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病人注意事项结了小便之后就心脏破裂了

男子心梗后又现“隐性”心脏破裂(图)
  李先生“隐性”心脏破裂的位置在心间部,当时情况特别危险。
  记者李彬通讯员刘瑞卿文记者王亚鸽摄影
  核心提示家在汝阳的李先生今年55岁,3个儿子两个都已经成家,一个儿子还创业当上了老板,在洛宁县开了一家石材店,平时李先生在店里给儿子帮帮忙,老伴儿在家做饭,一家人日子过得蒸蒸日上。可就在8月中旬,身体一向硬朗的李先生突发心脏病,打乱了平静的生活,李先生命悬一线,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两次急救,连水都无法下咽的李先生转危为安,目前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了。
  患者突发心梗,绿色通道争分夺秒抢救
  8月14日上午,今年55岁的李先生在儿子的石材店里帮忙,莫名其妙突然感到胸闷、气短,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向外冒。起初他以为是累的了,就坐在椅子上休息,可是将近两个小时过去了,胸闷气短的不适感丝毫没有减弱,反而疼痛感越来越强。正是到了该回家吃午饭的时间,李先生从椅子上起身时却发现已经没劲站起来了,这才赶紧给在家等他回家吃饭的妻儿打电话。
  接到电话后,李先生的妻儿慌了神,当即赶往店里,看到李先生面色苍白,马上拨打了120。当日11时40分许,李先生被送到洛宁当地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他为急性心梗,随后紧急被送往河科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急救。
  “接到洛宁当地医院的电话,我们这边就做好了接诊准备,下午1点半左右李先生被送到我们病区,我们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争分夺秒对他进行无障碍抢救。”当时的接诊医生,河科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陈红娟说,李先生当时病情非常危重,血管造影显示他前降支血管已经完全堵塞,造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河科大一附院常务副院长兼心内科主任董平栓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区主任杨喜山主任医师、闫鹏主治医师、张辉峰主治医师等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紧急组织抢救,为他开通血管,植入一枚支架。打通堵塞的血管后,李先生剧烈的胸痛、胸闷得到缓解,脸色也逐渐恢复血色,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
  心梗患者出现少见亚急性心脏破裂
  李先生突发心脏病,对妻儿来说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好在抢救及时,一家人还能团聚,李先生一天天好起来,盼着出院回家。可就在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李先生的病情又突然发生变化。8月18日,在病房里“安然无恙”的李先生,血压骤然下降、心动过速,并出现恶心、呕吐、少尿等症状。董平栓、杨喜山组织急诊冠脉造影,发现支架的血管内没有形成血栓,血管内血流通畅。
  陈红娟说,心脏破裂、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衰是急性心肌梗死极为严重的并发症,李先生放支架的血管内没有形成血栓、化验心衰指标正常,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杨喜山看了很多资料,想到近期刚看到一篇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和李先生的临床表现特别像,结合李先生心电图的改变,考虑为他是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自发性亚急性心脏破裂,心脏破裂病情凶险,发病突然,病死率非常高,而亚急性心脏破裂又被称为隐性心脏破裂,很少见,小口渗血,诊断不易发现。及时给李先生做心脏彩超,发现确实心包内出现积液,但心肌坏死有炎性渗出也会有积液,到底是炎性渗出的问题还是心脏破裂问题导致,需要进行心包穿刺手术。
  “心包穿刺手术,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说是一种高风险的治疗措施,生与死可以说就在一线之间,同时李先生病情危重,处于休克状态,做穿刺手术风险更大,病人可能下不了手术台。”陈红娟说,心脏像穿了两层衣服,积液就在两层衣服之间,好比原本正好的“衣服”变紧了,影响心脏正常搏动,心包穿刺手术就是B超定位后,医生用一根很长的穿刺针,穿破第一层衣服,导出积液。可心脏是搏动的,李先生心脏最厚的积液有14毫米,而薄的地方仅有几毫米,扎得浅了,第一层“衣服”扎不破就无法引流出积液,扎得深了穿破两层“衣服”就会扎到心脏表面的血管造成出血,或者扎到心肌组织心脏就不会跳动了。
  医者判断准确救治及时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尽管风险很高,但李先生生命危在旦夕,手术迫在眉睫,杨喜山及时与李先生家属充分沟通,进行心包穿刺手术。心包穿刺放入引流管,暗红色的积血就流出来了,李先生心率没那么快了,有减慢的趋势,血压回升,经过几天充分引流,李先生各方面情况均有所好转,心率正常、小便也出来了,肝功能指标也好转了。目前李先生术后各项指征日趋平稳,心脏功能恢复良好,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了。
  近日记者在河科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区病房见到李先生和他的妻子,夫妻二人正准备走出病房到楼下散步、透透气。李先生妻子说,平时老伴身体一向硬朗,连发烧感冒都很少见,没想到差点没了命,第二次发病时,连喝口水都会呕吐,她整个人都快崩溃了。“医生告诉我们,手术风险很大,可能手术台都下不来了。但是有一线生机,我们也要赌一把。”李先生妻子说,幸好医生判断准确、处理及时,救了李先生这条命。
本文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每日在线答疑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
研究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出现心脏破裂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  研究方法:  自2005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CCU收治AMI共3475例,其中STEMI患者2638例,回顾性分析因STEMI作为第一诊断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并发心脏破裂者53例。将患者分为心脏破裂组和非心脏破裂组。总结并分析心脏破裂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TEMI患者并发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  研究结果:  1.STEMI患者共2638例,有53例患者发生心脏破裂,其中游离壁破裂32例,室间隔穿孔18例,乳头肌断裂3例。18例发生在发病24h内,29例在发病2~7天,6例在发病1周后。53例STEMI并发心脏破裂患者平均年龄为(74.0±8.4)岁;其中男性21例,平均年龄(71.5±9.6)岁;女性32例,平均年龄(76.0±7.2)岁。50例为首发STEMI,3例既往曾有心肌梗死病史。  2.心脏破裂组患者年龄高于非心脏破裂组[(74.0±8.4)对(69.0±8.0)岁,P<0.001]。女性心脏破裂发生率高于男性(P<0.001)。心脏破裂组患者体重指数低于非心脏破裂组患者,差异显著[23.44(22.29,24.84)对25.59(23.14,27.24) kg/m2,P<0.001]。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脑卒中史、吸烟史及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3.心脏破裂组患者中,前壁心肌梗死34例,占64.1%(34/53),其中游离壁破裂22例[64.7%(22/34)],室间隔穿孔12例[35.3%(12/34)];下壁心肌梗死18例,占34.0%(18/53),其中游离壁破裂9例[50.0%(9/18)],室间隔穿孔6例[33.3%(6/18)],乳头肌断裂3例[16.7%(3/18)];侧、后壁心肌梗死1例[1.9%(1/53)],为游离壁破裂。  4.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病变支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5.临床资料比较:①心脏破裂组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长于非心脏破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比较,就诊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心脏破裂组梗死后反复心绞痛的发生率高于非心脏破裂组(66.0%对5.2%,P<0.05)。④两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两组比较,cTnI峰值、入院血红蛋白及中心粒细胞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⑥心脏破裂组白细胞计数高于非心脏破裂组[(12.9±3.7)对(11.3±3.4)*109/L,P<0.001]。⑦心脏破裂组患者就诊时的Scr水平高于非心脏破裂组[71.0(57.0,96.5)对66.0(56.3,73.0) umol/L, P<0.001]。⑧两组比较,血浆BNP浓度和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⑨心脏破裂组的室壁瘤的发生率高于非心脏破裂组(49.1%对9.0%,P<0.05)。  6.心功能按照Killip分级比较,两组患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7.心脏破裂组的急诊溶栓比例高于非心脏破裂组(13.2%对4.7%),心脏破裂组急诊PCI比例低于非心脏破裂组(30.2%对42.5%),心脏破裂组未行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比例高于非心脏破裂组(56.7%对52.8%),且两组患者早期再灌注方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8.两组患者在二联、三联及四联抗栓比例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使用硝酸酯类、ACEI或者ARB以及他汀类药物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脏破裂组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低于非心脏破裂组(50.9%对84.4%,P<0.05),心脏破裂组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率高于非心脏破裂组(9.4%对2.8%,P<0.05)。  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关联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OR=1.179,95% CI:1.051~1.323)、女性(OR=0.251,95% CI:0.107~0.587)、心肌梗死后反复心绞痛(OR=15.540,95% CI:5.411~44.634)、室壁瘤(OR=6.250,95% CI:2.531~15.432)、低体重指数(OR=0.667,95% CI:0.460~0.967)及高水平肌酐(OR=1.717,95% CI:1.173~2.513)是STEMI并发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  10.根据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出血风险评分,心脏破裂组患者高危出血比例高于非心脏破裂组(81.1%对50.5%,P<0.001)。  研究结论:  1.AMI患者心脏破裂并不多见[1.5%(53/3475)],多为游离壁破裂[0.9%(32/3475)]。心脏破裂多发生于发病后1周内[88.7%(47/53)],女性、高龄、前壁心肌梗死更容易出现心脏破裂。  2.STEMI发生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白细胞计数增高、女性、心肌梗死后反复心绞痛、室壁瘤、低体重指数和就诊时高水平Scr。  3.STEMI发生心脏破裂的风险与出血风险相关。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导师姓名:
学位年度: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您的位置: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梗病人饮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