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夫好.我的孩子40天就要你爱我妈妈网来到这个世界我做一个妈妈不知

我的赵妈妈还有40天就是她的生日了,我想给她一份惊喜,但不知道怎么做,请朋友们帮忙出出主意。_百度知道我是从出生40天被抱给别人做女儿的,我想给亲妈妈买一个戒指,就是怕亲妈妈不会接受,我跟亲弟弟,亲姐_百度知道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点击蓝字可加关注微信号:拯救生命从圣经而来的,照亮这世代的亮光出自 | 棕树2015第11期第一部: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正确的观念(一)父母建立正确的观念1.
孩子是上帝的赏赐,不是父母的所有物2.
孩子是祝福,不是拖累3.
教育孩子的心,而不仅仅是纠正行为4.
教育孩子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二)父母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观念1.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信仰根基2.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3.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道德观第二部: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爱1.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2.
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父母彼此相爱第三部: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榜样1.
父亲的榜样
母亲的榜样3.
悔改的榜样
品格的榜样第四部: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分享第五部: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理解The best gifts for childrenpart 1 · 最好的礼物是正确的观念观念支配一个人的行事为人。观念正确了,他就不太容易偏离正路。要教导儿女有正确的观念,父母的观念首先要导正。如果父母对信仰、对人生、对善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观念,又如何去教导孩子呢?(一) 父母建立正确的观念摩西的母亲拥有正确的信仰观念。她清楚地知道上帝将儿女托付给她的目的是什么,也尽最大努力与上帝配合,才培养出三个如此优秀的孩子。世上的母亲如此之多,但拥有正确信仰观念的母亲是何等少啊!大多数的父母都被世界的价值观所影响,因此,他们在教导孩子的事情上理所当然地跟随世界的潮流。很多父母等意识到孩子已被世界吞噬的时候才反问:“我的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世俗?”作为父母,我们对待信仰的态度是怎样的呢?我们是从心里愿意把孩子献给上帝,过着简朴献身的生活,还是希望他们取得世界的成功,被人夸赞、被人认可呢?孩子所选择的道路是被父母的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的。1. 孩子是上帝的赏赐,不是父母的所有物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便是自己的所有物,想怎样对待孩子,怎样教育孩子,全在于他们的喜好和心情。但《圣经》上说:“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诗127:3】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已经来到和即将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都是上帝所赐的产业,父母没有权力决定任何一个孩子的命运。每一个出生在这个世界的孩子都是天国的候选人,父母有责任把他们带到上帝面前,而不是随从自己的心意,按照世界的方式去教导他们。2. 孩子是祝福,不是拖累有的父母会说:“我的孩子这么不听话,怎么可能是上帝的祝福?”即使是这样,我们也要认为这是上帝的祝福。因为这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被锻炼、被塑造、被变化的过程。当孩子越长大,我们作父母的就越明白这一点,这个变化是双向的,是会相互影响的,这就是上帝的旨意。1982年,一个名叫尼克·胡哲的小生命诞生了。这是一个患有罕见的“海豹肢症”的生命奇迹,他天生没有四肢,却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布道家。刚出生的小尼克把医院的护士和自己的父母吓坏了,尼克的父亲甚至因不能接受这一事实而连连呕吐,过了很久才回过神来,但一直不敢抱他。他们不敢相信这个先天缺陷的“小怪物”竟然是自己的儿子。尼克的父母甚至不敢把他抱到教会去,因为会受到很多异样的眼光和指责,认为这是父母犯罪的结果。但是尼克的父母并没有放弃这个没有手脚的儿子,而是给他更多的爱、更多的关心和鼓励,他们接受了来自上帝的这个“祝福”,直到尼克上学之前,他都不知道自己和别的小孩子有什么不同。后来渐渐长大之后,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缺陷,开始自暴自弃,并且埋怨上帝为什么把他造成这个样子,甚至曾试图自杀,但是在那瞬间他想起了父母。如果他死了,他的父母会多么难过啊!自那以后,他再也没有了自杀的念头。后来他在父母的鼓励之下又重新站起来,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青年演说家和布道家。他说:“上帝在我生命中有个计划,通过我的故事给予他人希望。”残疾尼克的成功与他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当所有人认为这个残疾孩子是个灾难的时候,他的父母却接纳并相信他是上帝的祝福。因此,他和父母的生命都因着这个祝福而得到了变化。不管你的孩子聪明与否,好看与否,请按他原原本本的样子来爱他,并接纳他为上帝的祝福,你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3. 教育孩子的心,而不仅仅是纠正行为基督徒教养儿女不是让他成为一个好人,而是让他能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罪人,需要借着耶稣宝血的恩典来洗净,能以得救。而《圣经》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一个人能不能得救,重点在于他的心。很多父母根本不了解儿女的本性,只注重孩子的行为。这是大多数父母的通病,应当纠正这个观念。很多父母以为孩子每天早上读了两章《圣经》,乖乖看书写作业,就是顺服听话的好孩子了,却不知道孩子在背地里做了些什么。有一个传道人的儿子,他爸爸在家的时候就表现得非常积极,在属灵方面也很火热,可是爸爸一离开家,马上原形毕露。这个传道人一直以为他的儿子很听话、很属灵,并希望儿子将来也像他一样把传福音当作人生的目标,可是他不知道儿子心里其实根本不喜欢这些。教育孩子一定要从心着手。即使孩子犯错了,也不要着急,给他机会,带着他一起悔改,一起祷告,接纳他,就像上帝接纳我们一样。这样,当孩子跌倒的时候,他就有勇气站起来。他也不会将自己真实的一面隐藏起来,变成一个双面人。4. 教育孩子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最高明的医术不是药到病除,而是使人防病于未然;教育也是同理。最好的教育不是亡羊补牢,而是把正确的信仰原则根植于孩子心中,一生不偏不倚。很多父母在教育的事情上都是被动的,总是着急地问: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孩子说谎怎么办?孩子自私怎么办?孩子脾气暴躁怎么办?孩子不比大人,没有经验的他们肯定会犯错,但是如果父母这时候恳切祷告,并祈求圣灵赐予智慧,把《圣经》的原则充满智慧地、充满善意地教导孩子,这样,在他们幼小的脑海中就会形成符合《圣经》原则的观念。反之,当小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总是不在意,或者处理不当,孩子心中势必渐渐形成错误的观念,长大了再去纠正就比较难了。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孩子对你的回报也就越多。任何事情出问题总是有原因的,请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二) 父母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观念很多人用白纸来形容孩子,来说明孩子的纯洁、无玷污,大人在纸上画什么,孩子就会是什么样子。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所有的孩子都继承了罪的本性,并不是一张白纸;孩子出生之后,如果没有圣灵的恩典,他是容易犯罪的。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明白,我们的孩子不会自然而然地变好,如果我们没有帮助他建立正确的、属灵的观念,那么世界便会代替我们为他建立错误的、属世的观念。1.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信仰根基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信仰根基,是每一位基督徒父母的责任。智慧的所罗门王对每一位为人父母者劝勉:“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约瑟和但以理都是幼年受教,父母在他们心中建立了稳固的信仰根基,而至一生虽身在异邦,却为我们留下了为信仰独自站立的榜样。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太小,不懂得宗教原理,便不重视信仰方面的教导,认为树大自然直。然而,从小弯曲的树木,不去纠正它,长大了会自然直吗?因此,父母除了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信仰的力量之外,同时还要教导他们《圣经》中的救赎。让他们从小就知道罪人对救主的需要,以及上帝对人类不离不弃的爱。这样,当孩子长大之后,无论他在哪里,都不会放弃对上帝的信仰。不要强加给孩子各种条条框框,而要让他更多在生活中学会经历上帝,虽然是小小的经历,但也会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记。2.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相比以前的各时代来说,在我们所处的末时代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教育告诉孩子,只有学习成绩好,才是有价值的;现代的社会告诉男孩子,只有钱赚得多,地位高的,才是有价值的;各种媒体广告告诉女孩子,只有长得漂亮的、身材好的,才是有价值的。人们的价值观全被有形的、外在的、自身的条件所取代,当人们没有这些的时候,就很自卑,觉得自己活着没用,没有价值。所以,父母从小要教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以免被世界的价值观所影响。正确的价值观来源于对上帝的认识。让孩子从小学会以上帝的眼光来看自己,而不以世界的标准来衡量。要让孩子铭记,上帝以无条件的爱来爱他们,无论他们在世人看来是多么卑微,而在上帝的眼中是独一无二的珍宝。他们的价值在于赢得上帝的喜悦,而不是博得人们的称赞。3.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道德观魔鬼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灌输给孩子这样的观念:“没有对与错,只要我喜欢,做什么都可以。”孩童,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都渐渐被这种人本主义的自由思想所影响,人们更多地、更优先地选择为自己而生活。然而,并不是世界上的人都追求的、都去做的就是对的,只有上帝的律法才是一切行事为人的准则,父母们千万不要被现代流行的这种没有原则的自由主义所迷惑,而且《圣经》清楚地说明了什么是罪,什么是义。因此,我们有责任要教导孩子从小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上帝断不以有罪的为无罪,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孩子很小的时候并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时候父母的角色就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观念和言行将会直接影响孩子对这些关键问题的看法。我曾目睹过一位母亲与她幼小女儿生活的小片断,引起了我的深思。这位母亲有一位很可爱的女儿,可是小女孩儿不爱笑,不管怎么逗她都只有一个表情,就是面无表情。那天,这位母亲采了一朵花,她把这朵花戴在女儿的头上,并且对着女儿说:“哇,宝宝戴上花真是太漂亮了啊!”这时候小女孩儿居然开心地笑了。看到这一幕,我突然想到,原来孩子对于事物的看法,对于自身的评价都是这样慢慢被建立的啊。很多父母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已经为孩子奠定了错误的观念。如果我们对不懂善恶美丑的孩子这样说:“孩子,你是最美丽的,并不是因为你的长相,而是因为你是天父上帝和妈妈唯一的宝贝。”那么,他将来就不会因自己的长相而骄傲或自卑了。如果我们对孩子这样说:“宝贝,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最美吗?就是那些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你看到他们在帮助人的时候脸上露出的笑容了吗?那就是最美丽的。”那么,他以后就会把帮助人的事看作是美的。孩子需要被教导,父母一定要祈求天上的智慧,求上帝帮助我们来教导这个独一无二的宝贝。亲爱的朋友,孩子很多时候真是无辜的,他们之所以越长大思想越偏离,是因为父母在他们还小的时候,自己还并未建立正确的观念,就去教育子女。当我越多看到身边亲子之间的故事,就越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安逸的生活或丰富的物质,而是在他们幼小的时候种下正确的观念。The best gifts for childrenpart 2 ·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爱比起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为孩子选择最好的生活环境,给孩子花不完的钱,父母给孩子最宝贵的礼物其实是爱。生活在爱的氛围中的孩子会有安全感,他才会在灵、智、体各方面健全成长。而爱最好的体现就是父母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相爱。在我们身边很多孩子从小就会表现出爱发脾气、容易攻击别人,或者有些孩子在人多的场合显得很胆怯,不管做什么事都缺乏自信,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关键时刻总希望依靠别人,但同时内心深处又不信任对方;还有的孩子甚至每到一个新的环境总觉得其他人都是敌人,要一个个击败他们,这些孩子其实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孩子的成长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他们的生活中缺少爱。让孩子充满安全感的唯一办法就是给他一个充满爱的家。一方面让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另一方面让他看到父母彼此相爱。1.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孩子的成长,就是在失败跌倒中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这个阶段肯定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恼火在我们心中燃烧,但这时候一定要恒切祷告,要让基督化的爱和忍耐在我们的言语、眼神、脸色、神态和举止上显露出来。否则,疾言厉色的神态就会瞬间瓦解我们辛辛苦苦在孩子心中建立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每一位做父母的也是由孩子慢慢长大的,难道在我们儿时的成长中没有犯过错吗?在我们犯错的时候,不也是极其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与同情吗?在我们被训斥、被责罚的时候,心中是那么难过,现在不就是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和帮助儿女的时候吗?上帝让每一个人由婴儿开始成长,就是让我们经历刚出生时的无助、对父母的依赖以及对爱的需要,当我们体验这些之后,为人父母之时便更能够向儿女表露爱与同情。可惜很多父母并不知道他们所讲的亲切温和的话语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小时候,我与母亲之间的交流很少,犯错之后接受的是严厉的批评和责罚,所以导致我很长一段时间要么努力不要犯错,要么就是犯了错极力隐藏,不让母亲知道。那时的我心中很没有安全感。因为我知道,犯错之后,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后来因着福音的缘故,母亲对我的教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我犯错之后,她不再顿时变脸色了,也不再用严厉的话指责我了,而且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跪下祷告,然后拥抱我说她爱我。从那时起,我的心就变了。我不再害怕面对母亲了,我不再害怕跟她讲心里话了。因为我知道,即使我犯错了,母亲也是爱我的,她永远都不会放弃我,那我还有什么感到不安的呢?很多父母愿意花时间帮孩子挑衣服、买食物,为他们报各种补习班,甚至将精力投放在为孩子的将来铺路的事情上,却不愿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一起交流、散心。曾经看过一个小学生写的日记,里面就说到他多么渴望父亲一个月中能抽出一天的时间来陪他。孩子多么渴望父母温暖的怀抱啊。只是曾经受伤的心灵让他们不敢生出这样的想念。有些父母过于含蓄,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在家庭生活中,如果父母不表现出爱来,孩子永远也不会感受到你们对他的爱。另外,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的方式是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合理的愿望。让父母们常常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这么爱孩子,孩子一点都不知道呢?其实很多时候,父母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在爱孩子,并不是以孩子所能理解、所能接受的方式去爱他们。孩子小时候,他们的理解力很有限,他们所能感受到的东西都是非常直接的。满足孩子合理的小小需求是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爱的最直接的方式。我还记得小时候,父亲每年春节休假回家都会给我们带一些新年小礼物。当时我上小学,很想要一支手表,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小学生戴手表并不常见。父亲回家之前打电话问我们想要什么,我向他表达了这个愿望。后来,父亲回家的时候真的给我带了一支那个年代非常流行的电子手表。这么多年过去了,也许父亲早已经忘记了他曾经满足过我的这个小小的愿望,但我却始终都记得。直到现在我都感受到父母对我的爱,我的快乐他们也非常重视,而且我也知道他们所做的都是对我最有益的。2. 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父母彼此相爱有很多孩子放学之后总是磨磨蹭蹭不想回家,也有很多学生以学习为由待在学校不想回家,还有很多青少年宁愿在街边道旁四处游荡而不想回家,为什么不想回家?因为他们的家里没有爱。他们一回到家里就感到紧张、压抑,感到呼吸困难。父母不和,家庭气氛僵硬是孩子不想回家的主要原因。如果孩子在家里经常看到父亲打骂母亲,或者回家发现母亲又离家避难了,这样的孩子心中是很难有安全感的。父母是孩子唯一的依靠,很多人还不明白充满争吵、不和的家庭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心理伤害。没有爱的家庭,孩子又会怎样快乐的成长呢?现在很多成年人出现心理疾病或性格扭曲,其实大多是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因父母感情破裂而导致的。现在这么多儿童和青少年性格抑郁、不爱说话是什么原因?因为家里没有爱,父母之间没有爱。现在很多父母为了孩子而勉强生活在一起,直到孩子长大一些、参加工作之后再离婚,所以每年高考之后就出现离婚潮的现象。但是这样的家真的可以给孩子幸福吗?即使有一个形式上完整的家,有爸爸、有妈妈、有固定的房子、有稳定的生活,但是在这个家里面,孩子丝毫体会不到父母之间情感的流露,感受不到爱的氛围,反而是更多的负面感受。很多父母想要孩子将来幸福,那么首先就要让孩子看到这个世界上仍然有幸福美满的生活。我知道有一些半信家庭,要实现这一点很难,这就需要做父母的拥有更多基督的爱和包容。在家庭生活中,让孩子和不信的丈夫或妻子看到你信仰的果实,这样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家。真正的宗教就是在生活中体现的。在我父亲刚接受信仰之后,我的父母有长达七八年的磨合期。这个过程是我们全家经历痛苦的过程。以前在家里感受不到爱,面对的总是批评和指责,以及父亲对母亲无尽的挑剔和不满。那一段时间,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回家,而我也确实很少回家。我害怕看到父亲怒目而视的样子,也不想看到母亲以泪洗面的样子,我唯一所做的就是逃离。很感恩的是,因着福音的恩典,他们都慢慢地改变了。他们开始在上帝面前悔改,互相认罪,向儿女道歉。虽然后来偶尔也会有争论的时候,但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彼此屈服了。我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向主献上了多少祷告,流了多少眼泪,但是现在我们家看到了悔改的果子,看到了父母们的彼此相爱。有时连我都羡慕他们现在的浓情蜜意,彼此包容,相互体谅、温和谦卑。我真正体验到了,当看到父母相爱时,作为女儿的我所得到的祝福。因着与基督的联合,因着对基督的爱,父母更深地爱彼此,我在父母身上看到了这样幸福的例证。因此,我相信了,每一个人都不完全,都需要改变;幸福唯有在基督恩典的福音里才能成就。亲爱的朋友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让他们感受到你们对他们的爱;让他们看到父母之间无声流露的爱。爱孩子,就把最好的给他。让他在爱和幸福中成长,用行动告诉他,快乐和幸福在地上也可以预尝。让孩子心中充满爱,他就会对他人表达爱。他的心中将充满爱的安全感,无论做什么都坚定不移,不消极、不气馁。因为他知道,有爱在支撑他。亲爱的朋友,一切都还来得及,请将这个最大的祝福、最大的礼物送给你的孩子。The best gifts for childrenpart 3 ·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榜样有一个人非常喜欢喝酒,每天下班后,他都要到附近的酒馆喝几杯,经常喝到半夜才醉醺醺地回家。有一天,天空下起鹅毛大雪,积雪把路铺了厚厚的一层。下班后,他和往常一样向酒馆走去,走着走着,听到后面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回头一看,原来是放学后应该回家的儿子。儿子正顺着父亲的脚印走过来,他的小脸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爸爸你看,我正在踩着你的脚印呢!这好有趣啊!”儿子的话让父亲心头一震。他立刻意识到:“如果我去酒馆,儿子顺着我的路走,也会找到酒馆的。”父亲马上改变了行走的路线,往家的方向走去。从那以后,他改掉了喝酒的习惯,再也没有去酒馆。中国的一句俗语“有其父,必有其子”——印证了父母的行为处事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母牙牙学语,一岁左右在父母的牵引下蹒跚学步,甚至一生都可能带有父母的痕迹。所以父母们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言行会给孩子带来何等的影响。尤其在孩子刚出生的婴儿时期到三岁幼儿时期,父母是孩子重要的模仿源。这时候的孩子分辨能力有限,他们的模仿是没有选择性的,父母的一些不良习惯、没有礼貌的态度,甚至不良的行为都有可能被孩子效仿。1. 父亲的榜样孩子六岁之前多与母亲亲近,但他们渐渐长大之后,尤其是男孩子,开始对性别有了认识,便会脱离母亲的怀抱,建立自己的男性身份,他开始寻找身边的男性榜样,而这个重要的角色就是父亲。现在许多青年男子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做了父亲,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管理家庭,怎样约束自己的脾气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的父亲绝不会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试想一下,一个成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父亲,会有说服力教导他的孩子奋力上进吗?一个脾气暴躁、言语粗鲁的父亲,会有耐心培养孩子温文尔雅的气质吗?一个待人苛刻、毫无原则的父亲会教导孩子有爱心、有同情心吗?一个从不温柔对待妻子的丈夫,他会教孩子以后要善待妻儿吗?父亲在家庭中要恩威并济,该严厉的时候不能嬉笑没有原则,该仁慈的时候不能冷酷无情。而且丈夫虽然是家里的头,但也是家庭的供应者和保护者,要带领整个家庭信仰的立场。父亲的代名词是勇敢正直、温柔坚毅、睿智果断、殷勤活泼、诚实善良、乐于助人。若父亲的行事为人都交织着这些优美的品质,他的榜样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影响着孩子。有一个孩子的父亲是一名宣教士,在他六岁的时候父亲要去很远的地方宣教,那是一个野蛮的民族,去那里就意味着随时可能献出生命。从小父亲就跟他讲述传扬福音的使命,和他一起做飞机模型,教他识地图,使用各种录音设备,就是为了有一天他也能走上这条宣教的道路。在他父亲离开之前,他问父亲一个问题:“爸爸,如果他们伤害你,你会向他们开枪吧?”父亲的回答让他一生铭记,父亲说:“儿子,你要记住:爸爸永远不会向他们开枪。因为我们已经接受了福音,但是他们没有。我们要给他们机会。”这是他们父子最后一次见面,父亲的形象永远印刻在了他的心中。后来,这个孩子长大后,继承了父亲的使命,完成了父亲的心愿。2. 母亲的榜样由于社会压力,很多母亲不得不放下教养孩子的重任而去工作。然而,母亲们应该转变她们的观念,宁可让孩子穿得普通一点,用的东西朴实一点,也不要牺牲陪伴孩子的时间去为这些努力。因为在孩子的初期成长过程中,从母亲那里获得的爱能影响他们的一生。因而可想而知,母亲的思想观念和她的言语品行会给孩子带来何等深远的影响啊。母爱的力量是这个世界上仅次于上帝的最强有力的力量。一位牧师在他年轻的时候像其他青年人一样叛逆贪玩,有一次他和朋友出去半夜才回家。他以为母亲早已休息,就蹑手蹑脚地穿过客厅回到自己的房间。不一会儿,他听到有熟悉的脚步声朝他房间走来,就赶紧盖上被子,装作熟睡的样子。他的母亲在床前轻轻地跪下,低声祷告。他几乎是屏住呼吸,生怕泄露了自己刚刚回家的事实。此时的夜晚尤为宁静,紧绷的神经让他屏气凝神,母亲每一句喃喃的祈祷都清晰地传入他的耳中。母亲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早已把我的儿子献给你了,现在他又回到世界上去了,求您把我的儿子还给我。”这位牧师的心被深深触动了。没有听到苛刻责备,也没有看到变了脸色的神情,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声声温柔的祈祷。从那以后,他就学到了一个方法,只有爱才能折服人心。后来,他有了孩子之后,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儿女。孩子的心是很敏感的,母亲情绪的丝毫变化,他们都能察觉出来。母亲每一个不悦的眼神和生气的神态,儿女都能捕捉到。所以,即便是他们犯错了,也可以被母亲属天的愉快笑容和亲切的态度感化过来。“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功效,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都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孩子人生的好榜样。”3. 悔改的榜样教育孩子的本质在于教育自己,而父母的悔改则是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孩子的经历有限,所以他们常常会犯错;我们做父母的虽然经历很多,但还是会犯错,这时候我们若能回到上帝面前,承认自己的错,悔改急躁的言行,然后靠着上帝的恩典重新再来,就会给孩子非常大的感化力。成圣的过程不只是儿女需要,做父母的同样需要,上帝在我们不断跌倒、不断站起来的过程中一次次地改变我们,而孩子就是这一全程的见证人。很多父母以为彼此不和与争吵只是他们夫妻二人的事情,其实不然,父母的每一点滴都印刻在了孩子心中。相反地,如果孩子看到父母之间相互低头,相互认罪,手牵手一起祷告,则是最有感化力的事情了。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做了。我是我父母悔改的见证人。我亲自见证了上帝在他们身上的改变,亲眼目睹了他们的挣扎和跌倒,也看到了他们艰难地向对方迈出的第一步。虽然有时候会重蹈覆辙,但一次次靠着上帝的恩典,他们终于在基督里合一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是亲历者,而直接的受益人就是我。育人先育己,每一位做父母的人都应该牢牢地记住这一点,这是给孩子属灵成长中最宝贵的礼物。4. 品格的榜样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教育形式,不管家长们自觉还是不自觉,他们的自身行为都在起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而对于许多教育疲惫的孩子来说,身教的效果远胜于说教。最成功的教育不是孩子拿到多少学位,赚多少钱,而是教会他如何做一个合上帝心意的人。合上帝心意的人就要在品格各个方面都受到训练,而品格培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榜样。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受过父母很多优美品格的影响,可能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言行被时刻地关注着。父亲辞职的时候,爷爷奶奶为此大动肝火,曾一度为我们全家过信仰生活而耿耿于怀。但很多年过去了,父亲已经渐渐赢得了爷爷奶奶的信任。后来我知道了原因,原来很多作儿女的只是出于义务逢年过节才打电话向父母问好,但我发现父亲会经常给爷爷奶奶打电话。而且父亲每次有机会回去看他们的时候,总是带去对他们身体有益的东西,不管路途多么遥远,礼物多么普通,但父亲是真诚地关心他们。父亲对父母的孝敬是出于内心的。很多父母责怪自己的孩子不听话,那么他们的孩子是否在自己父母身上看到孝顺的榜样呢?他们抱怨孩子不诚实,那么做父母的有反省过自己是否常常为了一已之私而违背原则吗?孩子也是带有罪的本性的人,如果没有福音能力的介入,如果没有好品格榜样的引导,那么他们是不会自然变好的。亲爱的朋友,当上帝把儿女托付给我们之后,他们就与我们的生命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了。他们能否成为天国子民中的一员,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给他们怎样的感化、影响和榜样。亲爱的朋友,一切都还来得及,请将美好的榜样当作礼物送给您的孩子。The best gifts for childrenpart 4 ·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分享一个人带着她的女儿和母亲,一家三代去超市买菜。在选择食物的过程中,这位女子下意识地挑了全是女儿喜欢吃的菜,后来在回家的路上,女子的母亲在外孙女熟睡的时候,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你是一个好妈妈,爱孩子的心就如同妈妈当年爱你一样。不是妈妈心眼儿小,今天买菜一直听你说'宝宝爱吃这个!宝宝爱吃那个!'如果你是一位有智慧的母亲,可以告诉孩子,她不是世界的中心,外婆、爸爸和妈妈也都可以有自己爱吃的东西,别人的需要也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的爱也像这个故事中的年轻母亲一样。不是爱不够,而是太多了,多到全世界都要围绕孩子一个人转才行。这是一种迷失的爱。这种爱会让孩子变得自私,不会分享,看不到别人的需要。有些父母自己存有私心,当他们看到孩子有自私的表现时,没有予以制止,反倒鼓励,认为孩子从小就如此聪明,懂得为自己考虑,将来必成大器。可是,父母没有想过,孩子从小就这么自私,将来他们怎么可能对父母无私起来,去关心他们的需要呢?一个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断索取的人,怎么会发现并在意别人的需要呢?很多人抱怨孩子长大了对他们不孝敬,也不赡养他们,殊不知,很多“不孝子”都是父母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大“孝子”,所以孩子对他们从没有“孝”的概念。我的母亲是一位很懂得感恩和分享的人。家里种的高粱其实收成并不好,但在她眼中已经是上帝极大的恩典了,而且每次都送好多给那些有需要的人。以前我的心胸还不那么宽广,每次看到母亲送东西给这个、给那个的时候,心里其实一直在嘀咕,不情不愿,但母亲总教导我说:“那些人比我们更需要,上帝也会祝福我们的,不会让我们缺乏。”果然,我们从来没有因为分享给别人而缺衣少食。要让孩子从小学会给予、学会分享,父母首先要是一个乐意帮助别人,与人分享的人。如果有人问你:“你想要孩子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做些什么呢?”也许你会说,我要的不多,我只要他们偶尔回来小住几天,或者经常打打电话就可以了。可是,我们有没有想到,在他人最需要的时候,让孩子放下自己的需要,放下自己的工作,放下赚钱的机会,放下与朋友聚餐的时间,去为家人或朋友的需要付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一个没有从小学习和操练过尊重他人、爱他人、试图了解他人需要,却只有不断被爱、被付出、被告诉“只要你好我就好”的人来说,为他人的需要而放下自己简直比骆驼穿针眼还要难。你也许会说,我只需要孩子活得快乐、幸福,我就很满足了,不需要孩子为我做什么,这已不是养儿防老的时代!可我们难以想象的是,一个心里只有自己需要的人,如何可以感恩他人对自己的爱与付出,如何可以从爱别人中得到满足和喜乐?一个永远以自己的需要或卓越为目的的人,如何在婚姻和家庭里,在为人夫、为人父或为人妻、为人母的日子放下自己,又怎么可能在家人的喜乐而不是自己的满足里获得幸福?我们盼望孩子不是孤独走一生的人,如果能有以诺一样与上帝同行的人生最为精彩,而这样的福分无疑来自敬虔父母的悉心教导;即便还不认识上帝的父母也必定巴望孩子不成为一个因为不会爱、不会付出而心灵孤独一生的人。我们盼望孩子可以有一个执手一生的配偶,然而在被爱之先,孩子需要先看见他人的需要,因为婚姻中的另一半是一个同样等待着被爱和有需要的人。若孩子的心灵是多少爱都填不满的无底洞,那么,他要指望配偶为自己付出多少才可以觉得满足呢?上帝把孩子交在我们手中时,他是如此深切地盼望我们可以培养一个荣耀上帝,也使人得益处的新生命。在爱里,有智慧的父母了解,孩子生命的主权不属于自己,是耶和华赐给我们一生最宝贵的产业,是上帝托付的最美的工作。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孩子明白:为上帝、为他人而活才是人生的价值。贫乏人生中的甘霖带来的满足,客旅人生中的同行与陪伴,婚姻持守中的甜美相爱,舍己付出后的褒奖赏赐,这诸般美好,都是我们和儿女一同在认识上帝的旅途中,将要和正在经历的福气。亲爱的朋友,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分享,学会满足他人的需要吧,那是我们能给他们最美好的礼物,也是最荣耀上帝的礼物。The best gifts for childrenpart 5 ·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理解一个年轻人带着他两岁多的儿子来驾校陪妻子练车。小男孩走路很稳,能说一些简单的句子。年轻人坐在椅子上看着妻子练车,小男孩就自己在旁边玩石头。我走过去问他:“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他看了我一眼,没有理睬,继续玩他的石头。被冷遇的我只好放弃了陪他一起玩的想法。与我同去的阿姨默默地观察了一阵,慢慢地走向小男孩,蹲下来捡起一块石头,问小孩:“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形状吗?”可能是父母教育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小孩一开始不理这位阿姨,还是自己玩自己的。阿姨没有气馁,继续说:“我看你手里的这块石头好像是椭圆形的呀!”小孩没有听说过椭圆形,脱口而出:“不是的,这是圆的!”接下来这位阿姨就围着小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和他对话,过了一阵子他显然已经把这位阿姨当成了一位临时玩伴。阿姨问小孩的名字,问了几遍他都不说,后来换了一种方式,她说:“那让我来猜猜你叫什么,好不好?如果阿姨猜三次都没猜对,你就告诉阿姨怎么样?”小孩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就欣然答应了。结果不出所料,阿姨当然连猜三次都错了,后来小孩才把自己的名字说出来。目睹了这一过程,我忽然明白了,原来只要大人谦卑下来,与孩子在同一个高度,和他们做朋友也并不是那么难的事情。父母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谈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评、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以前父亲在教育我的时候总是以完美的标准来要求,但我当时还只是一个孩子,不可避免的会疏忽犯错,这时父亲就会不高兴,所以每次见到他总是神经紧绷,非常紧张。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教育方式。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要么被压制得没有思想,只会顺着父母的想法去做;要么就是表面上听话,虽然没有犯错,但内心已经非常叛逆了。后来父亲因着认识真理,在教育的方法上也有了完全的改变。父亲变得非常理解我,经常站在我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一开始我还不太适应,不敢向父亲说什么心里话,后来慢慢发现父亲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常板着脸了。他会先试着来理解我,等我愿意向他敞开心门的时候,再用智慧的方式来引导我。比如有时候会给我讲一个富有深意的小故事,或者给我讲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我就会自然而然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也乐意接受他的教导。人与人之相处最难的就是相互理解,大人既是如此,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孩子,所以更要花心思去了解孩子心灵的需要。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孩子理解,孩子就会向其他地方寻求理解。很多孩子也就因此而结识了不好的同伴,走向了错误的人生道路。父母咄咄逼人的态度、没有温情的言语、控制一切的行为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的伤害是难以弥补的。这样,心灵受到创伤的孩子在长大以后也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父母与子女如何建立相互之间的理解呢?首先,父母要明白——“爱”不能替代一切。我知道有些母亲真的是爱子如命,我母亲也坦言儿女曾经就是她的偶像。父母太爱孩子,而总是不由自主地去控制他。想让孩子时刻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孩子所做的事也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认为只有在自己的圈子里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但是,这种“爱”无法替代一切。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而伟大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是父母常常表达爱的方式让孩子感受不到。孩子的世界单纯而直接,父母的言语、态度、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感受。所以请做父母的不要以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要以孩子能懂、能接受的方式去爱他们。比如说,当孩子与父母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无论对错,父母最经常用“我还不是都为你好”作为结尾。这时候,父母说这句话其实已经没有多大作用了,因为前面的言行已经深深伤害到了孩子。在每一次谈话之前,我们可以先告诉孩子:“孩子,爸爸妈妈很爱你,都希望你好,我们谈谈好吗?”而且谈话的时候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多理解他,而不是一开始就批评、反对,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关闭心门,不想继续交谈下去。当父母渐渐赢得孩子信任的时候,可以循循善诱,客观地给孩子分析事情的利弊,不带有个人情感和倾向。这样,孩子就会因着父母的理解而逐渐敞开心门,慢慢地被引回正路。还有,就是要尊重并珍视孩子对父母所表达的爱。我相信每一位父母当看到孩子对自己表达爱的时候都是心花怒放的吧。有一次我的母亲说,她在电话里听到我的弟弟叫她一声“妈妈”,眼泪就止不住地流出来。孩子对父母或许远远不足与父母对于子女的爱相比较,也许只是一声问候,或者一束小花,或者是想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留给还没回家的爸爸,无论是多么微小,也要对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谢谢你,我的宝贝。”当你这样表达对孩子感谢的时候,他一定幸福得晚上睡觉时梦里都是开心的。孩子还小,他所给父母的已经是他所有的,他也期望他能带给家庭幸福快乐。当父母对孩子付出爱和理解的同时,也将会收获更多来自孩子的爱。唯有爱才能唤醒爱。父母懂得尊重并珍视孩子的爱,并以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去爱他们,亲子之间就会建立非常相爱与友善的关系。其实这也是上帝爱我们的方式。上帝因着理解我们,按着我们所能接受的方式来爱我们,所以取了人的样式在地上生活。上帝如此谦卑地来俯就我们,我们岂不是也应该以同样的态度去爱我们的孩子吗?亲子的关系就是在这些小事情上不断累积的。有的亲子关系越来越僵化,不是因为偶尔一次的伤害,而是关系长期的破裂而导致的。父母表现出对孩子很大程度的理解时,孩子也会慢慢理解父母,他会更加学会担当,学会理解和帮助别人。在苛刻和责难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以后也会这样地去对待别人。亲爱的朋友们,请带着爱和理解去教导我们的孩子吧。在这个冷漠而忙碌的世界,孩子的心灵需要更大的爱和理解,然后,依靠基督的力量,带着智慧去引导我们的孩子吧。请把最好的礼物——理解送给孩子,他们也就会慢慢学习理解我们。
发表评论:
馆藏&16188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来到 不知不觉 20余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