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地图肾移植病人吃药能保销吗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养殖业政策_百度知道??????????
您的位置:>>>>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发布日期:[]&作者:[佚名]
提交单位: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
二OO五年十月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项目顾问:&&& 顾明杰&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
文玉强&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
安孝荣&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项目负责人:& 黎鹏飞&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吴克华&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张永松&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周& 琦& 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队长、高级工程师
舒多友& 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地勘院院长
项目技术负责:覃& 英& 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副队长、总工程师
李玉刚& 贵州省地矿局103地勘院总工程师
项目组成员:& 肖& 硕&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规划股股长
张永进&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矿权管理股股长
张贵初&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勘查站站长
崔意志&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矿权管理股
李佳新& 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
张命桥& 贵州省地矿局103地勘院工程师
冉雪松& 贵州省地矿局103地勘院工程师
钟五一& 贵州省地矿局103地勘院办公室主任
皮春丽& 贵州省地矿局103地勘院办公室
刘爱民& 贵州省地矿局103图文中心主任、工程师
李代平& 贵州省地矿局103图文中心副主任、工程师
黄凤英& 贵州省地矿局103图文中心
何克秀& 贵州省地矿局103图文中心
符承湘& 贵州省地矿局103图文中心
余& 琮& 贵州省地矿局103图文中心
周薇萍& 贵州省地矿局103图文中心
张中福& 贵州省地矿局103图文中心
正& 文& 目& 录
附 图 目 录
附图1: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分布图
附图2: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附图3: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图
附图4: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图
附 表 目 录
附表1: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一览表&&&&&&&&&&&&.33
附表2: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主要矿产勘查情况一览表&&&&&&.&&&&&&&&34
附表3: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产地统计一览表&&&&&&&&&&&&&&.35
附表4: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主要产地基本情况表&&&&&&&&&&.41
附表5: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42
附表6: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主要矿产品产量与需求预测表&&&&&&&&&&&&.43
附表7: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主要开采矿山企业现状表&&&&&&&&&&&&&&.44
附表8: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探矿权设置情况一览表&&&&&&&&&&&&&&&.48
附表9: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主要矿产已办理采矿证一览表&&&&&&&&&&&&.49
附表10: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规划表&&&&&&&&&&..&&&.55
附表11: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勘查规划表&&&&...&&&&&&&.&&&....56
附表12: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64
附表13: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十一五&期间新建矿山(矿井)规划项目表&&&&.&&&76
附表14: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主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77
附表15: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表&&&&&&&&&&.&...78
附表16: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自然保护区状况表&&&&&&.&&&&&&&.&&.&.79
附表17: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历史文物与名胜古迹保护区状况表&&&&&&.&..&&80
《规划》编制说明书目录
一、规划编制的开展与完成情况&&&&&&&&&&&&&&&&&&&&&&&81
二、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基本思路&&&&&&&&&&&&&&&&82
三、规划内容&&&&&&&&&&&&&&&&&&&&&&&&&&&&&&&83
四、规划目标、任务及主要指标&&&&&&&&&&&&&&&&&&&&&&&84
五、与《铜仁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的衔接&&&&&&&&&..&86
六、征求对《规划》的意见和《规划预审》情况&&&&&&&&&&&&&&&&&87
七、其它要说明的问题&&&&&&&&&&&&&&&&&&&&&&&&&&...87
《规划研究报告》目录
绪论&&&&&&&&&&&&&&&&&&&&&&&&&&&&..91
目的任务&&&&&&&&&&&&&&&&&&&&&&&&&&..91
交通位置&&&&&&&&&&&&&&&&&&&&&&&&&&..9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92
地质工作研究程度&&&&&&&&&&&&&&&&&&&&..&....93
第二章& 区域地质&&&&&&&&&&&&&&&&&&&&&&&&&.&94
地层&&&&&&&&&&&&&&&&&&&&&&&&&&&&.94
地质构造&&&&&&&&&&&&&&&&&&&&&&&&&&.99
第三章&& 资源潜力评价&&&&&&&&&&&&&&&&&&&&&&&100
铁矿资源潜力评价&&&&&&&&&&&&&&&&&&&&&&.100
铜矿资源潜力评价&&&&&&&&&&&&&&&&&&&&&&.101
铅锌矿资源潜力评价&&&&&&&&&&&&&&&&&&&&&.101
汞矿资源潜力评价&&&&&&&&&&&&&&&&&&&&&&.102
萤石矿资源潜力评价&&&&&&&&&&&&&&&&&&&&&.103
煤矿资源潜力评价&&&&&&&&&&&&&&&&&&&&&&.105
重晶石资源潜力评价&&&&&&&&&&&&&&&&&&&&&.106
磷块岩资源潜力评价&&&&&&&&&&&&&&&&&&&&&.108
硫铁矿资源潜力评价&&&&&&&&&&&&&&&&&&&&&.108
高岭土矿资源潜力评价&&&&&&&&&&&&&&&&&&&&.108
耐火粘土矿资源潜力评价&&&&&&&&&&&&&&&&&&&.109
白云岩资源潜力评价&&&&&&&&&&&&&&&&&&&&&.109
石灰岩资源力评价&&&&&&&&&&&&&&&&&&&&&&.110
地热水资源评价&&&&&&&&&&&&&&&&&&&&&&&.110
第四章&& 矿产资源规划研究&&&&&&&&&&&&&&&&&&&&..111
矿产资源开采分区&&&&&&&&&&&&&&&&&&&&&&.111
禁止矿产开采区&&&&&&&&&&&&&&&&&&&&&&&.111
允许矿产开采区&&&&&&&&&&&&&&&&&&&&&&&.111
第五章&& 结论&&&&&&&&&&&&&&&&&&&&&&&&&&&&115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又是易耗竭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规划是政府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实现矿产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的重要保证,也是矿业权设置的基本依据。为了贯彻执行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贵州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强对矿产勘查与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依法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落实省、地区矿产资源的总体规划,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进程,实现矿业经济健康、有序、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沿河自治县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摸清矿产资源家底。对本县域内的矿床(点)逐一进行造表登记;结合已有勘查成果,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对今后一段时期内作出整体预测。
(2)明确矿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确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保护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目标。
(3)结合本县实际,研究落实省、地区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目标与任务。
(4)对法律、法规规定由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并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矿种,以及在本县域内具有明显经济、产业优势和潜在经济价值的矿种的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业经济发展方向等做出统筹安排。
(5)对本县内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作出统筹安排。
(6)对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矿业权设置做出统一规划。
(7)提出规划的实施和保证措施。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相关的环保、土地、水资源等相关法律、法规。
(2)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办法》和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条例》。
(3)黔府发[2003]14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有关问题的通知》。
(4)黔国土资发[号关于印发《贵州省地、县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和黔国土资发[2004]86号《关于补充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
(5)2002年9月铜仁地区国土资源局《铜仁地区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方案》的要求。
(6)《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贵州省铜仁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7)《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根据上述目的、任务和依据,编制《贵州省沿河土家族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为指导,切实贯彻执行&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全面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矿产开发与勘查服务于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矿战略;按&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节约高效&的要求,从沿河自治县县情与矿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加大沿河自治县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将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变为经济优势;坚决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利益、局部与整体利益、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国家政策和法规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合理部署沿河自治县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服从全省和全地区矿产资源总量调控、结构调整、总体布局的前提下,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加强资源集中区的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要求,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做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
& 《规划》编制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 (1)本县矿产资源规划必须与《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铜仁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相互衔接,服从和服务于上级矿产资源规划,并与同级相关规划衔接的原则。
(2)坚持依法治矿,政府法规、法律、规划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县内外&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的原则。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构筑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鼓励国内外投资者来沿河自治县开展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同时不断加大开发市场适销的矿产品和延伸产业制品。
(4)坚持立足于本县实际、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和持续发展的原则,环境优先,以保护和节约的要求指导开发利用,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5)坚持&科技兴矿&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本县矿产资源的优势,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科技含量,加大矿产品的加工技术改造,促进矿产资源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力推进科学办矿,拓展矿产资源深加工、精加工领域,延伸产业链,开发高附加值的系列产品,培育新的矿业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资源效益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6)坚持实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统筹规划,力求创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规划》适用范围为沿河自治县所辖属的各乡(镇)地区。
《规划》适用期限:近期:2005&2010年,为重点规划期;
远期:2011&2015年。
《规划》计算基准年: 2004年为基准年,利用资料年份截止2004年底。
1、自然经济地理条件
(1)交通位置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边陲,铜仁地区北部乌江下游,近邻渝、湘、鄂、长江上游开发区和成渝经济区,地理坐标:东经:108&03&49&P---108&37&53&P,北纬28&12&45&P---29&05&43&P。全县南北长93.28km,东西宽53km,东邻重庆市酉阳自治县和秀山自治县,南连松桃自治县和印江自治县,西接德江县、务川自治县,北抵重庆市彭水县,为黔东北门户。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以水、陆交通为主,交通条件一般。水路以乌江黄金水道为主,水运里程132km,现有公路里程1050.3 km,其中国道(G326)80km,县道265km,乡村公路705.3 km,主干公路与相邻各县相通,有21个乡镇通车。目前,432个行政村中通公路的村有277个,未通公路的村有155个。
(2)行政区划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辖10个镇和12个乡,450个村(含18个居委会),4045个村民组。全县总人口562338人,主要民族有土家、汉、苗、壮、侗、布依、仡佬、回族等1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11397人,占总人数55.4%,农业人口 占总人口的94.2%,人口平均密度227.8人/km2.
(3)地形地貌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属武陵山脉的西北翼,大娄山脉的东南翼,平面形态总体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带状分布。东南部及西北部地势较高,乌江河谷地势较低,整个地势是向乌江河谷倾斜,由于乌江切割较深,因此境内地形崎岖复杂。最高点为塘坝乡驾鹰岩,海拔1462.1m,最低点为洪渡苏家村乌江出境处,海拔250m,相对高差1212.1m,境内地形可分为中山、低中山和低山地形。地貌类型有溶蚀、侵蚀、侵蚀溶蚀地貌。其中北部的塘坝乡&&客田镇一带及南部中寨乡&&谯家镇一带为中山地形,侵蚀地貌;中北部的新景&&土地坳镇一带及中南部的夹石镇&官舟镇一带为低山地形,侵蚀溶蚀地貌;中部一带及乌江两岸为低山地形,溶蚀地貌。
(4)气候特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气候类型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5℃。一月均温6.3℃,七月均温28.2℃,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5.4℃。年均无霜期311天,年均降雨量1166.5 mm,降雨主要集中在4-8月,占年降雨量的65%。
(5)地质背景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之凤冈北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和贵阳复杂变形区北东段,以北北东向及北东向雁列式构造为主构成境内基本构造格架。在地史上曾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褶皱、断裂构造发育。褶皱构造以复式背、向斜为主,具有窄向斜宽背斜组成较典型的侏罗山式隔槽式褶皱组合特征。主要褶皱有沙子场向斜、谯家向斜、沿河复背斜(钟南背斜、沿河背斜、上坝背斜、夹石背斜、猫鼻子向斜)、浦溪向斜、土地坳背斜、高山向斜等。断裂构造主要沿背斜构造近轴部分布。主要断层有沿河断层、钟南断层、淇滩断层、三角塘断层、白岩头断层、铅子岩断层、客田断层、红丝冲断层、凤阡断层等。境内出露地层从老到新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其中震旦系地层仅出露于夹石镇侯家沱一带;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广泛分布于县境中部和北部,呈北北东向展布;志留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县境中南部,呈北东向、北北东向展布;二叠系、三叠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县境中南部,呈北东向展布;第四系零星分布于河谷两岸及地势较低洼地带。境内出露地层之岩性全为沉积岩,并以碳酸盐岩为主,次为碎屑岩。
境内构造活动十分强烈,以挤压活动方式为主,并具有多期性特点,地层岩性对成矿有利,故矿产资源较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现各类矿床(点)60余处,已知矿种主要有汞、铜、铁、铅、锌、萤石、重晶石、煤、硫铁、磷、高岭土、耐火粘土、白云岩、水泥灰岩、电石灰岩、地热水等。
2、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国土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
①全县国土面积2468.8km2,其中耕地面积占33.97%,园地占0.19%,林地占40.81%,草地占8.07%,水域占1%,民居及工矿用地占2.91%,交通用地占2.91%,待利用地占12.72%。
②水及水能资源
县境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乌江干流在境内长132 km,水系发育,其中长度大于10 km的集水面积20 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25条,主要支流有洪渡河、暗溪河、坝沱河等,河网密度为0.23 km/ km2。
境内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7.728亿m3,全县水资源年可开发量万千瓦。全县已有水电站38个,装机容量4441千瓦,年发电量690.2万千瓦时。
(2)社会经济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历史悠久,名胜古迹较多,主要有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黔东特区委员会旧址,苏联空军金角洛夫烈士墓,清乌江洪峰摩岩石刻等。另外,雄奇美丽的乌江山峡(近期将开发的乌江画廊)是武陵山区三大自然景观之一,也是尚待开发的旅游资源之一。
沿河自治县自然资源丰富,受地域限制,经济落后,属国家级贫困县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全县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苕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烤烟、花生等。2003年全县国民经济总产值9184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61093万元,第二产业10920万元,第三产业19833万元,经济增长率12.04%。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凭借资源优势,矿业经济发展出现良好势头。随着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为矿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稳定主矿种煤、水泥灰岩、萤石、铅锌矿开发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县境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适销对路的高附加值产品,调整和优化矿业结构,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开辟县内外较稳定的矿产资源供应渠道,提高资源保证程度,是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矿业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任务。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彭水电站和沙坨电站建设,势必将进一步促进县矿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量有大幅度增长,初步预测如下:
1、建筑行业:对砂石、粘土、页岩、水泥灰岩的需求,今后5年内白云岩(建筑用砂)保持50&80万m3/年,建筑用石灰岩25&50万m3/年,砖用粘土、页岩各40万m3/年,水泥灰岩15&36万吨/年。
2、煤炭资源:随着长江中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全县工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煤量40万吨/年,供应外地10万吨/年。
3、萤石矿:预计5年内每年需求量在1-1.8万吨。
4、铅锌矿:预计5年内每年需求2.5-3.8万吨。
1、地质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现状及矿产资源状况
地质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现状
沿河自治县的地质调查工作始于上世纪30年代,贵州省地质事业创业者之一的罗绳武先生自30年代初即在贵州大部分地区进行过地质调查工作,40年代后期贵州地质调查所编制了1:50万贵州省地质略图。矿产勘查基本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近50年来,贵州地质(矿产)局103、106、108地质大队、四川省地质局107地质大队、贵州省冶金地质626队(一勘队)、贵州省建材地质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730部队(以下简称103队、106队、108队、107队、一勘队、建材队和730部队)等单位曾先后在县境进行过地质调查评价、矿产资源勘查和综合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现已完成:①全县1:20万区域地质、区域矿产、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物化探扫面工作;②全县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规划工作;③1:5万沿河幅、甘溪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④对全县矿产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价与研究,先后发现了煤、铁、铜、铅、锌、汞、硫铁、磷、水泥灰岩、电石灰岩、白云岩、萤石、重晶石、高岭土、耐火粘土和地热水等矿种,其中对本县铁矿、萤石矿进行了详查评价,对水泥灰岩进行了普查评价,对铅、锌、煤、汞、硫铁、重晶石、白云岩、高岭土等进行过普查评价。
(2)矿产资源概况与特点
通过近50年来的矿产地质调查评价及勘查,初步查明了沿河自治县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质量特征及矿床规模。在全县20余种矿种中,发现的矿床(矿点)60余处,其中铁、煤、萤石、铅、锌等矿种都不同程度地探明了资源储量。
铁矿:主要分布于谯家镇红矿山、曾家坳、凉水井、中寨乡中寨、沙子镇老鹰岩等地。1958&1970年曾由103队、108队对县境铁矿进行矿点预查,1971年由103队对谯家镇红矿山铁矿床进行详查评价,探明333+334?资源储量666千吨。
煤矿:主要分布于谯家镇、土地坳镇和泉坝乡,产于谯家向斜、蒲溪向斜和高山向斜下二叠统吴家坪组底部。年由103队对县境煤矿进行普查评价,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谯家和蒲溪两处已初步探明333+334?资源储量23570千吨。县境煤矿资源潜力大。
铅锌矿:主要分布于三角塘、淇滩、白果树、甘溪、黄泥坎、铺子边及三会溪等地。1960&2003年由103队、108队先后对县境铅锌矿床(点)进行预查、普查,其中三角塘铅锌矿床地质工作相对较详,初步探明333+334?铅锌金属资源储量12530吨。
铜矿:主要分布于大漆湾塘,为含铜砂页岩型铜矿。1970年由108队进行过预查,2003年由103队进行勘查。
汞矿:主要分布于沿德汞矿带上。1960&1970年由103队、108队分别对冉家滩汞矿床、李福坪汞矿点和黄泥坎汞矿点进行预查、普查。
萤石矿:主要分布于丰水岭、萤厂坝、硐口坳、雷打湾、黄土、曾岔窝、魏家庄和黑獭子等地。年由103队、106队、108队分别对县境萤石矿床(点)进行普查评价,2004年初由103队对丰水岭萤石矿床和鱼溪萤石矿床进行地质勘查。探明萤石333+334?资源量2157千吨。
重晶石:主要分布于县境北西部的申基坡、杨家坝、石板溪、龙塘堡等地。年由103队、106队、108队、107队对县境重晶石矿床(点)进行普查评价。
磷块岩:仅分布于甘溪镇侯家坨。1970年由108队进行过普查。
硫铁矿:主要分布于谯家镇老矿山(即县煤厂),1972年由103队进行过预查。
高岭土:主要分布于谯家镇红矿山,1970年由108队进行过普查。
耐火粘土:主要分布于谯家镇红矿山,1971年由103队进行过普查。
水泥灰岩:主要分布于铅厂、淇滩、沙子场等地,1992年由省建材地质队对沙子场水泥灰岩矿床进行过详查评价。
电石灰岩:主要分布于官舟镇老寨一带。1970年由108队进行过预查。
地热水:主要分布于和平镇、黄土乡、洪渡镇等地,上世纪60&70年代曾由103队、108队、730部队进行过调查。
白云岩:县境白云岩分布广泛,而已知冶金辅助原料用白云岩则分布于官舟镇潘家一带。1970年由108队对潘家白云岩进行过预查。
根据大量的勘查与研究成果,沿河自治县矿产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①矿产资源较丰富,已发现十余种矿产,其中铅、锌、萤石、煤等矿产资源潜力大。
②资源优势明显:县境煤矿资源相对较多,煤炭生产是沿河自治县矿业经济的支柱;县境萤石矿资源较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水泥灰岩、电石灰岩、白云岩等矿产资源颇具特色,且具有一定规模。
③金属矿产具有一定的优势,县境铁矿、铅锌矿具有小而富的特点,铅锌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沿河自治县各矿床(点)资源情况见附表3。
2、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1)开发利用现状
县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早在解放前就开采利用煤炭资源。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县境煤、铁、铅锌、萤石、水泥灰岩、页岩等矿产资源进行不同 程度的开发利用。
①煤矿:全县有持证矿山35个,集中分布于谯家煤田,占有资源储量约2000万吨,设计利用资源储量1600万吨,年产煤约50万吨,产值5000万元,安置500人就业。另外,曾对蒲溪煤田和泉坝煤田进行过小规模开采。
②萤石矿:全县持证矿山6个,主要对县境规模的萤石矿床进行了小规模的开采,占有资源储量50万吨。设计利用资源储量46万吨,年产萤石矿约0.5万吨,产值85万元,安置100人就业。
③铁矿:1958年曾对县境铁矿进行过小规模的土法开采和冶炼,现已停采多年。
④铅锌矿:上世纪80&90年代曾对三角塘、铺子边、淇滩、白果树等铅锌矿床(点)进行过小规模开采,现有持证矿山4个,占有铅锌金属资源储量12530吨,设计利用铅锌金属资源储量11000吨,年产铅锌矿石1.9千吨,年产值0.65万元,安置25人就业。
⑤页岩:全县已创建了9家页岩砖厂,每年实际利用15万m3,年产页岩砖8250万块,年产值1200万元,安置350人就业。
⑥水泥灰岩:全县已建三个水泥厂,持证矿山3个,年产水泥11.6万吨,年产值2538.6万元,安置382人就业。
⑦建筑砂石:建筑用砂石的开采及进一步规范,全县现有持证砂石场15个,年开采量50万m3 ,年产值1767.5万元,安置45人就业。
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全县开发利用矿种7种,共有各类持证矿山68个,按所有制分:国有矿山2个,集体矿山1个,个体矿山65个。
(2)矿山生态环境现状
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加快小城镇开发和城市建设进程,切实改善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我县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上本着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保护工作,①加大有关矿产资源的宣传力度;②加大对违法开采的打击力度;③开展矿业开发的统一规划工作;④把国道(G326)和乌江山峡5个峡段风景区两岸及地质灾害隐患区列入禁采区。通过以上工作,基本达到了统一规划,合理开采,在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对矿产品需求的同时,又保护了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开采与保护并重,促进沿河自治县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的目的。
3、勘查、开发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1)勘查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地质工作程度低,缺乏详细、完整的地质资料,资源底数尚未完全查清。
(2)重开发轻勘查问题突出,有些矿山盲目建设,效益不好,造成被动局面。
(3)重开发轻保护问题突出,有些矿山尚未把生态环境保护列为议事日程,有的矿山在小城镇底下开采,给小城镇带来安全隐患。
(4)矿产资源形势严峻,资源短缺问题突出,资源保证程度低,矿山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可供开发利用的矿种不多,萤石、铅锌矿、水泥灰岩等开发矿产储量严重不足。
(5)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原始粗放,精深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不高,综合利用水平低,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差,资源浪费大。
(6)对《矿产资源法》等宣传力度不够,在部分基层干部及群众中资源国有意识不强。
1、供需形势
根据《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十五&期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将以年均12%左右增长速度发展,为2010年总产值翻一番奠定基础,《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五&期末,工业产值增长19%,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必须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深入实施科技兴县、工业立县、旅游活县、农业稳县,坚持开发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巩固支柱矿业,努力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持矿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基于国内外和省内外市场调研分析,结合本县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对主要矿产品的供需形势作以下预测:
(1)砂石:在5年内,保持年需量砂50-80万m3,石料25&50万m3。
(2)砖用页岩:全县9个页岩砖厂设计年利用资源15万m3。
(3)水泥灰岩:全县3个水泥厂和1个石灰厂,设计年利用资源储量26万吨。
(4)煤:随着沿河自治县天然林保护的实施和烤烟生产作为支柱发展产业,水泥厂技改,年需煤炭资源将达40&45万吨,外销10&15万吨/年。
(5)铅锌矿:全县持证矿山4个,拟建矿山1&2个,预计年需铅锌资源3万吨。
(6)萤石矿:全县持证矿山6个,拟建矿山3&5个,预计年需萤石资源5万吨。
2、可供性分析
(1)砂石:县境作好建筑用白云岩、石灰岩资源分布广,资源储量大,完全可满足全县22个乡(镇)砂石场的需要。
(2)页岩:县境砖用页岩资源丰富,完全可满足全县9个页岩砖厂的需求。
(3)水泥灰岩:县境水泥灰岩资源较丰富,可满足全县3个水泥厂和1个石灰厂的需求。
(4)煤:县境煤矿资源较丰富,已探明资源储量23570千吨,可满足全县内销和外销用煤量10年以上。
(5)萤石矿:县境萤石矿资源较丰富,已探明资源储量2157千吨,可满足全县6个矿山开采5&10年。
(6)铅锌矿:县境铅锌矿资源较丰富,已探明铅锌金属资源储量12530吨,可满足现有矿山开采10年以上。
根据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县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05%,并在今后几年仍然保持该增长速度要求,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0.44%,第二产业增长13.10%,第三产业增长16.6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53%;粮食总产量增长5% ;农业总产值增长6% ;工业总产值增长19%;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 ;基本解决8000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的总目标要求,我县矿产资源规划总体目标是:基本满足经济快速增长对主要矿产的需要,为实现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作好资源准备,切实加强主要矿产的调查评价与勘查,实现资源储量的有效增长,提高资源的可供性;加强矿产开采与保护,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优势矿产的潜力;调整与优化资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促进矿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采取有效措施,使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促使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良性发展。
1、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目标
建立公益性调查评价与商业性勘查并行的新机制,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进一步摸清12乡10镇 矿产资源底数,并针对性的开展各类专项基础区域调查,并重点开展既具有成矿地质条件,又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尤其是短缺和重要矿产如铅、锌、汞、硫铁等矿产资源的勘查,力争发现和评价一批重要矿产地,形成新的后备资源基地;建立起煤、水泥灰岩、建筑用灰岩和白云岩等已开发利用矿种的动态监控体系,进一步引资勘查,增加可供开发资源储量;进一步开展新一轮地下热水、地下水资源的调查评价。
2、矿产开发利用目标
总量得到有效调控,力争做到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开发利用结构与布局得到改善,使主要支柱性矿产铁矿、砖用页岩、水泥灰岩等供矿能力得到保障。为保持矿产供需总量动态平衡,对12 乡10镇的砂、石开采进行统一规划布局,规划矿产开采规模及矿业产值到2010年达到如下要求:
(1)砂石达到年采130万m3的规模,产值1950 万元。
(2)年利用页岩15万m3,制砖8250万块,产值1200余万元。
(3)萤石矿年产2万吨,产值340万元。
(4)建立起年产2万吨铁矿矿山企业,产值100万元。
(5)煤矿年开采能力达到50万吨,产值7500万元。
(6)水泥用灰岩产量36万吨,生产水泥24万吨,实现工业产值5520万元。
(7)建立起年产重晶石3万吨的矿山及其深加工企业,实现工业产值480万元。
3、矿业结构与矿产品结构调整、优化
矿业结构和生产布局得到调整和优化,矿产品加工业增长速度高于采选业增长速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调整、优化。根据矿床规模所确定的最小矿山建设规模得到落实,优势矿产品、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矿产品比例进一步提高,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牌产品。鼓励矿产资源由单一的开发向深加工发展,延伸矿产资源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引资开发重晶石并创建重晶石粉(钡化工品、锌钡白)厂,使沿河自治县矿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从粗放型加工进入精加工,从单一产业进入多产业轨道。
4、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有效利用目标
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初步实现开发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矿产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破坏性开采基本消除,乱采滥挖得到最大限制,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区资源储量规模基本适应。主要矿产采选综合回收率在2000年基础上提高5%。其伴生矿产综合利用有所提高,加大先进适用的采选冶技术的应用力度,使矿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明显提高。
5、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
进一步开展矿山生态环境调查,提出保护治理规划。矿山环境监督管理得到加强,主要矿山的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控制,&三废&治理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实现矿山生态环境的初步改善。提高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选择不同类型矿山进行恢复治理。开发利用的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率明显下降。对在建的矿山企业应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使其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控制。
在2005年后,对沿河自治县水泥厂异地扩建后的原料石场、国道(G326)300m范围内逐渐关停的砂场,应采取放坡、除危和绿化措施,使环境得到恢复和美化。
& &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改革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高度开放、具有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新型的沿河矿业,以商业性勘查为主体的矿产勘查新局面基本形成。主要矿产的产量进一步增加,县内主要矿产资源与矿产品的可供性进一步提高。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初步建立较稳定的矿产资源供应体系,保障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可靠供给。矿产开发利用结构与布局得到进一步调整和改善,科学开发,有效保护及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建立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矿山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改善,恢复治理普遍展开。矿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有明显进展,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有进一步提高。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大沿河自治县对外开放力度,切实落实招商引资政策,确保矿产安全供给,力争到2015年各项矿业产品及产值达到如下指标:
(1)砂石保证供应量达到260万m3,实现产值3900万元。
(2)煤矿开采量达60万吨,实现产值9000万元。
(3)萤石生产规模达3万吨,实现产值510万元。
(4)水泥用灰岩开采量45万吨,生产及销售水泥规模达30万吨,实现产值6900万元。
(5)砖用页岩保持年采30万m3,生产页岩砖16500万块,产值2400万元。
为实现规划目标,必须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开采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加强并超前开展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增加资源储量,使开采耗减得到适时补充。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采选综合回收率,强化资源保护,节约使用资源。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合理开采,综合利用,提高其伴生矿的利用率。
2、加强规划和政策宏观调控,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划、政策指引下,充分发挥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宏观调控资源利用总量,优化资源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
3、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利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在加强县内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面向国际和省外市场,不断增强沿河矿业的市场及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保障安全、稳定、可靠的国外与省外矿产供应来源。
4、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矿产开发利用,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综合效益,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改善矿山生态环境。
5、矿产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按照矿产资源区域分布特点和沿河自治县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加大铁矿、地热、重晶石和水泥原料等为重点的矿产勘查、开发利用力度,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转变地质工作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实行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分开运行的机制。在努力争取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的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开展适应市场需要的商业性勘查,逐步形成以商业性勘查为主体,公益性调查评价与商业性勘查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新局面。
根据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部署,认真作好沿河自治县大调查项目的落实、衔接和完成。积极争取国家矿产资源补偿费及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并利用矿产资源补偿费中的勘查资金与行业资金,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根据工农业发展、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多项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与加强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生态环境与地质灾害、物化探与遥感地质、城市地质等专项基础调查与评价工作,为城市化、生态与地质旅游服务。部署开展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主要有:
1、基础地质调查
(1)沿河自治县城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评价。以1:20万地质&水文&环境系列图修测和重要成矿远景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主,加强综合研究,以解决矿产资源、城市地质、水资源、构造演化、重大成矿基础理论研究等问题以及重大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和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为城镇建设提供必要的地质服务,面积100km2。
(2)数字国土工程。建立与完善中、大比例尺俱全的各专业系列空间地质图、矿产地质、物探、化探、遥感、水文、环境地质等基础数据库;实现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主流程信息化,初步建立具有信息采集、多功能处理、多方式表达、可视化功能的地质调查及矿产资源评价系统;建立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矿业权信息和矿政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向社会和有关部门适时发布国土资源信息。
&&& (3)进行重点矿山(如谯家煤矿开采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围绕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开展生态&环境的专项地质调查。
(4)地质遗迹调查评价:通过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对区内各类地质景观(特别是麻阳河自然保护区、乌江山峡)地质遗迹进行评价,并对有价值的开发景区进行规划,充分发挥其旅游经济效益,为建设优秀旅游县打下基础,面积411.29km2。
2、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1)全县各乡镇政府所在地、麻阳河自然保护区之外的矿山、矿区外围及深部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重点是开展区内铅锌矿产资源的单纯评价,面积500km2。
(2)非金属矿产找矿调查:主要进行市场需求量较大的新型建材和化工原料类矿产的找矿评价,调查矿种主要有萤石、重晶石、硫铁矿、灰岩、白云岩、水泥灰岩、电石灰岩等,面积600km2。
3、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
在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地下水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总结地下水的资源潜力;开展缺水山区应急水源地供水勘查和重点小城镇水文地质调查,缓解缺水地区、小城镇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问题,面积700km2。
4、矿山生态环境调查评价
根据本县矿业布局特点,开展以调查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矿山诱发地质灾害为主的矿山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工作,查明不同矿业开发集中区的生态环境背景及存在问题,为矿山生态环境管理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靠。&十一五& 期间,优先安排矿山集中、开采历史较长和矿山生态问题突出的老矿山,如对煤矿集中开采区造成的崩塌、地面塌陷、泉水干涸等次生地质灾害开展调查。利用遥感技术和地面调查,对重点地区矿山生态环境破坏情况和生态恢复治理情况进行监测。
公益性调查评价的各种矿种及分布情况统计详见附表10。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地质工作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在实施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的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开展适应市场需要的商业性勘查,逐步形成以商业性勘查为主体,公益性调查与商业性勘查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新局面。
为保证我县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要求,鼓励并积极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商业性矿产勘查,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利用多渠道社会资金进行勘查,以提高矿产经济性、可行性的研究程度及地质工作程度,探明可供矿山开采设计所需的资源储量。
1、商立性矿产勘查的主要方向和重点
(1)重点鼓励勘查煤、铁、铅、锌、萤石、重晶石等市场需求旺盛的主要矿种的风险勘查评价,以满足国家、省和县经济建设与矿山开发的需要。积极鼓励对新矿种的勘查。
(2)积极鼓励矿山企业开展矿区外围和深部资源的勘查,重点谯家煤矿、蒲溪煤矿、红矿山铁矿等矿床(点)外围的勘查工作,扩大资源储量。
(3)大力支持对本县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如萤石、重晶石、电石灰岩等)以及建筑材料(如水泥灰岩、页岩等)的风险勘查与开发利用。
(4)鼓励在本县经济贫困且具有资源潜力的地区,开展市场需求的矿产勘查开发,加快当地的脱贫致富步伐。
(5)大力支持对本县重点缺水乡(镇)驻地的地下水勘查工作,鼓励开展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和农业地质等的地质勘查工作。
(6)鼓励开展对沿河温泉、洪渡温泉的勘查,对其水质、水温和医疗保健意义作全面评价。
2、引导商业性勘查的主要途径与招标拍卖出让探、采矿权计划
(1)进一步改善沿河矿业投资环境,依法保护探矿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探矿权人发现探明经济矿床后优先取得采矿权。理顺各部门与矿业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鼓励矿山企业建立资源耗竭补贴制度,用以进行矿产勘查工作。
(2)逐步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促进矿产资源勘查的市场化进程,建立矿业权信息网络系统,促进矿权以招标或拍卖的方式进行流转。深化改革,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3)在地质勘查的转轨期,采取积极的措施引导和支持社会投资开展商业性勘查工作。对以往国家出资开展勘查形成的矿产地,国家委托原承担勘查施工任务的国有地勘单位经营该矿产地的探矿权,探矿权价款依法评估、确认后,可转为国家资本金。对公益性调查工作发现的远景区要及时组织探矿权的招标,引导和促进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
3、商业性勘查矿种及地段
根据目前所收集的各矿点(区、床)的矿化特征,结合现场取样(多为拣块样)分析结果,把成矿地质条件有利、矿化较明显的点,列为商业勘查的重要矿点,其划分结果为煤矿18处、铁矿1处、铅锌矿3处、磷矿1处、铅锌、白云岩1处、电石灰岩1处、地下热水2处。
1、规划矿种
根据资源潜力分析和区划研究成果及各勘查部门的规划,&十五&期间贵州省铜仁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的主要矿种,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县规划矿种主要有:金属矿产有铁、铅、锌;非金属矿产有煤、萤石、水泥灰岩、电石灰岩、磷矿、地下热水等。
2、规划重点地区或项目:
(1)公益性调查评价
&&& 积极配合完成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贵州松桃&玉屏铅锌矿调查评价》县境内的调查任务,力争在找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②城镇地质综合调查评价
以和平镇为重点,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综合调查评价,面积100km2(详见附表10)。
③地质遗迹调查评价:
开展以麻阳河保护区和乌江山峡为重点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面积411.29km2(详见附表10)。
(2)商业性勘查
鼓励矿山企业筹集或多渠道引进资金,针对铁矿、铅锌矿、煤矿、水泥灰岩、白云岩、电石灰岩、磷矿、地下热水等矿种,开展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扩大资源储量,为矿山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商业性勘查分布范围及面积见附表11。
按全国和我省矿产资源规划要求和保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鼓励开采国内或省内短缺、市场需求量大又具资源优势的矿产;限制开采供过于求、经济效益差、规模小、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矿产;对出口优势矿产实行限采保值。
鼓励对县境内的铅锌矿、萤石矿、煤、白云岩、石灰岩、页岩、建筑用石料和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建材以及高效新型非金属矿产的开发。鼓励开采地下热水和地下水。禁止开采粘土加工实心砖瓦。
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本县矿产资源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我县主要开发利用调控的任务为,稳定发展煤矿、萤石、铅锌矿、水泥灰岩、页岩等主要开采矿种的矿山,加速对铁矿、地下热水、电石灰岩、白云岩等的开发,不断提高矿产品深加工水平,逐步实现产业化,建设矿产生产基地,形成优势产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省、地两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我县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调控下,合理规划,本县主要矿种的开采量为:
到2010年,原煤50万吨,铁矿2万吨,水泥灰岩36万吨,建筑砂石130万m3,页岩15万m3,萤石5万吨(详见附表6)。
到2015年,原煤60万吨,铁矿5万吨,水泥灰岩45万吨,建筑砂石130万m3,页岩15万m3,萤石5万吨,重晶石5万吨(详见附表6)。
1、分区原则
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指导下,分区具体原则如下:
(1)符合《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及其配套法规要求,按照法律、法规准入原则进行分区。
(2)符合《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结合本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保持一致,同地、县相关规划相衔接,环境优先,有利于资源与经济效益的综合发挥,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矿业开发合理布局,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根据全县工业总体布局,结合资源分布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强化特色、集约利用的总思路,以及地县&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调整工业布局的要求进行分区。
2、分区类型及条件
根据上述规划分区原则,分别对主要矿产的开发与保护,划分为鼓励开采区(KC)、限制开采区(XC)、禁止开采区(JC)。
(1)鼓励开采区(KC)
矿产资源丰富,分布相对集中,资源储量可靠,具有一定矿产资源前景,产品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有较稳定的流向渠道和依托的后续加工产业;易于形成规模化经营,矿产开发经济效益好;有较好的开发技术条件和在开发过程中能有效控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条件的矿区,均划为鼓励开采区。
(2)限制开采区(XC)
限制开采区是指国家规定的限制开采矿种和分布的地区,以及区内虽有一定矿产资源,但矿业活动容易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从而对矿业活动的规模、时间、开发方式等进行适度限制的地区,主要表现在:虽有可靠的资源基础和市场要求,但开发技术条件或综合利用条件尚不成熟,不能对开发中的矿产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市场容量有限,资源利用方向不合理;受国家产业政策制约,开采规模受到严格限制,或被列为战略资源储备的矿种;市场供大于求,不属于市场急缺矿产,开发的经济效益差;资源有限,质量较差,矿产品需求可以通过外省或国际市场解决的;市场资源量有限、保证程度较低,需要保护的地方名优特色矿种或国家确定为保护性开采矿种;开发利用虽然对生态环境有影响,但通过采取措施可达到环境要求的。
(3)禁止开采区与保护区(JC)
禁止开采区是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当避让的地区,主要包括:国家和省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国家和省级重点风景旅游区、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主要城镇、军事重地、重要流域、供电、通讯、测量标志与省级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及其周围法律、法规确定的一定范围;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定范围内。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省道、国道线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禁止在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区域内采石、挖沙、取土。
3、规划区划分
(1)鼓励开采区(KC)
共规划鼓励开采区35处,其中煤矿鼓励开采区15处,铁矿鼓励开采区2处,铅锌矿鼓励开采区5处,铅锌、白云岩、电石灰岩鼓励开采区1处,萤石矿鼓励开采区4处,铜矿鼓励开采区1处,水泥灰岩鼓励开采区3处,磷矿鼓励开采区1处,地下热水(温泉)2处(详见附表12)。此外,每乡(镇)暂规划砂石矿开采区10-20处,其中:和平镇:10个,沙子镇:18个,淇滩镇:20个,黑水乡:10个,官舟镇:15个,土地坳镇:12个,泉坎乡:10个,中寨乡:10个,客田镇:10个,新景乡:10个,黄土乡:10个,思渠镇:15个,洪渡镇:15个,圹坎乡:8个,后坪乡:10个,中界乡:10个,晓景乡:10个,谯家镇:10个,甘溪乡:15个,夹石镇:15个,板场乡:15个,黑獭乡:10个。原则上安排每村砂石矿开采区1&3处。
(2)限制开采区(XC)
根据前述划分原则,暂不规划限制开采区。
(3)禁止开采区
根据本县城建、旅游、水资源保护、环境、交通、电力等总体规划与其它相关规定,确定本县矿产资源禁止开采区4处。即麻阳河黑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乌江山峡5个峡段风景区两岸各1000m范围内;国道(G326)境内段公路沿线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捷克&双重飞来峰&地质遗迹保护区。凡符合禁止开区与保护区条件的其它地区和单位,如县境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主要城镇、供电、通讯、测量标志;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区等均属禁止开采区(详见附表12)。
沿河自治县&十一五&期间矿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市场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突出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努力调整衰退产业。具体作法:合理配置资源,提高采、选、加工生产能力,优化矿产采选加工结构,集中规模,培育中型和高效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发展名优产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装备水平,重点增强矿产的精、深加工的生产能力;发挥优势,发展特色,依靠资源,充分注入科技含量,提高矿业结构档次,逐步摆脱资源型经济模式,构筑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有色金属、新型建材的&精深重工、高效轻工&矿业经济格局,不断推进全县矿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面临西部大开发与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加快矿业结构调整步伐,确定鼓励、限制、禁止开采 范围,合理制定适应我县小矿山企业发展的采、选、冶工艺技术政策,引导小矿山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改组、改造现有矿山企业,优化矿业组织结构,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通过联合、兼并、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组建采、加、贸一体化的矿山企业,拓展集约经营、规模办矿的道路。
冶金行业:要突出特色,向提高加工深度,加强综合利用、节能、高效、保护环境方面,加快矿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推动铅锌矿、铁矿的开发,形成采、选、冶一体化。
化工行业:加强对我县重晶石的开发和深加工,制取钡的化工产品、重晶石粉、锌钡白和金属钡,促进化工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
建材行业: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调整水泥生产企业内部结构,实施&上大改小&战略,贯彻&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方针,大力发展优质水泥、新型干法水泥和特种水泥,使我县水泥工业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健康发展,以新型建筑材料为突破口,紧紧围绕节土、节能、利废、高效,以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新型建材的研制、开发、生产。加快非金属高附加值矿产品及非金属应用新领域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发展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和深加工,大力发展建筑石材和饰面石材,选准开发基地和优特品种,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1、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严格控制矿山总数,提高规模效益。
加强矿山规模结构调整,改变矿山规模小、总量低、经济效益差的状况,发展规模型矿山企业,开采规模必须与矿区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乱采滥挖。关闭淘汰国家规定的各类生产落后或污染严重、效益差、规模小的矿山及其选冶加工的小企业,稳定我县水泥生产规模。对于规模小的矿山提倡重组合并,增大规模,提高生产和竞争能力,将优势和特色矿产的矿山采选与冶炼、粗加工、深加工有机结合起来,使矿山开采及其加工产品最大增值增效。
2、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矿山采、选工艺技术水平,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益。
加强对采矿权人综合素质教育和培训,积极使用新设备,推广新经验、新技术,严格禁止土法炼汞、炼铅锌、炼硫等污染环境的矿山企业。实行采矿权人资格认定制度,并作为准入条件予以实施,加大对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矿山采用设计所规定的&三率&指标考核体系,不断提高矿山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新建矿山企业,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贵州省矿产资源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要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与其所从事矿业活动相适应的资金、人才、技术和装备等资质条件;所开发的矿种、确定的矿山规模应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省、地、县《规划》基本要求,并与矿区的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不得低于规划确定的相应规模矿床的最低开采规模;有符合规定的矿山开采设计或者矿产开发利用方案;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指标以达到国家要求;对共、伴生矿产的能进行综合利用或合理保护;除普通建筑用砂石矿产开发应提供相应地质资料外,其余矿产开发,必须有经矿产资源管理机构审查批准的地质勘查报告和有关部门对资源储量的评审认定文件;必须提供经过批准的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和与矿山建设、开发同步实施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治理方案,交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用于土地复垦和与绿化,并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矿山安全措施方面的意见。
按照《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铜仁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对主要矿产新建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要求,严格审查新建矿山企业的资质条件 ,禁止不具备资质条件者进入规划勘查区从事地质勘查活动,严格控制开采规模。对萤石、铅锌、煤矿等主要矿产必须实行规模化开采,沿河自治县新建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详见表1。
表1&&& 沿河自治县新建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
最低开采规模
&10万吨/年
&0.5万m3/年
&0.5万m3/年
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强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督;严格执行环境评价制度,&三同时& 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补偿&的原则,利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改善矿山生态环境;树立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实施矿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战略,作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管理体系,加强对采矿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和环境变化的监测与预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矿山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得到基本控制与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最大限度减轻矿业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建立环保型的绿色矿山企业。
新建矿山必须执行国家和贵州省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按照《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铜仁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及《沿河自治县矿产资源规划》提出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准入条件和有关要求办理。
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准入条件:新开办矿山必须在符合《规划》前述的准入条件基础上,充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相应保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大气、水、耕地、森林等的影响和破坏。
在勘查阶段应查明矿区环境地质条件,提出防治对策建议。申报采矿权时,必须提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并按照规定经有关部门审批,经批准确定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其它环境保护工程,必须与矿山建设同步进行。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新办矿山的申请,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把环境保护关,未按要求办理的,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以防止开发对生态环境新的破坏。
1、现有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
(1)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监测与报告制度。对现有矿山要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规范、调控和监督,以防矿业活动不当造成矿山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在有条件的重要矿区,逐步实施矿山环境保护的土地复垦履约保证金制度,把改善矿山生态环境落实到实处,建立环保型矿业。
(2)严格控制&三废排放&。矿山环保问题主要表现在废水、废气和废渣,必须加强&三废&的达标排放和监督,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效防止诱发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矿业活动产生的矿坑水,选矿、冶炼的废水未经处理达标,禁止排放。矿山企业要增加投入,改革工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和污水处理率,减少对土壤和地表水体的污染;矿山废气主要为窑炉的烟尘和各种冶炼加工所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必须严格控制排放;矿山废渣的大量堆放,不仅侵占土地,更危害环境,必须加强治理,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矿山所有工业污染物到2005年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省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内。
(3)引导矿山企业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使矿山企业提高对资源、环境与发展三者辨证关系的认识,增强&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自觉性。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要求的,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如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限产或者关闭。
(4)探索新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投资机制。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矿山企业实行不同的扶持政策。对目前处于生产阶段的矿山,本着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加大自身的资金投入,并鼓励、引导矿山企业在矿山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方面,加大研究与开发、增大技术改造的投入,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进管理措施,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有效实施。严格执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备用金制度和小型矿山闭坑保证金制度,由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掌握并监督防治工作,不能按预期要求治理达标的矿山,则没收备用金,由国土资源部门组织整治。
(5)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项目试点和文明矿山建设。在摸清矿山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鼓励支持经济效益好、环境问题突出、制约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矿山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工作。同时加大文明矿区建设力度,全面展开文明矿区建设,推进全县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建设生态矿业的进程,逐步进入&绿色矿业&的发展轨道。
2、闭坑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1)对闭坑矿山建立完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制度。
矿山闭坑、停采时,及时采取生态环境治理与复垦还绿措施。在矿山闭坑前提交的矿山闭坑报告中,必须包含矿山闭坑后的土地复垦和绿化措施方案,闭坑前要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采矿权人履行了已批准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中的治理措施,进行了治理并验收合格后,方能批准闭坑。
(2)对历史上废弃、已闭坑、无明确责任人和环境问题严重的矿区,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政府配套;可供开发用地的可采取拍卖方式,由开发者投入治理。
(3)加强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要积极探索新机制,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矿山环境保护投资机制,促进恢复治理的有效开展。&十一五&期间,对闭坑矿山进行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将矿山采空区土地及废渣进行复垦,增加土地利用率。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详见附表15)。
规划重在实施,为了实现沿河自治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保证本《规划》的全面实施,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制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与科技手段,切实加强规划管理,确保各项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
1、《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铜仁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先后出台,我县根据以上《规划》,结合县情编写了本《规划》,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地区行署批准后实施,要保障《规划》在矿产资源管理各个环节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建立健全规划管理体系。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重要矿种的全县专项规划均必须服从本《规划》。
2、本《规划》一经批准,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规划》中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主要指标,应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规划中,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主,相关部门参与,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由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规划实施必须实行领导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建全规划实施的有效机制,不断完善和改进规划管理办法。
3、《规划》经批准后,应进行公告,并广泛宣传,接受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增强公众的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意识、保护意识、节约意识,珍惜有限的矿产资源。
依法行政、依法治矿,全面确立法制在矿产资源规划中的核心地位,严格依法治矿、办矿,实现矿产资源管理秩序的长治久安。按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源管理体制,建立矿山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矿山用地复垦制度,矿山植被恢复制度,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并将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列入&年检&内容。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的职能,建立规划实施的责任制,加强对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的全程监督管理,严把矿山建设申报条件审批程序,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
深化矿业权配置方式。加强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采的规划管理,调整结构,积极推进规模办矿,集约经营,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等现象。
为保证我县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渠道,按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和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投资机制。
深化矿业权制度改革,推进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和优化配置,大力培育和规范以矿业权市场、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矿业生产要素市场,发展和规范中型市场。依法推进探矿权与采矿权的出让和转让,严厉打击&暗箱&操作,要减少矿业权行政性审批,凡是可以采取招投标拍卖方式出让的矿业权,应当进行招标拍卖,不准再进行行政审批。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矿业权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努力与国际接轨。
鼓励矿山企业创造条件通过发行股票、债券、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积极开拓利用国外风险资本市场,探索性地开展国内风险资本市场的试点,筹集矿产勘查开发资金。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把我县优势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及其深加工和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等,列入国内外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鼓励的外资项目,扩大利用外来资金规模,鼓励国内外前来投资,给予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
要加强矿产资源补偿费的依法征收。对地方所得的补偿费收益部分,主要用于支持《规划》鼓励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和有利于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
矿产资源保护项目专项费用的使用,要向《规划》鼓励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倾斜。
对《规划》鼓励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技改、综合利用、矿山生态恢复、矿山土地复垦等项目,国家提供信贷金融支持,并给予税收优惠。
切实执行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与开采回收率挂钩的规定和资源综合利用税费减免的政策。
根据《矿产资源法》和《贵州省矿产资源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和县的实际,抓紧制定矿产资源保护、矿产开发利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及其配套的行政规章和标准,逐步健全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的法律地位。
转变矿产资源管理方式,在加强矿业权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规划》和政策的调控作用,切实将《规划》作为县乡(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矿产勘查、开发与保护进行监督管理的依据;在巩固和维护矿业秩序管理的基础上,以法律、法规和《规划》为依据,着重加强矿业权申请人资质的审查,严格对其开采利用方案进行实质性的审查;加强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强化对矿业权人和社会公众的服务,不断提高行政效率。保护矿业权人的合法利益。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违法行为。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矿产资源规划而颁发勘查许可证与采矿许可证的行政行为,要坚决纠正,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违法采矿、破坏矿产资源的要坚决查处;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使矿山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三率&指标考核和管理,大力推行科学办矿。
2、加强科技攻关,加大主导矿种的综合开发、利用与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充分调动县乡(镇)政府、矿山企业、地勘单位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争取国家支持,扩大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引导矿山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以高新技术为第一驱动力,突破传统的作业方式,应用先进的采选冶技术工艺和装备,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三率&指标和伴共生矿综合利用率,推动资源利用水平向纵深发展。
加强对新材料矿产等非传统矿产资源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三废&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引进推广金属矿采矿技术、尾矿和矿山废弃物资源化的再用技术、土地复垦技术。
按照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软件等要求,建立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规划》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完善地质资料汇交制度及矿业权人勘查、开发利用情况报告制度和矿山监督制度。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及时准确掌握全县范围的增减、资源利用水平、矿山生态环境等的动态变化及《规划》实施情况。要以《规划》管理信息带动国土资源管理科学化与服务社会化。
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担负着核实申请范围内&两权&设置情况和对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储量动态变化进行监督检查及查处非法勘查、开采,对地质环境进行监督检查等国家赋予的重要职责,对规划的实施起重要作用。
1、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规划实施中的职责是:(1)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法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2)实事求是,科学公正,规范《规划》的具体操作;(3)完善机制、依法行政、强化监督、保证规划实施到位。
2、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规划》实施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是:(1)建立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的领导责任制;(2)建立矿产资源规划公告和宣传制度,加强对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3)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探矿权、采矿权的设置、申请审批、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项目,不予批准发证;(4)对矿产资源规划和有关政策规定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矿产资源,制定并实施年度开采总量控制方案。(5)加强储量管理,实行目标管理,动态核查,按&谁消耗谁补偿&的原则,做好储量报批和核减工作。实行优惠政策,鼓励探矿权人开展探矿增储工作;(6)严格按规划大力发展的规范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加强对矿产地的清理和储备工作,利用市场化手段,促进矿业权市场的发展和壮大;(7)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矿产资源规划对全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划》的行为坚决进行查处;(8)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资源耗竭补偿制度、建立矿山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矿山用地复垦制度、矿山植被恢复制度、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建立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基金、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基金,推进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
一、本《规划》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本和《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分布图》、《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图》、《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图》、《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组成,具有同等效力,必须严格执行。
二、《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和开发利用、保护以及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重要依据。经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自地区行署批准之日即生效。&&&&&&
三、本《规划》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四、本《规划》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实施和修编,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对规划进行部分调整时,应进行充分论证,并按原审批程序报批。
主办:沿河县国土资源局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备案序号:黔ICP备(备案中)号 建议使用IE5.5以上浏览器,分辨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铁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