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制医生与取消教师医生事业编制制医生的区别

高校 公立医院事业编制前世今生
&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管依萌
  1月15日,在举办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论坛”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工资室主任、研究员何凤秋表示,今年重点要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
  专家分析,之所以要研究编制创新改革,跟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相关。据了解,目前事业单位改革已尘埃落定,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事业单位已开始缴纳社保,但是却留有一个“死角”未解决:这次养老改革并未统筹考虑编内、编外人员,解决编内、编外“同工不同酬”的遗留问题。
  如果针对高校与公立医院的编制创新改革启动,将涉及上千万人的利益。据悉,全国事业编制约3284.4万名,在职人员2947.3万人,从行业看,教育和卫生占了大头,分别占总数的47.8%、15.7%。
  编内与编外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始于2011年,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任务,主要内容是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人社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罗双平于1月14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编制问题,相关部门将会在今年进行全面审核,编外人员如何管理将被提上日程。
  众所周知,对于事业单位来说,编制是岗位设置、核定收支和财政给予补助的依据。事实上,在有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内部,有编制和没编制的人员区别很大。
  张红(化名)在北京某大学的行政岗位工作了近10年,没有事业编制的她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工作,并且没能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虽然同在一个办公室,但编内人员享受的涨工资和职业年金与我无关,不仅在收入方面有差距,而且还难以享受到编制内员工完整的福利待遇,如落户口、评职称等,得不到平等的机会。”
  其所在的高校行政岗位人员由编外和编内两部分组成。据她透露,编外的行政人员有10多人,编内的有10多人,将近对半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编外人员多的单位有的占到一半,少的可能也有20%到30%左右。”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经过统计得出。
  编制到底有多重要?首先面临的是钱的问题。对于事业单位来说,编制是岗位设置、核定收支和财政给着不小的差别。
  更让编制外人员“眼红”的是,编制能够解决很多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户口。
  好处与坏处
  有评论指出,,我国事业单位问题的症结正在于竞争淘汰机制的缺乏而染上的惰性,进而无法为社会提供让人满意的专业服务。
  但是,编制创新改革究竟该如何改?将以怎样的模式取代现有的编制管理?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杨宏山认为“目前来看,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在实践中,具体内容都很不清晰”。
  社科院政治学所行政学研究室研究员O杰说,把高校和医院这种可以提供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取消编制之后,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活力,提高他们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这是改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但也有专家持有不同的意见:取消事业编制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编内编外人员同人不同命的问题,更在于为落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打下坚实基础,以专业领域内的服务质量来竞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也有评论指出,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是如何改变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局面,取消编制意味着高校和公立医院有了更大的“人权”和“财权”,不仅可以突破工资由编制限制的障碍,而且可以根据服务需求和功能定位更加科学合理地定岗定酬,也有助于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市场中提升竞争力和“话语权”。
  针对编制改革问题,记者在梳理资料时发现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支持派和反对派。
  支持派认为高校和公立医院依附在体制之内,固然可以躲避风雨,却也捆住了手脚,很难在管理方式上与私立高校和私立医院竞争;由于编制是核定的,在用人上没有自主权,发展会受到限制。
  反对派则认为高校本身的编制管理是不可能取消的,否则会乱套。高校内部如果取消编制管理,对各学院、系没有规模控制和发展规划,就失去了基本的管理规范。
  相关专家指出,取消高校、公立医院的事业编制将有助于解放这些单位的活力,优胜劣汰的机制也将顺利生成,使得那些“尸位素餐”的事业单位,将被淘汰出局;而那些效益好的事业单位,则将真正在社会上承担独立的法人资格,在社会有需要的时候,多设岗、多聘人,从而得到发展壮大。
  现状与未来
  其实,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的说法并非第一次出现,而北京则是第一个“吃螃蟹”者。
  2015年5月,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对现有高等学校、公立医院等,逐步创造条件,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探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
  据了解,目前北京高校针对编外人员普遍采取“备案制管理”,即如果一所高校有800个编内人员,500个编外人员,那就需要备案1300个职工岗位,并以此为基础做财务预算。
  "备案制’目前各个高校都在做,只要用人肯定需要备案,但这只是一个框架式的方案,更细节的内容仍然需要在改革的试点和探索中发展出一套新的管理规范。”杨宏山说。
  北京市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部门近年来一直在试图逐步缩减编制,但并没有收到较好的效果。
  无独有偶,2015年6月,省深圳市也作出相关规定:公立医院不再实行编制管理,3年内3万名医生将与编制脱钩。
  从养老保险来看,编制内外逐步统一的趋势是较为明显的,编制内人员“只领不交”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
  但是,有专家评论道,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公共财政予以补贴和保障,如果公共财政投入不足,事业单位只能提高向公众收费的标准,由此或会加剧“看病贵”“上学贵”的难题。
  因此,公立医院、高校取消事业单位编制的改革进程中,政府的投入保障功能非但不能弱化,反而必须继续加强,以此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
  其实,早在2004年,政府开始对全部国立大学进行法人制度改革,让各大学从吃“皇粮”的行政机构转型为市场化的运营法人。
  “他们的做法也面临着很大的阻力,但最终这样选择,就是认定了靠政府办大学不是好的政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在西方国家,高校也很少有编制。“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大部分私立高校选择采取更多形式的融资手段,而且国外高校的教育捐助系统也要发达得多,这保证了他们的资金来源。国内高校则很难做到这点。”刘青说,要想大范围、大幅度地提升教师收入,高等教育必须作出一系列改变。
  据正在国外访学的西南某高校教师徐腾飞观察,缺乏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行政服务,是很多科研人员回国的最大禁忌之一。
  毫无疑问,将高校和公立医院事业编制取消的改革是大力度的。尽管现在还只处于探讨阶段,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改革必然会是未来改革的重点,让一批事业单位脱离体制,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考验。
(责任编辑:张振江 HN061)
02/03 02:2002/02 22:0602/02 17:4902/02 15:0702/02 10:1902/02 10:1102/02 10:1002/02 09:38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村医医生与乡镇医院医生的区别
&&建议细览
编号:建议32850号
建议主题:村医医生与乡镇医院医生的区别
建议类别:时政类
政治面貌:群众
提交时间: 23:59:18
内容:什么是村医,村医就是每个村庄里卫生室或者卫生所的医生,长期居住在村庄里与村子里的每个人都很熟悉,身体状况,年龄大小。对每个老年人都很熟悉他们的起居生活与病情。村子里谁有糖尿病,谁有肺气肿,谁有气管炎哮喘,谁有高血压或者脑卒中都摸得很清楚。这就是村医也是每个农民的家庭医生,为什么乡镇医院的医生也下乡当了农民的家庭医生了呢,原来国家对每个家庭医生负责的每个人员都补偿6元到15元。乡镇医院的医生堂而皇之的拿走了村医应该得到的钱,被他们抢夺了,悲哀啊村医。我们村医对年轻的人也摸的很透彻,谁在外打工,干的什么工作,在哪里打工都摸底摸得很清楚,谁在家种地,种了几亩地也很清楚,谁在家高养殖,养殖的什么更是清楚的很,对每户的人员,每户的住宅,在几条街几个胡同都清楚的很。家庭医生应该是村医的,为什么乡镇医院的医生就当起来村庄里的家庭医生了呢,比我们的水平高,比我们看病及时,他们距离村庄最近的几里路远点的几十里或者上百理路,老百姓根本不认识他们,一旦出现急病他们能第一时间赶到,他们就是赶到,病人也命在旦夕不可而治了。现在乡镇医院的医生是村庄的家庭医生,我到希望他们长期居住在每个村庄里,这样我们村医的任务全部让他们来搞,预防工作交给他们,死亡人报告交给他们......很多工作他们在村庄里来工作,这样我们村医就可以下台了,他们能做到么?现在他们下乡走马观花式的到村里走一趟,就好比是参观旅游一样,把村医的钱全部归他们所有,我们村医还是个领路的陪衬着他们,悲哀啊村医,我们的钱被他们占有。累死累活的工作还承担这巨大风险,到头来我们的钱款被他们占有,我心难平。我们是什么,为人民服务没有报酬,名义是卫生行业的人员,但是我们村医没有身份没有工资没有待遇,一切保障通通没有。谁来维护我们的权益,谁把我们看成是人,这就是一部分当官的人的品质恶劣,把村医敲骨吸髓的抹杀,逼着村医下岗,逼着村医改行,以后国家补贴的钱通通的收入他们囊中。他们用镇医院的医生到村庄里循环式的做村庄里的家庭医生,其实他们把钱通通的贪污匿藏起来,悲哀的村医,走投无路啊。
村医是什么,现在是三无人员,更是最底层的网底,但是我们辛辛苦苦的在农村为老百姓服务,那么国家补偿给我们的钱都被谁截留与贪污了,家庭医生的钱就是村医的钱,我们村医没有拿到,公共卫生费我们没有拿到,国家给每个村医医生是一万元的补偿,没给个卫生室或者卫生所的1.5万元,还有取暖费 办公经费...等很多钱我们村医是一份没有拿到,我们怎么办?恳请党中央,卫生部 国务院追查补偿给我们钱的去向? 恳请期盼人民网把全国村医的心声递交到两会。现在全国的老赤脚医生都年过花甲了为国家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他们生活困难,一切保障待遇都没有,更没有身份谁来拯救他们,谁来拯救最底层的网底,网底一旦撕破全国的医疗系统全部瘫痪,我想到那个时候,疾病瘟疫卷土从来,我们都不希望看到这个事情的到来所以全国村医期盼卫生部国务院拿出好的政策来拯救我们最底层的村医,拯救网底,期盼欺骗全国村医马同德 河南 刘颖 黑龙江 彭桂珍 山东 胡贵相 湖南 吴福让 湖北 苏志忠 甘肃 刘叶讯 山西 方天福 浙江 王明学 四川 杨疏元 四川 唐培根 广西 石庆社 广西 张忠文 陕西 赵玉军 黑龙江 张庆生 黑龙江 王用祥 河南 吴德山 河南 刑立东 山东 王善文 山东 刘延禄 山东 刘广彩 山东 刘书生 山东 侯利山 山东 吴诗新 湖北 龚本标 湖北 石占起 河北 荀宝胜 河北 袁信 河北 刘万生 河北 陈玉芬 河北 刘淑琴 河北 王桂花 辽宁 张桂兰 辽宁 单红英 辽宁 户祥彬 安徽 石树科 安徽 李福海 安徽 韩福田 安徽 范光荣 安徽 索华代 山东 马庆礼 辽宁 刘恩泽 辽宁
谢谢,您是本文第 6388 位阅读者,共 3 个跟贴
微湖阳光的更多建议:
[ 121.62.35 ]
发表时间:
&&&&&&&&&&&&&&&&&&&&&&&&&&&&&&&&&&&
[ 49.69.35 ]
发表时间:
&&&&&&&&&&&&&&&&&&&&&&&&&&&&&&&&&&&
[ 27.22.108 ]
发表时间:
&&&&&&&&&&&&&&&&&&&&&&&&&&&&&&&&&&&
发微博&&&&&&&&&
最新联署签名建议
联署人数最多建议
跟帖最多建议
支持率最高建议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医学进展:
临床指南:
检查手册:
> 医院去编制化,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潮涌动
医院去编制化,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潮涌动
来源:希波克拉底医疗圈
早前在媒体讨论中还被指“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深圳,在6月8日于全国首先出台《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这份延续着历来的“改革前沿”精神的方案,其中“取消编制”和“全面放开医师执业注册地点限制”备受瞩目。从深圳市卫计委了解到,由于涉及配套的人事、社保
等方案,具体如何“取消编制”的方案目前仍在制定中,有望于下半年出台。根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早在4月份,罗湖区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的编制已经悄然冻结。
《方案》是深圳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对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出的新的目标和任务。早在2010年,17个城市启动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深圳就是试点城市之一。
如今,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印发公立医院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试点城市。
增量改革“去编制化”
“消息一出,大家都震惊了。我们一毕业就面临没编制的问题。”在深圳大学医学院,林家宇(化名)这样对记者形容自己听到深圳医改将取消新医生编制消息的心情。
林家宇是深圳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刚刚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签订了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合约。这距离《方案》下发已过去一周,也意味着完成三年
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之后,林家宇无法获得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编制。林家宇的几个签了深圳市其他公立医院的同学也面临同样的遭遇。
深圳市卫计委近日发布对《方案》的通报解读,明确改革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模式,现已有编制的“老人”不变,不损害其现有利益,新入职医生则不再有编制。
深圳目前仅有一所深圳大学医学院,2008年12月才获教育部批准,临床医学专业2009年正式招生,2014年10月获得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该专业尚无研究生。
林家宇是深圳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第二届毕业生。对于新医改,她坦言“有些迷茫,好像随时可能被炒鱿鱼”。比起上一届的师兄师姐毕业后只要进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系统就能有编制,林家宇和她的同学们就没那么“幸运”了。
《方案》提出深圳公立医院将去编制化、去行政化,到2017年将初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等,未来深圳的公立医院不再实行编制管理,取消行政级别,以促进不同级别医院按照专业化管理要求依法治理。
深圳也将同步推动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取消与人员编制挂钩的医院财政补助核算方式,实行“以事定费、以费养事、以事定岗和按岗聘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
式。其中,将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的全员聘用、工资分配等管理制度,淡化和取消身份差别;健全内部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岗位聘用、个人薪酬挂钩,
落实医院用人管理自主权。取消编制后,按照“老人老办法”的方式,保障和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深圳市卫计委是这样解读的:“编制背后无非就是三方面的利益:一是政府的财政补助,二是人员的养老保障,三是人员交流任职。在财政补助方面,我们已经取消了与人员编制挂钩的财政补助核算方式,改为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相结合的财政补助机制;养老以后也将实行社保+职业年金的方式并保障不低于现有有编
制人员的养老福利;人员交流任职方面,医院去行政化后各职位任职与是否在编无关。这三方面问题解决后,编制其实就成为了一个‘空壳’。”
深圳市卫计委工作人员称,“改革配套的人事、社保等还未出台,还需要财政局、人社局的统一协商”。
平静的公立医院
“《方案》对我没有影响,对其他医生也没有影响,大家都很平静。”王家明(化名)表示。王家明是北大深圳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2008年毕业参加市局考试进入了医院的在编岗位。北大深圳医院目前共有医护人员2000人,其中在编人员1600人。“编制很难拿,基本上一个萝卜一个坑。即使没有新政策的出台,医院里不在编的医生要拿到编制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对我们医院没什么影响。”
深圳医改自2009年启动至今,编制始终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2010年之前都是事业编考试,2010年开始要经过3年“规培”才能进入编制,如今则彻底取消新入职医生编制。对此,中欧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认为:“‘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用一种比较能接受的方法缓解改革震荡,也是一种过渡方式。”
林家宇的班上有30个人,其中1/3直接就业,无一例外选择了深圳的公立医院。“《方案》出来后,大家有一点沮丧,但没有动摇职业选择。”被问起为什么不选择去待遇更高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或者是民营医院,林家宇说:“刚毕业的医学生最要紧的是培养自身技能,港大医院病种太少,我们没什么上手练习的机会,去民营医院也要有3年的‘规培’,而民营医院的‘规培是要挂靠在公立医院的’。”
很快,林家宇和她的几个同学就要去参加“规培”,三年内都只有5000元的“规培”医师工资,不参与任何医院的科室分红。
对于去编制化会否令公立医院流失人才,深圳综合开发研究中心新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曹钟雄博士认为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他表示,去编制化的本质是让医疗资源流
动起来,会有一部分医生流向民营医院,但是公立医院不会受到冲击,特别是优秀人才不会流失。医院还是一个科研机构,由政府管控的,提供研发费用。
“就像母鸡下蛋需要温床,而多数私营医院并没有这种温床。例如港大医院,福利待遇比公立医院高很多,工作强度也低很多,但一年后其他公立医院借出的医护人员纷纷撤回来了。除了编制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港大遇到的病种太少,医生的专长难以得到发挥。港大尚且如此,一般的私营医院更是这样。越是高端的医护人员,越不会走。而且身份认同感也是一个问题。”
深圳的“去编制”医改或许可以理解为彻底地为医生松绑,早前北京也出台了类似的政策。
北京推出的《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就明确提出,在严控编制总量、健全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的总体原则下,对公立医院实行备案制管理,对在编人员实名统计,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
蔡江南认为“编制对医生而言是铁饭碗,但也是束缚,不能自主流动。去编制化是医改的良好尝试,但难度不会小,要做好十年八年的长期准备”。
缓解“医生荒”需配套改革
“如今北大深圳医院门诊医生每天大概要看200个患者,不能按时下班是很常见的事情”。
不只是北大深圳医院这样的三甲医院才有“医生荒”,即使是病人不算太多的港大医院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据悉,港大医院的医生集中在全科,每个分科的医生只有6-7人,人手严重不足。
2012年,作为国内公立医院改革和深港在公共领域合作的双重样本,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打破事业单位的人事编制管理制度,成为国内首家实行全员聘用制的公立医院,采用社会化用人方式,自主设置和调整岗位、自主设置薪酬制度。
罗丽(化名)刚刚从港大医院辞职,回到了她原先工作6年的地方—东莞的一家私立医院。问到离职原因,罗丽表示“港大医院工作并不像传言说的高薪酬、低强
度”。罗丽所在的内分泌科每日患者人数在20-40人,但是“每个病人至少要看20分钟,每个都要苦口婆心地解释半天,比原来的工作一天看几百个病人还累”。此外,港大医院的全包收费180元,看病的多数是有文化的高薪阶层,“病人觉得你解释不到位或者在敷衍他,会去患者关系科投诉你,几乎每个医生都被投诉过”。根据公开报道,几年来港大医院的医生流失率为3%-4%。
“港大医院的医疗模式、平台都很好,这是我去年跳槽过来的原因,而且它也是公立医院。”罗丽从没有编制的民营医院跳槽到港大医院又跳回去,她说“不是不想进公立医院,而是公立医院太难进,至于编制,以前没有,以后更没有,那留在现在的医院也没什么不好了”。
去年8月开始就有媒体关注深圳“医生荒”。有数据表明,深圳医生日均担负门诊量为17.29人,而广州是12.99人,北京是9.5人,上海是10.32人,全国是6.5人。深圳医生日均门诊量约为全国的2.66倍。
蔡江南与曹钟雄都认为医改去编制化的本质是为了促进医疗资源流动,一定程度会让医护人员向民营医院流动,但要解决医生荒问题,还需要配套设施跟上,特别是大幅度提高医护人员的收入,让医护人员的服务价值得到认可。
在医疗领域,编制导致的“同工不同酬”一直被人诟病。王家明透露,“在北大深圳医院,在编人员不仅仅是每月多出3000多元的财政基本工资,科室奖金分红也相差大约40%。”
曹钟雄认为,“去编制化意味着把医护人员推上市场,就业风险增大的同时,收入也该随着市场化程度提高。另外,今后聘用人员与编制人员在收入福利上应该做到零差异,公平的大环境才能吸引更多人进入医疗行业。”
热门检索:伤医基层医院
1全国政协委员:人才培养应纳入医..
2钟南山对医改不满意:医生工资不..
3新医改要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4解决世界性的医疗医改难题 以“岐..
5国务院医改办复评组对同德县公立..
6政协委员温建民:医改不是革医生..
7分级诊疗改革是医改的重中之重
8卫计委:重拳打击科室外包,严格..
1重度解密港大深圳医院:在中国办..
2多点执业全国放开可期
3事业单位改革下半场:医院800万人..
4公立医院事业编制将逐步收回
5杭州: 医养护一体, 分级诊疗“破..
6广东已试点允许医师多点执业 受到..
7多点执业 且行且珍惜
8医师多点执业 民营医院破医荒初尝..北京:医生要没编制了!
北京:医生要没编制了!
编辑日期: 字体:
北京真的对公立医院编制下手了!
近日,北京市出台的《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中指出,今后,北京市现有高校、公立医院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但将探索其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实行备案制管理。
对于现有编内人员实行实名统计,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
也就是说,新政实施后,北京公立医院事业单位编制将只减不增,医务人员去编制化进程正式启动。
《意见》也被业界解读为,是对去年10月份北京医改方案中关于人事薪酬制度改革部分的实质性推动措施。
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让医务人员从&单位人&转向&职业人&。
并提出,要创新编制管理制度,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实行同岗同酬同待遇,逐步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北京市发改委委员、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指出,提出创新编制管理制度,就是要把编制背后的利益和待遇剥离,财政不再按编制补贴。
淡化并逐步取消公立医院事业单位编制目的何在?一句话:解放医生!
根据北京医改方案,提出要建立灵活的用人制度,医疗机构可采用全职、兼职等用工形式,与医务人员签订部分工作时间聘用合同。同时,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符合条件的政府办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可以到社会办医疗机构兼职或开办私人诊所。
也就是说,在逐步剥离公立医院编制对人才的束缚后,将鼓励医生走出医院,多点执业或者自由执业。
对于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的重要性,韩晓芳强调,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影响医改全局:&医疗行业最重要的是人,但现在恰恰是医生的积极性没得到很好的提升。&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教授看来,事业单位编制是束缚医生自由流动的重大障碍。
他认为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对解放医生的意义重大,外界对此的解读力度并不够。
他认为,医生之所以留恋编制,很大程度在于事业编的退休金较高,养老更有保障;而随着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推进,医生去编制化的障碍将大大减小。
也就是说,在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后,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去编制化改革已经水到渠成。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几年医生全员合同制、去编制化改革或将推向全国。
作者:郭惊涛
转载立刻告诉伙伴们:
本文固定链接:
转载请注明: 请注明出处,本站文章及评论仅供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谨慎参考!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1930050] 全国医药人& &[1939692]& 高管实名群&&&&&&&加群验证:11E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业单位编制备案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