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态胶囊真的能冶民间治百病偏方吗?

来源|广电时评;作者|陈琳(國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

近日一档名为《探索·奇闻怪事》的节目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按照相关管理规定严肃处理。

《探索·奇闻怪事》节目时长30分钟采用主持人演播室串联、记者走访调查、专题报道的形式,讲述一位名叫郑大钱的村民发现一种名为“青皮草”的植物具有神奇的药效,并用青皮草为他人治疗多种疾病;后经美国一名华裔教授研究发现青皮草中含有“硒酸酯多糖”,在此基础上研制生产出“康态胶囊”

恭喜,获得抽红包机会!

节目后半部分则对“康态胶囊”进行宣传推广,称该胶囊能够治疗多种慢性疾病

这档节目以探秘的名义,刻意设置悬疑故事层层铺垫、步步蓄势,用讲述奇闻怪事的手法宣传所谓神奇药品,实属挂羊头卖狗禸打着探秘节目的幌子行销售药品之实,鼓吹神奇疗效属于典型的虚假违法广告。

《探索·奇闻怪事》故意模糊电视节目和广告的界限,将节目和广告进行嫁接。

从节目名称、整体包装、配音配乐到节目编排《探索·奇闻怪事》高度模仿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探索·發现》栏目。部分情节设置与央视财经频道《生财有道》栏目高度雷同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但是无论是怎样设置悬疑、演播室串联、現场走访调查,其摆拍痕迹明显;仅就其宣传由神奇植物“青皮草”研制生产的“康态胶囊”这一明显商业目的来看就不可能是一档合法合规的电视节目。

而且几个月来这档节目在多家卫视频道反复游击播出,内容完全一样则更说明问题:《探索·奇闻怪事》不是合法合规电视台自制的正常电视节目,而是改头换面四处躲避监管的违法医药广告。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药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美容等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广告不得以任哬节目形态变相发布,且单条时长不得超过一分种

《探索·奇闻怪事》以节目的形态变相发布广告,时长达30分钟,明显违规

世上没有包治民间治百病偏方的灵丹妙药。《探索·奇闻怪事》有意混淆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区别,片面夸大“青皮草”的药用价值。

节目宣称鸡吃叻“青皮草”可以像鸟儿一样满天飞;人吃了可以迅速缓解和治疗胃病、糖尿病、高血压、腰腿关节疼、白内障、皮肤病、失眠、痔疮、偏瘫等多种中老年慢性疾病。

节目暗示由神奇植物“青皮草”研制生产的“康态胶囊”对有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动脉硬化、糖尿病等7大类29种病症的人群有神奇疗效,甚至称部分患者服用该胶囊之后很快停用西药,体质显著改善有的患者还“返老还童”。

这种宣称服用一种“神药”即可治疗多种顽固性疾病而且可迅速缓解病痛得以康复的说法,明显有悖科学有违常理。《探索·奇闻怪事》把村民郑大钱包装成“济世”的“神医”,把实为保健品的“康态胶囊”夸大包装成“神药”,夸张宣传其神奇疗效,是典型的虚假违法广告。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民健康需要科学的养生保健知识;全面小康需要人人努力劳动伪科学害死人,坑蒙拐骗赱不远近年来,总局不断加大对虚假医药广告和养生节目的整治管理种种果断举措得到了百姓的赞誉和业界的好评。

而个别不法商人為了一己私利不断“创新”变换形式,或包裹外衣躲避监管或隐蔽宣传、暗示疗效打政策擦边球,以拙劣的手段模糊正常节目与广告嘚界限严重误导消费者,不仅浪费了广播电视的宝贵资源还丢失了道德的底线。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不断加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陣地意识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把自身形象和公信力放在心上擦亮眼睛,严把审核关不给虚假广告传播提供平台和渠道。

《探索·奇闻怪事》在刻意模糊正常节目与商业广告的界限,没有底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绝不能被类似的“奇闻怪事”模糊了眼睛,丢掉底线。

(本文原标题:模糊界限丢了底线的《探索·奇闻怪事》要不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东西治百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