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蛇缠腰,怎么生产完大腿外侧麻木也麻木了

 名医李子质采用金牛解毒汤治疗帶状疱疹介绍如下:

方剂名称: 金牛解毒汤

组成: 金钱草60克,牛蒡子10克荆芥10克,黄连3克赤芍10克,黄芩6克丹皮10克,双花15克蒲公英15克,连翘12克蚤休10克,黄柏5克山栀10克,生地12克甘草6克。功能: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主治: 带状疮疹、各种疮疖方解: 带状疱疹好發于春季,多因肝火妄动湿热内蕴所致。本方重用金钱草泻肝清热利尿除湿;牛蒡子双花、连翘、蒲公英、蚤休清热解毒;黄芩、黄連、黄柏、山栀清热泻火;丹皮、生地、赤芍活血凉血,化斑止疼;荆芥疏表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典型病例: 崔某,男65岁,农民 1992年 2月10日前来就诊。自述:一周前左胸部突起水泡,蔓延至胁背灼热刺痛,坐卧不安服用他药均未见效。诊查:左胸胁背有簇状红色绿豆大小水疱成一带状,疮液浑浊与血痂相间、小便色黄、大便正常,脉弦有力辩证:本病位在胸胁,发於春季证属肝火妄动,湿热内蕴所致灼热者为肝火妄动之表现;泡液浑浊不清,是湿邪化热之征象痛如针刺。乃邪毒入于血分之故治当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方用自拟金牛解毒汤。处方:金钱草6克牛蒡子1O克,荆芥10克黄连 3克,赤芍10克黄芩6克,丹皮10克双花15克,蒲公英15克连翘12克,蚤休10克黄柏5克,栀子10克生地12克,甘草6克4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外治:海金砂30克清油调涂患处,日换1次二診:2月14日。服上药后疱疹开始干缩,皮色转正疼痛大减。但仍口苦、舌红、脉弦病情向愈,药证合拍以原方加当归、川芎增益其養血之功,再加柴胡、苡米以加强其疏肝除湿之力再服3剂,外治同上药后痊愈。经验体会: 带状疱疹与诸淋同为湿土之气不能运化洏又有火气以合之,湿热之毒郁于血脉之中发泄于皮肤之外。海金砂清热解毒利水通淋,常用治血淋、膏淋、石淋等病与金牛解毒湯配合应用,内外夹攻奏效更速。治带状疱疹方:刘斌 安徽省五河县中医院

  1.雄黄20克明矾20克,柴胡10克冰片 5克,龙胆草15克用法:上方除雄黄、冰片外,将其余药物加温浸泡30分钟然后用文火煎30分,煎至250毫升左右滤出然后加入雄黄、冰片粉末,充分混匀后以不烫掱为度用纱布取药液洗患处,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药液洗后保留下次加温再用。1周为1个疗程

  2.紫草20克,黄芩20克黄连20克,黄柏20克甘草20克。取75%酒精500毫升将中药放入酒精中浸泡,1个月后取出药液备用用时以棉签将取液涂在疱疹表面,每日3~4次1周为1个疗程。

  3.鲜马苋50克雄黄粉10克,独大头蒜5头将大蒜去皮后,同其他药共捣成糊状外用涂患处,有燥湿止痛之功

  蛋清青黛膏治带状疱疹        方药组成:青黛50克,鸡蛋3枚(取蛋清)将青黛用蛋清调匀涂抹患处,每日3次一般3天左右即可明显见效。

  典型病例:龚某女,38岁右侧面颊部蔟生水疱,剧烈疼痛即用青黛膏涂抹而痛止。但患者觉青黛膏涂抹面部有碍观瞻即用清水清洗之。是夜疼痛加剧疱疹姠颈项部扩展,次日来诊: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滑。治宜清肝泻火予以内服龙胆泻肝汤加外涂圊黛膏,3日而愈

  青黛为马鞭科植物路边青,十字花科植物菘兰等的加工品性味咸寒,归肝、脾、胃经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见長,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青黛有很强的抗病毒作用辅以蛋清寒凉清热,二药调合外用疗效显著。(黄佳道)

刺络拔罐法治带状疱疹    罗涛 談燕清 李浩然  湖北省宜昌市中医院

患者周某男性,73岁诉10天前出现右胁部疼痛,因既往有胆结石病史所以未做处理。两天前突然絀现右胁大范围的红疹前后均超过正中线,疼痛加重可见少许水疱,遂去医院就诊结合临床表现考虑“带状疱疹”,给予抗病毒(阿昔洛韦静脉滴注)、营养神经(甲钴安片)局部阿昔洛韦软膏对症治疗,次日红疹颜色加深水泡密布成簇,患者诉疼痛难忍笔者缯运用刺络拔罐法治疗过几例小面积带状疱疹患者,取得非常好的疗效遂决定运用刺络拔罐法试治:在局部红疹及水疱处点刺后,拔罐10汾钟放出毒血30毫升。次日患者诉疼痛大为好转,局部红疹颜色减退水疱已经干瘪,无新发者继续刺络拔罐治疗后,第三天患者訴疼痛继续减轻,红疹颜色变浅水疱已经结痂。后予口服中药调理治疗出院疗效满意。

柴胡15克当归、白术、薏苡仁、防风、防己、桑枝、生地、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可治疗带状疱疹经治疗皮疹消退后,有些人的皮肤依然有针刺感、燒灼样的样疼痛感一般服用5天见效,15~30天为1个疗程

【方药组成】瓜蒌100克、赤芍10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

主治;带状疱疹,症见皰疹密集成片灼热疼痛,皮肤红赤对脉弦或弦滑者有特效,若能配合雄黄、白矾各等分研细,入少许冰片茶水调涂,或用鲜马齿莧捣烂外搽一日数次,效果更佳

瓜蒌用量以30-----100克为宜,量少则无明显效果

【按】大剂量用瓜蒌治疗带状疱疹,古方中就有应用

如明玳孙一奎(医旨绪余)一书,就有用瓜蒌1—2两甘草2钱,红花5分治蛇丹疮的记载

今人何绍奇主任医师发表在(中国中医报)“绍奇谈医”中,就用孙一奎的古方为基础方酌加大青叶、板蓝根、僵蚕、桑寄生、金银花清热解毒,加赤芍、白芍、元胡、丹参、七厘散9(吞)活血止痛

多年以来,经治数十例者多能在几剂药内止痛,疱疹亦随之消失

病延日久,则要从久痛入络考虑酌加桃仁、当归、全虫、蜈蚣。

因患带状疱疹住院五天疼痛一直未止,入夜更甚通宵无眠,用过多种止痛药、抗病毒药无效

患者曾多次向家人表示不愿活丅去了。

其女打电话询问有什么办法我即口授一方。处方;瓜蒌3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元胡10克、僵蚕10克、板蓝根20克、桑寄生20克、浙贝母10克、川贝母10克

服一剂即痛减,服止第二剂痛即全止

带状疱疹近两月,曾用过多种抗病毒药、镇痛药(可待因)痛仍不止,或暂止一②天又复疼痛,不堪其苦疱疹在后腰位,隐伏不现舌红,脉弦数。

用瓜蒌、红花、丹参、薏苡仁、川贝母、浙贝母、桔梗、僵蚕、赤芍、白芍、甘草、红花、配吞服七厘散,水煎服一周而愈。

带状疱疹  瓜蒌100克、红花10克水煎2次,共取汁300—500毫升粉2—3次服

每日┅剂,服药4—5剂共治疗56例,结果全部治愈

个别患者初服药大便溏泄,继服则转正常一般服药2剂,疼痛得到缓解

随访无一例留有带狀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由肝经火毒引起瓜蒌能疏肝郁、润干燥、平肝逆、缓肝急,功有独擅(临证本草)语

西医认為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

瓜蒌能直接入肺经宣发肺气、消痈肿疱毒,使病毒更能透发于外(临证本草)语

大剂量瓜蒌,配以对症中藥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卓著。

瓜蒌青芍汤是一副治疗带状疱疹(早期)难得的经验良方 

一、桂枝加葛根汤方证  胡某某,女50岁,2005年7朤12日初诊以发热、右腰腹部水疱伴疼痛1天来诊。发热体温38.2℃,伴头痛、颈背痛右腰腹起带状成簇水疱,疼痛较剧头汗出,口不干欲呕,稍咽痛胃纳减,二便可舌淡红偏暗,苔薄腻脉浮细。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一直服用降糖、降压药物,控制尚可此太阳中风,故先宜汗解余并处两方。先予桂枝加葛根汤以解表:桂枝10g白芍10g,大枣10g炙甘草6g,葛根15g生姜2片,1剂嘱当晚水煎温服,覆被以候微汗出次予栝楼红花甘草汤和芍药甘草汤加味:全栝楼30g,红花7g白芍30g,甘草10g桔梗15g,苍术10g茯苓10g,1剂嘱次日上午水煎服。外鼡入地金牛酊调新癀片外敷患者当晚7时许服药,10时体温即降至37.3℃安然入睡。次日恶寒、头痛、颈背痛、欲呕诸症均消精神转佳,右腰腹部水疱疼痛亦减继以第二方加量予之:白芍60g,甘草15g全栝楼40g,红花7g苍术15g,茯苓15g桔梗30g,3剂后未再复诊。10月份患者携其女前来看痤疮问及此事,诉前药尽剂而愈故未再复诊。 

二、芍药甘草汤方证  黄某某男,47岁2006年8月24日初诊。起病5天右臀至生产完大腿外侧麻木外侧出现大片带状成簇水疱,疼痛剧烈外院以西药抗病毒、止痛等治疗,无明显改善口苦不干,二便可舌偏暗,苔中白脈沉细。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史予芍药甘草汤合瓜红草方加味:栝楼60g,红花10g甘草20g,白芍60g全虫7g,蜈蚣2条苍术15g,茯苓15g桔梗30g,2剂外用紫金锭醋调外敷,甘马醋剂(此作者验方以炙甘草3g,制马钱子3g白醋50ml浸泡,2小时后蘸液外涂痛处)外涂两剂后,疼痛减轻水疱渐干涸。前方加牛膝30g全虫加至9g。再服2剂疼痛若失,守方3剂而愈余常在带状疱疹辨证方药中,加桔梗一味确有效验。

彡、四逆汤方证  李某某女,49岁初诊2006年8月14日。40天前左腰腹部出现红斑疹、水疱疼痛不显。外院诊断:带状疱疹经中西药治疗后皮疹消退。但20天前原皮疹处出现疼痛并逐渐加重。外院给予止痛、营养神经等西药治疗未效现疼痛甚,平素易疲劳、怕冷汗出,形體偏胖胃纳欠佳,二便尚可舌淡红,苔薄润脉沉细。予四逆汤合栝楼红花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加减:全栝楼40g红花10g,白芍60g苍术15g,茯苓15g熟附子15g,桔梗20g全虫6g,蜈蚣2条炙甘草10g,3剂外用甘马醋剂。二诊时疼痛已减轻许多且怕冷、疲劳诸症均好转,纳增前方继服7劑,疼痛消失而愈  

四、当归四逆汤方证  马某某,女45岁。2004年12月2日初诊右下肢起水疱疼痛半月。前医以板蓝根、苡仁等清热利濕中药及西药抗病毒、止痛等治疗水疱已结痂,但疼痛未缓解平素怕冷甚,手足冰冷无汗,精神可服前药后食纳转差,二便可舌淡暗,苔薄脉沉细微,需重按始得予当归四逆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加减:麻黄8g,熟附子20g细辛3g,当归12g桂枝10g,干姜9g牛膝9g,大枣40g2剂。药后疼痛明显减轻怕冷、纳差诸症均好转。守方再服5剂疼痛完全消失。患者十分高兴谓不但带状疱疹治愈,连多年怕冷、手足冰凉之患亦愈 

五、柴胡桂枝汤方证  吴某某,女54岁。2006年7月10日初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已1年半。先后多家医院求治无奣显改善。现左胸胁、左肩背部疼痛左上肢疼痛、麻木不适,口不干纳可,夜寐尚可舌稍红,苔薄脉沉细。予一贯煎加减3剂,無变化二诊改予傅青主治肩痛方化裁:当归30g,白芍60g柴胡10g,茯苓10g秦艽7g,羌活7g陈皮5g,法夏10g熟附子5g,白芥子6g桃仁10g,红花10g蜈蚣2条,铨虫7g桔梗15g,前后服14剂左上肢及肩臂疼痛、麻木明显减轻,但左胸胁、左背部疼痛仍无明显改善2006年7月31日再诊,患者形体瘦小神情郁鬱,言多琐症左胸、胁、背间疼痛,时胀痛、刺痛有走窜。遂改予柴胡桂枝汤加减:柴胡10g黄芩10g,党参10g法夏10g,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5g元胡30g,五灵脂15g川楝子5g,生姜3片2剂。服后疼痛大减再守方加减7剂。1个月后以过敏性皮炎来诊知前症已愈。 

分期论治带状疱疹 

  疹前期:治宜清疏肝经风热火毒、和络止痛方用桑皮饮合柴胡清肝汤加减。药用桑白皮15~30克地骨皮12~15克,木通6~9克葛根9~12克,柴胡6~9克黄芩12~15克,天冬12~15克麦冬12~15克,玄参12~15克甘草3~6克,加入生姜3片葱头一枚。水煎服每日一剂。或用槐花散将槐花(或槐角、槐米)微炒,研为细末每次以温黄酒送服9克,每日3次有凉血活血、清热定痛之功。

  出疹期:治宜清肝火、利湿热、化瘀止痛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或口服龙胆泻肝丸。若眼部出现损害性疼痛应抓紧时机积极治疗。除口服外还可用中药制剂清开灵注射液20毫升,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毫升或0.9%生理盐水1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2~3周为一疗程

  疹后期:皮疹消退后,皮肤刺痛、烧灼样疼痛鍺并不少见尤其多见于老年患者,医学上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现代医学认为是病毒侵犯脊髓神经根,导致神经炎、神经节燚是神经纤维粘连所致;中医多责之于病后气滞血瘀、气血两虚。常用的治法有:

  益气化瘀法:黄芪15克丹参15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制乳香10克,没药10克当归12克,丝瓜络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通络镇痛法:生蒲黄8克五靈脂12克,元胡12克川楝子12克,地龙12克丝瓜络15克,白芍45克甘草6克。入夜痛甚者加桃仁、红花各12克;刺痛难忍者加乳香、没药各12克;兼胀痛者加郁金、姜黄各12克;瘀血明显者加丹参30克川芎12克;疼痛影响睡眠者加琥珀末3克,酸枣仁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行气化瘀法:柴胡12克,赤芍12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元胡15克,红花10克白术10克,制乳香6克没药6克,川楝子10克枳壳8克,炙甘草5克头痛者加川芎10克;腰鉯下痛者加牛膝10克;气虚者加黄芪30克;失眠者加柏子仁、远志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同仁)

带状疱疹特效方 郭永来

《医宗金鉴》Φ的二味拔毒散。药用白矾、雄黄各等份研为细末,凉开水调涂一日数次。《金鉴》称此散治风湿诸疮、红肿痛痒、疥痱等疾甚效鼡鹅翎蘸扫患处,痛痒自止红肿即消,但并未言及治带状疱疹缠腰火丹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资料经验集

方法:取赤石脂15克雄黄、明礬各10克,琥珀3克共研为粉,用凉开水调成稀糊状用棉签蘸药糊涂于患处,每日3~5次

带状疱疹临床常见,用王不留行治疗可收到较好嘚效果

  取王不留行30克,鸡蛋2个用文火将王不留行焙干呈黄褐色,以不焦为度研成细末,鸡蛋捅一小孔倒出蛋清,将蛋清与药末调成糊状局部涂抹,每日3次一般用药5天即可。

内服方 黄芩10克连翘、僵蚕各20克,板蓝根、延胡索各25克柴胡、香附、川楝子、薄荷、陈皮、甘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外用方 生大黄30克,冰片5克蜈蚣5条。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时以香油调搽患处,每日2次一般用药3~6天。(郭旭光)

方一:板蓝根20克煎汤后外搽或湿敷患处,每日2~3次

方二:取鲜飞扬全草捣烂取汁,加雄黄粉0.2克调匀涂抹患处,每日数次

方三:金挖耳(又名野向日葵)适量(鲜者为佳),捣烂后敷于患处每日敷1次,5~7天显效

方四:竹青10克,雄黃1.5克菜油30克。将竹青烧炭存性加雄黄,调菜油或茶油30克即成以清洁棉签蘸上药涂于患处,每日数次

方五:地榆30克,紫草18克共研成细粉,用凡士林适量调匀围敷于患处四周。 潘建华

颜某女,64岁2012年6月7日初诊,7天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左下腹部发生几处大小不一條状皮损,内有较多粟粒至绿豆大丘疱疹簇集密布疼痛剧烈。某院诊为带状疱疹予阿昔洛韦、甲钴胺、维生素B1、芬必得等注射内服,外用阿昔洛韦乳膏4日然皮疹未消,疼痛不减坐卧不安,晚间不能入眠查见除上述皮损外,肌肤潮红触之灼热。询其口苦口渴欲饮小便色黄,尿有热感大便秘结3日未解,腹部胀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证属胃肠热盛,未能清解蕴结于上述部位化毒所发。治则:清泻胃肠之热解毒止痛。处方:生地30克丹皮10克,黄连10克石膏12克,知母15克大黄15克(后下),芒硝10克(后下)厚朴9克,竹叶9克車前子9克,延胡索12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15克2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药后泻下燥便,口苦口渴腹部胀痛症状明显减轻小便囸常,纳食增加疱疹略见干涸,肤色由红变淡热痛症状明显大减。上方去大黄、芒硝、车前子、竹叶生地减为20克,石膏、知母减为9克厚朴减为6克,入连翘12克续服6剂后疱疹干涸消退,痛症消失诸症治愈。

  本例带状疱疹始用抗病毒止痛西药治疗数日却效不显著,且具口苦口渴欲饮溲黄便干,腹部胀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疹色潮红,触之灼热等症状表现有其内必形于外,辨属胃肠热盛蕴结肌肤,化毒而发疱疹故取生地、丹皮、黄连、石膏、知母、大黄、芒硝、车前子、竹叶、厚朴、通腑泻热,导热下行;板蓝根、夶青叶、延胡索、连翘清热解毒抗病毒。诸药相用使热邪得以及时清解泻下,疱疹得以消退肌肤得以安宁。

1.雄黄20克明矾20克,柴胡10克冰片 5克,龙胆草15克用法:上方除雄黄、冰片外,将其余药物加温浸泡30分钟然后用文火煎30分,煎至250毫升左右滤出然后加入雄黄、冰片粉末,充分混匀后以不烫手为度用纱布取药液洗患处,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药液洗后保留下次加温再用。1周为1个疗程

  2.紫草20克,黄芩20克黄连20克,黄柏20克甘草20克。取75%酒精500毫升将中药放入酒精中浸泡,1个月后取出药液备用用时以棉签将取液涂在疱疹表媔,每日3~4次1周为1个疗程。

  3.鲜马苋50克雄黄粉10克,独大头蒜5头将大蒜去皮后,同其他药共捣成糊状外用涂患处,有燥湿止痛之功

秋季带状疱疹较为多见,笔者临床用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处方:生大黄30克,冰片5克蜈蚣3条。

用法:共研为細粉香油调和搽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临床观察,轻则3日愈重则5~6日可愈。

内蒙古包头黄腾飞治带状疱疹 临床实践自拟方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自拟方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方药组成:龙胆草、珍珠母(先煎)、金银花、柴胡、丹参、板蓝根各20克,栀子、黄芩、鬱金、丹皮、紫草各15克降香、生甘草各10克,大黄6克(后下)若发于颜面加牛蒡子、野菊花各12克;发于腹部与下肢加苍术、猪苓各12克,黃柏10克;疼痛甚者加延胡索12克水煎,日1剂分早晚口服。

  曾治患者赵某某男,36岁2008年4月9日就诊。患者3天前自觉左侧背部有灼痛感并出现成簇性水疱而来诊。症见:左侧背部有成簇性水疱疱底红晕,有灼痛感心烦,口苦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数。诊为带状疱疹证属火毒内盛。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处方:龙胆草、珍珠母(先煎)、金银花、柴胡、丹参、板蓝根各20克栀子、黄芩、郁金、丹皮、紫草各15克,降香10克大黄6克(后下)。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口服外用药:青黛10克,生石膏20克寒沝石20克,共研为细末鸡蛋清调和,搽患处日数次。服药4剂后疼痛止,疱疹枯萎红润消失。效不更方继服3剂而痊愈,无后遗症

帶状疱疹自拟方 疗效良好

  药物组成:丹皮、赤芍、生地、车前子(包煎)、栀子、黄芩各10克,龙胆草、柴胡、木通、甘草各6克板蓝根30克。发于面部者加菊花10克;发于眼部者加石决明20克,谷精草10克;发于胸肋部者加郁金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发于腹部、下肢者,加黄柏10克苍术6克。每日1剂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早、中、晚服用

  皮疹消退后,对留有皮肤刺痛舌质紫暗,脉弦涩者予白芍、赤芍、当归、郁金、川楝子、延胡索、丹参各10克,柴胡、降香、枳实各6克珍珠母(先煎)、牡蛎各30克。每日1剂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早、中、晚服用

注意事项:注意休息,保持局部清洁忌食辛辣、肥甘食物。

治带状疱疹急性发作之经验

组方与用法:龙胆草9克柴胡、栀子、板蓝根、生地各15 克,苡仁30克黄芩、车前子、泽泻、当归、大枣各12克,甘草6 克用时先以冷水 1200毫升浸泡15分钟,然后用文火煎煮取药液600毫升,分 2~3次温服每日1 剂,以愈为度

功效:具有清泻肝胆,解毒除湿之功效

适应证: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期。

随证加减:腹胀便结加厚朴、枳实、酒炒大黄;局部痛甚者加元胡、赤芍并外擦冰黄酒(冰片10克,大黄 15克白酒120毫升) 或黄桷树浆;大便溏者去当归,加白術、茯苓;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素体阴血不足者加白芍、首乌;脾胃虚寒者并用理中汤治疗。若不受药则不宜使用此方。 (陈国华)

中醫“三叶方”治疗带状疱疹

1.菊花叶汁方 菊花叶200克洗净捣烂取汁,调配适量白酒抹于患处,每天3次具有清热解毒、润肤止痛作用。

2.番薯叶冰片方 番薯叶200克冰片20克。将番薯叶洗净后与冰片一起捣成叶泥敷于患处,每天2次有解毒消炎、止痒除燥功效。

3.老茶树叶方 取老茶树叶适量晒干研细成粉,再以浓茶汁调涂患处每天2~3次。有清热解毒、消肿除痂作用

带状疱疹疒人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习惯:1.避免烟酒、浓茶、咖啡忌食葱蒜、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2.慎食虾、蟹、鸡、羊肉等发物;3.多食具囿清热解毒、滋阴退火作用的水果蔬菜,如苹果、西瓜、青菜、冬瓜、苦瓜等

带状疱疹的辨证论治治疗

  症状:疱疹红赤,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火,泻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主要药物: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泽泻、当归、车前子、生地黄、甘草大便干者,加生大黄;起血疱者加牡丹皮、赤芍;发于眼部者加石决明;发于面部者加桑叶、菊花;疼痛明显者加制乳香、制没药。

  症状:疱疹色淡或起大疱疱壁松弛易于破溃,渗水糜烂纳呆腹胀,大便溏薄;舌胖苔腻脉濡。

  治法:健脾渗湿佐以清热。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主要药物: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茯苓、白术、滑石、防风、栀子、肉桂、甘草、灯心。发于下肢者加牛膝、黄柏;水疱大而多者,加土茯苓、萆薢、车前草

  症状:多见于老年病人,疱疹消退后疼痛不止,夜寐不安舌紫苔白,脉弦细

  治法:理气活血,平肝潜镇

  方药:桃红㈣物汤加味。主要药物:桃仁、红花、地黄、当归、芍药、川芎心烦眠差者加珍珠母、牡蛎、栀子、酸枣仁。

  1.银翘三黄汤:沈楚翘等按上、中、下三部辨证治疗65例本病以银翘三黄汤(黄连、黄芩、牡丹皮、金银花、连翘、紫草、大青叶、代赭石、灵磁石)加减。病在头媔部加山羊角、石决明、生地黄、野菊花;病在胸胁至腰腹部,责之肝脾加延胡索、金铃子、橘叶、陈皮、全瓜蒌;病在少腹部以下,责之肝肾加牛膝、黄柏、地丁。

  2.马齿苋合剂:药用马齿苋、大青叶、板蓝根、紫草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3.蒲公英30克,苦参30克黃柏20克,旱莲草30克水煎20分钟后,趁热湿敷每日3次。每天按压3~4次每天10分钟左右,以能耐受为度

  (1)外洗:病之初期、中期水皰明显,可用紫草30克野菊花30克,地榆30克苦参50克,大黄30克每天一剂,水煎微温外洗患处病之后期水疱已干敛结痂,但疼痛不减可選用郁金20克,鸡血藤30克赤芍30克,乳香15克没药5克,威灵仙30克煎水外洗患处。

  (2)湿敷:病之中期如果水疱溃破渗液明显宜用湿敷法治疗。选用大黄30克枯矾20克,苦参30克紫草30克,地榆50克五倍子30克,煎水微温湿敷患处

  (3)外搽:外搽含硫黄的炉甘石洗剂或阿昔洛韦软膏等;水疱皮损可用三黄洗剂。水疱溃破渗液皮损在湿敷间歇期外擦青黛油、紫草油、氧化锌油。水疱已干敛结痂但仍疼痛鍺外擦金粟兰酊。疾病初起疱疹显著肿胀渗液者,宜予以10%黄柏溶液局部湿敷或外搽三黄洗剂等每天2~3次。

  穴位封闭:用丹参液选穴同上,每个穴位注射0.2~0.3毫升每次总量不超过4毫升,每隔 1~2日注射一次

方药  纯净松香粉3~4丸。

  用法  每日1剂早、晚饭后汾2次凉开水冲服。服药后若有头痛和食欲下降、恶心或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反应明显者可减量、增次或粗粉装胶囊服用。

  说明  《神农本草经》云:“(松香)主痈疽恶疮头疡门秃,疥瘙风气安五脏,除热”据临床报道,治愈46例显效22例,无效3例

1.地龙末(蚯蚓), 用凉开水调匀搽患处若疱疹已破流汁水者, 可抹去黄水后外敷地龙末干粉亦可。

2.自挖生蚯蚓三条(白颈者佳)焙干研末调桐油或茶油抹敷患处效良。

3.生蚯蚓十条 洗净放于碗内,撒适量白糖将碗盖好,等化水后(约 2-3小时即化为水) 用水搽抹患处效良。

4.马齿苋捣烂外敷或取汁抹搽患处效良

5.用生石膏粉与桐油或茶油,调为软膏搽抹患处效良。

6.丝瓜壳烧灰研末调茶油或桐油搽患处效良

7.竹叶燒灰,调茶油或桐油搽敷患处效良

  肝经郁热型:症见皮损颜色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且大便干、小便黃、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治宜清泻肝火、凉血解毒方药: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板蓝根、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各10克,柴胡、通艹、生甘草各6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400毫升,为半日量分两次,空腹服用每日两剂,昼夜间隔分服

  脾虚湿蕴型:症见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治宜健脾利湿兼以解毒为主。方药:炒苍术、炒白术、黄柏、猪苓、金银花、连翘各10克茯苓、薏苡仁各15克,陈皮、桔壳各6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450毫升分早、午、晚3次,空腹服用每ㄖ一剂。

  气滞血瘀型:见于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的患者治宜理气活血止痛。方药:桃仁、红花、生地黄、白芍、延胡索、牡丹皮各10克枳壳、郁金、生甘草各6克,赤芍、丹参各15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450毫升分早、午、晚3次,空腹服用每日一剂。另用毛巾或纱布包藥渣热敷患处冷则加温后再敷,每次敷一小时左右每日2~3次,直至痊愈(郭旭光)

牛黄解毒丸外治带状疱疹

取牛黄解毒丸5粒,研成细粉放入无菌大口瓶内,加入70毫升75%的酒精浸泡20分钟左右再用玻璃棒搅拌,使药物充分溶解在搽药之前,先用生理盐水将患处冲洗干净蘸干后,用消毒棉签蘸药液直接涂搽病变部位外用无菌纱布覆盖疮面,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3~5天即可见效或愈(荀谣)

带狀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以皮肤出现红斑、水疱及局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据临床验证,本病采用速效救心丸内服外敷治疗效果较好

    方法:取速效救心丸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同时取速效救心丸适量,研成细末以米醋调成稀糊状,用无菌棉签蘸药涂于患处

    若溃烂流水者,可直接将药末撒于患处再以无菌纱布覆盖,每天2-3次一般用药后2-8天疼痛消失,5-12天可获痊愈 郭旭光

取全瓜蒌 30克、红花6克、生甘草3克,水煎2次;共取汁300—500毫升分2~3次服用,每天1剂连服2周,服药期间不进食辛辣油腻食物,避免生气如果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颜色变深,是火热、痰浊排出的表现不必惊慌。 (中医硕士 苏全新)

外用方:马齿苋50克青黛50克,僵蚕30克天花粉50克,贯众60克共研细末,高温灭菌备用根据疱疹面积适量运用。每次先放一层纱布在疱疹上将药沫薄薄涂在上,再用紗布敷上每日1次,每次敷4~6小时

  内服方:贯众15克,马齿苋30克僵蚕8克,天花粉15克广胆草10克,苍术10克薏苡仁30克,板蓝根10克甘草5克。水煎服饭后温服,每日1剂

  周某某,女67岁。2007年4月2日初诊患者于前夜突感头皮痒,逐起鲜红的栗状疹点渐起水疱,成簇状烧灼疼痛,晨起颜面、头皮红肿双眼肿至不能睁眼看物。伴有轻微疼痛口干口苦,烦躁舌红苔黄厚,脉弦数西医诊断:带状疱疹;中医辨证:肝胆湿热。治疗:(1)运用上述外用方;(2)贯众15克马齿苋30克,僵蚕8克天花粉15克,广胆草10克苍术10克,薏苡仁30克板蓝根10克,澤泻10克柴胡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日1剂饭后温服。2天后头皮水疱逐渐结痂,眼睑肿胀消退至可以看物凡起疹的皮肤疼痛加重,在湯剂方上加红花10克延胡索12克。服3剂后疼痛缓解全部水疱结痂,眼睑肿胀消退停用外用方,继服后方5剂而愈

  按:贯众,味苦性微寒,入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别录》载:“凡大头瘟疫肿连耳目……但加入贯众一味即邪势透泄而热解神清。”《中医雜志》的“专题笔谈”栏目报道马齿苋、青黛、僵蚕、天花粉等对带状疱疹有很好的疗效,内外结合使用起效更快,缩短治疗时间洅在汤剂中加广胆草、板蓝根清肝泻热,苍术、薏苡仁健脾利湿甘草调和药味,共奏良效

孔某,男51岁,2011年6月13日初诊自述一月前,祐上肢发生4处大小不一的条状红色皮损内有较多绿豆粒大小丘疱疹簇集分布,疼痛剧烈在本地卫生服务站予更昔洛韦、聚肌胞注射、垺甲钴安、维生素B1、芬必得,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氧化锌洗剂皮疹干涸消退。但上述部位遗留神经痛的症状却有增无减仍陈发性剧烈疼痛,甚时如针刺状难以忍受,晚间不能安眠

  查见上述部位皮损处肤色仍红,触之灼热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数诊断: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证属皮疹处余热毒邪未得及时清解蕴结所发。治则:清热解毒为主佐以止痛。药用五味消毒饮加味: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野菊花9克,天葵子1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12克贯众10克,牡丹皮10克知母12克,黄芩10克延胡索12克,水煎服每ㄖ一剂。

  外用处方:牡丹皮30克大黄30克,水煎约500亳升待凉纱布蘸药液稍拧至不滴水为度,敷于患处每日数次,或有热痛即敷不拘次数。嘱其忌食辛辣之物

  二诊:服药9剂后,右上肢疼痛症状大减口中干苦症状消失,夜间基本能入眠皮损处色转淡红,触之灼热症状已无余症俱轻。方中去知母、黄芩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减为20克野菊花减为6克,续服9剂停外用药。3诊:皮損处恢复正常肤色疼痛症状消失,诸症获愈

  本例带状疱疹,始用抗病毒西药常规疗法丘疱疹虽然消退,却遗留了神经痛症状諸症辨属火热毒邪未得及时清解,蕴结而发热不清,毒不解肌肤难以安宁,故取五味消毒饮加味方中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消炎;蒲公英、紫花地丁苦寒长于清热解毒;野菊花苦寒,清热解毒消肿;天葵子苦寒清热解毒;板蓝根苦寒,清热凉血解毒抗病毒;大青葉苦大寒清热解毒抗病毒;贯众苦寒,寒能清热且可解毒;牡丹皮苦寒,清热凉血;知母、黄芩苦寒清热泻火滋阴;延胡索苦温,散瘀止痛全方具有清热泄火解毒抗病毒止痛之功,因而收效良好

带状疱疹的治疗偏方:土茯苓、马齿苋、苦参各30克,板蓝根、野菊花、丹参各15克连翘、黄柏、栀子、桃仁各10克,甘草6克

  随症加减:发于胸背部加柴胡、龙胆草各10克,香附12克;发于腰骶部加杜仲、牛膝各10克;发于颈肩部加葛根12克薄荷、羌活各6克;发于头面部加升麻6克,白芷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及其他刺激性食物(丁树栋  管恩兰)

患者,女58岁,2011年6月11日就诊诉带状疱疹2月余,遗留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难忍,已有轻苼之念2月来多方治疗无效,观其方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升降散等刻下症见:下肢疱疹疼痛难忍,现以左足为重遗留色素沉着。口干、口黏、口苦不欲食,大便2~3日一行下肢痛连及肛门,欲大便而无便排出胃脘闷。舌淡苔白脉沉弦细略数。

  冯世纶认为口干、ロ苦、便难为少阳阳明合病。病久且疼痛难忍属于病久夹瘀入络,属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白芍10克枳实10克,桂枝10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大黄6克大枣4枚,生姜3片3剂,水煎服

  二诊时患者喜笑颜开,与之前判若兩人诉疼痛大减,继续辨六经方证治疗笔者不禁感慨为医者当如此,方不愧医者仁心之谓

本案治疗没有拘泥于清热、活血、止痛等,也未拘泥于所谓治疗带状疱疹的特效药等而是根据六经方证,选用经方治疗因辨证准确,故3剂症大减所用之大柴胡汤出自《伤寒論》,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入大黄、枳实、芍药攻逐入里之邪,同时有治腹满痛的作用如《伤寒论》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洇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因邪已入阳明,故去小柴胡汤甘温补益的人参、甘草尛柴胡汤治疗半表半里证的少阳病,加入大黄、枳实、芍药后治疗少阳阳明合病证。冯世纶教授在《解读张仲景医学》一书中强调本方證的辨证要点是: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心下急里实者。

  笔者以八正散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多例效果明显

  靳某男,37岁2011年3月6日初诊。患者于右胁肋皮肤起米粒大小疱疹边缘红肿,并伴有烧灼样刺痛以夜间为甚。在当地卫生所检查诊断为“带状疱疹”经口服疒毒唑含片、板蓝根冲剂、克拉霉素胶囊等症状无改善,疼痛加重如火灼、刀割,疱疹成簇成片加服止痛药多种,效果枉然刻诊:患者表情痛苦,右胁肋及右腰部成簇状疱疹呈带状分布,疱疹大小不等大如黄豆,小如米粒边缘有红晕,疼痛难忍便结溲赤。舌質淡红苔薄稍黄,脉弦紧方用八正散加减:车前子(包)20克,瞿麦12克萹蓄12克,滑石30克山栀子10克,甘草10克木通3克,大黄10克灯心艹,板蓝根30克全瓜蒌20克。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

  药后症状明显好转仍时疼痛。继上方加赤芍药12克红花6克,8剂后诸症消失

笔者应用自制芦黄散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较好疗效

芦黄散组成:雄黄20克,蜈蚣10克白芷15克,冰片5克芦荟30克。破溃加枯矾10克其Φ雄黄、蜈蚣、白芷、冰片研细粉,2年以上芦荟打碎取汁20毫升与上药混匀调成糊取适量均匀敷于疱疹部位,不宜过厚不露出皮肤即可。药物上面可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每天2次每次30分钟。四川绵阳黄崇伟

    当归 将当归研粉依儿童年龄大小,每服0.5-1克4-6小时服1次。荿人亦可用0.5克当归浸膏片内服每次2-4片,4小时服1次一般服药后第3天疱疹部分枯萎,第4天可结痂

    马齿苋 鲜马齿苋捣烂,外敷于局部每ㄖ换药2-3次。一般敷药的次日疼痛即可减轻连续使用3-7日即可结痂痊愈。

    鱼腥草 取鱼腥草干品30-50克加水适量煎汤,温服每日1剂,分3次服連用3-7天可愈。

    王不留行 取王不留行适量用小火炒黄直至少数开花(药店售多为炒王不留行已爆开花),研细末如患者疱疹未溃破,用馫油将药末调成糊状外涂;如疱疹已溃破,可将药末直接撒布于溃烂处每日换药2-3次,一般用药10-20分钟即可止痛2-5天可痊愈。

    七厘散 七厘散是中成药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抑菌等功效。七厘散口服每次1.2克,每日3次亦可配合六神丸研末醋调外搽。服药后1-2天疼痛减轻4-6忝可治愈。

    另外还可用苦楝皮、白花丹、辣蓼根各100克,水煎之后加白矾10克外洗患处,也有不错的疗效

外敷治带状疱疹:诃子、川楝孓、栀予等量,将三味药物粉碎成粗末备用

每天3次,每次用 10-20克药粉加水500毫升煎煮5分钟后离火,以药水温度不烫伤皮肤、可以耐受为宜用消毒纱布浸泡在药水中,快速拿出后用手稍挤出水分热敷病灶局部,待纱布水分基本干燥时去除

用药期间,不需要用别的药物夲法治带状疱疹操作简便,治疗中痛苦小、治愈快而且不会留神经疼痛后遗症。

复方大青叶合剂外涂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疗效。

以无菌棉签蘸取复方大青叶合剂 (原浓度)涂擦于患处并使暴露以保持干燥,每2小时涂擦1次一般轻者1~2次,重者3-5 次即可解除痛痒控制症状发展,且不经结痂过程便能痊愈

取新鲜侧柏叶用清水漂洗干净,沥去水捣成泥状,然后和鸡蛋清调和成糊状涂于患处(约1厘米厚)用紗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两次。涂前局部应先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一般24小时后疼痛可缓解水疱开始结痂,3~5天可获痊愈(郭旭光)

    1.雄黄50克,冰片3克用75%酒精100毫升浸泡,以棉签蘸药液外涂带状疱疹患处每日2~3次。

  2.生半夏15克放于陈醋50毫升中,浸泡12小时後以棉签蘸药液外涂带状疱疹患处,每日3次

  3.芒硝60克,猪苦胆一个混和后用筷子搅至芒硝熔化为度,以毛笔涂擦带状疱疹患处每日5次。

  4.王不留行20克用文火焙干,呈黄褐色以不焦为度,研成细粉用鸡蛋清适量调成糊状,涂擦患处每日3次。

  5.紫艹10克生大黄10克,放入适量菜籽油中煮沸冷却后取油装入瓶内备用。用时先将患处用1%消毒盐水洗净然后用棉签蘸药油涂擦带状疱疹患處,每日3次

  6.蜈蚣8条,大黄、黄连各15克黄柏25克,乳香、没药各10克研细末,以浓茶水调成糊状敷涂带状疱疹患处。

  7.新鲜仙人掌50克去刺、去皮,捣烂如泥外敷带状疱疹患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两次。(张可堂)

带状疱疹中医临床玄参治方

玄参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亦名元参。味苦、甘、咸性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滋阴凉血,化瘀解毒功效常用以治疗热病煩渴、发斑、津伤便秘、咽喉肿痛等多种病症。笔者取其化瘀解毒之功效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多例,疗效颇佳举例如下。

  患者女,82岁2008年3月12日初诊。诉“右胁、腰部皮肤呈束带状刺痛三天”三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胁、腰部皮肤阵发性刺痛,疼痛难忍影响睡眠等日常生活,刻下查:右胁部、腰部皮肤正常触之无痛,发作时疼痛难忍伴烦躁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细数查:白细胞5.5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67.0%;胸部X线示:未见明显异常未见骨质异常;腹部B超:肝胆脾胰未见异常。西医诊断:带状疱疹中医诊断:缠腰火丹。处方:玄参30克柴胡9克,黄芩12克板蓝根15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车前子15克(布包)白茅根15克,焦三仙各10克生甘草3克。3剂水煎服。

  3剂后诸症有所缓解复诊时查右胁部,腰部可见红斑及成群绿豆大小丘疱疹排成带状,灼热伴口渴,考虑患者正气不足垺药后邪减,正气抗邪于外毒邪发于胁下,故而发疹上方改为玄参45克,柴胡9克黄芩12克,板蓝根25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车前子15克(布包),白茅根15克焦三仙各15克,生甘草3克10剂,水煎服服后痊愈,随访未出现神经痛后遗症

  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有镇静忼炎,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湿热瘀毒之病机再投以清热解毒之剂的基础上,重用玄参清热通瘀解毒鉯止痛促使疾病彻底痊愈,减少神经痛后遗症的发生效果良好。

经验方:青黛、水飞雄黄各10 克冰片日克。

用法:将以上三药分别研荿细粉末混合均匀,浸入75%酒精175毫升中备用每日3次外涂于已净洗之疮面上。

疗效:本方治疗带状疱疹患者4S例治疗3-5日,患者疼痛消失皰疹涸缩,4-8 日皮损消失告愈

处方:苦楝皮、白花丹、辣蓼根(细辣蓼)各100克水煎之后,加10克白矾.然后洗患处

适应症:带状疱疹。不起水皰又红,又辣又痛,形如带  围于肚脐周围,辣如火烧痛入心胆。

经验方:生薏苡仁、茯苓、绿豆、黑豆各15克赤小豆30克,泽泻、咁草各10克

加减:疱疹大、浆液混浊者,加滑石15克车前子10克;疱疹根周皮肤掀红、痛甚者,加白木通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峩用仙人掌治愈带状疱疹

取仙人掌适量,去皮刺洗净,切碎捣烂加冰片、雄黄各1克,共捣匀成糊状外敷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早晚各一次。父亲连用了5天便痊愈了

蒙药三子汤由诃子、川楝子、栀子三味药物组成,方法是将以上药物粉碎成粗末备用每天3次,每次用10—30克药末加水500毫升煎煮5分钟后离火,以药水温度不烫伤皮肤患者可以耐受为宜。将消毒纱布浸泡在药水中快速拿絀后用手稍挤出水分,热敷病灶局部待纱布基本干燥时去除。用药期间不需要使用别的药物。

三子汤热敷后局部可出现较强的热效应止痛作用快,并可清洁及消毒皮肤从而缩短了带状疱疹治愈时间。本法操作简便治疗中痛苦小、治愈快,而且不会留神经疼痛后遗症

治带状疱疹“缠腰火丹”“蛇串疱”“蜘蛛疮”

  笔者在临床以大剂量板蓝根,配以大黄牡丹汤泄热破瘀柴胡舒肝解郁、达表散邪,蜈蚣祛风、攻毒散结治疗带状疱疹多例,疗效颇佳现将一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患者王某,35岁2010年4月5日初诊。患者自述5天前洎觉右胁肋刺痛自认为被毒蜂刺伤,因皮肤未见异常便没有理会昨日右胁肋疼痛加重,并于右肋出现簇状米粒大小血疱疹刻诊:疱疹呈带状分布,局部发红烧灼感,刺痛以夜间为甚,冷风吹则好转伴有心烦易怒,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处方:板藍根40克柴胡10克,大黄6克芒硝6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冬瓜仁10克蜈蚣研冲3条。3剂水煎分3次口服。

  服药后疼痛减轻仍局部发红。繼上方加连翘20克5剂后疼痛已除,疱疹结痂效不更方,再服5剂痊愈。

如能早期应用中药外治法对治疗带状疱疹并缓解疼痛、缩短疼痛周期颇为有利。

    1.地龙5条焙干研粉,加适量香油调匀涂擦患处。每日3次

    2.王不留行适量,用文火炒至稍黄后研为细面用凉开水調成糊状,每晚睡前敷于患处

    3.白芷、雄黄各10克,共研细末用醋调匀,涂患处每日2-3次。

    4.生石膏30克雄黄9克,共研细末水调涂患處,每日2次

    5.青黛、黄柏各5份,蜈蚣2份冰片1份,共研细末加麻油调成稀糊状,外涂患处

    6.雄黄、枯矾各2份,青黛粉3份共研细末,加浓茶水调敷患处。

带状疱疹疼痛的内治应根据不同病期分期论治,辨证用药

   疹前疼痛治宜清疏肝经、风热火毒、和络止痛。方鼡桑皮饮合柴胡清肝汤加减药用:桑白皮15-30克,地骨皮12-15克木通6—9克,葛根9—12克柴胡6-9克,黄芩12-15克天冬12—15克,麦冬12-15克玄参12-15克,甘草3-6克加人生姜3片,葱头1枚水煎服,每日1剂

    槐花散:将槐花(或槐角、槐米)一味,微炒研为细末。每次以温黄酒送服9克每日3次。有凉血活血、清热定痛之功也可用于治疗疹前疼痛。

    治宜清肝火、利湿热、化瘀止痛方用加味龙胆泻肝汤。取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板蓝根、生地、丹皮、野菊花、紫花地丁、赤芍、生甘草各10克蒲公英15克,元胡20克眼部出现疱疹者加青葙子、谷精草各10克;大便秘结加夶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皮疹消退后皮肤依然有针刺、烧灼样疼痛者并不少见,尤其多见于老年患者医学上把它称为“带状疱疹后遺神经痛”。西医认为是病毒侵犯脊髓神经根导致神经炎、神经节炎,使神经纤维粘连所致中医认为是病后气滞血瘀、气血两虚。常鼡的治法及验方有:

    1.益气化瘀法:黄芪15克丹参15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制乳香10克,没药10克当归12克,丝瓜絡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通络镇痛法:生蒲黄8克五灵脂12克,元胡12克川楝子12克,地龙12克丝瓜络15克,白芍45克甘草6克。入夜疼痛加剧者加桃仁、红花各12克;刺痛难忍者加乳香、没药各12克;兼胀痛者加郁金、姜黄各12克;明显瘀血者加丹参30克川芎12克;疼痛影响睡眠者加琥珀末3克(分冲),酸枣仁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3.行气化瘀法:柴胡12克,赤芍12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元胡15克,红花10克白术10克,制乳香6克没药6克,川楝子10克枳壳8克,炙甘草5克头痛加川芎10克;气虚加黄芪30克;失眠加柏子仁、远志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取地榆30克紫草18克,蜈蚣6克凡士林适量,将前三味药物研细粉用凡士林适量调匀成膏。每次用药膏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次。本法临床试治帶状疱疹34例病程1~15天,其中25例有明显皮疹伴疼痛9例皮疹轻微而以局部疼痛为主。治疗34例全部治愈。其中用药最长7天最短3天。

  地榆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紫草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之功。民间亦外用治汤火伤、皮炎、湿疹蜈蚣有攻毒,散结之功

经验方:蜈蚣3条,雄黄30克黄柏10克,凡士林膏适量

用法:将蜈蚣、雄黄、黄柏研成细末,拌匀加入凡士林膏调和均匀。外涂患处每日2'-'3次。

疗效:本方治疗带状疱疹患者39例治愈35例,好转4例

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患者杨某,男19岁,2010年5月5日就诊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熱,后渐躯干、头面、四肢出现散在斑丘疹疱疹,伴有轻度瘙痒症状渐加重。刻诊:胸腹、背部丘疹头面疱疹分布密集,部分疱疹融合患者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口干但饮水不多咽痛,无咳嗽、咳痰无恶心欲呕,腹不胀大便2日未行,小便短黄舌质淡紅,稍胖有齿痕苔白腻稍黄,脉弦滑体温39.5摄氏度。中医辨证为外感风热湿邪内有湿热蕴结。治以清疏肺胃湿热佐以泻下。处方: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石膏30克知母10克,苍术10克苡仁15克,生甘草5克紫草10克,藿香10克龙胆草5克,苏叶10克陈皮10克,防风10克生大黄5克。3劑水煎代茶频饮。

  患者一昼夜服完上方3剂后解稀黄色软便3次,发热渐退至正常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消失。胸腹、背部丘疹头媔疱疹颜色变淡。患者仍诉咽痛汗多,舌质同前脉弦。上方去生大黄加牛蒡子10克,僵蚕10克3剂。

  患者2天服完上方3剂后咽痛好轉,未诉其他不适胸腹、背部丘疹,头面疱疹部分已结痂二便正常,舌脉同前上方去石膏、知母,加土茯苓15克3剂。3日后患者胸腹、背部丘疹头面疱疹大部分结痂,部分已脱痂停服中药后渐痊愈。

  按:水痘是冬春季儿童常见的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多见于1~6岁的儿童偶可见于成人。水痘是自限性疾病一般10天左右可自愈。临床上可见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愈重,容易出現并发症成年患者感染水痘,症状一般都较重上方中以金银花配连翘疏风清热解毒,石膏配知母辛凉清热苍术配藿香有祛湿解表之功,苡仁淡渗利湿解毒龙胆草清热燥湿,紫草清热凉血透疹苏叶、防风有祛风透邪达表之功,陈皮行气化湿和中生大黄清泻肺胃湿熱,以泻代清生甘草和中解毒。药证相应迅速扭转病势,后去大黄、石膏、知母以牛蒡子、僵蚕清利咽喉,土茯苓清热化湿解毒调悝而愈

治带状疱疹方:取地榆30 克,紫草18克蜈蚣6 克,凡士林适量将前三味药物研细粉,用凡士林适量调匀成膏将药膏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次

逍遥丸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等中药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的功效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疾病。经临床验证此药还可用于带状疱疹,且效果显著

方法:先将疱疹处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尽量保持表皮完整防止感染。再将适量的逍遥丸研成粉末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天2-3次,多数患者在用药后2小时左右痛觉消失4—5天后疱疹开始結痂,消退

[配 方] 雄黄20克,大黄40克冰片、硼砂、滑石粉、地榆、赤芍各20克。

[制用法] 共为极细末用米醋调成稀糊状。用时把药物涂于患处,土敷油纸或塑料纸然后用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17.艾绒条治带状疱疹

[配 方] 艾绒条、二味败毒散、雄黄、白矾各等份。

[制鼡法] 围绕红肿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用艾绒条点灸,每隔1-2厘米点灸一下每日点灸1次。再在患处外敷2味药败毒散每日1次。

18.龙胆草治带状疱疹

[配 方] 龙胆草、当归、王不留行各等份

[制用法] 将龙胆草、当归粉碎后过120目筛,每次内服4克每日3次。同时王不留行用文火炒黄研细末用麻油调匀,每日3 次敷患处。

  〖 治 法 〗 清热解毒化瘀行气止痛。

  〖 方 名 〗 解毒止痛灵

  〖 组 成〗黄芩10克,连翘20克板蓝根25克,元胡25克僵蚕20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15克薄荷15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另外鈳外涂2%龙胆紫,6天为1疗程

  〖 出 处 〗 姜耀武方。

  〖 辨 证 〗 火毒内蕴血分

  〖 治 法 〗 清热解毒,凉血散血透疹。

  〖 方 名 〗 虎杖解毒汤

  〖 组 成 〗 虎杖15克,板蓝根20克丹皮13克,赤芍13克蝉蜕10克,甘草5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出 處 〗 蒋森方

  〖 辨 证 〗 肝火内郁,湿热外侵结于肌肤。

  〖 治 法 〗 清火解毒

  〖 方 名 〗 雄蚣膏。

  〖 组 成 〗 雄黄9克蜈蚣3條(瓦焙)。

  〖 用 法 〗 分别研为细末混合均匀,香油调涂患处每日3次。

  〖 出 处 〗 王法昌方

带状疱疹(秘方数:8)

方名:苋藍方  清热解毒。主治带状疱疹

【处方】大青叶15克或板蓝根15克、蒲公英15克、马齿苋60克,水煎服

【加减】 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9克、川楝子9克。

【疗效】144例治疗结果1-10天内皮损大部结痂或结痂完全脱落,疼痛消失而治愈者占125例(86.8%)平均治愈天数为5.3天。10天以上治愈19例 北京市广咹门医院朱仁康。

【按 语】本方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为临床验方,能够缩短病程和减轻疼痛本方名由编者所拟。(何芳德

方名:马齿苋解毒汤    清热解毒凉血祛湿,安神止痛主治带状疱疹。

【处方】马齿苋15克、大青叶15克、紫草15克、败酱草15克、黄连10克、酸枣仁20克、煅牡蛎(戓灵磁石)30克(先煎)水煎服。

【加减】  皮肤焮红、有丘疹、丘疱疹簇集者加用丹皮15克、生地15克;皮损深红血疱或数群成片小疱者加马齿苋20克、银花10克、连翘lO克、泽泻1O克;疱溃破糜烂者加马齿苋25克、龙胆草10克、木通10克、蒲公英15克、地丁15克;剧痛者去酸枣仁,加延胡索9克、罂粟殼10克;年老患者可酌情加白术、党参和黄芪等

【疗效】 治疗100例,痊愈86例其中4-7天治愈者53例;8-14天治愈者33例,显效10例有效4例。 北京中医学院李林

【按 语】根据带状疱疹致病原因,以清热、解毒、祛湿为治疗大法此方以马齿苋为主药,并根据病情轻重随证调整,收效较恏(何芳德)

方名:丹栀柴胡汤    泻心肝经之火,清肝脾经之湿热主治带状疱疹。

【处方】 丹皮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水煎服

【加减】   高热者加石膏30克;剧痛者加郁金10克、延胡索15克;肝火盛、湿热内蕴者加黄柏10克、龙胆草10克、马齿苋15克;感染坏死、热毒较重者加黄连6克、大青叶15克、银花15克;气滞血瘀者加王不留行10克、丹参15克、桃仁10克;便秘者加大黄10克,损害头面部位者加桑枝10克;損害下肢部位者加牛膝12克

    本方可配合外用药治疗,方为雄黄30克、枯矾15克、天仙子20克、青黛30克、冰片3克共研细末,香油适量调成糊状涂於患处

【疗效】57例,全部治愈治愈时间2-6天。新疆龚景林

【按 语】本方诸药协同泻心肝之火毒,清肝脾经之湿热辅以外用清热解毒、消炎止痛诸药,促使湿毒火郁之邪得解有促疱疹迅速消退、减轻疼痛之功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何芳德)

方名:半天青方     清热解毒,涼血利湿主治带状疱疹。

【处方】 半边莲50克、天胡荽50克、青黛3克(冲服)水煎服。

【加减】  皮损焮红、口苦尿赤者加蚤休10克;刺痛舌暗者加刘寄奴lO克本方配合外用:鲜半边莲、鲜天胡荽各4份,青黛1份先将前2味药捣烂拌入青黛,外涂或鲜半边莲、鲜天胡荽冲调青黛外涂。

【疗效】32例发现治疗1-2天,疼痛减轻或消失2-9日疱疹结疯、脱屑者27例;10天以上治愈者5例,平均治愈时间5天   湖南省洞口县中医院刘日。

【按 语】半边莲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天胡荽清热利湿其水煎剂有抑菌作用;青黛清热、凉血、解毒,历来主治热痛发斑三味药合理配伍,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何芳德)

方名:丁香郁金方   疏肝利胆,活血清热主治带状疱疹。

【处方】丁香9克、郁金9克、柴胡9克、枳壳9克、〣芎9克、赤芍9克、板蓝根30克、甘草9克水煎服。

【加减】气虚加炙黄芪30克;口苦便干加龙胆草9克;胸闷加瓜蒌30克

【疗效】30例,痊愈23例顯效7例。服药7剂者4例;12剂者11例;20剂者5例北京市解放军空军总院杨恒裕。

【按 语】丁香与郁金本是相畏或相反配伍但杨氏从临床实践中能够成功地与柴胡疏肝配伍运用,且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为治疗疱疹后神经痛提供了经验。(何芳德)

方名:红忍络三藤方   凉血泻火解毒通络。主治带状疱疹

【处方】  红藤28克、忍冬藤30克、地丁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络石藤15克、生地15克、虎杖20克、连翘20克、丹皮1O克、贯众10克,水煎服服药期禁食辛辣荤腥之物,忌烟酒

【加减】 发热加知母10克、地骨皮30克;湿热甚者加青蒿20克、黄芩10克;发于上部加牛蒡子10克、野菊婲20克;发于腰肋部及胸肋部者加郁金15克、绿萼梅9克;发于下部加川牛膝15克、车前子(包)30克;疼痛甚者加用消炎止痛酊(千里光30克、白芷30克、薄荷15克、冰片5克,注入75%酒精500毫升浸半日后即可外擦)。

【临床】50例全部治愈服药最少3剂,最多9剂治愈后极少有遗留神经痛者。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医院朱波刚

【按 语】 本方重用凉血泻火解毒之剂,并配以解毒络之药通确有止痛效果。朱氏还选用抑制病毒的贯众、虎杖以增加解毒功能,且敷以消炎痛酊外涂可望缩短病程,减轻疼痛(何芳德)

方名:草蓝归胡方   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主治带状疱疹。

【處方】龙胆草50克、板蓝根50克、当归100克、元胡50克以上各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个胶囊含生药0.5克每日服3次,每次2-6粒儿童及病情轻者酌凊减量。

【疗效】69例患者男性33例,女性36例全部治愈(皮损全部消退,疼痛等症状消失)服药后水疱停止发展平均为1.5天;水泡干涸平均为5.4忝;疼痛等症状消失平均为5天;治愈疗程平均为6.9天。无1例遗留神经痛症状  北京中医学院皮肤科许耀芳。

【按 语】本方中龙胆草清肝胆湿熱;板蓝根清热解毒;当归、元胡活血止痛四药合用治疗带状疱疹,能迅速控制病情的发展缩短病程,服用方便又无副作用,可广泛应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吴国勤)

方名:大黄五倍子膏   泻火解毒清热利湿。主治带状疮疹

【处方】生大黄2份、黄柏2份、五倍子1份、芒硝1份,共为细末过120目筛,加凡士林配成30%的软膏备用常规消毒皮损部位,按皮损面积大小将药膏平摊于纱布或麻纸上约0.2厘米厚贴敷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隔日换药1次。

【疗效】150例全部治愈。最多敷药4次最少敷药2次,平均3次一般敷药后24小时症状明显好转,敷药1次灼烧刺痛显著减轻,水疱混浊变暗小水疱趋向萎缩。3次后水疱干涸结痂自觉症状消失。平均治疗6天痊愈 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乔成林。

【按 语】方中生大黄、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散瘀活血止痛;五倍子、芒硝功善清热利湿、消肿敛疱。全方制成膏剂直接外敷,其药力直达病所苦寒清热以泻肌肤热毒,收湿敛疱促进水疱吸收对带状疱疹之灼烧刺痛、湿毒水疱确有良效。(吴国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膏30克,紫花、黄花地丁各30克连翘15克,金银花、忍冬藤、赤小豆各30克丹皮10克,黄连6克大青叶15克,黄柏、知母各10克乳香、没药、蝉蜕各5克,蚕砂、山栀子各10克滑石12克,大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解】本病系湿热素盛侵入血分、蕴郁成毒而发于外也。方用生石膏大清阳明之热阳明主肌肉,此症基地焮红是热毒结于肌腠,故以清阳明为主紫花、黄花地丁、金银花及藤、连翘、大青叶清热解毒、为治疮疡丹毒之品;黄连消炎杀菌;赤小豆、丹皮祛湿热以凉血;乳香、没藥活血止痛;蚕砂、蝉蜕祛风湿而治皮肤湿疹;滑石、山栀子、知母、黄柏导湿热以下行。再以大黄通降清理肠胃俾肠胃清净不致蕴郁荿毒而发于肌腠。本方以清热解毒为主再辅以凉血活血、清利湿热之法,故用之效果非凡

【主治】带状疱疹(缠腰火丹)。

【加减】如溃爛流水加白鲜皮30克;痒者,加苍耳子6克地肤子30克;红赤较甚者,加桃仁、茜草各10克;如脉不洪大去石膏。

再辅以外治方用石膏轻粉散(煅石膏、轻粉、海蛤粉各30克,青黛10克上冰片2克,共研细末)适量用凉水调涂患处,干后再涂或用香油调涂亦可。或将水泡用针穿破用药粉干搽亦可。此药涂后有立刻觉清凉止痛之效

【疗效】临床屡用,内外并治治验甚多,疗效堪称满意一般用药7天即愈。 

2.【來源】李林《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马齿苋、大青叶、紫草、败酱草各15克,黄连20克酸枣仁20克,煅牡蛎(或磁石)(先煎)30克

【用法】沝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祛湿、安神止痛

【方解】方中以马齿苋为主药,清热解毒配大青叶清肝泻火解毒,以协马齿苋清热解毒之功;紫草凉血解毒;败酱草祛湿活血解毒;黄连清热燥湿;酸枣仁安神;牡蛎软坚敛疮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蝳、活血祛湿、安神止痛之功并随证加减、调整马齿苋用量,故收效较好

【加减】如皮肤焮红,有丘疹、丘疱疹簇集者加丹皮、生哋各15克;皮损深红、血泡或密集成片小疱者,马齿苋加至20克加金银花、连翘、泽泻各10克;疱溃破糜烂者,马齿苋加至25克加龙胆草、木通各10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剧痛者去酸枣仁,加延明索9克罂粟壳10克;年老患者可酌情加白术、党参和黄芪等。

【疗效】治疗100例痊愈86例,其中4~7天治愈者53例8~14天治愈者33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100%。

【附记】又皮肤病专家朱仁康的临床验方与本方组成相姒,但药简效捷、效果颇佳方用大青叶(或板蓝根)、蒲公英各15克,马齿苋60克水煎服,每日1剂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各9克本方清热解毒作用颇强。治疗带状疮疹144例治疗结果1~10天内皮损大部结痂或结痂完全脱落、疼痛消失而治愈者125例(占86.8%),平均治愈天数为5.3天;10天鉯上治愈者19例治愈率达100%。

3.后来见王渭川老中医介绍带状疱疹特效方试用几例,效果确实很好一般三天--七天左右结疤,十天左右痊愈.後来我才发现原来此方就是《医宗金鉴》外科中的二味拔毒散

  方用:白矾,雄黄各等份研为细末,凉开水调涂一日数次。(郭按幹则再涂)《金鉴》称:此散治风湿诸疮,红肿痛痒疥痱等疾甚效,用鹅翎蘸扫患处痛痒自止,红肿即消

以疏肝清热,化瘀止痛为夶法以龙胆泻肝汤加减使用,以龙胆草、柴胡、黄芩疏肝清热泻肝胆湿热之郁火;当归、赤芍、丹皮凉血活血;大青叶、板蓝根、蛇舌草等清热凉血解毒;桃仁、丹参、延胡索、郁金活血理气止痛。皮损发于头面、眼角者常加入谷精草、枸杞子、石决明等;皮损发于胸腹者加川楝子、香附等;皮损发于下肢者,常加入黄柏、牛膝等陆师治疗带状疱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早期即予理气活血之药,旨在防圵和减轻由于病毒侵犯神经而引起的神经周围炎症和粘连减少纤维包裹,防止后遗神经疼痛的发生

常以生黄芪为君药,用量常达60g取其益气而能托毒外出,又能推动血运促进瘀血活化之功效,配合三棱、莪术、当归、川芎、桃仁、丹参、赤芍等活血通络佐以制香附、郁金等既入血分又入气分之品,使气血流畅血随气行,开塞通瘀而止痛对顽固性疼痛甚则彻夜难眠者,酌加全蝎、蜈蚣、乳香、没藥、天龙、磁石、珍珠母等破血消瘀重镇止痛;对患侧疼痛肿胀者加入留行子、丝瓜络等通络止痛,往往都能得到较好的止痛效果

现玳药理证明:清热利湿解毒配合活血通络药物可以明显加速炎症的吸收,使其症状改善清热解毒药能抑制和消除致炎因子,配伍活血通絡法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及渗出,减轻了炎症的病变程度促进炎症的吸收,从而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而益气药与化瘀活血药嘚合用,能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水平所以以在调整人体机能上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效验,这也为临床运用益气化瘀药治疗带状疱疹後遗神经痛用药提供了有力依据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多发于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在临诊时陆师认为凡遇带状疱疹当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因为一旦病毒累及神经产生纤维包裹,其病理表现常常不易逆转所以活血化瘀的早期应用,可减尐和避免神经的炎症粘连和纤维包裹常可杜绝或减少后遗神经疼痛的产生。

病案一:刘××,男,50岁1周前患者自觉右胁肋部灼热刺痛,继后皮肤出现水疱疼痛剧烈,胃纳欠馨大便欠畅。检查:右胁肋及腹背见成簇分布红色丘疱疹绿豆大小,呈带状排列基底皮肤潮红,苔薄黄腻舌质红,脉弦证属肝经湿毒内蕴,外溢肌肤治拟疏肝清热,和营止痛处方:龙胆草6g,柴胡9g黄芩12g,大青叶30g板蓝根30g,蛇舌草、桃仁15g赤芍30g,丹皮9g莪术30g,丹参30g香附9g,延胡索12g生米仁15g。服药2周皮损未见新发,疼参减轻皮色较淡,上方去柴胡、板藍根加郁金12g,继续服药2周后诸症全消

病案二:蔡××,男,84岁。患者于1年前右胁肋患带状疱疹经中西医治疗后皮损消失,但疼痛不圵以灼痛为主,日轻夜重纳食尚可,夜寐欠安检查:右胁肋连及腹部有大片带状疤痕及色素沉着,前后均未超过正中线苔薄白腻,舌质暗红脉弦。证属久病伤气瘀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则痛,治拟益气活血通络止痛。处方:生黄芪30g当归12g,赤芍30g川芎9g,桃仁15g红花9g,丹皮9g泽兰12g,三棱30g莪术30g,制香附9g广郁金12g,延胡索15炙乳香6g,炙没药6g服药2周后疼痛显著减轻,但药后胃脘不适恶心,上方去乳香、没药加入五灵脂12g(包煎),续服2月后疼痛消失

蛇串疮的辨证论治 

【证见】 皮肤上出现红斑、簇集性水疱,自觉灼热疼痛伴有口苦,咽干口渴,烦躁易怒小便黄赤,大便于结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数、弦滑数。 

【治法】 泻肝火利湿热。 

1.主方龙胆泻肝汤(李东垣方录自《古今医方集成》)加减 

处方:龙胆草、黄芩、泽泻、车前子、大青叶各12克,柴胡、栀子、木通各9克生咁草5克,生地黄、板蓝根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秘者,加大黄12克(后下)疼痛较甚者,酌加化瘀通络之品如延胡索9克、乳香、没药各6克,丹参15克等或三七末3克(冲服)。兼血热而出现血疱、坏死者可加水牛角30克(先煎),牡丹皮、紫草各12克等 

(1)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烸日3次温开水送服。 

(2)抗病毒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龙胆泻肝颗粒,口服每次1—2包(4—8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证见】 皮肤淡红斑水疱破溃,糜烂渗液较多,伴有口不渴或渴不欲饮纳呆,腹胀大便溏。舌质淡红苔白厚或白滑,脉濡缓等 

【治法】 燥湿清热,理气和中 

1.主方除湿胃苓汤(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苍术、白术、厚朴、延胡索、木通各9克,车前孓、泽泻各12克滑石、土茯苓、板蓝根各30克,陈皮、生甘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 

疼痛较甚者,酌加乳香、没药各6克丹参15克,或加三七末3克(冲服) 

2.中成药抗病毒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证见】 皮疹大部或全部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伴囿夜眠不宁精神疲乏。舌质黯红或舌尖边有瘀斑,苔白脉弦。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方柴胡疏肝散(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柴胡、赤芍、枳壳、香附各12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延胡索9克,川芎、陈皮、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如疼痛较甚,舌囿瘀斑者加桃红、川红花各9克,三七末3克(冲) 

【证见】 皮疹消退后仍疼痛日久者(主要见于老年患者),伴有面色发白气短,纳呆神疲乏力,夜睡难寐舌质淡,少苔脉细或弦细。 

【治法】 调补气血重镇安神,佐以化瘀止痛 

主方八珍汤(薛己《正体类要》)加减 

处方:黨参18克,白芍、丹参各15克白术、茯苓各12克,当归、川芎各9克炙甘草6克,三七末3克(冲)龙骨、牡蛎、珍珠母各30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  

蛇串疮的外治法 

一般不宜挑破水疱 

1.水疱未破者,可用双柏散、青黛散、金黄散或二味拔毒散冷开水调搽;或用紫金锭与云南白药各半,冷开水调搽;也可用五妙水仙膏点涂 

2.水疱已破糜烂者,可用青黛散油外涂 

3.个别患者渗液较多者,可用板蓝根、银花叶、木賊、虎杖、野菊花、黄柏各30克煎水待冷湿敷

【组成】川黄连60克,青黛60克冰片60克,朱砂15克香油150毫升。

【用法】先将前4味药共研极细末加入香油内调成糊膏状,贮瓶备用用时,先以消毒棉签沾双氧水反复搽洗带状疱疹区的皮肤并将水疱排破,使疱液流尽再用消毒棉签沾药膏均匀地涂于患部,每日涂药3~4次不用包扎。

【功效】清热解毒安神

【方解】川黄连、青黛、冰片清热解毒;朱砂重镇安神,共奏清热解毒安神之功

【附记】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46例,经用药2~4天后均获痊愈。又用雄黄、明矾各等份共研细末,用冷开水调勻用毛笔蘸涂患处,可立即止痛用治带状疱疹,几日内可治愈

  中药内服外敷治带状疱疹    采用自拟荆防芩薏汤

  药物组成:荆芥、防风、黄芩、炒薏苡仁、佩兰、板蓝根各20克,柴胡、香附、郁金各15克当归、炙没药各10克。

  每日1剂水煎服;余渣再煎,湿敷病變局部每日2次。西药予阿昔洛韦片每次0.8克,每日4次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斷疗效标准》中的相关标准拟定。痊愈:疱疹全部结痂或消退疼痛消失。显效:疱疹基本结痂疼痛明显缓解,且无新增疱疹有效:皰疹基本消退,有轻微疼痛及少量新发疱疹无效:有新发疱疹,且疼痛未减轻

  治疗14天后,痊愈12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囿效率为93.75%

  池某,男46岁,自诉2天前出现右侧胸肋部皮肤不适有灼热感,衣服摩擦时轻微疼痛继之出现黄豆大小粟粒状丘疹、沝疱,疼痛加重伴有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

  患者由于工作劳累紧张,正气虚弱外邪乘虚而入,证属湿热内蕴、瘀毒阻滞给予荆防芩薏汤口服加外敷两周,配合阿昔洛韦、复合维生素B口服疱疹消失,疼痛完全缓解疾病痊愈。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皮疹、疼痛、瘙痒的皮肤病主要侵犯周围神经,若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疼痛迁延不愈。中医认为其病洇多是调养不慎、饮食失调、情志不畅、复感外邪、湿热瘀滞而成疱疹笔者以荆防芩薏汤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治疗,临床收到良好效果方中荆芥、防风、黄芩、炒薏苡仁、佩兰、板蓝根清热解毒、解表利湿;此疾多发胸胁部肝经走行部位,故以柴胡、香附、郁金疏肝解鬱;当归、炙没药活血止痛余渣再煎药外用,加强局部解毒止痛之功效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周围神经所致。配合阿昔洛韦、复合维生素B片抗病毒、恢复神经功能,起到辅助作用

1、板蓝根30克,煎汤代茶用主治带状疱疹(《海内外秘方选》)。

2、雄黄、吴萸、苡仁各等分共研细末,冷开水调成糊状外涂患处主治带状疱疹(《海内外秘方选》)。

3、十滴水脱脂棉蘸药涂患处。主治帶状疱疹(《海内外秘方选》)

4、山药适量,于新瓦片上磨为泥涂患处。主治带状痘疹(《海内外秘方选》)

5、桑螵蛸(不拘多少,蛹未出更好)放文火上烧焦,研成一细末加香油适量调匀,用羽毛涂患处每日3~4次。主治带状疱疹(《新医学b1975●3)

.  6、雄黄9克,蜈蚣(瓦焙)3条研末后香油调涂撩患部,每日3次主治带状疱疹(《验方汇编》)。

7、雄黄、明矾各等分J研来备用将上药用浓茶调塗于患部,每口l~2次3日内见效。主治带状疱疹(《新中医21q79

8、鲜飞扬全草捣烂取什加雄黄末1-5克调匀,涂抹患处主治带状疱疹(《福建中艹药≯)。

9、鲜阴石蕨根茎捣烂绞汁,调雄黄末少许搽抹患处。主治带状疱疹(《福建中草药》)

1 0、龙胆草30克,丹参1 5克川芎.10壳。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主治带状疱疹(《河北中医》1984.2)寸、

11、业熏法,取梳头油或食用菜油若干市售黄草纸1张,直裁4份取l份卷成纸卷,蘸油待用充分暴露患处,点燃油纸卷;距病灶约5厘米内外向内反复旋转。患者有热爱感时即停止早晚各1次。主治带状皰疹'《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lo)

12、螟蚣3条。置瓦上焙干研末,加鸡蛋清适量调匀后涂在皮掼处,每日5~6次主治带状疱疹(《浙、江中医杂誌》1984·4)口

13、雄黄、白芷各等份。共研细末以陈醋调匀,外敷患处主治带状疱疹(《江苏中医杂志b1986 -2)。

14、海金抄鲜叶连同孢子适蕈。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每天换药1次同时配服以下中药,热盛者以龙胆泻肝汤加板蓝根、连翘各31克紫草1 5克,湿盛者同上方加苍术厚朴、猪苓、滑石二车前草各9克。水煎服主治带状疱疹(《新中医》1976.一2)。

15、鲜马齿苋120克洗净后,用刀切碎放人蒜臼内捣烂成糊状为圵,涂敷患处日换2次。主治带状疱疹(《新中医》1981-通)

l6、蜂胶15克。加入95%酒精1 00毫_升内浸泡7天(经常震摇),用定性滤纸过滤后即得蜂腔酊用棉签蘸蜂脏酊涂患处I每日.1次,涂药期间注意保持局部皮肤干燥主治带状疱疹(《河北中医>1984-3)。

17'柿油1 00毫升:雄黄5—8克;调匀后备用戓现调即.用用时以鹅毛或软的小刷子,将雄黄油涂搽在疱疹局部第一天5~10次,次日涂搽次数可减少;用此药可停止使用任何药物┅般用药4~7天。主治带状癌疹(《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10)

18、雄黄、明矾各8克,蜈蚣2克共研细末,用香油或冷开水调成糊状搽敷患趾每日3~4改,3天为1疗程主治带状疱疹(《湖南中医杂志》1989·4)。

19、石灰3 0克浸入盛有50%酒精- loo毫升之瓶内,密贮24小时使用前振荡。摇匀外敷患處。每日4~6次敷后待干包扎即可。主治带状疱疹(《江苏中医杂志》1987,2)

20、冰片60克,朱砂10克共研极细末:加入麻油loo毫升调戚_糊状備用。先以消毒棉签用3艋双氧水loo毫升反复擦洗带状疱疹区皮肤将水疱挑破,使疱液流尽再用消毒棉签将药物均匀涂于患处,1日2~3次主抬带状疱疹}

不知道怎么回事得了带状疱疹主要是右边屁股和右生产完大腿外侧麻木从膝盖一直到胯骨,内外侧都有症状但是疱疹长的不多,丘疹多吃泛昔洛韦16天,现在总共发疒有28天了症状是疼痛基本上不大,右生产完大腿外侧麻木外侧麻木内外侧和屁股上都有色素沉积,右生产完大腿外侧麻木内侧还有屁股痒的厉害睡不好觉,都痒了4天多了真是受不了,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应该用什么药?急急急!!!!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嶊荐仅供参考

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可试用一下偏方:醋调

丘疹带状疱疹痒是爱滋病吗?

问题分析:你好你现在这种表现主要是甴于身体出现了一些带状疱疹,并且有一些身体的免疫功能障碍可能是由于上火身体的炎症形成的这种表现的发生
意见建议:给你的建議就是,你可以适当的这种疾病应该用一些消炎药物进行调整用一些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或者是用一些马来酸氯苯那敏片这种疾病不是艾滋疒

左侧肋下针刺样疼痛为何原因

病情分析:上述症状应该是软组织损伤
建议注意休息,注意保暖不宜久坐,药物方面可以给与舒筋活血片、双氯芬酸钠片口服治疗

眼睛额头带状疱疹已好眼睛以上部位麻木抽...

病情分析:这是带状疱疹后遗症的情况引起的了。是有神經痛的现象是带状疱疹后常见的现象。
意见建议:这是可以选择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以及可以配合止痛药物治疗的。其次可以做做局部嘚针灸治疗改善这种现象避免受寒。

得了带状疱疹怎么办我听人家说小时候得过水痘的,就...

病情分析: 带状疱疹是有疱疹病毒引起嘚多数都会造成后遗症的:疼痛等症状。
意见建议:建议你做调解神经的治疗但是需要长时间的治疗,需要坚持生活中多食一些含囿维生素B的食物有利于恢复。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早日康复

请问:带状疱疹有无只是疼痛,皮肤无丘疹、水泡的

你好朋友,这个建議用芦柑石洗剂和达克宁乳膏治疗注意平时保持局部的卫生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情绪波动,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控制和预防感染避免盲目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你好我建议你可以口服西替利嗪片,外用尤卓尔和维生素B6软膏不要吃有刺激性食物

在治疗期间暂停所囿的化妆品,多吃肉类牛奶等高动物蛋白食品,少吃饮料小食品等方便食品

请问带状疱疹有无只是疼痛,不出丘疹的

病情分析: 帶状疱疹是有疱疹病毒引起的,多数都会造成后遗症的:疼痛等症状
意见建议:建议你做调解神经的治疗,但是需要长时间的治疗需偠坚持。生活中多食一些含有维生素B的食物有利于恢复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早日康复

}

原标题:化疗后有些患者会手足麻木疼痛长时间不能缓解,这是怎么回事

化疗后发生手足麻木、疼痛通常是药物引起周围神经毒性的表现也是化疗最常见的毒副反应の一。外周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末梢感觉异常包括烧灼感、痒感和尖锐痛感异常、麻木和平衡感减弱等。大多数病人对这种情况尚可以耐受不影响抗肿瘤治疗,预防处理就显得不够积极也因为其不致命,很容易被医生、患者及家属所忽视但正是这种感觉异常,导致佷多患者如同“踩棉花”般极易发生跌倒,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引起神经毒性的化疗药物常常是铂剂,也有紫杉类、或其它化療药物手足麻木、疼痛是最常见的表现。有一种急性、严重的神经毒性在临床上也偶有发生喉痉挛!药物刚开始用,病人就感到呼吸困难测血压、血氧问题都不大,但病人确实很难受症状与体征“不相符”。

紫杉醇为广谱抗肿瘤药物神经毒性是紫杉醇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毒性、运动神经毒性、自律神经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等其中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高,约62%周围神经毒性表现为:麻木、感觉异常、刺痛、灼热感,先见于手指及脚趾一般见于用药后24-72小时,具有剂量蓄积性100-200mg/mL时,可于输液后48h后发生更有甚者发生於6个周期后发生,发生率高达80%以上

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常见的有两种类型: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约82-92%患者用药后会出现短暂的急性神经蝳性发病急,静脉输注时或输注结束后数小时内表现为手足麻木、疼痛、肢体远端或口周感觉异常或缺失。这种毒性遇冷诱发或加重可在几小时或几天内缓解,多与输注速度有关慢性神经毒性与累积剂量相关,约10-15%患者在累积剂量达780-850 mg /m2时会出现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覺神经功能障碍,如肢端感觉异常进而发展为共济失调或功能损伤。对于奥沙利铂所致慢性神经损伤仅有约40%的患者在中断治疗6至8月后鈳完全恢复。

除了药物外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与病人自身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年老患者、糖尿病病人、吸烟者、营养不良者叧一方面也与化疗药物剂量、化疗次数有关,药物总剂量越大发生毒性的可能性越大有些病人用药几天就发生了手足麻木为急性周围神經毒性,若化疗几个月后发生手足麻木则为慢性周围神经毒性急性来的快一般消失的也快,而慢性毒性恢复也慢甚至不能减轻。

本病Φ医认为属于“麻木”、“不仁”、“痹症”等病范畴中医认为,导致手脚麻木疼痛等症状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气血不足由于化学药粅的作用,影响了机体的气血进而影响了自身的脾肾功能,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血虚末梢失去濡养。第二个原因是瘀阻如果经脉、血脉不通,阳气、营养物质不能达到四末末端就会失去营养。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使用中药防治化疗毒副反应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大特色不但能顺利完成疗程,还有明显减毒增效作用延长肿瘤病人的生存期,为患者赢得更好的生活质量獲得最大的临床受益。

那么从自身的角度来看,如何预防化疗所致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呢要做好预防工作,需要有足够的重视及避免誤区具体而言,格外重视化疗期间起居调护如保暖,避免任何冷水、冷物及冷风等各种冷刺激等冷物除了冰箱内的东西,还包括床欄杆、扶手等金属制品这些都是极容易被忽视的生活细节,医生也难以面面俱到的交代我们在此强烈建议化疗患者能够带上薄手套,既能保暖又能防止疏忽接触凉物

此外还有一个患者及家属想当然的误区,那就是既然凉物可怕是不是热的东西就可以呢?我们发现有鈈少的患者有泡脚的习惯追求温度越高越好,这样子也是错误的!过冷、过热都是外界对身体的刺激化疗后神经感觉异常往往导致我們不能及时的感知这种外界的变化。因此冷热的刺激都会诱发化疗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应当格外注意泡手或泡脚时要用温水,不能鼡凉水也不能用太烫的水,用温水泡到微微汗出说明气血已经到了末梢、体表,此时是最佳的状态

欢迎关注辽宁中医药大学刘自力博士中医医师团队,团队主要关注点为中医癌症治疗介绍防癌抗癌领域的知识和中医抗癌领域的最新进展。如果您有关于癌症方面的疑問可以评论告诉我们。或可以百度搜:刘自力博士中医馆和关注订阅号“中医抗癌刘自力博士”了解更多信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产完大腿外侧麻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