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非厡发性肺腺癌一期会复发吗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胡润磊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同时和异时原发性肺癌的临床诊治进展
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经根治性治疗后出现再次患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平均以每年&1%&和&6% 速度增长。近年来,随着肺癌早期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和异时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目前,基于各自临床病理特点的标准区分同时或异时多原发性肺癌和肺内转移,依旧比较棘手。然而研究显示,最新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方法或许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难题。来自希腊雅典胸科医院的&Loukeri&教授等就同时和异时原发性肺癌的辨别、发病机理、治疗和预后等进行综述,文章最近发表于&Clinical Lung Cancer杂志上。引言众所周知,肺癌已是肿瘤的头号杀手。虽然目前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有所改善,但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其预后亦较差&(总体&5&年生存率<20%)。为达到根治性治疗,需要一个监测项目以检测原发性肺癌的早期复发或出现第二个原发肺肿瘤。其复发主要发生在首次原发性肺癌术后&2&年内。NSCLC&和&SCLC&经根治性治疗后再次患新原发肺癌的终身发病率平均每年分别以&1%&和&6%&增长。同时多原发性肺癌和肺内转移两者的区别往往比较困难,且针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也非常重要。某研究报道同时肺癌的发病率为&0.2%-8%(尸检结果为&3.5%-14%)。近年来随着肺癌早期诊断技术的发展,如&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等,同时或肺内转移肺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这也部分改善了癌症的诊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本综述旨在收集同时或异时原发性肺癌患者的所有相关信息及现有的各种临床病理和遗传方面的诊断、治疗策略以及有关患者预后的因素。通过检索&Pubmed&和&Medline&数据库,相关文献、引用文献和参考文献等研究。作者们将在本综述努力阐明这个问题,得出一些有益于同时或异时原发性肺癌患者的最佳诊疗方案的结论。概念—临床病理标准虽然&Beyreuther&在&1924&年德国某杂志上发表了第一例两种截然不同的原发性肺癌,但孤立多原发性肺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标准最早由&Martini&和&Melamed&于&1975&年报道。按此标准,第二个原发性肿瘤若与首次肺癌的组织学类型不同,则可归为异时原发性肺癌。尽管多数关于多原发性肺癌(同期或转移)经手术治疗患者的研究报道&& 50%&患者其两个原发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一致。若与首次切除病变的组织学类型相同,为区分是新原发还是复发则至少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两次病变的无病生存期间隔至少为&2&年;原位癌处又出现新的肿瘤;或除外肺外转移和淋巴转移后,第二次肿瘤发生在不同肺叶或非同侧肺。随后,Antakli&教授等陆续重新修订了该临床病理划分标准。后来&Colice&教授等又将两次病变无病生存期的间隔延长为&4&年。综合所有研究均强调,评估的首要目的是确定该肿瘤是否可以行根治性治疗,而非纯粹判断其为新生或肿瘤复发。通过(2007&版)ACCP&指南,该临床病理纳入标准得到广泛推广。本综述定义同期为首次手术切除病变的同时发现共存的肺癌。依照&Martini&和&Melamed&的观点,两个孤立本质上显然不同的肿瘤,其组织学类型可以不同或一致。明确无肺外转移或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证据时,若肿瘤位于不同的肺段、叶或肺而病变的组织学相同则均应该来源于原位癌。最近许多研究提出用组织形态学或分子学等替代方法来检验该标准,或许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难题。发病机理孤立性肺癌的多灶性与“区域性癌化”过程相关,这个概念最早由&Slaughter&教授于&1953&年提出。根据该理论,吸烟引起致癌因素影响支气管树的不同敏感细胞,以致形成肺的浸润性癌,可以同时或序贯发生。吸烟者因吸烟诱发导致多处支气管粘膜细胞的异型性从而患或不患肺癌之前业已报道。此外,特定等位基因的失衡和遗传学变化很大可能因烟叶所含物质成分造成,也有人一直在观察研究原发性支气管鳞状细胞癌周围环绕的支气管等变化。一些与&SCLC&或&NSCLC&长期存活患者相关的随访研究亦证实了上述观点。以上研究结果暗示,持续吸烟与第二原发性肺癌的发展关系密切。因此,异时性原发性肺癌的发展可能是多处肺组织因不断暴露在吸烟等致癌性刺激下的结果。此外考虑到各种因素致癌作用和致癌过程,首次手术切除病变和第二个肿瘤的形成之间必须有一个足够的时间间隔。然而事实是,绝大多数肺癌患者在确诊后生存期不到&3&年;原发癌切除后的根治性治疗和异时性肺癌形成的时间间隔从几个月到&17&年不等。因此,许多亚临床第二原发性肺癌可能未得到确诊,从而低估了多原发肺癌的确切发病率。尽管&Martini&和&Melamed&提出的临床病理标准已获广泛接受,并且为区分多原发肺癌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指导,但不同的研究者观察到其生存率的显著变化,这可以部分归因为缺乏分子生物学依据的主观常规标准的局限性。实际上只有少数研究将分子学的发现和临床病理标准结合考虑。当临床&/&组织学标准和基于基因和&/&或突变分析技术的标准相比时,大部分的这些研究报道了不同的肿瘤误分类率(高达&32%)。证实多原发肺肿瘤的克隆性形成一般是基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体细胞突变,X&染色体失活分析,或杂合性丢失(LOH)分析。理想状态下,克隆分析的基因标记物应该是独立的且体细胞突变率高,致癌作用较早且贯穿于整个过程。(17号染色体)抑癌基因&p53&的突变在肺癌中十分常见,&SCLC&和&NSCLC&分别高达&70%、50%。它们大多是点突变,广泛分布于&p53&基因的&DNA-&结合域(外显子&5-8)。这样可能产生大量的突变,因此&2&个独立的肺癌不太可能出现相似的突变类型。头、颈或肺癌等第二个原发肿瘤单独发生的患者建议在&p53&基因突变模式基础上研究。最近研究集中在从肺内转移中区分多原发肺癌,发现&p53&突变分析为同期和异时性肺癌的一个有效诊断工具,诊断率&35%-66%。并认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K-ras&突变是肺腺癌早期的发病机理,在腺癌前期—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研究中已有描述。小样本量研究发现,3p&缺失的&K-ras&突变联合&p53&突变是多发肿瘤和早期肿瘤患者的“基因指纹”。Chang&等研究表明,单独&EGFR&或结合&p53&是多发肺肿瘤克隆起源的有效标记物,特别是组织病理学特征类似病例。但肿瘤克隆和患者生存间两者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基于&EGFR&和&K-ras&突变分析的研究,常见肿瘤克隆起源对&NSCLC&预后的影响却互相矛盾。胚胎发育早期发生&X&染色体基因失活可用于检测克隆与肿瘤间的联系,然而这种技术仅适用于女性患者。并且即使不克隆,也有将近一半的细胞有同样的&X&染色体失活。某研究首次采用该分析方法阐述了多原发肺肿瘤的起源问题,据临床标准诊断为同期或异时性多发肿瘤患者中,78%&患者显示&X&染色体失活。这部分可能为单原发性肺癌之后发生肺内转移的患者。杂合性丢失为一个多态位点从种系杂合性到纯合性的转变,丧失一个等位基因标志。因此,某些基因突变可能需抑癌基因的失活。LOH&分析方法依靠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微卫星基因型的比较或肿瘤&DNA&样本和病例匹配对照(生殖细胞系)DNA&样本(正常非瘤组织中获取)的比较。这样,用&LOH&能顺利区别具有相同组织学的同步及异时性肺癌和肺内转移瘤。综合&LOH&分析和&p53&突变分析可提高单个原发性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一些研究已经报道同步及异时性原发肺癌的遗传资料有显著差别。然而,两项研究表明高达&87%&的&LOH&分析结果一致。因此,单克隆起源的肿瘤异质性可能性与后天遗传亚克隆漂移相关。基因组杂交的数列比较,这是基于整个基因组拷贝数变化的识别。据最近研究显示利用该方法极有可能从常见原发肿瘤中区分出单独的一类来。在同期及异时性肺癌患者中亦发现了类似的结果。然而该方法十分昂贵、耗时,且需要大量的肿瘤&DNA&来研究。还需要新鲜冷冻组织也使得此技术更加适用于同期性肿瘤。目前,亟需解决的新问题是何时在分子学和基因学的研究中定义同期和异时原发性肺癌。通过多方面的测序已在肺癌及其他类型的肿瘤,如肾细胞癌,证实了肿瘤和肿瘤细胞分化的异质性。然而某些研究利用&DNA&测序分析如子代和外显子组测序等也报道了瘤内异质性,几种肺癌(主要是腺癌)相关突变基因(EGFR、K-ras、v-erb-b2&等)。观察到许多肺癌患者中其异质性可能因治疗的反应而变化,单独区分多原发肺肿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二原发性肺癌的处理:手术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法如何处理第二原发性肺癌,目前仍是临床上的一个挑战。有学者认为:只要第二原发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患者的心肺功能储备许可,手术是其治疗方式之一。第二原发性肺癌的分期至关重要。同期性原发性肺癌患者,2&个肿瘤应该单独分期和分别处理。根据最新&ACCP&治疗&NSCLC&指南,2&个(同期或异时性)原发性&NSCLC&患者应考虑外科治疗性切除,推荐(1B&级)侵入性纵隔分期和胸部外影像学检查(头&CT&或&MRI,全身&PET&或腹部&CT&加骨扫描)。建议:可疑或已证实为肺癌和同侧不同叶癌结节的患者应排除良性病变或同期原发性肺癌的可能(1C&级);建议对疑似或已证实为多灶性肺癌患者应积极治疗(2C&级)。术前支气管镜检查或许能有助于肿瘤局部浸润的评估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还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及位置、患者的机体状态和心肺功能。尽管几项研究结果显示局限性切除的局部复发率较高(达&15%),但患者因肺功能较差而无法承受扩大切除时它仍是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法。肺癌研究组证实:行楔形或肺段切除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高于肺叶切除术患者。一方面因没有彻底地解剖性切除病变;或没有阻断肿瘤潜在的肺内和淋巴结扩散。然而,局限性切除术后总生存率(OS)并无显著降低。通常局限性切除是首选术式,因其保护了更多的正常肺组织。据报道,原发性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时是很少考虑到余下肺行异时性癌症切除,因为术后呼吸衰竭的风险较高。在单肺切除术后有两个因素影响肺功能:切除范围的扩大和术后胸腔壁的限制。尽管因呼吸并发症较少首选胸骨正中切开术,但某些病灶无法使用该开放性术式。早期术后死亡率一般为&0%-13%。异时性肺癌通常在手术切除原发性肺癌的对侧。或者更少单个第二肿瘤的解剖切除,几项研究结果中首选双肺叶切除术,其次是亚肺叶切除,如肺段或楔形切除。然而其他研究结果认为有限地切除为主要术式。多数研究已报道决定行肺切除术(原发或根治手术)患者&& 30%。同期性肺癌更多是位于同侧肺,主要以解剖性切除治疗,如单肺叶、双肺叶切除或肺切除术。首次病灶行解剖性切除,异时性双侧肺病灶再行亚肺叶切除可能是一个安全、有益预后的方案。手术的类型和时间取决于外科医生所采用的方法。建议首次手术应切除一侧最大的病灶,尤其肿瘤是否可切除仍存疑时,随后再切除对侧。目前认为,同期性双侧肺腺癌患者行双侧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亦可行,术后并发症少且&3&年无病生存率(DFS)为&77.9%。另外,身体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是治疗肺癌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放疗方式。几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报道手术治疗与&SBRT&其疗效类似。该项技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业已经很成熟,且目前认为是可切除但临床上无法手术肺癌患者的首选,如已手术切除首次病灶的第二原发性肺癌患者。尽管行手术肺癌患者(但亦适合&SBRT)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其5&年总体生存率(OS)为&51%-70%。Varlotto&等发现&SBRT&和手术切除(肺叶或亚肺叶切除)两者之间的&OS、总复发和局部转移控制率无显著差别。某些研究还特意评估了&SBRT&对早期多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疗效,其中位存活期(M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与行手术治疗患者相比疗效亦相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中大多数同期和异时性多原发肺癌患者无手术指证,而主张行&SBRT。预后支气管肺癌局部复发的患者再次行手术切除的预后较差,2&年生存率为&23%;而异时性多原发肺癌的&2&年生存率为&52%。这可能是因为外周型的复发病灶可完全切除,而肺门处复发的肿瘤常与纵隔转移有关,无法根治性切除。此外,胸内转移可能会误认为是局部复发,即使不适合手术,患者也会选择二次手术。异时性恶性肿瘤切除后其&5&年生存率为&20%-65%。早期(I&和&II)的第二肿瘤预后会更好。小样本数据的研究显示原发肿瘤切除后时间间隔(& 2&年)、年龄和肿瘤切除不完整为不良预后因素。两个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不同以及亚肺叶切除似乎对患者的&5&年生存期影响不大。早期异时性原发(时间间隔&& 2&年)或同期性原发肺癌患者和那些晚期(≥2&年)异时性原发患者相比其生存率较低。同期性原发肺癌患者通常在围手术期或首次切除原发病灶手术后发现。这可以解释为何这部分患者能够得到根治性切除。根据目前&TNM&分期标准,同肺叶的同期性原发卫星结节为&T4(临床为&IIIB&期),而在不同肺叶则认为是转移性病灶(临床分期为&IV&期)。因此若术前检测到有多个病变,则认为该患者临床上属&IIIB&或&IV&期,便建议患者先接受化疗或放化疗治疗,而非手术。但是,某些研究表明同期性多原发肺癌患者其生存率比单原发&IIIB&或&IV&肺癌期患者更好。T4&卫星结节肺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后证实其生存率与&IB&和&IIA&期相似,比&T4&期单原发受侵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基于这些研究结果,考虑到现有&TNM&分期低估了可能受益于根治性切除这部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针对多原发肿瘤这类患者传统&TNM&分期的有效存在局限性,那么应该重新修订。目前,认为预测多原发肺癌患者生存期最好的方法是引入淋巴结。Okada&等一项研究表明肺内转移但淋巴结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5%,强调淋巴结转移状态为预测预后的有效因素之一,而非转移的数量和位置。最近也有类似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的研究报道。因此,最初的临床评估和淋巴结状态的评估对术前转移的排除至关重要,即使&N1&转移亦可能预后不良。监测强制性的术后终生追踪随访,以监控初始肿瘤的复发或尽可能地早期发现异时性肿瘤的发展。第二原发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可能有助于部分患者再次行根治性切除,或及时给不适合手术切除病变患者行姑息性放疗和&/&或化疗的机会。理想情况下,术后的随访应该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随访。如果条件允许,仍应该由最早诊断出肺癌患者的内科医生和为其手术的胸外科医生负责该患病情的监测,以避免随访过程的中断(2007&年&ACCP&指南,2C&级推荐)。针对肺癌手术后患者,这提供一个可考虑的多样性的监测方法。大多数评论家和研究者认为强化监测与生存受益并无直接关联。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建议(2B&级),首次手术后&2&年里每隔&6-12&月通过该患病史、体格检查、和胸部&CT(有或无对比增强)进行临床评估,此后每年可以通过胸部&CT&平扫监测。这些建议与&2007&年版&ACCP&指南不谋而合。社区癌症中心协会(ACCC)也提出了类似建议,并增加了血细胞计数这一有效手段监测术后患者。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建议:首次术后&2&年里临床检查应每&3&月一次,之后的&3-5&年里每&6&月一次,再往后每年一次;而胸部影像学检查只对有症状患者进行。虽然更复杂的技术如&PET&扫描、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检测、自荧光支气管镜检查或痰液分析已经成为早期检测出复发或异时性肺癌的替代方法,但还没有证实临床&OS&可获益(2C)级。术后随访监测中这些技术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支持。某些研究已经发现,小细胞肺癌患者诊断出初始病灶行根治性目的治疗后,戒烟可减少第二原发性肺癌发展的相对风险。应告知其戒烟有助于肺癌的治疗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A&级)。结论多原发性肺癌和肺内转移两者截然不同,明确这点对疾病分期和治疗、及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目前使用的主观传统的组织形态学标准常陷入诊断两难的困境。通过引入基因和&/&或分子学诊断标准可能为这部分不确定患者的明确诊断会提供更多帮助。只要第二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患者的心肺功能许可,该部分多原发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亦有利于生存期的延长。早期(I&和&II&期)、无淋巴结转移、与首次原发肿瘤的时间间隔长(& 2&年)的第二原发肿瘤预后较好。最后,强制性的术后病史随访监测、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手段(胸片和胸部&CT),以监控原发肿瘤的复发或可能治愈的早期异时性转移肿瘤。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13:13
胡润磊大夫的信息
胡润磊大夫电话咨询
胡润磊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胡润磊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胡润磊大夫提问
胡润磊的咨询范围:
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
胡润磊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胸外科好评科室
胸外科分类问答→ 能否确诊是不是肺癌,是原发性的还是转移的
能否确诊是不是肺癌,是原发性的还是转移的
悬赏1个健康币
健康咨询描述:
患者性别:王宪贵问题描述:三年前,做直肠切除术,08年12月做体检时,发现肺部有一阴影,边缘光滑,直径1cm,医生建议化疗后再看效果,曾到山东省肿瘤医院,他们也不确定,今年4月,复检,发现阴影变大,直径1.2cm,阴影中心位置下陷,,在县医院他们要求到省医院再次确诊,其他器官都非常正常,只有肺部的阴影,因为三年前无全身ct的存档,所以无法比较结果,请问专家能否确诊是肺癌,建议手术吗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肿瘤诊断和治疗
帮助网友:1163称赞:46
&&&&&&诊断是最重要的&&&&&&积极的就做个穿刺,取病理确诊&&&&&&保守的就做PET-CT,明确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擅长: 慢性肝炎及各类肿瘤方面的疾病和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帮助网友:35359称赞:1256
&&&&&& &&&&&&&&&&&&
帮助网友:2608称赞:76
&&&&&&您好,如果三年前是因为直肠癌做得手术,那现在肺部出现阴影确实也要怀疑是转移的,直肠癌可以出现肝转移,肺转移等.建议到医院做肿瘤标志物检查以及肺部的增强CT,看看这个肿物的强化情况怎样.如果确定是转移,那手术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可以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果来制定保守治疗的方案. &&&&&&以上是对“能否确诊是不是肺癌,是原发性的还是转移的”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晚期恶性肿瘤(癌症)
帮助网友:78469称赞:1516
&&&&&&您好,手术及放化疗都不能彻底根治恶性肿瘤,反而使肿瘤细胞加快复发转移,还会留下想象不到的手术后遗症,建议你采用萎缩肿瘤血管的中草药治疗效果好,见效快,对晚期恶性肿瘤及扩散转移的都有独特的治疗效果,而且安全,对身体不会产生任何伤害及毒副作用,能使患者在短时间内15-20天就看到治疗效果,但治愈的希望也是比较大的.祝早日康复!&&&&&&
帮助网友:381395称赞:25
&&&&&&肺癌检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胸部透视及摄片,可见多变的圆形阴影及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等。胸部断层X线片、CT及MRI检查,可了解肿瘤的大小与肺叶、肺段、支气管的关系。必要时可进行支气管碘油造影。&&&&&&2、反复痰中查癌细胞,可获阳性结果,有确诊价值。&&&&&&3、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病变情况,同时可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及取支气管分泌物涂片查癌细胞。&&&&&&4、肺穿刺定位准确者,穿刺物涂片检查一般可获得阳性结果,有确诊价值。&&&&&&5、浅表淋巴结穿刺或活检:当肺部病变尚待证实的肺癌或伴有上纵隔增宽时,可作颈、锁骨上可扪及之淋巴结、皮下可疑肿块,及其他部位可疑癌性淋巴结穿刺抽吸细胞检查或摘取活检,以取得病理组织学的确诊。&&&&&&确证为肺癌要及时治疗并且用抗癌中药人参皂苷Rh2(护命素)抑制癌细胞增殖,控制肺癌细胞转移,以争取治疗时间。&&&&&&
更多人在找的人参皂苷Rh2产品
今幸胶囊----人参皂苷Rh2成分含量:每100g含人参皂苷 Rh2 16.2g查看详情
iiyi-睿祁爱心医生
&&&&&&一般转移的话不会是单一的,而是多发的,而且边缘模糊,但是有肿瘤的病史,还是应该查一下,比如增强CT,PETCT等
帮助网友:36称赞:1
&&&&&&担忧恐慌不如尽快做个CT引导下穿刺活检,但有穿刺有气胸,出血等风险,建议还是查查吧! &&&&&&以上是对“能否确诊是不是肺癌,是原发性的还是转移的”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做肿瘤检查和肺部的CT看看吧 如果转移的话真的就没办法了 吃点中药制剂的 可以减轻痛苦的药吧&&&&&&吉林省天泽堂的八八灵 还有些中医的理疗方法
希望可以起到作用
疾病百科| 肺癌
挂号科室:肿瘤科
温馨提示: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饮食。禁止和控制吸烟,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和肺结核等疾病。
肺癌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的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称支气管肺癌。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男性癌瘤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在女性发病率也迅速增高,占女性常见恶性...
好发人群:40岁以上男性
常见症状: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化学治疗
参考价格:40
参考价格:40
参考价格:127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肝癌、肺癌、胰腺癌、食道癌、胃癌、肠癌、卵巢癌、...
参考价格:¥40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肺鳞癌_百度百科
肺鳞癌又称肺鳞状上皮细胞癌,包括梭形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原发性肺癌的40%~51%。肺鳞癌多见于老年男性,与吸烟有密切关系。肺鳞癌以中央型肺癌多见,并有胸管腔内生长的倾向,肺鳞癌早期常引发支气管狭窄,或阻塞性肺炎。肺鳞癌生长缓慢,转移晚,手术切除机会较多,5年生存率较高,肺鳞癌对放疗、化疗不如小细胞未分化癌敏感。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肺鳞癌病因
主要是由于支气管黏膜柱状上皮细胞受慢性刺激和损伤、纤毛丧失、基底细胞鳞状化生、不典型增生和发育不全,最易突变成癌。
肺鳞癌临床表现
1.发热以此首发症状者占20%~30%。肺鳞癌所致的发热原因有两种,一为炎性发热,中央型肺癌肿瘤生长时,常先阻塞肺段或支气管开口,引起相应的肺叶或肺段阻塞性肺炎或不张而出现发热,但多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抗生素治疗可能奏效,阴影可能吸收,但因分泌物引流不畅,常反复发作,约1/3的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反复在同一部位发生肺炎。2.咳嗽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以咳嗽为首发症状者占35%~75%。肺鳞癌所致的咳嗽可能与支气管黏液分泌的改变、阻塞性肺炎、胸膜侵犯、肺不张及其他胸内合并症有关。对于吸烟或患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如咳嗽程度加重,次数变频,咳嗽性质改变如呈高音调金属音时,尤其在老年人,要高度警惕癌变的可能性。3.痰中带血或咯血痰中带血或咯血亦是肺癌的常见症状,以此为首发症状者约占30%。由于肿瘤组织血供丰富,质地脆,剧咳时血管破裂而致出血,咳血亦可能由肿瘤局部坏死或血管炎引起。咳血的特征为间断性或持续性、反复少量的痰中带血丝,或少量咯血,偶因较大血管破裂、大的空洞形成或肿瘤破溃入支气管与肺血管而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咯血。4.胸痛以胸痛为首发症状者约占25%。常表现为胸部不规则的隐痛或钝痛。
肺鳞癌检查
1.X线检查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可能看到由于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气肿、肺不张或病灶邻近部位的浸润性病变或肺部炎变。2.支气管镜检查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窥察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变情况。可采取肿瘤组织供病理检查,或吸取支气管分泌物作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定组织学类型。3.细胞学检查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原发性肺癌患者多数在痰液中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4.剖胸探查术肺部肿块经多种检查和短期诊断性治疗仍未能明确病变性质,肺癌的可能性又不能除外者,应作剖胸探查术。这样可避免延误病情致使肺癌患者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
肺鳞癌诊断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肺鳞癌治疗
1.化疗肺鳞癌第一个周期化疗较敏感,治疗作用可达25%,第二个周期化疗可达10%,三个周期以后作用基本为零。化疗会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可以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血小板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分为治疗性化疗和辅助性化疗。2.放疗放疗对小细胞肺癌疗效最佳,鳞状细胞癌次之,腺癌最差。鳞状细胞癌对射线有中等度的敏感性,病变以局部侵犯为主,转移相对较慢,故多用根治治疗。放疗与化疗的联合可以视患者的情况不同,采取同步放化疗或交替化放疗的方法。3.外科治疗外科治疗是肺鳞癌首选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的肺鳞癌患者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胸外科
百度百科与权威机构合作...
提供资源类型:内容原发性肺癌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吸烟是肺癌的最主要原因,87%肺癌死亡同吸烟有关,肺癌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一大杀手。至今为止,能够有效治疗肺癌的治疗手段效果有限,远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而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肺癌治愈效果的最有效的方式。
由于肺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80%确诊的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甚至发生淋巴、肝转移及骨转移,大大增加了肺癌的治疗难度,晚期肺癌临床治疗效果极差,导致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肺癌总体5年生存率低于10%,是我国居民主要致死疾病之一。最新数据统计显示,肺癌成为我国男性病死率非常高的肿瘤,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对于肺癌,我们如果能够早期发现,那么就有存活的希望,死亡的风险不会这么高。那么,肺癌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呢?
1、发烧:长时间持续性低烧是肺癌的早期症状之一。肿瘤堵住支气管后往往有阻塞性肺叶存在,程度不一,轻者仅有低热,重者则有高热,用药后可暂时好转,但很快又会复发。
2、咳嗽:咳嗽是典型的肺癌表现,其发病初期同感冒极为相似。肺癌因长在支气管肺组织上,通常会产生呼吸道刺激症状而发生刺激性咳嗽。
3、痰血:咳嗽同时,往往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痰液表现。有甚者,还会出现痰中带血丝。肿瘤炎症致坏死、毛细血管破损时会有少量出血,往往与痰混合在一起,呈间歇或断续出现。很多肺癌病人就是因痰血而就诊的。
4、胸痛:胸痛这一临床表现是十分常见的,往往会在早期肺癌患者身上出现。肺癌早期胸痛较轻,主要表现为闷痛、隐痛、部位不一定,与呼吸的关系也不确定。如胀痛持续发生则说明癌症有累及胸膜的可能。
5、声嘶:声音嘶哑常常伴随咳嗽症状之后出现,亦是肺癌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肺癌转移灶压迫喉神经,可使声带单板机痹而致声音嘶哑。由于肺癌的转移灶在早期即可出现,并县城转移灶有时可长得比原发灶快,因此转移灶的临床表现可先于原发灶出现。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不喜欢这些
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请您详细描述您感到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病时间
在寻医问药您还可以
百万医生在线解答问题,100%回复
手机客户端,让您随时随地问医生
免费咨询、预约三甲医院专家
马上与专家通话,解决相关问题
查看药品信息,帮您合理选择药品
帮您了解疾病知识,一本疾病百科全书
擅长:处理泌尿外科疾病[第131期] [第115期] [第097期] [第089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腺癌10年没有复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