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朋林駣医生怎么样

台湾中医诊所:首现北京带来全新服务
当前位置:
台湾中医诊所:首现北京带来全新服务
日&&&&&&&&来源 : 台声
字体:【】 
   “我是听邻居介绍才知道这个诊所的,说这里都是台湾医生,服务非常好,所以我就来了。”一位年长的阿姨告诉记者,一个疗程6次她已来了3次,她说,“这里不像大医院,看次病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这里医生会帮我们安排好时间,基本上能够按我们的要求来排,非常自由。还有,这里医生的态度特别好,就像是家里人,在这里看病心情就是不一样,让人舒服。”  果然,记者在迈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9号的天承金象中医诊所时,不大的候诊室里不时地熙攘着来就诊的人。人员虽多但不拥挤,候者有座、有茶、有书报读。每人等候时间大约在15至20分钟。出诊的5位医师尽职尽责,微笑着送出和迎进每一位就诊者。诊所里繁忙有序,笑语盈耳。
  时为4月18日15时至17时,星期天。
  记者眼中的诊所两小时
  一来到天承金象中医诊所门口,记者就被这朝街面立、小而精致的东西走向的诊所门面所吸引,斗大的绿色隶书体“天承金象中医诊所”几个大字,镶嵌在门楣之上,夺目而又温馨。与此彼邻的是“金象大药房”,两者浑然一体,沿街长达30多米,显得大气整洁、干净利索。门口依旧摆放着的4月16日开业时来宾祝贺的花篮,左右对等,姹紫嫣红,一如迎宾小姐般地喜庆怡人。  进入门厅,几平方米见方的地方,被花篮拥挤着。正前方花篮之上,镶挂着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亲笔题词,“手到病除”和“儒术天心”,喻示着两位先生对中国传统中医的期盼和寄托。门厅左边,是天承金象中医诊所的配药房,药房往里是诊所院长谢茂源和另一位医师的诊室;门厅右边,是诊所最大的房间,亦即诊所前台和候诊大厅,再往里,就是其他医师的诊室和诊疗室。  在候诊大厅环顾四周,只见当天出诊的几位医师简介被制作成一块块摆件,摆放在前台的案台上,以供来者阅读了解,摆件上的内容大致包括医师照片、资历、主治科目等,让人一目了然,可对号挂诊。前台值班护士不停地忙碌,为来诊者挂号登记、详解问答。记者发现,当护士小姐一时忙不过来的时候,总会有不出诊的医师过来帮忙,给每位前来就诊或咨询的人端上一杯热腾腾的茶……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那么有条不紊。  这一刻,记者就怕自己的出现搅乱了这个忙中独静的世界,尽管在来之前已与院长谢茂源约好采访时间,但眼前医师们繁忙的身影、就诊人静待的安逸,让记者不忍打扰。于是,记者只好也在等待中似医师一般“望闻问切”开来。  来自浙江的薛先生长年在北京,由于工作原因落下了难好的颈椎病。他是到金象大药房来买药时无意间发现这里的中医诊所的,故进来试试。他对记者说,他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这里的医师全都是台湾人,对于台湾他特别熟悉,他家里就有亲戚在台湾;二是没想到昔日多次求诊的老病,这次真的有了好转机,过去抬臂都有点困难,在这里经过了4次药物熏蒸和推拿治疗,眼下已经能够抬起胳膊了。他当场试给记者看了几下。
  就在附近居住的陈大伯和老伴谢阿姨,说是诊所的常客了。由于住在附近,所以这个诊所在今年1月16日试营业的那天,他们就获得信息便过来了。陈大伯说,当时,他正赶上肚子胀疼,以前也出现过,是个老毛病。于是,他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让吴大夫给看了。吴大夫非常热情,把完脉后,边和他聊着天就边把方子给开好了。后来他吃了吴大夫给的五服药,肚子就好了,到现在都没犯过。“这不,这两天我老伴的胳膊酸得有点抬不起来了,我就带着老伴过来了。”  听了不少来就诊人的叙说,记者直感觉这里的诊所虽小却很有内容,可谓“有鱼不怕池塘小”,且特色很明显,但凡来看过病的人都夸台湾医生,不仅夸医术,还夸他们对待病人的那种服务至上的理念。看来,小小的台湾中医诊所,给春天的北京带来了真正春天的新气息。
  北京首家台湾中医诊所
  在北京天承金象中医诊所,日前坐诊的有11位医师,全部来自于宝岛台湾。年长者已近古稀,年轻者亦已出校门几载并有临床经验。他们均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大部分是中医药医学博士,全部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中医师资格。其中,6人常驻北京,5人于北京、台湾两地出诊。目前每天的就诊人数在20至30人之间,每人就诊时间预计在10至30分钟。
  2002年,在两岸医学界开始恢复并热络交流之际,在台湾已有几十年临床经验的医师谢茂源、吴朋駣、蓝忠仁、曾天德、张赐兴等人,为了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中医学,遂来到大陆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深造,攻读中医药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研习期间,他们又结识了一批年轻的如林峻生、井慧如、曾仁宏、李冠儒等台湾同学。渐渐地,在不断地交流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彼此志趣相投,心有灵犀,都希望能够在大陆发扬光大中华传统中医学。  然而,几年之后,尽管他们又都相继考取了大陆执业中医师资格,但大陆目前还未开放台湾医生申请大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所以,如何在大陆实现自己的夙愿和理想,一时成了他们颇伤脑筋的事情。  一次十分偶然的机会,谢茂源同一位金象集团的朋友闲聊,当这位朋友得知他们有意在大陆发展创业的夙愿时,就建议他可与北京金象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并把北京金象复星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军介绍给了他。这位在大陆医药连锁行业中成绩突出的先锋人物,一听说谢茂源他们在台湾当地都是很有影响力的知名医师,就立马答应了他们的全部条件,同意实施双方经营合作,并成立北京天承金象中医诊所(月坛南街店),诊所全部硬件设施由北京金象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谢茂源医师们只管带技术。  显然,这是一次成功的合作,也是两岸合作在医学界的一次有益尝试。日,当谢茂源从北京卫生部门领回“中华人民共和国营利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时,他内心感慨万端,特别是许可证上除了法定代表人字样外,还赫然标注着“主要负责人谢茂源”,这让他有一种来自于心灵深处的感激,毕竟这恐怕在大陆还是首个在执照上这样标注主要负责人的“许可证”了,个中既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照顾和重视,更看出大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善意。  如今,诊所从年初试营业至今,谢茂源带领着他的台湾医师团队,恪尽职守,热忱满怀,一如他们的执业理念:“与您一起携手共创更健康的明天”,而全力以赴地为前来就诊的人提供优质服务。  不仅如此,作为诊所院长的谢茂源更感肩上责任重大,为切实把诊所经营好,为患者服务好,一心一意地在北京天承金象中医诊所看诊服务。而其他几位在台湾有诊所的医师们,也竭力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北京出诊。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理念,发扬中医人性关怀,让现代化的中医走入每一个角落。
  大陆对于台医是大市场
  日,卫生部宣布台湾医师可以申请大陆医师资格,并公布了考核的3项具体措施,广受台湾医界人士的关注和欢迎。据悉,当年首批即有200多名医师跨海应考,其中不乏主任及教授级的医师。  谢院长告诉记者,大陆这项举措其实是帮了台湾医师很大的忙。因为台湾这几年中医诊所已达5000多家,而且越来越多,几乎每年都在以100多家的速率递增,与台湾实际人口比例大约在1:653。竞争相对的会比较激烈。现在,大陆开放台湾医师到大陆执业,这无疑是给台湾医师更多的机会。只要台湾医师做出口碑,未来的大陆市场必定“空间无限宽广”。这也是他和他的那些医界朋友抱定要来大陆发展的直接原因。
  为在大陆的台胞服好务
  近几年,获取大陆执业医师资格的台胞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受到欢迎。一方面,他们可以缓解大陆东南方一些城市的台资医院缺乏台湾医师的困惑;另一方面,对台湾医师本身而言,大陆13亿人口及百万台商、台生生活在大陆均是服务的对象,自然台湾医师开个诊所就不能不说有很大的商机了。  天承金象中医诊所的医师团队里,在台湾都是知名的医师。像院长谢茂源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承习其父——台湾陆军官校武术老师、中国功夫散打国际裁判长谢辛庚先生的伤科技巧,运用两手轻微力道,循身体筋肉做理筋手法,调整骨节,改善疼痛,对于各关节酸痛,如颈椎病、肩周炎、肘关节酸痛、腰痛、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痛特别有疗效;  内科师承香港名医周书正医师,学习浙江指脉法,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再依中医的辩证论治方法,结合现代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医学解说,清楚掌握病情及医师治疗程序;  蓝忠仁医师祖传中医世家,在台湾行医30年,极负盛名;  医师曾天德曾获台湾中医师特考榜眼,台湾董氏奇穴第三代传人,精研中医学20余年,师从名家王庆国及国际针灸名家杨维杰多年;吴朋駣医师师承中医蓍老陶建民医师、启蒙中医内科杂病,并师承名老中医万寿永医师,学习针灸精研脉学,对于不明原因之病证,运用中医四诊诊查病因、病机、病位来源,再对证治疗……  天承金象中医诊所在试营业之初,把台湾的服务理念引入到诊所的日常管理中来,专门开设了晚间门诊和周末门诊。在候诊厅的正南墙上,从悬挂着的出诊表就可以清晰地看出,该诊所一天分为3个时间段,上午是9点到12点,下午是2点到5点,晚上是6点到8点半。吴朋駣医师也介绍说,其实这样安排出诊时间在台湾非常普遍,这是按照就诊人的实际来安排的,白天患者需上班,晚上比较有时间,而且诊治时间也比较充裕。但没想到,这种方式一下子大受大陆同胞欢迎,从3个多月的运营情况来看,晚间和周六日的人最多,几乎占到全天的一半。这可能跟大陆同胞平时工作非常地忙有关吧。
  谢茂源还代表诊所的同仁们表示,他们特别希望台湾乡亲到了需要的时候,就到天承金象中医诊所来,他们会奉上最美、最亲、最好的微笑和服务,也希望所有前来就诊的朋友,多给他们提建议和意见。
  未来要把中医发扬光大
  在天承金象中医诊所的宣传单上,有这么一句话算是诊所的开诊方向吧——  “发扬中医人性关怀,全面性治疗的精神,融入现代医学细心诊断,现代化进步的思维,让现代化的中医走入每一个角落。”  显然,这个带有台湾语味的句子,至少道出了天承金象中医诊所人的心里话。  不过,记者在两个多小时的接触中,谢茂源和他的医师,讲得最多的就是他们的中医学理论。他们认为,气候、居家环境、家庭状况、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工作压力、情绪起伏等等因素,都必须列入中医考虑之中,再配合五行相生相克、五脏六腑相互表里、气血互根消长的逻辑观念,再融入现代医学的病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等理论,以此达到“上工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目标。  这家中医诊所不是只有病人才能踏入,而是要让有需要的人、让已有潜在问题尚未有疾病表现的人,都能对自己的健康把关,最后让中医师配合各人的不同体质、不同压力来源、不同心情情绪、不同生活条件,运用药物、针灸、药物熏蒸、食疗相结合,让人身体各部平衡,自然百病不侵,结果能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过上好日子。  对于诊所未来,谢茂源如实讲道,远的还没作更多打算,许多变与不变因素都得与两岸关系大环境相连接。不过,眼下他们能做的,就是把这个诊所在做好就诊的前提之下,变成一个平台,既为台湾在大陆求学的台生提供一个可以实习、进修、临床的场所,还可以借助金象现有的300多个连锁店平台,让有志于在大陆发展中医事业的台生们,找到合适自己成长的舞台。( 洪 鸿)
&&编辑 : 张海龙
(C)Copyright By All China Taiwanese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两岸同盼杏林春_国内_贵阳网
&&&&&&>&&&&&正文
两岸同盼杏林春
摘要:两岸中医药同出一源,台湾民众对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及“治未病”理论认可度颇高,中药产业发展快,普及率高。2009年12月,谢茂源从北京市卫生部门领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盈利性医疗机构职业许可证”,北京天成金象中医诊所成为大陆首家由台湾中医师坐诊的中医诊所。
两岸中医药同出一源,台湾民众对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及“治未病”理论认可度颇高,中药产业发展快,普及率高。两岸加强中医交流,是两岸业界人士对中医文化的传承与保持的必由之路。
“这些医疗器械和中药材平时我们在课堂上都有接触,只是历史没有这么久远。想不到这次在这里能够见到!这对我们理解中医的历史和文化有很深的帮助。”1月25日,在北京市台联的组织下,来自台湾义守大学中医系的学生来到陕西省扁鹊纪念馆参观。在参观过程中,一位台湾学生由衷地说。
这些前来参观的学生,都是台湾未来的中医师,也是中医文化的未来和希望。中华文化是两岸的“最大公约数”,而传承与发展中医文化,更是两岸中医界人士的共同使命。为了能让中医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各具特色的两岸中医界人士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是不可或缺的。台湾义守大学教授李长殷说:“台湾中医理论体系源于大陆,两岸在中医的理论、临床方法等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两岸中医交流很有必要。”
■台中医药发展60年“不平路”
“平时在课堂上讲孙思邈、扁鹊,学生们并没有亲身的体验和切身的感受,这次参观让他们对中医的起源、中医主要研究什么有了具体的观感,学到的不仅是中医的历史,更是看到了之前只能通过书本了解到的两位著名医家的真实事迹,很有价值,对于学生也是一个新的刺激和新的促进,对于他们从事学术研究、教学和临床都会有帮助。”李长殷说。
在前往陕西之前,学生们还到北京著名老字号——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参观交流。在交流中,李长殷表示,同仁堂的中药生产现代化程度高,生产线先进,质量管理很严格,此外,同仁堂作为一家百年老店能够进军国际市场,将中药卖到澳洲甚至欧美市场,令人钦佩,为中医药的推广作出了贡献,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两岸的中医药生产企业相比较而言,大陆生产的中药种类比较多,品种齐全,这表明大陆在中医药传承方面做得比较好,也重视中药的研发和创新。两岸的中医药同出一源,各有优势,应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中医药发展,让中医药的成果造福更多民众。
虽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在历史上,台湾中医界为争取举办高等中医教育,先后与日本殖民统治者、国民党政府等进行了60多年的抗争与申请。终于在1958年,在台中市正式开学举办中医高等教育。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项研究发现,台湾都市家庭有60%曾看过中医,乡镇居民家庭有70%看过中医。中医的补方、补品、针灸、单秘验方及中成药,更是极为流行,或与西医疗法合并使用,这一调查之结果,也充分说明了台湾民众对中医的信任与支持。
李长殷介绍,台湾地区研究中药之历史比较早,在日伪时期已有开展,但中医研究应当说是比较晚的。1957年,台湾中国医药研究所正式成立筹备处,1956年“中医教育法案”通过,正式的中医药科研体系才建立起来。
■“回流”大陆受台中医热捧
2002年,在两岸医学界开始恢复并热络交流之际,在台湾已有几十年临床经验的医师谢茂源、吴朋駣、蓝忠仁、曾天德、张赐兴等人,来到大陆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深造,攻读中医药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研习期间,他们又结识了一批年轻的如林峻生、井慧如、曾仁宏、李冠儒等台湾同学。渐渐的,在不断地交流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彼此志趣相投,心有灵犀,都希望能够在大陆发扬光大中华传统中医学。
2009年12月,谢茂源从北京市卫生部门领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盈利性医疗机构职业许可证”,北京天成金象中医诊所成为大陆首家由台湾中医师坐诊的中医诊所。此后,台湾中医师“回流”大陆的热情逐渐高涨。
一位求诊者表示,相比传统中医诊所,台湾医师坐诊的中医诊所具有更明显的“人性化”特点:“医生会帮我安排好时间,基本上不需要排太长时间的队。而且服务态度非常好。”诊所内的医师表示,这是将传统中医与台湾多年来的临床服务理念相结合的结果。
据了解,目前在天成金象中医诊所坐诊的医师全部来自于宝岛台湾。年长者已近古稀,年轻者亦已出校门几载并有临床经验。他们均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大部分是中医药医学博士,全部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中医师资格。其中6人常驻北京,5人于北京、台湾两地出诊。
“台湾中医师在大陆开设诊所,不仅能促进两岸中医文化的交流,增加两岸中医师的临床经验,更为台湾新一代中医师来大陆就业创造了机会,同时,也为他们在大陆实习等准备了条件。”谢茂源表示,将中医发扬光大,是两岸中医界的共同心愿与使命。只有加强交流、共同培育新人、传承中医精髓、创新中医理念,才能让中医瑰宝在世界发光。
■两岸中医交流重在文化传承
义守大学的参观团除参观了扁鹊纪念馆外,还特意前往药王山拜谒“医圣”孙思邈,并参观了药王大殿、洗药池、医方碑亭等多处景点,感受药王孙思邈对中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孙思邈和扁鹊之所以名垂千古,不只在于他们高超的医术,更在于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医德,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更是中医医德的重要理论,是中医文化的精髓,作为中医系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他们的医德仁心,将济世救人作为学习、行医的准则。”一位学生说。
孙思邈和扁鹊都是中医学史上重要的医家。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影响极大,被尊奉为“药王”。扁鹊则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被称为“神医”。李长殷教授表示,在两岸医药交流中,注重传统中医文化的传承十分重要。
李长殷的观点得到不少两岸中医学界人士的认同。他们普遍认为,在推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跑偏”的倾向:即打着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的旗号,被西医的观念与方法改造。甚至有些中药研究机构“挂着中药的牌子,走着西药的路子”,这都不是传承发展中医的最佳方法。专家认为,应该注重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使中医的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大家普遍不注重养生,两岸应该在中医药养生等方面多做些交流。”李长殷说。
(来源: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
4月18日,贵州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联合发布 ...4月18日,贵州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彭龙同志,国...贵州省肿瘤医院卫生健康扶贫巡诊组到印江木黄镇开展大型 ...”曾几何时,一些农村百姓因没有产业支撑,依靠传统农业模 ...
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组委会13日公布,热播反腐大剧《人民 ...届时将有印度、泰国、越南、伊朗、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 ...4月14日,亿万观众和影迷翘首期待的《速度与激情8》在全 ...记者13日从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获悉,自3月1日我 ...中国贵州侗族大歌12日亮相澳大利亚悉尼,来自中国贵州 ...
F1梅赛德斯车手汉密尔顿13日说,逐渐找回状态的法拉 ...2017年世界斯诺克锦标赛13日举行了抽签仪式,丁俊 ...据悉,罗森内里公司收购AC米兰股权的7.4亿欧元(1欧...面对比赛前不断出现的突发状况,主场作战的里昂队先抑后 ...据悉,2017北京国际长跑节暨北京半程马拉松共设半程 ...
小露香肩可以让你在人群中脱引而出,并且散发着女性独有 ...碎花裙的种类很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缤纷碎花,也 ...少女时代组合成员泰妍3月24日韩国仁川机场街拍:身着Clau...最近总有小伙伴反馈说丰胸贫乳都穿不了露肩衣,编编觉得 ...近期街拍TOP单品当属金属色百褶裙,无论明星、时尚博主还...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珠江三角洲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主持接见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宣读习近平主席签发的中 ...[]两岸同盼杏林春--人民政协报
增进交流协作 同研传承创新
两岸同盼杏林春
本报记者 孙萌萌 北京报道
两岸中医药同出一源,台湾民众对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及“治未病”理论认可度颇高,中药产业发展快,普及率高。两岸加强中医交流,是两岸业界人士对中医文化的传承与保持的必由之路。“这些医疗器械和中药材平时我们在课堂上都有接触,只是历史没有这么久远。想不到这次在这里能够见到!这对我们理解中医的历史和文化有很深的帮助。”1月25日,在北京市台联的组织下,来自台湾义守大学中医系的学生来到陕西省扁鹊纪念馆参观。在参观过程中,一位台湾学生由衷地说。这些前来参观的学生,都是台湾未来的中医师,也是中医文化的未来和希望。中华文化是两岸的“最大公约数”,而传承与发展中医文化,更是两岸中医界人士的共同使命。为了能让中医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各具特色的两岸中医界人士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是不可或缺的。台湾义守大学教授李长殷说:“台湾中医理论体系源于大陆,两岸在中医的理论、临床方法等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两岸中医交流很有必要。”■台中医药发展60年“不平路”“平时在课堂上讲孙思邈、扁鹊,学生们并没有亲身的体验和切身的感受,这次参观让他们对中医的起源、中医主要研究什么有了具体的观感,学到的不仅是中医的历史,更是看到了之前只能通过书本了解到的两位著名医家的真实事迹,很有价值,对于学生也是一个新的刺激和新的促进,对于他们从事学术研究、教学和临床都会有帮助。”李长殷说。在前往陕西之前,学生们还到北京著名老字号——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参观交流。在交流中,李长殷表示,同仁堂的中药生产现代化程度高,生产线先进,质量管理很严格,此外,同仁堂作为一家百年老店能够进军国际市场,将中药卖到澳洲甚至欧美市场,令人钦佩,为中医药的推广作出了贡献,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两岸的中医药生产企业相比较而言,大陆生产的中药种类比较多,品种齐全,这表明大陆在中医药传承方面做得比较好,也重视中药的研发和创新。两岸的中医药同出一源,各有优势,应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中医药发展,让中医药的成果造福更多民众。虽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在历史上,台湾中医界为争取举办高等中医教育,先后与日本殖民统治者、国民党政府等进行了60多年的抗争与申请。终于在1958年,在台中市正式开学举办中医高等教育。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项研究发现,台湾都市家庭有60%曾看过中医,乡镇居民家庭有70%看过中医。中医的补方、补品、针灸、单秘验方及中成药,更是极为流行,或与西医疗法合并使用,这一调查之结果,也充分说明了台湾民众对中医的信任与支持。李长殷介绍,台湾地区研究中药之历史比较早,在日伪时期已有开展,但中医研究应当说是比较晚的。1957年,台湾中国医药研究所正式成立筹备处,1956年“中医教育法案”通过,正式的中医药科研体系才建立起来。■“回流”大陆受台中医热捧2002年,在两岸医学界开始恢复并热络交流之际,在台湾已有几十年临床经验的医师谢茂源、吴朋駣、蓝忠仁、曾天德、张赐兴等人,来到大陆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深造,攻读中医药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研习期间,他们又结识了一批年轻的如林峻生、井慧如、曾仁宏、李冠儒等台湾同学。渐渐的,在不断地交流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彼此志趣相投,心有灵犀,都希望能够在大陆发扬光大中华传统中医学。2009年12月,谢茂源从北京市卫生部门领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盈利性医疗机构职业许可证”,北京天成金象中医诊所成为大陆首家由台湾中医师坐诊的中医诊所。此后,台湾中医师“回流”大陆的热情逐渐高涨。一位求诊者表示,相比传统中医诊所,台湾医师坐诊的中医诊所具有更明显的“人性化”特点:“医生会帮我安排好时间,基本上不需要排太长时间的队。而且服务态度非常好。”诊所内的医师表示,这是将传统中医与台湾多年来的临床服务理念相结合的结果。据了解,目前在天成金象中医诊所坐诊的医师全部来自于宝岛台湾。年长者已近古稀,年轻者亦已出校门几载并有临床经验。他们均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大部分是中医药医学博士,全部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中医师资格。其中6人常驻北京,5人于北京、台湾两地出诊。“台湾中医师在大陆开设诊所,不仅能促进两岸中医文化的交流,增加两岸中医师的临床经验,更为台湾新一代中医师来大陆就业创造了机会,同时,也为他们在大陆实习等准备了条件。”谢茂源表示,将中医发扬光大,是两岸中医界的共同心愿与使命。只有加强交流、共同培育新人、传承中医精髓、创新中医理念,才能让中医瑰宝在世界发光。■两岸中医交流重在文化传承义守大学的参观团除参观了扁鹊纪念馆外,还特意前往药王山拜谒“医圣”孙思邈,并参观了药王大殿、洗药池、医方碑亭等多处景点,感受药王孙思邈对中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孙思邈和扁鹊之所以名垂千古,不只在于他们高超的医术,更在于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医德,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更是中医医德的重要理论,是中医文化的精髓,作为中医系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他们的医德仁心,将济世救人作为学习、行医的准则。”一位学生说。孙思邈和扁鹊都是中医学史上重要的医家。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影响极大,被尊奉为“药王”。扁鹊则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被称为“神医”。李长殷教授表示,在两岸医药交流中,注重传统中医文化的传承十分重要。李长殷的观点得到不少两岸中医学界人士的认同。他们普遍认为,在推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跑偏”的倾向:即打着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的旗号,被西医的观念与方法改造。甚至有些中药研究机构“挂着中药的牌子,走着西药的路子”,这都不是传承发展中医的最佳方法。专家认为,应该注重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使中医的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大家普遍不注重养生,两岸应该在中医药养生等方面多做些交流。”李长殷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医师吴朋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