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毫刃针针0.35*40多作用于什么部位

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诊疗方案
作者:赵东奇|发布时间:|浏览量:746次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50岁左右发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
(2)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3)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4)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新编实用骨科学》第二版(陶天遵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
(1)症状与体征:该病呈慢性发病,多数无外伤史,少数仅有轻微外伤。主要症状是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
a 疼痛位于肩前外侧,有时可放射至肘、手及肩胛区,但无感觉障碍。夜间疼痛加重,影响睡眠,不敢患侧卧位。持续疼痛可引起肌肉痉挛和肌肉萎缩。肩前、后方,肩膀峰下,三角肌止点处有压痛,而以肱二头肌长头腱部压痛最明显,当上臂外展、外旋、后伸时疼痛加剧。
b 早期肩关节活动仅对内、外旋有轻度影响,检查时应固定肩胛骨,两侧比较。晚期上臂处于内旋位,各个方向活动均受限,但以外展、内外旋受限明显,前后方向的活动一般是存在的。此时肩部肌肉明显萎缩,有时因并发血管痉挛而发生上肢血循环障碍,出现前臂及手部肿胀,发凉及手指活动疼痛等症状。
(2)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肩关节造影则有肩关节囊收缩、关节囊部皱褶消失,肩周炎后期可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改变,特别是肱骨近端,重者有类似“溶骨性”破坏的表现,但通过病史及局部查体很容易与骨肿瘤鉴别开来。
(二)疾病分期:参照《肩周炎》(李平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年)
1.粘连前期:主要表现为肩周部疼痛,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工轻度受限。
2.粘连期:肩痛较为减轻,但疼痛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3.恢复期: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改善。
(三)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风寒湿型: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湿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淡,舌苔薄白或腻,脉弦或弦紧。
2.瘀滞型: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
3.气血虚型: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淡,少苔或舌苔白,脉细弱或沉。
二、治疗方法
(一)针灸疗法
1.粘连前期
主穴:肩前、肩?、肩?、?俞、外关、合谷
配穴:若风寒重可用风门、风池穴;若湿重,可加用曲池、阴陵泉或采用平衡针疗法;若有瘀滞可加用肩贞、阳陵泉、条口穴。
定位:肩?: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肩前:在肩部,正坐垂臂,当腋前皱襞顶端与肩?连线的中点。
肩?:在肩部,肩?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俞: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风门:在背部,当第二胸椎脊突下,旁开1.5寸。&&&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条口: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治疗方法:
(1)经皮穴位电刺激:选用韩氏经皮神经刺激仪。采用两对电极(带有直径为3厘米的不干胶电极板)分别粘贴连接患侧肩部二穴(肩前与肩?或肩?与?俞,隔次交替使用),和合谷、外关二穴,刺激参数为:连续波、高频(100Hz)刺激10分钟后转为低频(2Hz)刺激30分钟,强度10±2mA(合谷、外关刺激强度可适当降低)。隔日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
(2)电针刺激:选用韩氏经皮刺激仪。施泻法或平补平泻,得气后肩前、肩?(或肩?、?俞),两组穴交替使用电针刺激,合谷、外关分别接电针,刺激参数为疏密波(2Hz/100Hz)、强度5±2mA(合谷、外关刺激强度可适当降低),留针至30min。
(3)温针灸:在肩前、肩?、肩?、?俞等局部腧穴针刺得气后,选用2~3个腧穴实施温针灸,连续施灸2~3壮(每壮3克艾绒);合谷、外关采用毫针刺激,用泻法、留针30~45分钟。
(4)平衡针疗法
主穴:疼痛及项加颈痛穴。
定位: 肩痛穴: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
颈痛穴:在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
取穴原则:肩痛穴与颈痛穴采用交叉取穴,即右侧患病针刺左侧穴位,左侧患病针刺右侧穴位。
针刺方法:取坐姿膝直位,选用3寸无菌毫针,肩痛穴与颈痛穴直刺激1.5寸左右,提插针刺手法,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同时令患者活动肩部,动作由慢到快,用力不宜过猛,不留针。
针感要求:肩痛穴以触电似针感向足背、足趾和踝关节传导出现的麻、胀感为宜。颈痛穴以局部出现酸、麻、胀感为宜。
(5)拔罐:针灸后可在压痛点或局部腧穴加拔罐1~3只,留罐10~15分钟。若瘀带严重可刺络拔罐:采用皮肤针叩刺或粗针点刺压痛点,使少量出血,再加拔火罐1~2只,留罐10~15min。
(6)穴位注射:选取以上穴位1-3个,用当归注射液或香丹注射液,注射至每穴1ml,每周注射1次,4次为一个疗程。
(7)TDP照射:肩部局部或针刺部局部神灯照射,每次30分钟。
(8)还可采用腹针疗法和热敏灸疗法。
主穴:肩前、肩?、肩?、?俞、外关、合谷
配穴:若有瘀滞可加用肩贞、阳陵泉、条口穴,气血虚加足三里、气海、血海。
治疗方法:
(1)温针灸:取肩?穴多方向透刺(向肩?、向肩前穴、向臂?穴方向),在肩前、肩?、肩?、?俞局部腧穴针刺得气后,选用2~3个腧穴实施温针焦,连续施灸2~3壮(每3克艾绒);合谷、外关采用毫针刺激,用泻法、留针30~45分钟。
(2)经皮穴位电刺激:选用韩氏经皮神经刺激仪。采用两结电极(带有直径为3厘米的不干电极板)分别粘贴连接患侧肩部二穴(肩前与肩?或肩?与?俞,隔次交替使用),和合谷、外关二穴,刺激参数为:连续波、高频(100Hz)刺激10分钟后转为低频(2Hz)刺激30分钟,强度10 2mA(合谷、外关刺激强度可适当降低)。
(3)电针刺激:选用韩氏经皮神经刺激仪。施泻法或平补平泻,得气后肩前、肩?(或肩?、?俞),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电针刺激,合谷、外关分别接电针,刺激参数为疏密波(2Hz/100Hz)、强度5±2mA(合谷、外关刺激强度可适当降低),留针至30min。
(4)平衡针疗法
主穴:肩痛穴。
配穴:疼痛及项加项痛穴、正气亏虚加升提穴。
定位: 肩痛穴: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
颈痛穴:在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凹陷中。
升提穴:两耳尖向上与正中线交点前1-2寸。
取穴原则:肩痛穴与颈痛穴采用交叉取穴,即右侧患病针刺左侧穴位,左侧患病针刺右侧穴位。
针刺方法:取坐姿膝直位,选用3寸无菌毫针,肩痛穴与颈痛穴直刺1.5寸左右,提插针刺手法,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责令患者活动肩部,动作由慢到快,用力不宜过猛,不留针。升提穴向前平刺1~2寸,可留针。
针感要求:肩痛穴以触电似针感向足、足趾和踝关节传导出现的麻、胀感为宜。颈痛穴、升提穴以局部出现酸、麻、胀感为宜。
(1)拔罐:针灸后可在压痛点或局部腧穴加拔火罐1~3只,留罐10~15分钟。若瘀滞严重可络拔罐:采用皮肤针叩刺或粗针点刺压痛点,使少量出血,再加拔火罐1~2只,留罐10~15min。
(2)穴位注射:选取以上穴位1-3个,当归注射液或香丹注射液,注射至每穴1ml,每周1次,4次为一个疗程。
(3)TDP照射:肩部局部或针刺部位局部神灯照射,每次30分钟。
(4)还可采用腹针疗法、火针疗法等。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风寒湿型
治法:祛风散寒,利湿通络
推荐方药:蠲痹汤加减,羌活、独活、秦艽、当归、川芎、桂枝、木香、乳香、茯苓、防风、桑枝、海风藤、炙甘草。
中成药:大活络丹等。
治法: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推荐方药:舒筋活血汤加减,当归、川芎、熟工、川牛膝、威灵仙、苍术、陈皮、白芍、木防已、防风、羌活、白芷、茯苓、醋元胡、生姜。
3.气血虚型
治法:补气养血,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桂枝、当归、川芎、白芍、白术、细辛、秦艽、防风、炙甘草。
中成药: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
(三)其他疗法
1.小针刀:针刀疗法,带刃针疗法、铍针疗法、钩活术疗法等。
2.传统针灸仪器:针刺手法针疗仪、智能通络治疗仪、多功能艾灸仪、智能型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等治疗。
3.物理治疗:TDP照射或红外线照射、超激光治疗、低周波治疗、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和磁热疗法等。
4.推拿治疗:以理筋通络为主,如滚法、拿法等及肩周炎松解术。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整体疗效评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制定发布,1997年第三辑)有关“肩周炎”的疗效标准:
1.治愈(临床痊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
2.显效:肩部疼痛缓解明显,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
3.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
4.无效:症状无改变。
(二)评价方法
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肩凝证两大主症,故本方案以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为疗效评定的依据。
①肩部疼痛变化&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或VAT法评价患者的疼痛变化,进行积分计算。
②肩关节活动范围变化& 采用《颈肩痛》(周秉文主编)推荐的肩部活动功能评定指标,即使用卷尺和旋转测量肩关节内旋和外旋的角度,摸背实验和摸口(耳)实验,将以上4项指标测定结果按评分标准换算。具体见肩关节功能评定方案:
A:肩部活动功能评定指标
内旋:肩外展90度,达不到90度者采取最大外展。肘屈90度,前臂旋后将角度盘缚于前臂背面正中,将前臂被动转向中部记录肩内旋角度。
外旋:准备如上,将前臂旋向头部,记录肩外旋的度数。
摸背:正坐于凳上,反手用拇指端背面触及背中线,尽量向上移动,用卷尺测量指端至第七颈椎棘突之距离,以厘米计。
摸耳(口):正坐,头保持正直,举手屈肘,经头顶摸对侧耳,记录中指尖端触及处。
B:肩关节活动评分:
内旋(度)
外旋(度)
反手摸背(cm)
注:右手摸耳之结果将左右换即可。
C:肩关节功能分级:
4项指标总分
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的粘连前期、粘连期患者。
一、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应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凝证(TCD编码:BNV262)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ICD-10编码:M75.01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新骗实用骨科学》第二版(陶天遵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
2.疾病分期
(1)粘连前期:肩周部疼痛,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
(2)粘连期:肩痛较轻,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
(3)恢复期: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改善。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诊疗方案”。
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临床常见证候: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治疗时间
标准治疗时间为T≤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肩凝证(TCD骗码为:BNV262)和肩关节周围炎(ICD-10骗码为:M75.011)。
2.疾病分期属于粘连前期、粘连期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经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肩部骨折未愈合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肩关节X线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沉、MRI等。
(八)治疗方法
1.针灸疗法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寒湿型:驱风散寒、利湿通络。
(2)瘀滞型: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3)气血虚型:补养气血,通络止痛。
3.其它疗法:小针刀、物理治疗。
(九)完成路经标准
1.肩部疼痛改善,视觉模拟评分≤2分。
2.肩关节活动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达到≥4级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特殊治疗,退出本路径。
2.因患者及家属意愿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TA的其他文章:
副主任医师
擅长:冠心病、脑血栓、心肌炎、肝炎、胆结石、肝硬化...
副主任医师
擅长: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真心痛,各类中毒等病症。
擅长:冠心病,慢性胃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肾炎...
给赵东奇医生写感谢信!
把感谢送给他(10-1000字)
请挑选您想赠送的礼物!
给赵东奇医生挑选的礼物是!
阳光向日葵喜欢套管叩击刃针的还喜欢
价格: 1.00
价格: 1.50
价格: 0.90
价格: 0.68
价格: 0.73
价格: 60.00
价格: 1.50
价格: 0.60
价格: 1.20
价格: 60.00
价格: 0.68
价格: 180.00
价格: 2.00
价格: 1.80
价格: 2.00
价格: 1.20
价格: 1.50
价格: 1.50
价格: 2.00
价格: 1.50
价格: 70.00
价格: 0.70
价格: 60.00
价格: 90.00
价格: 100.00
价格: 1.20
价格: 70.00
价格: 100.00
价格: 1.10
价格: 3.00
价格: 1.50
价格: 2.97
价格: 0.98
价格: 2.00
价格: 2.00
价格: 0.45
价格: 2.00
价格: 3.00
价格: 1.50
价格: 1.50
价格: 0.40
价格: 0.90
价格: 2.00
价格: 0.80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刘冀东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刃针疗法优势及注意事项
1.刃针疗法优势
1.1.刃针--形如针灸针,前端平口带刃,巧妙地整合了针灸针和微型外科器械的优势,且其治疗为准确无误的针对性治疗,
因此疗效快而迅捷,解决了过去治疗学上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治愈了大量以常规方法难以治愈的多类顽症、骨折后遗症等等。
即:将大量疑难病从不治变为可治; 将难治变为速愈;
将复杂治疗变为简单治疗; 将开放性手术变为闭合性手术;将损伤型痛苦型治疗变为近于无损伤无痛苦型治疗。
1.2. 采用套管扣击进针,解决了手持进针时速度慢病人感觉皮痛的感觉。几乎在病人毫无感觉的情况下,针具即可穿透皮肤到达筋膜层。
1.3 根据疾病发生的不同部位,设计了长短不一的刃针针具,大大提高了临床医师治疗的安全性。
2. 刃针疗法注意事项
2.1. 刃针疗法是一种闭合性微创手术,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所以,在操作前要根据病情,寻找施术部位(多数为痛点、压痛点、阳性反应点等),如不能找到明确的术点,则不应该选用本法治疗。
2.2.选择好术点,作好标记,方便针刺,按常规消毒对术野皮肤进行消毒(常用碘伏)。
2.3 将刃针针刃置于标记处,将刃针迅速弹入皮肤,进入皮下组织,取下套管,继逐层依次进入,直至刺到预期的组织部位。
2.4.在时该部位进行适当手法操作(切、割、拨、刺等)。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巧,禁止动作过大,损伤正常组织或重要脏器。
2.5.术毕,将刃针拔出体外,若要加拔罐者,立即拔罐。
2.6.尽快用止血贴封住针口,按压止血1—5分钟。
2.7.在2小时内,针口处尽量不要被沾水或受到污染,防止针口感染。
2.8.治疗后伤口局部或周围酸胀痛3-5日为正常现象,部分病人会出现臀部、大腿、小腿酸痛麻胀,不需要治疗会自动消失。若疼痛剧烈者,请及时与医生联系,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2.9.治疗后20天左右为恢复期,恢复期间不需推拿、牵引、拔火罐等治疗,治疗不当,反而引起病情反复。治疗后应该休息为主,配合轻度活动,如散步,慢跑,广播体操等。剧烈运动,长时间体力劳动,久坐久站、受凉等可引起病情加重。
2.10.若需第二次施术者,一般间隔1—3天;在同一部位再次施术者应间隔5—7天。
2.11.要严格掌握刃针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要熟悉正常人体解剖知识,操作时要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2.12.如果出现晕针或其他意外时,要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2:53
刘冀东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刘冀东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刘冀东大夫提问
刘冀东的咨询范围:
擅长应用刃针、超微针刀、针灸治疗骨关节炎、滑囊炎、腰间盘膨(突)出症、肩周炎、颈椎病、网球肘等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并独创的应用埋针疗法治疗失眠,疗效显著,方便患者。八字治疗法用的刃针 一般是什么规格的啊?
八字治疗法用的刃针 一般是什么规格的啊?
&清风淡影&&8:29:04 AM老师我想问下 八字治疗法用的刃针 一般是什么规格的啊?大大阿哥&&1:04:07 PM你好!清风淡影。八字治疗法里用的刃针视部位不同有好几种,一般来说,你可以这样选择:针的粗细有0.35、0.4和0.5三种;长短有50和75二种(长度为100的很少用)。针刺头部的风脑三针(原感冒三针)及眼对应治疗区等时,你可以使用刃针,但我还是建议你在这些部位先用一寸(0.3X25)毫针治疗。扎长强有老师也用刃针的,但我个人建议你(尤其是一开始学习这一疗法时)选用毫针:0.35X100。以上建议供你参考.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毫刃针效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