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教育培训可折合多少学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如何让她与同学友好相处
――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辅导个案
连山县三水小学
一、个案基本资料
小敏,女,十一周岁,就读于连山县吉田镇一所偏远的村小,五年级学生。
二、个案缘起
刚接手五年级这个新班级没几天,这个名叫小敏的女生就气乎乎地到办公室向我告状,大意是说小发故意把她借给他的圆珠笔踩坏,并强烈要求小发要么赔给她一枝新笔,要么赔钱,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于是,我叫来小发,了解到笔确实是他踩坏的,但并非故意,当时有个同学撞了他的书桌,笔掉到了地上,在寻找的进程中不小心踩坏,当时就道了歉并表示愿意赔偿,可在一旁的小敏马上反驳,说小发就是故意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又找来撞桌的同学和当时围观的学生,证实了小发所言属实,小发又一次道歉,并保证在三天内赔付。教育了他们一番后,通常情况下,我认为这种小事就此结束。可才过了一天,班长就匆匆来向我报告说他们俩打起来了,原因是小敏到处跟别人说小发故意踩坏她的笔,说赔钱却又赖账不还,小发气不过找她理论,可小敏太凶,两人才打起来的……
三、问题行为概述
经过赔笔事件,我非常留心这个女生的在校表现,发现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她经常不顾课堂纪律大声说“我来,我来”,或者说“怎么老是不叫我”。如果老师对她不予理睬,或让她按课堂的举手的规则来,她就会一脸的不高兴,并不停地小声抱怨,要不就趴在桌上不听课以示抗议;在要求齐声朗读课文时,读着读着,她就会随自己意愿来,要么嗓门特别大,要么不顾感情加快节奏。弄得同学们怨声载道,小组读时都不愿与她一组。课后,经常有同学投诉她爱炫耀、喜欢骂人、讲粗话、给别人起绰号,在一起玩时容易生气;她也时常对我说本班或别班的男生打她,怀疑某某讲她坏话,本班女生拉帮结派不与她玩,为此她感到孤独而苦恼……
总的来说,小敏的在校表现为:老师关注她、同学们搭理她时,她好学、乐学;老师批评她、同学们疏远她时容易自暴自弃。
四、个案背景资料
小敏是个健康、勇敢、勤劳而又有些强悍的农村小姑娘,父母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农活,照顾弟弟和家务的担子就落在了她的身上。她家离学校大约三公里,她非常疼爱弟弟,每天都领着读学前班的弟弟上下学,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谁敢欺负我的弟弟,我就打他”。
经家访深入了解,小敏家里经济条件不容乐观,几年前,她父亲买了一辆货车做生意时出了车祸,撞死了一个老人,多年的积蓄赔了个精光还欠一身外债,近年来才得以还清。在家早出晚归于地头田间的他,疏于对孩子的教育。母亲穿着讲究,爱向人炫耀自家新物什(家访时还向我们老师说她家的林木价值多少)。此外,与小敏闲聊时还
得知她妈妈妯娌间经常吵架,邻里关系很时好时坏。
五、心理分析与诊断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家访、以及与前班主任的沟通得知,导致同学们害怕她、冷落她、疏远她,甚至与她发生肢体冲突都是因为她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造成的,造成她人际关系不良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教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地位举足轻重,小敏母亲虚荣心强,爱炫耀,给她树立了一个坏榜样;而与妯娌间的争吵,邻里关系的不融洽给小敏与同学的相处蒙上了一层阴影。所以,从小敏的身上很容易见到其母的影子。
(二)自身个性的原因。如在“赔笔事件”中的得理不饶人,保护弟弟时的强悍、对同学们的猜疑等致使同学们对她敬而远之,或者易于与别人起肢体冲突。
(三)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期,渴望得到关注。有心理研究表明,越喜欢表现自我的学生就是越渴望得到关注的学生(如小敏在集体朗读和回答问题中的表现),所以她在明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还是屡教不改。再者,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在心理学上属于自我的人,还不属于社会的人,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小敏很多事情上都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同学们认为她难以相处,不愿与之相处,这是她人也际交往不良的重要原因。
(四)交往技能的缺乏。小敏家庭教养的缺失以及历任教师的忽
略,使她没有得到正确、长期的引导,导致她缺乏了一定交往技能,这也是她人际交往不良的原因之一。
一位哲人说,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美国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众多人物在事业上的成败因素,证明取得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便是“与人真诚的合作”,而导致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则是“不善于与他人合作”。由此可见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多重要。此外,人际关系还是孩子们学习做人,今后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于是我试着用以下辅导方案来改善小敏目前不良的人际交往状况。
六、辅导过程
(一)从谈天到谈心,为她拂试心灵的阴霾
要改变一个学生,我认为首先要从与她交朋友做起,而与特别的学生打交道,还得先收集她的闪光点做为切入口,以谈天的方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先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谈天是谈心的前提,谈心是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灵洗涤必不可少的方式。在与小敏谈心的过程中,我帮她找到苦恼的原因:同学们对她的疏远和孤立,是因为她不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然后用诗一般的语言真诚的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你与别人相处时,如果你面带微笑,花儿会为你开放;如果你言语文雅,小溪会停止奔跑,听你倾诉;如果你态度温和,狂风会轻柔抚过你的脸;如果你宽容待人,枯萎的树木会吐出新的绿枝。然后,我把这诗一般的言语抄在卡片上,郑重的粘在她的笔盒里,每天让她读读、悟悟。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培训B证考核作业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培训B证考核作业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现在的位置:您现在的位置:&&&其他文件
广州市教育局转发关于2013年度广东省中小学(中职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结题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区教育局,局属各单位,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中心:
现将省教育厅《关于2013年度广东省中小学(中职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结题有关事项的通知》(粤教思办函﹝2015﹞24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以下要求一并贯彻执行。
一、请各立项课题单位及负责人于本学期结束前完成结题工作。因故不能按期结题的单位,须按通知要求以书面形式(见省教育厅通知附件3)申请延期结题,延期时间不得迟于2016年6月30日。
二、请立项课题单位于7月30日前将结题相关材料(包括:研究工作报告、课题结题申请表一式3份,研究过程的主要材料、反映成果的相关材料一式2份,其中一式1份由市留存,其他按要求上报省相关部门)报送至以下相应部门。
中小学(中职学校)德育课题联系部门: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联系人:魏利香,电话:,邮箱:。
中小学(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联系部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中心,联系人:李常立、曾琨玲,电话:,邮箱:。
三、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中心分别指导各立项单位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并做好优秀课题的推荐工作。
          广州市教育局
          2015年6月8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欢迎光临,您是第位访客
2009&版权所有 广州市教育局地址:广州市西湖路83号
邮编:510030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 教师招聘 - 中国教师人才网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浏览: 812 次
来源: 广东省教育厅
编辑: 李想
  粤教思〔2016〕2号
  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教育局,省属中职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008年,省教育厅印发了《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广东省中小学建立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广东省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工作职责规范(试行)》、《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试行)》等四个文件,对各地各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为进一步科学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发展和全面普及,在认真总结各地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部分文件进行了修订完善,补充制定了部分文件。
  现将修订后的《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引》、《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专业要求与工作职责指引》、《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指南》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省属学校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并将落实情况、问题和意见及时报省教育厅。
  附件:1.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引
  2.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专业要求与工作职责指引
  3.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指南
  广东省教育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