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注射。

阿莫西林头孢阿奇霉素等的区别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阿莫西林头孢阿奇霉素等的区别
上传于||文档简介
&&阿​莫​西​林​头​孢​阿​奇​霉​素​等​的​区​别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阿奇霉素片
阿奇霉素片
摘 要:阿奇霉素片【药物名称】阿奇霉素片 【英文名】Azithromycin Tabelets 【汉语拼音】 【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阿奇霉素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类白色。 【药理作用】阿奇霉素系通过
【其他名称】
【药物名称】阿奇霉素片
【英文名】Azithromycin Tabelets
【汉语拼音】
【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阿奇霉素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类白色。
【药理作用】阿奇霉素系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体外试验证明阿奇霉素对临床上多种常见致病菌有效,包括革兰氏阳性需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组)和其它链球菌、白喉(棒状)杆菌。阿奇霉素对于耐红霉素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包括粪链球菌(肠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的多种葡萄球菌菌株呈现交叉耐药性。 革兰氏阴性需氧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不动杆菌属、耶尔森菌属、嗜肺军团菌、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杆菌、志贺菌属、巴斯德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杆菌、类志贺吡邻单胞菌。 厌氧菌:脆弱类杆菌、类杆菌属、产气荚膜杆菌、消化链球菌属、坏死梭杆菌、痤疮丙酸杆菌。 性传播疾病微生物:沙眼衣原体、梅毒密螺旋体、淋球菌、杜克(嗜血)杆菌。 其它微生物:包括特南包柔螺旋体(Lyme病原体)(Lyme diseaseagent)、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脲素原体、卡氏肺孢子虫、鸟分枝杆菌属、弯曲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杆菌。 下列革兰氏阴性菌通常是耐药的: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摩根杆菌、绿脓(假单胞)杆菌。动物模型研究发现,本品存在于吞噬细胞内,且当吞噬细胞被活化后,释放后高浓度阿奇霉素。因此本品可在感染部位达到高浓度。
【药代动力学】本品口服后,2~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血浆消除半衰期接近于组织消除半衰期,为2天。 本品广泛分布到人体各组织,组织浓度远高于血浓度(可高出血浓度达50倍),提示本品与组织大量结合。单次给药500mg,肺、扁桃体及前列腺等靶组织内浓度高于大多数常见病原体的MIC90。动物模型研究发现,本品存在于吞噬细胞内,且当知噬细胞被活化后,释放出高浓度阿奇霉素,因此本品可在感染部位达高浓度。 约12%的静脉给药剂量在3天内以原型药物从尿中排出,且大部分在起首24小时内排出。此外,本品可经胆道以原形(胆汁内可见高浓度的阿奇霉素)及10种代谢物排出。业已证实,代谢物不具有抗菌活性。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沙眼衣原体所致单纯性生殖器感染。 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需排除梅毒螺旋体的合并感染)。
【剂量与用法】 以阿奇霉素胶囊治疗感染性疾病,其疗程及使用方法如下: 成人:沙眼衣原体或敏感淋球菌所致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口服本品1.0g。 对其他感染的治疗:总剂量1.5g,分三次服药,每日一次服用本品1.5g。或总剂量相同,仍为1.5g,首日服用0.5g,然后第二至第五日每日一次口服本品0.25g。 建议在饭前一小时或餐后二小时口服。 如发生超量使用(尚未有报道),可进行洗胃或用一般支持疗法。
【用法与用量】
【不良反应】病人对本品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约为0.3%。 不良反应中消化道反应占大多数,主要症状包括腹泻(稀便),上腹部不适(痛或痉挛),恶心、呕吐,偶见腹胀。一般为轻至中度。 偶见肝转氨酶可逆性升高,发生率与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青霉素类相似。 曾见一过性轻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但是否与阿奇霉素有关尚未证实。
【禁忌症】对阿奇霉素或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过敏的病人,禁忌使用阿奇霉素胶囊。
【注意事项】警惕 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40ml/min)不需作剂量调整,但阿奇霉素对较严重肾功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无资料,给这些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时应慎重。 由于肝胆系统是阿奇霉素排泻的主要途径,故严重肝病患者不应使用本品,现尚缺乏这方面的具体资料。 在接受麦角衍生物类药物的患者中,由于同时使用某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而曾出现麦角中毒,目前尚无麦角与阿奇霉素发现相互作用的报道,但理论上仍存在这一可能性,因此阿奇霉素与麦角不应同时服用。 如同任何抗生素制剂一样,在本品疗程中,应对非敏感菌包括真菌所致的二重感染征象进行观察。 药物相互作用 茶碱:本品与茶碱无相互作用。 地高辛:曾有报告,某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一些患者中降低地高辛的肠内代谢。因此在同用阿奇霉素和地高辛的患者中,应记住地高辛血药浓度有升高的可能性。 抗酸剂:在探讨抗酸剂与阿奇霉同时给药的药动学研究中,虽阿奇霉素的峰浓度降低30%,但未见对总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在接受阿奇霉素又接受抗酸剂的患者中,这些药物不应在同一时间服用。 甲氰咪呱:在探讨用阿奇霉素二小时前使用时单剂量甲氰咪的研究中,未见阿奇霉素的药代动力学有所改变。 在妊娠和授乳期使用 动物繁殖研究已表明阿奇霉素穿过胎盘,但对胎儿无损害迹象。尚无本品在枰乳中的分泌资料。在人的妊娠,授乳期使用的安全性迄今尚未证实,故有在妊娠或授乳期妇女无适当选择余地时才使用本品。
【规格】0.125g(125000单位)。
【贮藏】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有效期】暂定一年半。
【处方药】
【临床相关文献】
【作 者】夏春华 闵盛云 戴群 章新晶 熊玉卿
【机 构】江西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南昌330006 江西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南昌330100
【刊 名】医药导报, 2006(8): 753-755
【关键词】阿奇霉素 微生物法 药动学 生物等效性
【文 摘】目的建立测定阿奇霉素血药浓度的微生物法,并评价阿奇霉素肠溶片与普通阿奇霉素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微生物法,测定24例健康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受试制剂阿奇霉素肠溶片或参比制剂普通阿奇霉素片500mg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药物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阿奇霉素肠溶片与普通阿奇霉素片AUC(0&144h)分别为(21.021&4.053)和(20.597&3.850)mg?h^-1?L^-1,Cmax分别为(0.583&0.073)和(0.603&0.061)mg?L^-1,tmax分别为(3.900&0.800)和(3.000&0.700)h,t1/2分别为(29.799&1.935)和(28.850&1.598)h。两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该实验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但受试钠剂阿奇霉素肠溶片在人体内的吸收速度较参比制剂阿奇霉素普通片慢。
【作 者】陈玟 居文政 刘芳 谈恒山 刘史佳 宗倩倩
【机 构】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药理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9
【刊 名】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1): 58-61
【关键词】阿奇霉素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药动学 生物等效性
【文 摘】目的:研究健康人口服阿奇霉素胶囊后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个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口服阿奇霉素胶囊500mg后用LC-MS联用法测定血浆中阿奇霉素浓度,以BAPP程序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和评价生物等效性。结果:在选定的色谱/质谱条件下阿奇霉素与内标及血浆杂质分离良好,在3.48~1.39&10^3&g?L^-1范国内线性良好。相对回收率大于91.2%,日内和日间RSD小于9.19%。阿奇霉素受试制剂(T)和参比制剂(R)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2.4&1.1)h和(2.6&0.8)h,Gmax分别为(497&180)&g?L^-1和(547&243)&g?L^-1;T1/2分别为(43.7&4.4)h和(44.6&4.3)h;AUC(0-144)分别为(4.4&10^3P&1.1&10^3)&g?L^-1?h和(4.4&10^3&1.0&10^3)&g?L^-1?h;用面积法(AUG(0-144)估算的阿奇霉素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0&15.2)%。结论:用LC-MS法测定血浆中阿奇霉素浓度,杂质无干扰,定量限低,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受试的阿奇霉素胶囊与参比的阿奇霉素胶囊生物等效。
【作 者】刘东
【机 构】郑州市儿童医院,河南郑州450053
【刊 名】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6(5): 495-496
【关键词】阿奇霉素 思密达 山楚菪碱
【文 摘】目的观察维生素B6、思密达和山莨菪碱防治静脉用阿奇霉素副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忠儿随机分为4组,Ⅰ组:单纯静滴阿奇霉素,Ⅱ组:阿奇霉素和维生素K联合应用,Ⅲ组:阿奇霉素和思密达联合应用,Ⅳ组:阿奇霉素和山莨菪碱联合应用。口服药物均于阿奇霉素静滴前30min温水冲服,4组疗程均为5d。结果维生素B6对阿奇霉素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无明显影响(P〉0.05);思密达和山莨菪碱均能明瞳降低患儿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发生率(P〈0.05,P〈001);山莨菪碱减轻患儿恶心、呕吐、腹痛症状效果优于思密达(P〈0.05,P〈0.01),而思密达改善腹泻症状效果优于山莨若碱(P〈001)。结论思密达和山莨菪碱均能明娃减轻阿奇霉素的副作用。
【作 者】唐秀娟
【机 构】广西马山县人民医院,马山县530600
【刊 名】广西医学, 2007(7):
【关键词】肺炎 肺炎支原体 小儿 阿奇霉素
【文 摘】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红霉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胸片及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两组近似(P>0.05),但痊愈率阿奇霉素组高于红霉素组(P<0.001);不良反应率阿奇霉素组低于红霉素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音消失时间阿奇霉素组短于红霉素组(P<0.001).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优于红霉素,不良反应少于红霉素组.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可优先用阿奇霉素治疗.
【作 者】贺英 孙玲 张秀兰
【机 构】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刊 名】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6(3): 285-287
【关键词】阿奇霉素 序贯治疗 支原体肺炎
【文 摘】目的:比较红霉素序贯阿奇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支原体肺炎患儿58例。依先后分为两组,30例采用红霉素30mg/kg?d.分2次静脉滴入.连用3天。改用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滴入5天,停4天,以静滴量再口服3天。28例采用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滴入5天,停4天.以静滴量再口服3天停药。结果:红霉素序贯阿奇霉素组的痊愈率93.3%,明显高于阿奇霉素组85.7%(P〈0.05).症状、体征消失较快。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时应首选红霉素控制支原体血症.然后再用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比开始采用阿奇霉素的疗效好,显效快。值得推广。
【作 者】杨晓春 张涛
【机 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第二医院,012000 乌兰察布市妇幼保健所
【刊 名】中国乡村医药, 2007(1): 31-32
【关键词】阿奇霉素 红霉素 头孢噻肟钠 呼吸道感染
【文 摘】目的比较阿奇霉素、红霉素、头孢噻肟钠静滴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3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阿奇霉素组、红霉素组和头孢噻肟钠组,三组具有可比性。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阿奇霉素组静滴阿奇霉素10mg/(kg?d),连续5d,停药3~4d后据病情需要给予口服序贯治疗;红霉素组静脉注射红霉素15~30mg/(kg?d);头孢噻肟钠组静滴头孢噻肟钠80~100mg/(kg?d)。结果阿奇霉素组痊愈率75.5%,红霉素组和头孢噻肟钠组分别为33.3%和54.3%。不良反应发生率阿奇霉素组、红霉素组、头孢噻肟钠组分别为5.7%、13.3%和6.7%。红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结论阿奇霉素静滴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好于红霉素组和头孢噻肟钠组,不良反应较少。
【作 者】杨丽丽 王耀邦
【机 构】淮安市楚州区南闸医院,江苏淮安223200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淮安223002
【刊 名】现代医药卫生, 2006(21):
【关键词】阿奇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治疗
【文 摘】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8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按10mg/(kg?d)静脉滴注,对照组红霉素20-30mg/(kg?d)静脉滴注。结果:10天后阿奇霉素组总有效率达95%,红霉素组总有效率为92.5%,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阿奇霉素组和红霉素组的退热、止咳时间,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阿奇霉素与红霉素相比,用药时间短、显效快、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 者】张晓荣 多力坤 徐佩茹 卢晓梅 张亚楼 刘辉
【机 构】暨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广东珠海519000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儿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刊 名】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7(1): 63-66
【关键词】阿奇霉素 香烟烟雾提取物 核因子-&B 肿瘤坏死因子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文 摘】目的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可导致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核因子-&B(NF―&B)活化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分泌增加,阿奇霉素对CSE诱导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中的这些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目前尚不清楚,该实验对此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分为空白对照组、阿奇霉素阴性对照组、CSE组和CSE+阿奇霉素组,在8h后使用倒置显微镜、免疫组化染色(SP)和酶联免疫法(ELISA)观察检测上述条件下A549细胞的形态、NF-&B活化和分泌TNF―&水平的变化。结果CSE可导致细胞形态和结构的改变,同时诱导产生染色呈深棕黄色颗粒的强阳性NF―&B细胞,其TNF―&分泌水平达0,307&0.036pg/mL,而CSE+阿奇霉素组细胞形态和结构有所恢复,NF―&B染色亦相对变浅,TNF―&水平较CSE组减少,为0.269&0.009pg/mL。空白对照组、阿奇霉素阴性对照组无上述形态学变化,NF―&B染色为蓝紫色,TNF―&水平分别为0.234&0.028pg/mL和0.259&0.014pg/mL。结论阿奇霉素可部分抑制CSE刺激的细胞NF―KB活化,减少TNF-&的分泌,减轻CSE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
【作 者】辛桂杰 杨秀云 王峰 陈海英 牛俊奇 兰静 顾景凯
【机 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Ⅰ期药物临床试验中心,吉林长春130021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物代谢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21
【刊 名】吉林医学, 2007(1): 37-38
【关键词】阿奇霉素片 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文 摘】目的:考察阿奇霉素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2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交叉给药方案,分别单剂量121服20mg受试阿奇霉素片和参比阿奇霉素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阿奇霉素浓度,进行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单次口服20mg受试阿奇霉素片和参比阿奇霉索片后,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0&1.4)h和(1.8&0.6)h;峰值血药浓度Cmax分别为(584.27&258.93)ng/ml和(523.27&186.53)ng/ml;t/2分别为(47.64&10.38)h和(51.96&12.49)h;药时曲线下面积采用梯形法计算,AUC0&t分别为(1.69)和(9.70)ng?h/ml,AUC0&&分别为(3.53)ng?h/ml和(6.56)ng?h/ml。结论:国产阿奇霉素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3&27.8%),主要参数的双单侧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作 者】张子新 赵卫华 宋丽新 曾定尹
【机 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辽宁省沈阳市110001
【刊 名】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6(7): 601-603
【关键词】内科学 阿奇霉素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高敏C反应蛋白 肺炎衣原体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文 摘】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的关系及阿奇霉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用高胆固醇喂养加血管内膜剥脱的方法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予阿奇霉素干预治疗4周.于实验0、4、8、12周检测血中炎性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肺炎衣原体抗体的水平;测定病变组织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mRNA水平;观察病变组织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高脂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明显,内膜增生幅度最大,管腔面积最小.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高脂组和阿奇霉素组血中高敏C反应蛋白、肺炎衣原体抗体的水平和组织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阿奇霉素组血中高敏C反应蛋白(123.9&2.1 g/L)、肺炎衣原体抗体(1.40&0.09 g/L)的水平和组织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mRNA(0.978&0.135)较高脂组血中高敏C反应蛋白(212.8&5.3 g/L)、肺炎衣原体抗体(2.03&0.08 g/L)的水平和组织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mRNA(1.102&0.108)明显降低(P<0.05).两组之间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密切相关,阿奇霉素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 者】付涛 祝威 汪欣
【机 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吉林长春130021
【刊 名】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7(8): 454-455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 儿童 中耳炎,伴渗出液
【文 摘】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35例(60耳)患儿分为阿奇霉素组(18例,31耳)与对照组(17例,29耳),两组患者同时给0.5%麻黄碱滴鼻,波氏球咽鼓管吹张2周,阿奇霉素组同时口服阿奇霉素10mg/kg,开始3天每天1次,以后每周2次,疗程为8周;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25mg/kg,3次/日,疗程为2周。8周后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阿奇霉素组的治疗有效愈率为80.64%,显著高于对照组44.83%(P〈0.01);治疗后阿奇霉素组听阈为(18.55&4.52)dB,显著好于对照组[(27.48&7.27)dB,P〈0.01]。结论长期低剂量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较好。注射用阿奇霉素_百度百科
注射用阿奇霉素
注射用阿奇霉素,适应症为本品适用于敏感病原菌所致的下列感染,阿奇霉素治疗各种感染时推荐的剂量、疗程以及适用对象不同,具体的用药方案请参阅【用法用量】。社区获得性肺炎由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 嗜肺军团菌、卡他莫拉菌、 肺炎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等病原菌所致,且起始治疗需静脉给药的患者。盆腔炎性疾病由沙眼衣原体、淋球菌或人型支原体所致,且起初治疗需静脉给药的病人。若怀疑可能合并厌氧菌感染者,需加用一种抗厌氧菌的药物与本药联合治疗。需要时在停用希舒美(R)注射剂(注射用阿奇霉素)后可继以口服希舒美(R)进行序贯治疗 (详见【用法用量】)。给药前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查明致病菌及其对阿奇霉素的敏感性。采集标本后即可以开始希舒美(R)治疗,在获知药敏结果后再作相应的调整。为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以及维持本品(阿奇霉素)和其他抗菌药物的效果,本品(阿奇霉素)应只用于治疗或预防经确诊或高度怀疑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如果获得了培养和药敏资料,选择或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时应予以考虑。如果没有这些数据,当地的流行病学和药物敏感模式可帮助选择经验性治疗。
注射用阿奇霉素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阿奇霉素。化学名称:(2R,3S,4R,5R,8R,10R,11R,12S,13S,14R)-13-[(2,6-二脱氧-3-C-甲基-3-O-甲基-α-L-核-己吡喃糖基)氧]-2-乙基-3,4,10-三羟基-3,5,6,8,10,12,14-七甲基-11-[[3,4,6-三脱氧-3-(二甲氨基)-β-D-木-己吡喃糖基]氧]-1-氧杂- 6-氮杂环十五烷-15-酮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38H72N2O12·2H2O分子量:785.0本品所含辅料为:无水柠檬酸,氢氧化钠
注射用阿奇霉素性状
本品为白色至类白色块状粉末。
注射用阿奇霉素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敏感病原菌所致的下列感染,阿奇霉素治疗各种感染时推荐的剂量、疗程以及适用对象不同,具体的用药方案请参阅【用法用量】。社区获得性肺炎由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 嗜肺军团菌、卡他莫拉菌、 肺炎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等病原菌所致,且起始治疗需静脉给药的患者。盆腔炎性疾病由沙眼衣原体、淋球菌或人型支原体所致,且起初治疗需静脉给药的病人。若怀疑可能合并厌氧菌感染者,需加用一种抗厌氧菌的药物与本药联合治疗。需要时在停用希舒美[sup](R)[/sup]注射剂(注射用阿奇霉素)后可继以口服希舒美[sup](R)[/sup]进行序贯治疗 (详见【用法用量】)。给药前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查明致病菌及其对阿奇霉素的敏感性。采集标本后即可以开始希舒美[sup](R)[/sup]治疗,在获知药敏结果后再作相应的调整。为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以及维持本品(阿奇霉素)和其他抗菌药物的效果,本品(阿奇霉素)应只用于治疗或预防经确诊或高度怀疑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如果获得了培养和药敏资料,选择或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时应予以考虑。如果没有这些数据,当地的流行病学和药物敏感模式可帮助选择经验性治疗。
注射用阿奇霉素规格
每瓶含阿奇霉素0.5g。
注射用阿奇霉素用法用量
(参见【适应症】和【药代动力学】)本品治疗特定病原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时,推荐剂量为每日 500 mg,单次静脉内给药,至少2日。静脉给药后需继以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每日 500 mg(即 250 mg两片)给药1次,静脉及口服共计疗程7-10日。由静脉给药改为口服的时间应由医生根据临床疗效来判断。本品治疗特定病原体引起的盆腔炎性疾病时,推荐剂量为每日 500 mg,一日一次,静脉内给药,1-2日后继以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每日 250 mg给药1次,静脉和口服总疗程7日。何时改为口服由医生根据临床疗效来判断。若怀疑合并厌氧菌感染者,需加用抗厌氧菌药物。肾功能不全:对于肾功能损害(GFR ≤80 mL/min)的患者,建议无需调整剂量。GFR 10~80 mL/min的患者中平均AUC0~120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相似,而GFR [10 mL/min的患者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升高35%。重度肾损害的患者应慎用阿奇霉素 (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肾功能不全) 。肝功能不全:肝损害的患者中阿奇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尚未确定。对于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尚无剂量调整的建议(参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肝功能不全)。无需根据年龄或性别调整剂量(参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本品给药的浓度和速度:药液浓度为 1mg/ml 时,滴注时间应为 3 小时或浓度为 2mg/ml时滴注时间应为1小时。本品不能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根据国内临床试验结果,本品静脉滴注不宜过快,每500mg/500ml 滴注时间以 4 小时为宜。准备静脉给药的溶液的方法:溶解药品原液的准备:向 500 mg希舒美(R) (注射用阿奇霉素)瓶中加 4.8 ml 灭菌注射用水,振荡直至药物完全溶解。因希舒美(R) (注射用阿奇霉素)为真空包装,建议使用标准的 5 ml 注射器 (非自动的) 以确保准确抽取 4.8 ml 灭菌注射用水。使每毫升溶液中含 100 mg 阿奇霉素。该溶液在30℃(或 86°F)以下可保存24小时。胃肠道外给药在使用前须用肉眼观察是否有颗粒状物,如溶液中有明显的颗粒物,应将药物溶液丢弃。使用前按以下方法将药液进一步稀释稀释将 5 ml 的100 mg/ml 阿奇霉素溶液加入以下任何一种溶液中,溶液的量应适当,制备成1.0-2.0 mg/ml 的阿奇霉素溶液。生理盐水 (0.9% 氯化钠)1/2 生理盐水(0.45% 氯化钠)5% 葡萄糖溶液乳酸钠林格氏溶液5% 葡萄糖 + 1/2生理盐水(0.45% 氯化钠) 含 20mmol/l 的氯化钾5% 葡萄糖乳酸钠林格氏溶液5% 葡萄糖 + 1/3 生理盐水(0.3%氯化钠)5% 葡萄糖 + 1/2 生理盐水(0.45%氯化钠)Normosol(R)-M5%葡萄糖溶液Normosol(R)-R5%葡萄糖溶液如果使用Vial-Mate 药物溶解装置,请参考Vial-Mate(R)的组装和溶解说明。[u]最终输液浓度(mg/mL)[/u]
[u]稀释液的量(mL)[/u]1.0 mg/mL
500 mL2.0 mg/mL
250 mL建议 500mg 本品按以上方法稀释后的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本品不能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其他静脉内输注物、添加剂、药物不能加入本品中,也不能同时在同一条静脉通路中滴注。
注射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静脉制剂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试验中,静脉给药2-5个剂量,所报道的不良反应多数为轻至中度,且停药后可恢复。这些临床试验中多数患者有1种以上合并症,并需应用其他药物。约1.2%用希舒美[sup](R)[/sup]静脉制剂的患者终止用药,2.4%采用静脉或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因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或实验室检查异常而中止用药。在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中进行的临床试验中,接受阿奇霉素单药治疗的妇女静脉给药1-2个剂量后,2%患者因临床不良反应而停药,阿奇霉素与甲硝唑合用的患者中4%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以上研究中,导致停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和皮疹,导致停药的实验室检查异常主要为血清转氨酶和/或碱性磷酸酶升高。临床方面 :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研究中,成年病人接受希舒美[sup](R)[/sup]静脉/口服制剂治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其中腹泻或稀便(4.3%),恶心(3.9%),腹痛(2.7%),呕吐(1.4%)。约12%的患者发生与静脉注射相关的不良反应,最常见者为注射部位疼痛(6.5%)和局部炎症反应(3.1%)。在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成年女性患者接受希舒美[sup](R)[/sup]静脉/口服制剂治疗,与治疗相关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也是胃肠道反应,其中腹泻 (8.5%)、恶心(6.6%),阴道炎(2.8%)、 腹痛(1.9%)、厌食(1.9%)、皮疹和瘙痒(1.9%)。这些研究中阿奇霉素与甲硝唑合用时,恶心(10.3%)、腹痛(3.7%)、呕吐(2.8%)、给药部位反应、胃炎、头晕和呼吸困难(共1.9%)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希舒美[sup](R)[/sup]静脉/口服多剂给药治疗方案引起的其他不良反应均不超过1%。发生率不超过1%的不良反应有 :胃肠道反应 :消化不良、腹胀、粘膜炎、口腔念珠菌病和胃炎。神经系统 :头痛、嗜睡。变应性反应 :支气管痉挛。特殊感觉 :味觉异常。上市后应用的经验 :口服阿奇霉素制剂上市后应用于成人和/或儿童患者,有以下不良事件的报道,但不能肯定是否为阿奇霉素引起 :变态反应:关节痛、水肿、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心血管 :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低血压。胃肠道 :厌食、便秘、消化不良、腹胀、呕吐/腹泻但极少引起脱水,伪膜性肠炎,胰腺炎,口腔念珠菌病以及罕见的舌变色报道。全身反应 :乏力、感觉异常和过敏(威胁生命者罕见)。泌尿生殖系统 :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功能不全、念珠菌病、阴道炎。造血系统 :血小板减少。肝/胆 :肝功能异常包括肝炎和胆汁淤积性黄疸,以及肝细胞坏死和肝功能衰竭,后者中某些病例可能致死。神经系统 :惊厥、头晕/眩晕、头痛、嗜睡、多动、神经过敏及精神激动。精神 :攻击性反应和焦虑。皮肤及附件 :瘙痒,严重的皮肤反应包括多形性红斑,Stevens 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松解坏死罕见。特殊感觉 :听力障碍包括听力丧失、耳聋和/或耳鸣,偶有味觉异常的报道。实验室检查异常 :临床试验中所见显著异常的实验室检查(无论是否与药物有关)为 :发生率4-6% : ALT (SGPT)、AST (SGOT)、肌酐升高。发生率1-3% :LDH、胆红素升高。发生率低于1%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随访发现上述实验室检查异常为可逆性。在750多例患者参加的本药静脉/口服多剂给药临床试验中,不超过2%的患者因治疗药物相关性肝酶异常而停用阿奇霉素。
注射用阿奇霉素禁忌
已知对阿奇霉素、红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希舒美[sup](R)[/sup]。警告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休克样反应、Stevens Johnson综合征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的报告非常少见。虽然有极少数死亡的报道。某些病人出现过敏症状时,起初给予对症治疗有效,若过早停止治疗,即使未再用阿奇霉素,过敏症状仍可迅速复发。对这类病人需延长对症治疗和观察的时间。目前尚不知这些事件的发生是否与阿奇霉素在组织中的半减期长因而机体曝露于抗原的时间较长有关。如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医生应知道,停止对症治疗后,过敏症状可能再次出现。肝毒性曾有肝功能异常,肝炎,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坏死以及肝衰竭的报道,其中某些病例可能致死。如果出现肝炎症状和体征,应立即停止使用本品。难辨梭菌相关性腹泻几乎所有抗菌药物的应用都有难辨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报告,其中包括本品,其严重程度可表现为轻度腹泻至致死性结肠炎。抗菌药物治疗可引起结肠内正常菌群的改变,导致难辨梭菌的过度繁殖。难辨梭菌产生的毒素A和毒素B与CDAD的发病有关。高产毒的难辨梭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这些感染可能难以用抗菌药物治疗,可能需要结肠切除术。对于所有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的患者,必须考虑到CDAD的可能。由于曾经有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超过2个月后发生CDAD的报道,因此需仔细询问病史。如果怀疑或确诊CDAD,可能需要停用正在使用的并非针对难辨梭菌的抗生素。必须根据临床需要适当补充水、电解质和蛋白质,并给予对难辨梭菌有效的抗生素,必要时进行手术评估。
注射用阿奇霉素注意事项
一般事项:由于阿奇霉素主要经肝脏清除,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慎用阿奇霉素。目前尚无肾功能损害患者应用阿奇霉素的资料,这类病人也应慎用阿奇霉素。本品应按说明书溶解和稀释,静脉滴注的时间不能少于60分钟(详见【用法用量】)。有报道静脉应用阿奇霉素时注射局部可出现不良反应。给予阿奇霉素500 mg,配制成浓度2 mg/mL,250 mL的溶液在1小时内滴完或配成1 mg/mL,500 mL的溶液在3小时内滴完。注射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相似(详见【不良反应】)。所有接受阿奇霉素药液浓度大于2.0 mg/mL的志愿者均出现注射局部反应,所以静滴时的药液浓度不能太高。有报道,应用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引起心脏复极化时程和QT间期延长,从而有发生心律失常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当患者心脏复极化时程延长的风险性增加时,不能完全除外阿奇霉素也有上述类似的作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中曾有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或新发肌无力综合征的报告。在未确诊或并非高度怀疑细菌感染,或无预防指征的情况下,使用本品可能对患者无益,还会增加耐药菌产生的风险。患者需知 :出现任何变态反应征象时,应立即停用阿奇霉素,并与医生联系。患者应被告知抗菌药物包括本品 (阿奇霉素)只能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不能用于治疗病毒感染(例如普通感冒)。使用本品 (阿奇霉素) 治疗细菌感染时,必须告知患者虽然通常治疗初期会感觉好转,仍应当按照医师指导精确服药。漏服或未完成整个疗程可能会:(1)降低当前治疗的疗效,(2)增加细菌耐药的可能性,将导致将来阿奇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无法治疗这些耐药菌。抗生素治疗常常可引起腹泻,停用抗生素后通常可恢复。有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后,患者甚至在最后1次用抗生素后2个月或更久后出现水样便或血性便(伴或不伴胃痉挛和发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应尽快与医生联系。
注射用阿奇霉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 :致畸作用。本品在妊娠药物分类中属B类,在大鼠和小鼠中进行的生育研究中剂量达到母体中等中毒水平(即口服200 mg/kg/d)。这些剂量是按体表面积mg/m[sup]2[/sup] 计算,约分别为人每日口服500 mg剂量的2倍和4倍。在动物实验中未发现阿奇霉素对胚胎有损害作用。然而目前妊娠妇女中还没有样本数足够的对照性研究。由于动物生育研究并不能够完全预测人体的反应,因此妊娠时应用阿奇霉素需有确切的指征。哺乳期妇女 :目前尚不知阿奇霉素是否经乳汁分泌。因许多药物经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应用阿奇霉素时应予注意。
注射用阿奇霉素儿童用药
注射用阿奇霉素在16岁以下儿童和少年中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尚未证实。在对照临床试验中口服阿奇霉素已用于6个月至16岁的儿科患者。有关希舒美[sup](R)[/sup](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儿科患者的信息请参阅100mg/5ml瓶装希舒美[sup](R)[/sup](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说明书中【适应症】和【用法用量】部分。
注射用阿奇霉素老年用药
阿奇霉素静脉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未在老年志愿者中进行。老年志愿者(65-85岁)口服阿奇霉素5天治疗方案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与年轻志愿者(18-40岁)相似。阿奇霉素多剂静脉给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试验中,45%的患者(188/414) 年龄为65岁以上,22%的患者(91/414)年龄在75岁以上。就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异常和退出试验而言,安全性在这些患者和年轻患者间总体没有差别。并发现随患者年龄升高,临床疗效的降低在阿奇霉素治疗组和对照药物治疗组间是相似的。 希舒美[sup](R)[/sup](注射用阿奇霉素)每瓶含钠114 mg(4.96 mEq)。按常规推荐剂量使用,患者将输入钠114 mg(4.96 mEq)。对于钠负荷,老年人群的尿钠排泄减少。饮食和非饮食来源的钠的摄入总量对于特定疾病(如 :充血性心力衰竭)有重要临床意义。
注射用阿奇霉素药物相互作用
那非那韦稳态时,联合使用单剂阿奇霉素口服,可使阿奇霉素血清浓度升高。虽然与那非那韦合用时无需调整阿奇霉素的剂量,但必须密切监测阿奇霉素已知的副作用如肝酶异常和听力损害(见不良反应)。虽然在对22例健康男性进行的研究中,阿奇霉素5天疗程对随后的华法林给药后的凝血酶原时间无影响,但自发性上市后报告提示合并使用阿奇霉素可能增强口服抗凝药的作用。患者合并使用阿奇霉素和口服抗凝药物时,应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对阿奇霉素与其他可能合用的药物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见【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按治疗剂量使用时,阿奇霉素对阿托伐他汀、卡马西平、西替立嗪、去羟肌苷、依法韦仑、氟康唑、印地那韦、咪达唑仑、利福布丁、西地那非、茶碱(静脉和口服给药)、三唑仑、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噁唑或齐多夫定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不大。合用时,依法韦仑或氟康唑对阿奇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影响不大。阿奇霉素与上述任何药物合用时,无需调整任一药物的剂量。临床试验中尚未报道过阿奇霉素与以下药物有相互作用。然而迄今未进行专门的研究评价阿奇霉素与这些药物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但应用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时曾出现这些情况。因此,在尚无新的研究数据时,阿奇霉素与以下药物合用时宜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地高辛—地高辛浓度升高。麦角胺或双氢麦角胺-急性麦角中毒,表现为严重外周血管痉挛和感觉迟钝。特非那定、环孢霉素、海索比妥和苯妥英-浓度升高。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未见对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影响的报道。
注射用阿奇霉素药物过量
尚无相关研究资料。
注射用阿奇霉素临床试验
[u]临床研究[/u]社区获得性肺炎美国的一项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对照研究中,阿奇霉素(500 mg 每日静脉给药1次共2-5天,继以500 mg/d口服,总疗程7-10天)与头孢呋辛(2 250 mg/d,分3次静脉给药,共2-5天,然后1000 mg/d,分2次口服,总疗程7-10天)进行比较,头孢呋辛组加用或不加用红霉素。共 291 例患者可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后10-14天随访277例的临床转归,即治愈、好转和有效(治愈+好转)见下表:临床转归
对照药治愈
30%有效(治愈+好转)
74%美国的另一项试验,未设对照,目的是评价临床和微生物疗效,接受相同阿奇霉素治疗方案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94例可以进行临床评价。治疗后10-14天随访到84例,治愈、好转、有效(治愈+好转)如下:临床转归
阿奇霉素治愈
29%有效(治愈+好转)
89%治疗前的随访中对以上两个试验的患者均进行微生物检查,如有可能在以后的随访时再复查。在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进行血清学检测。根据可评价病例的资料计算总的细菌清除率:阿奇霉素治疗总的细菌清除率:(于试验结束后末次随访时)
阿奇霉素肺炎链球菌
64/67 (96%)[sup]a[/sup]流感嗜血杆菌
41/43 (95%)卡他莫拉菌
9/10金黄色葡萄球菌
9/10[sup]a[/sup] 24例血培养为肺炎链球菌的患者中19例(79%)治愈且病原菌被清除(ITT)。以上两项试验中有不典型病原体感染证据(血清学和/或培养)的病例,阿奇霉素治疗后第10-14天这些病例的病原检查结果为:病原体
治愈+好转肺炎支原体
16 (89%)肺炎衣原体
28 (82%)嗜肺军团菌
注射用阿奇霉素药理毒理
阿奇霉素是氮杂类化合物,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用化学方法在红霉素A内酯环上插入一氮原子而衍生得到的。微生物学 :阿奇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与敏感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结合,影响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其核酸合成不受影响。体外培养显示阿奇霉素在吞噬细胞和纤维母细胞中浓集。采用体外培养,1小时后测定细胞内、外药物浓度之比大于30。体内研究提示吞噬细胞内的高浓度药物可能有助于药物分布到炎症组织。阿奇霉素对下列细菌中的多数菌株具有抗菌活性,包括体外作用和临床疗效,参见本品包装说明书中的【适应症】部分 :需氧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注 :阿奇霉素对红霉素耐药的革兰阳性菌有交叉耐药。多数粪肠球菌和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需氧革兰阴性菌 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淋病奈瑟氏球菌其他微生物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嗜肺军团菌人型支原体肺炎支原体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对阿奇霉素活性无影响。阿奇霉素对下列大多数菌株具有抗菌活性,包括体外作用和临床疗效 ,参见希舒美(阿奇霉素片剂)和希舒美(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包装说明书中【适应症】部分。需氧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需氧革兰阴性菌 杜克雷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淋病奈瑟氏球菌其他微生物 肺炎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 下面是体外试验资料,[u]但其临床意义不明[/u] 。阿奇霉素对多数链球菌菌株(≥90%)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0.5 ug/mL ;对下列其他细菌中多数菌株(≥90%)的MIC≤2.0 ug/mL。但尚无完善的临床对照试验资料证实阿奇霉素治疗这些病原菌所致感染的安全性和疗效 。需氧革兰阳性菌链球菌 (C组、 F组和 G组)草绿色链球菌组需氧革兰阴性菌 百日咳博德特氏菌厌氧菌消化链球菌双路普雷沃氏菌其他微生物 解脲脲原体药敏试验方法如有可能,应向医生提供医院病房所用的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作为描述院内和社区获得性病原体敏感性情况的定期报告。这些报告可能不同于从门诊获得的敏感性数据,但有助于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抗菌药物。[u]稀释技术[/u]:用定量方法测定抗菌药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MIC可以估计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测定MIC必须用标准化的方法,标准化方法的基础是稀释法(肉汤稀释法或琼脂稀释法)或等同的方法,要求采用标准的菌液浓度和标准的阿奇霉素的浓度。按下列标准判断MIC值的意义:淋病奈瑟球菌尚无确定的药敏标准,淋病奈瑟球菌的药敏试验不是常规。标准化的药敏试验方法要求用实验室质控菌株,确保实验操作技术的一致性,使用阿奇霉素标准粉剂,各质控菌株的药敏结果应为:扩散法测量抑菌圈直径也可以估计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试验结果重复性好。标准化的试验方法要求接种的菌量标准化。该方法用含15μg阿奇霉素的纸片检测细菌对阿奇霉素的敏感性,其纸片药敏试验的实验室报告应按表1标准解释:表 1. 对阿奇霉素的敏感性结果的解释标准
[sup]a[/sup]目前由于缺乏耐药菌株的资料,除了“敏感”类外尚无划定其他类别的标准。如果MIC 值超出“敏感”范围,则应把菌株送往参考实验室作进一步检测。[sup]b[/sup]链球菌包括肺炎链球菌对阿奇霉素和其他大环内酯类的敏感性可通过测试红霉素预测。淋病奈瑟球菌尚无确定的药敏标准,淋病奈瑟球菌的药敏试验不是常规。报告“敏感”的意思是:如果抗菌药物的浓度达到通常可达到的浓度时可能抑制病原菌。报告“中敏”表示治疗结果不肯定,如果细菌对其他可用药物也不是完全敏感,则需要重复药敏试验。这一类结果的临床意义是: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较高或可以加大用药剂量这两种情况下,可以用阿奇霉素治疗。该结果提供一个缓冲的范围,可以避免微小的未加控制的技术因素造成结果解释的显著差异。报告“耐药”表示:抗菌药物达到通常可达到的浓度时,病原菌不可能被抑制,应当选择其他治疗药物。[u]质量控制[/u]标准化的药敏试验方法要求用质控菌株,控制试验过程中的技术方面。使用阿奇霉素标准粉剂,各质控菌株的药敏结果范围见表2。质控菌株是有内在生物学特性的特定菌株。质控菌株非常稳定,可以得到标准的、可重复的药敏结果。用于微生物学质量控制的特定菌株没有临床意义。表 2. 阿奇霉素可接受的质控范围
毒理研究重复给药毒性小鼠、大鼠和犬多次给予阿奇霉素后,一些组织中可发生磷脂质病(细胞内磷脂聚集)。已证实按体表面积mg/m[sup]2[/sup] 计算,给犬服用大约相当于成人剂量的阿奇霉素,给大鼠服用相当于成人剂量1/6的阿奇霉素后,许多器官可发生这种改变,如眼、神经节背根、肝、胆囊、肾脏、脾脏和胰腺。停用阿奇霉素后,这种改变可以恢复。新生大鼠和犬每日一次给予阿奇霉素,10~30天后,组织中也发生磷脂质病,并且程度相同。根据药代动力学数据,大鼠给予30mg/kg阿奇霉素后,发生磷脂质病时,观察到Cmax值为1.3μg/ml(这一数值是儿童用药量10mg/kg时Cmax 值0.216μg/ml的6倍)。同样,犬给予10mg/kg阿奇霉素后,发生磷脂质病时其Cmax值为1.5μg/ml(这一数值是所研究的儿童人群中Cmax值和给药剂量的7倍)。按体表面积mg/m[sup]2[/sup]计算,新生大鼠30mg/kg的剂量(135mg/m[sup]2[/sup])和犬10 mg/kg的剂量(79 mg/m[sup]2[/sup])约分别为平均体重25kg的儿童患者推荐剂量的0.45倍和0.3倍。停用阿奇霉素后这种作用呈可逆性,与成年动物所观察到的情况相似。这些发现对动物和人类有何意义尚不明确。遗传毒性在小鼠淋巴瘤试验、人淋巴细胞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等标准实验室检查中未发现阿奇霉素有潜在致突变作用。生殖毒性大鼠和小鼠的生殖毒性试验均显示,当阿奇霉素给药剂量达产生中等程度的母体毒性的剂量水平(即200mg/kg/日,按体表面积计算,约为人用药剂量500mg/kg/日的2~4倍)时,未发现致畸作用。未发现对生育力和胎仔的损害。致癌性目前尚未进行长期动物试验以平价阿奇霉素是否具有潜在致癌性。
注射用阿奇霉素药代动力学
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静脉滴注500 mg阿奇霉素,药液浓度为2 mg/mL,每日1次,每次静滴1小时,用药2-5天后,阿奇霉素的浓度为2 mg/mL,平均Cmax±S.D为3.63±1.60 ug/mL,24小时谷浓度水平为0.20±0.15 ug/mL,AUC24为9.60±4.80 ug/h/mL。正常志愿者静脉滴注500 mg阿奇霉素,滴注时间3小时,药液浓度为1 mg/mL,平均Cmax、24小时谷浓度和AUC24的值分别为1.14±0.14 ug/mL、0.18±0.02 ug/mL和8.03±0.86 ug/h/mL。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采用同样的给药方案,用药2-5天后,其药代动力学参数与上述正常人的指标相仿。
a =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接受阿奇霉素500 mg (2 mg/mL) 静滴,连续2-5天。b = 健康人接受阿奇霉素500 mg (1 mg/mL)静滴,5天。18名正常志愿者在2小时内静滴 mg(1 mg/mL)阿奇霉素后的平均CLt 和Vd 值分别为10.18 mL/min/kg和33.3 L/kg。比较每日1次静脉滴注阿奇霉素500 mg,第1天和第5天用药后的血浆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现,第5天用药后Cmax 仅升高8%,但AUC24增加了 61%,说明C24谷浓度升高了3倍。12名健康志愿者单剂口服500 mg 阿奇霉素后,Cmax、谷浓度和AUC24 分别为0.41 ug/mL、0.05 ug/mL和2.6 ug/h/mL。口服后的参数分别约为单剂静脉滴注500 mg(滴注时间3小时)的38%、83%和52% (静滴后Cmax: 1.08 ug/mL;谷浓度: 0.06 ug/mL;AUC24: 5.0 ug/h/mL)。因此,每24小时静脉用药的血浆浓度较高。健康成年人(18-40岁)口服500 mg负荷剂量的阿奇霉素胶囊,继以每日口服250 mg,第5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 :Cmax=0.24 ug/mL,AUC24=2.1 ug/h/mL。空腹状态服药时,阿奇霉素 250 mg片剂与空腹服用250mg胶囊生物等效。12名健康志愿者每日1次口服阿奇霉素,5天(第1天2粒250mg 片剂,第2~5天继以1粒250mg片剂)或3天(第1~3天每天500mg)总剂量1500mg后,单核细胞(MN)和多形核(PMN)白细胞中阿奇霉素中位暴露量(AUC0~288) ,分别比血清中高1000倍和800倍。分布:阿奇霉素的血清蛋白结合率随血药浓度变化而变化,在人体中血药浓度为0.02μg/ml时的蛋白结合率为51%,血药浓度升高到2μg/ml时,蛋白结合率降低到7%。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后的组织浓度尚无确切数据,口服阿奇霉素后部分组织(或体液)浓度以及组织(体液)和血浆/血清浓度的比值见下表:
1 组织浓度高不一定与临床疗效成正比。阿奇霉素的抗菌活性与pH值有关。阿奇霉素在溶酶体内有浓集现象,溶酶体内的pH值低,所以药物在溶酶体中的活性降低。但药物在组织中的大量分布可能与其临床疗效有关。* 第1次用药后2-4小时采取的标本。** 第1次用药后10-12小时采取的标本。*** 用药方案为每12小时口服250 mg,2次。**** 单剂服用500 mg剂量后19小时采集的标本。7例妇产科患者单剂口服500mg阿奇霉素后测定组织浓度。服药约17小时后,卵巢组织中浓度为2.7μg/g,子宫组织中的浓度为3.5μg/g,输卵管组织中浓度为3.3μg/g。在脑膜无炎症的情况下,第1天给予500mg,第2天开始继以250mg每日1次,使用4天的方案给药后,脑脊液中的浓度低于 0.01 μg/mL。代谢目前尚未开展评价阿奇霉素代谢的体外和体内研究。清除单剂量500mg口服和静脉给药后,阿奇霉素的血浆浓度以多相的模式降低,平均表观血浆清除率为630 ml/min,终末清除半衰期为68 小时。一般认为终末半衰期延长是由于组织广泛摄取继之释放药物的原因。在12名正常志愿者的多剂给药研究中,用药方案为阿奇霉素500mg(1mg/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1小时,连续使用5天。第1次用药后24小时尿中排出的药量约为给药剂量的11%,第5次用药后24小时尿中排出的药量约为给药剂量的14%。口服阿奇霉素后6%的给药量以原形从尿中排出,静脉滴注后的尿中排出量高于口服给药。口服给药后,胆汁分泌是原形药物的主要排出途径。特殊人群肾功能不全在42名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的成人(21~85岁)中,对阿奇霉素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单剂阿奇霉素1000mg口服给药后,与肾功能正常(GFR ]80 mL/min)的受试者相比,轻度至中度肾损害(GFR 10~80 mL/min)的患者中,平均Cmax 和AUC0~120 分别升高 5.1%和4.2%。 与肾功能正常(GFR ]80 mL/min)的受试者相比,重度肾损害(GFR [10 mL/min)的患者中平均Cmax 和AUC0~120 分别升高61% 和35%。(见【用法用量】)。肝功能不全肝损害的患者中阿奇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尚未明确。性别阿奇霉素在男性和女性受试者的体内过程无显著性差异。建议无需根据性别调整剂量。老年患者阿奇霉素静脉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尚未在老年志愿者中进行。老年志愿者(65~85 岁)口服阿奇霉素5 天治疗方案的药代动力学与年轻志愿者(18~40 岁)相似。儿童患者阿奇霉素静脉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尚未在儿童中进行。药物相互作用对口服阿奇霉素和可能合用的其他药物进行了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表3给出了合用阿奇霉素对其他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其他药物对阿奇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见表4。按治疗剂量合用阿奇霉素对表3中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不大。与阿奇霉素合用时,建议无需调整表3中药物的剂量。阿奇霉素与依法韦仑或氟康唑合用时,对阿奇霉素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不大。那非那韦可显著升高阿奇霉素的 Cmax 和AUC。与表4中的药物合用时,建议无需调整阿奇霉素的剂量。(见【药物相互作用】)。表3. 药物相互作用:与阿奇霉素合用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NA – 未获得* -未报告 90%可信区间与阿奇霉素合用时,利福布丁最后1次给药后半天,其平均浓度为60 ng/mL,与安慰剂合用时为71 ng/mL。表 4 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他药物合用时阿奇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见【药物相互作用】)
NA – 未获得* - 未报告90%可信区间与利福布丁每日300mg合用时,最后1次用药后1天,阿奇霉素平均浓度为53 ng/mL,与安慰剂合用时为49 ng/mL。
注射用阿奇霉素贮藏
密闭,在干燥处保存。如按说明书稀释成浓度为1.0mg/mL-2.0 mg/mL时,希舒美[sup](R)[/sup](注射用阿奇霉素)在室温(30℃或86℉)下可保存24小时,冰箱中 (5℃或41℉)可保存7天。
注射用阿奇霉素包装
模制抗生素瓶。1支/盒,10支/盒。
注射用阿奇霉素有效期
注射用阿奇霉素执行标准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
.用药参考[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奇霉素口服与输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