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膝关节肿胀疼痛硬且较硬,是什么病

牛病诊断的关键技术,建议收藏!_中国养牛联盟-爱微帮
&& &&& 牛病诊断的关键技术,建议收藏!
(一)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1.问诊 在对病牛进行检查前,先向畜主调查、了解病牛甚至全群牛的有关发病情况。问诊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了解病史:主要了解病牛以前的患病情况。 (2)现病历:重点是询问本次发病的时间、地点;发病的主要症状,目前与发病时相比病情加重还是减轻,有无新的症状;对本病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与效果。 (3)平时的饲养、管理情况:首先了解饲料质量和配合方法,有无突然变更饲料、饲料发霉、偷食现象。管理方面,如天气突变时,是否及时采取措施;是否在污染区放牧、受惊吓及运动情况等。对于母牛,了解怀孕时间、产子时间、是否顺产、产后情况及其泌乳量和乳的质量。 (4)牛病流行情况:主要了解附近牛群中有无类似疾病,特别要注意有无传染可疑或群发现象,本病发病率及死亡率。 对问诊所得到的材料,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应结合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更不要单纯依靠问诊而草率做出诊断或立即给予处方、用药。 2.视诊 对刚来就诊的病牛,让其稍经休息、呼吸平稳并适应新的环境后,再进行检查。最好在自然光照的场所进行,通常是用肉眼直接观察被检牛的状态。必要时,可利用各种简单器械作间接视诊。视诊主要了解病牛的一般概况和判明局部病变的部位、形状及大小。 直接视诊时,一般先不要接近病牛,也不宜进行保定,应尽量使牛保持自然姿态。检查者在牛左前方l~2米处开始。首先观察其全貌,主要包括精神状态、营养、发育与躯体结构状况、自然姿势和被毛。然后由前往后、从左到右、边走边看,观察病牛的头、颈、胸、腹、脊柱、四肢。走到后方时,注意观察尾、肛门及会阴部,并对照观察两侧胸、腹部是否异常。为了观察运动过程及步态,可进行牵遛。最后再接近病牛,检查病牛皮肤、黏膜和粪尿等情况。间接视诊时,根据需要做适当保定后,进行有关检查。 (1)全身状态检查:精神状态主要观察病牛的神态,根据其耳、眼的活动,面部表情及各种反应、动作而判定。健康牛表现为头耳灵活,眼光明亮,反应迅速,行动敏捷,被毛平顺并富有光泽;幼牛则显得活泼好动。病牛的精神状态分抑制状态和兴奋状态两种。抑制状态表现为耳耷头低,眼半闭,行动迟缓或呆然站立,对周围淡漠而反应迟钝,重则嗜睡或昏迷。兴奋状态表现为轻则左顾右盼,惊恐不安,竖耳刨地;重则不顾障碍地前冲、后退,狂躁不驯或挣扎脱缰.哞叫或摇头乱跑;严重时可见攀登饲槽、跳越障碍,甚至攻击人畜。 营养、发育与躯体结构。营养主要根据肌肉的丰满度,皮下脂肪的蓄积量及被毛情况而判定;发育主要根据骨骼的发育程度及躯体的大小而定;躯体结构主要注意病牛的头、颈、躯干及四肢、关节各部的发育情况及其形态、比例关系。健康牛表现为肌肉丰满,骨骼棱角不显露,被毛光顺;体躯发育与年龄相称,肌肉结实、体格健壮;躯体结构紧凑而匀称,各部的比例适当。病牛多表现为营养不良,消瘦,骨骼表露明显,被毛粗乱无光,皮肤缺乏弹性;躯体矮小,发育程度与年龄不相称;幼牛多表现为发育迟缓甚至发育停滞;单侧的耳、眼、脸、鼻、唇松弛、下垂而致头面歪斜(如面神经麻痹);头大颈短、面骨膨隆、胸廓扁平、腰背凸凹、四肢弯曲、关节粗大(如佝偻病);腹围极度膨大,胁部胀满(如肠臌气)。 姿势与步态。主要观察病牛表现的姿态特征。健康牛姿态自然,站立时常低头,食后喜四肢集于腹下而卧,起立时先起后肢,动作缓慢。异常姿势可见全身僵直表现为头颈挺伸,肢体僵硬,四肢不能屈曲,尾根挺起,呈木马样姿势(如破伤风);病牛单肢悬空或不敢负重(如跛行时);两前肢后踏、两后肢前伸而四肢集于腹下(如蹄叶炎)。站立不稳:躯体歪斜或四肢叉开、依墙靠壁而站立;骚动不安:牛可见以后肢蹴腹动作;异常躺卧姿势:牛呈曲颈状卧而昏睡(如生产瘫痪);步态异常:常见有各种跛行,步态不稳,四肢运步不协调或是蹒跚、踉跄、摇摆、跌晃,而似醉酒状(如脑脊髓炎症)。 (2)被毛检查:主要通过视诊,观察被毛的清洁、光泽、脱落情况。检查被毛时,要注意被毛的污染情况,尤其注意污染的部位(体侧、肛门或尾部)。 健康牛的被毛,平顺而富有光泽,每年春秋两季适时脱换新毛。病牛可表现为被毛蓬松粗乱,失去光泽,易脱落或换毛季节推迟。 (3)皮肤检查:主要通过视诊,观察皮肤颜色、湿度和有无丘疹、水泡和脓肿。 皮肤颜色检查主要看皮肤颜色是否正常、有无出血。 丘疹、水泡和脓肿检查要特别注意牛被毛疏稀处、眼周围、唇、蹄趾间等处。皮肤湿度通过视诊,可见有出汗与干燥现象。 (4)皮下组织检查:发现牛皮下或体表有肿胀时,应注意肿胀部位的大小、形状,并触诊,断定其内容物性状、硬度、温度、移动及敏感性等。 皮下浮肿为表面扁平,与周围组织界线明显。 皮下气肿为边缘轮廓不清。 脓肿及淋巴外渗:外形多呈圆形突起。 (5)结膜检查:首先观察牛眼睑有无肿胀、外伤及眼分泌物的数量、性质。然后再打开眼睑进行检查。检查时,主要观察其巩膜的颜色及其血管情况,检查时可用一手握牛角,另一手握住其鼻中隔并用力扭转其头部,即可使巩膜露出;也可用两手握牛角并向一侧扭转,使牛头偏向侧方;检查牛结膜时,可用大拇指将下眼睑拨开观察。牛结膜的颜色呈淡红色,但水牛较深;结膜颜色的变化可表现为:潮红(呈现单眼潮红、双眼潮红、弥漫性潮红及树枝状充血)、苍白、黄染、发绀及出血(出血点或出血斑)。检查结膜时最好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因为灯光下对黄色不易识别。检查时动作要快,且不宜反复进行,以免引起充血。应对两侧结膜进行对照检查。 (6)检查有无生理活动异常:如尿频、呼吸加快或减慢、常有排粪姿势。 3.触诊 一般在视诊后进行,触诊时应注意安全,必要时应进行保定。触诊牛的四肢及腹下等部位时,一手放在牛体的适宜部位做支点,另一手进行检查;并应从前往后,自上而下地边抚边接近被检部位,切忌直接突然接触。检查某部位的敏感性时,宜先健区后病部,先远后近,先轻后重,并应注意与对应部位或健区进行对比。触诊前应先遮住病牛的眼睛,注意不要使用能引起病牛疼痛或妨碍病牛表现反应动作的保定方法。对体表病变部位或有病变可疑的部位,用手触摸,以判定其病变的性质。触诊的方法依检查的目的与对象而异。
(1)常用手指、手掌或手背接触皮肤进行感知检查体表的温度、湿度、皮肤弹性或某些器官的活动情况(如心搏动、脉搏、瘤胃蠕动等)。 皮肤温度检查:用手背触鼻镜、角根、胸及四肢。病牛常表现全身皮温升高、局部皮温升高或全身皮温降低、局部皮温降低,或皮温分布不均。 皮肤湿度检查:通过视诊和触诊进行,有出汗与干燥现象。 弹性检查:牛的皮肤弹性部位检查在最后肋骨后部。检查方法:将该处皮肤作一皱襞后再放开,观察其恢复原态的情况。健康牛放手后立即恢复原状。皮肤弹性降低时,放手后恢复缓慢。 (2)局部与肿物的硬度和性状检查:常用手指轻压或揉捏,根据感觉及压后的现象去判断。 浅表淋巴结的检查:主要根据触诊。检查时应注意其大小、形状、硬度、敏感性及在皮下的可移动性。 牛常检查颌下、肩前、膝襞、乳房上淋巴结等。淋巴结的病理变化有:急性肿胀表现淋巴结体积增大,并有热、痛反应,常较硬,化脓后可有波动感;慢性肿胀表现多无热、痛反应,较坚硬,表面不平,且不易向周围移动。
(3)以刺激为目的而判定牛的敏感性时,应在触诊的同时注意牛的反应及头部、肢体的动作,如牛表现回视、躲闪或反抗,常是敏感、疼痛的表现。 (4)对内脏器官的深部触诊,须依被检牛的个体特点(如大小)及器官的部位和病变情况的不同而选用手指、手掌或拳进行压迫、插入、揉捏、滑动或冲的方法进行。还可通过直肠进行内部触诊。 (5)对某些管道(食管、瘘管等),可借助器械(探管、探针等)进行间接触诊(探诊)。 4.叩诊 敲打牛体表的某一部位,根据所产生音响的特性,来推断被检器官、组织内部病理变化。 (1)直接叩诊法:主要用于判断内容物性状、含气量及紧张度。具体操作是用手指或叩诊锤直接向牛体表的一定部位(如瘤胃臌气)叩击的方法。 (2)锤板叩诊法:本法主要适用于检查肺脏、心脏及胸腔的病变;也可用以检查肝、脾的大小和位置。具体操作是一般左手持叩诊板紧密地放在被检部位上,右手持叩诊锤,以腕关节做轴,将锤上下摆动并垂直地向叩诊板上,连续叩击2~3次,以听取其音响。 叩诊的基本音调有三种。 清音(满音):如叩诊正常,肺部发出的声音具有音响强、音调低、清晰而持续时间长的特征。 浊音(实音):如叩诊厚层肌肉或肺部(发生大面积炎症浸润)发出的声音,音调低,音响弱而钝。 鼓音:如叩诊瘤胃上部时,发出的声音,振动有规则,类似敲鼓的声音。 在叩诊过程中,将叩诊板应紧密地贴于牛体壁的相应部位上,对瘦牛不能将其横放于两条肋骨上,也不能用强力将叩诊板压迫在体壁上。除叩诊板外,其余手指不应接触牛体壁,以免影响振动和音响;叩诊锤应垂直地叩在叩诊板上;叩诊锤在叩打后应很快地离开。为了均等地掌握叩诊用力的强度,叩诊的手轻松地上下摆动进行叩击,不应强加臂力。在相应部位进行对比叩诊时,应尽量做到叩击的力量、叩诊板的压力等都相同。叩诊锤的胶头要注意及时更换,以免叩诊时发生锤板的特殊碰击音而影响准确的判断。 5.听诊 听诊是听取牛的某些器官在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声音,借以判定其病理变化的方法。 (1)直接听诊法:具体操作是先在牛体表上放一块听诊布,然后将耳直接贴于牛体表的被检部位进行听诊。 (2)间接听诊法:具体操作是应用听诊器在被检器官的体表相应部位进行听诊。 听诊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听诊器两耳塞与外耳道相接要松紧适当,过紧或过松都影响听诊的效果。听诊器的集音头要紧密地放在牛体表的被检部位,并要防止滑动。听诊器的胶管不要与手臂、衣服、牛被毛等接触、摩擦,以免发生杂音;听诊时要聚精会神,并同时要注意观察牛的活动与动作,如听诊呼吸音时要注意呼吸动作,听诊心脏时要注意心搏动等。并应注意与传导来的其他器官的声音相鉴别。听诊胆小易惊或性情暴烈的牛时要由远而近地逐渐将听诊器集音头移至听诊区,以免引起牛反抗。 (二)体温、脉搏测定 1.体温的测定 通常测直肠温,首先甩动体温计使水银柱降至35℃以下,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并涂以润滑剂后再使用。被检牛应适当保定。测温时,检查者立于牛的左后方,以左手提起其尾根部并稍推向对侧,右手持体温计经肛门徐徐捻转插入直肠中,再将附有的夹子夹于尾毛上;经3~5分钟后取出,读取度数。用后甩下水银柱并放入消毒瓶内备用。 测温时应注意:体温计于用前应统一进行检查、验定,以防有过大的误差。对门诊病牛,应使其适当休息并安静后再测。对病牛应每日定时(午前与午后各1次)进行测温,并逐日绘成体温曲线表。测温时要注意人畜安全;体温计的玻棒插入的深度为体温计全长的2/3;注意避免产生误差;用前须甩下体温计的水银柱;测温的时间要适当(按体温计的规格要求);勿将体温计插入宿粪中;对肛门松弛的母畜,可测阴道温度,但是,通常阴道温度较直肠温度稍低(0.2~0.5℃)。 2.脉搏数的测定 测定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以次/分表示。 牛通常检查尾动脉。检查者站在牛的正后方,左手抬起牛尾,右手拇指放于尾根部的背面,用食指、中指在距尾根10厘米左右处尾的腹面检查。检查脉搏时,待牛安静才可测定。一般应检测1分钟。脉搏过弱而不感于手时,可测心跳次数代替之。 (三)呼吸系统的检查
1.呼吸运动的检查 在牛安静且无外界干扰的环境中进行如下检查。 (1)呼吸频率的检查:一般可根据胸腹部起伏动作而测定,检查者立于牛的侧方,注意观察其腹胁部的起伏,一起一伏为1次呼吸。在寒冷季节也可观察呼出气流来测定。测定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以次/分表示。 (2)呼吸类型的检查:检查者站于牛的后侧方,观察呼吸时胸廓与腹壁起伏动作的协调性和强度。健牛表现为胸腹式呼吸,即在呼吸时,胸廓与腹壁的动作很协调,强度大致相等;病理情况下,牛表现为胸式或腹式呼吸。 (3)呼吸节律的检查:检查者站于牛的侧方,观察每次呼吸动作的强度、间隔时间是否均等。健牛表现为呼吸节律正常,即在吸气后紧接呼气,经短时间休止后,再行下次呼吸。每次呼吸的间隔时间和强度大致均等;病牛呼吸节律失常,常表现为由浅到深再到浅,经暂停后复始,或深大呼吸与暂停交替出现,或呼吸深大而慢,但无暂停。 (4)呼吸均匀性检查:检查者站于病牛的后方,对照观察两侧胸壁的起伏动作强度是否一致。健牛呼吸时表现为两侧胸壁的起伏动作强度一致;病牛则表现为两侧不对称的呼吸动作。 (5)呼吸困难的检查:检查者仔细观察牛鼻翼的扇动情况及胸腹壁的起伏和肛门的抽动现象,注意头颈、躯干和四肢的状态和姿势,并听取喘气的声音。健牛呼吸时表现为自然而平顺,动作协调而不费力,呼吸频率相对正常,节律整齐,肛门无明显抽动。病牛则表现为呼吸异常费力,呼吸频率增加或减少,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常有以下情况:吸气性呼吸困难时,头颈平伸,鼻孔张开,形如喇叭,两肘外展,胸壁扩张,肋间凹陷,肛门有明显的抽动,甚至呈张口呼吸,吸气时间延长,可听到明显的吸气性狭窄音;呼气性呼吸困难时,呼气时间延长,呈两阶段呼出,辅助呼气肌参与活动,腹肌极度收缩,沿季肋缘出现喘线;混合型呼吸困难具有以上两型的特征,但狭窄音多不明显而呼吸频率常明显增多。 2.上呼吸道检查 (1)呼出气体检查:在牛的前面仔细观察两侧鼻翼的扇动和呼出气流的强度,并嗅闻呼出气有无特殊臭味。如疑为传染病时(如鼻疽、结核等),检查者应带口罩。健牛呼出气流均匀,无异常气味,稍有温热感;病牛可见有两侧呼出气流不等,或有恶臭、尸臭味和热感。 (2)鼻液检查:首先观察牛有无鼻液,对鼻液应注意其量、色、性状、混有物及单侧或双侧性。健牛有少量浆液性鼻液,常被其自然舔去。病牛表现为:浆液性鼻液,为清亮无色的液体;黏液性鼻液,似蛋清样;脓性鼻液,呈黄白色或淡黄绿色的糊状或膏状,有脓臭味;腐败性鼻液,污秽不洁,带褐色,呈烂桃样或烂鱼肚样,具尸臭气味。此外,应注意有无出血(鼻出血鲜红呈滴或线状;肺出血鲜红,含有小气泡;胃出血暗红,含有食物渣)及其特征、数量、排出时间及单双侧性。 (3)鼻液中弹力纤维检查:取少量鼻液,置于试管或小烧杯内,加入10%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2~3毫升,均匀混合,在酒精灯上,边振荡边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然后,离心倾去上清液,再用蒸馏水冲洗并离心,如让其着色,最好于离心前加1%伊红酒精溶液数滴。再取沉淀物涂于载片上,镜检。 弹力纤维为透明的折光性强的细丝状弯曲物,具有双层轮廓,两端尖或呈分叉状,常集聚成束状而存在,染色后呈蔷薇红色。因易被某些酶溶解,故应多次检查方准确。 3.鼻黏膜检查 (1)鼻黏膜检查法:将牛头抬起,使鼻孔对着阳光或人工光源,即可观察鼻黏膜。检查鼻黏膜时应做适当保定;注意防护,以防感染。重点检查鼻孔颜色、有无肿胀、溃疡、结节、瘢痕等。健牛的鼻黏膜为淡红色,有些牛鼻孔周围的鼻黏膜有色素沉着;病牛有潮红肿胀(表面光滑平坦,颗粒消失,闪闪有光)、出血斑、结节、溃疡、瘢痕,有时也见有水泡、肿瘤。 (2)喉及气管检查:观察喉及气管部位的外部状态,注意有无肿胀等变化。检查者立于牛的前侧,一手握笼头,一手从喉头和气管的两侧进行触压,判定其形态及肿胀的性状;亦可在喉和气管的腹侧,自上而下听诊。健牛的喉和气管外观无变化,触诊不痛,听诊闻似“赫”音;病牛则有:喉和气管区的肿胀,有时有热痛反应,并发咳嗽,听诊可闻强烈的狭窄音、哨音、喘鸣音。 (3)咳嗽检查:先询问有无咳嗽,并注意听取其自发性咳嗽,辨别是经常性或发作性、干性或湿性、有无痛疼、鼻液及其他伴随症状。必要时可作人工诱咳,以判定咳嗽的性质。人工诱咳的具体操作是用多层湿润的毛巾掩盖或闭塞鼻孔一定时间后迅即放开,使之引起深吸气,则可出现咳嗽。也可用特制的橡皮(塑料)套鼻袋,紧紧地套在牛的口鼻部,使牛暂时中断呼吸,然后去掉套袋,病牛在深吸气后,可出现咳嗽。注意在怀疑病牛有严重的肺气肿、肺炎、胸膜肺炎合并心机能紊乱时慎用此法。 4.胸廓检查 (1)胸廓视诊:注意观察牛呼吸状态,胸廓的形状和对称性;胸壁有无损伤、变形;肋骨与肋软骨结合处有无肿胀或隆起;肋骨有无变化,肋间隙有无变宽或变窄,凸出或凹陷现象;胸前、胸下有无浮肿等。健牛表现为呼吸平顺,胸廓两侧对称,脊柱平直,胸壁完整,肋间隙的宽度均匀;病牛则有胸廓如桶状向两侧扩大,或胸廓扁平狭小,或单侧性扩大或塌陷,肋间隙变宽或变狭窄,胸下浮肿或其他损伤。 (2)胸廓触诊:胸廓触诊时应注意牛胸壁的敏感性、感知温湿度、肿胀物的性状并注意肋骨有无变形及骨折等。健牛触诊无痛感;病牛则有:触诊胸壁敏感、有摩擦感、热感或冷感,肋骨肿胀、变形,或有骨折及不全骨折,尤其幼牛可呈串珠样肿,胸下浮肿。 5.胸、肺叩诊 (1)肺叩诊区:牛肺叩诊区,背界由肩胛骨后角至髋关节划一与脊柱平行的线,止于第11肋间隙;前界由肩胛骨后角沿肘肌向下划一类似“S”形的曲线,止于第4肋间隙下端;后界由12肋骨与脊柱交接处开始斜向前下方引一弧线,经髋结节水平线与第11肋间隙相交,肩关节水平线与第8肋间相交,止于第4肋间隙下端。此外,在瘦牛的肩前1~3肋间隙尚有一狭窄的叩诊区(肩前叩诊区)。 (2)叩诊方法:胸、肺叩诊除应遵循叩诊一般规则外,须注意选择大小适宜的叩诊板,沿肋间隙纵放,先由前至后,再自上而下进行叩诊。听取声音同时还应注意观察病牛有无咳嗽、呻吟、躲闪等反应性动作。 (3)正常肺区叩诊音:健牛的肺区叩诊音一般为清音,以肺的巾1/3最为清楚,而上1/3与下1/3声音逐渐变弱,而肺的边缘则近似半浊音。 (4)胸、肺叩诊的病理性变化:胸部叩诊时可出现疼痛性反应,表现为咳嗽、躲闪、回视或反抗;肺叩诊区的扩大或缩小;出现浊音、半浊音、水平浊音、鼓音或过清音。 6.胸、肺听诊 听诊区与叩诊区大致相同。听诊时,应先从呼吸音较强的部位即胸廓的中部开始,然后再依次听取肺区的上部、后部和下部,也可听肩前区。每一听诊点间隔3~4厘米,在每一点上至少听取2~3次呼吸,且须注意听诊音与呼吸活动之间的联系。对可疑病变应与对侧相应部位对比听诊判定。如呼吸音微弱,可人为地使其呼吸动作加强(如给以轻微运动后再行听诊),以利于听诊。注意呼吸音的度、性质及病理性呼吸音的出现。健牛可听到微弱的肺泡呼吸音,于吸气阶段较清楚,如“吠”、“吠”的声音。整个肺区均可听到,但以肺区中部为最明显。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于呼气阶段较清楚,如“赫”、“赫”的声音,但并非纯粹的支气管呼吸音,而是带有肺泡呼吸音的混合呼吸音。 牛在第3~4肋间肩端线上下可听到混合性呼吸音。在病理情况下,可见肺泡呼吸音的增强或减弱,甚至局限性消失。尚可出现病理性呼吸音或附加音: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混合性呼吸音(“吠”一“赫”)、湿罗音(似水泡破裂声,吸气末期明显)、干罗音(似哨音、笛音)、胸膜摩擦音(似沙沙声,粗糙而断续,紧压听诊器时明显增强,常出现于肘后)、击水音(如拍打半满的水袋而出现的振荡声)。 (四)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 1.口腔检查法 牛的徒手开口法。检查者位于牛头侧方,可先用手轻轻拍打牛的眼睛,在其闭眼的瞬间,以一手的拇指和食指从两侧鼻孔同时伸入并捏住鼻中隔(或握住界环)向上提举,再用另一手伸入口中握住舌体并拉出,口即行张开。 2.腹部的视诊和触诊 观察腹围的大小,形状;触诊腹壁的敏感性及紧张度。 3.瘤胃的触诊、叩诊和听诊 成年牛的瘤胃,其容积为全胃总容积的80%,占左侧腹腔的绝大部分,与腹壁紧贴。 (1)触诊:检查者位于牛的左腹侧,左手放于牛背部,右手可握拳、屈曲手指或以手掌放于左肷部,先用力反复触压瘤胃,以感知内容物性状。正常时,似面团样硬度,轻压后可留压痕。随胃壁缩动可将检手抬起,以感知其蠕动力量并可计算次数。正常时为每2分钟2~5次。 (2)叩诊:用手指或叩诊器在左肷部进行直接叩诊,以判定其内容物性状。正常时瘤胃上部为鼓音,由饥饿窝向下逐渐变为浊音。 (3)听诊:多用听诊器进行间接听诊,以判定瘤胃蠕动音的次数、强度、性质及持续时间。正常时,瘤胃随每次蠕动而出现逐渐增强又逐渐减弱的沙沙声,似吹风样或远雷声,健牛每2分钟为2~5次。 4.网胃触诊、叩诊及压迫检查法 网胃位于腹腔的左前下方,相当于第6—7肋骨间,前缘紧接膈,与心脏相邻,其后下部则位于剑状软骨之上。触诊时,检查者面向牛,蹲于左胸侧,屈曲右膝于牛腹下,将右肘支于右膝上,右手握拳并抵住剑状软骨突起部,然后用力抬腿并以拳顶压胃区,观察牛的反应。 (1)叩诊:于左侧心区后方的网胃区内,进行直接强叩诊或用拳轻击,观察牛反应。 (2)压迫法:由二人分别站于牛胸部两侧,各伸一只手于剑突下相互握紧,各将其另一只手放于牛的髻甲部。二人同时用力上抬紧握的手,并用放在髻甲部的手紧握其皮肤,以观察牛反应。或先用一木棒横放在牛的剑突下,由二人分别自两侧同时用力上抬,迅速下放并逐渐后移压迫网胃区,观察牛反应。 此外,让牛在上下坡路行走或做急转弯运动,观察其反应。 在进行上述检查时,正常牛无明显反应,病牛表现不安、痛苦、呻吟或抗拒并企图卧下。若网胃的疼痛表现敏感,常为创伤性网胃炎的特征。 5.瓣胃触诊和听诊 瓣胃检查在右侧第7~10肋骨间,肩关节水平线上下3厘米范围内进行。
(1)触诊:在右侧瓣胃区内进行强力触诊或以拳轻击,观察牛有无疼痛性反应。对瘦牛可使其左侧卧,在右肋弓下以手伸入进行冲击。
(2)听诊:在瓣胃区听取蠕动音。正常时呈断续性细小的捻发音,于采食后较为明显。主要判定蠕动音是否减弱或消失。 6.真胃触诊和听诊 真胃位于右腹部第9~ 11肋间的肋骨弓区。 (1)触诊:沿肋弓下进行深部触诊。尽可能将手指插入肋骨弓下方深处,向前下方强行压迫。对犊牛可使其侧卧进行深部触诊。主要判定是否有疼痛反应。 (2)听诊:在真胃区内,可听到类似肠音,呈流水声或含嗽音的蠕动音。主要判定其强弱和有无蠕动音的变化。 7.反刍、嗳气活动观察 通常在牛食后半小时到l小时,安静时或伏卧中进行。正常时,每昼夜进行4~10次,每次反刍持续时间为30~50分钟,每个返回口腔的食团,约再咀嚼30~50次。 (1)反刍活动的观察:主要判定反刍有无,开始出现反刍时间,每昼夜反刍次数,每次的持续时间及食团再咀嚼的力量等变化。 (2)暖气:正常牛每小时内可嗳气20~30次。当暖气时,可于左侧颈部沿食管沟看到由颈根部向上的气体移动波,同时可听到暖气时的特有音响。观察暖气活动时,主要判定其暖气的次数多少及是否完全停止。 8.直肠检查 直肠检查是将手伸入直肠内,隔着肠壁间接地对后部腹腔器官(胃、肠、肾、脾等)及盆腔器官(子宫、卵巢、盆腔骨骼、大血管等)进行触诊。直肠检查,不仅对这些部位的疾病诊断及妊娠诊断具有一定价值,而且对某些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1)准备工作:首先以六柱栏进行牛的保定,左右后肢应分别以足夹套固定于栏柱下端,以防后踢;为防止卧下及跳跃,要加腹带及压绳;尾向上或向一侧吊起。若腹围膨大,应先行盲肠穿刺或瘤胃穿刺排气,否则腹压过高,不宜检查,尤其是采取横卧保定时,易造成窒息而死亡;若牛的心脏功能减退,可先给予强心剂;若牛的腹疼剧烈,应先行镇静(可静脉注射5%水合氯醛酒精溶液100~ 300毫升或30%安乃近溶液20毫升)。为便于直肠检查,一般可先行温水毫升灌肠,以缓解直肠的紧张并排出蓄粪。 术者应剪短指甲并磨光,充分露出手臂并涂以润滑油,必要时用乳胶手套。
(2)操作方法:术者将检手拇指放于掌,其余四指并拢集聚成圆锥形,以旋转方式通过肛门而进入直肠,当肠内蓄积粪便时应将其取出,再行人手;如膀胱内贮有大量尿液,应对其按摩,因压迫刺激而产生反射排空,或人工导尿。人手沿肠腔方向缓慢伸入,直至检手套有部分直肠狭窄部肠管为止,方可进行检查。当被检牛频频努责时,人手可暂停前进或随之后退,即按照“努则退,缩则停,缓则进”的要领进行操作。切忌检手未找到肠管方向就盲目前进,或未套入狭窄部就急于检查。当狭窄部套手困难时,可以采取胳膊下压肛门的方法,诱导病牛作排粪反应,使狭窄部套在手上。如被检牛过度努责,必要时可用10%普鲁卡因10~30毫升作尾骶穴封闭。 检手套人部分直肠狭窄部或全部套入后,检手做适当地活动,用并拢的手指轻轻向周围触摸,根据脏器的位置、大小、形状、硬度、有无肠带、移动性及肠系膜状态等,判定病变的脏器及位置,病变的性质和程度。无论何时手指均应并拢,绝不允许叉开并随意地抓、搔锥刺肠壁,切忌粗暴,以免损伤肠管。并应按一定顺序进行检查。
(3)检查顺序:肛门及直肠。注意检查肛门的紧张度及附近有无寄生虫、黏液、肿瘤等,并感知直肠内容物的数量及性状,以及黏膜的温度和状态等。 骨盆腔内部。人手稍向前下方检查可摸到膀胱、子宫等。膀胱位于骨盆腔底部,无尿时,可感触到如梨状大小;当其内尿液过度充满时,感觉如一球形囊状物,有弹性、波动感。触诊骨盆腔壁光滑,注意有无脏器充塞或粘连现象,如被检牛有后肢运动障碍时,应注意有无盆骨骨折。 腹腔内部检查。牛的直肠检查,除主要用于母牛妊娠诊断外,对于肠阻塞、肠绞窄、肠套叠、真胃扭转及膀胱、肾脏等疾病也均有一定意义。 检手伸入直肠后,以水平方向渐次前进,当至结肠的后段“S”状弯曲部,即可按顺序检查。 瘤胃:在骨盆前口的左侧,可摸到瘤胃的背囊,其上部完全占据腹腔的左侧,触诊可感到有呈捏粉样硬度的内容物及瘤胃蠕动波。 肠:几乎全部位于腹腔的右半部。盲肠在骨盆口的前方,其尖端的一部分达骨盆腔内;结肠圆盘位于右肷部上方;空肠及回肠位于结肠圆盘及盲肠的下方;正常时各部肠管不易区别。 肾脏:左肾的位置决定于瘤胃内容物的充满程度,可左可右,可由第2—3腰椎延伸到第5—6腰椎;右肾悬垂于腹腔内,可以使之移动,或用手托起来,检查较为方便。主要注意其大小、形状、表面状态、硬度等。商家推广:山东农大牧业常年提供优质种牛种羊联系人:魏先生 微信号:w 电话: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畜牧开发区诚信第一,欢迎广大养殖户前来选购!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中国养牛行业公益性平台,只为养牛的你!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关节肿胀僵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