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崔不抑郁公众号#我怎么确定自己得了抑郁症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注:文章转载自【小崔不抑郁】微信公众号。
  【小崔不抑郁】创始人崔永元力邀资深心理专家,为您提供有趣有用的心理学原创干货。
  上周我们整理了部分网友关于抑郁症的提问,请心理专家陈博士为大家解答。果然,网友提问的热情更加高涨了。今天我们再次请陈博士为大家解答疑惑,在抑郁症康复的道路上,你并不孤单。
  神仙哥哥:
  当睡眠不好的时候,第二天就无法工作,睡眠好的时候心情就好。偶尔心情低落,闷闷不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有时候对睡眠有些恐惧,这算是抑郁吗?
  陈博士:
  睡眠障碍的确是抑郁症的重要症状之一,但是判断是否是抑郁症,还有很多其他指标,最主要的两个症状标准是:持续的情绪低落和兴趣/愉快感下降。你提到的心情低落、闷闷不乐、兴趣感下降等表现很像抑郁,如果持续出现,并影响到工作或生活,建议去医生处进一步评估。
  另外,大多数情况下,睡眠障碍是继发于情绪问题的,而不是我的睡眠好了才心情好的,而更可能是我心情不佳,影响了睡眠。你对睡眠的恐惧,已经影响到了睡眠过程。
  秋意:我有比较长的抑郁病史了,也吃药,现在也有所好转。我是先天性抑郁症,这种的类型能完全痊愈吗?我很怀疑,谁能帮我释疑?
  陈博士:首先,没有先天性抑郁症这个说法。抑郁症发作期的自然病程多为3-6个月,很少有一年365天,天天抑郁的。如果长时间抑郁,从未缓解过,更可能是“恶劣心境”,现在也称为持续性抑郁障碍(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PDD)。
  PDD往往起病较早,多开始于青少年期,甚至童年期,多伴有情绪不稳、冲动、人际关系敏感、回避亲密关系等人格特征,共病人格障碍者多见。大多有童年期创伤,比如躯体或精神虐待、父母离异或冲突、父母或照料者死亡等。PDD的药物治疗有限,往往需要合并心理治疗。
  zHANGGANG:社交恐惧症和抑郁症一样吗?不吃药能好吗?
  陈博士: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称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属于焦虑障碍,以对某些社交情境强烈的恐惧和回避为显著特征。典型的社交情境包括社会接触(谈话、开会)和被关注(在众人面前饮食、讲话等)。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或愉快感下降等为主要特征,严重者有消极自杀观念/行为,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
  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精神疾病,但是二者也可以共病。如果病情在中等程度以下,两种疾病的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效果相当,不用药物治疗,坚持心理治疗也可以获得很好效果。
  如果上述疾病有以下特征,是药物治疗的指针:伴有生理症状(失眠、食欲和体重明显下降)、自杀观念或行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复发性病程等。
  平安:请问陈博士,我去年十一前后用药半年后基本消除症状,于是停药,可是今年十一前又复发了。这个病药物治疗的周期是多少?
  陈博士:如果您是抑郁症的话,药物治疗周期包括急性期(3个月)、巩固期(4-6个月)、维持期(3-4个月),一般而言首次抑郁症发作的治疗周期在9-12个月,有2次以上复发的需要维持2-3年,反复发作常常需要长期治疗。你的药物治疗周期较短,可能是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抑郁症的药物和心理治疗联合使用可以缩短疾病周期,增强疗效,减少复发,中度以下抑郁症可单独使用心理治疗。
  天雨路滑~人心复杂:您好,根据判断自己得了抑郁症好多年了,以前不知道是抑郁症,没有治疗过,请问可以彻底治愈吗?
  陈博士: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精神疾病,小崔老师就是个很好例子啊。如果您觉得自己可能得了抑郁症,建议去精神科医生处就诊,这个病“自救”很难。
  H:谢谢博士给的意见。我想问一下,我母亲患有抑郁症,现在我不知道是怎样来与母亲相处,怕她敏感又怕自己做的不好影响母亲康复。我在网上看到,要正面面对这个疾病。我觉得我母亲她是有点自卑的,我也正面和她谈了这个疾病,没有和她谈这个病的严重性,告诉她说可以治愈。已经开了药,过一阵想带她看心理医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我有些困惑,我是应该鼓励她做点事情还是应该让她多平静平静,是该鼓励她做些事情,多做活动还是顺从她,在她想安静的时候给她空间呢?
  陈博士:抑郁症发作期有自卑和自我评价过低的症状,如果督促她去活动,可能让她觉得“我真没用,这点简单的事情都不能做”,可能加重病情。安静地陪着她,理解她,听听她的感受,唯一要督促的是服药和看医生。
  感恩的心:您好!我是一名抑郁症患者,2010年有抑郁症症状,2012年正式治疗,好转后停药两年多了,但最近经常觉得身体比心理更多感觉到窒息感,这是抑郁症加重吗?
  陈博士:一般来说,抑郁症临床痊愈后才能考虑停药,我们常常会问患者“你对目前的状态满意吗?”,如果自我满意,社会功能恢复良好,无抑郁症临床症状,并且保持了半年以上,我们认为达到临床痊愈,可以考虑减药至停药。
  您的“窒息感”,首先需要排除躯体疾病,然后才能考虑情绪问题。窒息感多体现的是焦虑性体验,同时注意自己有无情绪低落、无趣感、无意义感,或者全身不适等表现,这些都提示抑郁症可能复发。
  更多有趣的心理学内容,请关注【小崔不抑郁】微信公众账号。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大家好,我是崔永元。我曾经得过抑郁症,从那时起,我便与心理...#小崔不抑郁#http://t.cn/RVYqsOi今天的文章讲述了一对夫妻的故事,两性之间的相处有愉快,也有不愉快。找到不愉快的根儿在哪,问题也就好解决了。心理专家陈博士是解决两性相处问题的好手,快来看看他写的文章里有没有你要的答案。
同时转发到微博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免责声明:本(栏目、频道等)内容由SP提供。欢迎大家对侵犯版权等不合法和不健康的内容进行监督和举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A2.B1.B2-]&[文网文[号]&[国新网许可证:]&
版权所有: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技术支持:江苏知能邮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崔抑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