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宝会是2岁宝宝自闭症好了吗

第三方登录:聪明可爱的宝宝居然被误诊为自闭症!!!!家长们要注意了,不要轻信医生的诊断!!
&&& 我家宝宝现在才刚满2岁半,从小快乐,可爱,聪明,好动,活泼,爱和小朋友玩,在公园见到小朋友都会主动上前和他们一起玩。可能由于家里人与其对话少,加上从小同时接触闽南方言、普通话、英语和粤语长大,使宝宝混淆,影响了学说话,去幼儿园试读才几天,由于宝宝表现欲强,会唱很多歌,不大会说话,调皮,脾气大,困了只懂得在地上哭,因为会写字,在老师教1234数学时,跑到讲台去一起读写,就被老师说有自闭症,要求带去确诊。
1个半月前,我家宝宝去看的所谓专家医生对自闭症的诊断过于简单草率,甚至没有与它有更多的互动,只是从眼神、不大会说话和推球时眼睛没有望着你时,就轻易地断定为自闭症。
我家宝宝跟我和家人很亲热,听话,虽说话不太清楚,但不时都有回答,喜欢写字画画,弹琴,唱歌,学英语,会写1到10的数字,会数1至50的数,会背ABC字母表(不论大小写都认得),会用英文表达颜色,会说苹果等水果的中文和英文,会说门、口等汉字,会a\b\p中文拼音,会问好,会说再见,黏人,超爱和人交流,喜欢逗人和小朋友和他玩,就是不说话,不用语言表达,但听懂很多话,与别人都有感情交流,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非常自豪,会自己说棒啊,会看人脸色,有点小调皮,说教不不太愿意改,但也会听,对学习非常感兴趣,学习时非常开心,会笑,很开朗,肢体表达很活跃,爱撒娇,常用动作表达意愿
最近,家里人努力地教宝宝说话,宝宝又学会很多话了,还会自己刷牙洗脸吃饭。哈哈哈
我经过1个多月的网上资料查阅和看有关方面的专业书,书中指出普能孩子和自闭症孩子的区别,普通小孩一教就懂、不教未必不懂项、有自主学习能力并主动与人交流,自闭症孩子教未必会懂、不教不懂。
有一种类似自闭症状的孩子,只要能自主学习,就不算是自闭症,只能算做类似自闭症,可以能过学习改善。
误诊给儿童家长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因此我建议规范各大医院对自闭症诊断程序,必要时可以录下孩子学习\活动和游戏时的录像观察,并指出自闭症种类.
我家宝宝看巧虎视频跳舞无师自通的视频
以下是部份网上资料
诊断儿童孤独症须符合“七大指征”,确诊须观察两到三个月
误诊孤独症,会害了孩子
记者最近在深圳市康宁医院、市心理咨询中心采访时了解到:近两年来“孤独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由于家长认识上的一些误区以及部分非专科医生对孤独症认识不足,部分孤独症其实是误诊。有的孩子仅仅是言语障碍或人际交往障碍,就被诊断为“孤独症”,这样会害了孩子。有关专家介绍,孤独症诊断有非常严格的指征,而且确诊须观察至少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孤独症诊断有“七大指征”
  记者采访了市心理咨询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科主任舒明跃。他说,不少市民甚至非专科医生对孤独症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其中第一大误区是认为“语言障碍、人际交往困难就是孤独症”。
  舒明跃说,诊断孤独症有三大方面的内容,一是人际交往存在质的损害;二是言语交流存在质的损害,主要为语言运用功能的损害;三是兴趣狭窄和活动刻板、重复,坚持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变。在这三大方面的内容中又有17条具体的内容,必须符合这17条内容中的7条才能确诊为孤独症,而且需要观察较长的时间才能下结论。
  其实其他一些儿童心理疾病,如特定感受语言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Asperger综合症、Heller综合症和Rett综合症等的症状与孤独症的症状非常相似,很容易被误诊,而孤独症的预后比这些疾病都要差,所以如果发生误诊,不仅家长要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对孩子的治疗和发展也很不利。
核医学检查并非诊断指标
  舒明跃介绍,第二大误区是把核医学技术的检查当作诊断的指标。现在有些医院通过核医学技术之一单光子发射CT为孤独症患儿做检查,检查发现孤独症患儿大脑某些部位有发育异常,因此有的家长盲目迷信单光子发射CT的检查。
  其实不仅孤独症,其他儿童情绪、行为障碍如多动症等,通过CT检查也能发现大脑发育异常,而且目前还没有找到孤独症患儿大脑发育异常的特别规律。因此CT检查不能作为孤独症诊断的指标,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检查手段。
孤独症康复期漫长
  第三大误区是轻信广告,认为孤独症能治好。孤独症是一种广泛的发育障碍,其发病原因对全世界来说至今都是一个难题。医学专家们认为可以与遗传、围产期并发症、脑器质性病变、神经递质异常等因素有关,但确切的发病原因和规律尚未找到。由于病因复杂,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没有有效的办法让患儿完全达到正常人的水平,因此教育和康复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由于孤独症治疗和不治疗预后差别非常大,所以早发现、早干预,除了医疗干预,家庭、社会要给他们更多的特殊教育,使他们的行为、想法更加接近正常人一些。
孤独症诊断标准
1994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孤独症诊断标准
  1. 在以下(1)、(2)、(3)三个项目中符合6条,其中在(1)项符合至少2条,在(2)
和(3)项中至少符合1条。
  (1) 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损,表现为下列中的至少两条:
  1) 在诸如目光对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社交姿势等多种非语言交流行为方面存在显着缺损。
  2) 不能建立适合其年龄水平的的伙伴关系。
  3) 缺乏自发性地寻求与他人共享快乐、兴趣和成就的表现,例如不会向他人显示、携带或指向感兴趣的物品。
  4) 与人的社会或感情交往缺乏,例如不会主动参与游戏活动,喜欢独自嬉玩。
  (2) 在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表现为以下至少1条:
  1) 口头语言发育延迟或完全缺乏,且并没有用其他交流形式例如身体姿势和哑语来代替的企图。
  2) 在拥有充分语言能力的患者表现为缺乏主动发起或维持与他人对话的能力。
  3) 语言刻板和重复或古怪语言。
  4) 缺乏适合其年龄水平的装扮性游戏或模仿性游戏。
(3) 行为方式、兴趣和活动内容狭隘、重复和刻板,表现为以下至少1条:
  1) 沉湎于一种或多种狭隘和刻板的兴趣中,在兴趣的强度或注意集中程度上
是异常的。
  2) 固执地执行某些特别的无意义的常规行为或仪式行为。
  3) 刻板重复的装相行为,例如手的挥动、手指扑动或复杂的全身动作。
  4) 持久地沉湎于物体的部件。
  2. 在以下三个方面至少有一方面的功能发育迟滞或异常,而且起病在三岁以前。
  (1) 社会交往
  (2) 社交语言的运用
  (3) 象征性或想象性游戏
  3. 无法用Rett障碍或儿童瓦解性精神病解释。
  孤独症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尤其在两岁以前,其原因包括:患儿的表现在两岁以前可能尚不明显;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的行为异常和语言落后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好转;非儿童精神专业的医务人员对本病认识不足。因此对于婴幼儿行为异常和语言落后者,家长和儿童人员可以使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CHAT)进行筛查,对可疑患儿应该转介到有关专业机构进一步确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大家帮帮我,我的宝宝两岁多了还一个字不会讲,是不是有自闭症?-播种网论坛
努力加载中...
10){window.locatio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extra=page%3D1&page='+ doane(event);}">跳转
大家帮帮我,我的宝宝两岁多了还一个字不会讲,是不是有自闭症?
谢赞,祝宝宝快乐家庭幸福!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本帖最后由 净云 于
16:20 编辑
点击查看全文
五级宝宝, 积分 2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
建议这位妈妈不要着急,多给宝宝讲故事,和他交流,多带宝宝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鼓励他们交流,拿玩具出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有些孩子晚说话,相信,慢慢会好的,也有可能是遗传的
点击查看全文
十级宝宝, 积分 15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 积分
[:em25:]去大医院看看保险些吧.
点击查看全文
九级宝宝, 积分 8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9 积分
可以检查一下,只要医生说没问题就行,我表弟就是3岁多才说话的
点击查看全文
十一级宝宝, 积分 16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2 积分
是楼主想太多了吧,当然了,你的心情完全能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点一滴都会牵动着父母的心,如果实在担心就带孩子去做一下检查,但一定要相信孩子,孩子成长需要时间。
点击查看全文
七级宝宝, 积分 4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 积分
本帖最后由 净云 于
12:51 编辑 我打算再过一个星期带她去找个大医院的儿保科的心理医生看看!
点击查看全文
十级宝宝, 积分 12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8 积分
我家男宝也是超极晚,18个月会叫妈妈,且不太有意识。差不多21个月时会叫奶奶,一直到2岁一个月时开始多点,我数过差不多会20个单词,要求50-70个,后来慢慢会跟学,以前我不管费多大劲,他就是不开口,不跟学。现在2岁半,可以说6个字的短句,体检时医生说要8个字才达标,不过,我很满足了,以前别人会说单词时,我家一个也不会,别人会说句子时,我家才开始学说单词,现在虽然跟别人还有差距,但儿子已在进步了。你急也没用,不到那个点,就是不行。如实在太急,去儿保看下安心
点击查看全文
九级宝宝, 积分 9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6 积分
点击查看全文
八级宝宝, 积分 6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4 积分
明白这位妈妈的心情。带去看下医生吧,别让自己在这担惊受怕。用点钱也买个安心
点击查看全文
四级宝宝,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不要着急,慢慢来,有的宝宝就是说话晚的
点击查看全文
10){window.locatio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extra=page%3D1&page='+ doane(event);}">跳转
分享到站内:
分享到站外:
姐妹都在抢
疯狂造人(备孕怀孕APP)
其实,怀孕可以很简单!
关注微信微博
瞪谁谁好孕&|&&|&&|&&|&&|&&|&
警惕!孕期四大风险可能致宝宝得自闭症
日 19:01来源:凤凰网亲子
警惕!孕期四大风险可能致宝宝得自闭症(资料图)
孕期四大风险可能致宝宝得自闭症,父母需警惕!
以下是自闭症研究者深入自闭症儿童家庭进行调查时,自闭症儿童父母的亲口讲述。
1.母亲意外怀孕(或避孕失败)后经过思想斗争而决定保留胎儿
&我生之前一直担心这个孩子有问题。(因为)我吃过一些紧急避孕药。后来自己是想要不想要,想要不想要,后来我老公不想要,但我坚持要了。&(小可人妈妈)
2.母亲在不利的工作环境或其他因素影响下出现产前焦虑或精神紧张:
&我觉得就好像怀孕过程中,唯一说可能心情不好,有时候我会想这个孩子会不会不健康,会有这种想法,我脑海里会闪一下。因为那时候不是有微机辐射吗?有这么个担心。但是没有说特别忧虑,天天会把这个事当成很大的问题,倒没有,但是偶尔会有那个想法。&&因为我就觉得,啊呀,我周围有一个朋友她那个孩子就是属于智力有问题,生下来脑袋特别小,眼睛特别小,到生的时候大夫给他测才七个月那么大。她是做了一个流产之后,可能不到两个月又怀孕了,觉得可能是宫内有炎症导致的。我就觉得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太重要了,可别不健康啊,就是这种想法。&&我觉得好像做过一次梦,觉得这个孩子就在我肚子外面了,生出来好像就像不正常,老在那儿晃晃晃,我说这孩子生下来怎么老晃啊&&&(小洪子妈妈)
&当时就是可能也是没有说准备特别充分,也不能算是意外,确实没有说很好的准备,而且当时就是头三个月的时候有一点现象流产,但是过了三个月以后基本上比较稳定,偶尔情绪上有一点波动,但是可能算是正常的,怀孕期的那种。就是自己精神上的比较容易,偶尔会激动一下或者什么一下,但是还好,不是说特别的那种,就像产前抑郁,算不上是一种抑郁症,反正稍微有一点什么&&&(小山羊妈妈)
3.父母缺乏知识储备
一些父母坦言,在生育孩子之前自己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与知识技能储备,自身也不知道为人父母需具备哪些能力,如:
&你们调查三十多个家庭,大部分都有这种孩子和父母的早期的这个问题,其实我们这个呢?我有时候没说而已,其实我觉得到怀孕,到早期要孩子,那时候确实是我本人来讲对孩子这种概念,虽然已经三十(岁)多了,就是一点概念没有。对,当时好像觉得也该要孩子了,觉得孩子有了他就会&&(自己长?-提问者)就没有自己想这方面去(教育),去了解什么儿童的东西,婴儿怎么抚养的,这方面一点概念没有。所以这个也是后面有时候在想的,完全没有在这方面(下工夫)。当然了,我在想很多爸爸,很多妈妈,他们可能绝大多数都是这样&&也都没做这个功课,但是孩子没有什么事情。我们那时候这方面应该做的功课比较少,包括后面发现孩子发育比较晚以后呢还是比较麻木。就觉得男孩子嘛,发育晚一点,就是对这方面稍微差一点,我觉得这个应该提醒这些&&将来要准备&&将来家长是要重视这个事&&&(宁宁爸爸)
4.生育年龄:
调研的33个案例中有11个妈妈是超过30岁后才生育孩子,特别是5个母亲因为各种原因超过35岁才生育了孩子。而高龄产妇在孕育生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挑战。
&(她)36岁吧。都为了生活问题,这个孩子要晚了。&(微笑爸爸)
&先兆流产有。其他的都正常,但是后期到了6个月左右的时候有血糖有点高,叫妊娠期糖尿病,对,然后控制血糖怎么怎么得,最后他有一点早产,并没有要生他的迹象,医生说你不是血糖高嘛,你控制饮食,一控制饮食就出现尿酮体。尿酮体的出现对孩子有影响,那就给你剖腹产算了,大概在36周的时候出生的。剖腹产生的。生下来毛茸茸的,全是毛,是还没长成。&&好像给他弄了一个监护仪给监护了,监护了一段时间觉得还可以就给抱回家了,就在月子中心坐月子因为没有老人管,我们自己请人,请月嫂来管,没有请老人来管。他没有吃过母乳&。(小绵羊妈妈,)
调研发现:在孕育小生命过程中所有母亲都经历过一些或大或小的生理与心理挑战。父母并没有在生理、心理、知识、家庭人力等做充足准备,而公共健康教育与生育相关的常识普及似乎也不足,使打算为人父母的新手们并没有获得足够支持。
以上内容摘自李敬、程为敏主编的《透视自闭症:本土家庭实证研究与海外经验》(北京:研究出版社2011年3月版)。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亲子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亲子",独家策划注明不予转载的均不可转载,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张银萍]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岁宝宝自闭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