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医院预约挂号的生脉二号

国家攻关项目生脉散口服液通过验收
&&&&责任编辑:&&
引用本文:.国家攻关项目生脉散口服液通过验收[J].中国中药杂志,):33.
摘要点击次数:&1017
全文下载次数:&390
南京药学院
中文摘要: 国家六五期间攻关项目“生脉散新制剂开发研究”的第一个制剂“生脉散口服液”85年12月29日在上海通过国家级验收。生脉散是中医著名古方,具有益气养阴、保肺生脉的功效。1983年7月被列为国家攻关项目,对生脉散进行新制剂的开发研究。南京药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上海中药一厂、北京第四制药厂等八个单位组成攻关协作组,1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了这项科研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系统、全面地完成了生脉散口服液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先后整理出论文和资料126篇。验收会上,专家评议委员会对制剂工艺、药理、毒理、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临床研究等逐项进行审议,一致同意通过验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来源:&&&&
&&&&&&字号
在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的东侧,有一群绿色屋顶的建筑,这便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成立于1955年,占地面积6万多平米,建筑面积8万多平米,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央政府建设的第一所大型中医院,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临床医药研究所、老年医学研究所、临床药理研究所,是一所集医、科、教、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和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是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之一和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心血管科、血液科、老年病科、脾胃病科(消化科)、肺病科(呼吸科)、肿瘤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还是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中国药膳研究会等学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挂靠单位,是卫生部“西学中班”的培训基地。
建院初期,三十多位全国各地的著名老中医汇聚西苑,如:王文鼎、赵锡武、岳美中、钱伯煊等,为西苑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了以内、妇、儿科等见长的治疗特色,在国内、外都有较高声誉。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工作,在心血管、血液、老年病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优异成绩,形成了一支既有中西医临床经验又具有科研实力的专业队伍。现在医院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还有周霭祥、钱振淮、许建中、周建中等30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著名专家,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211人。医院设有内、外、妇、儿等54个临床、医技科室,基础医学、临床及药剂等18个研究室;有18个病区,开放病床575张,日均门急诊量4000余人次。医院内科力量雄厚,在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血液病,老年期痴呆、骨质疏松等老年病及肺心病、支气管哮喘、糖尿病以及合并症,胃肠疾病与肝病、风湿疾病、肿瘤、肾病等有较好的疗效,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外科系统在治疗胆石症、肛肠病、周围血管病、泌尿系疾病、男性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骨科在骨科急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的治疗显示了中西医结合优势特色;妇科在治疗月经病、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等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儿科在治疗小儿肾炎、小儿肺炎、小儿心肌病、小儿血液病等发挥明显优势;中医针灸、推拿、拔罐等非药物疗法在治疗中风、面瘫和各种痛症等方面疗效显著。医院拥有DSA、MRI、ECT、多层螺旋CT、流式细胞仪等大型医疗设备,并设有急诊科、百级无菌间、血透室、介入中心、CCU、ICU等急危重症的医疗救治中心。
科研工作是西苑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研究最为活跃、成绩最为显著的单位之一。获得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方剂与证的药物动力学研究、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规范化研究、中药方剂、组分及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评价技术体系研究、中药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研究、当代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老年病学的研究等各级成果奖200余项,孕育诞生了2名院士,聚集了上百名老、中、青中医药科技人才。转让各种新药50余种,其中胃疡宁转让到日本,并在日本正式上市。医院拥有国家新药(中药)临床研究中心、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及中药药理、心血管病、血液细胞、中药化学和中药复方药物代谢动力学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心血管、血液和中药药理学科3个局级重点学科,冠心病与活血化瘀重点研究室、中药药效评价方法学重点研究室2个,以及保健品研究中心。承担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部局级课题100多项。医院与国内外100多家科研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协作关系,具备开展生物药品、化学药品、中成药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能力,中药新药研究开发与临床研究能力、保健食品研究与开发能力。
西苑医院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基地,国际针灸和中医药学历教育的教学基地。医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为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启动了基于多层次人才培养的系列“人才工程”项目,同时不断强化本院职工继续教育。在提高医护人员素质的同时,也为国内外培养了大量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医院现有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89人,目前,设立有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近五年来,培养研究生200余人,其中硕士140人,博士生49人,博士后工作出站18名。1956年受卫生部委托,我院在全国首次创办了“全国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已举办了14期西学中班,培养中西医结合学术骨干600余人,其中,有大批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家享誉国内外。医院每年举办两期进修医师提高班,注重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平均每年有来自全国的100余人到此进修学习,对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西苑医院从建院起,就是国家对外交流的窗口,一批批中医专家出访为外国元首、政要治病,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五十余年来医院共接待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观访问团千余个,每年为外宾治病几百人次,接收世界各地中医短期培训及WHO学员培训数百人。同时每年派出专家为外国专家、学生讲学、考察、参加学术会议。扩大了中医在世界的影响。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历经五十年的辉煌历程,200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名中国中医科学院,使医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医院总体改扩建工程已于2006年12月底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批准,2008年开始陆续兴建门诊、医技、病房等近10万平米的医疗建筑,三、四年后,一所融入传统文化风格、拥有现代医院功能、突出中医中药特色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及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将坐落在北京海淀的风景文化区。西苑医院全院职工奉行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精神,决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国中医科学院“十一五”与中长期发展规划》,实行名医、名科、名院战略,突出中医诊疗特色,加强学科建设,突显优势病种的开发与研究,努力创建国家级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人民满意的中医医院,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及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事业,再创新的辉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苑操场1号
邮政编码 :100091
联系电话:010- 875599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成立于1960年,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心血管科已经从单一的心血管病房发展为拥有心血管普通病房、心血管监护病房、心血管实验室、心脏功能检查室和心脏病介入中心多个职能部门的心血管病中心。2002年中心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为中医心血管病重点学科和临床专病中心建设单位。
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和西苑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术、学科带头人和中心主任陈可冀院士及各位名老专家的领导下,全体医护、科研人员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以临床医疗为核心,以科研为导向,以人才梯队建设为学科持续发展的支撑,围绕心血管重大疾病开展临床和应用基础的研究,几十年坚持不懈,中西医疗效优势互补, 在临床医疗、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及就医环境建设等方面皆取得长足的进步。目前心血管中心病床60张(普通病床45张,监护病床15张)。全年收治住院病人近1000人次,年门诊量2万余人次。围绕心血管重大疾病,中心相继承担了“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等国家重大疾病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重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在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缓慢心律失常,稳定和消减动脉粥样硬化(AS)不稳定斑块及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中心的特色和优势。近5年来,相继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2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学术影响,显著提高了临床防治心血管病的综合水平。
多年来,中心以“一切服务于患者”为宗旨,以“西医不滞后,中医有特色”为发展理念,形成了有独特疗效的优势病种:
1.动脉粥样硬化(AS)不稳定斑块:AS不稳定斑块是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如何综合干预不稳定斑块是现代心血管病临床的焦点和难点,是心脑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主要靶向。本中心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活血化瘀中药干预AS不稳定斑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结果证明不同活血化瘀中药尤其是理气活血和解毒活血方药,皆有不同程度的稳定和消减AS斑块的作用,显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方面研究相继获得国家“973”重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及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的支持。为AS不稳定斑块的早期辨识及高危人群的早期干预提供了一定依据,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二级预防提供一条有效的中西医综合干预途径。
2.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心除开展AMI溶栓、急诊介入绿色通道、冠脉搭桥等现代西医先进治疗手段外,针对AMI血运重建后心肌组织无复流、心室重构、支架内再狭窄等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和北医三院、安贞医院、同仁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三级甲等西医院联合,进行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以及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干预AMI后心肌灌注和心室重构的研究。国家“十五”攻关期间进行的芎芍胶囊干预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对照的较大样本研究,证明再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芎芍胶囊,可明显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形成,减少冠心病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该项研究获2005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多中心初步临床观察亦证明,益气养阴活血方药具有改善AMI患者心功能和临床生活质量的作用。针对AMI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中心采用病证结合方法,进一步规范AMI的中西医诊疗方案,为提高AMI的综合疗效奠定了基础。
3.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5年生存率和恶性肿瘤基本相似,尽管现代医学在慢性心功能不全病理生理的研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新的治疗药物不断涌现并应用于临床,但慢性心功能不全仍是心血管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本中心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传统中医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病因病机的认识,认为气虚或气阴两虚、血脉瘀滞,血不利则为水为其基本病机,根据此病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益气活血利水、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温阳活血利水等相应治疗方法,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临床疗效。中心目前从超声心动图、X线及血液生化检查改变等方面,病证结合进一步总结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医证型演变和中西医诊疗规律,规范传统中医临床治则治法和相应方药,可望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综合治疗。
4.冠心病心绞痛:中心有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心肌核素扫描、心脏冠脉血管CT三维图像重建、冠状动脉造影等多种诊断手段,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技术平台。中医治疗以中心多年提倡的活血化瘀治法为主,根据疾病不同阶段表现出的症状辨证加减,在稳定病情、改善预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对于顽固性心绞痛,严重弥漫性三支血管病变,既不宜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也不宜搭桥的患者,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有效降低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
5.心律失常:对于不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以中医为主进行治疗,避免了西药的副作用(治疗心律失常的西药均有导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危及生命恶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搏器置入术或中西医结合等综合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了单纯西医干预的副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
6.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心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倡导益气养阴、养心透毒、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
7.高血压:在西医降压治疗的基础上,中心针对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心脑血管靶器官损害部位的不同,选择针对性有效方药进行干预。长期临床治疗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治疗高血压病,在改善患者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等临床症状,延缓心、肾、脑等靶器官损害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即使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整体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为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重点学科和专病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较为先进,某些研究方法和技术在国内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心实验室有许多具有传统优势的研究技术和实验项目,如血液流变性、血栓形成、血小板功能的检测等,为临床诊疗的需求提供了支撑。目前,心血管病中心每年申请的国家和部局级课题可占医院的1/4~1/3左右,除横向联合课题外,每年皆获得多项国家级和部级课题资助,仅2005年即获得国家自然基金3项,北京市重大课题1项、北京市自然基金2项,对临床医疗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学术导向作用。
如何提高临床综合防病治病能力?如何改善和优化服务环境?如何让患者在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让他们得到人文的关心和精神的安慰,是中心坚持不懈的追求。为了提升中心临床综合医疗服务能力,中心采取了以下措施:(1)中心国内外著名中西医心血管病专家亲自查房诊视疑难危重患者;(2)严格坚持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查房制度,遇危重患者,中心及时集中讨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3)建立了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绿色通道,按照国际心血管病诊疗指南为患者提供最先进的治疗;(4)相继开展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针对性健康讲座,让患者熟悉常见的保健康复方法;(5)建立了患者随访制度,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给予治疗和康复方面的指导。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先后提出“宣痹通阳”、“活血化瘀”、“益气活血”、“益气养阴活血”等中医治法用于治疗冠心病,并研制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冠心Ⅱ号片”、“宽胸丸”、“精制冠心片”、“宽胸气雾剂”、“心痛丸”、 “益气注射液”和“活血注射液”等中药制剂,抗心动过缓的“附子一号注射液”,抗休克的“生脉注射液”,强心利尿的“北五加皮甙”,降血脂的“降脂Ⅰ号、Ⅱ号片”,抗心律失常的“复心片”等。成功地从中药川芎、赤芍、元胡中分离出有效单体川芎嗪、赤芍精、赤芍801、元胡索碱等,某些制剂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显示有可靠疗效。
在中心主任陈可冀院士等名老专家的具体指导下,中心围绕心血管重大疾病进一步优化医疗和人才资源,提升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的综合诊疗水平,逐渐形成了一支技术过硬、中西医兼通的技术队伍:目前中心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心主任),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5名;95%以上医疗人员具备硕士学历,50%以上医疗人员具有博士学历。近3年来,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病床使用率连续在110%左右,危重患者的诊治率达30%以上,诊断治疗符合率达99%以上,有效和显效率达90%以上,赢得了患者的普遍信赖。
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是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临床与实验研究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4名。本中心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临床教学基地,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国内外研究人员的进修学习基地。多年来,为全国输送了大量的心血管病临床和研究人才。近5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30余名留学、进修人员在中心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进修学习,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主要源于高质量、人性化的临床医疗综合服务。中心22名医生,25名护士将以精湛的医术、真诚的态度和热诚的服务,为每一位患者的康复做出最大的努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西医结合医学家,1954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200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心血管病和老年病。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兼职教授,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及衰老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名誉会长,兼任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及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临床及基础研究。其“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证效动力学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清代宫廷原始医案研究”(古籍整理金奖),川芎嗪(四甲基吡嗪)及去甲乌药碱(卫生部甲级成果奖)等成果,先后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首届立夫中医药奖,求是奖及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为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翁维良 研究员
出诊时间:周一、四上午(专家);周四下午(特需)
男,汉族,浙江宁波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2年。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临床药理基地主任,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优势病种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科技部中医(973)专家组成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保健学会理事,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功能学会常委,北京疑难病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I编委。
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指导博士后3名、博士5名、硕士8名,师带徒1名。获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心血管病临床、科研、教学。
出版论著:《老年病》、《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实用中西医结合肥胖病学》、《临床舌诊图谱与疾病治疗》、《临床中药学》、《翁维良临床经验辑要》等学术著作十多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多次在美、日、法、韩、新及港、澳、台等讲学。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X1项(2003)、二等1项(2005)及省、部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各级的科研成果奖二十项。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突出贡献奖,金质奖章。曾任担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各级科研课题30余项,目前在研课题3项。周四上午专家门诊,下午特需门诊主治冠心病、{血压、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老年病等。
周二、三上午;周五下午;周三下午(特需)
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教授。专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脑血管病。1955年毕业与江苏医学院本科(现南京医科大学),1959年至1962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中医学,毕业后曾随已故名老中医钱伯煊、赵锡武、郭士魁等学习中医临床经验。
自1955年医学院毕业后即从事内科临床工作至今已50年余。1962年西学中班毕业后至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医疗及研究工作。科研工作重点研究心脑血管病,数十年来参与领导及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管病、活血化瘀治则等的研究工作,研究课题曾多次获奖。其中冠心Ⅱ号方的研究,川芎嗪治疗脑梗塞的研究,冠心Ⅱ号注射液治疗冠心病、脑梗塞;益气活血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宽胸气雾剂治疗心绞痛;心痛宁冲剂治疗冠心病等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科研成果奖,其他为参芎冲剂、活血冲剂。以中西医结合,临床与试验相结合对中医的“活血化瘀”“益气活血”“益气养阴”等治则应用于心脑血管病方面做了多年研究。对老年体衰记忆减退等虚损个病证的中医辨证论治亦有心得。
结合临床经验撰写论文近40篇。参加编写著作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抗衰老中草药》、《老年心血管病中医治疗》、《老年病药物治疗》、《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中医内科讲义》等。教学方面:给国内中医研究生班、国内外进修生多次讲学传授经验,培养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等。曾于1990年赴英伦从事中医临床治疗一年,取得明显疗效,获得好评,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做了工作。
数十年医疗、科研、教学工作做了贡献,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获国务院专家奖励及政府特殊津贴
出诊时间:周一、三上午
满族,日生于吉林省辽源市,1958年考入长春中医药大学医学系,1963毕业,分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赵锡武,并从事心血管病、内科杂病医疗及临床研究工作。
1978年晋升主治医师,1983年任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副主任,1985年任西苑医院副院长,同年8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86年3月调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医疗处处长,同时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高级职称审评委员会委员,1990年晋升主任医师。1991年任科研处处长。1993年调任西苑医院院长,代理党委书记,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西苑医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高级职称审评委员会主任委员,并任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价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基本药物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麻醉品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顾问,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编委,中国药膳研究会顾问。
数十年来,从事心脑血管病研究,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及内科疑难杂症。特别提出肝与冠心病发病关系及其证治的学术思想,提出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柔肝熄风、解痉等治疗方法,对心脏收缩功能不全者,提出温阳、活血、利水法;对心肌炎提出清热解毒、益气养心法;对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治疗,提出疏肝健脾化浊法,这些具有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法,在临床中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1985年被中国中医科学院破格授予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发表的论文及著作主要有《活血化瘀及冠心‖号方》、《冠心病心绞痛脏腑辨证的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塞症治》、《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症治探讨》、《肝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及其证治》、《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及症治探讨》等20余篇。编写的《实用中医老年病学》为主编之一,并参加编写《中医传统老年医学文献精华》等三部著作。
在科研方面,参加研究的课题《冠心‖号方治疗心血管病及其原理研究》获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宽胸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病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卫生部80年度乙级奖,《冠心病心绞痛标本兼治》获中国中医科学院80年度科技三等奖,《中西医结合益气活血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卫生部82年度乙级奖,论文《肝与冠心病心绞痛发病关系及其症治》获《新医药国际“华佗杯”论文大奖赛》金奖(1999年),及国际医学交流优秀成果金奖(2001年)。
鉴于在科研和医疗工作中的突出成绩,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出诊时间:周六上午;周五下午(特需门诊)
1947年12月出生。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73年西苑医院第3期西学中班毕业。现为主任医师、硕士导师、临床博士导师。
从1971年分配到西苑医院心血管科工作以来,一直在临床第一线工作,早年得到郭老、赵老的指导,后来一直在陈院士和钱主任的指导下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前辈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运用中、西医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心肌炎、心肌病和因心脏疾病等造成的
西苑医院副院长 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二、五上午;周四下午(特需)
1960年出生。研究员,博士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院中医内科学术带头人。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先后2次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心血管病中心访问学习。
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主编《中医内科辨病治疗学》等学术专著6本,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相继承担国家级课题10余项,获国家和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其中“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的研究”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6名)。主持研制开发国家5类新药2项,国家6类新药2项,获国家专利1项。1996年被评为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1998年被评为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九三”学社全国优秀社员,2006年被评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心内一科主任 心血管中心副主任 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1982年12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 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研究室心一科主任, 临床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导师。
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及研究工作。先后多次参加中医药、心脏急症、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进展学习班学习等。师从于陈可冀,钱振淮,翁维良等老师,勤求古训,刻苦专研。善常于中西医结合两法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化瘀削脂防血管堵塞治疗、高血压化痰熄风活血通络预防心脑肾血管病治疗、心力衰竭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治疗及介入治疗后调理气血活血化痰预防术后再狭窄治疗等。掌握新技术新理论,具有熟练处理心血管科疑难重症的能力,如急诊介入治疗和起搏器等, 临床能力较强。多次收到表扬信和锦旗并被评为先进个人。现负责心血管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及心血管临床药理基地工作, 心血管科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专病专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中心。
近几年参加法国巴黎中药学术交流会,韩国中医药学术交流研讨会,马来西亚VIP医疗会诊。05年作为援疆干部参加新疆自治区中医院建设。
经过正规科研方法、GCP、临床药理、电脑、科研等各类学习班培训, 具有临床科研设计、组织、检查、实施的能力。参加多项西苑医院、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管理局、国家75、85、95、105攻关课题及横向研究课题。现从事心衰优势病种研究。
精通英语,英语读、写、听、说四项基本功扎实。能用英语进行口、笔译。熟练阅读心血管及内科专业英语杂志及其它英文。
20年来,撰写论文论著30多篇,现为北京中西医结合会第一、二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现代中药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中医药大学高级教师。北京市职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官。海淀区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北京市卫生评审专家。北京药品价格评审专家。
心血管临床药理主要负责人之一。参加多项西苑医院、中医研究院、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关课题及横向研究课题研究。
1.中医药干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项目,课题负责人,课题编号:CACMS05Y007,年
2.北京地区中医医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质量及其动态信息监控的研究,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西苑医院负责人, 年
3.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研究―冠心病个体化诊疗规律的临床研究,北京市科委重大支持项目,课题组副组长, 年
4.冠心病痰瘀辨证与apoE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 国家青年基金课题,西苑医院负责人,年
5.高效优质中药复方的示范性研究----冠心II号颗粒剂标准化研究, 国家95课题第四负责人,年
承担研究生、留学生及进修医师带教工作,先后带教硕士研究生刘颖、高铸烨、赵文婧等多人。
论文:(第一作者)
1.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药研究概况.中国中医急症,2006年
2.从伤寒论辨证组方看个体化诊疗.北京中医,2005年
3.论内径的哲学开放性思想及意义.光明中医,2004年
4.益气滋阴、化痰祛瘀方药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症的影响.中医杂志,1999年
5.梗复康改善心肌梗塞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99年2. 心律平致窦性静止、房室传导阻滞2例报导. 起搏与心脏杂志,1990年
6.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阴阳证型关系. 中医杂志,1998年
7.冠心膏治疗心绞痛临床观察. 中医杂志,1996年
8.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心衰60例临床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年
9.蝮蛇抗栓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0例.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年
1.实用内科病症结合诊断治疗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编委,2003年
2.《中医临床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编委,2002年
3.《实用血瘀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编委,1999年
4.《实用中医激光血疗学》,古籍出版社, 编委,1999年
心血管疾病介入及介入术后治疗;中西医结合诊治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杂症&
(责编:崔元苑、刘婧婷)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苑中医院网上挂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