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渗性昏迷ppt综合症好看吗

中西医观点论糖尿病——糖尿病
【糖尿病的概念】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糖尿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一旦患上“糖尿病”,人体的麻烦随其而至,因为免疫功能减弱,容易罹患由感冒、肺炎、肺结核所引起的各种感染疾病,而且不易治愈。另糖尿病控制不好会引发许多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
【糖尿病的类型】  
一、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易出
&&&&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占糖尿病的10%以下。
二、2型糖尿病 (成人发病型糖尿病)
&&&&&&&一个以能量代谢紊乱和机体功能衰退为核心的疾病。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
 &&&&&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
&&&&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
&&&&显,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另一部分病人以
&&&&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三、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怀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怀孕时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其发生率约1-3%,
四、继发性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是指由于已知的原发病所致的慢性高血糖状态,糖尿病是这些原发疾病的一种并发症。一
&&&&般而言,在原发病得到根治后,继发性糖尿病可以痊愈。
&&&&&&&如胰腺除了分泌胰液参与消化蛋白质、脂肪外,也是胰岛素的内分泌器官。胰腺的严重病变可以造成胰
&&&&岛素生成和分泌障碍引发糖尿病。
  &&&某些药物可以引起糖耐量受损甚至糖尿病,常见的药物有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以及某些降
&&&&压药等。内分泌疾病有时也能引发糖尿病。
【糖尿病病因与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
&&&&&&糖尿病人亲属中的糖尿病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在Ⅱ型糖尿病人中遗传因素更为明显。但Ⅰ型糖尿病
&&&和Ⅱ型糖尿病有不同的遗传病因。Ⅰ型糖尿病由于体内存在易感性因素与人类的细胞抗原有联系,使遗传易
&&&感性增强,一旦病毒感染和/或自身免疫的作用下就会发病。Ⅱ型糖尿病基因的遗传占主要地位,其遗传方
&&&式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且是多基因遗传,使后代具有糖尿病易感性,在遇有外因如肥胖等情况下就
&&&会发展成糖尿病&。
2、生活方式改变
 &&&&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营养过剩,饮食不当(高糖高脂肪饮食可诱发糖尿病),体力活
&&&动明显减少,使原有潜在功能低下的胰岛B细胞负担过重,从而诱发糖尿病。
3、肥胖因素
 &&&&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约有60%~80%成年糖尿病病人在发病前为肥胖者,糖尿病的患病与肥
&&&胖的程度和类型有关。中心型肥胖尤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有关。肥胖者的胰岛素受体减少、对胰岛素的敏感
&&&性减弱。
4、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和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的激素(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
&&&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大量分泌。承受精神应激较多的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脑力活动者患
&&&病率高于体力活动者。
5、应激因素
&&&&&&应激是当人体受到外界致病因素影响时机体的保护性生理反应。当处于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严重
&&&外伤、大手术等应激情况时,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等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加,会使部分患者发生高血
&&&糖。这些人中部分患者随疾病的好转可恢复正常,而另一部分则成为糖尿病。 
6、自身免疫
&&&&&&&糖尿病人常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重症肌无力、恶性贫血等。由于病毒感染,使
&&&胰岛组织及B细胞产生炎症、破坏,引起了自身免疫反应。在病毒加抗体作用下,胰岛细胞进一步大量破坏,
&&&使胰岛素分泌功能减弱,从而导致糖尿病,特别是Ⅰ型糖尿病。
&&&&&&&某些药物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如氯噻酮、双氢克尿噻、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口服避孕
&&&药及普萘洛尔等。
【糖尿病症状】
 &&&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
&&&度差加大,摄食中枢受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
&&&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
&&&很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
&&&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
&&&&&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
&&&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尿量增多,排尿次数也增多,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
&&&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4、体重减少:
&&&&&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加强,消
&&&耗过多,呈负氮平衡,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
&&&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如果及时控制可以改善,反之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
&&&性疾病。
&&&&&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
&&&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6、视力下降:
&&&&&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一
&&&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7、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可导致感染、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心脏病变(糖尿病心肌病、糖尿
&&&病心脏病、糖尿病与高血压)、脑血管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肾功能衰竭(糖尿
&&&病肾病、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双目失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下肢坏疽等并发症。在众多引发的
&&&疾病中,出现率最高的是视网膜症、肾病和神经障碍。其中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
&&&初始阶段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
&&&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
【中医辨证糖尿病】
1、素体阴虚
  导致素体阴虚的原因有:①先天不足:《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是指在母体胎养
&&&不足所致。②后天损耗过度:如毒邪侵害,损耗阴津。③化源不足:如化生阴津的脏腑受损,阴精无从化
&&&生。④脏腑之间阴阳关系失调,终致阴损过多,阳必偏盛,阳太盛则致“消”。
2、饮食不节、形体肥胖
  ①长期过食甘美厚味,使脾的运化功能损伤,胃中积滞,蕴热化燥,伤阴耗津,更使胃中燥热,消谷善饥加
&&&重。②因胖人多痰,痰阻化热,也能耗损阴津,阴津不足又能化生燥热,燥热复必伤阴。如此恶性循环而发
&&&生消渴病。
3、情志失调、肝气郁结
  由于长期的情志不舒,郁滞生热,化燥伤阴;或因暴怒,导致肝失条达;气机阻滞,也可生热化燥,并可消
&&&烁肺胃的阴津,导致肺胃燥热,而发生口渴多饮,消谷善饥。
4、外感六淫,毒邪侵害
  外感六淫,燥火风热毒邪内侵胰腺,旁及脏腑,化燥伤津,亦可发生消渴病。外感三消即外感六淫,毒邪侵
&&&害所引起的消渴病。
【中医对糖尿病的分型】
分为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三型。
(1)阴虚燥热型——表现: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乾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
&&&&&数。宜采用养阴清热治疗。
(2)气阴两虚型——表现: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乾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
&&&&&软;舌淡或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脉细弱。宜采用益气养阴方法。
(3)阴阳两虚型——表现: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乾;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
&&&&&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主要采用温阳育阴方法。
  三型之间的关系为:阴虚燥热日久,必然导致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而出现气虚阳微现象,由于肺、胃、肾三经阴气虚,阳气被遏而出现的阴阳两虚病证。
【糖尿病早期信号】
  视力下降;皮肤瘙痒,特别是女性阴部的瘙痒更为严重;手足麻木,走路如踩棉花的感觉;尿路感染;胆道感染或胆囊会发生坏疽及穿孔;排尿困难;腹泻与便秘;阳痿……
【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饮食疗法是各型糖尿病的治疗基础,对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或老年轻型病例,可以把饮食疗法做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适当地配合口服降糖药,就能达到有效地控制病情的目的。对Ⅰ型糖尿病及重症病例,在胰岛素等药治疗的基础上,积极控制饮食,才能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并防止病情的恶化。
1、控制总能量,维持理想且合适的体重。因为肥胖是导致糖尿病发病的主要诱因之一。所以定时定量,每餐饮
&&&食按照计划份量进食,不可任意增减。
2、讲究营养素的分配,合理选择食物,控制糖尿病,就要选择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低的食物。
3、日常饮食要限盐、限油:糖尿病患者很多合并高血压,而盐摄入过多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盐
&&&的摄入不能超标。脂肪的摄入不宜过高,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动物
&&&性食品含饱和脂肪酸多,因此要适量。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烤、烧、炖、卤等方式,尽量用
&&&植物油。
4、均衡膳食,缺一不可:为了保持健康,人体需要摄入各种营养素,食物没有好坏之分,每种各有其营养优
&&&势,&因此,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食物多样化,主食、蔬菜、肉类、蛋类、奶类、水果一样也不能少。
5、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就餐。比如冬季天气寒冷,老年人外出活动减少,饮食就要适当地调
&&&整,减少能量摄入;春季气温回升,户外活动增多,饮食就可能会适当地增加,这样才能维持能量的平衡。
【糖尿病的食品宜与忌】
一、忌或少吃:
  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葡萄干、柿饼、各
&&&&类果脯、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不宜饮酒。
  有选择地吃水果,要以含糖量低为选择原则,并要考虑到热量的摄入保持恒定为好。大枣、红果、龙眼、杨
&&&&桃、甘蔗、榴莲、柑桔、海棠、香蕉、西瓜等含糖量较多,宜少吃或不吃;
&&&&百合、藕、甘薯等慎食; 
二、宜吃的食物:
1、水果类:
  糖尿病患者应进食含糖量在10%以下,维生素C丰富,且含纤维素多的新鲜水果,像梨、草莓、苹果、猕猴
&&&桃、柚子、杏、无花果、柠檬、橄榄、木瓜、枇杷、菠萝、石榴、山楂、菠萝、桃子、椰子、火龙果等。
&&&但控制水果摄入量,切忌一次吃得太多。还应减少主食量;吃水果时间,应在两餐饭之间,既可防止发生低
&&&血糖,又不至于血糖水平骤升。
2、蔬菜类:
&&&&&苦瓜:(植物胰岛素)、黄瓜、南瓜(提高分泌胰岛素的水平)、冬瓜(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银耳(对
&&&胰岛素降糖活性有明显影响)、海带(改善糖耐量,降低血糖,保护胰岛细胞)、紫菜(降低血液黏稠
&&&度)、香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都有利)、青椒(辅助调节血糖)、辣椒(降低血糖水平)、茄子
&&(预防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出血)、莲藕(抑制尿糖、生津止渴)、山药(控制饭后血糖升高)、魔芋(有效
&&&降低餐后血糖)、(洋葱:刺激胰岛素的合成及释放)、大蒜(明显抑制某些葡萄糖的生成酵素)、西红
&&&柿、胡萝卜、白萝卜(稳定胰岛的结构与功能)、芹菜(平肝利尿,降血糖)、豆芽(控制餐后血糖上升)、
&&&豌豆苗、空心菜、裙带菜、马齿苋(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大白菜(预防糖尿病和肥胖症)、紫甘蓝(降
&&&血糖、消暑止渴)、西兰花(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莴笋、竹笋(使餐后血糖平稳,辅助降糖)…
3、谷物豆类:
 &&&&荞麦、燕麦、麦麸、青稞(控制血糖水平)、黑米、玉米、薏米、绿豆、黑豆(调整血糖代谢)、黄豆、
&&&红小豆……
 &&&蛤、牡蛎(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黄鳝(显著降血糖、调节糖代谢)、海参、鲤鱼、鳗鱼、金枪鱼、鳕
&&&鱼、田螺、三文鱼、乌鸡(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及孤独症)、鸭肉(与芡实搭配,可用于糖尿病脾虚水肿)、
&&&牛肉、兔肉……
 &&&榛子、板栗(防治餐后血糖上升)、胡桃、莲子(对糖尿病的多尿症状有疗效)、花生、杏仁(预防心脏
&&&病和糖尿病、减肥)、芝麻、腰果、西瓜子(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核桃、白瓜子(减
&&&轻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但不宜吃太多。
6、食用油和调味品:
 &&&姜(明显降低血糖,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醋(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橄榄油(糖尿病患者最
&&&好的脂肪补充来源)、芝麻香油、葵花籽油……
&&&注意:苦瓜、洋葱、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
【糖尿病食疗方】
 豆腐浆粥(糖尿病肾病肾衰者不宜服用)、绿豆粥(糖尿病肾病肾衰者不宜服用)、赤小豆鱼粥(适用于糖尿病水肿者)菠菜粥(适用于糖尿病阴虚化热型。便溏腹泻者禁服)、芹菜粥(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木耳粥(适用于糖尿病血管病变者,糖尿病孕妇慎用)、萝卜粥(适用于糖尿病痰气互结者)、山药粥(适用于糖尿病脾肾气虚、腰酸乏力、便泄者)、胡萝卜粥(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冬瓜鸭粥(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槐花粥(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风患者)、菊花粥(适用于糖尿病视物昏花者)、玉米粉粥(适用于各种糖尿病人)、荔枝粥(适用于Ⅱ型糖尿病者)、葛根粉粥(适用于老年人糖尿病)、生地黄粥(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者)、杞子粥(适用于糖尿病肝肾阴虚者)……
2、菜肴与药膳:
 蚌肉苦瓜汤、苦瓜焖鸡翅、南瓜、洋葱、玉米须煲瘦猪肉、枸杞子蒸鸡(适用于糖尿病肾气虚弱者)、沙参玉竹煲老鸭(适用于中老年糖尿病)、清蒸茶鲫鱼、萝卜煲鲍鱼、参蒸鳝段内金鳝鱼、烩鳝鱼丝、归参鱼鳝,翠皮爆鳝丝、清炖甲鱼(适用于老年糖尿病肾阴不足患者)、韭菜煮蛤蜊肉(适用于糖尿病肾阴不足者)、鲜蘑炒豌豆、素炒豌豆、素炒豆芽菜、素炒冬瓜、素炒菠菜、炒绿豆芽、香干丝炒芹菜、冬菇烧白菜……
3、汤类、饮料:
 冬瓜瓤汤、葫芦汤(适用于糖尿病皮肤疖肿)、赤小豆冬瓜汤(适用于糖尿病皮肤疖肿)、糯米桑皮汤(适用于糖尿病口渴多饮者)、菠菜银耳汤(适用于糖尿病大便秘结者)、兔肉汤、鸽肉银耳汤、鸽肉山药玉竹汤(适用于阴虚型糖尿病)、猪胰汤、双耳汤(适用于糖尿病人眼底出血症)、菊槐绿茶饮(适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苦瓜茶饮、白萝卜汁、乌梅茶……
 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可导致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等。
【关于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是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后果相当严重。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1、糖尿病足病: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块已形成,支端神经损伤,血管容易闭塞,而“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
&&&最严重,从而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坏疽。糖尿病足病又分湿性坏疽、干性坏疽和混合性坏疽
2、糖尿病肾病:
&&&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
&&&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症状:蛋白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最后可
&&&导致尿毒症。
3、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可以损坏眼睛后面非常细小的血管,引起各种眼部疾病,如角膜溃疡、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神经
&&&病病变,最常见的是视网膜病变。
4、糖尿病状心脏病:
&&&是指糖尿病病人所并发的或伴发的心脏病,是在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心脏大血管、微血管
&&&及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心脏病所包括的范围较广,包括在糖尿病基础上并发或伴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脏病,心脏微血管疾病及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心血管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病人死亡的首要病因,
5、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周围神经、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病变)、颅神经、脑和
&&&脊髓。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神经支配功能障碍。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
&&&并发神经病变的几率均与其病程长短及高血糖的严重性(血糖控制的好坏)有关。病程长的患者中约有50%并
&&&发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疼痛、麻木感、感觉减退。个别患者出现局部肌无力、肌萎缩。植物神经功
&&&能紊乱则表现为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心律失常等。
6、糖尿病皮肤病:
&&&患糖尿病以后,有30%~80%的病人有皮肤损害,这往往是该病的先兆,如皮肤感染、皮肤瘙痒、糖尿病性大
&&&疱病、糖尿病性黄瘤、糖尿病性皮疹等。
7、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且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的高峰比正常人提早10年出
&&&现,而伴有高血压者更易发生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及末梢大血管病,并加速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的发生
&&&和发展。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的异同】
&&&糖尿病的治疗,不论是西医,还是中医,治疗的目的,都是要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范围,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在糖尿病治疗的方法上,中医、西医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如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心理调整等方面都是相同的。只是中西医在治疗用药上各有特长。西药成分单一,在降低血糖方面,作用准确,起效快。但因其对肝肾损害等毒副作用,糖尿病患者对长期服用西药控制血糖常感忧虑。中药成分复杂,在降低血糖方面有其不稳定性,但在增强糖尿病患者调节血糖的能力、预防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降低西药对肝肾的毒副作用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既然是各有特长,又各有所短,就要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做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因此,中医大夫在治疗糖尿病时、糖尿病患者在寻求中医大夫治疗时,均不能不分轻重缓急,一味地拒绝应用西药。要根据糖尿病患者发病程度的不同时期,采取基础调养(饮食、运动、心理),或加药物(中药、西药)治疗,纠正糖代谢、脂代谢紊乱,把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畴之内。从而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由饮食不节、饮食肥甘厚味致体内痰湿内生,壅积化热所引起,因而极常用的治疗大法就是清湿热、泄痰浊、助脾散精,并嘱病人节食咸肥甘厚味饮食。对于劳欲过度长期失眠伤及心脾,以致脾不散精而形成的糖尿病,则应从补气清心、安神扶脾立法。糖尿病日久失治常易出现并发症。患者若肺燥阴伤,可合并肺痨等病症,治宜扶脾散精,佐以滋燥养阴润肺并加用西药抗痨药;若肾阴亏耗,肝失滋润,可合并雀目、内障、耳聋等病症,治宜扶脾散精、佐以补肾养肝;若燥热内炽,蕴毒成脓,合并疮疖、痈疽等病症,则应清热解毒、祛瘀活血为主;若阴虚燥热,炼液为痰,痰阻经络,可合并中风偏瘫或胸痹心痛等病症,则应滋肾清心,化痰通络,通痹开窍为主;若脾肾两虚,水湿内停,形成水肿等症,则应扶脾补肾,祛湿利水为主;若阴寒下注,闭阻经脉,形成脱疽,则应解毒活血通络为主。
&&&中医根据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分三期论治:
& 1、一期为消渴病前期。消渴病尚未形成,但有可能发展为消渴病。该期的主要病机特点是“阴虚”。形成阴
&&&&&&虚的原因主要是禀赋有亏、贪食甘美、过度安逸,可表现为阴虚肝旺、阴虚阳亢、气阴两虚。一期病人多
&&&&&&有形体肥胖、头昏乏力、口甜等症状,但因尚未化热,所以往往没有消渴病“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现。
  2、二期为消渴病期。此期消渴病已经形成,但尚未出现并发症。此期的病机特征是“阴虚化热”,即病人在
&&&&&&一期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加之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或因外邪侵袭,或过食辛辣燥热,或因劳累过伤,
&&&&&&均可化热化燥伤阴,持续耗气伤正,从而可转化为阴虚燥热、肝郁化热、湿热困脾、热伤气阴等证候。
  3、三期为消渴病并发症期。其主要病机特征是气血逆乱、血脉不活、经脉瘀阻,可逐渐出现皮肤、肌肉、血
&&&&&&脉、筋骨、神经、五脏六腑等各种急慢性病变。
&&&临床上对急性病变分为轻、中、重三度,对慢性病变分为早、中、晚三期,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由于消渴病的慢性病变主要伤及各个组织器官,往往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因而,早期防治尤其重要。病人可根据自身的症状特点,如在口渴喜饮、多食多尿的基础上出现视物模糊、胸闷心悸、心慌气短、心前区闷痛、头晕健忘、神疲乏力、肢体疼痛、手足麻木、肌肉萎缩、下肢及颜面浮肿、性欲减退或阳痿、闭经,甚至出现严重心律紊乱、肾功能不全、脑梗塞、脑出血等,应中西医结合强化治疗。其中,中医治疗多采取调整脏腑、补虚泻实、标本兼治、平衡阴阳等治疗法则,同时辅以针灸、推拿、内服、外治等综合治疗方法,往往可以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总结:中医治疗糖尿病,从脏腑病机论治,认为上焦宜润肺养阴、生津止渴;中焦宜清胃泻火或清胃润燥,以治消谷善饥;下焦宜滋补肝肾、育阴清热,使水火相济、阴平阳秘。从标本虚实论治,认为消渴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正虚之中,以肾虚为本,痰湿、血瘀为标;肾虚之中,阴虚为常,火衰为变。从“三消”轻重论治,认为标实证轻,本伤病重,消渴病出现传变(并发症),病情更重。此时,常需滋阴补肾、益气健脾、化痰逐瘀、活血通络诸法并用,方可取得好的疗效。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原则上常宜滋补,慎用攻伐及寒凉药物,根据病程长短,因人施治,实行个体化治疗,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目的。
&&&总之,中医药综合疗法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以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调节机体内环境,改善体质,减轻胰岛素抵抗状态,调节糖脂代谢,增强糖自稳等优点,在轻型、中型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占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疗效显著。
【&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先决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有几点需注意:
  1、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少吃多餐。既保证了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血糖高峰。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粮食、蔬菜、奶、水
&&&&&&&果、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
  4、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与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纤维的粮食做的,如:
&&&&&&&荞麦、燕麦。尽管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的时间较长,但最终还是会变成葡萄糖。
  6、所谓“无糖食品”实质上是未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是用甜味剂代替蔗糖,仍然不能随便吃。
  7、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蔬菜应算在主食的量中。这些蔬菜为土豆、白薯、藕、山药、菱角、芋头、百合、
&&&&&&&荸荠、慈姑等。
&&&&8、除黄豆以外的豆类,如红小豆、绿豆、蚕豆、芸豆、豌豆,它们的主要成分也是淀粉,须算作主食的量
  9、吃副食也要适量。
  10、不能用花生米、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硬果类食物充饥。
  11、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12、少吃盐。
  13、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
  &14、糖尿病人千万不要限制喝水
  15.甜味剂不会转化为葡萄糖,不会影响血糖的变化,不能作为低血糖症的自救食品。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几个误区:】】
1、可多吃粗粮和糖尿病食品
&&&在很多糖尿病人的印象中细粮含糖高而粗粮低,其实两者间含糖量没有明显区别,只是由于粗粮含植物纤维丰富,可抑制肠道葡萄糖的吸收。作为四大主食的面粉、大米、小米及玉米,其含糖量非常接近,在74%~76%之间。由于小米和玉米富含膳食纤维,从而减缓肌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因此,摄入同量的粗粮和细粮,餐后转化成血糖的程度有差异的,如进食100克玉米,其80%的碳水化合物转成为血糖。而食用同量的面粉,则90%变成血糖。饮食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总热量和均衡饮食,而并不在于可多吃“糖尿病食品”,其实糖尿病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与普通食物区别不大,经过人体吸收和转化同样可以变成糖分,导致血糖升高。病人如盲目摄入“糖尿病食品”,而不控制总热量和保持均衡饮食,也是很危险的。
2、控制正餐,零食不限。
&&&有人三餐控制比较理想,但由于饥饿或其他原因养成吃零食的习惯,但又不敢吃饼干、水果,认为花生、瓜子等食品不含糖,吃点没关系。但是这些食品虽含糖低,但含脂肪高或热量较高脂肪在体内还可变成糖。
3、 甜食、水果含糖高,从此不再问津。
&&&&糖尿病应忌含蔗糖、葡萄糖的食物,蛋白糖、阿斯巴甜、木糖醇、糖精等甜味改进剂比较适合于糖尿病患者。水果的甜度由果糖来决定,而果糖代谢不依赖胰岛素。餐后血糖&10mmol/L,可食用水果。如病人病情比较稳定时,可吃少量水果,要在两餐之间吃,还须减少主食的量(如每天吃200克水果,如梨、苹果、桃等,可减主食25克)。水果中富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如锰等,对提高体内胰岛素活性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含糖量高的水果尽量不要吃,以免加重胰岛细胞负担。另外西瓜虽含糖量低,但吃了以后,糖吸收很快,故尽量不吃,香蕉中淀粉含量很高,应算主食的量。
4、多吃了食物只要加大降糖药剂量就行
&&&一些患者在感到饥饿时常忍不住多吃饭,此时他们便采取自行加大原来服药剂量的方法,误认为饮食增加了,多吃点降糖药可把多吃的食物抵消。事实上,这样做不但使饮食控制形同虚设,而且加重了胰腺的负担,同时增加了低血糖发生的可能;增加了药物毒副作用,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5、烟酒的问题
&&&&酒类每克中含3.5千卡热量,为高热量食物。过量的酒类可以发生高脂血症或造成代谢紊乱,使肝脏负担加重。饮酒后进食主食量减少,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血中葡萄糖量减少,易出现低血糖症状。吸烟影响微循环,容易导致糖尿病足,故提倡戒烟。因此,正在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物的患者,要严禁饮酒,同时积极戒烟。
6、用不吃主食来控制血糖
&&&有些人认为,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重要的是饮食治疗,而饮食治疗是以控制主食摄入量来达到控制血糖升高的目的。这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因为葡萄糖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由于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二是控制了主食量,但对油脂、零食、肉蛋类食物不加控制,使每日总热量远远超标,且脂肪摄入过多,如此易并发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使饮食控制失败。其实,糖尿病饮食主要控制总热量与脂肪。而主食中含较多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升血糖的速度相对较慢,应该保证吃够量。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量一般不宜少于150-200克。&
7、荤油不能吃,植物油多吃没事
&&&尽管植物油中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但无论动物油、植物油,都是脂肪,都是高热量食物。如果不控制,就容易超过每日所规定的总热量。因此,植物油也不能随便吃。
8、少吃一顿就省一顿药
&&&&有些患者为了控制好血糖,自作主张少吃一顿饭,特别是早餐,认为能省一顿药。其实,吃药不仅是为了对抗饮食导致的高血糖,还为了降低体内代谢和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所致的高血糖。并且,不按时吃饭也容易诱发餐前低血糖而发生危险。另外,少吃这一顿,必然下一顿饭量增大,进而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因此,按时、规律地用药和吃饭很重要。&
9、打上胰岛素就可以随便吃了
&&&有些患者因口服药控制血糖不佳而改用胰岛素治疗,认为有了胰岛素就"天下太平",不需再费神控制饮食了。其实,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血糖控制平稳,胰岛素的使用量也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才可以调整。如果饮食不控制,血糖会更加不稳定。因此,胰岛素治疗的同时不但需要配合营养治疗,而且非常必要。&
10、用尿糖试纸评估食物
&&&&有些患者为了监测所吃的食物尤其是甜味剂食品是否含糖,将食物溶液滴于尿糖试纸上,发现变色就非常恐惧,认为是高糖。其实只要是含糖(包括精制糖、多糖)的食物溶解后都会产生葡萄糖,而使试纸变色;无糖食品中只是没有蔗糖,其他形式的糖都会使试纸变色,但是它们不会使血糖上升太快或太高。这种做法只会让您徒增烦恼。&
11、用过度节食或全素食方法治疗糖尿病
&&&&合理的饮食疗法可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使之得到恢复的机会,有利于控制血糖。轻症病人往往只需饮食治疗就能控制血糖。饮食疗法就是因人而异控制饮食量,长期维持合理的饮食结构,而决非饥饿或禁吃等强制性措施。否则,会使病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对生活失去信心,不利于血糖控制。所以,应避免使用
“饮食控制”一类的说法,因为这容易使病人误解为饮食疗法就是严格地限制食物的摄入量,甚至误认为糖尿病的饮食控制就是吃得越少越好。饮食疗法开始时因热量摄入减少,使血糖、尿糖暂时下降,但随后由于营养素摄入不足,人体活动的能量只能由身体的脂肪分解而供给,其中的产物为酮体,故会引起酮酸中毒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且主食不足,易出现低血糖,此法不可取。
12、甜食一律拒之口外
&&&&其实,自然界有很多甜的物质,如大家熟知的糖精是种甜度高而不被吸收的物质,此外,如甜叶菊、阿拉伯糖、木糖醇、果糖以及阿斯巴糖均可作为糖尿病的甜味剂。市场上出售的无糖月饼、无糖酸奶多以木糖醇作为添加剂。这些甜味剂可增加食品的甜度,但不增加食物的热量。不过这类食物中的面粉等其他成分仍可以转化成葡萄糖,食用时应注意到这一点,不可被无糖所迷惑。&
13、副食含糖少可以多吃
&&&&肉、蛋、鱼虽然含糖量不高,但却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可转变成葡萄糖,此过程在糖尿病病人体内尤为活跃,因此多食也会升高血糖,只是比主食迟缓的多。另外,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并能引起高尿酸血症。(建议糖尿病病人早餐吃一个鸡蛋,睡前喝一袋牛奶较好)。&坚果类(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等)不含糖,所以成为很多病人的消遣食品,但这些坚果类除含丰富的蛋白质外、还含有油脂,不仅使热量而且使血脂升高。一部分血脂可通过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不利于病情的控制。所以,坚果类要适量吃。
&14、多吃豆制品无妨
&&&&&适量地进食豆制品(豆汁、豆腐)确实对健康大有好处。豆制品不含糖,并不是说它不会转化成糖,只是转化的速度较慢(大约需要3小时),最终也会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糖尿病病程较长者,若不注意,大量食用过多的植物蛋白,会造成体内含氮废物过多,加重肾脏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减退。合并有蛋白尿者,最好禁食。尽量以鱼、禽等白色肉类为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