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老感觉自己脏,身体有病,人休内五脏六腑结构图衰竭,别人

声明: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邮件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五脏六腑 【专业分享】胸椎有病,五脏六腑谁也别想跑![ 14:02:07]
专题分类:>>>
  当我们自认为对颈椎病、腰椎病有所了解时,有没有想过,这可能也是一个误区——片叶障目,不见树林?但我们一次次调整好病人的颈椎、腰椎时,有没有发现——错位还是会发生,疼痛还是没减轻?人是一个整体,人的脊柱也是一个整体,当我们把全部精力放在颈椎、腰椎上时,可曾想过——也许真正的病因,已经被冷落?  闲言少叙,请出今天的主角——胸椎!上承颈椎,下连腰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脊髓通路,交感神经,五脏六腑,皆在阵前。  从脊柱本身来讲,颈椎的灵活性是最强的,越往下走,稳定性就成了主导。加上现代人久坐不动,胸腰椎的灵活性就更差了。上胸椎是颈椎的基座,颈椎一旦出现错位,要着重检查胸椎是否也有问题。比如颈胸交界处有没有颈后大包,有没有驼背。我们常说的上交叉体态——圆肩驼背头前引,其实并不只是颈部的问题,“驼背”引起的就更多是胸椎的问题。此中问题实在太多,后边我们会单用一篇文章详细阐述。同理,腰椎也是一样,我们常说的下交叉体态——腰大肌出现问题时,其附着的不仅是全部腰椎,也有最末节胸椎的椎体,所以,也要重视胸椎的检查。  综上所述,我们在对颈椎错位进行治疗的同时,要顾及到上胸椎段的检查和治疗;在对腰椎错位进行治疗时,要顾及到下胸椎段的检查和治疗。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内脏的问题。  我们的心肝脾肺肾几乎都位于胸椎的前方,我们虽然常说“腰为肾之府”,但其实肾的解剖位置远没有那么“下流”——左肾脏一般位于T11-L2椎体下缘,右肾脏一般位于T12-L3椎体上缘,我们常摸的骶髂关节后腰部并不是您的“肾”之府,只是一堆肌肉筋膜激痛点而已。  再说神经,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即位于脊髓第一胸椎节段至第三腰椎节段的侧角,主要功能是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胸椎出现小关节错位,容易引起交感神经的异常变动,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胸椎1:气短、气急、肘手痛、凉、早博、手软无力、上臂后侧麻痛;胸椎2:气短胸痛、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肩膀硬化、上臂后侧麻痛;胸椎3:肺部、支气管症状、易患感冒;胸椎4:胸背痛、胸闷、冠心病(心绞痛)、长叹气;(心肺系疾病)胸椎5:口苦、低血压、胃痉挛、癫痫;胸椎6:胃痛、消化不良、胃痉挛;胸椎7:胃溃疡症状、消化不良、胃下垂、口臭;(脾胃系疾病)胸椎8:免疫功能低下、肝胆病、糖尿病;胸椎9:肾功能障碍、小便白浊、尿不畅、过敏证、身体手脚冰冷、癫痫;胸椎10:肾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胸椎11:肾功能障碍、尿道病、皮肤病;胸椎12:下腹疼凉、疲劳综合症、不孕症、风湿症、生殖器官表面痛痒;(肝肾系疾病)  以上问题,如果有并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可以尝试针对胸椎进行调整,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关于胸椎矫正的手法,龙氏治脊和美式整脊都多有详解,我们后续也会整理分享,同时,今晚也有一位魔手导师的胸椎关节矫正技术,你不容错过。往下看。
专题导读:>>>
"五脏六腑"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五脏疾病养生图
我的图书馆
五脏疾病养生图
【一招一式调五脏,老祖宗留下5个“养生精髓”】作息不规律、压力过大、抽烟喝酒等坏习惯都会加剧体内器官的“衰老”。为你推荐5个简便易行且有效的“调养五脏动作”:1.常闭双眼——养肝血;2.调息摩脐——降心火;3.单举手臂——调脾胃;4.展肩扩胸——宣肺气;5.勤踮脚尖——养肾气。&【滋补五脏的食物推荐】好多喜欢吃的东西呀
五脏自查表
&五脏与五情绪之间的关系
&五脏六腑气机运行关系
&肝系养生图&&&&&&&&&心系养生图&&&&&&&&&&&&&&&&&&&&&&&&&&脾系养生图&&&&&&&&肺系养生图&&&&&&&&肾系养生图&
人体五行五脏八卦对应图&
五脏六腑气机运行关系
《五脏一体养生术》的思想精髓
《五脏一体养生术》是我国传统中医学的一种特色诊疗医术,属于“上工治未病”的范畴。即:药食同源保健人体,预防疾病,调理人体亚健康状态,不仅能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美白肌肤,延缓衰老。而且能治愈由于五脏功能不协调或衰退引起的各种大病,顽固病,慢性病等。《五脏一体养生术》是融黄帝内经,温补派薛己、孙思邈的养生理论精华为一体,中医学高层次理论学说。即:融阴阳平衡,五行,五脏,五色,五方,五季,五化,五味等理论,进行临床理论和实践运用的一种药食同源无毒副作用的中医药特色诊疗。是我国尚存的独家中医理论和医术。其医术是采用中医的望闻问切,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艾灸,生辰八字子午流注开穴,反射疗法(即:全息生物诊断治疗,现在国际风靡的新医学领域的第三科技)等,诊断病症,辩证施术保健养生和治疗。
《五脏一体养生术》指五行相对五脏(木火土金水相对肝心脾肺肾);五味入五脏(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五色养五脏等原理,来养护人体的健康,除了专用的养生类贵重中草药以外,同时配以药酒药膳。中医上工认为:五脏的功能疲劳衰退会导致各种疾病和不良症状,如:
一.肝脏功能衰退运作机能不协调,轻者会导致患者眼睛干涩或流泪,心情压抑,胁肋疼痛,脾气暴躁或心情郁闷,容易疲劳,精神压力大等;重者导致肝气郁结,乳腺增生,乳腺肿块,肝脏囊肿,肝脏肿块或恶瘤等。
现代临床研究发现:酒精肝和脂肪肝病的肝硬化速度比其它肝脏病来得更快,后期的器质性改变(肝脏硬化,恶性肿瘤等症)均不能逆转。但是,经中医药调理的重型乙肝,脂肪肝等,很快能控制或治愈,同样能和正常人一样健康长寿;
二.心脏功能衰退或运作机能不协调时,轻者心慌心悸,梦多胸闷,心绞痛等;重者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脏衰竭,动者气喘,面色紫暗,苍白,干涩无华等;病情拖延后,会导致器质性病变,需要西医手术造影搁放支架或者搭桥手术。手术后的患者,元气大伤,会影响寿命,体质也大大下降,严重的同样导致人体四肢瘫痪,生活难以自理。
现代中医药临床研究,通过中医药保守治疗,不仅能够治愈这些大病,对于心肌梗塞的患者,通过一年的治疗后,心血管可以再生,人体完全恢复健康。不仅保护了人体的元气和健康寿命,而且,省去了昂贵的西药和手术经费。中医药不仅能调理保健人体健康长寿,而且,能使大病的患者死里重生。能够康复的心肌梗塞病,血管再生就是典型的病例。国内外多家新闻媒体均有相关报道。
三.脾脏功能衰退或机能运作不协调时,轻者出现饮食无味消化不良,体乏无力,轻度贫血,面色苍白或者面色紫暗,面部痤疮或背部痤疮等,重者导致大便溏泻,五更泻,月经紊乱血漏血崩,严重贫血,中气下陷或中气外泄,脾脏囊肿或肿瘤等。
四.肺脏功能衰退或运作机能不协调时,轻者皮肤干燥,容易过敏,皱纹增多,容易感冒咳嗽,毛发无华容易脱落,各种皮肤病等;重者易患支气管炎,哮喘,肺部肿块,肿瘤,皮肤顽症等;
五.肾脏功能衰退或运作机能不协调时,轻者会出现耳鸣耳聋,头发脱落,腰酸背痛,双腿无力或疼痛,记忆力减退,怕冷怕热,胆量变小,大小便失禁,尿多尿少等症状;重者或导致牙齿脱落,头发早白,骨质疏松,提前衰老,尿毒症,肾炎,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性功能衰退,男女不孕不育,怀孕妇女易导致胎儿流产或胎儿不健康,小儿发育不良,萎症(不长个头),小儿多病体质不良等等。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中医药不仅可以治疗不孕不育症。而且,让输卵管阻死的患者重新再生旁开的输卵管。重要的是能够修复肾脏功能。国内外均有报道。
如果久病不能及时治疗,就会造成多个脏器的功能衰退,多个系统的病变:比如:心脾肾脏器功能同时失调,就会造成人多寐少寐(即:睡觉时间超过八小时或少于八小时),大便不成形或五更泻,月经多或者少,提前或错后,以至于血漏血崩,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严重时会见到皮下出血,面部痤疮久治不愈,皮肤粗糙或黧黑,面部蝴蝶斑,褐色斑,雀斑等,继续拖延,心脏衰竭,易导致心肌猝死,心脏梗塞等;肾脏衰竭,易导致肾小球肾炎,尿毒症等;脾脏衰竭,易导致大出血,皮下出血,大便或月经不正常量的出血,腹内多脏器囊肿,甚至腹水等等。
心肝肾功能失调,就会导致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口干口臭,怕冷怕热,疲乏无力,面色赤红,面色紫暗或面色苍白,心慌气短,胸闷绞痛,大便干结或溏泄,经常出现眼皮和下肢浮肿,尿多尿少尿崩或乳糜尿,腰酸背痛等等。易患高血压或低血压,甲亢甲低,高血脂,高血粘,高血糖,脂肪肝,肝囊肿,肥胖症,乳腺增生,乳腺肿块,子宫肌瘤,甚至导致肝癌,乳腺癌。还有慢性妇科疾病和男性病,性功能疾病和障碍,脑萎缩,脑中风,帕金森氏症,精神抑郁,精神分裂症等等。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用中医药治疗脑梗塞,脑萎缩患者,一年后同样发现新生的脑神经绕开了梗塞的部位,使人的大脑恢复正常。同样采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氏症,也可以得到显著疗效或者治愈。
“上工治未病”的宣传,是国家原副总理吴仪一再紧急呼吁亲手抓的工作(吴仪退休后,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中医药,为全国人民做榜样)。最近,是国务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几个部委共同制定,去年11月已经开始实施的全民教育大宣传活动,全国十七大城市都已经启动巡回对全民公益性授课,宣讲“上工治未病”的文化。“上工治未病”是我国五千多年来遗留下来的珍贵知识宝库,就是用中医药的调理保健人体。西方国家一直风靡20年的亚健康保健,或者说是医学领域的第三科技,就是我们老祖宗的这个“上工治未病”的中医药。预防疾病,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延缓衰老。
五官对应的五脏关系
中医认为,五官与五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故有“鼻为肺之官、目为肝之官、口唇为脾之官、舌为心之官、耳为肾之官”之说(见五脏与五官的对应关系表)。
五脏与五官的对应关系表
五脏 肺 肝 肾 心 脾
五官 鼻 目 耳 舌 口
我总结中医养生智慧,将中华养生之道的精华----天人合一,即人体器官与季节、方位、五行密不可分的联系,集于一图,简单明了,便于教学,更方便不懂中医的人学习中华养生健身之道,希望能帮到更多人健康长寿,摆脱疾病困扰。附《中华养生图》说明
《中华养生图》说明
一、绿色区代表春季、东方,属木。
“木曰曲直”,代表萌生、升发、条达、舒畅的功能,在人体为肝。肝与胆相表里,主筋,开窍于双目,其华在爪。肝喜酸,怒伤肝,在动为握。风伤筋。
二、红色区代表夏季、南方,属火。
“火曰炎上”,代表生长、温热、向上等性质,在人体为心。心和小肠相表里,主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色。心喜苦,喜伤心,在动为忧。暑伤脉。
三、黄色区代表长夏、中央,属土。
“土爱稼墙”代表了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在人体为脾。脾和胃相表里,主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喜甘,思伤脾,在动为哕。湿伤肉。
四、白色区代表秋季、西方,属金。
“金曰从革”,代表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在人体为肺。肺与大肠相表里,主皮毛,开窍于鼻,其华在毛。肺喜辛,悲伤肺,在动为咳。燥伤皮毛。
五、黑色区代表冬季、北方,属水。
“水曰润下”,代表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性质,在人体为肾。肾和膀胱相表里,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肾喜咸,恐伤肾,在动为栗。寒伤骨。
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以此相对应的就是所属于的季节、方位、脏俯器官及其功能所喜所伤。
鼻为肺之官
  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这里讲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比如当人得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息鼻张的症状。
目为肝之官
  肝开窍于目,得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联。
  在中医的五色和五脏的配属里,肝主青色。这个青色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青草、树叶的绿色,而是苍色。肝是从肾水里面生发出来的,苍这个颜色是黑色与青色的一个过渡之色。顺便谈一个问题:如果人在冬季没有养好身体,到了春天气机就生发不起来,就会生病。所以,了解颜色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对养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们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脸色的变化对身体的状况作出判断。
口唇为脾之官
  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舌为心之官
  舌为心之官。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舌卷缩等症状。口误,经常说错话,也是心气不足的象。
  《黄帝内经》上有:心病者,舌卷缩,颧赤。颧赤是说心脏有病的话,颧骨这个部位会发红。除了颧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要留心印堂,因为心病还会表现在印堂处。印堂位于两眉之间,此处如果突然地发红,而且图案如灯花状,是心神将散的象,我们尤其要当心,这叫“祸福在旦夕间”,可能会有重病突发。印堂发黑也不是件好事,从中医的角度讲,这相当于水气凌心,就是肾水太多,心火太弱,肾水上来使心火的功能发挥不了。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印堂颜色的变化加以小心。
耳为肾之官
  耳朵是肾之官。耳朵的病都会跟肾相关。《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得肾病的人会有耳聋、耳鸣的症状。
  五官通利则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
  五官的关窍必须保持时刻通利,它们的功能才能正常地发挥出来。“肺和则鼻能知臭香”,意思就是如果肺气很好的话,鼻子才可以闻到五味;“心和则舌能知五味”,意思是心气和,舌头的分辨能力才会特别强,舌头才可以尝出五味;“脾和则口能知五谷”,是说如果脾气很好的话,人的口方能感受到五谷的味道,有食欲;“肝和则目能辨五色”,是说肝气正常的话,人的眼睛才可以看清楚各种颜色;“肾和则耳能闻五音”,是说肾气很好的话,人的耳朵就能听见五音。《黄帝内经》上还有“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就是说五脏六腑如果有病变,就会造成七窍不通,甚至会积聚成痈、成癌。
  综上所述,中医认为五官与脏腑器官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了解五官的病变就可以发现隐藏在身体内的五脏的病变,所以我们要时刻留心五官的变化,才能留意到相关联的五脏的情况。
  具体到五官的养生方法,很简单:常闭眼,养神;少说话,养心;平稳呼吸,养肺;多食美味,养口;少惹烦杂,非礼勿听,养耳。
五常、五戒、五行、五脏、五色、五情、五味、五官和五方的对应关系& 一、五常、五戒、五行、五脏的关系& 杀不戒杀则不仁而缺木肝胆受伤& 盗不戒盗则无义而缺金肺肠受伤& 淫不戒淫则无礼而缺火心受伤& 酒不戒酒则无智而缺水肾胱受伤& 妄不戒妄语则无信而缺土脾胃受伤& 五荤:葱=伤肾耗水气,吃多情绪不稳惊慌难安。& 韭=伤肝耗木气,肝火旺盛容易动怒伤情。& 薤=伤脾困土气,脾胰不顺经常烦恼忧郁。& 蒜=伤心灭火气,吃多心神容易散漫不振。& 渠=伤肺散金气,肺劳经常出悲观心态。& 五荤,熟食发淫,生啖增恚。& 二、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及与相关疾病的关联& (1)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如:& 1.肝木盛脾土,则临床上见肝脾不和证,治疗时一般是采取“培土抑木”(疏肝健脾)的方法。& 2.肾生肝,(水生木)肾精能滋养肝脾不和证,即“水能生木”,当“肾水”不足时,肝木失养,病人出现“肝阳上亢”等水不涵木的病证,治疗时要滋水涵木,肝阳上亢的证候可以得到改善。& 3.肾助脾(火生土),脾的运化功能需要肾阳的帮助才能正常进行,假如肾阳虚导致脾阳虚,临床上出现脾肾阳虚证,产生腹泻、水肿等证。治宜温补肾火,资助脾阳(温肾健脾)的方法。& 4.脾益肺(土生金),脾气健运,将饮食精微运输给肺,从而保持肺的功能正常,脾虚精微不升,废浊不降,轻易产生痰湿,出现痰多,咳嗽等肺的症状,治疗则需健脾化痰,即“培土生金”健脾补肺的方法治疗,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 5.肾济心(水火相济),肾主水,心主火,肾藏精。正常时,心肾互济,心助肾以阳,肾助心以阴,互相交往,保持平衡状态,中医叫“心肾相交”。如肾水不足,则不能滋润心阳,就会引起心火亢盛的症状,出现“心肾不交证。”治疗应当滋肾水(阴)降心火,使病证得以痊愈。& 6、肾藏金。一般骨折的人在断骨生长时吃些补肾的食物或药物,骨骼的生长比较快,比较好。& (2)五行与相关疾病的关联& 木: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又属筋骨和四肢。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肝,胆,头,颈,四肢,关节,筋脉,眼,神经等方面的疾病,青色。& 火: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小肠,心脏,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腹部,舌部等方面的疾病,红色。& 土: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脾,胃,肋,背,胸,肺,肚等方面的疾病.黄色。& 金: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大肠,肺,脐,咳痰,肝,皮肤,痔疮,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白色。& 水:肾与膀胱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脑与泌尿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肾,膀胱,胫,足,头,肝,泌尿,阴部,腰部,耳,子宫,疝气等方面的疾病,黑色。& 三、五脏六腑之简述& 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为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陌生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泌别清浊,传化精华,将糟粕排出体外,而不使之存留;而五脏则是藏精气神。&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靠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四、五色与五脏的对应关系&&&
五、五官与五脏1、鼻为肺之官& 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这里讲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比如当人得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息鼻张的症状。& 2、目为肝之官& 肝开窍于目,得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小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联。& 在中医的五色和五脏的配属里,肝主青色。这个青色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青草、树叶的绿色,而是苍色。肝是从肾水里面生发出来的,苍这个颜色是黑色与青色的一个过渡之色。顺便谈一个问题:如果人在冬季没有养好身体,到了春天气机就生发不起来,就会生病。所以,了解颜色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对养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们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脸色的变化对身体的状况作出判断。& 3、口唇为脾之官& 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4、舌为心之官& 舌为心之官。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舌卷缩等症状。口误,经常说错话,也是心气不足的象。& 《黄帝内经》上有:心病者,舌卷缩,颧赤。颧赤是说心脏有病的话,颧骨这个部位会发红。除了颧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要留心印堂,因为心病还会表现在印堂处。印堂位于两眉之间,此处如果突然地发红,而且图案如灯花状,是心神将散的象,我们尤其要当心,这叫“祸福在旦夕间”,可能会有重病突发。印堂发黑也不是件好事,从中医的角度讲,这相当于水气凌心,就是肾水太多,心火太弱,肾水上来使心火的功能发挥不了。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印堂颜色的变化加以小心。& 5、耳为肾之官& 耳朵是肾之官。耳朵的病都会跟肾相关。《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得肾病的人会有耳聋、耳鸣的症状。& 五官通利则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中医认为五官与脏腑器官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了解五官的病变就可以发现隐藏在身体内的五脏的病变,所以我们要时刻留心五官的变化,才能留意到相关联的五脏的情况。& 具体到五官的养生方法:常闭眼,养神;少说话,养心;平稳呼吸,养肺;多食美味,养口;少惹烦杂,非礼勿听,养耳。& 六、五情与五脏& 1、“心在志为喜”&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与“喜”有关。《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喜悦的过程,犹如人体能源(精神能源和机体能源)的释放过程,获得释放的能源,将形成原动力,展开新的精神活动,并支配着身体活力,创造出新的业绩。如:能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使人感到生活和工作中充满乐趣和信心,从而动作起来显得轻松有力、敏捷、准确、精力充沛;能使心脏、血管的肌肉运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水平提高;能扩张肺部,使呼吸运动加强,肺活量增大,有利于肺部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能加强消化器官的运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 2、“肝在志为怒”&   怒是人们受到外界刺激时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是一种不良的情志刺激。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故称“肝在志为怒”。一方面,大怒可以伤肝,导致疏泄失常,肝气亢奋,血随气涌,可见面红目赤,心烦易怒,甚则可见吐血、衄血、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另一方面,如肝失疏泄,也可致情志失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心烦易怒。3、“脾在志为思”&   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虑、思考,是人体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思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当人沉湎于思考或焦虑时,往往会出现饮食无味、食欲下降。有的妇女可以因为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导致月经量少,经期紊乱等,这与脾主统血的功能相一致。4、“肺在志为忧(悲)”&   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当人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涕,就是肺分泌的黏液。人哭泣的时候,肺气盛,黏液分泌增多,而肺开窍于鼻,所以涕就从鼻中流出了。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忧愁悲伤哭泣,还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 5、“肾在志为恐”&   恐为肾志,肾是人们表达惊恐之志的主要脏器。恐是人们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是一种不良的刺激。《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即是说明惊恐的刺激,对机体气机的运行可产生不良的影响。“恐则气下”,是指人在恐惧状态中,上焦的气机闭塞不畅,可使气迫于下焦,则下焦产生胀满,甚则遗尿。“惊则气乱”,则是指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可因惊慌而产生一时性的扰乱,出现心神不定,手足无措等现象。& 七、五味与五脏&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帮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饿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酸梅、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含有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防治各种疮症。& 3、甜(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选择。& 4、辣(辛)入肺: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有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肾经衰弱者不可食用。& 5、咸入肾: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咸味有泄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属于优质的咸味食品。&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厨房;最好的药物,是饮食;最好的疗效,是坚持!& 仁义礼智信对五脏的影响& 彭鑫博士& 彭鑫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导师为赵吉平教授,专攻针灸临床,博士导师为傅延龄教授,期间学习《伤寒论》经方的理论与应用,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工作,从事中医学方法论及中国古代术数学研究,对五运六气的临床应用颇有心得。& 彭鑫博士曾游学于京师,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拜访学院派老师及民间特色中医,参悟中医与生命科学之理,学通儒释道,并将之贯通于临床,“针灸与中药并用、辨证共运气相参”,从多方印证将五运六气应用于临床,取得了非凡的效果,在推行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亦有建树,严格者。& 我今天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仁义礼智信对五脏的影响。总的来说,一个人的起心动念和言行造作,不仅对人的身体有直接影响,而且起什么心、动什么念、做什么事还会对应着影响到身体的哪个部位,这都是很有科学根据的。有经验的医生治病先治心,实际上,一个人心正了之后气就正,气正了之后形就正。按照中国古代中医理论,人是由形、气、神三部分组成的。形,就是我们的外形;气,就是我们的经络气血;神,就是我们的精神意识。用现代科学的说法,就是身体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三个方面,物质对应的就是外形肉体,能量对应的就是中医学里“气”的概念,信息对应的就是我们的“神”。& 人生病有三个原因:有外在的,有内在的,有不外不内的。外在的是风寒暑湿燥火,内在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不内不外的就是饮食和生活起居。我曾经用中医的办法解决了很多人的疾病问题,但发现最后都留一个尾巴。那时我还没有接触传统文化,后来在一个机缘巧合下,我开始接触传统文化,我读的第一本书是净空教授讲解的《了凡四训》,看完后我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反省”,反省之后我发现,为病人治病必须进入病人的内心世界,与病人作心灵沟通。古代医学著作都提到一点,一个医生最重要的不是医术而是医德,“德”为医之本。古人有个说法,叫“进与病谋,退与己谋”,就是进一步要慎重考虑怎样解决病人的问题,退一步就是“反求诸己”,想想自己的问题。我开始反省,以前主要是没有进入病人的内心,病人得病的“锁”没有打开,开多少药都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我顿悟到这点后,就开始在临床上实践,下面就是我用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对应五脏治病的情况:& 古人把“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方面叫做“五常”,就是“三纲五常”的“五常”。“常”是什么呢?“常”是自然状态,就是“正常”。昨天蔡礼旭老师讲得好:“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为。”知道一个人的正常状态应该是什么样子,就叫做“明”,反过来就是“不明”,不明就会妄为,妄为的结果就是凶灾,凶灾的一个体现就是疾病,甚至是绝症,实际上很多绝症就是自己的内心造出来的,这叫“造病”。& “五常”里的第一“常”是“仁”,“仁”就是“仁慈”“仁爱”,博爱,就是慈悲善良,能同情人。它对应的五行是木,对应的方向是东,对应的四季是春,对应的五脏是肝,这个肝不单单指肝的那个脏器,而包括肝脏脏器在内的一种状态和功能。很明显,一个人仁慈善良博爱,富于同情心,这股正气就可以养护、化育、茵岚和滋润肝脏,反之就会伤害肝脏。肝脏经络和七窍都是连通的,如果肝脏出了问题,眼睛就会出问题,因为肝开窍于目,当然,其它地方也会有外应的表现。我学习传统文化后,特别是读了《了凡四训》后,我就首先反省自己:仁,仁者爱人,我自己有没有做到呢?我发现我没有做到。我是个独子,从小父母对我寄托的希望很大,自己又非常倔强要强,倔强要强就会使木气生发太过,肝脏受损,疾病就来了。我要强到什么程度呢?考试必须是第一,得了第二我就特别苦恼,攀缘心也特别重,而且在家里孝敬父母方面也做得特别不好,那时认为主要任务是学习,其它的都不重要,后来我意识到这种理念是非常害人的。我这种性格就容易导致肝瘀气滞,肝经的经络从脚走身体的内侧一直到头部,肝开窍于目,所以我从小眼睛就不好,近视眼。当我反省到这一点时,我就进一步推己及人,因为很多患者的病也表现在肝经上。我在临床上遇到这样一个案例:这个患者姓高,是个女孩,她得的是甲状腺肿瘤,脖子里整天憋的慌,一试脉她的两个脉特别的弦,我对她说:你有个德行需要改,就是性格太倔强,太倔强的人肝经就不通。男性是往外散的,女性是往里收的,收时往往收到咽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肝经所过之处,这个地方一旦瘀阻了之后,上下不通就会得病。她说太对了,他父母都在旁边,都说她从小就倔。他爸爸说,谁的车要是超了她的车,她就一定要再超过人家并把人家逼到边上。我对她说你这个性格要是不改,再怎么吃药治疗都没有用。因为“气”是一种能量趋势,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排列组合而成的,原来这里没有瘤,为什么后来有了瘤?因为细胞、分子、原子的排列方式和原来不一样了。人体实际上就是一堆原子的组合体,排列成健康人的样子和病人的样子,都是这一堆原子,只不过是排列不一样而已。那么原子又听谁的话?听能量的话,能量就是平时所说的“场”,物理学叫“场能”,这种倔强之气就会在咽部形成一种场能,这种场能就会形成肿瘤。你即使把这个肿瘤切掉,但你的倔强之气不消除,它这个场能还存在,将来这些成份还是往这里聚,还会得肿瘤。这个女孩子还有一点是总顶撞父母,顶撞人特别是父母长辈,这都是木性里面最伤肝的地方。我对她说,你要想病好,先把“气”调过来,把不好的气变成正气,正气从哪里来?从改变心态性格着手,眼下就先从孝敬父母开始。你妈说你从小就没干过任何家务活,你想想你长这么大好吃懒做还经常顶撞父母,你这个气能正吗?气不正能不得病吗?从今天开始,你把家务活全包了,好好伺侯父母,百善孝为先,人一旦孝顺父母之后,气一下子就沉退下去了,气一下去,经络就非常容易通畅,经络通畅之后病自然就好了,再用药物辅助调理就特别有效。回去之后这个女孩就马上修正自己的性格,对父母也知道孝敬了,过不久又拿着化验单来找我,这个肿瘤已经小好多了。她对我说医院都很惊讶,为什么消得这么快?我当时也给她用中药辅助治疗了,实际上单靠中药治甲状腺瘤是非常慢的。就是因为她把心态调整好了,气就正了,体内原子的排列组合就正常了。这个理念不仅从中医的角度是这样的,同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也是有根据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理学家艾尔玛教授曾作过一个很著名的实验,他把人生气、悲伤、烦恼时所呼出的气收集起来,再输入到一个盛着药水的瓶子里,这个瓶子的药水颜色就会改变,愤怒时的气能让药水变成紫色,悲伤时的气能变成灰白色,再把紫色的水抽出来打到小白鼠身上,小白鼠几分钟之内就抽缩死亡。这就明显告诉我们,我们生气发怒顶撞人时实际上是在分泌毒素。艾尔玛教授研究得出,人生气发怒三分钟消耗的能量,跟跑完三千米消耗的能量是相同的,所以人生气发怒后紧接着就是疲劳,疲劳之后紧接着就是手脚发麻,因为疲劳消耗精力,末梢循环就不好,就会致使手脚发麻。这就印证了中医的一个道理,叫“怒则气上”,气上则人体精华消散。很多人都有体验,生气发怒时手脚是冰凉的,脸是发青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生气发怒致使气血瘀阻。中医有望闻问切,和一个人一握手,他手脚冰凉,脸色又发青,就可断定此人肝脏有问题。这在现代科学上得到了印证。这就说明一个道理:仁慈、善良、平和、博爱,可养肝脏之气,可使肝血通畅,一通畅,人的气脉就好,当然就长寿。老子有句话: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我们在生气发怒之后,四肢就僵硬。人越年轻,筋骨越柔软,越老越发硬发紧,所以中医有个说法:筋长一寸,寿延十年,反过来筋短一寸,就少活十年。& 五常的第二个方面就是“义”。“义”就是道义,义务,责任。它对应的五行是金,对应的方向是西,对应的四季是秋,对应的五脏是肺。一个人为人处事讲道义,时刻不忘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角色义务,有责任心,这股正气就能养护肺。反推呢?一个人如果在道义方面缺失,不肯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就会出现肺气不足,肺功能衰弱。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前上高中时,没有注意孝道方面的提升,完全忘记了一个做儿子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的鼻炎就特别重。因为肺开窍于鼻,肺功能差,鼻子就有问题。人的义务里面,第一位就是孝敬父母。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上大三大四时没有经过治疗,鼻炎就好了。怎么好的呢?就是我的一个孝心萌动了。我在医院看到很多病人痛苦万状,临终时都是插着各种各样的管子走的。我就很自然地联想到我父母,我就下决心用我学到的知识调理父母的身体,决不让父母再受病痛折磨,甚至再也不让父母进医院,因为中医有办法让人无疾而终(备注:五福之一,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如果说以前我是凭着对中医的兴趣学中医的,那么现在又增加了孝敬父母的因素。于是我从2002年把医术基本学完之后,就开始给父母用中药、针灸、按摩等方法调理,把风寒暑湿都发出去。我回家后就给父母按摩推拿,觉得那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到后来,我父母的身体一年比一年好,直到现在都没有进过一次医院。这是我学医的一个非常大的欣慰。自从我这样做了,鼻炎就不治而愈了。这说明人的孝心一产生,“义”就出来了,“义”一出来,肺气就足了,肺气一足,鼻窍自动就通了。& 那么再说“义”的反面还有什么呢?还有就是“过激”。“义”在四季对应秋天,秋天秋风萧瑟,万物凋零,天地一派肃杀之气,所以肺气过于旺盛的人,他的杀气也很重,杀气反映在行为上,就是特别爱挑剔别人的毛病,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眼里揉不下沙子。这种性格的人容易得肺经方面的病,而且还会伤到肝,因为肝属木,肺属金,五行生克金克木,一个人控制欲强,挑剔别人的习气特别重,肺气过旺就会伤肝,而且会伤得很严重。我在今年元月份接诊过一个河北的患者,是肝硬化早期,肝硬化发展下去就是腹水,腹水再发展就是死亡。肝硬化还有第二条路那就是肝癌,存活期都不会超过十年。他说我觉得自己人生没希望了,也不知道错误出在哪里。我说你这个病用中医理论可以治好,但首先你自己得先立起来,准确说你自己可以把自己的病治好,在这同时我再开药帮助你。他问真的吗?我说这是完全可以的。因为用中医的眼光看,过激之气退去之后,肝脉就会舒畅,肝硬化就会好。这个患者是个企业家,整天对着部下发火挑剔,脸上从来没有露出过笑容,他的部下都非常怕他。他自己也说感到天天都被绑得紧紧的。我说你这叫造病运动,现在你已经造出肝硬化了,假如继续造的话,这个病可以发展成绝症,就会夺你的命。他问有什么办法,我说很简单,金气过重的人就是练习宽容的微笑。因为人只要一笑,全身紧张的气就放松,脏器就得到舒缓,病就好治了。我给他讲了这道理后,又给他开了四逆散,把肝气再舒展一下。过了两个星期后,他对我说,我还没吃您开的药,就按您说的,不再发火,不再挑剔人,把心情放松,天天对人微笑,我发现我肝子部位的存在感已经没有了,去医院化验肝功能,各项指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当时我还给他讲了这样一个道理,我说人生气时就是自己把自己吊在房梁上毒打,你这个人就是天天在毒打自己。后来他给我发短信说,我天天晚上想想以前自己毒打自己的那些情况,心想这是何必呢?想来想去我就笑了。这个道理就是,当人一懂得反省自己时,智慧就开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心结一打开,气血一通,然后身体就好了。肺金之气再发展,就是悲凉之气,中医讲悲是伤肺的,一个人心情特别悲凉就会把肺给伤了。怎样治疗悲凉呢?首先应认识到的是,凡是心情悲凉的人都陷在了小我里边而且走不出来,当一个人走出小我走进大我时,他就不会悲伤了,而且会变得很慈悲。慈悲就是无条件地关怀一切人,心胸一打开,气就跟着变化,气一变化,身体的疾病就会跟着缓解。& “五常”的第三个方面就是“礼”。“礼”对应的五行是火,对应的方位是南,对应的四季是夏,对应的五脏是心。《尚书》讲火曰炎上,就是说积极向上的意思,代表的是进步文明有礼貌,国际上考量一个国家是否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这个国家的国民有没有礼貌。礼貌对应的就是秩序,而五伦关系就是人与人交往的最正确的秩序。一个人行事心正,尊老爱幼,有礼貌有涵养,礼义廉耻各方面都很注意,那这股正气就可以养护他的心脏,反之,就会损伤心脏。《黄帝内经》讲:心者,主明之官。主明则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也就是说心在身体里面起主导作用,是主神明的。心的自然状态就是积极向上的、开放的、明朗的状态,那么心的不自然状态是什么呢?心有很多不自然的状态,其中一个最大的不自然状态就是仇恨,仇恨最伤心脏,你经常仇恨人,就会导致心慌心跳,还有冠心病等一系列疾病。我在临床遇到一个患者,他被人骗20万,之后就非常仇恨骗他的人,他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疾病:心律不齐。我给他讲,你这样下去,不仅被人骗了20万,还被人骗走了健康,假如你把这20万释怀了,把心态调整过来,那你的病就从根本上铲除了。我送给他这个建议后,他很配合,不再想那20万,同时教他按摩一些穴位,吃素,用食疗,症状很快就消失了。所以大家不要一想到中医就很快想到中药,实际上很多病不用中药也可以治好,像心脑血管疾病,经常吃空心菜、芹菜之类疏通血管的菜,就可以帮助经络疏通。& “礼”与“乐”是合在一起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yue)。”“乐”还有个读法为乐(le)。就是欢喜。一个人的心态要是处于欢喜的状态,那他的气脉就特别容易通畅,你看那小孩子,他一天到晚都是欢喜的,他的心脉完全通畅,古人称之为“纯阳之气”。医学家认为,成人平均每天笑七次,心脉就会很通畅。我们中国人在全世界来讲笑是最少的,一天到晚绷着个脸,所以国人应该特别注意调整心态。“五常”的第四个方面就是“智”。“智”对应的五行是水,对应的方位是北,对应的四季是冬,对应的五脏是肾。“智”就是智慧,一个人要是智慧足够,言行举止都不出真正的智慧轨道,那这股正气就可以养护肾。智慧从哪里来?一是读圣贤书,听圣贤教诲,按圣贤教诲的去做,就容易开智慧,还有就是谦虚谦恭,能听进别人的意见,一个人真正谦虚谦恭了,这股正气也可以养肾。一个人要是傲慢自大自负,从不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这样的行为对肾脏就没有好处。“兼听则明”,听要用耳,肾开窍于耳。一个人肾气足了,就比较容易听进别人的规劝和意见;换言之,能听进别人意见的人,肾气足了,耳窍通了,反过来又有利于智慧的开发。另外,还必须重复上次我在青岛全国第二届企业家论坛上讲的那个话题,就是伤精的问题,伤精就是伤肾,这个问题很严重。伤精是怎么伤的呢?就是房事过度,把肾气给伤了。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骨骼强健是肾气足的表现。肾气足的人,整个骨髓是充满的,脊柱这个骨髓是跟大脑连在一起的,骨髓充盈连到大脑,这个人就容易开发智慧。相反如果把肾气泄露的话,他的骨髓就枯萎,骨髓枯萎,大脑里面的精华就会反过来倒着灌进骨髓,那么大脑就会不灵光。还有,肾等于身体的总银行,五脏六腑的精华多余的都往这里边储备,肾把所有的多余的能量收进来储藏好,以备不时之需,就是有了病就把这个能量调动出来用。经常泄露肾气的人,就会出现这几种表现:一是容易骨折,因为骨髓枯萎了就容易骨折。第二个就是经常烦躁不安,恐惧,自我压力特别大,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有安全感。第三个就是脑力下降,记忆力减退,严重者还会丧失工作生活的能力,成一个废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体的肾精和骨髓,也就是人体的精髓,实际上就是我们身体的防卫系统这个大军的后勤供给部,假如把这个供给军饷的地方全部抽空了,那这个防卫大军就会全面崩溃,我们的脑力、智力、体力、抵抗力就会全面下降,以致于百病丛生,比如糖尿病、中风、子宫颈靡烂、子宫癌等。前面刚说过肾气泄露过度的人容易恐惧,那反推就是恐惧的心理会伤肾。一个人做了坏事就会日夜有恐惧感,我们发现有些小孩子,某一天突然觉得他别别扭扭的,一问才知道他打碎个玻璃杯没敢说,一旦说出来,大人再把他教导一番,他把这个事情一释放,马上就又变得活蹦乱跳了。一个小孩子尚且如此,何况大人呢?所以人只要做了一件坏事,就会伤到肾气。伤到肾气后,根本不是用酸枣仁汤、交泰丸可以治好的。只有心正了,气才能正,气正了,病就好了。就这么简单。“五常”的第五个方面就是“信”。“信”对应的五行是土,对应的方位是中,对应的四季是长夏(从立秋到秋分这段时间),对应的五脏是脾胃。“信”,就是诚信,信义。一个人如果他特别诚实守信,不欺不诈,做任何事都诚意正心,言必信行必果,而且从来都不埋怨别人,更不会斤斤计较,那他这股正气就可以养护脾胃,这样的人脾胃功能乃至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就好。反之亦然,一个人要是奸奸诈诈,不诚不信,或者说即便不奸不诈,但却特别爱埋怨人,总是有怨气,处处斤斤计较,那他的脾胃和整个消化系统功能就会受影响。宋代大理学家程颐说过:“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先圣老子更是早就教诲世人:“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你看看,一个国家要是缺失了信用,就会衰败下来,何况我们一个人呢?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虽然没有故意干过不诚不信的事,但我以前特别爱埋怨爱牢骚爱计较,这个习气非常重。直到学习传统文化、也就是读博士的最后一年才改过来。那时,导师给我安排的工作量特别大,我的师姐师弟都没有跨专业作课题,只有我跨专业作课题,还要去医院作细胞培养和维生素培养,还要去买各种各样的培养基,等于说从民工一直到工程师这一系列的大活小活我全包。当时我就特别有怨气,就天天埋怨我的导师,接着我的脾胃乃至整个消化系统就出了问题:胃脘胀满,腹泻便溏,面黄肌瘦,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后来我遇到一位老师,他就点我说:怨、恨、恼、怒、烦,这些情绪很伤身体,而埋怨直接伤脾胃,你现在有病就是怨气太重,你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于是我就反省自己,反省后我认识到导师给我的任务重这是对我的关爱,因为只有有了这样的压力,我才能锻炼自己,我把这些任务完成后,能增加好多知识。当我认识到这些之后,我就痛下决心一定要改正,我再也不埋怨导师了,在干导师交给的那些活时,也有行动力了。很快,我的脾胃和消化系统的病就好了。后来我的博士论文答辩,专家全部通过,而且是优秀,这都是导师对我严格要求的结果。还有我治疗过的一个患者也是这样,整天埋怨这埋怨那,严重失眠,还自杀过一次,心情从来没有好过。我就劝他把烦恼减少,从此不要再埋怨别人,同时我建议他干重活,什么活累就让他干什么活,还让他走路锻炼。我对他说,你主动给邻居家打水,把你邻居家的水全包了,另外,你一天能走多少路就走多少路,直到走不动为止。于是他就按我说的去做,首先把心态调整好,从此不再埋怨了,开始一天只能走二里路,后来越走越远。为什么让他这样做呢?因为人只要心态一调整过来,四肢再一活动,气血就通畅,脾胃就强健,因为脾主四肢嘛。脾胃一强健,吃饭就香,睡眠也好,就是能吃能睡。这个患者后来就完全康复了。以上种种例证说明,人所得的各种各样的疾病,都与他的内心有关系,都与仁义礼智信的缺失有关系,如果我们懂得了这些,那要想使自己不得病,得了病又想使自己尽快好病,那就要懂得调整自己的内心,遇事看得开,把自己缺失的德性补上,把仁义礼智信作好作全,把我们各种不好的气变成“五常”之气,让仁义礼智信的浩然正气来养护我们的五脏六腑。仁义礼智信实际上就是对《弟子规》的浓缩,《弟子规》讲的也是仁义礼智信,不过是把它具体化了。我们把《弟子规》都读懂了,落实了,我们的心态就恢复到正常了,心一正,身体就健康。同时《弟子规》还交给我们一种生活方式。现在西方有一种病叫生活方式病,就是生活方式不对导致的疾病,那反过来我们用古圣先贤的教诲来约束和规范我们的生活方式,就会避免很多疾病,甚至把已经得的疾病治好。这种治病方式不用花钱,不用吃药,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这就是我讲的仁义礼智信对五脏的影响。
馆藏&1302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休内五脏六腑结构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