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有偏方吗?

中耳炎偏方
【导读】如果不幸患上了中耳炎,相信大家都想知道怎么去治疗好,我们都听过治疗疾病有一些偏方,它是得到人们的实践证实的效果比较好的治疗方法,于是很多人在患了病后想用一些偏方治疗。其实患了中耳炎大家首先要到医院检查,采取科学的措施治疗,然后可以适当的用一些偏方辅助治疗,让疾病尽早脱离我们身体。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款治疗中耳炎的偏方,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哦。
中耳炎是如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常见的症状就是患者会产生耳鸣、流脓等耳朵异常现象。常见的中耳炎类型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等几种。治疗中耳炎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医疗方面治疗中耳炎外,民间也有一些治疗中耳炎的有效方法,对于治疗中耳炎的效果相当明显,而且没有很大的危害,于是被人们流传下来,成为偏方。然而最主要的是能够对症治疗,不同类型的中耳炎要采取不同的偏方治疗,另外要使用耳道清洁液,做好耳朵的护理工作。不管用哪一种偏方,都应做好治疗与护理并举。需要注意,偏方有的可信,但是也可能有的偏方导致病情加重,所以还是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款治疗中耳炎的偏方。
中耳炎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患了中耳炎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民间流传着一些治疗中耳炎的有效偏方对治疗中耳炎有很好的帮助。下面妈妈百科为大家介绍几款治疗中耳炎的民间偏方。1、将鲜鸡血藤捣烂取汁。先用药棉将耳朵内的脓液擦干,再将药液滴入耳内,每次4~6滴,每天2次。2、将鸡蛋黄放在锅内慢慢地煎出油,将油取出后加冰片少许,滴入耳内,每天3次。3、取僵蚕、枯矾、冰片各3克,共研细末,吹入耳内。4、将穿山甲片烧炭存性,加入麝香少许,吹入耳内。5、取斑鸠粪、夜明砂各等量,共烧存性,研细末,吹入耳内。6、取五倍子1.5克、冰片1.2克,共研细末,用药棉擦干脓液后将药末吹入耳内,每天3次。
急性中耳炎较一般的中耳炎发病急,突然发生的耳痛,常伴有感冒或咳嗽,患者多为儿童,成人患者目前也呈上升趋势。在众多中耳炎患者当中,有绝大部分是由于细菌通过咽鼓管所造成的。通常急性炎的致病菌多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下面介绍一款治疗急性中耳炎的偏方,材料比较容易得到,如果没有蜈蚣的话,去药店买一般都会有。1、用棉棒蘸取耳道清洁液洗净患耳,除去脓性分泌物,再用干棉棒把外耳道拭干,然后吹入冰硼散,每日2次,轻者1日可愈。2、鲜柚叶捣烂取汁滴内耳。3、3滴,每日3次,3~7日即愈。4、蜈蚣3条,麻油100毫升,治疗中耳炎偏方把蜈蚣用麻油炸黑,去蜈蚣,取油滴耳,1日2次,至愈为止。5鲜野菊花叶,捣烂取汁,加冰片少许调匀,滴入耳内,日2次
如果是患了化脓性中耳炎,那么下面的偏方可能对你有帮助哦,取以下介绍的药物按规格按量来用就行。1、用核桃仁500克研细末,煮30分钟,趁热用双层纱布包好榨油,将0.9克冰片细末加入油中,加温搅拌,入瓶备用。用时先用双氧水洗去分泌物,蘸干,滴2~3滴油,日2~3次。2、治疗中耳炎偏方先把耳道脓洗净,再把25厘米长的活黄鳝切断尾端,让其鲜血滴入患耳内数滴,过15分钟血凝固后可回复原姿。一般1~2天即缓解。如疗效欠佳,如法再滴血。3、取大田螺(活的)1只,破顶加入冰片1.5克,待溶化后,把药液滴入患侧耳内即可。4、全蝎、枯矾各等分,研细末,治疗中耳炎偏方将患耳洗净拭干,撒入药粉少许,日1次,连用3~5日可愈
中耳炎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成药治疗、验方治疗、饮食治疗等。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成药治疗。(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2)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3)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2、验方治疗(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2)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连服3—4日。(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分2次煎服。(4)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每日数次,1次数滴。本方适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更佳3、饮食治疗(1)糖冬瓜30克、鲜九龙吐珠叶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剂,连服5天。本方对慢性中耳炎更佳。(2)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5剂。4、外治自疗法(1)取蛋黄1枚,放锅内加热翻炒,片刻油出滤出即可,炒时防焦。待冷却后取其油滴耳,每次3滴,每日2次。(2)蚯蚓5条,剖开后洗净,放白糖10克左右,30分钟后用洁净纱布滤出清液滴耳,每次4滴,每日3次。(3)新鲜猪胆汁50克,冰片5克,滴耳。(4)烂耳散少许,吹入耳内,每日3次。(5)生大蒜2只,丝瓜1只,共捣烂,布包挤汁,滴耳,每次3—4滴,每日3次。(6)胡桃肉捣油加冰片少许,滴入耳内。 ...
选择食物分类
五谷杂粮补品干果豆/乳/奶制品零食/小吃饮品/饮料调味品水产品/海鲜水果肉禽蛋/野味蔬菜/食用菌食物加工篇草药
选择适用人群
客户端下载(共1个回答)
aikang11470
对于这种中耳炎的手术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提出高听力,不是为了不流脓,主要是预防并发症。当然,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提出高术后的听力和干耳率。但是,
中医认为:耳朵流黄水(脓)的根本原因出在人的体内,而不是这个表象,需要中药调理。
肯定是取瘤的时候把神经损伤了
起诉吧,通过鉴定查知这个神经损伤是否完全无法避免,如果不是,你就可以获得赔偿。
从系统论观点分析,孩子作为家庭系统中的一员,孩子出了问题,反映出家庭中的问题如亲子关系不正常、家庭教育不科学等。同时,家里有多动症患儿,也常常会导致大人之间的关
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
大家还关注
(C)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爱问经验】有没有简单的方法治疗肝硬化?
肝硬化也逐渐迈入富贵病的行列,越来越多人患有肝硬化,如何治疗肝硬化效果好?肝硬化应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肝硬化应从饮食、睡眠、药物等方面综合作用...
【爱问经验】有没有简单的方法治疗肝硬化?
肝硬化也逐渐迈入富贵病的行列,越来越多人患有肝硬化,如何治疗肝硬化效果好?肝硬化应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肝硬化应从饮食、睡眠、药物等方面综合作用...
中耳炎-百科介绍
中耳炎是指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常见有分泌性中耳...
大家还关注【胆脂瘤型中耳炎复发】_中耳炎_危害_坏处_影响-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胆脂瘤型中耳炎复发后怎么办
很多的疾病都在治疗后因为对于一些事项护理方面注意不到位导致会出现复发的情况,其中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这种疾病就是如此,很多的患者在好不容易治疗好后又出现了复发的情况就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那么,胆脂瘤型中耳炎复发后怎么治疗?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危害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最危险的中耳炎,给患者造成的伤害非常巨大,而长期流脓并伴有恶臭、听力急速下降、也有的危险,如果长期治疗效果不好,可能引发严重的颅内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胆脂瘤型中耳炎之所以会发生并发症,是因为中耳的顶壁称为鼓室盖,鼓室仅借此薄骨壁与颅中窝大脑颞叶分隔,乳突后壁又借乙状窦骨板与小脑相近,这两种中耳炎具有侵蚀,破坏的因素,一旦骨壁腐蚀,感染可经此进入颅内,引起脑膜外,脑膜,脑实质的炎症,局限形成脓肿。
1、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抗菌、排脓、止痛等方法对症治疗,目前多选用激素类或消炎药。可以选用苗医药进行治疗,雷山县福源诊所“六味通窍灵”是苗医治疗胆脂瘤性中耳炎的首选药物,内服加外用,效果不错。
2、咽鼓管吹张法:采用咽鼓管吹张器、捏鼻鼓气法促使咽鼓管通畅,或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达到通畅和引流的目的;但泼尼松龙为激素类药,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易产生耐药性。
3、手术治疗:?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者,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但不能直接清除病灶,术后易复发。?中耳积液者,可行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及置管术,然而手术风险较大,成本高,有创口感染的可能。
在出现胆脂瘤型中耳炎复发后提醒患者的是一定不要着急,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应该知道了怎么去治疗出现复发的情况。所以说很多的疾病都是有治疗的方式的,别担心和焦虑保持正确和乐观的心态才是治疗及的最佳状态。
4023阅读4137阅读3916阅读4768阅读3216阅读3746阅读3259阅读
3822阅读3747阅读3797阅读4192阅读3112阅读3289阅读3019阅读
09:03:40 15:28:55 19:21:54 10:40:25 09:48:58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化脓性中耳炎治疗偏方 耳痛油冰麝散虎耳草
化脓性中耳炎
【病因与症状】
化脓性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中耳道因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 球菌等化脓性致病菌侵入而引起的炎症性病变。临床有急性、慢性之分。
中医学多称本病为&脓耳&。其发生原因,急性者多冈外感风热邪毒, 上干耳窍。或肝胆湿热,蕴结于耳所致。慢性者,多因急性期失治、误治, 正虚邪恶而成。邪毒滞留,若脾虚运化不及,湿泛于耳,则成脾虚湿盛之症; 如余邪不清,脓水久流,肾阴亏虚,则成肾虚邪聚之症。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易在全身抵抗力降低时发生,患者中以儿童更为多见。 主要病变是中耳粘膜脓肿,中耳内出现粘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
化脓前期多表现为耳部疼痛,耳内闭塞、发胀,甚则听力明。、显减退;在 小儿则常出现突然高热,哭闹不安,甚或出现抽搐,颇似脑膜炎,有的出现 急性肠胃炎症状。化脓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不退,一旦鼓膜穿孔,体温多很快 下降,全身情况大为改善。耳部疼痛如钻刺状,呈跳动性,不能入睡;鼓膜 穿孔后,疼痛减轻或消失。小儿则不能很好吃奶,或不时摇头,用手搔抓病 耳。如病变波及乳突则耳后部分有明显压痛或红肿,听力明显下降。
局部检查,在未穿孔前可见鼓膜急性充血,并因脓液增加而凸起;穿后 鼓膜下方有一博动光亮点,有脓流出后,以后鼓膜充血减退,渗液减少,穿 孔可逐渐愈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按病理变化可分成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3种。3 型中耳炎的症状不完全一样,其特点如下:
1。单纯型间歇性流脓,为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常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增 多,无臭味,如有腐败菌感染可有轻度臭味,经滴消炎药后可很快消失。听 力减退一般较轻,耳聋为传音性,鼓膜穿孑L,伴有肿胀或增厚。
2。骨疡型有持续性的脓性分泌物流出,有臭味,鼓膜穿孔较大,常有肉芽组织或息肉,耳聋,时有耳鸣或轻度眩晕。
3。胆脂瘤型持续流脓,量小而有腐臭味,有时有脓痂,鼓膜有穿孔,听 力不同程度减退,早期为传音性,晚期为混合性,轻度耳鸣、眩晕感。
【西医疗法】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局部治疗可用3%双氧水清洗脓液,用氯霉素或红霉素等抗生素滴 耳液滴耳。
(2)全身治疗可应用磺胺类或青霉素、先锋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
(3)手术治疗如耳痛和发热经久不退,鼓膜检查发现明显外凸而未穿 孔,可行鼓膜穿刺或切开术,以排除中耳腔内脓液。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单纯型的治疗首先是清洁耳道脓液,方法是病耳朝上,滴入3%过 氧化氢溶液3~5滴,保留l~2分钟任其起泡沫后流出,用棉签蘸净。然后 将病侧耳郭向上方轻拉,将药水3~5滴对准耳道滴人,并用手指向耳屏挤压 3~5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处进人中耳,每日3次。常用的滴耳药有 0。25%氯霉素、红霉素液,4%硼酸乙醇、0。3%氧氟沙星、3%林可霉素等。 鼓膜干性小穿孑L可用50%三氯醋酸烧灼穿孔边缘,促使愈合;较大的干性穿 孔,若听小骨完整,听力检查骨传导较好者,可行鼓膜修补术。
(2)骨疡型的治疗应清除肉芽、息肉,行鼓室成形术。手术适应证为脓 液已干、咽鼓管通畅、听力测验骨传导尚好等。
(3)胆脂瘤型的治疗应行乳突根治术或鼓室成形术,彻底清除病变,预 防并发症。如已发生并发症,则须及时手术,同时用抗生素等药物。
【中医验方】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风热邪毒型证见起病急,耳内跳痛、胀闷感,听力减退。检查见鼓 膜表面血管纹明显,呈放射状排列。伴见发热、恶寒、鼻塞等。舌红、苔薄 黄,脉浮数。治宜疏散风热,解毒止痛。方用银翘散加减:连翘、荆芥、牛 蒡子、蔓荆子、乳香、没药、淡豆豉各10克,金银花、野菊花、大青叶各 15克。
(2)肝胆湿热型耳内疼痛剧烈,致患者夜不能寐,听力减退。鼓膜弥漫性充血,标志消失。伴发热,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 厚,脉弦数。治宜清泻肝火,解毒止痛。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 子、黄芩、柴胡、木通、泽泻、板蓝根各10克,牛蒡子、芒硝、当归尾、生 地黄各15克。
(3)热毒壅结型证见耳痛呈搏动状,流脓后耳痛减轻。听力略有恢复, 鼓膜充血,表面可见脓液溢出之反光点,发热消退,舌红、苔黄,脉数。治 宜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方用连翘菊花饮加减:连翘、野菊花、紫花地丁、 蚤休、乳香、没药、白芷、穿山甲、皂角刺各10克。金银花、天花粉、当归 尾、赤芍、陈皮各15克。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脾虚湿盛型证见患耳流脓,时轻时重,缠绵日久。流脓量多且较清 稀,一般无臭味。听力有所下降。检查见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有较多清 稀脓液。伴头昏痛,面色萎黄,倦怠无力,纳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苔 白腻,脉细弱。治宜健脾渗湿,补托排脓。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党参、白 术、茯苓、山药、扁豆、莲子、薏苡仁、桔梗、砂仁、炙甘草、白芷、皂角 刺各10克。金银花、当归尾、黄芪各15克。
(2)肾阴亏虚型耳内流脓量少、质稠,日久不愈,并有臭味。耳聋较 重,并有耳鸣。检查见鼓膜边缘穿孔,经穿孔可见肉芽、息肉或豆腐渣样物。 伴头晕神疲,腰膝酸软,遗精早泄等。舌红、苔少,脉细。治宜补肾培元, 去腐化浊。用六味地黄丸加味:熟地黄、山萸肉各30克,山药、茯苓、泽 泻、丹皮、白芷、鱼腥草、桃仁、红花、穿山甲、皂角刺各10克。
【民间偏方】
方1:耳痛油治化脓性中耳炎
配方:苦参15克,冰片6克,香油30克。
制用法:将香油用锅勺盛之置火上,烧沸,立即将苦参放入,待其焦黄 即捞出,再将冰片放人搅匀,待凉备用。每日滴耳3次,每次2~3滴。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用治风火湿热或污水灌耳而诱发的急性化脓性中 耳炎。
方2:冰麝散治化脓性中耳炎
配方:冰片9克,麝香0。5克,樟丹12克,枯矾9克,龙骨15克。
制用法:共研极细末,装瓷瓶内密封备用。用时先取双氧水洗净患耳脓 汁,拭干后吹上冰麝散少许,每日用药一次。
功效:祛脓消炎,通络开窍。主治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方3:虎耳草治化脓性中耳炎
配方:虎耳草(鲜叶)数片,冰片适量。
制用法:将虎耳草鲜叶捣汁,用纱布过滤,加入冰片适量,装入眼药水 瓶内备用。用时,先用3%过氧化氢液冲洗外耳道,将脓汁及分泌物清洗干 净,然后将虎耳草滴耳液滴入耳内,每次1~2滴,每日3次。
功效:主治化脓性中耳炎。
方4:螵蛸散治化脓性中耳炎
配方:海螵蛸1克,麝香、冰片各0。3克,黄连1。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置于有盖的干净小瓶内,加注射用水5毫 升浸泡备用。如脓液中央有血液者,可加红花O。5克。用时,在耳垂后凹处 轻轻挤压排出脓液,然后滴人5滴药液。患侧耳道向上,静卧10分钟再活 动。每日滴药3次。
功效:主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饮食疗法】
方l:桑菊茶治中耳炎
原料:桑叶10克,菊花10克,茶叶6克。
制用法:上药共煎水,代茶饮。
功效:清肝平肝,泄热凉血。方中桑叶苦甘寒,平肝凉血,轻清疏散, 善散风热之邪;菊花甘苦微寒,清芳疏泄,善散风热邪气,甘凉益阴,苦可 泄热,清热解毒;茶叶清热。用于中耳炎初起,耳痛、头晕等症。
方2:白菜薄荷芦根汤治中耳炎
原料:大白菜根3~4个,芦根10克,薄荷3克。
制用法:水煎15~20分钟,趁热分2次服下。
功效:辛凉发散,疏风清热。用于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中耳炎。
附注:大白菜根,芦根可清肺胃气分之热,因清淡不腻,生津而无敛邪 之弊,且可清肺热,利小便,导肺部热毒从小便排出;薄荷辛凉,轻清透散, 芳香通窍,疏散上焦风热。
方3:椒盐雀肉治中耳炎
原料:麻雀3~5只,花椒、盐少许。
制用法:用植物油将去毛、洗净的麻雀炸熟,放人少许花椒粉、盐即可。 每日1剂,连食数日。
功效:适用于肾虚型中耳炎。
方4:麻雀肉饼治中耳炎
原料:麻雀5只,猪瘦肉200克,黄酒、生粉适量。
制用法:麻雀肉与猪肉共剁成肉泥,加入黄酒、生粉和匀,做成圆饼, 置饭面上蒸熟食刚。功效:补肾培元。适用于化脓性中耳炎,属肾元亏损、 邪毒停聚型,耳内流脓、日久不愈,量不甚多,或污秽或成块状,并有臭味, 听力减退多较明显。
方5:苡米粥治中耳炎
原料:苡米50克,大米1 00克。
制用法:煮粥食用,日1次。
功效:健脾清热利湿。方中苡米甘淡微寒,既可健脾,又可清热利湿, 配合健脾之大米,可用于中耳炎之脾虚而兼湿热者。
【生活宜忌】
1。注意预防和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防病菌自耳咽管进入鼓室。
2。婴儿哺乳体位不宜平躺,而应使其上身体位较高,以免呛奶时将食物 呛人耳咽管。
3。有鼓膜穿孔的患者严禁游泳,避免污水人耳。
4。洗头、洗澡时将将耳孔塞住,避免有水进入;如有水入耳时,要尽早 拭干,保持外耳道清洁。
5。感冒及有鼻部疾病者不宜用力擤鼻,以免将病菌压入耳咽管。
,中耳炎,化脓,化脓性中耳炎,流脓,清热,耳痛,风热,冰片,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热
声明:部分未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为"秘方集"整理或分享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脂瘤型中耳炎.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