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不会带来的变化是剖腹产会羊水栓塞吗吗

1. 什么是胎盘早剥?妊娠 20 周以后或在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非常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发展快,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危及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典型症状为妊娠中期突发持续性腹痛,伴或不伴阴道流血,持续失血时出现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威胁母儿生命。2. 胎盘正常排出为什么不会发生恶果?正常分娩生产过程,都是胎儿先出生,然后胎盘从子宫壁剥离排出。因为胎儿离开母体后不需要胎盘供血供氧,胎盘在胎儿出生后供养胎儿的任务已经完成,数分钟或十数分钟后会随着子宫收缩变小从子宫壁自然剥离,完整排出体外,期间只会产生少量出血,不会造成异常出血、产生血肿或影响凝血等后果。3. 胎盘早剥发生率高吗?国外发生率为 1%~2%,国内为 0.46%~2.1%。每百名孕产妇便可见到一例甚至两例。4. 胎盘早剥与哪些疾病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贫血或有全身血管病变的,都有可能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率。5. 胎盘早剥容易发生于哪些情况?&(1) 体位因素如长期仰卧;(2) 宫腔内压力骤减;(3) 机械性因素;(4) 吸烟、吸毒等不良嗜好等某些身体条件异常。6. 胎盘早剥和睡觉的姿势有关吗?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如果孕妇长时间仰卧位,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流困难,子宫静脉淤血,静脉压升高,有可能造成淤血或破裂,形成胎盘后血肿,导致部分或全部胎盘剥离,临床上偶可见到因此而发生的胎盘早剥病例。建议孕期以侧卧位为主,左侧尤佳。&7. 双胞胎会引起胎盘早剥吗?双胞胎分娩时,如果第一胎分娩过快会引起宫腔压力突然降低,子宫骤然收缩,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而发生剥离。8. 胎盘早剥和羊水有关吗?胎膜在正常临产前破裂 (胎膜早破) 或由于羊水过多进行人为的使宫口处胎膜破裂后,羊水流出过快,也能造成宫腔压力骤降,引起胎盘早剥。9. 造成胎盘早剥的机械性因素有哪些?(1) 孕妇发生外伤尤其是腹部直接受到撞击或挤压,如摔倒或车祸;(2) 脐带过短(&30 cm)或因脐带绕颈、绕身相对过短时,分娩时胎儿下降牵拉脐带;(3) 羊膜腔穿刺:通过穿刺进入羊膜腔抽取羊水检测胎儿染色是否正常的侵袭性检查,操作时,如果刺破胎盘附着处血管,胎盘后血肿形成也可能引起胎盘剥离。10. 胎盘早剥和遗传有关吗?胎盘早剥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是需要注意血压、血糖的监护,家族有血管病变或代谢疾病史的女性在孕前需要详细检查。11. 哪些孕妇容易发生胎盘早剥?高龄(&35 岁)产妇、经产妇、吸烟、饮酒、吸食可卡因等毒品、合并糖尿病等代谢异常、有血栓形成倾向、子宫肌瘤等孕妇更易发生胎盘早剥。12. 以前发生过胎盘早剥再次怀孕会复发吗?再次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比没有胎盘早剥史的孕妇高 10 倍。13. 胎盘早剥有哪些类型?胎盘的早剥主要病理改变是胎盘后出血并形成血肿,使得胎盘从附着于子宫处分离,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了解分型除可判断病情轻重程度还能评测发展进度,为防止病情恶化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做准备:(1) 显性剥离,表现为外出血,见阴道流血,量少,很快停止;(2) 隐性剥离,为内出血,血液积聚于胎盘与子宫壁之间,无阴道流血;(3) 混合型出血:出血量少时不外流,达到一定程度后出现阴道流血。14. 出现哪些症状考虑胎盘早剥?妊娠 20 周以或分娩期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背痛或伴阴道流血或血性羊水时需要警惕胎盘早剥的可能,如果是早产或临产时的宫缩腹痛多由不规则到阵发性、规律性疼痛,间隔数分钟一次,孕妇需要注意,也应立刻就诊。15. 胎盘早剥轻重程度有何不同?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 3 度:I 度:以外出血为主,多见于分娩期,胎盘剥离面积小,无腹痛或腹痛轻微,胎心率正常。这种情况可以尝试顺产,母亲和胎儿大多预后良好。II 度:胎盘剥离面 1/3 左右,常有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疼痛程度与胎盘后积血多少成正比,无阴道流血或流血量不多,贫血程度与阴道流血量不相符,胎儿存活。如果处理及时,孕妇胎儿均可存活。III 度:胎盘剥离面超过 1/2,临床表现比 II 度重,可因失血过多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甚至全身凝血功能异常,胎心消失。预后最差,胎儿多无机会存活。16. 怀疑胎盘早剥需要做哪些检查?怀疑胎盘早剥者要进行 B 超检查,能够了解胎盘的部位及胎盘早剥的类型,胎儿大小及是否存活,但是也有漏诊的可能。还要抽血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及凝血功能,II 度以上胎盘早剥患者因为可能危及生命还应检测肾功能、血气分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检测。17. 胎盘早剥怎么诊断?& 根孕产妇有无高危因素或相关病因,结合腹痛、阴道流血和腹部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多可得出诊断。& 怀疑有胎盘早剥内出血时,有的医生会在腹部表面画出子宫底高度,如内出血继续胎盘后血肿增大,子宫底高度会上升,从而帮助判断。& 孕妇除了要注意自身腹痛的特点、阴道流血的情况还要注意胎动的变化,尤其胎动明显频繁或减弱时需要立刻告知医务人员。18. 胎盘早剥要和哪些疾病区别?前置胎盘:特点是在妊娠晚期发生没有诱因的、没有痛感的阴道流血,可能会发复出现,和 I 度胎盘早剥无腹痛或疼痛轻微伴阴道流血相似,容易混淆,孕妇就医后医生会建议 B 超检查胎盘位置帮助鉴别。先兆子宫破裂:如果有胎头位置不正或曾有过剖宫产史孕妇,一旦出现强烈腹痛、血尿、腹部可见凹陷,下段部位压痛明显,先兆子宫破裂的可能性大,是非常危重的产科急症,如不及时处理发展到子宫破裂,后果及其严重。B 超检查下无胎盘后血肿显示。19. 为什么胎盘早剥会引起严重后果?胎盘的最主要功能是提供胎儿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一旦提前从子宫壁剥离,必然会导致胎儿的供血受到影响,使胎儿缺氧甚至死亡。同时会导致母体失血,加重母体的凝血功能障碍,导致 DIC 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后果严重。20. 胎盘早剥会对妈妈造成什么后果?患者住院后医生会紧急交待可能会引起的严重后果,需要患者家属做好心理准备:(1) 胎儿宫内死亡:如果剥离面积大,出血多,胎儿可因缺血缺氧而死亡。(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严重的胎盘早剥时剥离处的组织可释放大量组织凝血活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激活凝血系统,长时之后,凝血因子消耗过多,是妊娠期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3) 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内出血急剧增多时,血液侵入子宫肌层,导致收缩力减弱,可造成短期大量出血,严重时需要切除子宫。(4) 急性肾衰竭:大量出血使肾脏灌注严重受损,出现急性肾衰竭。(5) 羊水栓塞:羊水可经剥离面开放的血管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其中的有形成分栓塞肺部血管,凶险异常,抢救成功率低,死亡率 60% 以上。21. 胎盘早剥对宝宝有什么影响?对胎儿,除了引起宫内急性缺血缺氧,还能造成新生儿窒息、早产、胎死宫内,因胎盘早剥造成的胎儿和新生儿死亡率为 11.9%。新生儿即使存活,也可能遗留明显的神经系统发育缺陷、脑性麻痹等严重后遗症。22. 胎盘早剥的治疗原则是什么?胎盘早剥严重危及母儿生命,预后取决于处理是否及时恰当。治疗原则是早期识别、积极处理休克、及时终止妊娠、控制 DIC,减少并发症。23. 胎盘早剥的治疗大体有哪些?根据孕周和母胎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妊娠,如果需要终止,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恰当的生产方式,根据产程进展的顺利与否及时调整处理方案,尽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24. 不足月但症状轻微的胎盘早剥能保胎吗?如果孕周未达 34 周,孕妇一般状况良好,胎儿宫内情况稳定,无明显腹痛、阴道流血,可以在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医院住院,密切监护,卧床休息,同时给予抑制宫缩、促胎肺成熟治疗,如果孕妇症状加剧或胎儿有宫内缺氧情况,需立即终止妊娠。25. 胎盘早剥能顺产吗?(1) I 度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宫口已经扩张,估计短时间内能结束分娩者,可考虑尝试阴道分娩。(2) 医生会告知患者试产过程中出现的如胎心变化、出血增加、产程缓慢等各种情况,必要时仍需剖宫产分娩,无论顺产或手术产,都会有儿科医师在场处理新生儿。(3) 患者和家属需要做的是配合医务人员密切监护心率、血压、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及胎儿宫内状况,如有异常,应立即接受剖宫产术。(4) 其他胎盘早剥一般不考虑顺产。26. 哪些情况的胎盘早剥必需剖宫产?除了上述情况需要剖宫产,还有以下几种情况:(1)II 度胎盘早剥患者,持续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及出血不明显或量少,胎儿存活,但是不能于短时间内分娩者;(2)III 度胎盘早剥,产妇病情恶化,已经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胎儿已死,不能立即分娩,仍需要手术直视下取出胎儿、胎盘、止血和抢救孕妇生命。27. 胎盘早剥剖宫术有什么注意事项?剖宫产取出胎儿与胎盘后,需要立即注射缩宫素并且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手术以后,家属需要按照医务人员的交待注意观察产妇的神志状态、阴道出血量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28. 怎么处理胎盘早剥并发症?(1) 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子宫收缩药物,尽快娩出胎盘,持续子宫按摩,如果发生难以控制的大量出血,需要及时使用新鲜血浆、凝血因子,并行子宫切除术。(2) DIC:迅速结束分娩,根据病情使用凝血药物或抗凝药物,纠正凝血功能障碍。(3) 急性肾衰竭:早期通过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维持肾脏灌注,如果出现尿毒症,需要进行血液透析。(4) 羊水栓塞:可表现为出血、休克、凝血异常、急性肾衰等表现,怀疑羊水栓塞者需要多学科联合抢救。29. 如果发生胎盘早剥,家属应该怎么配合医生?胎盘早剥的并发症一但发生,抢救要求医务人员争分夺秒、默契配合,家属要耐心地等候医生告知病情的变化和抢救的进展,相信医生的处理,以抢救亲人生命为最先,不要盲目排斥切除子宫等专业决定。某些地区由于血源紧张,手术前需要家属互助献血以备手术,也需要家属的理解和配合。30. 孕妇自身需要怎么预防胎盘早剥?(1) 有妊娠高血压等血管病变的孕妇,需要告知产检医生,加强孕期监护,积极治疗;(2) 高危孕妇即使胎位不正,也不要试图行倒转术,防止因脐带缠绕原因导致胎盘早剥;(3) 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取侧卧位休息;(4) 避免腹部外伤;(5) 健康的生活方式。31. 发生胎盘早剥后多久可以再次怀孕?如果是是自然分娩的患者,此次分娩一年后可以考虑受孕。如果是剖宫产分娩患者,至少两年以上再考虑怀孕。32. 有胎盘早剥史再次怀孕需要注意什么?(1) 怀孕前需要医生确定身体状况,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疾病要告知医生,医生排除各方面高危因素后才能怀孕,有不良嗜好需要戒除。(2) 前次胎盘早剥原因不明者需要考虑筛查易栓症。易栓症是由于凝血因子的异常而出现形成血管内的血栓引起栓塞的病症,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栓,累及胎盘,引起胎儿缺氧或胎盘提前剥离。(3) 孕期保健要积极配合,如有异常,及时联系医务人员。责任编辑:张菁媛该文章由「胡燕」独家授权丁香园使用,拒绝任何形式的转载参考文献:[1] 谢幸,苟文丽. 妇产科学(第 8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 2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3] J. Hasegawa, et al. Capable of identifying risk factors for placental abruption, The Journal of Maternal-Fetal & Neonatal Medicine, ):52-56.[4] 李航,马润玫. 胎盘早剥的临床处理,实用妇产科杂志,):574-577.&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在App内 免费咨询用药高龄产妇急产后羊水栓塞抢救无效身亡
9月17日清晨6时30分许,40岁的湖北籍高龄产妇鲍志红在东莞市凤岗人民医院内生下约8斤重的儿子后,因急产后并发羊水栓塞,经医院抢救无效身亡,而男婴出生时脑缺氧,目前仍在抢救和护理中。由于无法接受孕妇身亡的事实,数十名家属昨日将医院门诊部大楼的门口围堵了起来,不让其他病人入院。
羊水栓塞症,在产科学上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孕妇出现羊水栓塞的机率为二万分之一。羊水栓塞一旦发生,产妇的死亡率非常高,甚至有些医师认为,只要发生羊水栓塞症,产妇几乎都难逃一死。
1羊水栓塞是无法避免的意外
依据妇产科医师的观察及临床医学研究都指出,以目前的科技及对“羊水栓塞”的认识,并没有有效的预测方式或预防之道。然而,有一些相关因子却是可以及早提高警觉的。
羊水栓塞易发生于急产者、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子宫破裂以及剖宫产者。为了有效地避免羊水栓塞,应定期做产前检查,这是孕产妇保健的重要环节。凡有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胎盘早期剥离等异常情况,必须去医院待产,由医生严密观察产妇及胎儿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一旦发生意外,也可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在此,医师建议孕妇不妨换个角度思考:正因为羊水栓塞没有有效的预防,所以准妈妈们不必浪费心力去担心,准妈妈除了做好规律产检外,怀孕和生产时最好选择到设备完善、医疗资源充足的医院,倘若有突发状况发生时,才不会延误时间,可增加成功抢救的几率。
2羊水栓塞有什么样的症状?
羊水栓塞就病理生理学上来说,其成因还并不完全清楚。当羊水和胎儿的细胞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会产生三个阶段的反应:第一阶段肺动脉血管痉挛并有肺高血压和右心室压力升高,因此产生缺氧的状况。缺氧又会导致心肌和肺微血管损伤,接着左心室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就会发生了。患者如果安全地度过了第一个阶段并未死亡,接着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的反应,这个阶段的特征为大量出血并有子宫收缩无力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可变成为产后大出血、血不凝、身体其他部位如皮肤和黏膜等出血。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肾功能衰竭,可出现尿少、无尿和尿毒症现象。
由于羊水栓塞的进展过程相当快速,通常是在产妇快要生产或是刚生产完的一段时间内,产妇会突然发生缺氧、抽搐、血压降低、休克、血崩、甚至出现死亡的危机。临床常见的症状包括低血压、缺氧、凝血异常、呼吸困难、全身痉挛、发绀、胎儿心跳变慢、母亲心跳停止、子宫收缩无力、心肺功能停止等现象。
以上三个阶段基本上按顺序出现,但有时不会全部出现,胎儿娩出前发病者以肺栓塞、心力衰竭、缺氧为主要特征,胎儿娩出后发病者以出血及血液凝固障碍为主要特征。在妈妈发生上述的症状同时,几乎100%会发生胎儿窘迫现象。因此,“羊水栓塞”发生时,不只是影响母亲的生命,同时也会大大地危及胎儿的预后。
羊水栓塞后,即便是幸运存活下来的,也会因为缺氧等因素引起许多后遗症。存活的妈妈,约有9成几率会出现“脑部受损”的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变成“植物人”,宝宝也有5成几率出现因缺氧而留下永久性的神经后遗症,如智力不足、发育迟缓等,对患者与家人都是很沉重的负担。可见,通过定期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等,及时纠正异常胎位和发现胎儿发育异常,确定正确的分娩方式,对防止羊水栓塞是至关重要的。
3 哪些因素会导致羊水栓塞?
★1.子宫收缩过强
若羊膜腔压力显著高于静脉压,羊水就有可能被挤入已破损的小静脉血管内而引起羊水栓塞。正常分娩时羊膜腔内压可高于第二产程,达到高峰很少引起羊水栓塞。但是,不恰当使用宫缩剂(如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则有可能导致过强宫缩,增加羊水栓塞机会。因此,宫缩剂的使用必须小心谨慎,严格掌握适应症。必须要用时(如宫缩乏力)小剂量即可增强宫缩,避免剂量过大,防止引发强直性宫缩而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生几率。
★2.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特别是在过强宫缩和急产情况下的胎膜早破,往往使得在胎膜破裂时由于胎膜与宫颈壁的急速分离,造成宫颈黏膜血管扩张和损伤,加之羊膜腔内的高压,使得羊水进入母体引起羊水栓塞发生。另外,人工破膜时的羊膜腔内穿刺或穿刺时操作不当也可引起胎膜后血肿,分娩时此处胎膜破裂易引起羊水栓塞机会增加。临床资料表明,生殖道感染、急产和羊水过多、头盆不相称等都是构成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止胎膜早破的重点在于防止生殖道感染;妊娠后期要禁止性交,避免负重和防止腹部被撞击;分娩时合理使用宫缩剂;若为头盆不相称最好选择剖宫产,以及注意人工破膜的正确操作等,这些措施可减少胎膜早破发生,降低羊水栓塞的风险。
★3.高龄产妇及和多胎妊娠
发生羊水栓塞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综合性的,可能有胎位异常、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和宫缩乏力时使用宫缩剂量大等,由于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生机会。所以,高龄产妇和多胎产妇分娩时要严密观察,一旦出现这些异常现象时要果断采取措施终止妊娠,一般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可减少羊水栓塞的发生机会。
★4.过期妊娠、巨大胎儿及死胎
过期妊娠和巨大胎儿时容易难产、滞产,进而使得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几率增加;死胎可使得胎膜强度较弱而渗透性增加,这些情况都可成为羊水栓塞的高危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孕期保健和检查,重视防治妊娠合并糖尿病,以减少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如果孕期超过40周以上,应及时检查胎儿状况,决定是否终止妊娠。对死胎要及时引产,以降低羊水栓塞危险。
★5.其他危险因素
包括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膜腔穿刺、剖宫产手术和人工流产及引产术等,在这些情况下必须严密观察,正确处理,以免造成病理性血窦开放而诱发羊水栓塞。
4羊水栓塞的治疗
多数羊水栓塞患者死于急性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衰竭所导致的呼吸衰竭,其次死于难以控制的凝血功能障碍。
羊水栓塞是相当不容易预防的生产意外,一旦产科医师发现产妇出现羊水栓塞,医院能够给予的是“支持疗法”,也就是针对各个受损或失去功能的系统给予对症治疗。
譬如肺功能衰竭,可纠正缺氧,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用药物改善肺动脉高压;血压过低心脏功能衰竭,就给予药物治疗等。同时还应用抗过敏药物及抗休克治疗,防止肾功能衰竭,并使身体其他器官不要再受到伤害,维持基本的生命体征。
假如此时胎儿还没有娩出,胎儿会因为妈妈心肺功能衰竭而在子宫内缺氧,因此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一边进行对母亲的急救,一边让小宝宝赶快生出来。
羊水栓塞母子死亡率达80%
名词解析:
羊水栓塞是一种非常少见的产科急症,发生率约八千分之一,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其中有50%在一小时内死亡,故它被称为产妇的致命杀手。
羊水栓塞是在分娩过程中,导致混有毳毛、胎脂、胎粪、角化上皮细胞、粘液的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然后引起肺栓塞、休克和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等的一系列危症。患病的产妇有的死于心功能衰竭,有的死于呼吸功能衰竭或肾功能衰竭,有的死于全身性出血。
羊水栓塞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尤其在胎儿即将娩出前,或产后短时间内,极少数发生在临产前或产后32小时内,剖宫产者多发生在手术过程中。羊水栓塞病情极为凶险可怕,它常在瞬间就将孕妇置于死地,死亡率高达80%以上,其中有50%在一小时内死亡。故它被称为产妇的致命杀手。
名词解析:
什么是羊水
羊水,是位于羊膜腔内包围着胎儿的液体,对于胎儿有保护的作用,也提供一个像游泳池的空间,让胚胎能顺利长大、运动、变换位置,减轻因母体受到冲击对胎儿所造成的伤害等。
在怀孕16周以前,这些液体大部分是由胎儿的皮肤、胎盘表面、脐带表面所分泌的液体。但是满16周以后,胎儿会开始吞咽这些液体,加上胎儿的肾脏也开始了工作,此时,胎儿的尿液会排到羊膜腔内,胎儿再把这些液体吞到消化道,便构成了“羊水循环”。也因为这样,羊水的量在16周后大幅度增加,胎儿也得到足够的空间快速长大。到了将近足月的时候,由于胎盘功能减退,供养胎儿的血液减少,胎儿的肾脏所排出的尿液也减少,于是羊水减少,直到生产。
在正常情况下,羊水量会随着妊娠周数慢慢地增加,在怀孕10周时约为30毫升,在20周为350毫升,在37周之前增加到800~1000毫升。
重大亲子新闻发生之后,如何厘清其中的事实真相,如何根据相关的亲子知识中作出理性判断,亲子新知栏目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由网易亲子频道重点打造的贴心亲子品牌栏目,从母婴双方的角度解读孕产及育儿大事,提供最权威最全面最实用的亲子知识。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百度医学微信公众账号,医界大数据你比别人先知道相关热词相关学者医博士-【前沿】从现象到本质:非典型羊水栓塞的十年回顾
下次自动登录
首页>前沿动态& 【前沿】从现象到本质:非典型羊水栓塞的十年回顾
【前沿】从现象到本质:非典型羊水栓塞的十年回顾
时间:来源:医博士作者:Hailey
羊水栓塞(AFE)是一个灾难性的产科并发症,可于分娩时发生或分娩后即可发生,并以突然的心血管衰竭、呼吸窘迫、精神改变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为主要临床特征。其表现可以从相对微妙的临床变化到心脏骤停事件。羊水栓塞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最近基于大人口数的调查,羊水栓塞的发病率是存在差异的,英国为2/100000,美国则为7.7/100000。目前,羊水栓塞的诊断主要依据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和排除其他可鉴别的疾病。另外,病理和实验室检查也都是帮助临床诊断的辅助方法。因此,羊水栓塞发病率的变异主要与非典型羊水栓塞的诊断不确切有关。然而,对非典型羊水栓塞在诊断上的忽视是很常见的。此次研究中,我们主要分析了2004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的53个羊水栓塞病例。主要是为了分析非典型羊水栓塞的发生频率,并分析非典型羊水栓塞与典型羊水栓塞相比的复杂的症状和后果,探究辅助诊断的工具,以帮助早期诊断和治疗。羊水栓塞的发病率为6.91//766895),其中17位产妇死亡,死亡率为32%。非典型和典型的羊水栓塞都有相同的高危因素,例如产妇年龄过大,胎盘异常,手术分娩子痫,宫颈裂伤和引产等。与羊水栓塞发生率相关有几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剖宫产(13,24.5%),引产(11,20.7%)、重度子痫前期(7、13.2%)和胎盘因素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5,9.4%),母亲年龄大于35(5.93,95% CI 2.044~11.42)和经产(3.45,95% CI 1.95~6.09),双胎或多胎(18.20,95%CI 6.56~50.46)。一个有趣的发现是,怀男婴的孕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几率更高(38/53,71.7%)。羊水栓塞发病时间不同,可从10分钟到48小时。33(62.3%)位产妇于分娩时或剖宫产术中发生羊水栓塞,18(33.9%)和2(3.9%)位产妇分别于产前和产后发生羊水栓塞。典型的羊水栓塞的表现为10~30分钟内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发绀、突发性低血压、心脏骤停及急性精神障碍。非典型羊水栓塞可能是羊水栓塞的早期阶段或是羊水栓塞的轻微表现。对及时接受治疗的病案进行研究,可发现是不存在死亡的。不典型羊水栓塞多表现为产后甚至2天后出血和/或肺脏及肾脏功能不全。有4例(7.5%)羊水栓塞表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不伴有心肺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分娩前后的出血,而早期并不出现灾难性的肺功能衰竭。纤溶亢进及凝血功能障碍可能是不典型羊水栓塞的早期实验室检查结果。此外,我们发现非典型羊水栓塞有先兆症状,如喘气,胸痛,畏寒,痛苦,恐慌,恶心,呕吐等,且这些症状的出现和发病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有差异的,可立即发病或间隔2小时以上。结论:警惕羊水栓塞的先兆症状对于把它转变成一个可治疗的疾病是至关重要的。患者的主诉症状,例如气喘、胸闷、畏寒、痛苦、焦虑、恶心、呕吐等,应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对可疑羊水栓塞患者的管理是应该给予支持的。如果有进一步发展的症状,则必须施行子宫切除术。近年来,由于紧急处理的抓紧和提前,羊水栓塞的死亡率已有所降低,这也充分说明和强调了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羊水栓塞的重要性。医博士编译自:Shen F, Wang L, Yang W, et al.&From appearance to essence: 10 years review of atypical amniotic fluid embolism.&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329-34.声明:所有注明“来源:医博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博士所有,转载须注明“来源:医博士”;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责任编辑:随风
400-004-20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羊水栓塞抢救流程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