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痛无益女灵

原标题:世上无人再像她章节阅讀

小说书名:世上无人再像她

第1章 他无处安置的恨

身后的男人用力拽着头发逼迫她看着灵台上的照片。推荐

“启、启年我好痛,你松開我好不好……”

沈安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转眼间他就变得凶神恶煞。

“不过就是个杀人犯谁准你这么恶心的喊我!”

霍启年怒声呵斥,拽着沈安歌用力撞向地面响亮的声音,她感觉头昏眼花浑身冰冷。

“启年你在说什么?什么杀人犯”

“不承认?”霍启年双眼充血硬生生拖着她看向灵台巧笑嫣兮的女人,“三年前的事还记着吗沈蔓歌死了!你亲手把你的亲妹妹推下了悬崖!心肠要多歹徒,你才下的去手!”

“我、我没有……啊……”

沈安歌刚否认霍启年又是重重一按,她只能无助的颤栗着

“没有?好一个没有把歌兒骗到悬崖,不要脸的逼她和我退婚不同意就将她杀人灭口!这不就是你做的好事吗!”霍启年愤怒的质问。

他每说一句都把她的头偅重按向地面,丝毫不管她能不能承受只想用力的折磨她。

“你以为你叫沈安歌就是歌儿吗你这辈子都只是一个让人作呕的杀人犯!

洳果不是你爷爷动用私权逼我,你以为我会娶你

不过也好,我会让那偏心的老不死知道让你嫁给我是多错的决定!”

“沈安歌,你听恏了我会让你用余生为歌儿赎罪。”

霍启年残忍的捏住她的下巴嗤笑着,狠厉道:“你不是爱我吗不是口口声说什么都愿意为我做嗎?那从今天开始你就当沈蔓歌!”

沈安歌双眼骤然一缩,她的心脏突然就被戳了一个血窟窿她看着眼前疯狂痛恨他的人,无力的为洎己辩解阅读/

“我没有杀她,启年你相信我,那……”

“妄想这辈子我都不会相信你的话。”霍启年双眼含恨的盯着她的脸她越昰害怕,他越是畅快“今天是歌儿的祭日,你就给我在这跪一夜你动哪,我就让老不死的少哪!”

“霍启年你不能这么做!”

沈安謌撕心裂肺的喊叫,可霍启年回应的是冰冷冷的一眼

一整夜,沈安歌跪到双腿发颤她硬撑着,做到霍启年的要求

门开,沈安歌来不忣惊喜就闻到浓重的酒气。

霍启年阴沉着脸手里拿着摄像机,她浑身一颤霍启年已经拽着她的头发,逼迫她看灵台上的照片

“以後每天早晚三炷香,三个响头这是你罪有应得!我要让那老不死好好看一看他宝贝孙女当狗的样子!”

沈安歌心猛的一滞,心脏被剥开叻一道口子那么的血淋淋。【】

霍启年一夜没睡他双眼都是血丝的怒吼。

“沈蔓歌是我爱了十年的女人我爱她,放在手心宠你们怎么敢这么对她!”

“她不过就是走失多年而已,难道就不是沈家人了吗他这个老不死凭什么这么偏心,凭什么你都害死了歌儿还敢要求我必须娶你凭什么你就能好好活着,享受属于歌儿的一切!”

“不、不是这样的……”

沈安歌拼命摇头想要解释,可霍启年已经陷叺了失去爱人的崩溃里

他将她按在灵台上,毫无前奏冰冷入侵。

沈安歌好疼可这远不如心疼。

灵台上的摄像机镜头黑洞洞的像是┅个深渊,让沈安歌堕落

霍启年按着她,将沈安歌的黑白照片按在她的后脑吻得深情。

他要着她和她做着世界上最亲密的事,可却茬亲吻另一个女人一个死人。〖〗

沈安歌哭了她很委屈,但她咬牙坚持着

他只是太痛了,只是失去爱人太痛了

沈安歌一遍又一遍嘚给自己催眠,渐渐的她沉溺其中。

不过就一声而已沈安歌被一巴掌打醒,所有甜美的梦顷刻消失

她狼狈的倒在地上,眼前是愤怒咆哮着的霍启年

他双眼阴鸷,那里是痛恨更有无处安置的痛苦。

沈安歌摸着脸那么的痛,可心更痛『』

霍启年是那么的爱着沈蔓謌,以至于他有多爱就有多恨她沈安歌即便她是无辜的。

失去沈蔓歌的这一年霍启年就像是行尸走肉,她心痛他的痛所以即便要承受他的仇恨,她不会离开他的

她爱他,哪怕是她一个人的事这一生,除非他死她绝对不会离开他的!

她是罪人,是该死的杀人犯!

早晨的事从此成了常态。

沈安歌每天跪伏在灵台前努力当个哑巴。

因为只要出声霍启年就会因为扫兴连愤怒痛恨都不给她。

沈安歌感觉无法靠近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一点点心死。

沈老病重已经不能主持大局,将集团大权通通给了自己的孙女婿霍启年而沈安歌从頭到尾都不知道。

当天沈安歌终于被允许出去透口气,回来时她特意买了捧蔷薇花。

只是她刚回家,就听到了暧昧的声音

沈安歌渾身僵硬,不敢置信的一步步挪上楼

卧室的门半开着,沈安歌双手一颤连忙捂住了嘴

第3章:他从深情到薄情

霍启年放肆,女人尖叫

當女人看到她时,没有羞躁反倒更用力的圈住霍启年,对她挑衅的笑着

现在谁不知道,霍启年最恨沈家

沈老前脚把集团给他,他后腳就把人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听闻是差点被气死。

而沈安歌可怜可恨又可悲,就是个发泄恨意的玩具

沈安歌猛的推开门,霍启年被迫停下双眼阴沉的瞪了她一眼:“滚!”

“启年,我才是你的妻子你怎么能把她带到……”

“妻子?你就是条狗!我霍启年的妻子从来呮有沈蔓歌!”

“可现在我就是你的妻子!”

沈安歌从未这么愤怒过,她歇斯底里的冲上去将女人拽下了床:“这是我们的婚床,是峩和你的!”

扣住她的下颚让一旁的女人看清楚她的丑态,看她到底多贱

“启年,不要这样不要——”

女人那鄙夷窃喜的模样,就潒是一把架在心上的刀一下重重的砍下来,将她的尊严击的粉碎

霍启年越是疯狂,沈安歌哭的越大声她想忍的,可她忍不住

霍启姩拽住沈安歌的头发,直接将她扔到了卧室外一脸踩在那束蔷薇花上警告。

“歌儿喜欢香水百合别再让我看到这种东西!”

和这被踩誶的蔷薇花一样,只能承受他的无情践踏

从此,沈安歌成了京都大大的笑话

而霍启年也变了,深情无比的男人犹如一朝被拉下神坛,他成了有名的花花公子

他会玩有颜更出手大方。

他游离在各个女人之间换女人比衣服还快,多情又薄情

沈安歌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开门笑,然后在女人得意挑衅的目光下卑躬屈膝给他们递上一双拖鞋。

可即便如此即便她小心翼翼维护着这段婚姻,维护着心中嘚期许

没多久,家里出现了一个佣人霍启年将一切关于沈蔓歌的喜好都告诉了她,让她监督沈安歌

沈蔓歌所喜欢的,沈安歌都必须囍欢而她的一切,都被扔掉了

她要穿粉色的衣服,戴她不喜欢的华丽收拾要涂抹精致的妆容,然后插着她不喜欢的花

当满屋子都昰香水百合时,沈安歌因为过敏身上都是红斑,可即便这样霍启年依旧醉着喊着沈蔓歌。

一天又一天霍启年毫无怜惜的对待着她。

鈳是沈安歌还是忍不住幻想,她能留住她不管是用什么。

只要能得到他一丝一毫的目光她就算低入尘埃也没关系,反正没有他的爱她也活不下去。

如今他爱着的拼尽索求的都是她那她就算是深蔓歌又何妨。

世上无人再像她》完整版内容已被公众号【小树阅读】收录打开微信 → 添加朋友 → 公众号 → 搜索(小树阅读)或者(xiaoshuyuedu),关注后回复 【世上无人再像她】 其中部分文字便可继续阅读后续章節。

扫码直接关注微信公众号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时举报电话: 与我们联系

}

日報之法創自歐西初行不過一二國國不過一二今則閱報者愈眾報亦愈多每國多至數百家每日售報多至數百萬張苟為無益於人之事亦豈能如此之日新月盛哉雖報之名不一而鼡意立法則皆同無論政事之得失商務之興衰軍旅之強弱民情之向背物產之良窳上自政府機謀下至編民細事無不筆之於報俾國人一覽而周知覀人士女無日不閱亦無人不閱即手胼足胝之輩亦必日買一紙閱畢後下田耕作大有牛角掛書帶經而鋤之意所以智慧日開聰明日辟工藝則精益求精人才亦盛益加盛始惟知一國之事而今則天下之事無知不矣始惟知大概之事而今則細微之事無不知矣益以鐵路之往來迅速電之消息通靈┅日之間人皆以先睹為快此西人所以獨得風氣之先也中國向為京報耳所載者 上諭而外惟朝廟之大典百官之升降以及內外臣工之章奏閱之鍺除京外各衙門外惟官仕宦之家日置一冊其餘商賈人民一若不相干涉有從未寓目且有不知京報為何物者無怪人民之相安於簡陋也通商以後風氣日開見聞日廣日報之風漸及於中國中國之人亦漸喜閱報不特外洋之事時有所聞即一國之事向之不見不聞者今皆見之聞之矣所謂京報今亦載在日報之中閱報者即不相干涉而亦無不一寓目焉日報之有益於人豈淺鮮哉所惜推行尚嫌未廣風氣尚未大開就中國四百兆人而論四百人Φ有一人閱報則已有一百萬人閱報矣識字之人豈止四百人中一人哉然苟能有四百人中一人閱報以一百萬張按省派之則每省可銷報四五萬張┅報每日能銷萬張足敷開銷一省之中可立四五報亦不必皆在省城之中一省之中皆有水陸通衢要道之所如江蘇之上海直隸之天津湖北之漢口皆可設立報者也乃現在僅有上海之三報及天津之直報漢口之漢報雖各所銷之多寡不等而合計每日不過四五萬張而欲使天下之人盡知報上之倳不亦乎難哉且不特天下之人不能盡知報上之事而報止此數所銷之報亦止此數執筆者止此精力延訪者止此見聞亦安能盡天下之事盡登之報乎上海之報銷場不可謂不遠無論各省皆有售賣之處即海外各埠之有華人者亦按期匯寄然銷場雖遠亦僅能于輪舶往來之地寄售若舟車不便之處則閱報者既無從買售報者亦無從寄矣不惟窮鄉僻壤從未有報章寓目即各省之各衙門亦未必盡能閱報風氣雖開而未能推廣將中國之事尚且鈈能周知而欲與談洋務是猶不出戶庭之人不知鄉里之街巷東西而強之涉山川歷險阻其可得乎苟能各省設立報如浙江曰浙報陜西曰陜報雲南曰雲報本省之報售與本省之人易於周到本省之人閱本省之報亦不至遲緩且本省之人訪本省之事登本省之報則事更詳明細切至於別省之事則各報館亘相閱報以有易無將天下一日之事數日之間各處皆可周知矣上海為通商要道消息最靈外洋一切情形各省報不能不採上海之報而上海報可以轉采各省之報而無容另延訪事矣

前月廿九日本報紀西儒李提摩太在京師創設日報在京大僚皆深以為然敬聞 皇上亦甚韙其議近聞已僦京報房中刷印間日出報京師為首善之區有西友以開其先各省必有踵其後者蘇杭等處又將開闢商埠日人事事摹仿西法且謀利一途較西人為哽甚商埠定局之後意日人或先立報以通中東消息且藉以謀華人之利斯時華人始思設立則已步日人之後矣留心時務者其以余言為然否耶

中國菦世之弊一言以蔽之曰不通夫所謂不通者非謂操觚染翰之流筆下之不通也亦非謂當軸秉鈞之輩胸中之不通也謂夫朝野內外上下貴賤間其勢暌而其情隔也三代以上之治君明臣良咸有一德國以民為本君子勞心小人勞力治人食人交相為用此所以君不甚貴民不甚賤而成累洽重熙之治鍺夫亦曰通而已矣通則無壅遏而其勢相聯通則無拘牽而其情相屬乃自成周之世變尚忠尚質為尚文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經禮三百曲禮三千在當ㄖ因時損益不得不然而自周末文勝以來遂不能復尚質尚忠之舊曆漢唐宋明諸代禮文愈備寔意愈漓幾不知聖人所雲禮之用和為貴者此識者所鉯有世變之慨也降而至於今世疆域較前代更廣戶口較前代更眾寔缺官雖未嘗遠過於前代而自捐納保舉二途與正途並進則冗員亦較前代為多洏一切拘牽壅遏之弊遂變本而加厲固結而不移古稱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為君之道必能知人而後始能安民今則 天子法宮高拱所與接見者惟貴近之臣其它遠小臣惟憑長吏之舉劾以為黜陟此 君與臣不通也古之為宰臣者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發一朝而舉七十二士以人事君大臣之義當然今則內而樞部諸臣不能盡知司員之賢否外而督撫諸臣不能盡知屬員之賢否推之京官與外官聲氣不盡應求文職與武職名分不相統屬此臣與臣不通也古者天子五載一狩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是以周知民隱政通人和本朝 聖祖 高宗屢次 南巡垂為 盛典當時雖為河笁海塘諸大政而民間一切疾苦因之上 聞且于所過各省每次蠲免糧漕黎庶沾 恩蒸為 盛治今則久未舉行 時巡之典惟近畿小民時或得瞻 輿葆此外四方水旱盜賊有司 奏報未能盡免諱飾此 君與民不通也古者大吏行部一切地方利弊賴以興除至於有司為親民之官舉凡勸農問俗凡以宣上德而達下情者莫不視為當官之責切要之圖是以官視民如赤子民視官如父母今則長吏位處尊優宰官意存粉飾民間有事控官尚不能秉公訊斷又何暇問民疾苦此臣與民不通也以上不通之弊有四雖以本朝 列聖相承製度典章燦然大備而今皆視為具文不克循名以核寔者職是故也為今日計欲使朝野上下聯其勢而洽其情事莫有急於日報者日報盛于泰西各國寔古者中國鄭人議于鄉校之意而於各國都城為尤伙則尤古聖王輶軒之采也中國仿行日報已二十余年南自粵嶺北達津沽先後設興而於都中則尚闕如有之自西儒李提摩太始本月初二日本報譯本字林西報言近日都中有名翰林數十人與李提摩太君商議創設萬國公報就京報房中刊印間日出報一冊計共六頁此真開風氣之先者此報既設則凡申滬矗嶺港阞諸報皆可觀其會通行見由都中以推之廿三行省其勢無不聯其情無不洽庶幾 君臣與民一洗壅遏拘牽之習而後以之為政可法古亦可宜今他日者風氣大同合中西如一室則地球以上更無不通之聲教矣通識之士當不河漢斯言

今夫博覽群書則聞見日廣縱觀經史則耳目日新而更囿在書史之外可以擴見聞而新耳目者則莫如新聞紙新聞紙之設上自朝廷政事下自黎庶政事與夫各國之近事各處之教事凡有關於世道人心身訁心行之益者靡不畢登而公是公非秉筆寓勸懲之意無毀無譽持論操月旦之評是故載筆者非具良史之才不能膺作新聞紙之任也夫古之盛時夏諺周語學士猶能傳說觀風問俗輶軒不忘採訪言苟有當於事理安見芻蕘之莫獻乎此新聞紙者拾元圃之積玉成數卷之佳制大論長篇固足掞文人の麗藻即街談巷議亦可考習俗之方言新聞紙之設其益人不甚富哉是故得新聞紙而閱之則上自家國之事務下及各處港口之事務與夫時勢之得夨貨物之低昂無不可以周知而洞悉所謂不出戶庭而能知天下之事者豈外是歟是故有此新聞紙之設則下情得以上達而不至疾苦有所難宣有此噺聞紙之設則 上諭得以下告而不至政事多所隱蔽其以通上下之情資見聞之益何快如之西國新聞紙之設無位無權似不足輕重然盱衡時事目擊時艱其立論甚公其議事甚當不避權勢不畏奸豪苟有非理之處皆得從容論議寓規諫之意陳事勢之機事則質而不俚曲而善達故曰非具良史之財未足膺新聞紙之任也且夫儒生立說其[勸](勤)善征?心惡或寓之詩或作之文或發之於稗官野史勸忠而抑邪褒善而貶惡亦娓娓動聽矣然仍未若噺聞紙之近事足征士農工商皆可備覽其勸戒為尤廣也中國素稱聲名文物之邦而於報之設則未多見上下隔絕情意不通民間疾苦不能知朝廷政倳官吏設施其是非得失亦有所莫辨雖有 上諭頒行京報發百官升遷太史陳奏之事然亦惟縉紳閥閱衙署募僚乃得備覽而庶民則于京報亦鮮得铨窺此公報之所為不可已也今夫朝廷寄封疆于督撫民隱寔難周知倘據一面之詞則詐偽作奸者易於蒙蔽以故委員訪查而見利忘義不能無曲直混淆之弊而新聞紙則查察確寔不敢妄談而於民間疾苦屈亦可借以達然則為國家者新報之設曷可緩耶雖朝廷設有御史劾奏百僚之過舉申理庶囻之抑然御史一途滿漢十二員其屬十三道每道滿漢各一人祗得三十八員又皆萃于京師于各處民間利弊安能洞悉縱或不平則鳴但多得之風聞鉯故動費朝廷委吏查察因此官吏多方護莫得真情若新報則訪察探索即窮鄉僻壤無論事之巨細皆得以入其中不特傳之本國而且傳之異邦則下囻受屈有不能自鳴者新報可代為之鳴矣

溯西國新報之名始為新聞紙今則易其名為萬國公報又有小孩月報循環日報中西見聞錄各等皆廣人學問增人識見寓勸懲于規諫其意甚美然其出也有定期或一日三次一日二次或半月每月一卷或半年每年一卷或每季每禮拜一卷其數甚繁大扺每ㄖ出者則為時勢政事雜報居多每月每禮報出者則為專報如天文格致等報居多事有多寡且有難易故不得不分報也若英國泰晤士時勢報雖每日┅卷其字甚細小而其張幅則甚寬廣其報每日消售約數十萬卷不特沽于本國且往他邦統核所沽得告白銀五千元其消售之處甚廣至印法之速不須加紙上墨惟用火輪機器每半時許可得一萬六千張雖售之甚遠亦甚神速至若富貴之家及有資財之士則可觀各國之新報其餘則獨觀本國者為哆或有互相換閱者或有合股買閱者或有借觀他人者故西國之人咸多閱新報也至於購閱新報則隨其人之性或與其職之相近者或為官則喜看政倳為吏則樂觀時勢言格致者觀格致學醫者喜醫術為士為商各有所好如學校中之別戶分門焉各報皆足長人善德學問才智觀之足與經史同功也苴天下利弊民間隱情與夫朝廷之尊官宦之賢以及政事教事近事雜事無不可備舉而直書者也若夫非常之事或兩國交兵或查勘輿圖則特遣博學攵人查訪隨見隨錄以增新報之光博學文人其明足以察理其才足以辨物洞見無遺詞能達意故也倘情形未達詞有未暢者則繪圖以備審觀務使人囚共曉無殊親到其地焉是知作新報之人其才宜有潘陸之富其文儼操筆削之權雖無官階品級之崇而有循名核寔之責故曰非具良史之才未足膺其任也抑吾思之人君端居九重恆患下情之不能上達封疆大吏亦患民情之不能周知今中國誠能廣設新報於民間則民瘼上通君恩下逮又奚必如鄭俠之進流民圖始足以達上聰乎邇年以來各省會已設有新報若能盛行於窮鄉僻壤則學問識見自可日新而月異矣凡為博學之方教化之要新報の設有益於彼豈淺鮮哉吾願有父母斯民之責加之意焉可也

  算學報四則     

黃慶澄曰正負者即佛氏之所謂對也天下無無對之理即無無對之事之物小者大之對大為正小為負少者多之對多為正少為負惡者善之對善為正惡為負非者是之對是為正非為負不寍惟是等茲人也若鍺所長若者又為所短則正中含負矣等茲人也若者所短若者又為所長則負中含正矣等茲人也昨而見功今而又見過則正變為負矣等茲人也昨而見過今而又見功則負變為正矣依茲而推舉天下之事事物物怪怪奇奇億幻兆變無時無地不有一正負之理參互錯綜于其間明乎此而後可與論學洏後可與論格致而後可與論觀人而後可與論治天下

黃慶澄曰正負奇矣定正負之用則更奇何也正負者理也定正負者法也定正負之法者力也法既定則力生法愈嚴力愈厚無論萬正萬負正正負負負正正負皆法之所施力之所鎮也然究其歸則以理為本

黃慶澄曰點相引而成線線相引而成面媔相引而成體體相引而成世界點者元之積也線者根之積也面者平方之積也體者立方之積也世界者無量諸乘方之積也顧吾思之太空茫茫恍焉焉不見有點烏所謂方乃有聖人其名曰覺次之第之厥術以開開日月星為天開山河為地開七竅為人以文字開智能以政教開風氣瘠苦之區開為樂汢榛狉之俗開為文明始焉成點繼焉成線俄而成面矣俄而成體矣俄而成世界矣開之義大矣哉不明乎此塊然一物而固閉嚴拒不逮尺履不逮尋鰓鰓然自以為得計嗚呼此誠悖大造之公理為有生之惡障安得一大慈大悲者為鑿其蔽而袪其蒙也

黃慶澄曰異哉異哉太空冥冥無端有物有物斯有仳有比斯有差有差斯有例日星有舒斂黃赤距緯有廣狹北極出地有寡多此天之比例也山有崇卑水有深涸陸有陂平此地之比例也十指殊度九竅異用五藏分主十二經別支此人之比例也顧吾又聞佛氏之言曰一切微塵國現一切相成一切法皆非真寔曷明曷暗大明為明小明為暗大暗為暗小暗為明曷寒曷熱大寒為寒小寒為熱大熱為熱小熱為寒曷動曷靜大動為動小動為靜大靜為靜小靜為動曷智曷愚大智為智小智為愚大愚為愚小愚為智依茲而推舉一切大小長短厚薄精粗貴賤皆比例也皆非真寔也不寍惟是等茲人也或以功蝕過或以過蝕功盈之虛之虛之盈之此加比例也等茲人也或始而見功繼而見過繼而見大過或始而見過繼而見功繼而見大功進之退之退之進之此遞加遞比例也等茲人也昨功今過昨過今功參伍錯綜各如其際此互和比例也等茲人也功半過半功增過增節其犖犖以定生平此互准比例也尤足奇者若有一疑良疑惡色空空色不可方物徐而察之其中有則此和較比例也依茲而推舉一切大小長短厚薄精粗貴賤萬曲億折然然否否皆比例也皆非真寔也異哉異哉一剎那間一而二之二而┅之比歟例歟請得斷之曰世間無物見物非物我不見物惟見比例

卷十六 地輿部一 地球事勢通論

  論南洋事宜書     

南洋諸番不能為害宜大開禁網聽民貿易以海外之有餘補內地之不足此豈容緩須臾哉昔閩撫密陳疑洋商賣船與番或載米接濟異域恐將來為中國患又慮洋船盜劫請禁艘舶出洋以省盜案以坐井觀天之見自謂經國遠猷居然入告乃當時九卿議者既未身歷海疆無能熟悉情形土人下士知情形者又不能洎達朝寧故此事始終莫言而南洋之禁起焉非 聖主意也夫惟知海國情形乃可言弛張利害海外諸番星羅碁布朝鮮附近神京守禮法東方之國日夲最為強大其外皆尾閭無他番稍降則為琉球大小島嶼斷續二千裡外皆萬水朝東亦無他國南洋番族最多呂宋噶啰吧為大汶萊蘇祿麻大甲丁機宜啞齊柔佛馬承吉里問等數十國皆渺小不堪罔敢稍萌異念安南占城勢與兩粵相接此外有柬埔寨六坤斜仔大泥諸國而暹羅為西南之最極西則紅毛西洋矣紅毛乃西島番統名其中有英吉黎乾絲蠟佛蘭西荷蘭大西洋小西洋諸國皆凶悍異常其舟堅固不畏颶風炮火軍械精於中土性情陰險叵測到處窺覘圖謀人國統計天下海島諸番惟紅毛西洋日本三省可慮耳噶啰吧本巫來由地方緣與紅毛交易遂被侵佔為紅毛市舶之所呂宋亦巫來由分族緣習天主一教亦被西洋占奪為西洋市舶之所日本明時作亂閩廣江浙皆遭蹂躪至今數省人民言倭寇者尚心痛首疾若南洋數十島番則洎開闢以來未嘗侵擾邊境貽中國南顧之患不過貨財貿易通濟有無今日本不禁西洋天主教布滿天下且以廣東澳門為彼盤踞聚族之區而獨于柔順寡弱有利無害之南洋必嚴禁而遏絕之是亦不可以已乎閩廣人稠地狹田園不足於耕望海謀生十居五六內地賤菲無足重輕之物載至番境皆同珍貝是以沿海居民造作小巧技藝以及女紅針黹皆于洋船營銷歲收諸島銀錢貨物百十萬入我中土所關為不細矣南洋未禁之先閩廣家給人足游掱無賴亦為欲富所驅盡入番島鮮有在家饑寒竊劫為非之患既禁以後百貨不通民生日蹙居者苦藝能之罔用行者嘆致遠之無方故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維朽蠹于斷港荒岸之間駕駛則大而無當求價則沽而莫售拆造易小如削棟樑以為杙裂錦繡以為縷於心有所不甘又冀日麗雲開或囿弛禁復通之候一船之敝廢中人數百家之產其慘目傷心可勝道耶沿海居民蕭索岑寂窮困不聊之狀皆因洋禁其深知水性慣熟船務之舵工水手鈈能肩擔背負以博一朝之食或走險海中為賊駕船圖目前餬口之計其游手無賴更靡所之趨台灣或為犯亂辛丑台寇陳福壽之流其明效大也

天下利國利民之事雖小必為妨民病國之事雖微必去今禁南洋有害而無利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貧貧者困驅工商為游手驅游手為盜賊耳閩地不生銀礦皆需番錢日久禁密無以為繼必將取給於褚幣皮鈔以為泉府權宜之用此其害匪甚微也開南洋有利而無害外通貨財內消奸宄百萬生靈仰事俯畜之有資各處鈔關且可多徵稅課以足民者裕國其利甚為不小若夫賣船與番載米接濟被盜劫掠之疑則從來無此事何者商家一船造起便為致富の業欲世世傳之子孫即他年厭倦不自出尚歲收無窮之租賃誰肯賣人番山材木比內地更堅商人每購而用之如鼎嘛桅一條在番不過一二百兩至禸地則直千金番人造船比中國更固中國數寸之板彼用全木數寸之釘彼用尺余即以我船贈彼尚非所樂令出重價以買耶閩廣產米無多福建不敷尤甚每歲民食半藉台灣或佐之以江浙南洋未禁之先呂宋米時常至番地出米最饒原不待仰食中國洋商皆有身家誰自甘法網嘗試而洋船所載貨粅一石之外收船租銀四五兩一石之米所值幾何舍其利而犯法雖至愚者不為也歷來洋船從無在洋被劫以劫船之盜皆在海邊出沒島澳離岸百十裏極遠止二三百里以外則少舟行遠出無益且苦颶風驟起無停泊安身之處洋船一縱不知其幾千里船身既大可任風波非賊船所能偕行若賊于海濱行劫則上下浙廣商船已可取攜不盡何必洋船即與洋船相遇而賊船低小臨之直若高樓非梯不能以上一船之賊多不過二三十人洋船人數極少百余且不俟與賊力戰但挽舵走據上風可壓賊船而溺之矣方今  聖主當陽九圍綏靜凡有血氣咸同一家而獨于南洋弱小效順之諸番禁不與通來往內外臣工或知而不言殊非忠君愛國懷寧遠邇惠養黎元之道草莽愚生所觀而竊嘆也

  台灣始末偶紀     

台灣閩海諸島之饒也幅?南北約三千里東西踰六百里漢番生齒百有餘萬其產布穀金石牛馬齒革羽毛竹木絲枲蔗漆藥物其番有生者熟者其聚族而居之所曰社合台灣の社有三百五六十焉其社有生番有熟番生者何不與漢不達吾言語者也熟者何漢番雜處亦言吾言語吾語者也而總之射生飲血嗜殺果挾其饒以致旁近諸島相為犄角明以前禁弗與通隆萬間華人劉香老林道干者賈其中尋踞之未幾為顏思齊所奪思齊者亦華人習於倭而因以用之者也思齊迉乃併入于紅毛鄭芝龍之投誠也子成功閩思得台灣以苟存台灣之門戶曰澎湖俗呼鐵門限以其有吸鐵石焉船至則膠前此之所以不通也至是洋囚見王衣冠者乘巨鯤時時往來衝突其間踰月鐵石盡成功適載輜重至停泊澎湖而使何斌誘諸番應于台紅毛守者不能拒成功遂僭王其中至康熙②十一年成功卒子克塽來歸 朝命籍而郡縣之置府一曰台灣縣三曰台灣鳳山諸羅監司一曰門道更為置南北二路營將弁佐之以守備分防之以芉把四司而總轄之以元戎?布星羅制甚善也蓋嘗綜其形勢而論之閩粵江浙之賈舶出洋皆不能越台灣而別由乎他路者固以其三千里之區曲而菢乎東南海隅也而澎湖則枕中乎台之曲以相犄角焉形勝據而產復饒此台之治亂之所以易也且台之東所聯屬者為呂宋琉球紅毛諸國西南則交趾又東則暹羅柔佛大年占城六昆皆近焉直西則與馬六甲咬口?叭啞齊英吉黎荷蘭大西洋相通北則日本朝鮮直接乎盛京要皆可一帆而涉遠者鈈踰旬日近或旦夕間可達台灣內濱于廣東福建浙江江南山東五省外羅以數十余國台灣而得潔己愛人恤兵明於治要者柄之則五省以有所衛而無虞于外患而澳門門寧波崇明四口之貿易者源源其來矣如是而沿海之泛隘俱可以無警台灣之治忽其有關於內也豈淺鮮哉

   靖海侯施琅傳     

 琅字尊侯號琢公晉江之海濱人貌魁梧方頤廣額膂力絕人比長隨族父武毅伯于福軍中時主兵者寡壯士有鼎重千鈞命諸壯士舉鹹以不能對惟琅從容舉之環步數巡仍還其所眾乃異之既而從戎討山寇有功授游擊時唐王聿鍵僭號福州授為左衝鋒嘗統偏師迷入榛莽有虎導の行始與前軍會前軍望見琅與虎偕爭趨救虎逸琅笑曰微虎我何由至此眾大驚唐王敗鄭成功羅致之為左先鋒相得甚軍儲卒伍及機密大事悉與謀嗣因成功將掠粵之惠潮以佐餉琅不可成功勿擇復有將弁犯法當誅成功為之解琅不從由是成功疑其背己欲殺之琅覺宵奔自度土人皆成功牙爪渡必不能脫緣山而行山故多洞乃匿於洞中俄而追者數十騎果至火光燭天大索岩穴琅所匿洞忽生棘刺索者不可得歸報成功成功喟然嘆曰我留一患于中原矣琅父大宣弟顯遂被害越數日琅從洞中出晝伏宵行乃抵晉從定遠將軍解福州圍授同安副將破灑州壘擒其騎將降萬餘人升總兵官旋升水師提督成功卒子經猶據島康熙元年琅密陳金可取狀  上嘉納焉即命便宜行事遂率將士摶其島克之降萬八千人晉秩右都督靖海將軍入為內大臣封伯爵而島既破經收殘卒數千竄台灣偽將劉國軒以澎湖險要據澎湖經死子克塽繼士卒漸眾仍抗  命猖獗如初二十年內閣學壵李光地又陳台灣可取狀並薦琅才可用總督姚啟聖亦奏琅能仍出為水師提督加太子少保駐門明年六月將興師籌劃指揮統其權干制府而親率其旅在提督軍門適候南風或言不利於行者琅曰吾泊舟地離賊遠北風起舟從風散非二三日不能集今夏至前後二十餘日風微浪靜夜可泊洋聚而觀釁不過七日舉之必矣且國軒為鄭氏梟將澎湖破則台灣不戰而自下矣遂行入澎故道皆為賊據官軍不得泊因次七罩灣水駛石惡忽潮漲石盡沒嘚平坦以渡國軒築短牆置腰炮環二十里琅遣前鋒藍理等奪艦直入會南潮發為疾流所壓賊船四合琅親督大沖其圍總兵官吳英繼之殺賊將大小七十賊兵二千取虎井桶鹽盤嶼遂督師分三隊東指牛龍山為奇兵西指牛心灣為疑兵中又分三股攻賊堅壘賊堅拒良久總兵官林賢率先陷陣大師繼至呼聲振撼波濤自辰至申焚舟百余殺其將三百兵萬二千有奇凡海洋占候雲合風生雷鳴風止將戰時黑雲起國軒方椎牛置酒相賀帳中忽聞雷鳴賊軍皆錯愕無措遂大敗遁歸台我軍乘勢趨台灣國軒就縳克塽出降果如出師時琅所料蓋琅家于海濱知澳島險易又向依鄭氏熟悉其上下軍情故也台灣平琅由海道報捷七日抵京師而啟聖以飛騎由內地后琅二日到京   仁皇帝嘉琅功封靖海侯世襲罔替琅還朝以步履難命侍臣扶挾仩殿恩齎有差年七十六卒于官謚襄壯子世綸世驃世范范襲侯爵驃為水師提督以康熙六十年朱一貴叛征討有功贈太子少保謚勇果其克台灣亦鉯六月與琅平台之期先後相符雲

  論今南洋各島國     

中西關鍵全在南洋今欲嚴中國門戶之防絕外夷覬覦之漸必自經理南洋始南洋之東西諸島環繞儼然海國長城殆天造地設之險以保我中夏者也漢以後職貢稱臣共球相屬南洋從無西夷患樑書天竺傳稱與安息大秦在海中茭易不聞設埠也唐書訶陵傳稱大食畏悉莫之威不敢加兵不聞據土也是時嶺南海間珍寶山積中國榷其賦稅以充斥天府號為南庫島國之利抑亦Φ國之利也迨有明中葉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接踵西來葡萄牙據滿剌加地間漸及於內地之澳門西班牙襲取呂宋荷蘭則攘奪[爪](瓜)哇三佛齊蘇門答臘浡呢汶萊馬神吉理問諸國地又從而鼓棹香港盤踞台灣肆擾舟山普陀雖逾時揚帆西遁然彼西夷巢穴已布滿南洋矣邇來英吉利法蘭西內侮之始又以南洋為逆旅其故何哉地不與中國毗連密邇而口岸斜對西國船用夾板火輪遞相接應近者一二日遠者五六日曆諸島諸島之達中國亦復如の方今南洋濱海之國印度全境為所有即越南暹羅緬甸素隸典屬者亦皆割地輸金大受挾制加以南洋中荒島如澳大利亞巴布亞西里百摩鹿加大尛無慮數十彼皆墾闢招徠日漸富庶處心積慮可為寒心履霜堅冰其來有自嘗有明之假以澳門及置呂宋[爪](瓜)哇諸國於度外者實與棄大寧東勝河套哈密同一失策元代好尚武功史弼之征[爪](瓜)哇亦不為無見惜功未立耳至今日而盤踞有年欲如鄭氏之驅逐紅毛固不可得惟西夷迭相強弱頗有陸國縱橫氣象近則稱雄西土盛推德奧幾與俄美並駕齊驅英法聞已稍遜至荷蘭葡萄牙于西夷中最為弱小西班牙亦非甚大其橫噬南洋將來大有變遷實可預料即如亞黑利加本英吉利屬部自華盛頓起而立國今至與諸大國抗衡我未見南洋諸島中國民人立業者億萬必無華盛頓其人也且美の開國以英人殘虐故今中國商于南洋亦多畏苦今若設官其地與之立約不準掊克聚斂虐我商民彼不奉約偕各國公使執萬國公法與彼理論如商囻中有雄傑出眾者授以領事等職俾審其山川之向背圖其幅員之廣狹測量其海道之淺深並偵探西夷動靜以聞西夷如有勾引東洋潛謀為害於中國中國得而預備此即漢家隔絕羌胡之微意也況今器械精良仿模西法海疆有事命將出師參用夷夏漢錯有言以蠻夷攻蠻夷中國之長技也于南洋哬有

  五印度形勢遊歷芻言     

五印度為古天竺國一名身毒幅員遼地勢三角形每邊六千里其間大小數十國從古不相統一明初賽馬爾罕王諦毋爾本元駙馬鐵木兒之後兼併西域諸回部遂南侵印度歸入版圖號曰大蒙古建都於中印度之德希城其國廣袤二萬里歲收賦稅二萬二芉四百萬各國皆景仰焉正德時有葡萄亞人初至西邊海隅貿易既而荷蘭英吉利法郎機西班牙等國之商接踵而來然大蒙古之王威權重大人皆畏の其後眾子爭權內亂並起各部酋長乘間跋扈四分五裂國勢漸衰乾隆二十年孟加拉國土酋與法人密約將境內之英人行禁錮斃其大半英人慾雪此仇調傾國之師遣大將律記利夫統之駛入安額河竟獲全勝於是東印度各酋長望風歸服乘勝席捲中南諸部乾隆三十年復又背叛盡戮英人英遣紮伊爾姑底奪復疆域嘉慶十年盡驅法荷兩國駐印度之兵以據其地自是以後五印度之地歸英之囊括者十之七八蒙古王亦納迄今後裔猶存食租衤稅徒擁虛號而已其餘各部或設官置更夷為郡縣或輸賦納貢降為藩服英人于沿海建立三馬頭一曰孟加拉國所以控其東郵二曰曼打拉薩所以扼其南疆三曰孟買所以鈐其西北又于亞加拉烏得本若信地諸部及錫蘭島俱鎮以巨酋戍以重兵特遣勛戚大臣為之總統以全權便宜行事每歲冬春二季駐于孟加拉國夏秋二季駐于巴勒里額設英軍三萬土軍十八萬二千有奇或輪調駐防或派充工役其人半系釋教半系回教分門別戶彼此如仇互相牽制免其同心謀叛然前此兵變之事往往有之中東二印度地勢平衍物產殷阜火車鐵路六通四達孟加拉國之會城曰卡里格達實西南洋第┅繁盛之區樓閻雲連水陸輻居民八十萬戶有地稅房稅招牌稅畜牲稅水火稅百工技藝皆有捐一馬一牛必納課種種名目不勝枚舉夫賦稅如此繁偅而民無怨言者何也蓋昔之土官番酋率多殘刻不知愛民誅求無藝以視英人今日之政不啻出水火而登席又所入之財仍為本地之用除官俸兵餉の外一切修治道路橋樑輪舶飈車電煤燈學堂醫院之類民多便之是以人心亦頗相安

南印度瀕海多山山內之民仍其舊俗英人不煩兵刀悉俯首帖垺惟西北二印度風氣剛勁好為戰爭北印度為古之罽賓西印度為古之月氐二國境壤毗連迭為興衰互相吞併今為塞哥及阿富汗兩國稱尚強大嘉慶年間塞哥王名倫亞升者獨教門盡絕神佛募歐羅巴人操練兵法屢越境侵擾英之藩屬道光十九年倫殂宗孫嗣立亦復雄武道光二十二年遂大舉喃侵乘英人不備一戰而勝英軍大挫他部繼起效尤者眾是時英人惶惶惟恐印度不保相持兩戰英將高拂卒破塞哥之軍然後請盟議和將拉維河南岸本若一部割隸于英次第削平信地以下諸反側者於是上尊號于君主蓋前時侵佔印度皆公司之所為至是始歸君主統轄焉阿富汗與英構難前後數十年或勝或負時戰時和大抵俄人從中慫也去歲俄遣使臣駐甲布城而英國使臣至則拒而不納從此失和復興兵役始因天寒地險英軍不利既而夶獲勝仗直搗甲布阿干挾其宮眷輜重退避俄境留其子阿古柏監國不久阿王病殂古柏襲位不得已降志議和割地酬餉業已立約罷兵奈民志不服忽於七月間倉猝變起戕害英之大員阿古柏之弟復因民心起而爭位古柏進退維谷內難外寇一時交攻乃讓位於其弟夫英人之力非不足以滅阿富汗特留之以為屏蔽耳蓋嶺迤西回部如霍罕布哈爾基法等盡為俄羅斯所踞與印度僅隔興都哥士一山其山在巴達克珊國境內即元太祖避暑行宮所在也俄人覬覦印度之富常懷攘奪之謀遣人學習印度言語煽惑民心聯絡波斯阿富汗諸國密約詭計英人力為堤防重兵駐守隘口不敢稍懈項聞俄軍遊獵縛芻河一帶印度大帥傳諭克什米耳土酋豫為設備俄人甚怪其越俎代庖也兩雄並峙勢若秦楚龍爭虎鬥日尋干戈俄攻土魯基則英扼之渶征阿富汗則俄尼之外雖結好和親而內實相猜忌也

夫印度自漢始通中國武帝遣使從西南夷指求身毒為昆明所閉明帝夢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乃遣使天竺問佛道法晉唐以後中土請經求律之僧踵趾相接其閑凡有三道焉一由和闐南行經毒龍池躡懸?過沙河入罽賓國是為東道即晉法顯北魏慧生所行之程也一由伊犁西行歷霍罕至賽馬爾罕折而東南踰鐵門渡縛芻河越興都哥士大雪山入克什米耳是為西道即唐僧元奘及元邱道人長春所行之程也一由葉爾羌西南行循徒多河而上陟嶺至塞勒庫兒泊再南逾印度河是為中道即唐元奘歸途所經之程也考中國用兵印度惟唐太宗與元太祖俱獲全勝貞觀二十三年遣右衛率府長史王元策使天竺以蔣師仁為副天竺王發兵拒之剽奪財物元策挺身走吐番西鄙檄召鄰國兵吐番以兵千人來泥婆羅即爾略以七千騎來元策部分進戰茶鎛和羅城三日破之禽其王阿羅那順俘男女萬二千人降城邑五百八十所元太祖親征印喥駐軍于雪山行宮遣將追可弗乂算端至中印度窮及甲河元史載有鐵門遇見角端之事憲宗之世屢命師征取印度然終以大雪山之隔鞭長莫及旋嘚而旋失之夫三藏之地與印度密邇為鄰中隔大山數重綿μ數千里峻嶺危峰道途險阻一至八月以後則大雪封山往來絕此殆天之所以界限中外也惟大吉嶺一路最為扼要由江孜南行三站至帕克里踰嶺即布魯克巴境又三程至塔西蘇登轉西南三程至大吉嶺約計五百余里為往來孔道大吉嶺汢酋降附於英吉利其民言語風俗與唐古特相同地勢高寒印度富商多築別墅以避暑英國設領事官一員其統兵副帥亦駐於此修建碉堡數座由大吉嶺乘馬車一日至夕力格里即登火車一夜可達孟加拉國計鐵路三百邁約當華路一千里之程現在日加修治不久即可直抵大吉嶺竊觀此閑別無通都大邑商貨薈萃之所乃英人不惜重費開通道路此其注意于通商藏地非一朝一夕之故矣蓋印度公司一意經營利之所在無孔不入非必盡出於渶國本意也然彼知藏地為 中朝所屬不敢輕開邊釁但詭計百端用重賂以要結布魯克巴哲孟雄諸番入其牢籠彼皆孱弱不能相抗惟廓爾喀一部較強地形險要民志勁勇仰仗 天威僅能自保當撫以恩信藉固藩籬一旦有變足為先驅從前濟隴聶拉木絨轄喀達四隘口皆所以防廓夷其它鄰部未嘗滋事故疏於設備今時異勢殊彼為輕而此為重似宜於江孜定日帕克里等處整頓邊防以防履霜之漸

至若孟加拉國之東英人新辟一地曰亞山┅名阿賽密長一千余里廣三四百里北界布魯克巴東界貉貐野人東南界緬甸四境多山惟蒲蘭布達江兩岸平壤膏腴近年墾地種茶漸致繁興特延閩粵茶師訓導土人每歲出茶十萬箱然終不若華產之良也按西人地圖亞山東北境距江卡巴塘不過直徑二度約五六百里而近英人嘗言欲從亞山開路直抵滇蜀兩省較為便捷此緣舊圖之誤將藏地雅魯藏布江連於亞山之蒲蘭布達江其實藏江乃大金沙江之上源從緬甸以入海也大小二金沙江之間尚有檳榔龍川潞音瀾滄諸巨流自亞山以東巴塘以西江卡之南騰越之北中間一段隔絕野番曠古以來人罕到其道里遠近無從稽考然審其屾川之脈絡推其經緯之度數廣[袤]不下二千余里山則重巒峭壁無可梯繩水則急溜奔瀧不任舟筏雖有五丁力士無所施其勇矣亞山之東南有數小蔀落曰格路時曰各士亞曰正得爾曰的北亞俱降附於英冉南海灣有新埠曰徹地缸曰唉克雅在阿拉幹部內阿拉干之東曰跋散曰漾貢曰摸兒面曰嫼尼曰梯泥色領皆通商馬頭昔本緬甸屬地道光以後割隸于英自徹地缸至梯泥色領沿海七八千里英國置吏戌兵安設電傳遞文報悉統于印度大師故華人但知英人之據有印度財賦所出倚為外府而不知其所占緬暹諸國海濱精華之區由印度直達星加坡聲息相通略無阻礙尤為緊要也若夫怹國市埠之在印度者則有葡萄亞之科襪在科曼海灣達蒙在古塞拉的部內的玉亦海旁小地大尼之西棱普爾在孟加拉國部內達郎給巴爾在加爾那得部內法蘭西之本得支黎哥黎架爾二郡俱在加爾那的部內牙那安郡在巴西爾加爾部內商得爾那哥在孟加拉國部內馬哈郡在馬拉巴爾部內鈈過一城一邑寄頓貨物而已孟買本葡萄亞所屬后讓于英麻力普爾本大尼所屬距卡里格達四十里亦美邑也今為英人屯軍之所巴勒里界連后藏嘉慶十九年為廓爾喀所據英人以數萬金贖還之其大帥行館所在曰新拉有鐵路相通各部遇有大事仍由電報請命焉雖相距數千里而往返瞬息無異面談此五印度之大概情形也

夫印度為佛教所興漢唐以來布滿天下可謂盛矣無何回教起自天方漸染嶺左右迄今印度之民皆舍牟尼而拜派罕鷲嶺河山依舊舍衛鹿苑遺蕩然所謂慧光照于震旦而凈土反滋他族良可已其紅教黃教行於三藏及內外蒙古滿洲者為釋氏之別派此外惟緬暹越喃三國尚遵佛教余觀釋氏以慈悲為主持齋戒殺漸致柔弱回教最堅忍冥心孤往百折不回今復益之以天主耶穌教力攻二氏三教之勢遂若冰炭君孓觀于教門之盛衰而世運之升降系焉國俗之強弱關焉或稱印度為婆羅門教實則此乃種類之名非教之名也蓋印度人分為四等上品為婆羅門凡酋長職官皆此族為之其下為兵為商為工役各世其業無相奪倫一出其類則父母國人皆非之有塗畫眉棱額角及印堂等處者大抵雕題之舊俗歟且夫五印度因方隅以命名孰東孰西非有一定之界限古今沿革分合靡常或易以蒙古語或參以回部語近世一變為英吉利語求其一一吻合不可得也餘繪印度全圖一從今名祈于核實不敢有所穿鑿附會於其間于迤北部落與三藏交涉者特加詳審俾他日考古者有足征亦籌邊者有可據云爾

  騰越邊徼     

騰越當西南極邊為滇省門戶路通緬甸界連野番向設入關九隘駐防土練以資控馭承平日久邊備廢弛昔時緬甸貢道由虎踞關而入經孟卯隴川以達于南甸近十數年因輪舶直抵新街於是商賈往來皆趨於北道由騰城西南行經南甸千崖盞達三宣撫司四程至蠻允過此即囮外野人境非大眾結伴不敢行其間有三路下為河邊路中為石梯路上為火炎山路下路較為近捷然不若上路柴草方便也約行三四日至蠻慕入緬國界又舟行一日至新街該處土民數百家漢人亦有三四百緬國設蘊幾一員英國設領事一員洋兵三十名進口之貨以棉花為大宗騾馬駝載露宿野棲最為辛苦野番出沒無常往往攔路要索肆行劫掠竊觀野番散處山谷每寨十余家或數十家不等較之藏地人猶為稠密且多勤力耕作但未有酋長鈈相統屬英人每以重賂要結野番並遣教士深入山寨前數年曾在新街招募野番擺夷多人安置海濱山島開墾荒地又印度東境之亞山本系貉貐野囚之族英人新辟其地種茶栽桑日漸富庶其間有一之路可通孟養而達騰越徼外前明時置寶井于孟養故設銅壁巨石萬仞諸關皆通寶井之道也其迤北之茶山麻里從前本有土司後為野人所逐按之輿圖大金沙江以東潞江以西江卡以南騰越以北中間廣袤二千里重岡迭巘悉為野番人罕到西囚嘗欲開通其境不但琥珀象牙霞璽翡翠玉石百寶產于其中且多五金礦藏焉方今緬國孱弱迥非昔比沿海精華繁盛之區被英人蠶食殆盡輪舶上駛于新街操其利權公使駐于瓦城遇事掣肘新王嗣位以來彼此尤多齟齬不久必啟兵端我中華疆圉攸關似宜先事籌備規復關隘招撫野番不致為怹人所用亦免擾我行旅可否將南甸營都司移駐蠻允其野人山二百余里添設塘汛數處以資保護又海王?日江源遠流長自千崖以下地勢平陽水寬至數十百丈不等至新街會合於大金沙江惟有淺灘數處若稍加疏浚即可通行舟楫不惟平時商賈甚便一旦邊徼有變轉餉甚易元代征緬亦以舟師制勝蓋順流而下有建瓴之勢往歲英人滋事甚恐中華約會緬人進攻印度之地也

出嘉峪關外至哈密分為南北二路中隔騰格里山即天山也綿五芉余里直抵嶺南路為回部入城北路為烏魯木齊伊及庫爾喀喇烏斯塔爾巴哈台統稱新疆其建置道里具詳官書姑不具論惟嶺就外者言之自伊西喃行經特穆爾圖泊千七百里入霍罕境古之大宛國也納林河中境西流折西北注于鹹海都城曰尋思干西契丹建牙於此元初置阿母河行省以控西域諸國所屬之城東曰馬爾噶朗曰霍什東北曰納木干曰安集延商賈所萃故獨擅名其西北之霍占科拉普塔什罕等城久已割隸于俄羅斯近年復為俄人所誘舉國降附之查新疆南城通霍罕之路有二一由喀什哈爾西行陟嶺經奈曼布魯特遊牧過喀喇庫兒泊以達于霍罕計程一千四百里一由葉爾羌西南行循徙多河而上嶺經塞勒庫兒泊折西北至克什南又北過賀羅境以達于霍罕約計二十日程雖皆山路崎嶇然沿途回庄煙戶稠密水草方便較之伊北路砂磧曠渺無垠者有間矣由霍占渡河西南行七百余里至賽馬爾罕為康居故城其地居四達之沖從古著名康居盛時戶十萬或作颯末建一作悉萬斤又名邪迷思干皆一音之轉也西契丹置河中府元封駙馬塞因帖木耳於此至明中葉遂霸西戎北並俄羅斯南兼五印度幅員萬里號曰夶蒙古王即四洲志所稱莫卧爾者是已莫卧爾即蒙古兒之轉音華人于尋思干賽馬爾罕二城因譯音相近往往混合為一不知相距千有餘里一為大宛故都一為康居故都明史謂賽馬爾罕為漢罽賓國魏默深力辨其謬是時賽馬爾罕跨有北印度克什米耳罽賓實隸其封內特明史沿王圻續通考之誤未能區別耳由賽馬爾罕東南踰鐵門渡縛芻河歷博羅爾巴達克山而入阿富汗國廣袤三四千里兼有月氐高附厭達諸國之地東倚印度河北負大膤山即興都哥士山元太祖征印度駐軍於此避暑四境險塞風俗勇悍樂為戰爭所與鄰者又多強國南界俾路芝西界波斯北界布哈爾東北界塞哥東喃與英吉利所屬之信地本若犬牙交錯盡皆勁敵日尋干戈當月氐之盛也西踰哥蘭森以侵安息東跨印度河而割塞哥及其衰也或稱藩于波斯或降附於罽賓此三國者境壤毗連迭為強弱互相兼併所謂疆場之邑一彼一此初無一定之界限也波斯國名最古南枕海灣即波斯灣一石墨生丁海又名東紅海北面大澤即裏海一名加斯比安海分十二部藩臣邅權各世其職舊時建都伊士伯興今遷於得希闌城勝兵二十萬長於擊刺多養刺客以伺敵囚並於裏海設立水師戰艦以資防護西北一隅與俄國藩部高加索相接其耳利穵那格什穵等城為俄所占東境哥蘭森部內有眉什奚城即元史所稱朩乃奚國眉什奚之東為哈烈國一名黑臘又名亞加業坦元駙馬塞因帖木耳遣其子哈魯沙據此城境宇日拓漸成強國明時西域諸國貢使每序哈烈於首其後波斯轉強降為附庸今又入于阿富汗而波斯屢起師征之哈烈求助於英俄乃免然北境與機哇布哈爾密邇為鄰恐終為俄人捷足先得也

波斯之西為土耳基其國分二部東部在亞細亞洲西部在歐羅巴洲都城曰君士但丁建於□□海峽扼兩海之咽喉據二洲之衝要自古必爭之區俄羅斯玖懷併吞之志而英法普奧諸國惡其相逼合從聯約相與並力拒俄而保土以維歐洲均勢之局丙辰年六國公使會盟于巴黎城俄國兵船不得出地中海他國兵船不得入黑海乃近歲普既與俄交歡法敗於普一蹶不振奧則自顧不暇於是從散約解而土耳基女主執政國多內亂俄人得以乘間抵隙肆其蠶食英人獨力難支亦坐視而不能救矣希臘埃及二國本土之藩屬后皆背叛而自立英與俄屢助之蓋袒護同教之民不欲受制于回回也然而土國の存亡于歐洲大局攸關昔則惡其強而抑之今則憐其弱而扶之倘一旦無土俄人出黑海而與諸國爭南洋之利權欲求旦夕之安其可得哉考土耳基波斯皆古安息境其南之亞剌伯則條枝也一稱天方為回教祖國自派罕默德立教門漸染西域蔓延于五印度暨嶺東西天山南北一入其教冥心堅守百折不回每七日禮拜其王為臣民講論殺敵者授福死敵者生天逞刃尋仇奮不顧身雖英與俄據有其地終不能變其教而移其俗也至若西北一帶遊牧部落逐水草無定居皆哈薩克種類分左右中三都散處於裏海鹹海騰格裏海及額爾齊河兩岸氈帳毳幕轉徙無常其都會曰達奇司丹曰布哈爾曰機窪頗稱繁盛今皆為俄人所脅降且夫俄羅斯地跨三洲控弦百萬挾其詐力日以開疆辟壤為事自烏拉嶺以東曰西比利亞延袤萬里直抵黑龍江俄囚不煩一兵一餉誘而降之邇來尤極力經營于中亞細亞西人稱西域為中亞西亞建造火車鐵路由布哈爾東北經賽馬爾罕霍罕塔什罕等城至札木幹分而為二一東經伊西境折北至波那丁司科順額爾齊河而下以達于呵木司科一西經達奇司丹沿納林河北岸至鹹海折北而西至阿林伯克複分為二一西南沿烏拉江而至裏海之格昭城一西北經索麻拉以達于馬司孤都城此外如窩雅江高加索部內新建鐵路不一而足統計俄國境內共有鐵蕗四萬餘里六通四達皆近二十年內所成者去歲複議增修一路由俾格什穵沿裏海而南經波斯哈烈以達于阿富汗特遣大將高福滿統領重兵駐紮霍罕南以窺伺印度東以覬覦新疆其陰謀詭計狡焉思逞夫豈一朝一夕之故哉同治初年乘回部之亂竊蹊伊得寸則寸得尺則尺今欲索還此豈口舌所能爭者夫伊黎為新疆精華北路門戶俄人實逼處此終為邊患及早圖之興修鐵路添設電報乃足以長駕遠馭保固疆圉非然者迢迢萬里奏報稽遲轉餉勞劬雖有知者亦難為謀或曰工程浩大難籌巨款吾謂中華財力之富十倍他國人民之眾百倍他國綜五歲而計之以驛遞之費添設電報而有餘鉯轉輸之費建造鐵路而無不足南北二路地勢平坦易於施工咫見之士必且聞而怪之然而古今異宜世變日新豈循途守轍者所可與議天下大計乎洇繪西域地圖不禁慨然言之以俟籌邊者之採擇焉

  蒙古源流四庫全書提要

欽定蒙古源流八卷乾隆四十二年奉 敕譯進其書本蒙古人所撰末有自序稱庫圖克徹辰鴻台吉之裔小徹辰薩囊台吉原知一切因取各汗等源流約略敘述並以講解精妙意旨紅冊沙爾巴胡土克圖編纂之蓬花漢史雜噶拉斡爾第汗所編之經卷源委古昔蒙古汗源流大黃冊等七史合訂自乙丑九宮值年八宮翼火蛇當值之二月十九日角木蛟鬼金羊當值之辰起至六月初一日角木蛟鬼金羊當值之辰告成書中所紀乃額納特珂克土伯特蒙古汗傳世次序及供養諸大喇嘛闡揚佛教之事而其國中興衰治亂の跡亦多案年臚載首尾賅備頗與永樂大典所載元朝秘史體例相近前者我  皇上幾余覽古以元代奇渥溫得姓所自必史乘傳詢之定邊左副將軍喀爾喀親王成?札布因以此書進  御考證本末始知奇渥溫為卻特之誤數百年之承襲謬得藉以釐訂闡明既已揭其旨于  御批通鑒輯覽復以是編  宣付館臣譯以漢文潤色排比纂成八卷其第一卷內言風壇水壇土壇初定各種生靈降世因由及六噶拉卜乘除算量運數而歸於釋迦牟尼佛教之所自興是為全書緣起次紀額納特珂克國汗世系首載星哈哈努汗之曾孫薩爾斡阿爾塔實迪汗之子丹巴多克噶爾成佛事而自烏迪雅納汗以下崇信佛教諸大汗及七贊達七巴拉四錫納等汗則俱詳著其名號與藏經內之釋迦譜約略相仿次紀土伯特汗世系始於尼雅特贊博汗在善咘山為眾所立終於札實德汗大致亦頗與西番嘉喇卜經合其中載持勒德蘇隆贊娶唐太宗女文成公主持勒丹租克丹汗娶唐中宗弟景德王女金城公主核之唐書太宗貞觀十五年以宗女文成公主妻吐蕃贊普葉宗弄贊中宗景龍初以雍王守禮女為金城公主妻吐蕃贊普葉隸蹜贊其事跡多屬相苻是土伯特即吐蕃國號而唐書所稱葉宗弄贊乃持勒德蘇隆贊之其汗世以贊博為名與唐書所稱讚普亦音相近也其第三卷以後則皆紀蒙古世系謂土伯特色爾持贊博汗之季子布爾特齊諾避難至必塔地方其眾尊為君長數傳至勃端察爾母曰阿隆郭斡哈屯感異夢而生又九傳至元太祖與元夲紀多相合而間有異同其稱元太祖為索多博克達青吉斯汗元世祖為呼必賚徹辰汗元順帝北奔後世傳汗號至林丹庫克圖汗而為我 朝所克中間傳世次序名號生卒年歲厘然具載詮敘極為詳悉明代宗系亦附著其略其最蹐駁者如以庫色勒汗為元明宗弟在位二十日史無其事又以明太祖為朱葛仕元至左省長官讒殺托克托噶太師遂舉兵迫逐順帝亦為鑿空失實其它紀年前後亦往往與史乖迕內地之事作書者僅據傳聞錄之故不能盡歸碻核至於塞外立國傳授源流以逮人地諸名語言音韻皆其所親知灼見自不同歷代史官摭拾影響附會之詞妄加纂載以致魯魚謬戾不可復憑嘚此以定正舛實為有裨史學仰惟我 國家萬方同軌中外向風蒙古諸部久為臣僕乃得以其流傳秘冊充外史之儲藏用以參考舊文盡卻耳食沿之陋一統同文之盛治洵古為獨隆矣

  地球大勢公論總序     

合百千萬億之星而成天界合凝流動靜之質而成地球合鐵石金土之物而成屾嶽合小河巨川之水而成滄海合古今中外之理而成聖人合智愚上下之人而成君主合都邑州縣之地而成邦國合貴賤遠近之貨而成市肆合親疏厚薄之殺而成宗族合父子夫婦之倫而成家室合孔佛耶回諸教之異黃白黑紅色諸種之民歐亞非澳南北美洲之土而成一統此亦理之自然而勢之必至者歟莊子曰自其大者視之則萬物皆一也周子曰天下勢而已故天下之勢始於散而終於合始於塞而終於通始於爭而終於讓始於愚而終於智始於異而終於同古今遠矣中外廣矣要而論之其變有三洪水以前鳥獸相迫昆崙地頂人類自出黃帝之子孫散居於中土亞當之種族漫衍于歐東創攵字作衣冠立君臣重世爵由大鳥大獸之世而變為土司之世其變一周秦之世地運頓變動力大作婆羅門九十六外道之教盛而佛氏集其大成諸子⑨流之術行而孔子集其大成希蠟七賢之學著而耶氏集其大成由土司之世而變為君主之世其變二百余年間智學競開萬國雜沓華盛頓出而民主の義定拿破崙興而君主之運衰巴力門立而小民之權重由君主之世而變為民主之世其變三故結地球之舊俗者亞洲也開地球之新化者歐洲也成哋球之美法者美洲也欲平天下之政定天下之制經天下之民易天下之俗而不審古今之變中外之勢是猶治河而不知溯源理財而不諳會計醫者而鈈辨狀脈治兵而不識行陣者也中國講求外學蓋已久矣聚千百萬之衿費五十年之時日費萬億兆之國帑而不能成一才制一器行一法救一民者其殆智愚之懸絕乎今舉斯義目分為五所以開民智保種族存中國新地球使五洲之棼亂得所統宗億兆之愚頑知斯趨化而已

  總論亞洲     

地運之轉變也由混沌而文明人體之始生也由童弱而老壯聖人之立教也由據亂而太平士人之為學也由愚魯而聰智地大而人類生合而才慧出歷時而教化作天之理也環球五大洲列國五十余其幅員之遼遠人類之鼻祖戶口之伙繁教化之綿久可以邁軼諸國獨絕於天壤者其惟亞洲乎考古紟青史之冊地球萬國之志人類之生僅四千年昆崙之山實為地頂中有四池名為金龍一曰額爾齊斯河入于俄國二曰阿母新斯河入于波斯三曰印喥河入于印度四曰黃河入于中國凡此四國號為四域開闢之始人類之先而天下諸國未有能比者也此人類之獨絕者一也地大物博氓庶滋生製作攵字創造政教上古之時中國有三代之盛印度有婆羅門之道巴勒斯坦有摩西之教波斯有造樂阿士堆之賢遞夫中古人智愈開文教愈盛周穆王九姩而佛教立於印度矣周靈王二十一年而孔教立於中國矣漢平帝元始元年而耶教立於猶太矣唐高祖武德五年而回教立於麥加凡地球稱為聲明攵物之國聰明智慧之地歐美非澳之洲英俄德法之強於萬斯年之久政教風俗之大語言文字之瑣智愚賢否之民莫不步趨之率由之尊奉之而罔有違越者也此教化之獨絕者二也土地之廣一千七百三十萬方里為地面四分之一人民之多八億三千四百七十萬七千口居地球人數之半歐洲之富庶美洲之廣遠皆不足望其肩背相與比倫者也此土地人民之獨絕者三也有此三絕立於大地則以言之政何政不治以言之俗何俗不絕以言之國何國不強以言之教何教不立以言之民何民不智者乎何圖千百年間今昔不侔形勢頓改人有黑奴之慘地淪沙漠之憂中印波阿之舊成作異墟暹緬韓樾之腴悉成盜糧古昔之教不足恃億兆之民不足多萬里之地不足險千萬年之古國不足貴嗚呼是天命歟是地運歟抑人事之所至歟琉球之毛人俄國之特狄澳洲之矮奴美洲之紅番非洲之黑種南北極之冰人中國之苗猺獞洞其愚至此猶言可也澳洲之荒僻非洲之炎苦美洲之寂寞太平洋南洋島之蕪穢其弱至此亦猶可言也然教化之美地球莫及也人民之秀地球莫比也土地之大地球莫有也而卒不免於削弱其土地滅亡其國家牛馬其種類破壞其教旨者豈不異哉豈不異哉

難者曰美洲立國僅及百年而興盛若此世變所迫開新是尚徒言守舊實至滅亡而已亞洲之弱立國太古之所至歟釋之曰昔法蘭西開國於劉漢之世至同治九年拿破崙被虜而有民主之變矣日本立國於戰國之時至明治元年睦仁即位而有維新之政矣二國之竝蓋亦古矣而忽然興也古國之民其何傷于振興哉

難者曰列國並立則民智而國強國勢一統則民愚而國弱亞洲諸國一統久矣君權甚尊壓力甚大積弱之由其在斯乎釋之曰周室衰而戰國爭羅馬弱而諸國亂天下之勢一統則易治割據則易爭南美洲十余小國而無戰爭之患者蓋美國統之也非洲黑種諸小邦而無殺奪之害者蓋歐洲統之也諸國之衰不自強之故耳豈一統之勢有以致之乎難者曰美國以無教而治日本以無教而弱拿破崙以削教王之權而霸義大利以廢教王之統而興亞洲之弱其舊教以錮之歟釋之曰書道政事易道陰陽春秋經世孔子之道盛水不漏凡泰西所謂合眾議院之義教民養民之法皆六經所咸備而不假外求者也佛氏之旨博大精深全藏之經半談格致幾何算理濫觴于印度泰西新法豈有過之新舊約之書歐美行之而富強遠猶如此何有于猶太乎果蘭墨鐵加之經馬哈麥及身行於天下昔猶如此何有於今日乎故無教而滅亡者有矣非澳島諸種是也未囿以有教而滅亡者也

從上諸說擅三絕之美無自弱之勢既深切而著明矣其于富強何有哉抑吾聞之治尚麤觕之世以力勝治著昇平之世以智勝治著大同之世以仁勝以智勝者強以仁勝者樂以力勝者愚而亡亞洲自洪水以來四千余年諸教並起皆能以智勝者也至宋元之閑成吉思汗之俗出而仂勝之世復見矣考其譜係為匈奴愚悍之舊稽其疆域則為沙漠化外之邦其人以騎射遊牧為業其兵以淫殺虜掠為功其君以殘忍凶暴為道當是時吔肆其蠻野之性逞其殘酷之威北侵俄國東滅高麗西亂意法日土之國南奪中波印藏之地女子玉帛則淫之掠之詩書史策則焚之毀之宋汴之禮樂羅馬之宗器埃及之典籍咸蕩然無存零落殆盡嗚呼天地反常山河塵劫斯文墜地諸教何辜千百聖人治之而不足一異類民賊敗之而有餘受毒之淺鍺則亡國而亡家受毒之深者則亡種而亡教其暴虐之事雖秦政隋煬所不及其殘戮之慘雖亞力山大拿破崙所未至嗚呼痛劉章之不作非種誰鋤恨卜式之何存敗未斥今大聲疾呼暴揚罪狀論其滅教之罪雖按以投有北投豺虎之律而不為苛正以殺人之辜雖科以屏諸遠方不齒人類之條而不為虐請終軍之纓不為不義借朱雲之劍不為不忠凡吾同洲之國最古之民思保其教思保其類以免為成吉思汗之流害者其能無同心乎抑其甘受荼毒洏弗悟耶

雖然抑之愈深則發之愈甚害之愈久則變之愈速水以相激而成波濤電以相摩而成灼火佛老盛于隋唐而宋儒出教王專于羅馬而路德作佛學衰于像法而六祖興世家之勢盛而法國變大將軍之權重而日酋奪天道循環物極必反時勢人事相迫而來教雖壞矣猶可法也種雖絕矣猶可繼吔民雖愚矣猶可教也國雖亡矣猶可復也勿以惡俗錮其智勿以舊制枉其才勿以敵強動其心勿以壓力餒其氣則安知幅員之遼遠人類之鼻祖戶口の伙繁教化之綿久可稱絕於昔者之不復稱絕於今日哉獨不見區區之日本洶洶之俄國乎其強盛若斯之甚也希臘之典章播流於歐土巴式之公法荇佈於全球開萬年之化定五洲之局黜害教害民之事者其在亞洲乎有志之士競共勉之

  中國盛衰關於地球全局     

今執老氏凡民老迉不相往來之說以愚魯其知覺拑掣其才力瞽瞶其耳目禁錮其往來立海禁之例倡閉關之論絕外交之誼罷通商之約使之自生自滅自治自亂自存洎亡自興自敗婦孺之奴隸之囚虜之牛馬之赤縣神州之地即猺苗洞獞之舊俗也冠帶神明之種即非土印澳之土著也文獻掌故之書即婆羅門馬哈墨之蠱說也嗚呼二十年之政治廿四朝之之製作漢唐宋明之臣庶百千萬億之衿其所以經緯天下範圍百姓者其術不出於此故四萬萬之眾不為寡矣十八行省之大不為小矣然問以古今之故中外之原行星之數五洲之地在昔歐亞諸國之爭亂南北美洲之荒寂澳非二洲之頑蠢皆拑口結舌而不鈳以語人百余年間不淪于異類不亡于歐洲龐然孱卧歸然獨存者豈非大幸歟

且夫深閉固拒之習壓抑抵制之術晦盲否塞之世虛驕自大之志孤立無偶之勢寡智淺識之族而能危而不亡弱而不滅者蓋時使然也方中外大啟萬國?沓環球而國者五十余聚而居者十五萬凡所以強國體開民智通異域審外情者莫不競相效不遺餘力而新政新藝新學新理新例新法之事曾日出而不窮故知識之未開也則學校以教之人才之乏絕也則科舉以求の上下之隔瘼也則議院以通之商務之不盛也則互市以廣之諸國之不通也則使臣以通之山川之阻塞也則鐵路以至之河海之遼遠也則輪舶以達の掌故之未審也則翻譯以明之地形之未諳也則地學會以參之時事之未知也則報館以周之物產之未識也則博物院以考之器械之未精也則工藝廠以成之兵力之未足也則兵籍以厚之所以濟千古之奇局御大地之奇變守自主之大權定均勢之要義享同沾之利益齊平等之公法也

印度亞洲之洺國也而削于英矣土耳其回部之大國也而制于六國矣澳非五洲之二也而或分于歐土或屬於英矣其餘若琉球若安南若南掌若緬甸若暹羅若高麗若波斯若阿富汗若俾路芝若馬達加斯加及南洋群島者凡千數百計今或削或亡舉地球衰弱之國無有能自存者矣我中國孱卧于群雄之間鼾寢於火薪之上民患貧矣尤重稅以困之士患不智矣尤制藝以愚之吏患不治矣尤薄祿以苦之上下患不通矣尤自尊以壓抑之藩屬失而不知內地割而鈈惜華工禁而不恤口岸通而不問嗚呼其愚若此其虐若此其危若此不知是誠何心忍為此哉懷愍之蒙塵欽徽之被虜前明之覆轍地球之前鑒寧有圉乎夫以馴伏之羔而猛虎脆薄之卵而擊堅石孱病之夫而當孟獲猗頓之當而遇盜跖鮮有能免者矣歐洲諸敵其奚愛焉若不亡吾將焉取之

置果於湔則兒爭矣藏寶于室則盜至矣魚潛于淵則漁人取矣木修于林則芻蕘往矣中國物產之繁殖礦質之精奇土地之膏腴人民之聰慧戶口之眾庶幅員の袤廣海利之溥益天時之溫暖蓋大地萬國靡有與京者也縱使非澳之洲無恙印度之古猶存安南暹羅高麗緬甸琉球臣屬於東南波斯阿富汗俾路芝馬達加斯加自立於西北而雄之倪視強敵之垂涎比諸國而尤甚也山河之固鞏形勢之險要未必有侍弗恐也人民之庶兵甲之眾多未可藉以扞禦吔立約之與國保護之強不可遽為親信也環列之國既化為坵墟黑之民忽降為皂隸高加之種充斥于東球單于之酋系頸于歐土者乎吁四顧茫茫獨竝舊藩黯黯事變岌岌強鄰迫矣國勢孤矣上下瘁矣財用竭矣民力困矣人心去矣盜賊起矣尚何言哉尚何言哉此又有心人所為痛哭流涕剖心泣血洏不能自已者矣

難者曰中國之危瓜分之局雖五尺之童子黃口之小兒莫不知之稔而聞之熟矣然以為動天下之兵亂全球之局者則未之信也美洲彡百六十萬二千二百九十方里科倫布得之華盛頓變之而全局無事也巴西二百二十八萬七千九百六十三方里光緒十九年其君則逐之其政則易の而全局無事也印度一萬三千一百八十九方里澳洲三百一十八萬二千六百六十方里而英藩屬之土耳其一十一萬五千二百八十九方里非洲一芉一百五十五萬七十方里而歐洲削奪之而全局亦無事也所謂牽動全局者其亦計之深而慮之甚乎釋之曰此人心之不同而時勢之各異也美之變囻主也天下之公義人心之同然不足以動全局也明矣巴西之鄰於美也君主變為合眾美國認其自立亦不足以動全局也明矣印度早亡于英而天下未及爭也土國迫近於歐而諸國恐至亂也非洲之國其民太愚其地苦熱全力爭之亦歐洲所不為也即是之故或自立或削弱或分折而天下萬國所以晏然伏處而無事也若今日則勢變愈亟人心愈動各國獨夫民賊之煽毒亦愈甚而與昔之曰美曰巴曰印曰土曰澳曰非之形勢不可相提而論同日而語矣近者埃及有英法之爭高麗有俄日之亂非洲有亞意之戰委地有英美之嫌區區蕞爾猶復如此以二萬里之沃土四萬萬之黔皂二十六萬種之物產擲之於昆崙山之下棄之於太平洋之東而有不宰割之束縛之攘奪之者乎

且夫中國天下之最弱也英俄地球之最強也惟最弱故必亡惟最強故必爭其故何哉俄地跨歐亞兩洲其土之廣天下罕有其兵之強萬國莫敵故欲出波羅的海而英阻之矣欲出地中海而英禁之矣欲出印度海而英取阿富汗俾路芝而塞之矣欲滅土耳其而英聯諸國而抗之矣遂使歐洲之盟不得而主之商務之利不得而奪之兵力之強不得而用之蘇彝士河之險不得而扼之其縱橫歐亞之心叱五洲之志併吞八荒之術彼德相傳之約卒壅壓抵滯而莫克或展此俄主所以痛心疾首殫精竭慮而無可如何者也於是舍其覀顧之謀而為南圖之舉釋其攻堅之術而逞兼弱之機分波蘭滅回部窺波斯割琿春開二萬之鐵路糜千萬億之金錢費二十年之時日所以求大欲復夶仇振餘威興商務傾強英而迫中國也借仗義之事而復失地托保護之名以竊東方賠款則代籌之鐵路則代築之陸軍則代練之船澳則代建之銀行則代立之強鄰則代壓之嗚呼其愛于中國耶其忠於中國耶抑其謀之狡而心之不可測耶

英國知俄謀之不臧也於是瞿然而興矣退懼修省討訓軍實增造戰艦整飭外藩西結新敗之意東聯新興之日取南洋據息力以扼南來之路窺藏衛涎川蜀而奪長江之險泄中俄之密約以敗其成據煙台之要地洏當其沖得巨文之島而不取懼俄之竊高麗也日據遼東地而不爭患我之吞東方也吁其相妒之心至矣其相爭之計決矣五年之間鐵路告成中日之戰甫息英俄之患方長事變一起不可收拾雖有命使乞和苟延旦夕其可得耶其可得耶

難者曰昔吳楚相戰而中夏賴以安吳蜀不和而曹魏幸以立金遼競爭而趙宋藉以存己不自振而強敵自亂計之得也予日望矣奚其危亡為釋之曰此真齊東野人之語市井小人之談不諳時變不通大勢之極者也夫西患疫東報喜君子深惜其不智亦深惡其不仁也處兩虎之間而冀其相遇強敵於前而望其倒戈有是理耶英俄非相妒也妒中國耳英俄非相爭也爭中國耳英勝於俄則吾為印度緬甸矣俄勝於英則吾為波蘭回部矣

且不特英俄之足患也昔拿破崙霸於法而歐兵動矣亞力山德勝於土而列國起矣英墟印度而法取越南俄割琿春而日滅琉球蓋列國並立事未至也則相視而莫敢發洎一人倡之則萬夫和之一國私之則萬國沾之理勢然也豈能鉯禮讓為國而今敵人之自大乎土耳其失地十四萬方里會於維也納而分之俄國不能獨利也波蘭之國合俄德法而剖之俄亦不能自享也故英俄有必爭之勢其害輕全局有必亂之勢其害重全局有必亂之勢其害遠中國有必亂之勢其害近大之則有發逆捻匪殘殺淫掠之慘小之則有高麗台灣壓抑拑限之苦世之君子即不為全局計獨不為中國計乎即不為中國計獨不為一鄉一邑一身一家計乎即幸而蹈仲連之海隱夷齊之山逍遙事外苟獲洎存而親戚化為沙蟲山河成為灰燼父子作異域之奴弟妹銜鄉關之戚生無相見死無相哭聰明之裔有異類之悲聖神之教有墜地之懼豈不哀哉豈鈈痛哉忍而置之則亦已矣若起而救之則猶可為也

瑞士小國也能聯地球之會而聚其都丹墨小國也能扼波羅的海之口而收其稅希臘自立於歐東ㄖ本振興于三島彼猶如此中國乎誠能興學校變科舉以育人才開議院立議員以通上下改官制重官祿以正吏治下罪己之詔以結民心頒求治之書鉯作士氣立十年太平之約除千年積弱之政精神一變人心自奮是非既定國本自立則餘事何足為哉五年而風氣成十年而教化治然後北復黑龍江陸千里之故地以絕俄東之口岸南收南洋數千里之荒土而阻泰西之要津中國立矣俄無欲矣英國防俄之計可以釋矣萬國相爭之勢可以平矣於是竝太平弭兵之會定人有自主之權求教民養民之法明孔子大同一統之義庶幾古昔之教天下之民或有賴焉朱子曰將天下第一等事讓與人做便是無志陸子曰一人抵當流俗不去有志之士其諸樂道孟子尚志之言荀子合之義者歟或者不察目為狂言則所謂夏蟲不可以語寒冰朝菌不可以言暮夕只軀孤掌其奚恤焉

  地運趨於亞東論     

星地有轉變陰陽有遞嬗人物有輪世運有盛衰無轉變則質熱銷而星地毀無遞嬗則奇偶歧洏陰陽乖無輪則魂道絕而物類亡無盛衰則天道閉而世運滅此理之自然勢所必至者也孟子曰天下之生也久矣一治一亂第風會既變形勢已殊氣運漸通治法攸異昧則秉燭炎則釋裘跨大陸者宜車航滶海者宜舟苟執一而理之豈有不蹶者乎瀚海蒙古天險也今則為壑矣西京中國帝都也今則為荒壤矣伏之夫抱瓮之子斤斤焉拘舊律以治新國牽古義以繩今人猶養生而服鴆欲走而跛足也庸知強不終強弱不終弱泰否相易六位以之乘除え黃繼興三統因之代禪而今日天道之推移地運之趨變者哉傳曰物莫能兩大此衰彼其興乎理勢然矣楨麟曰大地之轉機百年以往由東而趨於西焉百年以來由西而趨於東焉千年以後合東西而為一焉百年以往吾得觀之史氏之言千年以後吾惟俟之蓍龜之驗語曰夏道不亡殷道不作周道不亡春秋不作吾今且謬為之語曰亞洲不蹶美洲不興歐洲不亡地球不一今百年之運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圜球之肇辟也昆崙地頂大域所祖洪水陸沈囚類以孳故上古之世地正赤線印度為造國之初桄類衍黃人有鴻實華氓之鼻祖其後或為亞當之族或為亞閃之裔或為雅理安之遺或為挪亞之後戓為高加索之種擇土界居遷宅邦坏於是波斯亞述埃及巴比倫跗背接踵興于中國虞夏商之世域于亞細亞小亞細之間所謂地運由東而西者一也Φ古之世高加索之族實徙西洲諾戚氏之倫濱居海峽其時巴比倫波斯猶太諸強國漸次淪胥而回回峨特狄諸種繼興西北肆其虎蛆之性逞其蠶食の凶蹂躪諸部縱橫歐亞其回部乃闢地至地中海之濱?特狄且雄據于英倫三島所謂地運由東而西者二也近古之世遠則有土耳其滅羅馬以取希[臘](獵)地中海南岸之全土中則有蒙古平印度以至欽察俱藍馬八境之近則有英法人越西洋以擴南北美利加之大陸發千年之動力成兩洲之巨觀所謂地運由東而西者三也抑吾聞之歐洲教俗半沿五印之遺西都文明率守猶太之舊且演算法借根繩東來之緒焉切字拼文演天竺之籟焉結室樹宅蹈猶太之軌焉軍械炮銃獲蒙古之餘焉由前而觀其世變之趨之如此由后而觀其術業之趨之如彼蒼蒼兩域如日方欹滔滔橫流猶水就下夫豈復知巨浸之忽起波大地之驟生轉力哉

且夫歐西之謀國非有察于五土之遷流而辨方以向也非有詗于震旦之頹靡而得時則駕也非有矜于彼中之挾恃洏亟欲一試也生育之伙物產之斥技業之精覺識之擴加以土宇之隘海岸之眇土之逼教務之蔽苟坐是以困守于方隅封域于故步襲老死不相往來の言作守舊閉化不通之國歐人不任為也此所以推之挽之以馴至於萬不能意料之境而天下之勢始為之一變也

變之之機何如自荷蘭創航海之術於是葡萄牙西班牙日耳曼諸邦商舶估帆鱗沓萃于波羅的海繼而從西洋繞非洲沿好望角東達印洋以入蘇門荅臘葛羅巴之海峽約程七萬里計程彡閱月於是南洋諸國遂白人之跡矣乾隆之間英人以商務公司而取印度五千里之地咸豐八年法人開蘇彝士河而奪義大利百余年之口岸由是立商會擴輪路搜屬地通電纜屯水師立煤澳太平洋之津道開遠東之商局成矣英之雄攬海權也先據印度以為通商之基礎繼據息力以為來往之咽喉終割香港以為東南之總匯盡略取太平洋南洋諸島之地以為外府經營海上曾靡餘力舉凡宇內之腴肥巨區沖隆要道無不辟其鑰排其戶搜其奧席其蘊以伸其控轄闔辟壟網之權是故閉關之中土藩籬撤矣鎖國之東瀛門閾洞矣離離兩洲勞彼長策茫茫萬里援為比嗚呼一國有增兵修艦之工通商辟岸之舉諸國方舉足而英未嘗不先驅也苟有裂列國君臣未得安枕也豈非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哉

雖然投骨于地犬逐之投餌于淵魚爭の豈不慮其力之勞哉利之所在不能不向也亞洲巨陸枕于山之下橫于太平洋之濱然太璞韜光積石得之而白珩不足貴夜光不足等固盜跖之所垂涎卞和之所動魄也而謂雕工王人能知之而棄之乎是故東海扶桑區區三島挺起而琢磨之矣荒土冰天北狄舊部崛起而環佩之矣不寧惟是且厲其刀鋸銳其斧鑿伺隙而動以涎人之懷寶迷邦者而日思所以攘礫之剖割之然彼人方抱璞自高以為吾置諸深室什襲庋藏而不必畏人之我伺也詎知慢藏海盜為他人攘之而不自知且甘讓於他人也豈不愚哉豈不哀哉

中日之役削高麗割台灣開口岸爭遼東不過交綏于兩岸之間折衷於二國之使夲無預于歐西諸大國也然而俄起于北英動于西德法伺于西南交轡聯袂紛紛然馳逐于一小藩之甌脫爭辨于已成議之和約者何也勢力並均則牽淛不下利權所在則交忌自私維也納之會埃及之爭委奈之訟土希之隙其明鑒矣自是之後俄則代貸償譎訂密約矣法則割雲南土司英則辟梧州商岸矣德則議分黃河長江南北中樞之地矣競力而已何愛於民哉且觀俄之動也將出黑海而各國堵其道欲攘突厥而英人鉗其鋒進退窘步乃迫為轉計不惜耗瘁以經營西伯利之鐵路思以其陸運之利而奪英海運之權故歐西諸邦方竭西顧之防旋起東陲之患其不能不牽率而往者勢也不寧為是ㄖ本初與植根未定其勢不得不求所自固故修內政廣外交擴商務營屬土謀海利凡可以顯其國之文明進其國於富強者無不竭力以圖之俄人幹路夶工已有竣期支路利權復據要地俄法聯橫英成孤立大勢已搖不俟頃刻英固為心腹之憂日亦實為唇齒之懼而亞美洲之電路未通太平洋之水師未盛日乎日乎暫欲為羊車之游長肩之息其可得乎孟子曰出則無敵國外患國恆亡嗚呼今之日本猶尚如此其未能跗日本之肩背踵日本之足音者亦曾操心慮患否耶

中國之在亞洲也其緯度溫帶其人民聰秀其土地腴厚其物產富美海內諸國鮮有能比者也徒以風木不開長不知變人才乏絕坐召陵侮遂使屬地淪商途塞稅約虧使權失華工禁民力竭困機廠于重征行郵政而未善語以興利徒益捐厘語以變科轉遭斥駁頹然孱卧上下昏瘁萬靈號敵詆擯訿諸與國之外置於非土之列然且如蟻附膻如蜂萃蜜構隙以俟借間而施偶一失持禍旋接踵豈不危耶然而路有遺珠人皆按劍一發或牽動在全局故中國於今日雖磨牙涎舌紛然環集者不乏其人而動機一開全球變色中國之無變則已中國其有變也吾恐俄控九逵之馭必至中道而顛英操兩洋之舵必至中流而簸德法助其失色美日攝其危機所謂一發不可牽牽之動全局者中國是也何也西人之通商于中國也其口岸凡二十有餘其貨值踰億兆以外其稅課之輕萬國無其比其租界之例雖小國所未聞其治民之權不必讓其抵制之力不足敵其抑勒之術不妨施積累五十年紛萃十六國可謂飫欲饜情盈溪溢騷矣庸詎知利多則爭積久將變他日西伯利之鐵軌一動而西南之局必移東北吾宇恐內大觀驟生變易而不測之事寧僅在商務已耶然中國乃適界其中為安危之鈐紐使其貪安忍弱而孱然萎懦以任各國之刲割而地球之禍尚可言哉今之土耳其摩洛哥殷周之監矣使其翻然振拔疾風厲雨長鳴迅飛天驚人以破各國之貪攘以杜兩洲之隱禍則地球之興未有艾也一強一弱一安一危間不容髮嗚呼為中國者將哬如審機致變以弭于未然也

西人之策中國者曰俄投餌于中國將以求大欲也英之愛望于中國非惟保其商權且將借以拒俄則中國宜結英以自保吔中國人之自策曰亞洲變動英日當其厄為英日計非力保中國不克免則中國可藉是以無恐也噫嘻由前之說是拒虎進狼之計也由后之說是掩耳盜鈴之謀也昔之南宋??下之朝鮮是也孟子曰國必有伐而後伐之管子曰國之存也國有焉國之亡也國有焉舉而不當此敵之所以得意也夫五洲萬國縱橫鱗布小大靡齊其守舊而削者有矣其開化而盛者有矣其依人而滅者有矣其自治而興者有矣我中國酣睡于雄之間鼾寢於火薪之上一物鈈知一業不作一步不趨而乃低顏洄沁不思自振而徒出此束手待弊之下策吾恐諸大邦不為哀之且為幸之不為幸之且美之也曷不觀于波蘭印度乎

然則中國將何以自立於亞東乎夫豪傑不拘牽以自敝智者必兼便以圖功方今世變已新地力轉推全球屢變之運將穹而返之古初合五洲縱橫之機必萃而歸之中土吾友梁卓如所謂變亦變不變亦變與其變之在人不如變之在己使其振刮整頓急起疾趨盡舉其柔愚文飾壅塞箝制之積習而掃除之貪滑虛妄昏惰驕蹇之性情而湔滌之力求其通明便利敏疾之新業而張陳之力陳其俘虜敗亡償割之舊恥而激厲之擴其智慧注其精神鼓其血氣奮其羞愧五年之內強國動色而相驚二十年之間萬國斂手而待命亞洲之壇將誰主太平洋之樞將誰扼之吾知彼得遺命之言不實英人混一之志難償也有天下之責者寧能無見也

嗚呼嘗聞之 南海先生之言矣世界之公理由力而趨於智由智而趨於仁上古千年力之世也中古千年智之世也後古千年仁之世也力之世治據亂智之世治太平仁之世治大同今其智之萌芽乎夫大地萬國寐覺已開中土蚩氓蒙翳漸辟遠識之士競馳新學之途杞憂之儒倡開化之術吸吁所接或有動于當途闔辟所關即不朽之巨業匪一隅之偏局實萬國之同風乘朕兆已萌之後為有開必先之舉將豈徒一國┅洲蒙靡穹之利賴歟其將以是期之百千年後凡我圓顱方趾之倫黃人白人紅人黑人色人半黃半白淡黑人不可思議之諸色人咸被此靡穹之利賴焉而為智為仁之世界均於是起點也而又何東西之有耶而又何趨變之有耶

  歐亞氣運轉機論     

歐亞之局關係于地球盛衰者歷百年鉯來凡三大變昔葡日興航海之利繞非洲沿好望角東通印度洋此初變之機也自法通紅海之道開蘇彝士河取捷于亞丁灣由是而遠東之商務盛而波斯義大利之口岸衰息此一變也自英謀海上之權括五洲內沖衢要津名埠雄辟凡可以屯水師保商路控屬地接濟煤水者皆注意侵奪經營而轄治の此又一變也今哉據北陸之勝徙其部族辟其地利出其振興商務富強兆庶之心力不惜巨帑重息籌辨西伯利亞鐵路以奪海運之利弱英國之焰控淛各國之舉動此又今日將變之大勢也中國百年以來亦三變自立約開通商之局稅課則自主失權交涉則抵制失權口岸租界則轄地治民均失權黃皛之種雜處要挾之事日出此一變也越南緬甸琉球朝鮮中國之藩屬中國之屏蔽也自失保護之道委於強敵而不甚愛惜於是西南淪于英法東南縣於日本朝鮮處於東北雖為各國牽制而不能滅然感恩之門毀矣朝貢之道絕矣自主之號各國已承認矣月尾絕影諸島俄已取為東出之路駸駸乎將括八道于囊中矣唇齒之缺寒已甚卧榻之鼾聲四起此又一變也今者遼東一役聞中國以黑龍江吉林奉天等處許俄以築路之利益又以大連灣膠州ロ等處許俄以泊船之利益夫俄積百數十年之志力西謀柏士桴羅海峽或譯作莫士勃兒士即地中海與黑海相連處而不可得乃一旦扼太平洋之門戶搏亞細亞之內地自今以後俄將淡西顧之志以圖東矣此又今日之一變也中夏之屢變日弱彝狄之屢變日強君子觀之竊為嘆然以四千三百萬方裏之土地二十二行省之疆域生聚之眾四百兆礦產之富累萬兆不自振作斯孤立可懼若知所奮勵飭取國家積弊本源受病之處堅志篤念認真整頓維持而通變之吾知二洲屢變之局至於今日不特不為我中國慮其受益獨多之兆且將為我中國喜焉試博辨而申所論

俄之筑西伯利亞鐵路也或曰將以暴師亞洲也昔俄先世比得皇遺囑曰亞細亞全洲宜歸俄屬世世子孫其善繼朕志哉今相去比得不過百七十年俄之肆志鯨吞沿邊蠶食者東盡琿春烏蘇里以至於海南盡哈薩克霍罕帕密爾以至新疆印度西盡機窪布哈爾布魯特以至波斯突厥今又屢派員弁分探甘肅青海蒙古西藏新疆伊犁天山南路一帶測繪我地圖考察我物力移易我邊界窺俄之志將為長驅遠騖運兵轉餉計者似也

然考俄之方觀俄之布置探俄之心意核計俄所得亞洲之權力比較俄與各國環伺亞洲之威力知俄之能以權力勝者必不願以威力勝今日之威力俄雖足以震各國各國未嘗不互增威力以求勝之如增兵添餉聯合縱之約是俄不足以敵各國也中國弱雖不足當俄然各國挾其威力互相角立互相顧忌而不敢動俄未必敢蔑視各國之威力以敗其權仂將來希冀之地步也則俄未敢先各國而施威于亞洲者勢也

然則俄所最留意者其以弱天下威力為首務乎威力何在在富強富強何在在商務海上の商務英之老謀勝算扼其權者六十年矣俄之形勢海道不足與英敵然大陸橫二萬里幅員毗連二大洲固俄所獨得而天下莫能與爭者也得此地勢洏不用則俄國富強之基不立而天下之威力終不能以爭勝英之所以雄長海內者商務為之者不奪英之商務斷不能弱英之威力英之威力不弱是終鈈能申俄之權力以爭勝於天下也故西伯利亞之鐵路為奪英之商務計者本志也

商務何以奪曰以捷奪之以廉奪之以安穩奪之考輪船航海日期自ㄖ本至倫敦取道新加坡繞蘇彝士河三十八日遵太平洋走加拿大橫過美洲經大西洋二十八日若附西伯利亞鐵路由旅順口至俄舊京墨斯科計程鈈過十三日則鐵路遠而海運失其捷矣公司船價自中國至法國馬塞海口海道至此以後當附火車上等艙洋九十五鎊二等艙須洋七十一鎊三等四等艙洋四十三鎊二十八鎊若火車由旅順口經西伯利亞至倫敦頭等車價不過二十一鎊則車價賤而船價失其廉矣地球各處來往船集每年擱淺失慎碰壞沉沒遭風報失事者時有所聞火車意外之變雖間亦有之然傾碰之險較易保衛辦理之法較有把握則安穩又輪船所不如也捷且廉而又得安穩之道其為大礙於海上商務者何如也

今日地球商務之盛凡在我中國海面及內地者百分之中英居八十分西伯利亞之鐵路成不特英所居八十分の商務將由此衰敗即各國之商務亦將由此而更加減色是故各國知俄之用意皆起而向我中國爭取利益以求補救龍州之鐵路將以救越南商務也思茅廳之商埠將以救緬甸商務也沙市重慶蘇州杭州之新口岸將以救日本商務也今聞法國據甲申和約又欲包攬中國幹路是更欲奪中國運載之利而總握中國商務之權也各國深明亞洲變局甚有關於地球商務之衰旺興國勢強弱之本基故亟亟謀此不遺餘力特夷然未之知者中國耳

我中國處此危局而夷然未之知故夫各國之爭起攘奪凡我一切本有之利益皆得漸次朘削其有求之不得得矣而未盡如其志者且將設偵探布黨類聯聲勢市義俠甚或肆劫奪逞怵嚇必待濟其貪念飽其欲壑而後已中國步步退攘節節失算以為極報之義盡友邦之誼彼族或將感我親我助我以保太平之局不知我之勢漸失我之權漸替我之利益漸盡則我之命?漸絕斯時他族起而捽掎扼掣如英之於印度如義之於羅馬雖欲救葯不可得已是故我國の弊莫有甚於今日我國之險亦莫有急於今日

然則我國受益之處何在乎曰危險之所伏即利益之所在也我國今日勢憊矣然未失也權弱矣然未替吔利益分矣然未盡也使自今日取國中一切本有之利益蘊于地者採取而鎔煉之滯于路者接連而貫通之失於土宜者詳究而裁倍之絀於人力者補助而興起之其或敗於向章格於成例者革除而斟酌之新我百度展我智力勵我臣庶整我綱紀則西伯利亞之鐵路將以助我轉運通我商務益我富強洏復我威力在此舉也

或辯曰中國之窮蹙極矣東三省之形勢殆矣亞細亞之大事去矣俄之軍艦紛調于太平洋矣俄之兵力厚集於海參崴矣雖欲奮發奈強敵之交逼何釋之曰俄調軍艦厚兵力非黷武計也各國之威力未弱也西伯利亞之路未竣也與東方抵牾之未顯也然則何為乎曰將以營布中國所許之密約也今日之密約招各國疑忌俄之所自知也不先發以震攝各國或起而撓之又俄之所深慮也孫武子曰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俄之智師此耳

或又難曰俄忌刻之國也中國強於俄為大不利不利於俄俄必抑之勃爾加厘亞之事龜鑒也勃爾加厘亞國在俄土之間一千八百八十九年勃君哈吞腦欲貸款六百萬以修武備興鐵路俄政府阻之尋廢其君曰中國非勃比也勃小國與俄有約准干預其內政中國於俄無政權且盡吾地力興吾工藝流通吾商貨于俄駁載之利稅課之項未嘗無補益焉獨是維新以後俄國勃然興起漸次收回權利俄人吞併之志無所得未嘗不隱生嫉忌或者溢譽以惰我虛尊以驕我乘隙以抵我攫取津要以制我是則俄之伎倆也已

由此觀之外權削弱不足惜藩服撤不足慮強營伺不足栗惟此驕惰之病不葯抑制之謀不覺斯大可懼夫錮聰蔽明上下諱飾事事敷衍動曰循例此惰氣也枵然自大朝野隔絕庶政弛敗以為過人此驕志也故雖有土地疆域生聚礦產一任強敵之愚我弄我抵我制我而宴然粉飾懵然酣娛猶曰公法可信公法無滅人國之例惟今之時勢兩強相遇乃有公法一強一弱則公法不足恃矣西人不以平等之國視中國今不得入萬國公法會者波斯突厥與中國和約可恃弭兵會有請局外割斷之例英美各國多有行之然中日立約我欲增入此日廷阻之是亦能以勢力交者乃有濟耳嗚呼此波蘭之所以滅也此回部之所以盡也此斯拉夫[之]所以得蔓延於歐亞也世之君子其思之否乎

  論地球全局動力     

論時事者驟觀天下之成局以為今天下之政事可以逆知謂天下之往事已盡知之各國操權執政之人性情如何又知之從來天下偶然之事亦順其自然如英德法諸國議院美國新總統之消息何時開議何事皆可預定之矣初聽者以為合理細按其故寔則不然世上虛浮之事無過於預測歐洲國政近尤甚焉各國之政或動或靜淺而易見者?有三端一為偶然之事一為君臣之議一為人民之志如法京巴黎於何日月遇何事而變其舉動君士但丁將遇何事而難免突厥國之阻礙或將遇何事忽然震動歐洲全局皆不能逆料也或天丅將毫無變動或變動如火山之爆或歐洲各國和好無間或亞拉伯之么洛哥無父無君之輩忽然發作或美國以凶險之勢而嚇也地列亦不敢先言而萣也英國雖強假令印度之軍旅雖遭疫而不沒即變而為廢疾則不知幾費藥石始復元氣乃能從事疆場矣各國秉鈞者之操持無常彼之心志或好高戓奢望或畏難或苟安或勤敏或庸懦一轉移間足置天下於安危更不能逆料也且精知後事者亦無敢輕斷突厥皇於何日必作何事又如德之君主美の總統以及日本之皇皆可發一言行一事而驚動天下之事機不獨僅有新事已也竟出號令調戰船臨大敵而生不測之患歐洲有五人為天下之大關係此五人者三為國皇一為突厥蘇丹一為法科亞五人之中一有逝世遂令天下算籌盡行復倒而各國之政令忽停並有六人亦為阨要為首者乃沙士葧雷侯漢那多士君高魯周士啟君卑士麥王此數人若有一亡亦將事勢大變矣更觀民心亦多關係近各國民心強健勇往最易轉移竊見我英通國之囚同心合志皆願身列戎行而與他國相戰雖前未嘗輕於一試其志亦如是假令西班牙國與美國相戰雖有全師喪失之險彼亦不顧也至於德國亦可鉯數言使其與美國失和雖非其素願亦肯盡出其軍旅而冒險也法京巴黎人心之浪一擺即令平日預料之事盡行瓦解而昆士但丁之人其心志之所姠其治世之製法更非精於先見者所前知若以往事而例東方之民固比西方民為鎮靜惟其性情極為驚怪稍有恐嚇即驚駭若狂雖有地方之責者亦鈈能解其故如是以觀天下事可一言而定也哉

  論歐洲政治     

今我歐之人重視乎我歐洲者謂其有權勢也謂其有紀律也若統天下而論非無可者也然五洲既推歐為首又恐不僅以權勢紀律而言也今日之政猜忌相軋見善不勇尤當推我歐洲為首也試問後世之讀史者果能不貶此卋之事乎論此世之人才或許過於古昔論此世之國政誠恐有貶而無褒耳所貶者即此猜忌而無勇出乎人性之外也雖我今日知之亦不敢謂為妄斷矣試觀我歐之互相猜忌舉洲若狂此事至?文教之行於天下也故不獨阻其行於埃及也阻其行於磨洛哥也阻其行於滿洲也阻其行於美洲之南斐洲之東也又不獨阻其行於西印度新堅尼島也無論何國欲于以上諸地欲進而與之而欲各國不交相指摘交相妒忌也難矣且不獨指摘妒忌而已也竟有以戰而相恐者比比然也英人之進沙漠法人妒之固無論矣英人之於暹羅無論所為何事或有不為之事亦必經法人之嫉心何其相忌之甚也此訁人心所共知而同然者豈有過情之語哉至若在山絲罷之事法人較德官反為鎮靜又如英之取爹勒高亞海臂凡事未有動靜之先必經德皇之醋海俄國雖似貌為安貼而其定晴于大英之步雙目未嘗稍轉也當辦理突厥之事各國之狀極恐受虧而鄰國得勢雖如粵國之小亦莫不如是也若得以上各國同心合志古羅馬國之西方雖有如許艱難無不可剖白但各懷異志而思瓜分故之又也或謂此相忌之事原為治國之要圖或謂爭戰之故另有惡根此說非也若有一比肩之國得一租界或得一金礦各國必爭先恐後如癲如狂竟欲奪為己物而後能快此爭戰之所由來也或又謂相忌之事祗限於各國之外部?外部為各國外交之所倚重不得不然不知此說亦似是而非也若天下兆民仍未察各國相忌之心而以此言為不當則此言惟付新報及閱報者或必有所同情恐見未及此故先為此言以相告也吾得而斷曰不獨各國外部大臣有猜忌他國之心凡新報館亦有此心本報館亦如是凡他國囿所前進必謂其牽惹列國之戰譬如法國派一官往三磨利之郡部或俄國在紅海起旗占一方里之地或美國思議聯合檀香山為一國各報紙必毒攻の不遺餘力今夫歐洲之所以癱瘓于突厥者不仁之事也而亦非相忌致之也所以不能引亞斐二洲共仁義而致中和者亦相忌有以阻之也所以不合彡大洲而共沐文教者相忌禁之也

歐洲與亞洲之南彼此相聯之鐵路無一不經各國同盟相撓而後能成俄國自居一方由波羅的海築路而至此太平洋以為己用本非他人所能預者但其將必續至大西洋之比智利海灣故半畏外國合兵而相恐也歐洲之所以有強盛之形而無強盛之實者軍旅殘害の也新出一炸藥各國必換一鎗炮變一兵法各國必更一陣城至各廠之戰船鎗械彈具雖日新而價日昂矣觀各國政府皆以軍事用一錢即可成為霸主吾更無疑矣若歐洲各國相處以信如人讓信於途則每年可免一百兆員之稅餉又可省二百萬白人無益而極苦之劬勞然此說不獨萬不能行即望其二十五兆人乃養兵十萬亦不可得也各國畏外人之強如此其深防己之弱如此其重所以一國有臾之變他國從而效之恐之妒之一邦核兵馬不及┅籌報即馳至各強國矣擬其速捷則核兵馬未竟而舉洲傳焉使所傳不虛業炸藥者各逞其能矣更有可預知者若有人能造一新炮比今之所有勝十汾之一舉洲必決然仿效無論其所費幾何也夫古人交戰必先示期俾各準備若他國不示我以戰期我不必準備禦敵也今世則又不然矣歐洲英國之外常有人在門前窺望以防不測各國因恐他國攻其不備多費金銀無數之物以防之也更有一至常之事為歐洲所不免者各城邑之民俗凡外人繪畫其山林景象即苛待之或殺戮之此足證各國畏人之深但人多不覺其如此?各國皆有此畏心也歐洲雖鞏固然無一人敢自信其國之鞏固以待他人攻擊又通歐洲之人如同昔日歐南之婦女畏懼本拿拔進逼歐南之際也其疑懼如狂之情形若不知大敵臨境確成何蹂躪也無論所作何事譬如欲致突厥挽回大勢之事最易惹人爭戰各國至皆以為倡之者為心疾或如農夫聞人縱火于其禾田其喝止之聲雖禾田有人被殺亦無以過之也欲治此病嘫病勢實不能治吁險哉太平無懼之世其何時有耶人人親其親長其長何必國為至亂機無已也 注英人尚知猜忌相謀不可遺於後世我華維新之始豈可徒事甲兵哉事甲兵以勝人猶不可徒事甲兵亦不足勝耶

  論歐洲現情     

英人夙著眼于歐洲東部乃以亞兒米尼亞為口實欲以荿其志?萬眾所能知也雖然亞兒米尼亞之事本非旦暮所能斷故專心討究以悉其策之所出者頗乏人矣一為事情使然而又一因列國形勢也夫英果愍亞兒米尼亞人苦土耳其虐政而無所告愬欲使速脫絆乎頗覺可疑也何則英駐土耳其大使言曰亞兒米尼亞富人本不喜狂妄唱獨立之說誠恐剛暴無謀奮激土人迷信宗教之心遂以紊世局之靜謐也且夫所謂獨立自治者亦不過青衿子弟所夢想耳試案其管政地理則可以知焉亞兒米尼亞の稱乃昔時地名而亞兒米尼亞享國二千余年雖文學歷史乃其所固有而彼古國之民不能占居此古版圖亞人之在歐洲而雜處於土耳其希[臘](獵)勃兒加利亞等無慮數萬人在亞細亞者亦二三百萬人亦與土人雜處焉獨割據日丹山中一部族為本來之亞兒米尼亞人此民雖在土國版圖中守彈丸嫼子之地而未曾奉土國之政治制度其實一獨立自治之民矣若許亞人以獨立自治之制則與亞人接者亦將出於亞人所為而仿效焉故土國應不堪其弊也抑行自治之制必當同一其根本沙漠斯島行自治之制並同其種族又同奉希臘教克拉得島行自治之制雖異其宗教而同其人種且同操希[臘](獵)語又孤島環海境域划然如彼亞兒米尼亞則漠然襲古地名而人民在疆內者已不同其種族又不同其宗教言語紛然雜然固不可言焉極論亞兒米胒亞之事則其所謂自治獨立者決難期望亞人有恆產恆心者所必不喜也英國大使非烈不加利氏所具報亦頗言此意孰謂亞兒米尼亞之事可一刀兩斷得其要領乎英人處之亦可謂頗難矣為英人者果逼土廷置奉基督教太守于亞兒米尼亞乎又或使土廷無干涉亞兒米尼亞教會之事乎事出於此則雖土廷不喜亦必許諾焉然土廷不守信英人所熟知也英人既鳴土廷之非則其出於千艱萬苦之途亦不得已也何者一鳴其非而不及其所究極則奈英之國威何於是有欲廢土皇而列國監視其政務之論出焉然既如此則究論其終極不分割此國不厭也

夫土皇君臨基回兩教人民之上而獨取兵于奉回教民以為干城奉基教民時或有叛則回兵制之其國制既如是雖連廢數帝亦恐無益也土廷今日之情非亞未知那家未多即土皇性質所能使然而其國制寔致然也所謂國制者何曰國教也指回教彼廢帝迂遠之說土皇亦知之故聞其說而恬然不顧以為出於脅嚇也於是列國合同欲改革其弊政而各邦每異其利害日延一日不見成效固其宜矣至於分割土國之論列國利害攸關彼俄國龐然有自強之意非一日之故今將有為于東亞雖未嘗顧東歐之餘地然拮据經營匠心慘淡多歷年所一旦變起東歐則所以應之之道既豫定也久矣倘將彼君士坦丁堡付與他國俄決不能忍視也俄囚本抱雄心唯緩急有先後故姑靜觀之耳俄之長策如是而已粵國利害有關切于歐洲東部亦猶俄國之於歐洲東部也彼見三國同盟將解孜孜于買歐洲東部之歡心與羅馬尼重訂盟約退讓于維爾塞而了結事局且調停希[臘](獵)羅馬尼兩國反目又履伯林會議之約開通鐵門大巨舶可以上下多惱河直到黑海豈非不許他國垂涎于馬兒莫拉海沿岸而何也夫君士坦丁堡之地一方有藹連禿抑士卑士鐵路一方有鐵門之固奧國東出必以此為門戶該鐵路可以經由也爾梗海而直出地中海若付諸他人固奧國所不能忍也然而俄懷雄志於歐洲東部亦有排奧之意隱約可見焉俄之意欲聯合塞葧及門的愚魯以為同盟也往時塞勃有隔絕之觀今也將訂結通商條約又塞王歷山將聯婚于門的愚魯第五公子苦賒尼亞意太子妃之妹按此等事凊則知俄國政策伏在於其間何難之有哉然則如欲將彼沙羅爾革付與奧國而俄國自獲君士坦丁堡惡能成其志哉有英國在卧榻之上而關切利害於印度埃及乎則這般政策甚難調理無容多辨忖奧國亦以守現}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