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莱姆病如何治疗疫苗没?

FDA批准莱姆病疫苗--《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9年03期
FDA批准莱姆病疫苗
【摘要】:正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第一种莱姆病疫苗。这种重组外表面蛋白A(OspA)疫苗于0、1和12月接种3剂,用于15~70岁人群预防莱姆病的自动免疫。高危人群是在有大批伯氏疏螺旋体感染蝉出没的草原或林区生活、工作或旅游的人群。FDA称此疫苗接种3剂后能为大多数人提供保护作用,但不能预防所有的莱姆病病例。因此应告知接受疫苗的患者完成全程免疫的重要性,并继续采取标准的预防措施,包括穿保护衣、应用驱蜱剂和灭蜱。
【关键词】:
【分类号】:R954【正文快照】: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第一种莱姆病疫苗。这种重组外表面蛋白A(OSPA)疫苗于0、1和12月接种3剂,用于15~70岁人群预防莱姆病的自动免疫。高危人群是在有大批伯氏疏螺旋体感染蝉出没的草原或林区生活、工作或旅游的人群。FDA称此疫苗接种3剂后能为大多数人提供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晓东;[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2000年03期
李春元;[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2年05期
李春元;[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3年02期
李春元;[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3年03期
石奇龙;[J];上海医药;2004年07期
陶冶;[J];生物技术通报;1996年02期
黄东临;[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2001年02期
;[J];中国处方药;2002年01期
陈苏红;[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3年05期
黄逸生;[J];循证医学;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蓉;李欣;陈淑杰;冉胤威;杜俊蓉;;[A];2004年中国西部药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4年
钱妍;赵春景;喻娅婷;;[A];2004年中国西部药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4年
张胜利;祝仕清;牛长群;;[A];2002年灵长类实验动物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代纪明;[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郑屠编译;[N];医药经济报;2003年
;[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许侠 林乾;[N];中国医药报;2003年
;[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列欢;[N];医药经济报;2003年
郑屠编译;[N];医药经济报;2003年
;[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郑屠编译;[N];医药经济报;2003年
郑屠编译;[N];医药经济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Lyme disease
疫苗预防:
就诊科室:
莱姆病动物莱姆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现已查明有30多种野生动物(鼠、鹿、兔、狐、狼等),49种鸟类及多种家畜(狗、牛、马等)可作为莱姆病的动物宿主。其中啮齿类动物由于其数量多、分布广及感染率高是莱姆病的传染源。美国以野鼠中的白足鼠和驯养动物中的白尾鹿为主,中国报告有黑线姬鼠、黄胸鼠、褐家鼠、白足鼠及棕背等。因此认为莱姆病疫源地的存在是伯氏疏螺旋体通过动物-蜱-动物的传播循环而建立起来的然而中国从小型啮齿动物胎鼠分离到病原体,表明垂直传播也是疫源地维持的重要方式之一。莱姆病传播媒介为节肢动物-硬蜱,欧洲疫源地主要为蓖籽硬蜱(lxodes ricinus),北美东部疫源地主要为肩突硬蜱(I.scapularis,过去误定为达敏硬蜱I.dammini),北美西部疫源地主要为太平洋硬蜱(I.pacificus)东亚疫源地在中国东北林区全沟硬蜱(I.persulcatus)为优势蜱种(占80%),带螺旋体率高达20%~50%,因而成为北方林区主要传播媒介长江中下游林区疫源地二棘血蜱(Haemaphysalis bispinosa)为优势蜱种(占85%),带螺旋体率为16%~40%,提示为该地区的重要生物媒介。中国南方疫源地的粒形硬蜱(I.granulatus)、寄麝硬蜱(I.moschiferi)均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也是莱姆病传播媒介。人群对莱姆病原体普遍易感。重疫区可有10%~20%的居民受过感染人体感染后可表现临床上的莱姆病或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两者比例大致为1∶1。感染后可出现高效价的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前者多在4~6个月内降至正常水平;后者可保持数月甚至数年。也有报道在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升高3~4年后仍出现莱姆病临床症状,因而此IgG抗体对人体是保护作用还是致病作用,尚待研究。
(1)地区分布:莱姆病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存在,特别是在北半球分布广泛。全球已有50多个中国报道均有莱姆病发生,其中以美国最多病例已遍及49个州。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从1982年开始监测以来,至今已有10万病例报道。欧洲各国每年也有5万例以上患者,在日本、埃及、南非等国也有病例报道。(2)时间分布:莱姆病的发病时间有一定的季节性,每年有两个感染高峰期,即6月与10月,其中以6月份最明显。但在近太平洋地区多数患者发病时间为1~5月间中国东北林区为4~8月份,福建林区为5~9月份其季节性发病高峰与当地蜱类的数量及活动高峰相一致。(3)人群分布:发病以青壮年居多,与职业相关密切。以野外工作者、林业工人感染率较高。据报道疫区室外工作人员劳动一天后有40%被蜱叮咬史,或可从其皮肤、衣服等处找到蜱。室外消遣活动如狩猎、垂钓和旅游等均可增加感染莱姆病的危险性。
莱姆病的病原体在1982年由Burgdorferi和Barbour等首先证实是一种新种疏螺旋体,称为伯氏包柔螺旋体(B.Burgdorferi),简称伯氏疏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是一种单细胞疏松盘绕的左旋螺旋体,长10~40μm宽0.2~0.3μm有3~7个疏松和不规则的螺旋,两端稍尖,是包柔螺旋体属中菌体最长而直径最窄的一种。运动活泼可有扭转、翻滚、抖动等多种方式。革兰染色阴性,吉姆萨或瑞氏染色呈淡红的蓝色,Eosin Thiazin染色呈青紫色到浅紫色,镀银染色能使螺旋体着色良好。电镜下可见外膜和鞭毛(7~12根不等),鞭毛位于外膜与原生质之间,故又称内鞭毛(endoflagellum),与运动有关。在微需氧条件下30~34℃在BSK-Ⅱ(Barbour Stoenner Killy-Ⅱ)培养基中生长良好,生长缓慢,一般需2~5周才可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查到。该螺旋体有鞭毛与外膜两种抗原性蛋白:①鞭毛蛋白(flagellin)分子量为41×103,编码基因于染色体上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最早致机体产生特异性IgM抗体,其高峰滴度常在感染后6~8周,以后下降;②外膜由脂蛋白微粒组成,具有抗原性的外膜表面蛋白有OspA(outer surface protein A,分子量为31×103~32×103),OspB(分子量为34×103~36×103)及OspC(体外培养不表达,分子量为21×103),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IgG和Iga抗体,从感染后2~3个月开始,滴度逐渐增加并可保持多年。外膜蛋白在疾病过程中可发生抗原性变异。长期来认为莱姆病的病原体只有伯氏疏螺旋体一个种,近来依据5S-23SrRNA基因间隔区MseI限制性片段,结合DNA-DNA杂交同源性分析了世界各地分离的莱姆病菌株,至少有10个基因种(genospecies),其中可以引起莱姆病的至少有三个基因种:①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burgdorferi sensu stricto),以美国、欧洲为主;②伽氏疏螺旋体(B.garinii)以欧洲和日本为主;③阿弗西尼疏螺旋体(B.afzelii)亦从欧洲和日本分离出。中国分离的大部分菌株的蛋白图谱更接近于欧洲菌株,以伽氏和阿弗西尼疏螺旋体占优势。莱姆病螺旋体在潮湿及低温情况下抵抗力较强,但对热、干燥和一般消毒剂均能使其灭活。
早期发现1975年首先发现于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镇的儿童中,表现为成批发生的原因不明的关节炎,当时称为莱姆关节炎。随后不少病例陆续出现神经症状和心脏异常,呈多系统疾病,故改称为莱姆病。病原确定莱姆病1982年美国学者在蜱体的中肠内分离出螺旋体,确定为本病的病原体。该螺旋体经鉴定属于疏螺旋体,命名为布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BB)。革兰氏染色阴性,其螺纹较稀疏,呈逆时针方向扭曲,平均长度为 30m。与大多数螺旋体相似,BB极为纤细,其细胞直径仅为 0.18~0.25m,可通过大多数细菌网筛滤过。使用暗视野显微镜可以观察其活动情况。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4~37℃。一般存在于寄主的组织内,在血液中很难找到病原体。
与螺旋体的直接感染有关,但感染因子所激发的异常免疫反应也是参与发病的重要因素。据报告BB细胞壁外层的脂多糖可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后者可引起强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有人认为病原体在关节滑膜中诱导产生的白细胞介素,可能与莱姆关节炎的发病有关。
硬蜱为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美国为达敏硬蜱和太平洋硬蜱,在欧洲为蓖子硬蜱,尚未在其他蜱类发现BB。蜱叮咬是感染的主要途径。蜱的成虫、幼虫和活动蛹均可叮咬人类。在蜱的生活周期中,蛹期的蜱是疾病的主要传播者。在美国,莱姆病的发病高峰在6~7月间,正值活动蛹的活跃季节。活动蛹的体积极小,仅1~2mm,不易被发现,因此只有32%患者有主觉叮咬史。蜱叮咬寄主时病原体可通过蜱反流的肠内容物、唾液或粪便侵入寄主体内。蜱为慢食吸血节肢动物,叮咬一次需数日之久,因此在24小时内将蜱驱走可大大减少莱姆病的发病率。除蜱以外,有人发现蚊和厩蝇也可以传播本病。狗和鼠类之间可以通过尿液直接传染。在流行地区,马和狗有较高的感染率。狗可将蜱带入家中,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主要症状(1)潜伏期3~32天,平均7天左右。临床症状可分三期。(2)第一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的慢性游走性红斑,见于大多数病例。病初常伴有乏力、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亦可出现脑膜刺激征。局部和全身淋巴结可肿大。偶有脾肿大、肝炎、咽炎、结膜炎、虹膜炎或睾丸肿胀。(3)第二期,发病后数周或数月,15%和8%的患者分别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脏受累的征象。(4)第三期,感染后数周至2年内,约80%左右的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关节症状如关节疼痛、关节炎或慢性侵袭性滑膜炎。以膝、肘、髋等大关节多发,小关节周围组织亦可受累。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及肿胀,膝关节可有少量积液。常反复发作。主要体征(1)皮肤病变,常为首发症状,特征性表现为慢性游走性红斑,初起为红色斑疹或丘疹,逐渐扩大成环殂损害。一般出现在蜱叮咬后3~32天,好发于躯干、大腿、腹股沟、腋下等处。(2)神经系统病变,约见于15%的患者,与皮疹同时或消退后1~6周出现。表现为脑膜炎、脑神经炎、舞蹈症、小脑共济失调,出现脑膜刺激征、昏迷、面瘫或三叉神经痛等。(3)心脏病变,见于8%左右的患者,常于皮损出现3周后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心包炎或全心炎等。(4)关节病变,约见于60%的患者,多累及大关节,尤其是膝关节,反复发作肿胀、疼痛,10%的患者可转变为慢性关节炎。(5)其他表现,发热、乏力、肌痛、恶心、呕吐、结膜炎、虹膜炎、淋巴结及肝脾大等。并发症1、脑部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神经系统受到损害时,可并发脑脊髓膜炎、脑炎、颅神经炎、运动和感觉神经炎,亦可发生舞蹈病、小脑共济失调、脊髓炎。2、心脏广泛受累时,可出现急性心肌心包炎(指发生在心包的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同时合并心肌炎和心内膜炎。本病大都继发于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以非特异性、结核性、化脓性、风湿性心包炎较为常见。另外,心肌梗塞、尿毒症和肿瘤等引起的心包炎也较常见。3、关节并发症:关节致残、血管翳形成、骨与软骨侵蚀。4、眼睛并发症:虹膜炎、甚至全眼炎而导致视力丧失。5、其他并发症:还可见到闭塞性动脉内膜炎。晚期,罕见慢性神经病变还有横贯性脊髓炎、弥漫性感觉性轴突神经病、CNS髓鞘脱失性损害等。
1、血象 (血象是指血液化验的整个结果,包括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和血小板数目等等。)外周血象多在正常范围,偶有白细胞增多伴核左移现象,血沉常增快。2、血清学检测 目前用于莱姆病特异性抗体检测的血清试验,其诊断试剂及检测程序尚缺乏标准化,存在一定的假阴性与假阳性;抗体检测的假阴性也见于在感染后3~4周内的“窗口期”或已用抗生素治疗后的患者,因而必须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作出解释。(1)蛋白印迹法:此法的敏感度与特异性均优于IFA及ELISA。可用此法证实经ELISA,结果可疑者。(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其敏感度与特异性均优于IFA。国内应用超声处理及葡聚糖层析纯化的抗确检测特异性抗体。(3)间接免疫荧光(IFA)试验:国内常以血清抗B31(美国标准菌株)IFA IgG抗体≥1∶128或双份血清抗体效价4倍以上增高者作为诊断依据。可检测血液或脑脊液的特异性抗体,其中IgM抗体≥1∶64为阳性,多在EM发生后2~4周出现,6~8周达高峰,大多数患者4~6个月内降至正常水平。IgG抗体多在病后6~8周内开始升高,4~6个月达高峰,维持数月或数年。3、血液 血清冷沉淀球蛋白总量常增加100 mg/L以上(正常值为<80 mg/L)。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伴有心肌或肝脏受累者可同时有ALT及AST增高。4、病原学检查(1)直接或染色找病原体:取患者的皮肤、滑膜、淋巴结等组织及脑脊液等标本,用暗视野显微镜或银染色检查伯氏疏螺旋体,可快速作出病原学诊断,但检出率低。(2)病原体分离:从患者皮肤、淋巴结、血液、脑脊液、关节滑液、皮肤灌洗液等标本分离病原体,其中病变周围皮肤阳性率较高(86%)。分离方法有:①取标本接种于含6 ml BSK-Ⅱ培养基管内,置33℃培养,检查1次/周。②将标本接种于金黄地鼠(体重50 g),1~1.5ml/只,接种后7~14天,无菌解剖,取脾和肾组织研碎,分别接种于BSK-Ⅱ培养基中培养。(3)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简称PCR,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放大特定的DNA片段。可看作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依据伯氏疏螺旋体独特的5S~23SrRNA基因结构,设计引物,检测患者血、尿、脑脊液及皮肤标本等莱姆病螺旋体DNA(Bb-DNA),其敏感水平最高达2×10-4Pg(1个Bb约含2×10-3pgDNA),并同时可测出所感染菌株的基因型。5、体液检测:神经系统受累者,脑脊液白细胞可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及蛋白变化不大,但免疫球蛋白稍增高。6、组织病理:为血管周围和间质的混合细胞浸润,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细胞。Walthin-Starry染色在真皮上部可见螺旋体。
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视网膜血管炎、先天性莱姆病、心房颤动、心包炎。
莱姆病的诊断有赖于对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①流行病学资料:近数日至数月曾到过疫区,或有蜱叮咬史;②临床表现:早期有典型皮肤损害即ECM者以后又有心脏、神经、关节等受累;③实验室检查:从感染组织或体液中分离到病原体,或检测到特异性抗体。
慢性游走性红斑是早期的特征性表现,具有诊断意义,但20~40%患者不出现此种红斑。BB在患者组织内和血液内的数量很少,不易找到。BB的分离培养也较为困难。目前,血清抗BB抗体IgM和IgG的测定是诊断本病最灵敏和特异的检查方法,常用测定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 IgM抗体的高峰多出现在患病后3~6周时,而IgG抗体升高较慢,高峰通常在数月以后。两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7~90%和90~100%。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1、风湿病:该病有发热、环形红斑、关节炎及心脏受累等,可依据血清溶血性链球菌抗体,包括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激酶、抗透明质酸酶及抗M蛋白抗体等增高,C反应蛋白阳性及病原学检查等有助鉴别。2、类风湿关节炎:该病为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对称性多关节炎,从小关节开始,以后累及大关节。血清中类风湿因子及抗类风湿协同抗原抗体(抗RANA抗体)阳性,关节腔穿刺液找到类风湿细胞及X线检查等,一般可以鉴别。3、鼠咬热:该病由小螺菌及念珠状链杆菌所致,有发热、皮疹、游走性关节痛、心肌炎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易与莱姆病混淆。可根据典型的ECM、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查等进行鉴别。4、恙虫病:恙螨幼虫叮咬处之皮肤焦痂和溃疡的特点,斑丘疹和淋巴结肿大与EM不同,血清外-斐反应(OXk)及间接免疫荧光测定特异抗体有助诊断。5、梅毒:两者均有皮肤、心脏、神经和关节病变,以及由于疏螺旋体属和梅毒密螺旋体属之间有共同抗原性,梅毒患者亦可出现抗莱姆病螺旋体的交叉反应性抗体。然而,梅毒血甭试验阴性结果有助于莱姆病和梅毒的区别。其他尚需与病毒性脑炎、神经炎及真菌感染的皮肤病相鉴别。
治疗方案根据临床对照资料和临床经验而发展。由于很难证实细菌确已清除,而有些症状治疗后还常会持续存在,因此确定抗生素治疗终点并非都是轻而易举的事。1、早期莱姆病的治疗 早期口服抗生素治疗,EM通常都会立即消失,一般不致再发生后期重大后遗症(心肌炎、脑膜脑炎、复发性关节炎等)。因此立即治疗甚为重要,尽管这类病人可能很易复感。用药:抗生素选择及剂量均见遵医生嘱咐,阿莫西林(及多西环素)皆常选用。如怀疑同时伴有HGE,青霉素即无效验,应首选多西环素。副作用:约10%莱姆病患者抗生素治疗24小时内,发生Jarisch-Herxheimer样反应(发热增高,皮疹更红,或疼痛更甚)。无论以何药治疗,约30%~50%病人头痛、筋骨痛及疲惫等可能短暂(数小时至数日)复发,疲惫则可持续较长时间。现在还不清楚发生这些症状的原因,可能为未降解的螺旋体抗原而非活螺旋体所致。抗生素治疗前有播散性证候(多发性皮肤损害、头痛、发热、淋巴腺病)以及Bell样麻痹病人,反应消失迟延的风险最大。2、较晚期莱姆病的治疗 对莱姆脑膜炎无论是否伴有其他神经证候(脑神经病或神经根神经病),治疗用药:青霉素G静脉注射,每天2000万单位,6次分注,共10天,但实际上疗程常延续至3~4周。头痛和颈项强硬一般于治疗第2天开始减轻,7~10天消失;运动缺失及神经根痛常需7~8周才能完全消失,但无须以此而延长抗生素疗程。单独Bell样麻痹,口服治疗即可,但这些病人后期残留后发病的风险,比无神经播散证候的早期患者大。用药及注意事项:泼尼松40~60mg/d分次服用,过去似能以此加速高度心阻滞的恢复,但在抗生素应用期间,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则须慎重,因为它可能有碍病原体的清除。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多西环素(100mg2次/d)是合理的,但尚未作过正式评估。如有二、三度心阻滞,应收住院以利心脏监护及静脉注射抗生素,完全心阻滞者偶须暂时起搏。
多数预后好,少数严重病例预后差。
莱姆病莱姆病早期发现及时抗病原治疗,其预后一般良好能在播散感染期(即二期)进行治疗,绝大多数能在1年或一年半内获痊愈。若在晚期或持续感染期进行治疗,大多数也能缓解,但偶有关节炎复发;也可能出现莱姆病后综合征(post-1ymedisease syndrome),即病人经抗病原治疗后,螺旋体死亡残留细胞引起皮炎及自身免疫反应等表现。对有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者,少数可能留有后遗症或残疾。
1.管理传染源 疫区应发动群众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灭鼠。对感染的家畜及宠物应进行治疗。2.切断传播途径 主要是消灭硬蜱应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在流行区铲除杂草,改造环境。野外作业时,可用药物喷洒地面周围以达到杀灭硬蜱。3.个人防护 在发病季节避免在草地上坐卧及晒衣服在流行区野外作业时应扎紧袖口领口及裤脚口,防止硬蜱进入人体内叮咬。若发现有蜱叮咬时,及早(24h内)将其除去,并使用抗生素,可以达到预防目的。近来国外已应用重组OspA亚单位疫苗,经人群试验观察已证实其有效和安全,首剂注射后第1个月和第12个月分别加强注射1次。中国根据流行基因型研制莱姆病的疫苗也已经启动。
求医网莱姆病专题
莱姆病求医网()创立于2000年,是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核心平台,我们力求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医疗网站。求医网正在努力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和专业的在线咨询服务,同时建立海量信息库为患者提供最全面的医疗信息资讯…… 详细 >>本词条全部内容由词条认领机构及智愿者共同编辑,互动百科权威评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全科医学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3次
参与编辑人数:21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20:38
贡献光荣榜当前位置:&>&&>&&-&&正文
打一场莱姆病歼灭战:不缺点子缺什么
来源:中国科学网
目前,环境、生态、社会和人口因素等产生了一个“完美风暴”,导致更多扁虱遍及北美。  Rick Ostfeld认为战胜莱姆病或许可以将部分目标定位于老鼠。图片来源:Robin Moore在6月底一个气候宜人的日子里,Scott Williams正等着一只白足鼠入睡。作为美国康涅狄格州农业试验站的野生生物学家,Williams只是将这只动物从陷阱中转移到包含麻醉剂棉球的塑料袋里。等老鼠的呼吸开始减慢,Williams就将其取出,采血、称重、放置耳标以便确认身份,并检查它们身上的虱子。他必须快速完成这些工作,因为白足鼠将在2分钟后清醒,然后变得十分暴躁。Williams在检查接种过疫苗的老鼠能否抵御伯氏疏螺旋体菌——美国莱姆病的罪魁祸首。莱姆病是由扁虱叮咬而出现麻疹、发烧等症状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卫生官员也在饶有兴趣地观察效果。康涅狄格州是美国人感染莱姆病比例最高的州之一,6月正是传播峰值出现时间。美国疾控中心(CDC)数据显示,伯氏疏螺旋体菌每年约感染32.9万美国居民。尽管大部分患者都立刻接受治疗并迅速康复,但仍有1/5的患者发展出长期并威胁生命的潜在症状,包括心脏、视力或记忆力问题以及关节疼痛。而且,很多人被多次感染,Williams曾三次患过莱姆病。Williams的方法是若干阻止这种蜱传播疾病的尝试之一。类似老鼠疫苗等策略,通过将传播和扩大这种疾病的野生生物作为标靶,阻断病原体的生态路径。还有一些策略,例如复活人类莱姆病疫苗等,旨在保护人们免受直接感染。另一个更激进的方法是破坏蜱虫叮咬人类或其他动物的能力以阻断这种疾病在美国、欧洲、非洲和亚洲的传播。毫无疑问,该领域需要创造性的解决方法。许多被长期推荐的干预措施,例如使用杀虫剂或控制鹿的数量,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喜忧参半的成功。甚至还有一些由来已久的保护措施——大部分人习惯使用——却没有证据基础。“我们告诉人们穿防水布,进行扁虱检查,一旦在野外就用大量水冲洗。但几乎没有数据显示这些措施能减少人类感染。”CDC 媒传疾病部门负责人Ben Beard解释道。气候变化、人口向农村地区回流等复杂因素,使得蜱传播疾病正成为全世界健康威胁。自1992年以来,美国莱姆病患者数量增至三倍,尽管部分原因是警觉性下降。莱姆病也成为欧洲部分地区和蒙古的公共健康问题。另外,在非洲、中东和南欧等地,扁虱能够传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其中40%的病例是致命性的。而且,在塞内加尔部分地区,1/20的居民受到蜱传播回归热的威胁。(回归热是由回归热螺旋体经虫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周期性高热伴全身疼痛、肝脾肿大和出血倾向。)Beard表示,在美国,扁虱传播的疾病约有16种,包括边虫病、巴贝西虫病、埃里希体病和落基山斑疹热等。为了应对威胁,在7月发布的一份立场声明中,美国昆虫协会提出针对蜱传播疾病的国家战略。声明提到:“目前,环境、生态、社会和人口因素等,产生了一个‘完美风暴’,导致更多扁虱遍及北美更多地区。”后花园战场Williams贴上标签后,立刻释放了老鼠。在进一步研究中,他没有发现这只老鼠携带扁虱。康涅狄格州有的家庭自愿设置陷阱,以便为老鼠注射疫苗。人们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疫苗诱饵投注点附近感染这种细菌的扁虱和老鼠会越来越少。该策略是非常规的,因为绝大多数莱姆病控制措施集中于白尾鹿。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由于社会发展导致幼龄林碎片化和大型捕食者数量锐减,这种鹿在美国迅速增加。成年黑脚硬蜱通常在鹿身上觅食和交配,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消除莱姆病的唯一方法是除去这些鹿。但研究蜱传播疾病数十年的纽约卡里生态系统研究所疾病生态学家Richard Ostfeld表示,这些努力“质量不一”。当马萨诸塞州塔夫斯大学流行病学家Sam Telford和同事在上世纪80年代将科德角伟大岛的鹿数量减少一半后,他们发现扁虱数量并未下降,实际上扁虱卵的数量在增加。Ostfeld表示,维持扁虱种群数量并不需要许多鹿。当鹿减少时,扁虱会在剩下的鹿身上生活,或寻找其他宿主。只有当伟大岛上所有的鹿都消失,扁虱才可能锐减。但Telford表示:“试着让鹿群减少简直是噩梦。”而且,在岛屿以外的其他地方,保持鹿数量减少几乎不可能。危险的老鼠Ostfeld等人则认为,老鼠是扁虱和疾病的主要驱动者。跟鹿一样,老鼠也在碎片化的林地中繁荣发展,部分原因是狐狸和负鼠等捕食者的消失。那时,扁虱也会选择这些啮齿类动物作为宿主。研究显示,当在老鼠身上栖息时,扁虱卵有一半的机会存活,而在负鼠身上存活的几率为3.5%。研究人员发现,莱姆病疫区的老鼠会在幼龄阶段感染伯氏疏螺旋体菌,虽然原因尚不清楚,但它们十分善于将这种细菌传染给其他扁虱。几乎所有寄生在白足鼠身上的幼龄扁虱都会被感染,而鹿身上的扁虱的感染率仅为1%。Ostfeld表示,破坏扁虱—老鼠感染循环将降低扁虱的危险性。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医学微生物学家Maria Gomes-Solecki也同意上述观点,这也是她发明老鼠疫苗的原因之一。这种疫苗会让老鼠产生抗体。当扁虱在这些老鼠身上觅食时,抗体会攻击扁虱肠道里的伯氏疏螺旋体菌。2014年,Ostfeld及同事报告了Gomes-Solecki疫苗的首个实地测验结果,他们发现,在5年中,尽管出现抗体的老鼠仅有28%,但被感染的黑脚硬蜱蛹减少了75%。这种诱饵疫苗极具吸引力,原因是与其他策略相比,其生态破坏性较低。也有科学家支持保护人类免受莱姆病侵害的更直接方法,例如人体疫苗。疫苗专家Stanley Plotkin的儿子在35岁时罹患莱姆病。但由于医生误诊,这个年轻人在数月里未接受治疗,细菌破坏了他的心脏,最终导致其死亡。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退休教授的Plotkin表示,这场不幸让他深感“缺少莱姆病疫苗是一个公共卫生灾难”。疫苗研发波澜不断Plotkin在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研发疫苗。最终,由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研发的LYMErix在1998年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并被批准上市。在临床试验中,该疫苗能把美国的伯氏疏螺旋体菌菌株引发莱姆病的风险降低76%。但它一开始就面临问题。首先,它在美国部分地区受到冷遇,仅被推荐给莱姆病流行地区的15~70岁居民使用。然后,许多接种者声称出现免疫相关副作用,例如关节炎,并对制药公司提起诉讼。2002年,该公司自愿搁置了LYMErix。但Plotkin认为这是个错误。“这种疫苗是安全的。”他说。目前,一种新疫苗已经完成安全性试验。由石溪大学和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研发、巴克斯特公司生产的该疫苗与LYMErix针对的目标类似,但它不包含研究人员和消费者担心引发自身免疫反应的蛋白质片段。而且,它能针对更多的伯氏疏螺旋体菌菌株,其中也包括影响欧洲的菌株。尽管如此,该疫苗的未来仍不确定:2014年,辉瑞公司买下了巴克斯特的许多疫苗产品,但不包括这个莱姆病疫苗候选者。巴克斯特正与大平原生物技术公司洽谈,后者表现出收购和研发莱姆病疫苗的兴趣。另一方面,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微生物学家和疫苗学家Richard Marconi表示,他们正在研发一款更好的疫苗。该疫苗将针对表面蛋白OspC的免疫相关部分。当伯氏疏螺旋体菌在哺乳动物体内时会表达该蛋白。当被感染的蜱虫叮咬后,接种疫苗者将能产生OspC抗体。研究人员已经申请许可,准备在狗身上进行试验。但这些疫苗面临与LYMErix同样的问题:卫生官员和消费者是否相信疫苗。“我认为,情形或许是乐观的,在过去10~15年里,情况发生了变化。更多人认识到了莱姆病的危害。”Plotkin说。(唐凤)
[编辑: 庄嘉琳]
(本文来源:中国科学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3号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莱姆病能治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