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现在每个月都需要六七千的笔记本 知乎医药费,全靠我一个人

我为妈妈“赚”早餐 - 今日头条()
金上皓小朋友得了满分,为妈妈赢得了最好吃的早餐 新文化记者 白石 摄 7岁的罗华阳给妈妈留了一朵康乃馨,妈妈开心得合不拢嘴 本组图片 新文化记者 孙立国 阚旋 白石 摄 于敏智(右)完成了拼图,妈妈比她还开心 袁瑀聪向老爷爷收集祝福语 15岁的任名扬钉扣子,妈妈不停提示 姚曦婷换得10元钱,顺利完成任务 金上皓坚持到底,最终获得满分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新文化报生活圈 沈玉英陪儿子聊天 新文化记者 李洪洲 摄 A03版母亲节·温馨祝福5月7日,长春理工大学国防生模拟营二十九连36名大学生在集训休息间隙,分别在操场上摆出“母亲节快乐”五个字,向远在他乡的母亲献礼,甚至还摆出一个“感叹号”。他们将于今年6月份毕业,集训期间恰逢母亲节,但由于集训任务十分重,不能回家探望母亲。于是,他们突发奇想,用人体在操场上摆出祝福语。新文化记者 陆续图片由学生提供306新文化专线为乘客送上母亲节礼物昨天,许多乘坐306路的长春市民发现,上车以后都能收到母亲节礼物——微笑、卡片和鲜花。原来昨天既是母亲节,也是微笑日,长春公交集团南通汽车公司二车队306路新文化专线的三星级驾驶员杨蔓,想为乘坐她驾驶车辆的妈妈们送上祝福,特地准备了鲜花和微笑日纪念卡片。“您好!”每位乘客上车,她都微笑以对,“今天是微笑日,也是母亲节,祝您节日快乐!”乘客们感受到她的优质服务及车厢的文明与温馨,收获节日里最真挚的祝福和问候,也报以微笑。新文化记者 陆续母亲节·特别挑战昨日母亲节,我们策划的“母亲节特别挑战”活动揭开神秘面纱:给每一位孩子设定一项艰巨却又充满爱的任务,在40分钟内,用自己的努力为妈妈获得积分,再用积分换一份早餐。妈妈们能不能吃上丰盛的早餐,全看孩子能否完成挑战任务。早晨6点钟,6对母子(女)准时来到长春南湖公园,当知道自己的任务关系到妈妈的早餐问题时,大家的表情非常为难。更让他们意外的是,不但要挑战任务,同时还要保护一枚生鸡蛋,不能打碎。但接到任务后,大家都积极参与,以自己的努力为妈妈“赚”到了丰盛的早餐。昨天,“我为妈妈‘赚’早餐”活动也在新文化报新浪官方微博进行了直播,迅速引来了很多网友的围观和转发,截至记者发稿时,已经有超过百万网友阅读,还有网友评论说:“活动太有爱,让孩子学会感恩,点赞!”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孩子们的挑战任务吧。挑战:卖康乃馨挑战者:罗华阳 年龄:7岁任务目标:将10枝康乃馨卖掉,卖多少钱不计较,每卖一枝鲜花积10分,共计100分卖花,对于7岁的罗华阳是新鲜而充满好奇的事。一手小心翼翼地握着装生鸡蛋的袋子,一手握着10枝康乃馨,罗华阳一路小跑来到了小荷花池拱桥附近,看到一位正在晨练的女士,小华阳走过去,“阿姨,今天母亲节,买枝花吧!”真挚的小眼神让人不忍拒绝,可女士遗憾地说,出来晨练没带钱。第一次遭遇挫折,小华阳有点儿伤心。第二个目标是一个正在运动的男孩,可是他同样没带钱。连着两次被拒绝,对小华阳有点儿受打击。在记者的鼓励下,他走向一位女士:“阿姨,母亲节快乐。我在参加活动,为妈妈赚早餐。你买枝花吧,多少钱都行。”那位女士停下来,笑着掏出钱,买了一枝花,并把这枝康乃馨送给了旁边的母亲,小华阳这才开心地笑着说,“祝姥姥节日快乐!”第六枝花卖出去了,看到拿到花的人那么开心,他说,要留一枝给妈妈,祝妈妈节日快乐。最终,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任务,还给妈妈留了一朵。数了数,一共卖了44.2元钱!“没想到他还留一枝送我。”小华阳的妈妈眼圈有点泛红。挑战:寻爱挑战者:于敏智 年龄:47岁任务目标:根据图片,在南湖公园里找到六处对应的位置,并自拍一张照片,即算找到一张拼图。六块拼图凑齐后,最终拼出完整图形,即可获得100分于敏智是挑战者中年龄最大的,连现场的妈妈们也没有她的年龄大。她说,18岁离开家去了外地,每年春节回家,从没陪母亲过一回母亲节。这次从上海回来,正好碰上这样的活动。虽然活动过程看起来不太符合她的年龄,但在妈妈面前,孩子永远都是宝贝。头一次来南湖公园的于敏智,面对挑战也很有压力,“不熟悉南湖,很多地方都找不到,幸亏有志愿者。”每个挑战者身边都有志愿者或者记者跟随,志愿者海岩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很快,6个地方的自拍照集齐,她在长春留下美好的回忆。最令母女俩感动而且意外的是,完成任务获得了6块拼图,拼完是一颗大大的“心”,上面写着“妈妈我爱你”,正说出了于敏智的心声。69岁的老妈妈看到女儿最后的拼图,眼睛有些湿润,忍不住亲了女儿一下。于敏智非常开心地说:“太谢谢你们的用心,这就是我给妈妈最好的礼物!”她小心地装好拼图,要留作纪念。挑战:集祝福挑战者:袁瑀聪 年龄:7岁任务目标:找到公园里的10名陌生人,让他们分别在贺卡上给妈妈写一句母亲节祝福语,集齐10条祝福语后将贺卡送给妈妈。每条祝福语10分,满分100分袁瑀聪是个漂亮的小姑娘,为帮妈妈过节,还特意穿了条公主裙,戴着小皇冠。接到任务后,袁瑀聪马上行动,往公园里面跑去。看到一位正在写地书的爷爷,袁瑀聪有些犹豫,拿着贺卡站在这位爷爷身边好一会儿,又退回来。“我在心里再想一遍怎么说。”她自言自语地说。随后鼓起勇气来到爷爷身边,小声说:“爷爷,今天是母亲节,我想给妈妈做贺卡,能帮我写一句祝福语吗?”这位爷爷笑了,摸摸她的头,可随后又有些为难地说:“我眼睛不好,看不清!”发现她脸上的失落,这位爷爷灵机一动,让新文化记者帮忙执笔,他思索一下,说出了祝福语。拿到第一条祝福语,她高兴坏了,也有了信心。很快,她就集齐了10条祝福语。刚走几步,似乎想起了什么,睁着大眼睛对新文化记者说:“我能不能也写一条祝福语?我也想为妈妈祝福!”在新文化记者的帮助下,她写上了自己的祝福语:“祝妈妈身体健康!”往回走的路上,袁瑀聪一直手捧贺卡,生怕弄皱了,远远看见妈妈,小姑娘激动地大喊:“妈妈,我得到100分啦!”妈妈拿着女儿送的贺卡,眼圈泛红。挑战:钉扣子挑战者:任名扬 年龄:15岁任务目标:限时40分钟,将10颗扣子钉到棉布上,完成一颗扣子积10分钉扣子,对于15岁的任名扬来说实在太难了。领到任务后,小姑娘手忙脚乱,纫完针线,不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旁边的妈妈急了:“你得打个结!”怎么打结?任名扬不知所措。针往布里面插,不小心还扎了手,妈妈心疼了,急得就要自己上手。前五个扣子,都是在妈妈的帮助下完成。后面的五个,任名扬开始慢慢顺手,打结、绕线,像模像样,但有时还会把线弄乱,妈妈急得直跳脚:“天天就是学习,在家里什么都不干,真没干过!”最终,在40分钟内,任名扬钉好了10个扣子。妈妈作最后总结:“首先,你在做这件事情时,先要动脑。你得看看这块布多大,有多少个扣子,怎么分配。你看看,这两颗扣子之间的距离太远了,和其他的都不一样;还有这颗,都歪了。”妈妈的话,让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不过这一次挑战,对于任名扬来说,收获很大,至少现在她学会了缝扣子。她说,没想到缝纫这么难,这回体会到妈妈的不容易了。挑战:换礼物挑战者:姚曦婷 年龄:10岁任务目标:用手中的一份报纸找陌生人换取物品,再用换来的物品继续交换,直到成功交换五次后,把最后换到的东西送给妈妈当作母亲节礼物。每次成功交换积20分手中仅有一份报纸,要交换五次,成功换来礼物。刚接到这个任务,小姑娘有点儿犯难,怎么换呢?第一次出击,勇敢的小姑娘盯上一位爷爷。“爷爷!我想用我手里的报纸给妈妈换一份早餐,你能帮我吗?”爷爷听完高兴地表示可以,随即开始掏兜,一枚五角钱硬币交到了小姑娘的手里。 姚曦婷看看硬币,小手开始翻报纸,半天,她拿出了报纸中的一张交给爷爷。大家一看,都笑了。“怎么?报纸只给一页?”爷爷笑呵呵地问,小姑娘不好意思,犹豫着把整沓报纸送给了爷爷。拿着五角钱再去换东西,小姑娘又犯愁了:“这么少的钱能换什么?”“阿姨,我能不能再去买份报纸?”“哎哟,我得看看我的蛋!”一路上,她自言自语,蹦跳着寻找下一个目标。“奶奶,我要用五角钱给妈妈换一份礼物,可以吗?”再次寻找到目标出击,“好啊!”奶奶没听明白咋回事,夸奖她一番走了。失败!小姑娘开始总结:“我得找拿着东西的人,至少是背着包的。可这里都是跑步的,咋办呢?”又一次摸出兜里的蛋看了看,安全,再次小跑着找人。“爷爷,我可以用五角钱换您的一个香瓜吗?”看到一位拎瓜的大爷,她迅速跑过去。大爷一听,完全同意,从兜里拿出一个香瓜,连五角钱也没要。这下小姑娘可高兴了,手捧着大香瓜,有了动力。“哈,我这个大瓜多大啊,可以换东西喽!”随后,她用香瓜从一位奶奶手里换回了一只芒果,又凭着芒果得到了两只草莓。最后的一次,让小姑娘特别高兴,一位背包的阿姨从身边走过,她迎上去,流利地背台词,阿姨听说,特感动:“好孩子,阿姨支持!”阿姨开始翻包,翻了半天,没什么东西,最后给了她10元钱,没有要芒果和草莓,还高兴地说:“好孩子!你妈妈多幸福!”超额完成了任务,而且只用了20多分钟,姚曦婷飞奔着跑回去找妈妈。“妈妈!我完成任务啦!100分!”早已等着急的妈妈乐开了花,开心地抱住女儿说:“你太棒了!真没想到你能完成任务!”挑战:纸折康乃馨挑战者:金上皓 年龄:10岁任务目标:用准备好的基础材料折成康乃馨送给妈妈,限时40分钟。每完成一朵康乃馨,积10分,满分100分小男孩金上皓调皮可爱,抽到6号挑战任务后,感觉到挑战难度比较大。他说,其实自己更擅长交际,做手工是自己的弱项。因为挑战时间只有40分钟,金上皓打开任务袋后,先仔细观看示意图,琢磨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动手。“看着好像挺容易,咋折起来却这么难呢?”金上皓一边琢磨,一边自言自语,“如果折不出来康乃馨,我和妈妈可就要饿肚子了!”看起来小家伙压力很大,不过第一枝折出来后,他就熟练多了,还学会了配色,用不同颜色的纸,折叠成五颜六色的康乃馨。妈妈不时走过来鼓励他,小家伙又来了精神。在折花的同时,金上皓还不时摸摸兜里的鸡蛋,害怕碰碎了。眼看截止时间到的时候,第十枝康乃馨折完了!“妈妈,咱们满分,可以吃最好的早餐!”金上皓骄傲地对妈妈说,自己以后要多干家务,刷碗的活,自己都干了!妈妈吃到儿子通过努力换来的早餐,感慨地说,父母大多时候都是让孩子好好学习,很少让他们干家务,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知道了做母亲的不容易,很有教育意义。新文化记者 冯艳 田玲玲 李易书实习生 池海岩 王凯伯母亲节·血亲血爱5月8日是母亲节,可是同为母亲的江城市民沈玉英却高兴不起来。“这个月我必须要献血,否则儿子用血就无法报销,可现在我的血红蛋白不达标,不能献血。”沈玉英十分着急。两年来,为了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儿子能够免费用血,她一共献血21次。40岁的沈玉英住在吉林市丰满区,2000年,沈玉英和丈夫罗志远结了婚。2004年,儿子罗浩然的出生,让这个家庭充满了幸福。2011年,7岁的儿子接连感冒,住院打针一个星期也不见好转,检查发现是血液出了问题。“医院初步诊断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夫妻俩又带着儿子去了天津,仍是这个结果。为给儿子治病,夫妻俩把家中所有积蓄拿出来,又找亲戚借了一些钱。但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仅手术费就要30万元,这简直是天文数字。无奈之下,他们选择为儿子进行药物治疗,但每个月的医药费就将近2000元,“每个月还需要输血,加上住院,要花六七千元。”沈玉英说。罗志远为多赚钱给儿子治病,辞去了企业的工作,去应聘快递员。每天早上5点开始送件,白天收件,一直到晚上9点多才下班。2014年4月,孩子的病情加重再次住院。一位护士告诉沈玉英,如果进行无偿献血,子女可享受献血量等量的免费用血。日,沈玉英第一次去无偿献血,献了400毫升全血。同年10月7日,她又献了两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此后,她每隔20多天,就跑一趟血站,去献血小板。从日到今年2月4日,她一共捐献21次血液,其中全血捐献一次,单采血小板捐献20次,共计39个治疗量。如果以1个血小板治疗量等于200毫升全血换算,她累计捐献总血量为8200毫升,远超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量。今年4月,她像往常一样来到血站准备献血,可抽血检查后,医护人员告诉她,血红蛋白不达标,低于正常人的平均值,与营养跟不上、休息不好有关,建议她好好调养身体再来。身体不是一两天就能养好的,她可以花钱给儿子买补品,可自己却一点儿舍不得吃。回家后,沈玉英把消息告诉了丈夫,罗志远“撒谎”说有事要出去一趟,结果也去了血站,挽起袖子对护士说,“我要献最大量值的血!”护士为他抽了400毫升全血,第一次献血的他身体有些不适应,一整天都晕晕乎乎的。沈玉英家的窗户上写着“急售房”的字样,她苦笑着说:“能借的都借遍了,现在外债有30多万。过一段时间,儿子又要住院输血了,我们手上真没钱了。房子也不是我们夫妻俩的,是老人的。但为了孩子,全家人都豁出去了,到时候我们租个小房子住。”“儿子就是我们的希望,无论有多难,我们都不会放弃!”沈玉英说,全家人都坚信,一定会把治疗费用攒够,让他恢复健康。对话:儿子的感激“全在心中”7日,新文化记者与小浩然简单地进行了对话。新文化:明天是什么日子,你知道吗?罗浩然:我知道,母亲节。新文化:那你想对妈妈说什么?罗浩然:我不想说。新文化:为什么不说呢?罗浩然:全在我心中。儿子的话,让沈玉英笑了起来:“孩子不经常接触外界,不太会表达,但他很懂事。有一次我在医院照顾他,躺在病床上睡着了,他自己从床上爬起来,给我盖上被。”沈玉英说,那一刻,她感到心里暖暖的。新文化记者 李洪洲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我是个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同病相怜的人都谈谈吧?有治好的就分享一下治疗方法~_百度知道
我是个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同病相怜的人都谈谈吧?有治好的就分享一下治疗方法~
者信息,康立龙等激素,吃了五个月的环孢素:男 24岁 青海 西宁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血小板在20左右徘徊、主要症状等),刚开始还输了几次血
提问者采纳
十一酸睾酮、大剂量丙球和骨髓移植等。西医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有雄性激素类药物康力龙。所以。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根据西医造血功能检查,但见效慢、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但同时又是一种大病,根据辨证分型选择中药,再障是一种良性病,所以不太安全,采用中西医结合中药为主的治疗方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另外,不易复发。在我国因为有中医药的优势、达那唑、生命质量。也正应为有中医药的应用、内分泌功能等不良反应,但因有肝功能。中医治疗方法多为辨证应用中药、环孢菌素A、发烧或出血,是可以治愈的、肾功能首先可以肯定,西药治疗见效停药后易复发、免疫功能检查选择合适的西药,如果有严重的感染,病人也会有生命危险,从大的方面分为西医治疗方法和中医治疗方法两大类。中药治疗安全经济,见效又快。一般认为西药治疗见效快,使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所以很少有人选择骨髓移植这样即昂贵又不安全的方法,这样即安全经济,且易出现远期并发症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提问者评价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那都是激素药老吃那个不好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为了儿子 她献出了一个正常人的全身供血量 - 今日头条()
今天看到这么一篇文章,做为母亲,为她点赞!5月8日是母亲节,可是同为母亲的江城市民沈玉英却高兴不起来。“这个月我必须要献血,否则儿子用血就无法报销,可现在我的血红蛋白不达标,不能献血。”沈玉英十分着急。两年来,为了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儿子能够免费用血,她一共献血21次。40岁的沈玉英住在吉林市丰满区,2000年,沈玉英和丈夫罗志远结了婚。2004年,儿子罗浩然的出生,让这个家庭充满了幸福。2011年,7岁的儿子接连感冒,住院打针一个星期也不见好转,检查发现是血液出了问题。“医院初步诊断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夫妻俩又带着儿子去了天津,仍是这个结果。为给儿子治病,夫妻俩把家中所有积蓄拿出来,又找亲戚借了一些钱。但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仅手术费就要30万元,这简直是天文数字。无奈之下,他们选择为儿子进行药物治疗,但每个月的医药费就将近2000元,“每个月还需要输血,加上住院,要花六七千元。”沈玉英说。罗志远为多赚钱给儿子治病,辞去了企业的工作,去应聘快递员。每天早上5点开始送件,白天收件,一直到晚上9点多才下班。2014年4月,孩子的病情加重再次住院。一位护士告诉沈玉英,如果进行无偿献血,子女可享受献血量等量的免费用血。日,沈玉英第一次去无偿献血,献了400毫升全血。同年10月7日,她又献了两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此后,她每隔20多天,就跑一趟血站,去献血小板。从日到今年2月4日,她一共捐献21次血液,其中全血捐献一次,单采血小板捐献20次,共计39个治疗量。如果以1个血小板治疗量等于200毫升全血换算,她累计捐献总血量为8200毫升,远超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量。今年4月,她像往常一样来到血站准备献血,可抽血检查后,医护人员告诉她,血红蛋白不达标,低于正常人的平均值,与营养跟不上、休息不好有关,建议她好好调养身体再来。身体不是一两天就能养好的,她可以花钱给儿子买补品,可自己却一点儿舍不得吃。回家后,沈玉英把消息告诉了丈夫,罗志远“撒谎”说有事要出去一趟,结果也去了血站,挽起袖子对护士说,“我要献最大量值的血!”护士为他抽了400毫升全血,第一次献血的他身体有些不适应,一整天都晕晕乎乎的。沈玉英家的窗户上写着“急售房”的字样,她苦笑着说:“能借的都借遍了,现在外债有30多万。过一段时间,儿子又要住院输血了,我们手上真没钱了。房子也不是我们夫妻俩的,是老人的。但为了孩子,全家人都豁出去了,到时候我们租个小房子住。”“儿子就是我们的希望,无论有多难,我们都不会放弃!”沈玉英说,全家人都坚信,一定会把治疗费用攒够,让他恢复健康。对话:儿子的感激“全在心中”7日,新文化记者与小浩然简单地进行了对话。新文化:明天是什么日子,你知道吗?罗浩然:我知道,母亲节。新文化:那你想对妈妈说什么?罗浩然:我不想说。新文化:为什么不说呢?罗浩然:全在我心中。儿子的话,让沈玉英笑了起来:“孩子不经常接触外界,不太会表达,但他很懂事。有一次我在医院照顾他,躺在病床上睡着了,他自己从床上爬起来,给我盖上被。”沈玉英说,那一刻,她感到心里暖暖的。提供最丰富,最全面的育儿、亲子、早教、怀孕知识等资讯!关注“宝宝育儿亲子课堂”,公众号搜索“yuerqinzi888”(长按复制)
最丰富,最全面的育儿、亲子、早教、怀孕知识等资讯,伴您和小宝宝一起健康快乐成长!
房山区最大的亲子社群,掌握最全的科学育儿经,尽在房山亲子!
青岛大众网是具有采编资质的新闻媒体,专注做青岛权威新闻资讯。
博士妈妈研究所,由香港大学妈妈发起,关注青涩妈妈群体,提供孕产期、宝宝婴儿期的护理常识及育儿经验。
80后普通妈妈一枚,记录带娃经历,分享育儿血泪。
辣妈怀孕期、萌宝发育期的各种问题,这里都有!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为母则强!妈妈2年献血21次 只为了儿子能够免费用血
为母则强!妈妈2年献血21次 只为了儿子能够免费用血
&&&&&&&&&&来源:www.5619.cc |
12:40:38 | 人气:0 次 &nbsp&nbsp&nbsp
  女本为弱,为母则强!母亲节,沈玉英一点高兴不起来,这位苦命妈妈两年来共献血21次,只为了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儿子能够免费用血,而近日血红蛋白不达标,不能献血,愁坏了。
  母亲节&血亲血爱   40岁的沈玉英住在吉林市丰满区,2000年,沈玉英和丈夫罗志远结了婚。2004年,儿子罗浩然的出生,让这个家庭充满了幸福。   2011年,7岁的儿子接连感冒,住院打针一个星期也不见好转,检查发现是血液出了问题。&医院初步诊断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夫妻俩又带着儿子去了天津,仍是这个结果。   为给儿子治病,夫妻俩把家中所有积蓄拿出来,又找亲戚借了一些钱。但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仅手术费就要30万元,这简直是天文数字。无奈之下,他们选择为儿子进行药物治疗,但每个月的医药费就将近2000元,&每个月还需要输血,加上住院,要花六七千元。&沈玉英说。   罗志远为多赚钱给儿子治病,辞去了企业的工作,去应聘快递员。每天早上5点开始送件,白天收件,一直到晚上9点多才下班。   2014年4月,孩子的病情加重再次住院。一位护士告诉沈玉英,如果进行无偿献血,子女可享受献血量等量的免费用血。   日,沈玉英第一次去无偿献血,献了400毫升全血。同年10月7日,她又献了两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此后,她每隔20多天,就跑一趟血站,去献血小板。   从日到今年2月4日,她一共捐献21次血液,其中全血捐献一次,单采血小板捐献20次,共计39个治疗量。如果以1个血小板治疗量等于200毫升全血换算,她累计捐献总血量为8200毫升,远超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量。   今年4月,她像往常一样来到血站准备献血,可抽血检查后,医护人员告诉她,血红蛋白不达标,低于正常人的平均值,与营养跟不上、休息不好有关,建议她好好调养身体再来。   身体不是一两天就能养好的,她可以花钱给儿子买补品,可自己却一点儿舍不得吃。回家后,沈玉英把消息告诉了丈夫,罗志远&撒谎&说有事要出去一趟,结果也去了血站,挽起袖子对护士说,&我要献最大量值的血!&护士为他抽了400毫升全血,第一次献血的他身体有些不适应,一整天都晕晕乎乎的。   沈玉英家的窗户上写着&急售房&的字样,她苦笑着说:&能借的都借遍了,现在外债有30多万。过一段时间,儿子又要住院输血了,我们手上真没钱了。房子也不是我们夫妻俩的,是老人的。但为了孩子,全家人都豁出去了,到时候我们租个小房子住。&   &儿子就是我们的希望,无论有多难,我们都不会放弃!&沈玉英说,全家人都坚信,一定会把治疗费用攒够,让他恢复健康。
  对话:儿子的感激&全在心中&   7日,记者与小浩然简单地进行了对话。   记者:明天是什么日子,你知道吗?   罗浩然:我知道,母亲节。   记者:那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罗浩然:我不想说。   记者:为什么不说呢?   罗浩然:全在我心中。   儿子的话,让沈玉英笑了起来:&孩子不经常接触外界,不太会表达,但他很懂事。有一次我在医院照顾他,躺在病床上睡着了,他自己从床上爬起来,给我盖上被。&沈玉英说,那一刻,她感到心里暖暖的。   母亲献血为救子,两年总共廿一次,穷途末路手无措,感恩戴德这盛世。很多人说中国医疗就是操老百姓,话粗理不粗,同时免费用血的出入也大着呢,小心!
Copyright CC lnc.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号-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保怎么报销医药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