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2016靖江中考新生儿有多少

  2015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靖江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重树苏中标杆,率先融入苏南&的目标,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深化改革创新,狠抓项目突破,国民经济平稳增长,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十二五&规划顺利完成。
  一、综合
  经济发展稳中趋缓。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2.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比2014年回落0.7个百分点。靖江(含江阴园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8.09亿元,人均GDP达到10894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到1.68万美元。
  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全市一产实现增加值20.55亿元,增长3.2%;二产实现增加值351.15亿元,增长8.8%;三产实现增加值330.85亿元,增长10.9%,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9:50.0:47.1,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靖江(含江阴园区)实现三产增加值343.46亿元,占GDP比重为45.9%,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财税收入量增质优。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13.90亿元,增长8.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1.61亿元,增长14.0%。税收收入50.83亿元,增长14.4%,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82.5%,其中国税收入10.30亿元,增长0.1%,地税收入40.53亿元,增长18.8%。靖江(含江阴园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26.31亿元,增长8.3%;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7.27亿元,增长13.9%。
  市场主体活力增强。行政领域和市场体系改革深入推进,全年新增市场主体6392家。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年末实有私营企业13091户,个体工商户36332户,分别比去年净增1560户和2799户;民营经济注册资金810.97亿元,比上年增长27.5%。民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6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入424.48亿元,同比增长24.8%。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6.38亿元,增长4.0%。全年粮食总产量33.94万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夏粮总产量13.50万吨,下降1.5%;秋粮总产量20.44万吨,增长1.2%。蔬菜生产稳中有进,全年新增永久性蔬菜基地1142.5亩,蔬菜产量22.80万吨,同比增长1.4%。畜禽和水产养殖基本平稳,全年生猪出栏39.41万头,家禽出栏193.29万只,禽蛋产量9851吨,水产品产量10148吨。
  现代农业有序推进。新江平线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带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建成高标准农田1.5万亩,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万亩,建成50亩以上设施农业基地16个。香沙芋等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推行香沙芋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建成马桥1000亩连片香沙芋机械化种植基地。新增高效设施渔业600亩,新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个。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24个、绿色食品6个,种植业三品比重和水产品三品比重分别达到33.0%、4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发展趋缓。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80.65亿元,增长7.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4.30亿元,增长7.8%。靖江(含江阴园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134.26亿元、增加值480.62亿元,分别增长5.3%和5.8%。
  企业效益基本稳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99.70亿元,增长8.0%;实现利税235.93亿元,增长5.3%;实现利润134.17亿元,增长2.3%。靖江(含江阴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6.77亿元、利税263.97亿元、利润156.85亿元,分别增长6.5%、2.6%和下降2.2%。
  重点产业平稳增长。传统产业发展稳定,全市船舶产业、汽配产业、电机电器和通(专)用设备业四个行业共实现产值1384.28亿元,增长6.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4.9%。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共实现产值96.06亿元,增长17.2%。
  建筑行业稳中趋好。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91.20亿元、工程结算收入38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0%和18.5%;上缴税金7.69亿元,同比增长16.3%。施工能力和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全年新增一级资质企业5家,二级企业7家,创建省级标准化工地7个,泰州市文明工地17个。工程创优活动深入推进,创成国优项目5项,省优项目4项,荣获 &鲁班奖&1项,&梅兰杯&12项,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达100%。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投资规模快速增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1.11亿元,同比增长27.8%。其中,二产投资298.17亿元,增长58.3%,三产投资182.46亿元,下降11.2%。靖江(含江阴园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95.86亿元,同比增长22.2%。
  产业投资增势强劲。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投资项目44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6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全年实现产业投资410.85亿元,增长52.4%,占全市投资比重达85.4%。靖江(含江阴园区)实现产业投资423.69亿元,同比增长43.8%。
  房地产投资高位回落。房地产行业投入和产出减少,全年实现房地产投资40.08亿元,下降25.3%,房屋施工面积304.45万平方米,下降14.3%,商品房竣工面积77.99万平方米,下降20.9%。商品房销售增长较好,全年累计销售商品房61.76万平方米,增长28.1%,实现销售额42.16亿元,增长26.4%。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41亿元,同比增长10.1%。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45.96亿元,增长10.3%;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3.45亿元,增长7.0%。按消费形态分,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3.72亿元,增长11.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5.69亿元,增长2.1%。
  限额以上企业增势平缓。限额以上企业全年实现零售额40.14亿元,同比增长6.2%。分类别看,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2.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3.4%,金银珠宝类下降0.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2%,中西药品类增长16.9%,石油及制品类下降6.5%,汽车类增长11.2%。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恢复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8.84亿美元,增长9.8%,其中出口强势反弹,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出口实现17.64亿美元,增长42.9%;进口实现11.20亿美元,下降19.5%。靖江(含江阴园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9.89亿美元,同比增长9.3%;其中出口18.07亿美元,增长42.2%。传统产品出口稳定,出口前四位的商品分别是:船舶、锚链、钢材和维生素C,出口额为12.79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0.8%,其中船舶出口8.73亿美元,增长163.5%。
  利用外资有所回升。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02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7.7倍;注册协议外资0.64亿美元,下降58.8%。靖江(含江阴园区)实际利用外资2.56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9.7倍;注册协议外资2.04亿美元,增长9.4%;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家,增资项目8个。
  外经合作势头良好。全年实现外经营业额9987万美元,同比增长13.1%;新批6家境外投资企业,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七、港口、交通和邮电
  亿吨大港目标实现。港口通过能力持续增强,全年实现货物吞吐量10718万吨,增长17.1%,其中外贸吞吐量848万吨,下降5.0%。主要货类吞吐量分别为煤炭及制品4409万吨,增长2.6%;矿建材料1875万吨,增长40.1%;金属矿石1506万吨,增长148.7%;钢铁921万吨,增长151.4%;粮食826万吨,下降43.1%;木材607万吨,增长6.8%。港口建设有序推进,全年完成投资3.64亿元,续建泊位13个,其中万吨级泊位3个,建成全省首个沿江岸电系统,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
  交通运输基本平稳。年末全社会机动车保有量21.40万辆,其中汽车10.81万辆,比去年增加1.39万辆。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1694万吨,货物周转量440388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4.5%和1.9%;公路客运量2026万人次,下降2.6%,客运周转量46579万人公里,增长8.9%;水上货物运输量923万吨,货物周转量369264万吨公里,分别下降2.9%和7.6%。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32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公里。
  邮电通讯稳定发展。全市邮政电信业务收入6.69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84亿元,增长21.6%;电信、移动和联通业务收入5.85亿元,下降5.3%。终端流量业务快速发展,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77.17万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62.1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20.50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信贷规模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66.54亿元,增长3.2%,其中,居民储蓄435.41亿元,增长13.8%,企事业单位存款340.05亿元,下降22.4%;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51.34亿元,增长11.3%,其中,短期贷款330.95亿元,增长5.8%,中长期贷款216.05亿元,增长10.7%。
  金融创新不断深入。政银合作推出&惠靖融&金融产品,办理转贷41.5亿元。推动企业与资本融合,加速形成资本市场&靖江板块&。全年新增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目前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7家,新三板及场外交易市场挂牌企业7家,累计募集资金133.32亿元。
  保险市场态势良好。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5.19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03亿元,增长20.9%,人身险保费收入10.16亿元,增长1.7%。全年保险赔款支出及各类给付5.52亿元,增长13.1%,其中财产险赔付额3.01亿元,增长30.9%,人身险赔付额2.51亿元,下降2.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创新驱动稳步推进。新增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1家,泰州市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泰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建成省船舶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基地。全面实施&人才强企、人才强市&工程,发放科技创新券4110万元。全年引进高新技术项目74项,共建产学研联合体23家;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项,泰州市级科学技术奖14项。
  科技产出水平提高。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62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91项;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30项,其中省重点研发项目3项;上争资金2957万元。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52.85亿元,同比增长5.4%,占列统工业比重的38.0%;靖江(含江阴园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93.94亿元,同比增长5.0%。
  专利成果再创佳绩。全市专利申请量459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023件,新增专利授权量199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11件,万人发明拥有量达到7.46件,比去年增加2.9件。
  教育现代化快速推进。教育条件持续改善,2015年新建和改建9所学校,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91所,其中,中小学校46所,幼儿园43所;年末在校生70901人,专任教师数5595人;2015年中小学招生11522人,毕业13142人。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72.4%,全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比例达到88.1%,班级成套多媒体设备配备率达100%,获评泰州市教育装备工作先进市。素质教育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市高考本二上线率首次突破50%,省靖中专&国示范&创建通过省级验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全面进步。建成群众文化廊等8处文化设施,建成20个村(社区)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升级23个新农家书屋,被评为农家书屋提升工程试点工作示范县。年末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影剧院8家、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53万余册。成功举办第33届文艺节及各类专题文艺活动,全年送戏下乡400场、送电影2300场,送书4.6万册。首部本土题材电影《恋爱、美食、蟹黄包》和专题节目《咱们家乡有特产&靖江香沙芋》分别在央视六套和二套播出,擦亮靖江外宣名片。小戏《钞票上面有个字》、音诗画《流水不腐》获泰州新创文艺节目金奖,&孤山泥狗子&入选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全市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9.03%,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8.99万户。
  医疗创新成果丰硕。年末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85家,其中医院、卫生院29家;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4237张,卫生技术人员425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801人,注册护士1506人。市人民医院和马桥等卫生院新病房楼建成投入使用,搭建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成医学影像、临床检验、消毒供应和远程会诊4大中心。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医保报销范围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分别达85.5%和71.0%。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提供,疾病预防控制进一步加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81.7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76&,婴儿死亡率2.87&。
  体育事业不断推进。群众体育全面推开,靖江市体育中心体育馆、游泳馆建成运营,8所学校体育场所有序开放,率先完成首批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竞技体育再创佳绩,靖江籍运动员在世界军人运动会中获1枚银牌,在全国少儿乒乓球比赛中获2枚金牌。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为95.12%。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基本稳定。两孩政策平稳实施,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6.61万人,其中女性33.66万人,男女性别比为97.92:100;本年登记出生人口4735人,出生率7.10&;死亡人口5615人,死亡率8.4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2&。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8.69万人,其中城镇42.7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居民收支平稳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97元,同比增长8.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9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45元,分别增长8.6%和8.9%,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4,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4843元和15124元,分别增长7.7%和8.3%,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0.0%、31.5%。
  创业就业稳中向好。推进&众创空间&等载体建设,开展创业培训5339人,被评为全省首批创业型城市、创业型示范城市。重点群体就业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7%,帮扶1.26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乡&双零&家庭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1.92%。
  社保体系继续完善。社会保险持续扩面,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7.68万人、27.39万人、14.6万人、19.1万人、13.94万人,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生活保障9.34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26万人,居民医保参保32.71万人,城乡适龄人员参保覆盖率达98.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四个不出村&便民服务被确定为省级示范点。全年新增各类保障性住房641套,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1700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86户。
  救助体系普惠民生。建成29个2A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31个老年人助餐点,年末全市共有城镇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中心265个,各类福利院19个、床位4389张,收养2350人,千名老人床位达37.2张。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加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济8824人,其中城市居民1504人,农村居民7320人;农村五保供养1780人。全年免费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分别为2389人和13361人,为1776名就业困难对象发放社保补贴678万元,为27849人次失业人员缴纳医保费730万元,实施城镇职工医保医疗救助4870人次3101万元,实施重大疾病二次补偿万元。市残疾人社会服务中心投入试运行,残疾人员得到了更丰富完善的就业培训、辅具适配、康复训练、阳光励志等服务。
  十二、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品质改善提升。城东大道、阜前路全域贯通,横港南路、天渔路、新建北路延伸段、江山路东延、合兴路北延等道路建成通车。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34.7公里,桥梁15座,改造老旧小区13个,治理老旧危房1.2万平方米。新城首末站、公交总站和数字城管投入运行,新增停车泊位1000个。人居环境更加优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市创建通过国家技术评估。
  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全年新增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成片造林5104亩,建成全国首家杉类主题植物园。推进燃煤锅炉、沿江物流码头环境整治和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全年空气质量优于Ⅱ级的天数为262天;整治疏浚河道907条,674.47公里,电镀集中区建成运行,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达61.9%;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9.8。全市8镇1街道均建成国家级生态镇,已创建成省级生态村16个,泰州市级生态村172个。
  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使用的数据为统计快报数。2016年新生儿有什么补贴吗?_百度知道靖江事业单位考试网 - 2016年靖江事业单位考试时间、事业单位考试报名时间、靖江事业单位考试! - 靖江事业单位考试网
按字母检索
按声母检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靖江浴室还好玩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