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正常值疸

脸怎么黄了——新生儿黄疸要不要治--百度百家
脸怎么黄了——新生儿黄疸要不要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绝大多数的新生儿黄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人体是无害的,不需要任何治疗就会消退。但是国内一些医院为了创收,夸大新生儿黄疸的严重性
你知道人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吗?这是因为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又为什么是红色的呢?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球状蛋白,紧紧包着血红素。血红素由一个叫做卟啉的环状有机物组成,在环的中间是一个铁原子,铁原子与氧气结合,这样红细胞就能把氧输送到全身各处了。铁的很多化合物是红色的,莫非是铁原子让红细胞有了红色?不完全是,血细胞的颜色主要来自卟啉,卟啉分子本身就是紫色的。不过铁原子也对血细胞的颜色也有所改变,而且与氧气的结合也改变了颜色:有氧的血红蛋白是鲜红的,而去氧的血红蛋白则是蓝紫色的。
红细胞是由骨髓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的,每个红细胞的寿命大约是120天,之后就衰老、死亡。死亡的红细胞破裂,它所含的血红蛋白随着血液到了脾脏后,被那里的巨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降解成了氨基酸,而血红素的环状结构也被破坏,变成了胆绿素(顾名思义,是绿色的),同时释放出铁原子。胆绿素进一步降解,变成了胆红素——这次可不能顾名思义,它其实是黄色的。胆红素被运送到肝脏,胆红素本来是不溶于水的,在肝脏它和葡糖醛酸结合,变成了能溶于水,然后送到胆囊,和胆绿素一起做为胆汁的一部分分泌到肠道中(明白为什么叫做胆X素了吧)。
大肠中的细菌把胆红素转化成无色的尿胆素原。有一部分尿胆素原被肠道细胞重新吸收回到体内,送到肾脏分泌到尿液中,在这个过程中尿胆素原会被氧化成尿胆素,它是黄色的,也就是尿液的颜色。剩下的尿胆素原在肠道中被细菌进一步转化成粪胆素原,经空气氧化成粪胆素,跟着粪便排出体外。粪胆素是棕色的,正常粪便的颜色就是这么来的。
由于红细胞不断地在死亡,血液中就一直有胆红素,正常含量大约是0.5毫克/分升。但是如果在胆红素的代谢和分泌过程中哪个步骤出了问题,胆红素就会在血液中累积起来,一旦其含量超过了1.5毫克/分升,皮肤、眼白就会泛黄,也就是所谓黄疸。
黄疸通常是肝脏等器官有疾病的症状,但是婴儿则不然。绝大多数(约90%)的新生儿在出生一天之后会开始出现黄疸,最明显的是脸部。这是因为新生儿的红细胞数量多、更新速度快,因此胆红素的产量高,但是新生儿的肝脏功能还不完善,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很低,这样胆红素就迅速在血液中累积起来,在出生5、6天后达到了最高,然后逐渐下降到2毫克/分升,持续两周左右,胆红素含量降到了成人水平,黄疸就完全消失了。
新生儿黄疸一般来说对人体是无害的。如果黄疸过于严重(胆红素含量在15毫克/分升以上),或持续时间过长,由于新生儿的脑血屏障还未完全形成,胆红素有可能透过它造成脑损伤。因此要进行治疗,国际上通行的疗法是光疗,用蓝光照射婴儿的皮肤。在光线作用下,不溶于水的胆红素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异构体,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新生儿黄疸也有少数是疾病引起的,例如由于胆道闭锁,胆红素无法排出去(粪便因为不含粪胆素,是白色的),像这种情况,就要进行手术。
可见绝大多数的新生儿黄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人体是无害的,不需要任何治疗就会消退。但是国内一些医院为了创收,夸大新生儿黄疸的严重性,要求住院治疗,有的医院甚至80%的新生儿都为此住院治疗。如果是光疗倒也罢了,却要用药。对此没有西药可用,于是中药就派上了用场。中医认为新生儿黄疸是“热毒”或“寒湿”所致的疾病,传下了以茵陈为主的“退黄”药方。但是给新生儿灌药汤毕竟不方便,就改用中药注射液做静脉滴注,用得最多的是据称能“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茵(陈)栀(子)黄(芩)注射液”。
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临床试验证明这些药物真的能帮助新生儿去除胆红素呢?没有。由于新生儿黄疸绝大多数能自行消失,所以造成了这些药物能够“退黄”的假相。进入体内的药物要由肝脏、肾脏来解毒,而新生儿的肝、肾功能不完善,更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中药的副作用由于缺乏科学研究,大多不明确。而且,中药注射液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杂质非常多,直接注射到血液中,很容易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乃至死亡。
据报道,陕西一家医院用茵栀黄注射液给新生儿“退黄”,有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死亡。其实使用茵栀黄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算不上新闻,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医学期刊上有大量报道,1994年就有过敏性休克致死的案例。有人也许觉得药物出现不良反应不值得大惊小怪,问题是这个药物根本就不该用,因此出现的每一起不良反应、每一起死亡都是可以避免的悲剧,新生儿成了医德沦丧、利欲熏心的牺牲品。
阅读:64595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572
本文是来自微信公众号【信海光微天下】的原创文章,首发百度百家
阅读:44万
阅读:13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小米6解决不了小米的问题
金融八卦女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您好,分享的企鹅
新生儿黄疸 后果很严重不可忽视
腾讯·大渝网
最近,璧山张女士刚出生10天的女儿苗苗(化名),因新生儿黄疸导致了严重的大脑损害。苗苗是在农村家里出生的足月女宝宝,出生时一切情况都好,没有先天不足。出生2天后,苗苗与大部分孩子一样出现了皮肤黄染。当时,张女士一家不以为然,就没去就诊。等到第7天时,苗苗出现了嗜睡、胃口不佳、吸吮无力、精神疲惫、偶有尖叫等情况。于是,张女士一家才急忙将孩子送到璧山县人民医院就诊。接诊的医师看到孩子后建议立即120送到重医儿童医院就诊。120转运途中孩子出现抽搐1次,医生给予镇静处理后抽搐停止。重医儿童医院接诊的刘振球医生说,“当时苗苗的皮肤非常黄,神志不清,反应差,昏睡状,四肢肌张力高,呈角弓反张状,呼吸浅慢。”初步判断重度黄疸伴有胆红素脑病。化验结果很快出来了: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医生立即安排了换血,紧接着蓝光照射、补液等治疗。孩子黄疸明显消退,化验结果也支持。可是孩子的神志却没有恢复,仍昏睡着,身体姿势呈角弓反张状。头颅核磁共振提示大脑损伤明显,听觉诱发电位提示听力损伤严重,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很低。虽然医生很快把苗苗黄疸降到了正常值,但胆红素脑病却并没有得到逆转,这就预示苗苗以后会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而且康复效果很差。当张女士得知孩子的病情时,愧疚不已,痛哭流涕。据刘医生介绍,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肉眼可见的巩膜、皮肤黏膜黄染及其他器官黄染的临床症状,严重者可有相关神经系统症状如喜欢睡觉、不吃奶、反应不好,精神萎靡,四肢无力等症状,也有表现为突然没有呼吸、尖叫,角弓反张(头,脚向后仰)等,当有此表现时,应高度警惕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黄疸发生于生后1周内,发生率足月儿为60%,早产儿为80%。有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之分,区分的目的就是要及时处理病理性黄疸,防止核黄疸的发生。生理性黄疸宝宝一般情况好,在生后2-3天出现,4-5达高峰,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221umol/L,或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umol/L,或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或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2mg/dl)。“有些宝宝从产科出院回家时可能还未出现黄疸或刚刚出现黄疸,但宝宝的黄疸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尤其7天以内的新生宝宝,他/她们的血脑屏障功能不成熟,胆红素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导致损害,要及时处理。病理性黄疸只要发现及时,是完全可以通过并不复杂的方式彻底治愈的,不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经历过惨痛的教训后,刘医生提醒各位新生家长们,作为家长需要密切关注以下情况:黄疸出现早、短时间内进展迅速、消退延迟、退而复现、宝宝出现精神反应差、哭声不响亮或微弱、嗜睡、烦躁不安、吃奶减少或不吃奶、口唇苍白、频繁呕吐、腹胀、皮肤有出血点、抽搐,大便转为灰白色或白色等情况,需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xuho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女 | 0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小孩已出生22天,在妇幼保健院进行检查皮肤黄胆测定时结果为:160umol/L
参考值为小于220,请教一下子,一:判断新生儿黄胆的标准是多少?二:我们这种情况是否为新生儿黄胆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2566称赞:291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978次
&&&&&&经皮测胆红素指数降到15左右为正常,因皮肤颜色有个体差异,所以仅做参考,诊断需抽血查胆红素,正常值在205微摩尔每升以下.你小孩不是新生儿黄疸.另外黄疸眼睛皮肤明显发黄,肉眼很容易判断.注意多喂养,晒太阳等.
帮助网友:1083称赞:1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365次
&&&&&&您说的参考值小于220是生理性黄疸期内,但是您的孩子目前已经22天了,如果您的孩子是早产儿的话,还属于生理性黄疸期内,早产儿黄疸最迟一个月消退.如果您的孩子是足月儿的话,目前就应该属于病理性黄疸了,还是要服用药物治疗的,宝宝的情况可以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属于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最好是在配合蓝光治疗,注意多喝水定期复查。
擅长: 儿科
帮助网友:680称赞:205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78次
&&&&&&您好,您说的参考值小于220是生理性黄疸期内,但是您的孩子目前已经22天了,如果您的孩子是早产儿的话,还属于生理性黄疸期内,早产儿黄疸最迟一个月消退.但是如果您的孩子是足月儿的话,目前就应该属于病理性黄疸了,正常足月儿在生后两周就因该消退了.您孩子目前胆红素数值,在22天的孩子看来,还是要需要治疗的.如果您的孩子目前孩子吃奶好,大小便没有异常的话,建议可以先在家治疗观察,首先要给予适量的糖水,利于黄疸排除,并要防止孩子低体温,在医生指导下给予口服退黄的中药制剂,常用的有茵栀黄等.&&&&&&如果经过上述治疗孩子黄染程度无明显消退,建议去医院再查胆红素和肝功系列.有必要的话要住院治疗.(不必太担心,高胆红素血症在儿科属常见病,一般通过正规治疗很快能治愈的)常用的治疗方式有以下几点.&&&&&&第一:光照疗法,一般有两种方法,蓝光箱和专用蓝光照射灯管,照射时需要用黑色眼罩保护眼睛,除用尿布外,其他部位都要裸露,这是最好的治疗办法.第二:药物治疗,包括补液,保肝退黄类中药,白蛋白,血浆等&&&&&&祝您的宝宝早日康复!&&&&&& &&&&&&以上是对“新生儿黄疸”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帮助网友:558称赞:71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926次
&&&&&&约有半数以上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和巩膜(白眼珠)黄染,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一般总胆红素应该小于255.&&&&&&其中80~90%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即属生理性黄疽.这种黄疽在生后的4~6天内最重,第7天始逐渐消退,于第15天左右退尽.早产儿黄疽的程度较重,消退较慢,有时可持续达3个星期.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不完善,不能将红细胞破坏后所产生的未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转变为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而排出体外,故血中的未结合胆红素较高,从而产生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适当提前喂奶,使新生儿的胎粪及早排尽,可助于减轻黄疽的程度;另外,在黄疽期间要注意给予足够的糖水及热力,并保护好肝脏.&&&&&&如果黄疽出现过早或消失过迟,或黄疸程度过重,或逐渐减轻后又再加重,婴儿精神不佳,吸奶少或拒奶等临床症状时,则属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
帮助网友:355称赞:22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781次
&&&&&&怎样识别新生儿黄疸? &&&&&&仔细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区别孩子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对于治疗十分重要.父母可以根据以下的特点来识别: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不深,其特点:①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②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④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⑤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如果孩子的黄疸属于这种情况,父母即不必担心. &&&&&&病理性黄疸有下列特征:①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③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④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⑤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 &&&&&&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可并发胆红素脑病,通常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当孩子出现黄疸时,如有以上5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就应该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这样就能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以便及时治疗.&&&&&&通常,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34-51)时,这些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黄疸是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巩膜,皮肤,粘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当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umol/L(1~2mg/d1)时,而肉眼看不出黄疸者称隐性黄疸.如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34.2umol/L(2mg/d1)时则为显性黄疸.&&&&&&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时,父母要注意: &&&&&&(1)判断黄疸的程度 家长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 &&&&&&(2)观察大便颜色 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 &&&&&&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3)尽早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 &&&&&&(4)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帮助网友:2641称赞:276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421次
&&&&&&你好!正常值是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μmol/L(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
你这个光看值也许可以算是生理性的黄疸,不过要看还有没有其他症状,如果症状不明显或没症状可以不管他,但如果症状严重的话最好去医院看看哈!&&&&&&
祝你的孩子早日康复!
帮助网友:38称赞:4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178次
&&&&&&新生儿黄疸指在出生后就出现黄疸,如果黄疸较轻,属于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有百分之六十的宝宝会出现,7-10天大多会消失,但因个体差异不同,消失的时间会有所不同.病理性黄疸消失时间较长,黄疸指数较高.&&&&&&您所说的指标不高,担心的就是时间稍长,不过不用担心,有些孩子可以持续一个月,可以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平时让孩子多喝水,多排泄,促进胆黄素的排出 &&&&&&以上是对“新生儿黄疸”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帮助网友:712称赞:78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400次
&&&&&&1.您的孩子是新生儿黄疸是肯定的.&&&&&&2.新生儿黄疸分为两种,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也就是说生理性的是正常,可以不用治疗.而,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3.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婴儿出生1到2周就自然消退.&&&&&&
而病理性黄疸:(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 (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220umol/L; (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 (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 (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您孩子的黄疸虽然没达到220,但是持续得久了点,建议还是进行退黄治疗.&&&&&&4.治疗:西医:光照疗法最常用.中医:有一些中成药,或者开中药也行.&&&&&&
擅长: 小儿肺炎、腹泻
帮助网友:241称赞:39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994次
&&&&&&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一般生理性黄疸在生后2-3天出现,3-5天达到高峰,7天左右会自然消褪,一般不超过两周,早产儿的黄疸可以延迟到3-4周.但是一般情况良好,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不超过85μmol/L(5mg/dl)而且黄疸也不过肘膝关节.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注(1)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或者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2)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3)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4)黄疸退而复现(5)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具备以上五项其中任何一项即可诊断.所以根据你的结果,现在宝宝肯定是病理性黄疸(不能说是新生儿黄疸).但是结果也不是很高,要结合宝宝的一般情况如吸允是否有力,精神反应怎么样,体温有没有升高等来判断是否需要住院治疗.一般像这种情况口服点茵陈大枣汤或者清肝利胆口服液就会有好转.&&&&&&祝早日康复.
帮助网友:438称赞:94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444次
&&&&&&您好,根据您上面所说的情况,您的小宝宝不属于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的标准时:(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221umol/L ,早产儿大于257umol/L,或者每日上升超过85umol/L;(3)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4)黄疸退而复现;(5)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34umol/L.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病理性黄疸.
参考价格:5
参考价格:5
参考价格:19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用于细菌性结膜炎、麦粒肿及细菌性眼睑炎。也用于治...
参考价格:¥4
清热驱风,镇惊祛痰。用于初生小儿胎火内热引起的睡...
参考价格:¥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为什么易有黄疸? 有黄疸症状,一定要住院吗?在家自己晒太阳可以吗?照蓝光对宝贝有副作用吗?
  文/王瑾(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
  有黄疸症状,一定要住院吗?在家自己晒太阳可以吗?
  出现早或严重的黄疸,才需要医疗干预
  新生宝贝出现黄疸挺常见的,大部分的宝贝出现轻度的黄疸是不需要住院的,晒太阳是帮助宝贝退黄疸的一个好方法。不过由于黄疸程度不同危害相差甚远,对于出现早或比较严重的黄疸,那就需要医疗干预,将宝贝体内胆红素水平在较快的时间内降低,减少对宝贝大脑的损害。
  如何识别黄疸:出现早、发展快、程度重、结合胆红素高、消退延迟
  如何识别严重的黄疸对于年轻的宝贝爸妈来说很重要,可以用简短的一句话来总结,“出现早、发展快、程度重、结合胆红素高、消退延迟”,一但有这些情况需要及时带宝贝们就诊。
  轻微黄疸可以通过晒太阳退黄
  晒太阳有助于退黄。由于晒太阳退黄主要是通过光的作用,所以可以隔着玻璃窗晒,这和预防佝偻病晒太阳不同,但需要暴露宝贝的皮肤,暴露的皮肤表面积越多晒太阳退黄的效果越好。晒太阳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宝贝的眼睛被太阳直射到,可以在宝贝睡觉时晒太阳,或者改变宝贝的体位,不要在太阳光直射眼睛的角度;再者由于要暴露一定的皮肤,秋冬季要注意切勿着凉或冻伤,可以在关闭门窗打开空调的房间里,在窗边隔着玻璃拉开窗帘,轮流暴露不同部位的皮肤,而不是全身裸露,轻微黄疸的宝贝适当照照头面、手脚或臀部就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照蓝光对宝贝有副作用吗?
  蓝光的原理和晒太阳差不多
  当宝贝的黄疸程度较严重时,需要就诊,达到一定指标可能还要住院,高疸宝贝住院过程中最常用的治疗干预措施就是蓝光照射了,蓝光的作用原理和晒太阳差不多,但蓝光是所有光源中波长最有利于未结合胆红素变为水溶性异构体的光源,照射效果明显高于太阳光,而且在特殊的蓝光照射暖箱内,还可以保证宝贝的皮肤最大程度暴露却不会受凉。
  需要注意的几个小问题
  蓝光照射对宝贝退黄的同时也会有一些小问题,但爸爸妈妈们不用太担心,这些小问题都是都是可以监测的。下面我们逐个来看一下:
  1水分丢失
  光疗下一般会根据光疗的强度适当增加宝贝的摄入量以弥补水分丢失,近年来LED灯管的光疗等可以明显降低光疗中水分丢失。
  这也是由于光疗灯产热造成的,目前LED光源已经明显改善了这方面的缺点,以往普通的光疗暖箱也都设定了光疗灯离宝贝的距离,减少影响,此外宝贝光疗期间都会定时接受体温监测。
  有些宝贝由于皮肤敏感性高,光疗下会出现皮疹,但这些光疗引起的皮疹在光疗停止后会慢慢消退,不会对宝贝造成不良影响。
  有些宝贝在光疗中可能会有腹泻的情况,这对减低我们之前提到的就是胆红素在肠道的重吸收还有有利的一面,但宝贝腹泻毕竟可能引起脱水,所以光疗中宝贝的解便和进食情况都会按时记录,根据宝贝的需要增加水分的供给,这个腹泻的情况在宝贝光疗后也是可以自然好转的。
  5呼吸暂停
  在一些早产的宝贝接受光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呼吸暂停,或者比光疗前出现更多的呼吸暂停发作,光疗中宝贝们会接上监护仪,一旦呼吸暂停发生会立即报警,医务人员会给予相应的干预处理,同样光疗结束后这一情况也会缓解。
  TIPS:特别提示
  上述这些情况如果发展比较严重,医务人员也会根据宝贝的黄疸程度决定是否需要缩短光疗时间。对眼睛和皮肤的影响
  可能还有些爸妈们会担心光疗对宝贝眼睛和皮肤的影响,先来说说眼睛吧,光疗的光线直射宝贝眼睛的确对眼睛有影响,但光疗期间所有的宝贝都会带上保护眼睛的遮光眼罩;皮肤的影响:自从有光疗这个治疗开始就有人关心它对皮肤的影响,但至今尚未有医学研究或随访发现它对皮肤有明确的损害。所以,爸爸妈妈不用过分焦虑。
  如何观察宝贝摄取是否充足?
  观察大小便情况&计测体重
  宝贝的进食、排便和黄疸的关系密切,宝贝如果进食摄入不足也会加重黄疸,这一方面是由于宝贝摄入水分减少,体液浓缩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进食摄入减少后排便少,大便在肠道内时间长重吸收增加有关,同时也会影响本身就不成熟的肝脏功能,进一步降低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我们可以观察宝贝每日的排大小便情况及体重情况来判断宝贝进食是否足够,另外监测宝贝的体重情况能比较客观地了解宝贝摄入是否充足。
  有人说喂葡萄糖水可降黄疸,是真的吗?葡萄糖水对降黄疸是没有用的
  而且因为葡萄糖水的摄入可能会影响宝贝正常的吃奶量,由于葡萄糖水的热卡大大低于奶,对宝贝肝脏酶的功能成熟还会有影响。
  来源:妈咪宝贝传媒
  凡本号注明“来源:妈咪宝贝传媒”的所有作品,均为我方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我方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我方授权使用的作品的,应在协议授权范围内使用并署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我方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妈咪宝贝传媒,母婴传媒领导者,前沿专业权威。订阅妈咪宝贝传媒官方微信,与我们互动有趣的育儿生活方式,并获取权威、专业的健康生活资讯。更多内容和精彩请关注妈咪宝贝传媒官方微信平台~快将微信小伙伴装入口袋吧!
  1.查找公众号:妈咪宝贝传媒
  2.搜索微信号:mummyandbaby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妈咪宝贝传媒出版有《妈咪宝贝》及《孕妈咪》杂志,是经国家新...
特别策划1508/条精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301医院总护士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致力于家庭关系的建造…
精选家庭教育资讯和原创育儿教育文章…
一个全职妈妈6年来育儿经验,自我疗愈的心灵成长体悟…
为妈妈们提供母婴知识、母婴时尚信息、育儿经验等…
暖姐姐为您提供育儿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刚出生的小孩黄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