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维素对怎样治疗胆襄息肉肉有治疗作用吗

→ 有胆囊息肉的话,吃中药可以治愈吗?有
有胆囊息肉的话,吃中药可以治愈吗?有
健康咨询描述:
有胆囊息肉的话,吃中药可以治愈吗?有没有好的中药偏方,希望医生能解答下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吃了一段时间中药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希望能够得到完全治愈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14408称赞:119
&&&&&&病情分析:&&&&&&中药治疗胆囊息肉只能辅助治疗&&&&&&指导意见:&&&&&&胆囊息肉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只有手术才能完全治愈
擅长: 妇科
帮助网友:11611称赞:839
&&&&&&病情分析:&&&&&&胆囊息肉属于临床癌前病变,应该重视治疗,否则容易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源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指导意见:&&&&&&中药、西药都难以消除,建议您暂时消炎利胆治疗,6-8个月做一次肝胆超声,当胆囊息肉超过1cm时,需要考虑手术切除。
帮助网友:110称赞:1
&&&&&&病情分析:&&&&&&胆囊息肉分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腺癌、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等。非肿瘤性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肌增生等。胆囊息肉大部分是在体检时由B超检查发现,无症状。少数病人可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极个别病例可引起阻塞性黄疸、无结石性胆囊炎、胆道出血、诱发胰腺炎等。&&&&&&指导意见:&&&&&&鉴于少数胆囊息肉可能为早期胆囊癌或可发生癌变,因此对本病一下情况视为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直径超过1cm;年龄超过50岁;单病复发;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囊结石等。&&&&&&有明显症状的病人,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二指肠和其他胆道疾病后,宜行手术治疗。无症状的病人有以下情况仍考虑手术:直径超过1cm的单个病变,年龄超过50岁,连续B超检查发现增大,腺瘤样息肉或基底宽大,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壁增厚。病人如无以上情况,不宜急于手术,应每6个月B超复查一次。直径小于2cm的胆囊息肉,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超过2cm或高度怀疑恶变,应剖腹手术,以便于行根治切除。&&&&&&以上是对“有胆囊息肉的话,吃中药可以治愈吗?有”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帮助网友:1529称赞:21
&&&&&&你好,胆息肉疾病治疗方法很多,但是中药治疗胆囊息肉只能辅助治疗,胆囊息肉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只有手术才能完全治愈,建议患者到专业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帮助网友:2584称赞:29
&&&&&&病情分析:&&&&&&胆囊息肉除非引起胆囊炎,否则临床可无表现。手术治疗多采用胆囊切除术,方式除传统大切口切除以外,目前更多被采用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及小切口胆囊切除,以及保胆取息肉术。&&&&&&指导意见:&&&&&&饮食要有规律:早餐要吃好。胆囊中的胆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患者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则胆囊分泌的胆汁得不到利用,导致胆汁在胆囊中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或增多。
疾病百科| 胆囊息肉(别名: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隆起样病变)
挂号科室:肝胆外科
温馨提示: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 & 胆囊息肉(polyp of gallbladder),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
好发人群:中青年人群
常见症状:右上腹痛、向右肩背放射、恶心、呕吐、食欲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参考价格:52.5
参考价格:27
参考价格:26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舒肝理气、利胆。主要用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结...
参考价格:¥28.5
本品适用于治疗胆囊炎﹑胆囊息肉,胆结石及消化不适...
参考价格:¥12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治疗胆囊息肉的食疗方法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肝胆经络循行两胁,肝失疏泄,气滞不行故两胁胀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气滞故脘腹胀满或疼痛;湿热内蕴,肝胆气逆故见口苦咽干、烧心。舌苔黄腻乃肝脾湿热上蒸所致。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双花连胆汤方中金银花、野菊花、黄连、龙胆草清热泻火;柴胡、制香附、青皮疏肝利胆;厚朴、前胡、白芍、甘草理气行滞、解痉止痛;茯苓、茵陈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疏肝利胆、健脾祛湿之功效。
治疗胆囊息肉的方法
对待胆囊息肉,应该是早发现早治疗。当然不一定是要做手术。下面就为大家准备一些治疗的药膳,以供参考:
  (1)蒲公英粥:
  蒲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粳米50~100克。煎蒲公英、金银花,去渣取汁,再加入淘净的粳米煮粥。每日2次,温热服食。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肝炎、胆囊炎等炎症。注意虚寒泄泻者忌用。
  (2)茅根公英粥:
  白茅根、蒲公英各60克,金银花30克,粳米50~100克。先煎白茅根、蒲公英、金银花,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作粥。任意服食。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用于急性肾炎、小便不利、胆囊炎等。
  (3)玉米须茶:
  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克,加水1000毫升,煎30分钟后去渣,加白糖适量温服,每日3次,每次250毫升。急性发作期可大量饮用。功效泄热,利尿杀菌,利胆平肝。适用于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肾炎水肿等。饮用玉米须茶时,根据民间经验禁用下列食物:酒、糯米、鱼卵、干鱼子、肥肉及辛辣料等。(要根据个人情况试用)
另外,我们临床中常用下列中药泡水当茶饮,常取得效果。
1、金钱草 60g ,泡水当茶饮之,连服 3-4 个月。
2、金钱草30g ,鲜芦根 15g , 1 剂 /2 天,连服 4-6 个月。
3、玉米须 20g ,茵陈 30g , 1 剂 /2天,连服 4-6 个月。
4、鲜芦根 30g ,生牡蛎 30g , 1 剂 /1 天,连服 3-4个月。
服用金钱草要注意:如果胃不好的,经常恶心、呕吐、反酸、吃不下饭等不要使用。可以使用的人也不要长时间老是喝它,喝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
5、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6、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的方法推荐:
------分隔线----------------------------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肠胃...
热门食疗偏方
这些也不错哦
最近更新:还是热乎的呢标签:胆息肉也称胆囊息肉,胆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非常相似,一般表现为右上腹有一点不舒服,然后伴着结石时可出现的胆绞痛,也有少数病人没有症状,只有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目前此病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需要引起重视。胆囊结石女患者一般多与男患者,这个结石早期很多患者也是没有症状的,一旦开始疼痛的时候,结石都是比较大了,下面分析一下胆囊结石并有息肉怎么治疗?
步骤/方法:
1胆息肉和胆结石都是需要大型医院做专科检查以后,专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具体病情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胆息肉一般是需要手术治疗的,胆结石也是采取手术治疗比较好,可以选择常规手术治疗,也可以微创手术治疗。
2在治疗的同时,需要听取专科医生的治疗意见,可以配合一些中药调理一下,中医是这样认为的,胆息肉和胆结石的发病是因为于情志失调,情绪不佳,如压抑、抑郁等所致,所以患者需要保持心情愉快。
3胆息肉和胆结石患者,应该注意饮食,食物需要清淡,不能吃油腻和炸,烤等食物。还要保持大便畅通,多走动,适量运动,患者要保持心胸宽阔,心情舒畅。搭配适当的饮食治疗,对胆囊息肉有良好的辅助治疗。
注意事项:
建议患者要吃些豆类制品等蛋白质食物,注要意适当,不宜过量。营养并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另外要讲究饮食卫生,生吃瓜果菜类一定要洗净,以防吃入蛔虫卵。
订阅到邮箱
温馨提示:以上经验分享由网友原创,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胆囊结石热门相关
胆囊结石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利尿排石,消炎止痛。用于泌...
参考价格:¥13.8
功能主治:纳呆、胁痛、疲倦乏力、尿黄,苔腻、脉...
参考价格:¥30
咨询实录推荐中医治疗胆囊息肉
我的图书馆
中医治疗胆囊息肉
&&&&&&&&&&&&&
乌僵薏四汤(治胆囊息肉)湖北省孝感市中医院内科 432100 作者:胡竹芳
柴胡9g&& 枳壳10g,&&&& 白芍15g, 薏苡仁30g, 乌梅10g, 僵蚕10g,
白芥子10g, 连翘15g, 三棱9g&&&&& ,法半夏9g, 甘草6g组成。
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或制成水丸,每次9g,每日3次。一般2~3个月为1个疗程,重者需2~3个疗程。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腹胀重者加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药方二(其实是五个药方,只是没有药剂配量)
胆囊息肉 中药治疗方剂
(仅供参考)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肝胆经络循行两胁,肝失疏泄,气滞不行故两胁胀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气滞故脘腹胀满或疼痛;湿热内蕴,肝胆气逆故见口苦咽干、烧心。舌苔黄腻乃肝脾湿热上蒸所致。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
1、茵陈、蒲公英、柴胡、郁金、人工牛黄、栀子、金钱草、黄莲、青皮、连翘、香附、厚朴、大黄、丹参、冬虫夏草、桃仁、龙胆(注:忌食肥肉、海鲜、鸡蛋黄、无鳞鱼类、动物内脏、辛辣、白酒、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2、柴胡、白芍、甘草、薏苡仁、连翘、青皮、香附、厚朴、生大黄、丹参、桃仁、僵蚕、金钱草、龙胆、茵陈等(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养肝柔肝、活血化瘀、利胆通腑,软坚散结)
3、双花连胆汤处方:金银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每天1剂,分3次服,疗程为30天。(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食肥猪肉及蛋类食品等。)
4、乌僵薏四汤由柴胡9g,枳壳10g,白芍15g,薏苡仁30g,乌梅10g,僵蚕10g,白芥子10g,连翘15g,三棱9g,法半夏9g,甘草6g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或制成水丸,每次9g,每日3次。一般2~3个月为1个疗程,重者需2~3个疗程。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腹胀重者加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5、逐瘀消症汤:当归15g,赤芍10g,桃仁15g,五灵脂10g(包煎),白花蛇舌草30g,煅蛤壳30g,炙鳖甲20g,醋浸炒香附15g,莪术10g,金钱草30g,凌霄花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B超复查观察疗效。6个疗程无效者停服。胁痛伴有寒热错杂者加柴胡、黄芩;脂肪肝者加生山楂、莱菔子;慢性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增高者加茵陈、垂盆草、虎杖;气虚加黄芪30g,阴虚加生地黄15g,牡丹皮10g。
双花连胆汤治疗胆囊息肉
&&& 自拟双花连胆汤处方: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前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水煎,分2次服,每天1剂,疗程为30天。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食肥猪肉及蛋类食品等。
&&& 典型病例
&&& 赵某,女,38岁,日初诊。患上腹部胀痛、口苦咽干、烧心纳差近2年。1年前曾在某县人民医院经电子胃镜检查,诊为反流性胃黏膜炎。经治疗有所好转,但反复发作。半年前又到某市人民医院检查,经B超检查诊为胆囊息肉、胆囊炎。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手术,改为服药治疗,有一定好转,但停药则复发。经人相荐,来本院门诊。自述上腹部胀痛,两胁亦时有胀痛,进食肥猪肉或蛋类食品后加剧。口苦咽干,嗳气烧心,纳差便秘,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而数。B超检查示胆囊大小为7.8cm?3.4cm,后壁见有直径0.8cm、0.4cm大小息肉各1枚。诊断为胆囊息肉、胆囊炎。遂予双花连胆汤治疗,处方: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前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每日1剂。8月26日二诊,患者诸症大减,精神好转。药已中病,效不更方,继续服用原方。9月6日三诊,患者自诉自觉症状基本消失,纳增,但仍有轻度烧心,大便不畅,遂予前方中加火麻仁15g,大黄6g,嘱进13剂。9月20日四诊,患者告之,诸症消失,饮食正常,体重增加。B超复查,胆囊大小为5.8cm?2.6cm,未见胆囊息肉。停药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肝胆经络循行两胁,肝失疏泄,气滞不行故两胁胀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气滞故脘腹胀满或疼痛;湿热内蕴,肝胆气逆故见口苦咽干、烧心。舌苔黄腻乃肝脾湿热上蒸所致。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双花连胆汤方中金银花、野菊花、黄连、龙胆草清热泻火;柴胡、制香附、青皮疏肝利胆;厚朴、前胡、白芍、甘草理气行滞、解痉止痛;茯苓、茵陈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疏肝利胆、健脾祛湿之功效。药中病机,故疗效显著。
&&& 药方四
柴胡25克 半夏20克& 天南星20克 甘草20克 黄芩25克 白芍25克 三棱30克 莪术30克 半支莲3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虎杖30克 栀子25克 龙胆草25克 香附25克 郁金25克 山茨菰20克&& 水煎服
这张方剂,常用于肝胆肿瘤,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胰腺炎,胰腺囊肿.供大家参考.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多因郁、痰、瘀三者互为因果所致,采用“乌僵薏柴汤”治疗,可使息肉缩小或消失。
 其方药组成是:
乌梅、僵蚕、枳壳、白芥子各10克,
薏苡仁30克,柴胡、法半夏、三棱各9克,
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或做成药丸,每次9克,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B超复查后息肉缩小则加服一疗程,若息肉消失则无需再服药。
倘若胆囊息肉过大(直径大于1厘米者)则应请外科医生诊治。
长沙雨花区东塘门诊部副主任医师 肖奇国 献方
药方六:关于治疗的中成药
中药治疗:
1、清息护胆片一次6片,一日三次胆囊炎、胆石症、胆囊息肉及手术后并发症。
2、金龙舒胆胶囊: 适应症:胆囊息肉、胆结石、胆管结石、胆囊术后缺失综合症等。
七:关于协和护胆宁 据称是北京协和医院研制 尚待考证)
【协和护胆宁】系列配方以优质名贵中药为原料,在保持传统中药汤剂疗效的基础上,率先采用高新技术,萃取草药精华,从该药中提取大量的LGW活性功能因子能快速溶解,超强渗透、迅速灭菌激活增生细胞。活化增生组织、起到软坚散结,彻底消除胆囊炎、胆结石及胆囊息肉,该药疗效独特,绿色环保,便于携带。
【主要成分】柴胡、白芍、甘草、薏苡仁、连翘、青皮、香附、厚朴 、生大黄、丹参、桃仁、僵蚕、金钱草、龙胆、菌陈等40多味名贵中药材。
【功能主治】清热利胆,舒肝理气。用于湿热型及湿热兼气滞型的急、慢性胆囊炎。
【适应症】胆囊息肉、胆结石、胆管结石、胆囊术后缺失综合症等。
【产品特点】迄今为止治疗胆病药物中有效成分最明确、含量最高的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化中药。药理活性及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国家药典委员会的权威认定;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唯一胆病新药;LGW活性功能因子破解病根----治炎止痛、清除息肉、溶石清石、护肝利胆。
【适 应 症】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及手术后并发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3次,每次3粒,饭后半小时服用。
【规 格】0.25g*45粒/瓶。
【包 装】45粒/瓶/*6瓶/盒。
【禁忌事项】鸡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辛辣、白酒、生蒜、油炸等刺激性食品。
【研制单位】首都协和医学研究院 北京胆囊病治疗中心 中国胆囊疾病专研中心联合研制
胆囊息肉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胆囊息肉被确诊后,一般认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关键是确切判断病变的性质是属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两者的治疗措施截然不同。前者有癌变可能,通常应作胆囊切除;后者为无癌变性息肉,除合并有胆囊结石或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外,一般不需要作胆囊切除术。
但术前对病变性质的判断有时比较困难。因此,一般认为出现下列3种情况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1、息肉直径超过1.0厘米以上;
2、息肉合并胆囊结石;
3、息肉伴有临床症状。
对于息肉直径小于1.0厘米而无临床症状者,则可采用中医药治疗,如息肉在短期内明显增大或其附着的胆囊壁有局限性增厚等变化时,则需要行胆囊切除术。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