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花冬天会死吗冬天正常情况下几下几点下

长春冬天的温度是多少_百度知道长春去年冬天下了多少场雪?_百度知道长春的天气情况,一年四季风都很大吗,冬天有零下多少度啊,大学一般几月放假···~_百度知道冬天里下雪的长春
今天受家母的逼迫,清晨九点半就离开了家门,去上所谓的大学。上了车的我发现如果到了的话也是迟到(好吧也许本来就是不想去罢了)
又因为在冬季的长春竟然下起了雨,就直接的让师傅开到了麦当劳,吃好久没有吃过的早餐汉堡,不知道为什么我很喜欢吃麦当劳的早餐
可能因为一起啊在上高中的时候每次通宵后还要赶到学校常去吃 后来却再也吃不到了吧(过了十点不售早餐)。
戴着完成一项怨念的心情,到了麦当劳,点了猪柳蛋汉堡和薯饼 。坐到了靠近门旁边的位置。
不知道这种喜欢做靠近落地窗的感觉是从何而来的,貌似是很多的欧洲老电影里是有这样的意象,也可能是刘若英 张悬
陈绮贞一流的mv里,不过内心为什么会跟随这样的选择呢?
我想可能是由落地窗隔离出来的距离感与阶级感;那种跳脱出窗外哪些人,事,物的人生;偷偷且静静的观察的那种窃喜感;也许是人喜欢的原因吧。
我进餐到一半的时候,我对面的桌子坐了一个伊斯兰教的非裔女人,她围着标志性的头巾,帮诉说着自己家庭和宗教信仰问题,背对着我爱的玻璃窗后的风景而坐。也成了一道风景。
在我又咬了一口薯饼之后,她从包里拿出了一本英文书观看,书的封面是一个大大的金色短发白皮肤的女人头像,我猜想应该是一本我也会喜欢的女权主义的书籍。就这样因为她我眼里的风景又更加的具有冲突感,更加的美丽了。
阴沉的雨天,红绿灯下又急于做什么事的过路的行人,按着喇叭开过去的各种车辆,公交车停下来,放出了大量的行人,有些人进门带来了冷空气,我面前的非裔女子,慢慢的把书翻到了下一页。
后来她的同伴出现了,声音很大说这她们的家乡话,她小声的回答着,一边把书收到了背包里,陪着她的同伴离去了。就这样我的画面结束了。完成了一个怨念的我,又开始有了下一个怨念,我又会在什么时候看到这样的画面呢?
有时候,吃过的饭可以再吃一遍,看过的书可以再看一遍,可是生活给你的画面,如果你不注意,它就如它来时的一样,无声无息,也毫无经验的溜走了。
然而大学教师的“鸿篇巨制”的课时,不是一个早餐时段就可以打发完的。上一次上午出现在桂林路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倒是喝到早上酩酊大醉了打车回家的印象常有。lol。
所以我花费了一些时间在我脑袋里搜索下一站的目标,熟悉的店很多都没有开门,既然这个早上以这么美丽的画面开始,那还是尽量的维持住好了。就这样我开始往同仁书店进发。
上次来同仁书店,我肯定是记不得了,那时候貌似是买了几本几米的漫画带走,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价格,就觉得自己那时候才是年少轻狂。然而现在我也一直在年少轻狂着,只不过对象换成了各类的酒精制品罢了。
我记得那时候每次进来的时候,总有一种拥挤的感觉,帮孩子买复习资料的人,戴着女朋友来的人,几个闺蜜,几个中年单身女子,他们总是不时的和你的步伐或者翻书节奏一致,静静的书店因为同频放大的声波,很难的不去注意到他们。
所以现在即使,我做好了书店肯定会变的很冷清的这种打算,也被它的寂静吓了一跳,仿佛现在剩下的除了帮孩子买复习资料的欧巴桑,仿佛那些印象里的人已经全部消失了。他们在哪里呢?他们都老了吧?
书店总有一样的新的纸质的味道,我的很多朋友很喜欢,奇怪的是,我反而可能因为凯莉。布萊肖的原因,更喜欢的是老了之后的书的味道,有一种很像巧克力味道的感觉。
有意思的事,书的种类反而多了起来,只是走马观花了一下竟然就看到穿着prada
的女魔头的英文原版,想想我的英文阅读障碍症,还是算了。
青春文学与旅游游记类的书籍堆的老高,作者的名字层出不穷,千奇百怪的。本来这类书籍是我很喜欢买的类型,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每一本书的封面都很像《单反的运用与教学》或者《大师的镜头语言》之类的封面。外表仿佛都是一个长头发穿着波希米亚风衣服的高挑女子,行走在海边,大漠的样子。但是粗略的翻了几本,内容仿佛都是一个很像因为没钱去海滩party
所以逼迫自己写点东西赚钱的感觉(虽然我也想这么干)。
直到我在旁边的中外书籍看到了三毛的书,翻了几页让自己不那么质疑自己。
不同类别的书的区域,还是总有一两个人在的,一个三十岁的大叔在名家名言区,一个我猜想刚结婚的女人在青春区的附近仿佛寻找着菜谱,当然少不了戴着孩子来的母亲,因为小孩子要买一本貌似是野史的书籍,跟他争论不休。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一个老妇人,和我一起,在外国畅销区逗留。她躬着背,静静的看着一本东野圭吾
小说。我翻了翻一直想买丹布朗的消失的秘符,腿有点酸,准备买单的时候看了看售价又放了回去,我很不能理解
一个国家每年补贴一百万的书店,书的价格怎么会比网上正常售价加了运费都贵?
有意思的事,那家我一直没进去过同仁书店内的咖啡店,今天因为鬼使神差的原因进去了,惊喜的是咖啡店里放着classic folk
,灯光的亮度也刚刚好。没有任何事做的我,没玩手机,静静地喝完了一杯美式,离去。
离开书店的时候那个,看东野圭吾的老妇人步履蹒跚的走着偌大的玄关,一贯慵懒的我,步伐和她一致起来。帮她推开了门,她貌似很惊喜的一般谢谢了我,我说不客气,然后彼此离去。
我突然想起了一句日本的广为人知的禅语:“一期一会。”
桂林路每天都有新开的小店,即使我这种天天出现的人,也会恍惚。诶这家店什么时候没了,那家店什么时候开的?
经过了很多店面,仿佛每一个店面都费劲了心思的装修,刚想走近一家店发现,它的招牌是榴莲制品,站了一会儿,离去了。
有意思的是,经过了一个音像店,貌似刚开没多久的样子,走进了才发现我来过这家店,整个店面堆满了耳机和手机壳,cd
正版盗版的都有,但是就在店铺的上方挂着老板引以为豪的黑胶唱片,都是原版,有些年纪比我大很多。不知道又是谁有幸可以听到呢?
走到了法国贝甜,买了一个巧克力塔,讲真的它所山寨的巴黎贝甜
真的很多东西没有它家做的好吃。为了好好品尝满满的糖质和脂肪的融合创造出来的奇迹,我特意做到了他家大大的落地窗边,只不过这次却没有太好的风景,几个充斥着直男癌款的服装店,旁边有一个新开的重庆小面,应该是刚开市服务员和厨师在外面蹲着抽着烟。店里竟然放着类似公告牌最新排行榜的歌曲。
所以每吃一口,巧克力塔上的慕斯和布朗尼带我去了富有幸福感的地方,又被骚当的“消个椰子皮。”拉回了现实。
不过还好的事,长春今天竟然下雨了,我还有雨落屋檐的风景可以看。
我在想,我们总是说,三里屯已死,丽江已死,鼓浪屿已死,桂林路已死(瞬间桂林路变的好弱啊)。
其实,它们不一定是死了,他们只是在经济冲击与金钱诱惑上做了一些改变而已,你和我不都是如此这般么?
然而那真正被人喜欢的文化,艺术和感动。就像是糖脂一般的,不会撒谎的摆在那里,只是静静的等着你发现罢了。
想一想,我每天都特别闲,今天这一个上午的恬淡与惬意,起因竟然是被逃课这一件事逼出来的。我在很多的时候都可以去享受,但是最终都是在浑浑噩噩中这样度过了,实在是可惜。有时候总是伪善的说着,要去享受孤单啊,其实大部分的时候还是想逃避孤单的吧。加油,生活是用来享受的,不是用来度过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春轻轨最晚几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