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向洋:2017巴黎航展“黑夜站立”,能够“站立”多久

“黑夜站立”折射法国社会治理之窘
“黑夜站立”等街头运动,让原本有益于国家的改革被迫陷入僵局,这一事实反映出社会和国家治理机制的僵化之弊
已持续约一个月时间的“黑夜站立”社会运动,在法国和法国以外都引起广泛关注。这场因抗议法国政府劳动法修改草案而发起的运动,恰似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法国社会治理机制僵化之窘。这一运动的来龙去脉究竟怎样,《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在巴黎展开了调查。
追溯——“让精英们恐惧吧”
“黑夜站立”运动的生成,要从法国今年政府力推劳动法改革说起。
今年初以来,法国总统奥朗德多次强调,解决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刻不容缓。为增加就业机会,法国政府拟推出新劳动法,通过赋予雇主更多用工自主权、灵活制定员工加班费以及延长工作时长等措施,来激活法国僵化的劳动力市场。
外界认为,这一改革从长远看有利于提升法国经济活力、增加就业岗位,但对于年轻学生和企业员工来说,则意味着福利削减、保障减少。于是,自2月劳动法改革消息公布后,法国工会势力接连发起声势浩大的示威和抗议。此后,法国政府被迫让步,一再降低新劳动法的改革成色。然而,部分强硬的工会势力仍以绝不妥协的态度,全面否定新劳动法草案。
3月31日,法国七大工会联合发起反劳动法改革大游行,有数十万人参加。当日,一些法国年轻人响应法国左翼报纸《Fakir》报的倡议,聚集在法国政治集会和社会抗议运动圣地——共和国广场,抗议劳动法改革,其中50多人坚持至次日凌晨,直到被法国警察驱散。“黑夜站立”运动自此发端。
“黑夜站立”运动的主要倡议人——《Fakir》报创办人弗朗索瓦&吕芬向媒体透露,“黑夜站立”运动的想法萌发于今年2月23日,他和法国一些知识分子组织了一个聚会,聚会的主题是“让精英们恐惧吧”。
这个聚会的初衷,是为了讨论吕芬执导的一部卖座纪录片《谢谢老板》。吕芬还是一位报人兼记者。今年2月下旬《谢谢老板》在法国公映后大获成功,观看人数达到26万。不过,这部讲述一对曾在法国知名奢侈品集团——路易酩轩工作的员工夫妇如何失业的片子,也引起较大争议,吕芬对于企业家的讽刺以及他在拍纪录片过程中涉嫌操纵受访者的做法,受到诸多质疑。
吕芬说,在此次聚会中,参与者们出于集合社会上各种反抗力量的考虑,萌发了在3月31日大游行当晚彻夜不归的想法,这便是“黑夜站立”倡议的雏形。参与者们成立的“集合斗争力量协商小组”,成为日后“黑夜站立”运动的发起组织。
3月7日,《Fakir》报正式刊文呼吁:“3月31日,让我们彻夜不归!”这一呼吁,首次正式打出“黑夜站立”运动的旗帜。不过,当时《Fakir》报用的是“红色黑夜”的说法,直到3月31日大游行前一周内,一名支持者认为“红色黑夜”过于敏感,这一运动才易名为“黑夜站立”。
追踪——能走多远难定论
截至记者发稿,“黑夜站立”运动已持续约一个月时间。这期间,参加者们每天傍晚在共和国广场聚集,就各种社会问题进行辩论、演讲至深夜,谈论的主题也逐渐从劳动法改革扩展到社会治理、环境问题、选举制度和女权问题等方方面面。
4月22日傍晚,《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共和国广场现场看到,集会者们三五成群形成多个小型讨论会,话题相当繁杂。发言完全自由开放,即使只是一个过路者,如果有话可说也可直接发言。为方便表达立场,人们借鉴了2011年“愤怒的人”运动时的手语规则,以特定手势表达支持、反对等意见。
在共和国广场纪念碑下,设有“黑夜站立”运动接待中心,提示板上写着当天举行的各种活动,其中有“社会大学”,有各种专题研讨会,活动项目一直持续到午夜。
现场一位名为刚坦的组织者向记者介绍,目前“黑夜站立”运动与警方的关系有所缓和,“警察已经从原来驱离我们到默许我们的活动,至于零星的暴力事件,与我们无关。”
在运动发起之初,由于人多杂乱,曾不时发生闹事者砸烧车辆、毁坏公共设施等行为。巴黎市长伊达尔戈对此大为光火,一度和巴黎多个区政府负责人联合对“黑夜站立”运动的暴力行径表示“坚决谴责”。
刚坦说,在共和国广场上,“黑夜站立”现在每天能聚集人。发起者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协调各种事宜,而委员会没有主席,所有决定都是集体做出,没有来自政党和组织的背景,参与者也都是自觉自愿。“我们试图创立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型的民主模式。”他说。
从短期观察,“黑夜站立”运动依然保持着明确的短期目标:阻止政府推行此次劳动法改革。吕芬向媒体透露,他将利用5月1日国际劳动节的契机,与工会运动开展历史性联合。一些组织者认为,成功阻止此次劳动法改革,是“黑夜运动”持续下去的动力。
从长期看,“黑夜站立”还能走多远尚难定论。有人认为,“黑夜站立”运动可能会像2011年西班牙“愤怒的人”运动一样,最终成立一个新政党。但这一看法遭到不少“黑夜站立”支持者的反对。
一位名叫索菲&蒂希耶的组织者公开说:“我们的目标不是要成立新的政党,我们是要描绘新的民主。”一些“黑夜站立”的支持者也认为,如果这一运动最终成为现有政治体制的一部分,将是对自身的背叛。而在《Fakir》报的网页上,则有读者留言发问:“如果你们不成为执政的一方,又拿什么实现理想呢?”
追问——运动背后真相应反思
目前,法国政坛对于“黑夜站立”运动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执政的左派——的一些政治人物以及法国极左翼政治力量,对这一运动持默许或者支持立场。出身左派的法国总统奥朗德公开表示:人们有权利表达各种诉求,这是法国核心价值观所在。
法国主要右翼反对党——共和党,则反对“黑夜站立”运动,并指责政府不作为,要求负责治安的内政部采取行动,以结束对共和国广场的“占领”行为。
前总统萨科齐公开斥责说:“不能接受让没有一点脑子的人来对法国的民主指手画脚。”萨科齐以及他背后的共和党表示,去年11月巴黎遭遇严重恐袭后,法国仍在实施紧急状态,不允许举行公共集会和游行,“黑夜站立”运动耗费警察和宪兵等公共资源,政府却听任事态发展,是不负责任之举,应将集会者驱逐出共和国广场。
法国当地分析人士认为,尽管“黑夜站立”运动提出的口号令人印象深刻,但其反对劳动法改革的诉求,可能会阻碍法国的长远发展。运动发起者指责政府推出的劳动法改革是偏袒雇主、损害劳动者权益,而这种说法不专业也不符合事实。法国经济学界乃至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等国际机构,是呼吁并赞同政府开展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大力调整僵化的劳动力市场的。
有研究者认为,从社会和国家治理角度来看,“黑夜站立”等街头运动,让原本有益于国家的改革被迫陷入僵局,再一次反映出法国社会和国家治理机制的僵化之弊:当部分势力缺乏理性妥协精神,只顾本集团短期利益而牺牲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时,不合理的利益格局会无法调整。
这一运动的兴起,反映出部分民众对法国社会发展现状的不满和失望,可是,人们的反思并没有集中在如何脚踏实地、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上,表现出了“为反对而反对”的特征,过于强调自身的权利而忽视义务,过于注重思辨而忽视实干,这样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文/《瞭望》新闻周刊驻巴黎记者 韩冰 应强 郑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法国“黑夜站立”运动及其社会背景
我的图书馆
法国“黑夜站立”运动及其社会背景
导语“黑夜站立”运动蔓延至欧洲各国,甚至溢出欧洲,充分说明法国社会所潜伏的制度危机在西方社会具有普遍性。这场社会运动未来能够持续多久,又会朝向何方发展,是一个未知数。但是,作为一面透视镜,它赋予我们审视当代法国社会的独特视角,看到这个国家在新的历史时代所面临的困顿与危机。法国社会的未来走向会是我们观察当代世界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载于《当代世界》2016年6月刊&&&张金岭&&&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日,被冠以“黑夜站立”(Nuit debout)之名的社会运动首先在巴黎登场,后又迅速遍及法国各地,其影响很快外溢出国门,在邻国和欧洲以外的西方国家先后出现了不同版本的“黑夜站立”。作为由抗议劳动法改革的大规模示威游行演变而来的公共集会与辩论活动,“黑夜站立”运动不仅拒绝劳动法修订案,谴责政府无力保障民众就业,还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引导民众反思他们眼中的国家困局,直指诸多社会问题背后所潜伏的危机。&“黑夜站立”:一场罢黜运动2016年初,法国经济进入紧急状态。政府于2月向国民议会提交了一项劳动法修改草案,旨在“为企业和在职劳工创设新的自由与保护制度”,并且加快立法进程,以更好地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草案一出,随即遭到民众反对,主因是其中有关增加法定工作时间、赋予雇主更多用工自主权等方面的条款被指严重损害了劳工权益。尽管曾经令法国人引以为豪的每周35小时工作制早已在法律上有所松动,但已经习惯了工作时间少的法国民众不能容忍政府继续延长法定劳动时间,更不能接受法律赋予企业自行裁定加班费支付额度的规定。同时,草案还允许企业在经济困难时期或技术更新换代的情况下无偿辞退员工,也削弱了劳资调解委员会为被辞退员工争取补偿金的权利,施行补偿金封顶制度。但凡在劳动制度方面法律向企业倾斜,法国人都是不能接受的,何况上述规定赋予企业更多的自由辞退员工的权利,改革幅度很大。愤怒的民众普遍认定,这项改革意味着劳工权益的历史性大倒退,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反击。众多工会与青年学生组织依照立法进程中重要的时间节点,数次发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罢工与抗议示威活动。压力之下,政府虽对最有争议的条款进行了修改,但并不能与民意达成共识。面对激烈的街头抗议,政府依然坚持修订法律,在凭借宪法赋予总理的权力强制国民议会通过法案后,又将之提交参议院审议。3月31日,示威游行结束后,一部分人自发地留在巴黎的共和国广场,继续向政府施压。他们讨论斗争形势,反思社会局势,直至深夜。其间,有人提议要持续在夜间占领共和国广场,组织公开的演讲与辩论活动,保持抗争势头。“黑夜站立”运动便由此得名,并作为样板被纷纷效仿,迅速蔓延到全国70多个城市,甚至是邻国和加拿大等非欧洲国家。法国社会学家劳尔冬(Frédéric Lordon)多次应邀发表演讲,认为“黑夜站立”运动应当是一场“罢黜”运动,目标是废除和颠覆法国现有的不合理制度,创建新体系。根据一些社会学家现场调查的结果,共和国广场上公开辩论的参与者来自各个阶层,也不仅限于巴黎地区。他们虽以青年人为主,但年龄超过50岁者亦不在少数,而且60%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1]在广场上象征法兰西共和国的玛丽安娜雕像旁,人们辩论的议题逐步延伸至难民潮与移民、政治制度、金融经济、全球化、国家与民族认同等领域,共同反思法国为什么会陷入僵局,现有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制度能否提供出路等。“黑夜站立”运动将以示威游行为主要形式的抗议活动转变为以自由辩论为主要形式的广场讨论,赋予政治抗争运动以更理性的色彩,民众的政治诉求也从单一的就事论事、表达不满转变为自觉的集体反思,这使它具有了重要的社会动员力量。&失业严重,动摇民生基础“黑夜站立”运动出师于反对劳动法改革的大规模民众抗议。那么,法国的失业问题何以如此棘手呢?近40年来,高失业率几乎是法国劳动力市场的常态。目前,总体失业率为10%,青年人失业率则接近25%,有些地区更高。自奥朗德于2012年执政以来,失业率几乎是连续上升,他有关控制失业问题的允诺已变成法国家喻户晓的笑话。法国失业严重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受到全球化和金融资本等因素的多重影响,法国经济结构持续转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使得实体经济不断向海外转移,本土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很多行业或部门在法国消失,造成大量人员失业。留在国内的第三产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旺盛,受全球经济局势的影响较大。与此同时,法国在劳动就业方面的法律规定过于琐碎、严苛、复杂,限制了企业用工的灵活性。最低工资、社会分摊金、失业津贴等不时调整,持续提升企业的用工成本。强大的工会组织及其主导的劳资谈判虽然是保护劳工权益的积极因素,但它们在与企业互动时,往往会采取比较激烈、极端的方式先发制人,这给劳资谈判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得企业招工的积极性不高。早在十年前,为了应对失业问题,提升企业用工意愿,增强其竞争力,法国曾经酝酿过一次力度较大的劳动法改革,首创了新雇佣合同(CNE)、首次雇佣合同(CPE)等用工机制,同样也遭到了强烈的社会抗议。新型合同在出台后不久便被淘汰,政府革新劳动力雇佣机制的努力也以失败告终。如今,民众能够获得被视作“铁饭碗”的无固定期限合同(CDI)的机会大幅减少,工作岗位的人员轮换率不断上升,尤其常见于青年人群体和部分行业,民众就业的不稳定性大幅增加。严重的失业问题动摇了法国的民生基础。近些年来,法国经济增长迟缓,复苏乏力,企业雇工的意愿与需求持续不振。政府财政收入本就不高,尽管施行紧缩政策,却因公共支出名目繁多,导致财政压力很大。与此同时,社会福利不断缩水,令很多失业家庭陷入生活困境。为使退休金能够正常运转起来,政府不得不改革退休制度,延迟领取退休金的时间,令国民不满。此举也因阻碍了劳动力市场上正常的代际更替而加重了青年人的就业压力。诸多因素相互关联,其连锁效应严重影响了法国的国计民生,甚至有些人开始不同程度地走向贫困。“黑夜站立”运动的有些参与者要求国家实现全民就业,施行终身工资制,并对高收入现象进行监管,以缩短贫富差距,还主张摧毁金融资本主义经济,保障民生等。虽然有些要求看起来不切实际,但这种诉求与愿望却是折射民众生存状态的一面镜子。&一场名为“黑夜站立”的社会运动在法国发展蔓延。这场由修改劳动法引发的抗议示威活动自3月31日在巴黎爆发以来,参与阶层不断扩大,地点也从巴黎扩展到法国数十个城市。图为日,在法国马赛,高中学生参加反对新劳动法草案的示威游行。社会动荡,折射国家困境从激烈批判劳动法改革草案开始,“黑夜站立”运动逐渐地引发民众对法国社会长期以来所深陷其中的困局进行反思。最近几年,引发社会动荡的事件在法国频频发生,既涉及到失业与贫困、退休制度改革、社会福利保障等议题,又跟移民与难民问题、宗教与族群关系等有关,还包括曾经引起严重恐慌的系列恐怖袭击等,国家面临重重困境。高达25%的失业率令青年人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有些人长期找不到稳定工作,难以积累足够的职场经验,而缺乏经验则妨碍他们获得稳定的工作。青年人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却难以自食其力,更不用提什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由此,一部分人对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失望日益强烈。如今,法国的社会生态总体发生很大变化。不但失业问题严重,社会福利缩减、民众生活水平下降,而且贫富差距拉大,阶层固化,两极分化严重,不平等与贫困现象突出;与此相伴,移民问题日益严重,族群矛盾突出,民族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诸多因素使得社会失去了稳定的根基,民众的焦虑感、不安全感与日俱增。社会局势的持续恶化,击垮了国民的信心,民众呼吁政府进行改革,却似乎又失去了等待变革显现成效的耐心,抗议活动接连不断。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兰西共和国的箴言,代表着法国的人文精神。可如今,一些法国人却深深地怀疑他们的社会是否真正地存在自由和平等,更遑论博爱了。受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实践的影响,所谓的自由仅仅是单向度的资本自由,“当社会大众的平等要求与垄断资本的自由原则相冲突时,大众的平等要求就必须绝对服从资本自由的制约和规范”,由此普通民众的自由与平等越来越退缩至基本的政治与社会理想中,留存在观念里。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曾经存在的社会流动性早已不见踪影,阶层固化让青年一代自感前途没有希望,两极分化与日益贫困成为很多人生活的常态。法国历来标榜自己是一个法治、民主的国家,可是在抗议示威活动中经常出现的破坏与暴力行为恰是对法律的藐视,甚至有人声称必须以暴力来反抗现有的法治秩序,重新建立法治。巴黎市长强烈谴责“黑夜站立”运动期间发生的破坏与暴力行为,认为向警方挑衅、打砸公物与私人财产的行为既挑战了巴黎的社会和谐,破坏了社会辩论的前提,也有损于运动本身的信誉。在这样一个有法不遵的时代,社会矛盾与危机达到了何种程度,可想而知。近些年来,各行各业动辄就组织罢工游行,早已成为法国社会的常态,正常的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政府也不得不发出保证最低公共服务的无奈呼吁。国家与政府往往成为被民众集体绑架的对象,群体性的权益诉求运动也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以寻找最好的时机罢工或示威游行,增加与政府谈判的砝码,这已成为社会对话的基本形式。如此困局,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其制度的纵容使然。重新思考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是法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黑夜站立”运动后来发生严重破坏和暴力事件。变革困难,凸显制度危机面对种种困境,变革的呼声响彻整个法国社会。可是,如何改变呢?没有人能够给出最好的答案。变革困难凸显了当代法国所面临的制度危机。全球化与金融资本深刻地改变法国经济与社会格局的同时,也改变了资本与政治之间的互动模式。与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西班牙“愤怒者”运动一样,“黑夜站立”运动也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由金融资本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如今,在全球化的驱动下,金融资本体系已经完全掌控了法国的经济命脉,实体经济萎靡不振;资本操纵着政治选举,所谓民主早已成为寡头政治的工具;大量民众失业,社会财富迅速向少数群体聚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资本经济的束缚下,政府出台的诸多政策大多是在劳资关系上做些修修补补之事,并没有真正地创造多少就业岗位,也不会带来实质性变化。换句话说,解决就业这一民生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政府。但民众也只能迁怒于政府面对资本控制的无能,这种困局是其现行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制度所无力摆脱的。法国民众对其政治机制已经普遍失去了信心。近些年来,无论是总统选举、立法选举,还是市镇、省、大区等地方议会选举,总有一半左右的人不参加投票,这是他们对其政治制度不满意与不信任的表达。“黑夜站立”运动的参与者大多认为没有任何一个传统政党能够代表他们的主张和诉求,也拒绝与任何政党合作。当这场运动在社会动员方面表现出强大力量之际,一些政党、工会与其他的政治性组织曾试图以各自组织的名义介入这场运动,均遭到参与者的拒绝,因为多数人并不希望运动朝着组建政党的方向发展。这种拒绝源自民众对传统政党政治的不信任。在现有制度体系下,法国社会对话的机制是失败的。政府每每酝酿重大的政策改革,基本上都会遭遇大规模的民众抗议,基本的公共服务因罢工而得不到保障,甚至发生严重的破坏与暴力事件,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制造不稳定因素。过激行为固然有当事人个体层面的因素,但我们从中看到的是民众对自己极度不满情绪的发泄,是政府缺乏能力推动开展真正的社会对话的表现,也是民众不合作态度的写照,“只要权利不要责任”的价值取向似乎已经成为现有制度体系催生的怪物。长此以往,社会困局必然恶性循环,引发连环的负面效应。&结& 语“黑夜站立”运动蔓延至欧洲各国,甚至溢出欧洲,充分说明法国社会所潜伏的制度危机在西方社会具有普遍性。这场社会运动未来能够持续多久,又会朝向何方发展,是一个未知数。但是,作为一面透视镜,它赋予我们审视当代法国社会的独特视角,看到这个国家在新的历史时代所面临的困顿与危机。法国社会的未来走向会是我们观察当代世界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责任编辑:徐海娜平台编辑:吴小玲本文版权归《当代世界》杂志所有,转载需联系本公众平台授权《当代世界》第6期·国别政治中联部主管·研究国际问题的必读期刊
TA的最新馆藏“黑夜站立”行动直指法国社会之弊
日 15:50:17
  4月22日,在法国巴黎共和国广场,“黑夜站立”运动参与者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活动。 新华社记者 郑斌 摄
  新华社巴黎5月1日电 (国际观察)“黑夜站立”行动直指法国社会之弊
  新华社记者郑斌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法国主要工会组织仍于1日在巴黎和其他城市组织示威游行。记者在巴黎游行现场看到,一些游行者高举着“黑夜站立”字样的标语。这一活动显示出,法国民众对本国政治的失望。活动参与者认为,机制上的弊端使得法国难以进行有效改革以解决社会经济问题。
  劳动法改革陷入僵局
  今年游行者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即将于5月3日在法国议会下院进入审议的劳动法修改草案。他们要求政府撤回该草案。
  法国政府希望改革劳动法,通过赋予雇主更多用工自主权、灵活制定员工加班费以及延长工作时间等措施,来刺激法国的劳动力市场。
  这一改革旨在提升法国的经济活力、增加就业岗位、增强法国的国际竞争力,但对于年轻学生和企业员工来说却意味着福利削减、保障减少。
  自2月劳动法改革的消息公布以来,法国工会接连发起大规模示威和抗议。法国政府被迫让步,对劳动法草案进行修改,但部分强硬的工会势力仍以绝不妥协的态度,全面否定新劳动法草案。
  法国总工会总书记菲利普·马丁内斯表示,政府应听取民意,撤回劳动法修改草案。法国工人力量总工会总书记让-克洛德·马伊说:“只要他们不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将继续动员起来。”
  直指法国社会之弊
  “五一”游行是法国近期众多抗议示威活动的一部分。自劳动法改革风波以来,法国的抗议示威活动不断发展扩大,抗议内容也从反对劳动法改革扩展到各种社会问题。这些抗议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3月底诞生的“黑夜站立”运动。
  该运动以集会演讲为主要形式。每天晚上,抗议者在巴黎共和国广场聚集,讨论的主题从劳动法修改所涉及的最低收入、工作时间、用工制度等延伸至社会治理、环境问题、女权问题等多个方面,甚至指向法国的政治制度。
  活动组织者之一阿尔芒对新华社记者说,人们在共和国广场上举行活动,是希望他们的声音被听到,“我们都认为,法国的民主制度现在不行了,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反思”。
  为“黑夜站立”运动散发传单的大学生志愿者路易说,法国目前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有很多问题,选民对政治机构的不信任正在增长。
  一些媒体指出,这场运动反映了“反自由资本主义”“反现行体制”和“反全球化”等多种思潮。
  治理社会僵化难以下手
  劳动法改革之争,说明法国社会变革已经很难找到突破口,治理法国社会僵化无从下手。
  法国分析人士指出,“黑夜站立”这类抗议示威活动的产生是法国政治和经济社会矛盾长期积累,民众对政治人物无力改革社会感到失望的一种表现。近年来,法国民众对传统政党和政治文化失望情绪日益严重,认为它们已经无法代表自己,导致各类选举投票弃权率一直居高不下。
  还有法国人士认为,法国政府试图改革劳动法,却遭到大规模抗议反对,这是法国式矛盾的一个例子。
  有分析指出,在法国这种左右政党对抗激烈的国家,能够让它们协商一致的东西实在不多。议会在讨论很多议题时往往以政党划界,你赞成的我就反对,造成立法机构效率低下、议而不决,最终耽误国事。
  观察人士说,法国明年将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在围绕选举展开的激烈争夺中,执政的社会党政府恐怕无法实施真正的改革。保住大大小小的乌纱帽,将是各级政治人物首要考虑的问题。我给文章打分
新闻排行榜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黑夜站立”折射法国社会治理困局(国际视点)
本报驻法国记者
  当地时间4月28日,法国多个城市爆发反对劳动法改革游行。图为法国巴黎民众在街头抗议。  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4月28日,法国多个城市爆发了反对劳动法改革的大规模游行,巴黎、马赛、南特、雷恩等地还引发了警民冲突,警方逮捕了124人。这些抗议示威行动以及从3月31日开始的“黑夜站立”行动折射出法国社会治理困局。    劳动法修改草案引发民众持续抗议  3月上旬,法国政府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解决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问题,推出了新劳动法草案,希望通过增加工作时间,赋予雇主更多用工自由等措施刺激经济增长,由此引发法国民众持续不断的抗议风潮。  从3月31日开始,一场名为“黑夜站立”的抗议行动每天吸引着众多参与者。他们三五成群,各年龄段、各种肤色的人群在巴黎共和国广场讨论各种问题,有的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有的静静讲述自己的感受;议题非常宽泛,从难民潮到环保,从全球化到金融市场……  “黑夜站立”的组织者喊出这样的口号:如果不终结资本主义,我们不允许4月开始。他们从3月31日算起,4月28日变成了“3月59日”。  4月26日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巴黎共和国广场,只见象征法兰西共和国的玛丽安娜雕像正面拉着一条大标语,上写“反对劳动法、阻止、破坏、大罢工”的字样,雕像背面有标语称“说好的民主,你在哪里?”  阿黛勒是人民教育主题小组的成员,她的上衣背面、袖口都贴着“教育站立”的字条,她演讲后不断有人提问,或接过话筒发表言论,发言者经常说着说着就偏离了主题,变成了控诉大会,纷纷痛陈法国政经体制的种种弊端。一位名叫克莱斯的组织者对本报记者说:我们觉得目前法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无法解决当前的各种危机,因此需要其他解决办法。“黑夜站立”就是为大家提供平台参与讨论,大家可以就各种问题畅所欲言。  社会进步需要法国各阶层凝聚共识  目前,“黑夜站立”尚无偃旗息鼓的迹象,其发展方向也引发关注和争议。有组织者表示,即使政府撤销对劳动法的改革,“黑夜站立”仍将继续。有评论认为,目前的法国社会陷入政治经济双重危机,现行体制无法解决各种矛盾,“黑夜站立”可能成为法国社会深刻变革的开端。  巴黎第八大学著名政治学教授伊夫·桑托梅儿认为,许多法国人已经认识到法国的治理偏离了航向,这种偏离既有安全方面的,也有身份认同方面的,目前的体制难以为国家指明一个共同方向。  此间舆论认为,虽然“黑夜站立”的导火索是反对劳动法改革,但其产生的背景与原因则更加复杂。首先,法国的经济社会形势每况愈下,尤其是青年的就业情况与生存前景令人担忧,因此最初吸引了许多年轻学生参与,他们对经济衰退、社会不公等不满,对自己的毕业文凭不能为未来发展提供保障表示愤怒。拥有斗争经验与技能的一些左派知识分子参与引导了此次运动。其次,无论是过去萨科齐领导的右派政府,还是目前奥朗德的左派政府,都无法解决法国面临的经济社会危机,各个政党本身危机重重,政府权威逐渐丧失,政党信誉一落千丈。就连现任经济部长马克龙也明确表示对左派不满。失望之余,人们希望找到其他替代办法。于是他们“黑夜站立”通宵达旦地讨论各种问题与解决之道。第三,对目前的西方民主制度越来越不信任,不断曝光的金钱政治、腐败大案令人大跌眼镜。90%的法国人认为法国公共部门存在腐败,其中政党腐败最为严重。于是“黑夜站立”出现了公民辩论、公民大会、直接民主等活动,便不足为奇。  “黑夜站立”衍生的一系列现象,清晰凸显出当前法国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当社会发展遭遇停滞、利益格局需要调整之时,街头示威行动大大增加了改革阻力,而政府又欠缺推行改革的意志和能力,最终导致真正有利于社会长远发展的改革难以推行,继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前途。  分析认为,如果法国各阶层不能凝聚共识,以理性的精神、实干的态度正视改革带来的阵痛,采取一致行动,辩论本身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只有理性妥协、脚踏实地才能以最小代价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本报巴黎4月29日电)&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夜站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