,渴见隐逸道士,得杨、许手书诰诀及真人遗迹十余卷。从陶弘景早年经历可知,他所沿袭受授的为魏、杨、许一派(即后来的上清派),重思神守一、导引行气。至于他在本草、炼丹领域的成就,概与后来人生经历有关。
梁武帝好丹术,希图藉金丹达至不朽,因此命陶弘景为之炼丹,并以梦境相告:“想刀圭未就,三大丹有阀,宜及真人真心,无难言也。”而弘景“初难之”,言:“吾宁学少君邪?”不管是否出于无奈,陶氏为武帝炼丹确有其实。《南史·陶弘景传》云:“弘景既得神符秘诀,以为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后合飞丹,色如霜雪,服之体轻。及帝服飞丹有验,益敬重之。”《云笈七签》记载了他从太极真人杜冲得《九转神丹生虚上经》,并进行了七次炼丹实验,最后终于成功,开鼎时“光气照烛,动心焕目。”陶弘景一生炼丹著作颇丰,王家葵先生考证有87种之多。见于正史、传记的如:《太清诸丹集要》、《服饵方》、《炼化杂术》、《合丹诸药试法节度》、《太清玉石丹药要集》、《灵方秘奥》、《服云母诸石药消化三十六水法》等。
除了炼丹成就,陶弘景在本草学上也颇有建树。《肘后百一方》云:“余宅身幽岭,迄将十载,……见葛氏《肘后救卒方》,殊足申一隅之思,夫生民之所为大患,莫急于疾疢,疾疢而弗治,犹救火不以水也。今辇掖左右,药师易寻,郊郭之外己自难值,况穷村迥陌,遥山绝浦,其间枉夭,安可胜言!”陶弘景撰写或整理了大量医学、本草学专著,如《本草经集注》七卷、《药总诀》、《补阙肘后百一方》、《名医别录》等。
古有“道医同源”之说,“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而如陶弘景般在炼丹与本草方面有如此成就者实为寥寥。本草药物知识,特别是占据绝大比重的草木药物与炼丹术悄然发生着融合。陶弘景也成为促进道家炼丹术医学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二)陶弘景对非金石药物的重视
作为南朝最富盛名的炼丹家,很遗憾,陶弘景的炼丹著作均己亡佚,我们只能从他所著本草、道经的只言片语和用药倾向中推测他的炼丹思想。
1、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的非金石药物情结
《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是陶弘景最重要的医学成果。该书“以《神农本草经》三百六十五为主”,又别增副品,共载药物730种。全书共七卷,首卷为序录,其余为药物论述。《集注》为依经所著,但并未照搬原典。本经之外,又增加了药品的功效与主治,并注以说明;增录副品部分为汉、魏、晋本草医家之大成。如陶隐居序云:“是其本经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更复损益。”《集注》集历代本草成就,搜集、整编而成,在此基础上亦颇有创获,成书意义极为深远,它代表了南北朝医学、本草发展水平,后世历代本草,如《唐本草》、《大观本草》、《证类本草》等无论药物名称、分类、主治、七情性恶、编书体例等编撰皆以此为蓝本。可以说,在中华本草史上,《集注》具有承上启下的转折性意义。
《集注》除了丰富的医学、本草知识外,也体现了浓厚的道教色彩。文中有大量方士、神仙之语。服上品仙药皆可轻身延年、久服神仙不死,在药物种类以及成仙功效上较《本草经》有了进一步的发挥。在药物的选择上,陶弘景对草木药等非金石类药物体现了特殊的情结。
药物种类上,据统计,凡730种药物中,非金石类药物634种,比重达到87%,其中具有神仙服食以及治病疗疾且为后世炼丹家经常用于炼丹的草木药上品九十三种,虫兽类上品二十九种,果类上品十种,米部上品四种。除此之外,另有一百五十二种有名无实类非金石药物,其中一些久服亦可轻身延年,如“离楼草,味咸,平,无毒,主益气,多子,轻身长年”,“吴唐草,味甘,平无毒。主轻身,益气,长年”等等。凡一百五十二中药物中,如上两种服食可“轻身、益气”或“轻身、长年”者二十余味。由此计算,在非金石类药物中,上品者又占25%左右,仙药总数较《本草经》大为增加。
虽然医学本草中,草木、虫兽类非金石药物种类有了极大丰富,对药物的性味、主治等有了进一步认识,但应该承认,陶弘景炼丹药物上的贡献并非援非金石药入金丹、黄白之术上,因为在丹家的丹炉里,金石类药物仍是炼丹主角。《集注》数百种非金石药物在炼丹术中无明显痕迹,主要功能还是服食成仙,这一点与《神农本草经》有前后延续性。《集注》中提到的若干药物炼制法,如“采炼松脂法,并在服食方中,以桑灰汁若酒煮辄,内寒水中数十过,白滑则可用。”地黄“作干之法”需“捣汁和蒸”等,这些药物炮制与丹药炼制在性质上还相差甚远,但药物加工、炮制过程、手段与指导思想却有相似性。另外有一点不容忽视,《集注》所辑非金石药物逐渐受丹家重视,许多药物出现于后世外丹术经典中,对炼丹术药物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
陶弘景医者、炼丹家双重身份的影响,加速了本草药物与炼丹原料的融合,“仙经及道术所须”使本草学体系下的非金石类药物开始逐渐走进丹房、鼎器,拉开了炼丹药物革命的序幕。
2、《真诰》修仙所用非金石类药物
陶弘景所著《真诰》是上清派重要经典,以“存思”、“服气”为主要修炼方式,同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陶弘景服饵以及炼丹用药的情况。据容志毅统计,《真诰》共涉及各类非金石药物五十余味,包括植物药、动物药以及几种散剂、溶液。其中用以服饵修仙、神仙服食、炼制丹丸的非金石药物笔者统计如下:
真诰·运象篇
紫清真妃坐良久都不言,妃手中先握三枚枣,色如干枣而形长大,内无核,亦不作枣味,有似于梨味耳
真诰·协昌期第一
内白蜜一斗,大干枣去核,熟,细捣令皮肉和会……
石腴(生产在石壁上的黑色地衣植物)
真诰·运象篇第二
公石胰,彼体所便,急宜服之,可以少颜。
术散、(食迅)饭:
真诰·运象篇第二
术散除疾,是尔所宜,次服食迅饭兼谷,勿违。益髓除患,肌肤充肥。
真诰运象篇第二
灵芝信可食,使尔无终永。又有:“石髓盘结,紫芝映林。”
《运象篇》“紫芝映林”
琳腴、白水、葳蕤
真诰·运象篇第二
控晨浮紫烟,八景观派流,羽童捧琼浆,玉华饯琳胰,相期白水涯,扬我葳羹珠。
琳腴多指醋、茶及酒;楚辞·离骚》云:“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渫”,“ 纟”旁](音“谢”)马。”《》言:“白水出昆仑之山,饮之不死。”
真诰·运象篇第二
授解束之道,修反行之法,服玉液,朝脑精。二三年中面有光华,还颜反少。
荣志毅认为玉液、朝脑精均为人体分泌物
隐芝、龙胎
真诰·运象篇第三
隐芝秀风丘,遗巡瑶林畔。龙胎婴尔形,八琼回素旦。
《上清黄庭内景经·中池章第五》曰:隐芝翳郁自相扶。”“按《内外神芝诀》云:l‘五藏之液为内芝,内芝则隐一芝也。’”《汉武帝内传》曰:“其一次药有八光太和,班龙黑胎,文虎白沫,出于西丘。”
真诰·甄命授第一
二人(谢稚坚、张兆期)悲愕,遂就请道。与之茯苓持行方。服之,皆数百岁,今犹在山中,游行五岳。
君曰:“昔毛伯道、刘道恭、谢稚坚、张兆期皆后汉时人也,学道在王屋山中,积四十余年,共合神丹。毛伯道先服之而死,道恭服之又死。谢稚坚、张兆期见之如此,不敢服之,并捐山而归去。后见伯道、道恭在山上。二人悲愕,遂就请道。与之茯苓持行方。服之,皆数百岁,今犹在山中,一游行五岳。”
真诰·甄命授第一
黄子阳者,魏人也,少知长生之妙,学道在博落山中九十余年,但食桃皮,引石中黄水。
真诰·甄命授第一
有刘奉林者,是周时人,学道在嵩高山,积四百年……此人但服黄连以得不死耳。
五云、水桂、等
真诰·甄命授第二
乃可加以五云、水桂、术根、黄精、南烛、阳草、东石、空青、松柏脂实、巨胜、茯苓,并养生之具,将可以长年矣。
真诰·甄命授第四
刘遵心故为修耳。何不令其母服大远志丸?
陶弘景注曰:“……远志亦入仙方药用。”
此方用牛黄、银屑者非?
一具于头间,辟水注之来,绝恶梦矣。
真诰·协昌期│第一
可用‘茱萸根皮’二两,紫云芝英三两。
白玉酒、不死
真诰·协昌期第一
多有仙人,食不死草,饮此酒浆,草身作金玉色泽。
真诰·协昌期第一
可用‘昌蒲’五两……
真诰·协昌期第二
右三黄华,……以膠清合研之。
麻腴、薤白
真诰·协昌期第二
麻腴、薤白:“清水三斛,麻腴一斛,……内酒中服之,亦可单服。
真诰·稽神枢第二
明晨侍郎夏馥,字子治,陈留人也。少好道,服术饵和云母,后入吴山。
大黄、黄精种、芝草
真诰·稽神枢第四
遂入华阳山服术,食大黄及黄精种、云母、雄黄、丹砂、芝草。
附子、子等
杀三虫之药
真诰·稽神枢第三
世京今服术、泽泻,寒华无所服。
真诰·稽神枢第四
赤水山中学道者朱孺子,吴末入山,服菊花及术饵。
石榴子、鲑
真诰·握真辅
酒中如石榴子,合食之。柈亦如时间样柈。样中,鲑也。
真诰·握真辅第二
愿赐槟榔,斧常须食。
神仙服食由来己久,服食草木类仙药古即有之。具有神仙服食性质的《神农本草经》和《抱朴子·仙药》均有大量记载。比较上述三类著作中的服食药物,《真诰》体现出了陶弘景抑或南北朝时期独有的特征。
其一,《真诰》中用来神仙服食的药物多为草木类药物,与《神农本草经》和《仙药》相比,较少服食无机矿物药。明确用以服食的矿物药仅有:石中黄(化水)、白石、丹砂、空青、银屑、雄黄、雌黄、铅黄、紫石英、云母、石脑、石髓。另外有两则史料值得注意:《甄命授第二》:“乃可加以五云、水桂、术根、黄精、南烛、阳草、东石、空青、松柏脂实、巨胜、茯苓,并养生之具,将可以长年矣。”《稽神枢第四》:“杀三虫之药:附子、麻子、地黄、茱萸根、术、桂、菖蒲根、云芝英与《仙药》”,以金石、诸芝为上品仙药,除此之外尚有延年药物,排序皆以金石为上相比,金石药不再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草木类药物的地位在陶弘景那里有了很大提升。
其二,早期草木类仙药多为单服,《真诰》中则出现多种合服、甚至草木类药物炼制的丹、丸。《协昌期第二》载丹丸法炼制,以术、白蜜、大枣共炼:“成治术一斛,清水洁洗令盛。·····一时百病除,……神仙不死。”又法:“术散五斤,茯苓煮三沸,……久服,能飞越峰谷,耳聪目明矣。”炼麻腴法:“清水三解,麻腴一斛,……内酒中服之,亦可单服。”虽然丹丸制作仍属于神仙服食性质,但草木药用于丹方,己经有了金石炼丹的特点,与宋代丹法中以草木药物为主,甚至无金石类药物现象极为相似。
其三,陶弘景是上清派的创始者,不再视金液还丹为仙道之极。《运象篇》有:“太阴炼身形,胜服九转丹”,“若得《大洞真经》者,后不需金丹之道也,读之万过,毕便仙也。”《甄命授》篇云:“明《大洞》为仙卿,服金丹为大夫,服众芝为御史。”因此,陶弘景的修仙方式可概括为三类:
除病、去三尸——服仙药(服仙药必须配合以导引、行气、房中)
除病、去三尸——服食金丹
明《大洞真经》,修炼上清道法
金液还丹之外,亦可服食仙药或明真经、炼道法成仙。因此,不难理解作为修炼金丹主要原料的金石药物相对于汉晋时期的独尊地位而言为何悄然发生着变化。至于陶弘景数十年的炼丹行为以及著作,乃是探讨外丹作为内炼辅助的途径而付出的努力。
二、传承与擅变—南北朝唐初炼丹术非金石药物
(一)“南北朝唐初”抑或“唐宋”
学术界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期往往以朝代的终结作为分界,如“唐宋变革论”、“外丹术、医学分离自金宋”等,对炼丹术的研究也不例外。目前学术界对炼丹术发展阶段的划分基本都是秦汉(炼丹术出现)——魏晋南北朝(炼丹术发展)——唐代(外丹繁荣,内丹兴起)——宋代(内丹繁荣)——元明以后(外丹全面衰落)为主,该划分虽然条理清晰,容易归纳总结,但往往有悖于事实,至少炼丹用药的发展特点划分炼丹术发展阶段并不能严格遵循于朝代的交替。那么,为何将南北朝和隋唐初期两个时段放在一起?
首先,两个时段的炼丹术特征极具相似性,丹经、丹法杂揉,难以判定其具体时代。如上节所论,道教发展到南北朝经历了两次改革,南北道派均未将金丹、黄白视为仙道之极。修仙方式呈现多样化,上清派的内视、存思之说颇为流行。甚至如胡孚琛所言,“南北朝时期即有内外丹之分”。但由于帝王统治者偏好以及魏晋炼丹术发展余绪影响,金丹黄白之法还是有了进一步发展。除陶弘景已亡佚炼丹著作以外,道藏经中现存数种南北朝炼丹经典或一定程度上反映此时期炼丹水平的外丹之作:《上清九真中经内诀》(载饵丹砂法)、《太极真人九转还丹经要诀》(载作神釜法、用药法)、《太清金液神气经》(载炼丹、服丹、修仙之法)、《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内容繁复,详述九鼎丹方、炼丹药物、炼丹禁忌、祭法、杀毒法等)、《抱朴子神仙金液经》(载金液还丹之法及功效)、《九转流珠神仙九丹经》(载九转丹诀)、《太清石壁记》(载外丹方诀及草木、矿物药别名、隐名、服丹法)。丹经断代历来都是炼丹术研究中的一道难题。以两则材料为例,《太极真人九转还丹经要诀》载“黄帝四扇散”配合饵丹,其药物来源主要是植物:“松脂、泽泻、干姜、云母、干地黄、石上菖蒲、桂。凡八物精治,令分等,合捣四万柞,盛以密器中,勿令女子六畜、诸殗秽者见之。旦以酒饵三方匕,亦可水服之,亦可以蜜,丸如大豆许。旦饵二十丸,至三十丸,半季则可去浊炁,除百病耳,然可绝谷饵丹也。此黄帝所受风后神方,却老还童之道也。”此为“却老还童之方”。
《太清金液神气经》载“灵飞散方”云:“云母一斤成炼者,茯苓半斤,亦可一斤。栢子仁七两,续断草七两,石钟乳七两,菊花五两,亦可十五两。术四两,干地黄十三两,桂七两……”服食可“身轻”、“耳目聪明”、“服散,寿六百年”。两则材料记载的散方无论从服药功能,以及药物种类上都具相似性,体现了共同的服食炼丹风格。但学术界更倾向于将《太极真人九转还丹经要诀》视为南北朝古籍,将《太清金液神气经》视为隋唐丹经。另外《黄帝九鼎神丹经诀》为唐初炼丹经典,详细介绍了魏晋至隋唐外丹炼制及服用方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仙小受是个蛇精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