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伴癌卓艾综合症是不是癌症为什么有红细胞增

每日在线答疑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字体大小:小中大
肝癌伴癌综合症的临床表现
伴癌综合症仅见于少部分肝癌患者,伴癌综合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症、高血钙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血小板增多症、高胆固醇血症等。这些症状有时先于肝癌局部症状出现,甚至成为首发症状,如能及早认识,可提供诊断线索,使肝癌获得早期治疗的机会。同时,对某些症状的及时处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因此,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伴癌综合症的临床表现(1)红细胞增多症:肝癌伴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率约2%~10%,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往往正常,骨髓象显示红系增生活跃,体内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往往增高。有实验表明:在肝癌细胞浆内存在EPO,而癌旁肝细胞和非实质性细胞中则无;免疫电镜发现肝癌细胞内质网腔内可见EPO反应产物,提示可能是由肝癌细胞生成的。有人认为:肝硬化患者出现红细胞增多症是肝细胞趋于恶性转化或已经发生肝癌的一项可靠指标。
  伴癌综合症的临床表现(2)低血糖症:10~30%患者可出现,系因肝细胞能异位分泌胰岛素或胰岛素样物质;或肿瘤抑制胰岛素酶或分泌一种胰岛&细胞刺激因子或糖原储存过多;亦可因肝癌组织过多消耗葡萄糖所致。此症严重者可致昏迷、休克导致死亡,正确判断和及时对症处理可挽救病人避免死亡。低血糖症是肝癌常见的伴癌综合征之一,国外报道其发生率达300%,往往在巨块型肝癌患者中多见。发生机制为:
  ①肝癌常伴有肝硬化,肝功能低下,调节糖代谢能力下降,可以出现低血糖症。
  ②肝功能减退使胰岛素灭活减缓。
  ③肝癌及癌旁肝细胞可以自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促进血糖的降低。
  伴癌综合症的临床表现(3)高血钙症:高血钙症的发生是由于组织分泌异位甲状旁腺激素所致。临床特征为高血钙、低血磷表现,此特点可与肿瘤骨转移加以鉴别。肝癌伴高血钙症需注意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鉴别。当出现高血钙危象如嗜睡、精神异常、昏迷时,易被误诊为肝癌脑转移或肝性脑病,应予高度重视。
  伴癌综合症的临床表现(4)高胆固醇血症:国外报道肝癌伴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高达38%,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分析,具有以下特点:①块状型肝癌多见;②患者血清AFP与胆固醇的改变相平行。经手术切除后血清中AFP和胆固醇水平呈一致性下降,复发时可再次重新一致性升高。因此,血清胆固醇水平可作为肝癌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手术切除或肝动脉栓塞后肿瘤复发的参考指标。
  伴癌综合症的临床表现(5)血小板增多症:恶性肿瘤可以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增加,伴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可能与血小板生成素的增加有关。经手术、肝动脉栓塞等有效治疗后,血小板数目可降低。肝癌合并血小板增多症的特点有:
  ①外周血小板数目增多,多数波动在400&109/L~/L之间。
  ②少见血栓形成及出血。
  ③骨髓象可见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增多。
  伴癌综合症的临床表现(6)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癌合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仅见个案报道,可能与肝癌异常蛋白合成有关。经手术切除癌肿后纤维蛋白原水平可降至正常,而未能切除癌肿的患者其水平则高居不下,因此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可以作为肝癌术后疗效判断的标志之一。研究发现,28P阴性的患者可以出现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因此,对原因不明的纤维蛋白原增高的患者,即使AFP阴性,亦应加强检查和随访,以排除HCC存在的可能。
  伴癌综合症尚有降钙素增高、类癌综合征、肥大性关节炎及性征变化等表现,但较罕见。
  伴癌综合症的临床表现(7)其他全身症状:其他罕见的尚有高脂血症:高钙血症、类癌综合征、性早期和促性腺激素分泌综合征、皮肤卟啉症和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等,可能与肝癌组织的异常蛋白合成、异位内分泌及卟啉代谢紊乱有关。
免费在线咨询网址:
gzjkzx的人气博文
本博文的最近访客
我来评两句
本周推荐博文&&&&&&&&&&&&&&& & 正文
肝癌什么时期会出现昏迷 肝癌晚期的几个症状解读
肝癌早期常常明显症状,而等到出现症状如肝区等,往往已经是晚期了。那么晚期肝脏到底有哪些症状呢。发生这些症状之后还能活多久。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症状表现的问题。肝癌晚期的几个症状解读1、疼痛,这是最明显的最主要的,引起的多系统功能障碍如:,营养不良,全身水中,腹腔积液(严重者极度胀大),免疫力下降,血蛋白降低,有倾向等等2、重要脏器损害:在重要脏器,癌细胞的侵袭、直接破坏器官的正常结构,便可引起脏器的功能损害,导致死亡。最重要的脏器是大脑,里面有和循环的中枢。如果癌瘤堵塞重要管道,就容易导致死亡,而肝癌引起胆总管堵塞,可发生、肝功能及消化功能失常,正是导致病人死亡的原因。3、代谢异常与出血:可以由转移癌瘤引起,也可能由异位分泌引起。常见的有、低血糖症和嘌呤与尿酸盐代谢紊乱,并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引起死亡;出血:肝癌病人出血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血小板减少所致,也可以因为癌细胞直接破坏血管,或严重的感染破坏血管,导致血管破裂所致。较大量的失血可引起病人死亡。出血是非常严重的一种肝癌晚期死前症状。4、营养耗竭引起恶病质:癌细胞的生长消耗了人们很多的营养物质,患者病重,减少营养物质的摄入。时间久了,便出现贫血、水肿、乏力,甚至有极度饥饿性营养不良,也就是“恶病质”状态,终因系统功能衰竭而去世。5、表现肝癌体征―黄疸。黄疸是中晚期肝癌的常见体征,弥漫性肝癌及胆管细胞癌最易出现黄疸。黄疸多因胆管受压或癌肿侵人胆管致胆管阻塞,亦可因肝门转移淋巴结肿大压迫胆管所致。少数病例病人因肝癌组织向胆管内生长,肿块将胆管堵塞,引起阻塞性黄疽。6、出现肝癌伴随症状。由于肿瘤本身代谢异常,进而影响机体而致内分泌或代谢异常方面的症候群,称之为伴癌综合症。以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较常见,其他还有少见的高血脂、高血钙、性早熟、促性腺激素分泌综合症、类癌综合症等。⑴自发性低血糖症:10~30%患者可出现系因肝细胞能异位分泌胰岛素或胰岛素样物质,或肿瘤抑制胰岛素酶,或分泌一种胰岛β细胞刺激因子,或糖原储存过多;亦可因肝癌组织过多消耗葡萄糖所致此症。严重者可致昏迷休克导致死亡,正确判断和及时对症处理可挽救病人避免死亡。⑵红细胞增多症:2~10%患者可发生可能系循环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引起的相关症状。⑶其他罕见的尚有高脂血症、高钙血症类癌综合征、性早期和促性腺激素分泌综合征、皮肤卟啉症和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等,可能与肝癌组织的异常蛋白合成异位内分泌及卟啉代谢紊乱有关。肝癌出现昏迷的不同时期前期肝癌晚期肝昏迷症状表现1、 早期的肝昏迷发生,会使患者的行为发生变化,患者会常常的出现比较快速激动的话语出现,有时还会出现比较淡漠少言的表现,患者自己还会弄得衣冠不整,发生精神上的问题,随地便溺,出现反常行为。2、还有患者的思维会比较的混乱,常常使自己说的话不清楚,陈述不正常,还有言语也表达的不明白,对于时间和人还有待的地点比较模糊和混乱,有时还会出现幻觉、比较恐惧和烦躁的心理情况出现。3、患者的精神状况不是很好,会出现失眠或者是昼睡晨醒的状况出现。后期肝癌晚期肝昏迷症状表现1、到了后期的肝昏迷患者出现两手出现了不自主的抖动,患者双上肢放到一条水平线上保持不了平衡,出现了不由自主地上下抖颤,还会发生阵发性的抽搐,神志也不清楚严重了还会发生昏迷,做的脑电图也是不正常的。2、患者发生了重症肝炎,肝硬化的患者常伴有黄疸、腹水、蜘蛛痣、肝掌、皮肤出血点的表现。3、患者还会出现特殊的气味,当患者呼气时就会闻到一种似泥土味、烂苹果味这些的气味就称为“肝臭”。4、当检查肝功能时,化验显示肝功能不正常,血氨升高的情况出现。温馨提示:一旦到了肝癌的晚期,治愈希望是渺茫的,但是仍然存在希望。所以关于肝癌晚期能活多久的问题和治疗手段及患者是否配合治疗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出现肝癌晚期症状的患者也不要放弃希望,要坚持自己能够被治疗好,才能活的更久,更好些。
(责任编辑:郑梦雪 )
文章关键词:
肝癌即肝脏恶性肿瘤,是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肝脏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
我们都知道肝癌的危害很大,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恶性肿瘤。那么肝区疼痛是不是肝癌的晚期症状,肝癌的晚期症状都有哪些?针对此问题,我们来做如下的……
肝癌是一种难以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是否能很好的治疗往往取决于是否及时的发现了疾病,并且采用了合适的治疗方法。一旦没有及时发现,而导致病……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肝癌晚期是指由早期的隐匿病情发展成病情明显病痛加剧的时期。主要有三大类型: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
相关健康数据
擅长:擅长肝脏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临床诊疗;熟悉常见传染病的诊疗。
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妇科炎症、宫颈病变、子宫畸形、妇科内分泌相关性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妇科疾病的微创治疗...
擅长:主要致力于各种恶性肿瘤的规范化化学治疗;恶性肿瘤血管介入治疗和氩氦冷冻、微波消融治疗;恶性肿瘤生物治...
擅长:①肿瘤化疗及生物治疗;②肺癌诊断及个体化精准治疗;③各种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④中医药对肿瘤的巩固性...
名医专家详细解答 生育二胎的注意事项
擅 长:围产医学: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诊断和处理;妇产科超声……这几种症状提示你患肝癌 80%病人早期发现不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些肝癌病人的消化道症状以腹泻为主,易误诊为慢性肠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乳腺癌与乳腺病人们都认为乳腺癌“有了自觉症状时已晚矣”,可是很多人都是在自我检查时发现肿块及时治疗得救的。
恶性肿瘤的预后,首先取决于能否及早发现与积极治疗。但肝癌早期由于起病隐匿,无明显症状,易发生误诊;一旦出现上腹饱胀、肝体积明显增大、肝区疼痛及消瘦等症状,多已属晚期,失去了治疗最佳时机。
这几种症状提示你患上肝癌(图片来源:东方IC)
此外,肝癌的某些症状与体征因缺乏特异性,也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有时还会出现一些少见的&伴癌综合征&,如认识不足,更易发生误诊而导致不良后果,也会由此引发医患纠纷。故对下述这些误诊情况应加以警惕,力求及时识破肝癌的种种&伪装&而认清其真面目。
肝癌易出现癌热,常为间歇热,无畏寒或寒战,持续时间很长。偶见持续高热而无明显毒血症症状。此种癌热对消炎痛、萘普生等退热药及皮质激素退热敏感,但停药后发热又起,易误诊为结核、伤寒类感染及结缔组织病等,从而延误正确诊断。癌热发生的原理,可能由于癌组织本身或浸润的白细胞所产生的致热原或肿瘤坏死因子所致。但反过来说,诊断也必须排除感染。
原发性肝癌常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据统计,至少80%的肝癌伴有肝硬化,而因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者约占15%~75%。故对肝硬化患者,特别是其中的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者,应高度警惕肝癌的发生,要定期作相关检查。此外,医院在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医生的工作常主要放在止血措施和防肝昏迷等方面,而忽视患者可能已存在的肝癌(特别是弥漫型肝癌),导致误诊或漏诊。
约10%的肝癌患者因癌块破裂出血而死亡,可因外力或自发破裂。如局限于肝包膜下,则出现剧烈右上腹痛。如破入腹腔则出现急腹症表现。此外,中晚期肝癌易发生自发性腹膜炎,也极易误诊。
一些肝癌病人的消化道症状以腹泻为主,易误诊为慢性肠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出现腹泻亦可为肝癌的首发症状,有人统计3254例肝癌病人中,以腹泻为首发症状者占5.8%。
这几种症状提示你患上肝癌(图片来源:东方IC)
自发性低血糖
这是肝癌患者最常见的伴癌综合征,发生率占10%~30%(上海肝癌研究所统计为17.4%),在肝癌未查出时易误诊。其发生原因可能主要与肝癌细胞可异位产生胰岛素有关。此症严重者可致昏迷、休克导致死亡。
红细胞增多症
此亦为肝癌时较常见的伴癌综合征,发生率约占11%,可能与肝癌细胞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有关,常误诊为血液病。
为肝癌骨转移所致,可单发或多发,常累及椎骨、肋骨、四肢长骨等。值得注意的是,骨痛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病人的首发症状,常误诊为其他骨与关节疾病。肝癌骨痛发生率为3%~12%,但尸检发现骨转移发生率可达20%。
肝内良性占位病变
如海绵状血管瘤、脂肪肝、肝包囊虫病等,误诊的主要原因为B超操作者对肝内声像图判断失误,有时CT亦可误诊,如一病人,经B超与CT增强扫描,均认为系脂肪肝,10个月后再就诊已是晚期肝癌。
形似癌症的五种疾病(图片来源:东方IC)
相关阅读:形似癌症的五种疾病
脑肿瘤与一过性脑缺血
这两种病都有头痛、头晕、步履蹒跚、手脚不能随意活动等症状。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多由动脉硬化引起,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发病率较高。当脖子向前屈时,大脑有压迫感或疼痛感,一般是脑瘤、脑出血、蛛网膜下出血,情况危急时有猝死的危险,所以应立即去医院检查、治疗。
喉头癌和喉头息肉
吸烟者必须注意的一种癌是喉头癌。它的早期症状是声音沙哑。但时下盛兴的卡拉OK,如果演唱过度,也会引发喉头息肉,患者本人是很难区分的。经常会有人因声音沙哑而去就医,但大多数都是喉头息肉、喉头炎等病。
若有一两周时间持续声音沙哑,应到耳鼻喉科去检查,医生通过声音和用喉头内窥镜观察喉咙内部情况后,就可知道是不是喉头癌。声带上有圆的水肿是喉头息肉,而声带边缘呈锯齿状的是癌。有人认为把喉头内窥镜放人喉咙一定很痛苦,实际上这种内窥镜是极细、极软的管子,只需5分钟左右就可以结束检查,几乎没有痛苦。
有一种喉癌,多数患者有声音沙哑等症状,较难发现。它生在食道入口附近,称作下咽头癌。也有人在吃饭、喝水时会有嗓子堵得慌或噎得慌的感觉,其大多数为中年人常有的舌根扁桃体肥大症。
形似癌症的五种疾病(图片来源:东方IC)
肺癌与肺结核、局灶性肺炎
早期肺癌可以通过检查肺部阴影、痰中的癌细胞来发现,但病灶若在1厘米以下,就非常难与肺结核或局灶性肺炎区别。
进行性癌可以根据X线检查或CT扫描的结果来诊断,但小于1厘米的病灶却使医生们感到非常棘手。日本的医院利用一种叫作螺旋CT的检查机器,已经可以查出肺部0.5厘米左右的阴影。目前,我国也已开展了这项技术。
食道癌与食道炎一般来说,这两种病都可用胃镜来检查食道的情况。早期食道癌没有症状,很难与食道炎、异形上皮等病区分。如果在做胃镜检查时将漱口用的卢戈耳溶液(浓磺溶液,口含消炎剂)薄薄地喷一层,正常的食道将被染成黄色,若是癌或异形上皮则不出现黄色,随后取出染色部分的组织,则可很容易地鉴别是不是食道癌。
胃癌与胃溃疡
非早期的胃癌与胃溃疡、胃炎、胃糜烂等病难于区分。已确诊为胃溃疡、胃炎以及经治疗仍不见效的病人,应及早做检查。因为发生胃炎的部分可能会癌变;表面看来是胃溃疡,但有可能在胃的凹陷处内藏有癌细胞;如果发现是胃癌时再做钡餐造影,已到晚期。
大肠癌与过敏性大肠炎、溃疡性大肠炎看到有血便,误认为自己得的是痔的人很多。有的人有自觉症状,但做大便潜血检查却没有查出异常,等到再查出来已到了癌症晚期。因为这两种病很难区分,所以有疑问时一定要到医院去诊断。
去医院做直肠镜检查,因痛苦又有羞耻感,有的人不太愿意去。还有一种方法是X线照相检查,叫灌肠检查,从肛门注入钡剂,使肠充盈后再进行X线摄影。
形似癌症的五种疾病(图片来源:东方IC)
肝癌与肝炎肝癌的患者多数有患过B型、C型肝炎或肝硬化的病史。所以上述病人要定期做超声波检查、CT检查,以便尽早发现。与此同时,还要验血,看是否能找出只有发生癌变时才会出现的一种叫甲胎蛋白(AFP)的物质。但是单凭血液检查是不能确诊癌的,还必须配合超声波等检查才能确诊。
乳腺癌与乳腺病人们都认为乳腺癌&有了自觉症状时已晚矣&,可是很多人都是在自我检查时发现肿块及时治疗得救的。
乳腺癌的检查,最普遍的就是长时间以来一直使用的触诊法,即触到乳房中的肿块后,再通过做超声波检查及反映乳腺组织的乳腺摄影检查来下结论。另外,即使乳房中没有肿块,但乳头有异常分泌物或出血,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也很大。
子宫颈癌与宫颈糜烂
子宫颈癌与出血性宫颈糜烂可以用下述方法区分:用棉棒从宫颈表面取一些细胞进行化验,如果有癌细胞,就可以确诊为子宫颈癌。
当考虑患者为子宫颈癌的可能性较大时,要进一步做显微阴道镜检查,即将阴道镜放入阴道,取出可疑部位组织进行化验从而确诊。子宫体癌的生长位置比子宫颈癌更靠里,要区别它与宫颈炎,需用较长的棉棒伸到较深处取细胞化验。腹部脂肪不多的患者,可以在腹部用超声波检查出子宫体癌来。
相关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原发性肝癌伴癌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
> 原发性肝癌伴癌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
原发性肝癌伴癌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
    来源:毕业论文网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 )患者伴癌综合征(PNS)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及其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166例PHC患者临床生化、血常规、甲胎蛋白(AFP)、HBsAg、HCV Ab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PNS组与非PNS组的差异。结果 25.9 (43/166)的PHC患者出现PNS表现,其中1 9例有1种PNS表现,1 6例有2种PNS表现,5例出现3种PNS表现。PNS患者高胆固醇血症占同期PHC住院患者的15.1 ,白细胞增多症占9.0 ,血小板增多症占7.8 ,红细胞增多症占4.2 ,低糖血症占6.6 ,高钙血症占1.8 。PHc患者PNS组平均AFP水平、乙肝病毒与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阳性率、血清总胆固醇、血钙、白细胞、血小板、碱性磷酸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同非PNS组相比羞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C患者PNS的发生率较高,多项实验室指标有其独特特点且对减少PHC的误诊率、调整治疗方案、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肝肿瘤; 生物医学研究; 伴癌综合征
  伴癌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s,PNS)是指肿瘤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对机体发生各种影响引起的内分泌或代谢方面的症候群,多种癌症如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等均可出现。各种癌症的PNS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从而使癌症的临床表现更加复杂且治疗处理更加棘手。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也可作用于其他系统引起肝外表现,如代谢、内分泌、神经肌肉、皮肤、结缔组织、血液系统和血管的异常改变等。本研究对广州南方医院166例PHC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PNS的发生率及其实验室检查的特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为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问广州南方医院住院的166例PHC患者,均按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口],通过病理或影像学(CT及MRI)检查确诊;其中男141例,女25例;年龄1O~79岁,平均47.4岁。
  1.2 肝癌PNS诊断标准
  目前根据[2&3]拟定的诊断标准。(1)实验室检查异常值:空腹血糖值小于或等于3.0mmol/I ;血清钙大于或等于2.8 mmol/I ;血胆固醇大于或等于6.0 mmol/L;末梢血红细胞总数,男性大于或等于6.0&10 /L,女性大于或等于5.5&10&/I ;血小板计数大于或等于350&10&/I ;白细胞总数大于或等于l5&1O /I (排除感染、应激等影响因素)。(2)相关检查指标连续2次以上异常,排除其他可引起该项指标异常改变的疾病。(3)手术切除或经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等治疗后相应指标明显下降或降至正常。PHC在病理学确诊基础上,同时符合条件(1)、(2)中任何一项者诊断为PNS,条件(3)非诊断必须,但可支持诊断。
  1.3 方法查阅人选对象的住院病案及检验科
  LIS系统中患者实验室检查数据,制订表格收集PHC住院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 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血钙、血糖、前清蛋白、碱性磷酸酶、7谷氨酰转肽酶、总胆汁酸、胆碱酯酶、a I 岩藻糖苷酶、甲胎蛋白(AFP)、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HBsAg、HCV&Ab等实验室检查数据,结合各病例病理生理变化特点,按肝癌PNS诊断标准将PHC患者分成PNS组与非PNS组;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及合并2种或3种PNS的病例具体情况;以同期PHC患者中非PNS患者为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PNS组与非PNS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病例资料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 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
  2 结 果
  2.1 临床特征 166例PHC患者男女比例为5.6:1;全部病例中PNS发生率为25.9 (43/166),其中男41例,女2例,年龄l9~67岁,平均49.5岁。PHC患者PNS主要有6种临床表现,其中高胆固醇血症最常见有25例(15.1 ),其次为白细胞增多症15例(9.0 )、血小板增多症l3例(7.8 )、低血糖症11例(6.6 )、红细胞增多症7例(4.2 )、高血钙症3例(1.8 )。43例PNS患者男女比例为20.5:1;男性患者远高于女性患者,本组资料中女性患者2例PNS表现均为红细胞增多症。
  2.2 PNS的表现形式PNS常表现为同时存在2种或3种组合,本组资料高胆固醇血症合并白细胞增多症最为常见,且有26例为合并2种PNS,5例为合并3种PNS。
  2.3 PNS组与非PNS组实验室结果的差异PHC组与非PNS组相比,多项实验室指标差异显著。PNS组中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达9O.7 ,非PNS组中肝炎病毒感染率达82.9% 。PNS组总胆固醇、血钙、白细胞、血小板、碱性磷酸酶显著高于非PNS组,两组AF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PNS可在PHC局部症状之前出现而成为首发症状,其发生率各家报道有较大差异。本研究资料显示,其发生率为25.9 ,与Chithriki等& 报道相近,但低于Huh等 报道的43.6 。其中,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约为15.1% ,与张文洁和杨冬华 ]报道的15.9 相当。其发生机制可能为:(1)癌组织自主合成胆固醇,且失去正常的负反馈作用,致合成失控,使大量胆固醇释放入血中;(2)胆固醇合成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活性提高,胆固醇代谢调节障碍;(3)PHC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导致血脂升高;(4)肿瘤压迫致肝内外胆管阻塞,胆汁排泄不畅,胆汁中胆固醇和磷脂进入血循环过多。
  低血糖症是PHC常见的PNS之一,主要与残留肝组织的糖原储备不足、肝癌组织糖酵解增强、胰岛素肝内灭活作用降低及脂肪分解受抑使葡萄糖利用过多有关。本组资料发生率为6.6 ,低于韩国学者报道的12.7 ;可能与收集的病例部分为转院的非初诊患者,其低血糖状态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有关。而PHC高钙血症的特点是高血钙常伴低血磷,这与肿瘤骨转移时的高血钙伴高血磷不同。有研究报道其发生率为1.8 ~15.6 ,本组资料为1.8% ,与张文洁和杨冬华_6 报道相近。这类患者多合并转移及门静脉癌栓,提示高钙血症多发生于PHC病程晚期及肝功能代偿差者。
  本组资料白细胞增多症发生率为9.0 ,这类患者骨髓原始和早幼细胞很少达到白血病的程度,无白血病细胞浸润表现,一般也不伴贫血。伴发血小板增多者骨髓仅见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增多,且多在1 000&10。/I 以下;血栓栓塞与异常出血少见;脾脏无肿大,这可能与血小板生成素增多有关。本研究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为7.8 ,与张文洁和杨冬华 的报道相近。而4.2 的PHC患者伴红细胞增多症,其发生机制可能是肝癌合并肝硬化时,肝脏灭活功能降低,促使红细胞生成素半衰期延长,浓度相对增高,刺激骨髓产生过多的红细胞所致;也可能与癌组织分泌雄性激素样物质,使红细胞造血功能活跃有关。Brownstein等_7 发现外周血、尿液及癌组织提取物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认为肝硬化患者出现红细胞增多是癌变的一个可靠指标;动态观察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红细胞的变化,有助于PHC的早期诊断。
原发性肝癌伴癌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癌的早期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