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小孩自闭症有哪些症状是什么症状?

宁波约7000名自闭症患儿 8成康复训练后迎希望_新浪浙江教育_新浪浙江
宁波约7000名自闭症患儿 8成康复训练后迎希望
来源:宁波晚报 日08:56字号:|
  中国宁波网讯(宁波晚报记者 沈莉萍 通讯员 杨燕丽 周静) 在4月2日第八个“世界自闭症日”来临之际,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爱撒无声”言语康复协会昨天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该报告是对我市180余名自闭症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的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很多自闭症家庭面临巨大的压力,近六成家庭中的夫妻一方为孩子放弃工作。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25名师生通过6家教育机构参与了自闭症的调查。调查发现,96%的家长表示压力一直存在。有一小部分家庭由于孩子患自闭症而导致婚姻破裂,58%的家长放弃工作陪孩子接受治疗。80%以上的家长表示,通过康复训练还是带来了希望。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经济负担很重。很多家庭为了更好地照顾自闭症儿童,夫妻一方辞去工作全职照顾孩子,一方外出工作,收入便减少了;同时,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费用成为全家一笔巨大开支,加剧了自闭症家庭的经济负担。
  调查显示,家长在孩子2岁和3岁时候发现其患自闭症的各占43%,孩子接受治疗的时间在4岁以上占53%,3—4岁占14%。表明家长发现孩子存在问题时间较晚,错过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间,多数是通过比较同龄儿童而发现自己孩子存在语言发育迟缓、认知发展迟缓、缺乏社交兴趣等问题。
  目前自闭症儿童家长接受培训的不多,接受机构培训的家长仅占43%,偶尔参与机构培训的占28%,没有参加过培训的家长占29%。自闭症儿童家长对康复训练、社会保障等方面抱有较大期望值。
  据悉,我市现有少年儿童70多万人,患有自闭症或有自闭症表现的儿童约有7000人,并且每年以100名左右的人数在增加。
想要了解最新教育资讯,请教教育困惑、分享教育经验与心得吗?那就关注新浪微博@新浪浙江教育,反映你的诉求和发现;或关注公众号:教育资讯一点通(zj_edu);或加入新浪浙江家长会,官方互动QQ群:。了解更多留学资讯,请加入新浪浙江留学帮帮团qq群:。
此外,我们的服务号:微新闻社(weixinwenshe)将有各种关于小编辑活动发布,“小编训练营”、“小编辑对话大校长”,各种高大上哦!赶紧来关注并加入我们吧!
总编:毛亚明
邮箱:yaming@.cn
策划:罗夏兰
邮箱:xialan@.cn宁波1.23-25家排释放疾病业力:自闭症专场(导师:赵阿贞)
&&&&&&&&&&&&&&&&&&&&
&&&&&&&&&&&&&&&&&&&&&&&&&&&&&&&&&&&&&&&&&&&&&&
&&&&&&&&&&&&&&&&&&&&&&&&&
《家族排列》释放疾病业力:自闭症主题工坊
本次工坊探讨家族动力与精神疾病的关系,以及如何支持陪伴有精神分裂症、自闭症、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的家庭。
【缘起】&&&
一位自杀未遂的精障患者写信给阿贞老师:“我就是一个包袱,陷入一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困境,对我的家人负担太大,他们没有多余的能力照顾我,这个社会也没有我的位置。”这难道不是大多数精神疾病家属的心声吗?
当有家族成员得了精神疾病,可能有一位家人全心投入照料他,因而疏于对孩子的照顾;孩子不仅失去了母亲,更可能因此而失去了父亲。变调的生活、经济的压力、对未来的彷徨,使得家属更为恐惧与无助。家属是很需要被支持、关怀、了解、陪伴的一群人。
“精神疾病会好吗?”……“等我老了,孩子怎么办?”……“我该怎么做,才是帮他、不是害他?”……“我会不会比他更早崩溃?”……“怎样才能继续爱她?”……“我要留下来、还是逃走?”……“我这样做对不对?”
&每一位精神病患家属心中,永远有一堆放不下的问题;与其躲在家里担心,倒不如走出来,一起寻找希望和力量。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慢性住院治疗及社区复健的选择之外,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家庭系统排列工作法,为自己和病患开一扇窗。
【课程咨询】 周卫慧:
&微信号:weihuilove9
&&&&&&&&&&&&&&&&&&&&&&&&
欣卉:&&&&李凝:
【工坊时间】--01.25
【工坊地点】宁波(具体地点报名时通知)
【适合对象】您所爱的家人,是精神分裂症、忧郁症、躁郁症、失智症、自闭症……等精神疾病。
【课程内容】体验式、疗愈性工作坊(以疗愈为主)。
个案处理:透过现场观看真实案例,对幻听、幻视、妄想、忧郁、躁郁、自闭、失智……等症状,有不一样的了解。(为保证整体疗愈和个案效果,每期处理个案10--12名。按照报名先后顺序)
身心体验:透过参与练习和扮演代表角色(将不同位置、身体、言语、感受呈现出来),让更大的心灵隐藏的动力浮出水面,直达问题的根源。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想传达的讯息。
创伤疗愈:导师会逐步营造出疗愈性的能量场,治疗手法及能量动力的运用,将影响每一个在场的参与者,更可能对不在场的家庭成员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协助精神疾病家属,了解家族意识的神秘连结,发现关系中的爱,给他们力量,找到意义与希望。
冥想练习:将『冥想』融入其中,你将感受到与内在的深层连结。从更大的脉络接纳病患这一世的生命蓝图。
游戏互动:透过精心设计的模拟排列与游戏互动中,了解自己对原生家庭的深层认识,以及个人惯性心智模式,经由照顾患者、以及与患者的关系,打破家庭中僵化固著的信念。促进家庭中真实情感的交流,提升家庭成员的身心灵成长。
【课程投资】4800元/人
1月15号前报名汇款3980元/人,复训3200元/人
【支付方式】支付宝:
&或:光大银行宁波分行余姚支行 34 4256 周卫慧
课程报名以汇款为准。汇款后请将“家排+学员姓名”发送到以确认。
【课程要求】以治疗为主的封闭式能量场课堂,疗愈随时随地发生,不仅仅局限于自身个案过程,要求学员全程参与。不参与全程的学员,导师则不予处理个案。另:学员宜穿着宽松,女学员建议着裤装。
&&&&&&&&&&&&&&&&&&&&&&&&&&&&&&
&导师介绍:赵阿贞
大陆最早持续开展家排工作坊的人;
大陆开展家排工作坊累计天数最多、个案经验最丰富、所到城市最多的人;
能够娴熟处理精神分裂症等重症个案的极少数华人之一;
大陆最早开展灵性家排的人;
&大陆博客点击量最多的专职家排导师之一。&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海灵格系统排列导师、美国AAH/NGH催眠治疗/训练导师、洞见型身心灵导师。主持的工作坊融会贯通各门各派的实用心理学,将自己多年修行的体悟分享惠及大众。
&&&&&&自2002年主持《系统排列工作坊》以来,每月举办一期《家庭系统排列》治疗工作坊,从家庭关系入手,处理两性关系、亲子沟通、身体与心灵等问题;09年以来更是以每周一期工作坊的速度,积累了大量的个案经验,尤其是在处理精神分裂、自闭症、抑郁症,以及身心疾病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长期开办《专业督导课程》,针对心理工作者进行专业督导,促进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目前着手培育灵性系统排列治疗师,同时将海灵格独特的内在静心,融合成《生命花园》灵修课程,陪伴有志于身、心、灵修炼的朋友一起成长。
赵阿贞:罹患自闭症的精灵女孩(案例)&&&
赵阿贞:落入人间星星的孩子(自闭症)
赵阿贞:我自闭症的儿子呀,原来你承担了这么多(案例)&&&&
赵阿贞:自闭症女儿(案例)
更多精彩请关注:
赵阿贞 微信号:zhaoazhen002
赵阿贞 博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家有“星宝”&宁波160余户自闭症患儿家庭实现互助--浙江频道--人民网
家有“星宝”&宁波160余户自闭症患儿家庭实现互助
&&&&来源:&&&&&
自闭症患儿又被称作“星宝”,即来自星星的宝贝,这些孩子像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昨天(3月16日)上午,在宁波市妇联、市教育局牵头下,海曙区妇联、区教育局联合在鼓楼督学行署举办了题为《自闭症的理解与支持》公益讲座,50余名“星宝”家长、教师和社会工作者齐聚一堂,聆听专家的指导,交流自己的经验。
目前,宁波市星宝自闭症家庭支援中心登记在册的家庭有160余户,通过“抱团”,家长和“星宝”们得到了更多的爱与支持,也得到了政府、群团部门和民间机构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帮助。但从零星收集的情况来看,宁波市的“星宝”家庭并不止这个数。
昨天在活动现场,原达敏学校教师、现日本筑波大学心身障碍咨询中心咨询师裴虹与家长们面对面交流,鼓励大家要勇敢走出来。毕竟,“星宝”的康复是一场持久战,多一些“战友”很重要。
记者也见到了几名首次参与集体活动的“星宝”家长。36岁的吴女士说,6岁的儿子有自闭症,走到哪里都会自言自语,自己很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不敢带孩子出门。“今天到了现场,看到其他家长这么勇敢,我也要找对路,坚持走下去。”吴女士说。
一个星宝家长的故事
“我希望她能快乐地活着”
星宝自闭症家庭支援中心秘书长冯东,也是一名自闭症女孩的爸爸。昨天在活动现场,他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冯东的女儿妮妮出生于2002年。妮妮3岁的时候,在幼儿园老师的提醒下,冯东注意到女儿身上有些特殊的地方:说话从来只说两个字,喜欢绕圈圈,也喜欢看圆的东西,一个车轮能看十几分钟甚至更久;很少理会别人,对大人的呼唤几乎充耳不闻……
“不知道自闭症的时候,我以为自己有一个很酷的女儿;知道了自闭症以后,我也更多地认为她只是内向、文静而已。”冯东说,许多家长刚开始都有过这样的心路历程,希望通过一己之力帮助孩子康复。
冯东并没有专业的特教知识。教孩子坐下来学习,花了两个月,教孩子数数,又花了两个月。尽管冯东和妻子很着急,但妮妮的情况却在退化。起初,家长给她讲故事,她还会听,会笑,慢慢地,就没有反应了,连一点目光交流都没有。
无奈之下,妻子辞去工作,带着妮妮到青岛一家专门的自闭症康复学校接受康复训练。一年后,妮妮回来了,之前的症状明显减轻,冯东乐坏了。他信心满满地带着妮妮去小学报到,“女儿好了,我们一家的苦日子熬出头了。”
但是,事与愿违。学校放广播,妮妮捂着耳朵尖叫,然后走到黑板上写两个字返回,坐下没多久,又起身在教室里绕圈走来走去,完全把老师、同学当成了透明人。冯东说,自己在窗外看到这一幕,眼泪都掉下来了。
冯东夫妻俩不得不带着孩子回了家。妻子买来黑板,负责上课,冯东和一些玩偶扮演同学,又用手机录下上下课铃声,定时播放。这样的“情景剧”演了一年。之后,妻子带着妮妮去跟读音乐课和美术课,让她慢慢适应学校和教室的氛围。这一适应,又是一年。等到妮妮正式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已比原定的上学时间晚了两年。
其间,冯东遇到过一些家有“星宝”的家长,“虽然大家很多时候只是相互诉诉苦,但也让大家的心情好了许多。正是这种互相支持,让我熬过了最难熬的一段时间。”
如今,妮妮是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了,有朋友,爱画画,还会敲架子鼓,这让许多“星宝”家长羡慕不已。
冯东说,自己不指望妮妮完全和正常孩子一样,结婚生子,有自己的事业。他更希望她能在自己的状态里快乐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童程红、傅奇丹)
(责编:一微、翁迪凯)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闭症症状表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