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跑道的危害两年后还有危害吗

毒跑道“入侵”校园,怎么破?|跑道|有毒|检测_新浪新闻
   【深圳商报讯】据央广网报道,近日,媒体不断接到江苏苏州、无锡、南京、常州等多地学生家长反映,孩子上学后集中出现了流鼻血、头晕、起红疹等症状,他们怀疑与学校的塑胶跑道气味呛人有关。对此,校方无奈表示,找遍了当地所有检测单位,均无法出具检测报告。记者调查发现,我国已建室外塑胶跑道的有毒检测是一项行业空白。
   国家检测标准存空白
   开学后不久,江苏苏州市元和小学的多名小学生陆续出现了流鼻血、头晕、起红疹等症状,而家长们纷纷将矛头指向了学校的塑胶跑道。
   事后,校方临时停课,并拆光了新建的塑胶跑道,这一场风波才逐渐平息。同样在九月,江苏无锡、南京、常州等地的小学,也上演了塑胶跑道风波。不少学生家长建议,这要由第三方来进行环保检测。
   对于第三方环保检测,学校方面很无奈。记者在无锡市崇宁路实验小学采访时,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校负责人表示,校方寻找当地多个部门,无法得到塑胶跑道是否有毒的检测报告。
   经过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在我国,塑胶跑道从生产的工艺开始,到招投标采购、建设施工等各个环节都存在明显问题。无锡市崇安区教育局规划财务科科长陈延经手过十几所学校的塑胶跑道建设,他直指问题的关键,那就是塑胶跑道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在室外挥发值达到多少算有毒?这一点,国家层面没有标准,所以检测机构就无法出具鉴定结果。
   有毒塑化剂可致绝育
   杜老板经营一家弹性材料生产公司。他告诉记者,20年前他生产一平方米塑胶跑道的价格在150元以上,今天在江苏一平方米塑胶跑道的采购价格在90到120元之间。价格降了,不良厂家会想尽办法缩减成本,有毒劣质跑道“应运而生”。
   塑胶跑道的主要成分是聚氨酯,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聚氨酯专家罗教授表示,我国,塑胶跑道技术成熟,使用安全。但是也有无良厂家使用有毒材料,追求利益。他介绍,目前劣质塑胶的毒性污染源,主要来源于三个部分:
   第一,是塑胶跑道使用的溶剂中会挥发含有毒性的甲苯、二甲苯,该物质具有刺激性异味,会造成皮肤瘙痒、头晕等症状。
   第二,劣质塑胶跑道中含有重金属催干剂——铅盐,该物质能促进跑道凝固定型,但是重金属铅会造成永久性污染。铅盐最大的问题是有毒,这个毒对水体、土壤环境的污染是持久的,对人体也有害。
   第三种是危害最大的,是跑道中使用的有毒塑化剂,它能增加劣质跑道弹性,使其弹性达到国家标准。塑化剂中最常见为邻苯类塑化剂,过量使用甚至将导致男孩绝育。
   罗教授说:“这个产品在国外,在儿童产品里是禁用的,因为它对人的影响是长期的,它是雌性激素,男孩儿接触多了以后就生不出孩子了,死精了。”
   工程建设监管形同虚设
   既然劣质跑道的危害性如此之大,它又是如何进入校园的?据了解,由于塑胶跑道建设是以建筑工程立项,中标单位多为建筑公司,而建筑公司中标后又会进行层层转包,另外,能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的监理公司也缺少化工方面的专业知识,根本无力对塑胶跑道的材料优劣进行辨别。这样的漏洞,也就给了施工方在建设中对材料做文章的机会。
   本该为学校塑胶跑道安全把上最后一道关的当地环保、住建、教育、质监、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均无法做到有效监管。入口把关不严,工程建设监管形同虚设,因此,“毒”跑道趁虚而入,很难被发现,成为孩子健康的隐形杀手。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可谓众望所归——安格斯·迪顿。唯一的意外可能是他独自一人得了奖。有趣的是,安格斯·迪顿的主要成就,都和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几乎妥帖到量身打造,实在有意思。
股市是泡沫的晴雨表,泡沫是掩盖矛盾的洗洁精。所以。这几天,股市涨了,所以,尽管实体经济中的大量公司还将死掉,尽管放水可能救活本来应该死掉的企业,但已经有人好看4季度的A股了,甚至已经有人预言又一次国家牛市了……
做什么都挨批,国民党的憋屈生活从马英九上个任期就开始了,去年“太阳花学运”之后,更几乎陷入了断崖式的每况愈下。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
长期以来,领导的司机都饱受垢病。在一些人的眼里:狐假虎威、权力延伸、隐性福利待遇等词,是完全可以套用到领导司机头上的。一些人对领导司机咬牙切齿,经常用“不就一车夫”“牙齿都吃黄了”等非言来表达心里的不满。校园“毒”跑道不除后患无穷
专家称人造草坪若“不过关”,其“毒性”比问题塑胶跑道还厉害——
校园“毒”跑道不除后患无穷
作者:梁璇
浙江省温州瑞安玉海中心小学新校区5月19日被爆出多名学生出现头痛、流鼻血、反复高烧、过敏等症状,家长质疑这些症状与学校在今年初新投入使用的塑胶跑道有关。瑞安市教育局副局长黄海波向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该校新校区20日便通知正式停课,目前已将学生转移至老党校就学,“直到新校区跑道整改至家长满意,再恢复使用”。
黄海波介绍,5月21日在家长的参与监督下,已对该校区的操场进行了取样封存,样品已送至北京作进一步检测,“大约10个工作日后出检测结果。”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今天致电玉海中心小学校长林国强询问检测报告事宜,对方未作出明确回应便挂断了电话。
监管的事情谁来办?
据浙江当地媒体早些时报道,林国强介绍,5月21日晚9点,浙江省教育厅派调研小组到学校调研校园环境空气质量问题。调研小组中,除了浙江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的领导及儿科、呼吸内科的两位医学专家外,还有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潘志彦,“我是周六晚(21日)8点多到的瑞安,一下火车就去了学校现场,晚上已没有日照,但操场上还是能闻到一些异味”。
在了解了学校的处理措施后,潘志彦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停课体检、转移学生、重新检测样本“都较为正确”。但令他担心的是,即便找到了事后处理的方法,也挽回不了事前漏洞百出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去年浙江好几所学校同时出现所谓‘毒’跑道现象后,我就开始关注,从原材料来看,有的厂商即便拥有合格证,也只能代表一批受检产品合格,并非所有产品都有质量保证。同时,即使把好了出厂质量关,现场施工和验收也需要专业的督导”。
据黄海波介绍,因玉海中心小学的建设是当地旧城改造项目的一部分,建设方是市旧城办,采取的是“交钥匙工程”,“且通常采取业主监管,也就是学校为监管主体,加上监理公司参与,然后才是职能部门。”但他强调,按照正常程序,去年10月完工后他们已对塑胶材料样块进行了检验,且12月又对学校空气质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苯、甲苯和二甲苯、甲苯二异氰酸酯等这几类化学成分限量值均符合国家标准”、“甲醛、苯、二甲苯浓度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居住区大气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标准”,但这也没能规避最终出现的问题。
“检测结果和检测工况有关。”潘志彦进一步解释,“比如检测时正处于冬天,而随着夏天到来,温度升高,原材料里面含有的有机溶剂也会随之慢慢挥发。”如果在监管过程中有更多专业性的建议,也许能更好地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调研小组最终对学校给出了“重新投入使用前,再进行空气质量复检”的建议。
对于监管体系的重新规划,黄海波表示,将引入相关质量检测部门、且以职能部门为主体,“教育部门要更深地参与监管,但我们主要面临塑胶跑道施工单位的诚信问题。涉及学生体质,不能利字当头,这不是教育一家可以解决的,还要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监管才行。”据知情人士透露,去年,某东部省份曾出现多起“毒”跑道事件,教育主管部门曾提及修订相关标准事宜,但请众多部门开会、讨论完后发现“这个头根本没法儿牵”。
“标准”谁能说得清?
在玉海中心小学的跑道出现问题后,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瑞安市开展了针对全市公办、民办学校的塑胶跑道排查,“包括从幼儿园到高中。”据黄海波介绍,参与排查的主要有环保、住建、市政园林、卫计和教育等相关部门,“没有体育部门参与”,而依据主要是“学校提供相关招投标、验收资料,以及有没有按国家检测标准《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T1)检测的合格报告。”
但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化学检验认证部部长郭中宝曾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根据现有的国标,即便检测结果显示合格,由于检测的是特征污染物的总量,而非影响人体健康的释放量,因此‘合格’也无法说明其对人体健康有无侵害。”这与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任俊的意见不谋而合,“国标是产品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从去年到现在各地出现的问题就能发现,光是参照产品标准根本不能达到现实的要求”。
任俊所在的深圳便是去年最早曝出“毒”跑道事件的地区之一。今年5月初,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质量控制标准》(试行)(深建科工〔2016〕15号),称“为切实规范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含幼儿园)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设计及施工,会同市教育局组织制定新标,试行6个月”。作为这份标准的主编,任俊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个标准不仅完善了郭中宝提及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释放率”、和去年颇受家长关注“若长期接触和吸收可能影响男孩生育能力”的邻苯二甲酸脂等检测项目,更重要的是“填补了建设标准和工程标准的缺失”,且在参考欧家指标的同时考虑了国内的情况,“增加了气味评定”,“以防还有一些研究中没发现的东西会侵害人体健康”。
别让人造草坪重蹈覆辙
对于“未知”的风险,除了对原材料“源头”的把控、施工环节要加强监管等建议,潘志彦根据经验提出,要对塑胶跑道的使用风潮“进行遏制”,“尤其幼儿园更不建议使用,可以考虑用一些更安全的材料来代替”。
但在任俊看来,还不能因为“毒”跑道的出现,就否定塑胶跑道在美化环境和防止学生运动摔伤等方面的优点,问题的出现或与市场的突然“走俏”有关。“以前学校的运动场通常是黄土加沙子,后来引进了炉渣,有了些弹性。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合成材料的跑道出现在国内的很多高档场合,直到这十几年才开始出现大幅上升的趋势。”任俊说的市场,先是集中在校园,2003年便有专家提出校园建设塑胶跑道“需谨慎”,但现实的脚步仍然很快,甚至对不少诉苦“经费紧张”的学校而言,没有一块红绿相间的塑胶跑道往往是“困难”的具体表现。于是,当厂商看好社会需求,管理部门对这个领域又不够了解,恰逢市场需求猛增,才造成了标准和管理走在乱象之后的情况。
“现在是控制质量的关键时刻。”任俊表示,目前在“毒”跑道中发现的有害物质都可以通过禁止使用廉价原材料等方式规避,“大部分是利益驱动下低价竞争的结果。”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市面上的塑胶跑道主要有三种类型:透气型、混合型和全塑型,其中全塑型跑道造价高,鲜有使用,但其他二者的市场均价都低于成本价,尤其成本相对较高的混合型差别明显,“符合国标的混合型的成本价是200元、210元/平方米,但市场价则只有130元~150元。”最关键的是,当“偏离造价”成为业内默认的竞争法则后,挤占的正是正规厂商的生存空间。
随着民众需求不断发展,公园绿道、游乐场等场所对合成材料场地的需求仍在增加。任俊发现,高速发展的时候技术不是难度,成本也能接受,瓶颈在于标准和管理,“虽然暂时没有严密的证据证明学生出现的症状就是‘毒’跑道所致,但也无法证明和跑道无关。所以希望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标准,尽可能通过规章制度去解决管理上的不足,不给偷工减料的人留机会”。
虽然在地方上出台了新标,但还有更让任俊感到担忧的情况,“现在大家都聚焦在合成材料跑道上,很少有人关注人造草坪,就危害来说,后者更明显。”任俊解释到,人造草坪主要由草皮、黑胶粒和石英砂组成,“颗粒是浮在表面上的,比合成材料跑道更容易造成直接的侵害,且通常用于球场建设,面积会大于跑道。”而现在全国校园足球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可以预见,人造草坪也将迎来高速增长的市场前景,“要是还像合成材料跑道那样,缺乏统一标准,监管缺乏专业支撑,问题也会很严重。”任俊坦言,去年“毒”跑道事件“天热的时候都在处理,天凉了安静了一段,很多人以为没事了,没着手解决,结果天一热,问题又来了”。
本报北京5月29日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您好,欢迎来到奥一网![],新用户?[]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27194|回复: 3
听深音:来“毒跑道”上跑两圈,以后再也不用去做绝育!
最近几天,“跑道”这个词又进入了各大新闻网站和微博的热搜行列。
记得上一次看到它上热搜,还是半年前——
image001.png (14.08 KB, 下载次数: 51)
17:01 上传
当时所有“翔迷”们纷纷表达惋惜之情。
image002.png (154.03 KB, 下载次数: 50)
17:01 上传
没想到半年时间过去,跑道再次变为热搜词语,居然是因为这事——
image003.png (19.32 KB, 下载次数: 50)
17:01 上传
今年6月15号,北师大附小校园改造工程启动。因为工期原因,操场的跑道铺设工程在9月15号才完成,而学生们早已在9月1号就返校上课了。到了10月初,有家长陆续反映孩子出现头晕、流鼻血、皮肤起红疹的症状,并怀疑是学校新修跑道造成的。
同时就在上个月底,也有不少家长反映福田美莲小学也是操场刚刚铺设完跑道后,家长们纷纷反映孩子们出现了咳嗽、流鼻血以及眼睛不舒服等症状。
美莲小学之后发布了停课通知,表示要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
image005.jpg (42.99 KB, 下载次数: 50)
17:01 上传
据报道,当时该校学生的表情是这样的——(并不是!)
image006.png (204.76 KB, 下载次数: 51)
17:01 上传
而关于北师大附小的跑道事件,南山教育局回应:经检测学校教室中空气完全合格,孩子正常上课完全不会有影响,不停课。
image009.jpg (14.31 KB, 下载次数: 52)
17:01 上传
据了解,家长们在北师大附小门口举牌抗议要求停课:
image010.png (250.52 KB, 下载次数: 50)
17:01 上传
11月3日,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公布相关检测报告,报告显示,北师大附小教室空气样本、跑道使用原材料样本以及跑道阳面样本检测悉数合格,但跑道阴面4项指标中的甲苯和二甲苯总和检出值为0 .28m g,超出国家标准为0 .05m g的5倍以上。这方面数据超标的原因是因为跑道粘合剂的挥发时间还不够。
正当孩子们开心时,
image011.png (91.82 KB, 下载次数: 48)
17:01 上传
学校下令暂停使用跑道,但学生依旧需要回校上课。
哎,好像试图逃课的计划又失败了。
image012.png (101.67 KB, 下载次数: 51)
17:01 上传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家长认为,跑道有毒物质超标已经是既定事实,而在有毒物质未能完全处理干净的情况下就让学生返校,存在安全风险。
家长这样想当然是人之常情,毕竟突然这么多孩子流鼻血,不是专家说一声“流鼻血是孩子常见病”就能让人放心的。
我想,学校坚持不想停课应该有它的原因——回想十年前第一次上数学课,我的笔掉到了地上,我花了两秒弯腰拾了起来,从此再也没有听懂过数学。
image013.jpg (33.22 KB, 下载次数: 52)
17:01 上传
然而,更让人大吃一惊的是,美莲小学的跑道检测结果是甲苯和二甲苯总量超标20多倍。
人体在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甲苯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等。
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二甲苯,会出现中枢神经麻醉的症状,轻者头晕、恶心、胸闷、乏力,严重的会出现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image014.png (69.87 KB, 下载次数: 50)
17:01 上传
这两种都属于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因此,昨天美莲小学的跑道已经被铲除掉,换成了普通砂石跑道。
但是小编觉得光铲掉跑道不够,该铲掉几个人才是真的!
image015.png (194.24 KB, 下载次数: 52)
17:01 上传
这样的新闻并不是个例:
去年9月份开学季,学生家长怀疑园岭小学和园岭外国语小学将启用的新教室甲醛超标,会对学生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要求学校推迟开学。经主管部门同意,园岭小学推迟到9月9日开学,而园岭外国语小学则要到10月8日才开始正式上课。
今年9月份坪山新区新建的中山小学开学时,就有家长来奥一网反映,学校为了赶工开学匆忙装修,弥漫着很重的装修气味,孩子班上的很多学生出现了过敏、感冒、发烧和流鼻血现象。
去年,宝安区翠竹路一家幼儿园的两名幼儿一个月内先后被诊断出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家长们怀疑是校园操场新铺设的橡胶垫肇事;
2012年9月,南山区桃源小学的学生也曾因学校装修延误导致不能如期开课。家长们除了担心学习进度问题,更担心环境污染问题。
虽然大部分的检测都表示:在教室无毒,这…这不明显暴露出跑道有毒
到底是你们智商低还是你们以为我们智商低?
image016.png (163.82 KB, 下载次数: 49)
17:01 上传
显然,有些学校可能只把有形建设的结束视为大功告成,却忘了把工程可能导致的无形污染考虑在内。如果不是学生家长自测甲醛是否超标后提出反对意见,学校是不是打算着如期开学呢?
你家装修了房子都要晾晾再住呢,成百上千个孩子每天好几个小时都呆在学校里,却没人重视装修污染?
image017.jpg (17.54 KB, 下载次数: 49)
17:01 上传
根据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聚氨酯专家罗教授的说法,检测塑胶跑道是不是有问题,根本就没那么麻烦。如果新建的塑胶跑道在一周后,仍有明显异味,那就说明有问题了。
image018.png (164.59 KB, 下载次数: 52)
17:01 上传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所以那么多孩子流鼻血、抱怨眼睛疼,嗓子难受,为什么丝毫没有引起重视,有些学校却拿着检测结果说质量没问题…请你来解释一下。
image019.jpg (33.89 KB, 下载次数: 51)
17:01 上传
教授向我们解释了现在常用塑胶跑道的毒性来源,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是塑胶跑道中使用的溶剂中会挥发含有毒性的甲苯、二甲苯,该物质具有刺激性异味,会造成皮肤瘙痒、头晕等症状。但通常跑道竣工一周内就会挥发干净。
第二,劣质塑胶跑道中含有铅盐,儿童的皮肤与这种塑胶跑道长期接触后,铅会渗透进身体内部,造成血铅超标,也就是铅中毒。
第三种也是危害最大的,是跑道中使用的有毒塑化剂,它能增加劣质跑道弹性,使其弹性达到国家标准。塑化剂中最常见为邻苯类塑化剂,过量使用甚至将导致男孩绝育。
这以后再碰到超生户,直接拉他去操场跑两圈不就解决了嘛!
有家专业体育设施公司的负责人也表示:就算跑道用的是优质原料,但原料有毒物质本身就存在,只是说量少。一般铺设塑胶跑道后一周异味自然会消散,只能说短期内对人体没影响,长期的话,谁都说不准。
看来,跑步会对人体带来致命的危害。
image020.gif (439.21 KB, 下载次数: 50)
17:01 上传
除了深圳本地,江苏、上海等地也有很多起“毒跑道”事件,江苏最近就爆出四所学校有“毒跑道”,这是要与深圳试比高的节奏吗?
然而这四所学校中,除了一所小学产品来源不明外,其他小学的跑道检测竟然全部合格。
image021.png (259.13 KB, 下载次数: 53)
17:01 上传
不过,江苏省教育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时相关负责人承认,目前校园塑胶跑道中的刺鼻异味确实来自塑化剂等添加剂。然而,这样的东西怎么能合格呢?
大家再来看一看我们漏洞百出的检测体系,举个例子:
国际卫生组织严格规定:异氰酸酯聚合物中游离单体含量必须控制在0.5%以下。然而有专家指出,在现行国家标准中,对游离异氰酸酯规定为油漆调配之后低于0.7%,实际上来讲,这个数组仍属于剧毒级!!!
那为什么我们的标准订得这么宽松?
因为国内聚合工业的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所以从保护民族工业的角度出发,国家制定的标准范围较宽。
这个答案我也是呵呵了。
image023.png (93.34 KB, 下载次数: 50)
17:01 上传
其实,这个国际、国内标准不一样并不是单单在这一点,就拿大家天天吐槽的PM2.5来说吧。世界卫生组织认为,pm2.5标准值为小于每立方米10微克,而我国的pm2.5标准值为每立方米75微克。
话说回来,就在国外许多学校纷纷放弃塑胶跑道,认为其又贵、又难维护、还有毒
、会污染环境、还会对身体发育不完全的孩子造成损伤时,为什么我国各大小学校玩命似得建塑胶跑道呢?
根据估算,铺设一个有400米跑道的田径场,费用仍在500万元以上,而且养护、维修的费用一年也要5万多元。所以,很多学校修完塑胶跑道后用铁栅栏围起来,不让学生随便到操场上活动。
image025.jpg (7.61 KB, 下载次数: 49)
17:01 上传
我无意中看到这样一句话:随着教育投入的提升,全国超过50%的省市都启动了塑胶跑道建设工程,提出“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塑胶跑道覆盖率”的目标。
原来是因为这样一句形式大于内容、大于意义的口号啊。
这我可真是……
本帖最后由 民工梧桐 于
11:21 编辑
提出“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塑胶跑道覆盖率”的目标。查一查这个提出者是否已效忠美国,他的研究经费是否得到美国的资助。。。。。。。中国已普及了义务教育,如果所有义务教育的学校都有这样的跑道。。。。。。
最近“毒跑道”的新闻经常看到
看来这个毒跑道
有关学校在修建时
应该是一项科学创新的举动
想必内部存在着贪腐等不法行为
因此中了临时工的奸计。。。。。。。。。。。。。。。。
建议追究毒跑道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以利维护深圳这个国际化城市的形象  深圳美莲小学毒跑道事件发生后,部分学校家长要求自家孩子所在的学校对跑道进行取样送检。&不检不知道,一检吓一跳&,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新铺设的跑道样本送检结果显示,甲苯和二甲苯总和超标140倍,与美莲小学的&毒跑道&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美术室实验室甲醛超标
  据深圳外国语学校家长王女士介绍,其儿子在该校上初一,该校初中部位于福田区燕南路,由于改建更新,本学期开学后,初中部三个年级一直都在泥岗校区上课,而泥岗校区是借用深圳中学的。国庆节后,校方突然要求初中部所有班级迁回燕南路校区上课。
  &当时我们家长是有担忧的,毕竟是新装修的学校,难免有超标的毒气体。之后,校方给我们家长出示了校园环境检验报告,结果显示所有的教室封闭12小时检测结果均为合格,但实验室、美术室等部分功能室检测不合格,甲醛、TVOC等检测项目超标。&王女士介绍,校方随后和家长达成一致,检测不合格的功能室暂时封闭,待检测合格后再投入使用,而教室正常使用。&一个多月来,由于实验室检测超标,学生们都不能上实验课,家长都很担心耽误孩子的实际实验操作跟不上。但校方如此决定,家长们只得妥协。&
  跑道检测超标近140倍
  王女士说,美莲小学毒跑道事件发生后,家长们再也坐不住了,因为深圳外国语学校的跑道也是新铺设的,于是要求校方对跑道进行抽样送检。检测由学校主导、家委会成员在初中部新建跑道取样,检测共取样跑道材料两块,一块在跑道南段,也就是阳面;另一块在学校体育馆的楼梯下,也就是阴面。11月10日,新建跑道两块样本的检测结果出炉。
  根据王女士向记者提供的一份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和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的检验报告显示,第一块材料样本,甲苯和二甲苯总和实测结果为1.31,标准要求为&0.05,结果为&不合格&,超标26倍;第二块材料样本,甲苯和二甲苯总和实测结果为6.98,标准要求为&0.05,结果为&不合格&,超标139.6倍。校方随后将跑道封闭。
关键字推荐
潇湘晨报APP
新闻 广告 发行
24小时热线 96360
ICP备案号:湘ICP备号-2
湖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湘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湘)字31号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97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跑道被疑毒害健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