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的甲状腺癌的血液检查是什么啊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相对稳定,当含量增多时,可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功能,从而使甲状腺分泌功能减弱,以维持甲状腺激素的相对含量。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07年阳春四中高三生物第四次测试卷
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有关联系。请分析说明:
①和A所示结构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 和 _______。
图中由“感受器→①→A→⑦→内分泌腺”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是_______,上述有关的结构共同组成了_______。
仔细分析人体内“A→垂体→内分泌腺”之间的关系,假如此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③代表_______。当血液内的激素增多时,③和④中有关的种类都将相应减少,这种作用叫做_______,如图中⑥代表_______(a促进作用,b抑制作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湖南常德高三上期期末市协作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丘脑和垂体在稳态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研究下丘脑和垂体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的几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刺激下丘脑前部,发现实验狗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后部,实验狗则出现寒颤现象。
实验二:刺激下丘脑外侧区某部位,则可引起狗饮水增多;破坏下丘脑外侧区该部位后,饮水明显减少。
实验三:将垂体后叶切除,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显著减少,狗的尿量增加。
实验四:将下丘脑与垂体后叶之间的神经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三相同。
实验五:将垂体前叶切除,狗出现甲状腺激素缺乏的症状。
实验六:将下丘脑与垂体前叶之间的血管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五相同。
(1)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说明了下丘脑具有调节&&&&&&&&
和调节&& &&&&&&&&&&&&&&的功能,为了促进产热,机体不仅能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还能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方式促进&&&&&&&&&&
激素的分泌,该激素能加速细胞代谢。
(2)渗透压感受器位于&&&&&&&&&&&&&&&
,渴觉的形成部位在&&&&&&&&&&&&&&&&

(3)科学家发现猪的体温调节与人的类似。在18℃~20℃的条件下,体重为50kg的猪增重最快。当环境温度过低(5℃)时,猪的增重会下降,其原因是:环境温度过低,猪需要&&&&&&&&&&&&&&&&&&&&&&&&&&&&&&&&
&&&&&&&&&&&。
(4)实验三证明垂体后叶能释放____________。实验四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五证明垂体前叶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促进甲状腺分泌。
实验六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四川省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I.(13分)某实验室对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调节进行了相关研究。
实验一: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探究实验如下:
(一)实验步骤:
(1)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
&&&&&&&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
(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
&&&&&&&&&&&&&&&&&&&&&&&&&&&&&&&&&&&。
(4)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观测。
(5)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物血液中TRH的含量。
(二)实验结果及结论(支持何种观点):
(1)若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则&&&& &&&&&&&&&&;
(2)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 &&&&&&&&&&;
实验二:科学家对多种恒温动物进行实验,证明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包括下丘脑前部和下丘脑后部。为研究下丘脑前、后两部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
(1):对下丘脑前部局部加温,机体出现血管舒张,散热量增加;对下丘脑前部局部冷却,机体出现寒颤,产热量增加。
(2):用实验一的方法处理下丘脑后部,机体不出现散热和产热效应;用电刺激下丘脑后部,机体出现寒战,增加产热。
请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
(1)上述实验表明:下丘脑对温度刺激的敏感部位主要集中在&&&&&&&&&&&&&&

(2)温度刺激下丘脑前部和后部、以及温度刺激和电刺激下丘脑后部产生的效应不同,说明信息传递的方向最可能是从下丘脑&&&&&& 传至&&&&&&& ,下丘脑后部的功能是对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从而调节恒温动物的&&&&&&& 过程,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3) 猪的体温调节与人类似。在18~20℃的条件下,体重为60kg的猪增重最快。试运用体温调节相关知识解释:当环境温度过低(5℃)或过高(35℃)时,猪的增重都会下降的原因。
&&&&&&&&&&&&&&&&&&&&&&&&&&&&&&&&&&&&&&&&&&&&&&&&&&&&&&&&&&&&&&&&&&&&&&&&&&&&&&&&&&&&&&&&&&&&&&&
&&&&&&&&&&&&&&&&&&&&&&&&&&&&&&&&&&&&&&&&&&&&&&&&&&&&&&&&&&&&&&&&&&&&&&&&&&&&&&&&&&&&&&&&&&&&&&&&&&&&&。
II.(7分)“四大家鱼”混合饲养可以获得高产。青鱼栖息在水域底层,以螺蛳等软体动物为食;草鱼栖息在中下层,以水草为食;鳙鱼栖息在中上层,以浮游动物为食;鲢鱼栖息在上层,以浮游植物为食。请回答:
(1)尝试为鳙鱼构建一条合理的食物链:&&&&&&&&&&&&&&&&&
&&&&&&&&&&&&&。
(2)青、草、鲢、鳙混养能够获得高产的原因是它们&&&&&&&&&&&&&&&&&&&
不相同,&&&&&&&&&&&&&&&&&&&&
较弱,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3)在研究某种鱼的存活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关系时发现:随种群密度增大,鱼的存活率先增大后减小。可能的原因是低密度时,随密度增大,&&&&&&&&&& 增强,存活率增大;高密度时,随密度增大,&&&&&&&&&&&&&&
增强,存活率减小。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河南省会考题
题型:读图填空题
下图是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甲状腺分泌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A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_____(填“增多”或“减少”)。(2)B是____________。在激素B的调节作用下,激素c的分泌量会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3)c是______。当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增多时,会抑制A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实现激素的_____调节。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肿瘤病友社区
消化系统区 乳腺区 内分泌系统区
呼吸系统区 泌尿和生殖系统区 脑部区
糖尿病病友社区
糖尿病病友讨论区
糖尿病并发症区
甲亢病人血中促甲状腺激素未恢复正常,说明甲亢没有好吗?
甲亢病人血中促甲状腺激素未恢复正常,说明甲亢没有好吗?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正文 浏览次数:3475次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亢病人,当病情没有消除和稳定的时候,除了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血里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是低于正常的。经过治疗病情完全治,症状和体征消失,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都会恢复正常。人的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存在着固定的依从关系,这直接反映在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相互关系上。病人有甲亢时,甲状腺和脑垂体之间关系是不正常的,病情完全缓解后,此种关系就恢复至正常。而经过治疗在恢复的过程中,虽然甲状腺功能已经恢复正常,而脑垂体与甲状腺之间关系尚未完全恢复,二者的相关关系尚未理顺,此时,临床上化验时就会见到血甲状腺激素含量正常,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仍然减低。甲亢治疗后,病人脑子相关功能的完全恢复常常很慢,有时需要几个月,有的可达1年以上。促甲状腺激素没有恢复正常,从整体感觉考虑,说明甲亢病情未完全,这对估价病情和指导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职称:主任医师
科室:内分泌科
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糖尿病病友社区2390人
+&&疑难案例11人
+&&肿瘤病友社区3353人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如何运输?
来自于:福建|
提问时间: 11:46:04|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甲亢一年多,我想问一下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如何运输?
相关疾病: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06收到了:
病情分析:
甲状腺释放进入血流,与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结合转运.主要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是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其对T4 和T3 具 有高亲和力,但结合容量低.TBG正常约占结合激素的75%.其他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主要是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又称转甲状腺蛋白(transthyretin),对T4 有高亲和性,低结合容量,和白蛋白对T4 和T3 有低亲和性,高结合容量---占结合血清甲状腺激素其余部分.约0.03%的总血清T4 和 0.3%的总血清T3 呈游离状态,与结合激素动态平衡.唯有FT4 和FT3 在周围组织起甲状腺激素作用。
指导意见:
你甲亢一年多了,不同类型的甲亢治疗当然必须不同,甲亢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碘131治疗甲亢,临时导向基盘修复疗法,介质目标腺体疗法、手术治疗、医学抗甲状腺药物(热扩散各向异性)治疗等。你要到医院向医生讲清你的症状,才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
网友回答专区
  甲状腺激素T4和T3释放人血液后,以两种形式在血液中运输,一种呈游离状态,另一种与血浆蛋白结合呈结合状态。绝大部分呈结合状态,极少部分呈游离状态,两者之间呈动态平衡。血浆蛋白与甲状腺激素结合,其生理机能是参与保持血液中游离甲状腺激素浓度的相对恒定,从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生理效应与代谢速度。此外,这些蛋白质还能缓冲血浆内甲状腺激素含量的急剧变化,并防止小分子的甲状腺激素从肾小球滤过而丢失。游离甲状腺激素能进入机体多种细胞发挥其生理效应,并对下丘脑—垂体起反馈作用。
  血液中有三种血浆蛋白与甲状腺激素结合: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甲状腺结合前白蛋白(TBPA)和白蛋白。这三种蛋白质与T4的亲和力依次为TBG&TBPA&白蛋白。血中99.9%的T4是与这三种蛋白质结合的,其中75%与TBG结合,15%与TBPA结合,l0%与血浆白蛋白结合。血浆中游离T4(FT4)约占0.03%。T3与三种蛋白质的亲和力比T4小3~10倍。血浆中与三种蛋白质结合的T3约占99.7%,其中65%~70%与TBG结合,8%与TBPA结合,其余与白蛋白结合,血浆中游离T3约占0.3%。T3的游离度比T4大10倍左右,因为只有游离甲状腺激素才能发挥生理效应,故T3生物活性大于T4。妊娠及使用等药物可使TBG增多,雄激素可使TBG减少。甲苯磺丁脲、苯妥英钠、水杨酸盐、氯丙酰胺等药物的立体结构与T4有相似之处,能与T4竞争TBG的结合位点,因而可抑制TBG与T4的结合,甚至可使已结合的T4释放出来。青霉素、水杨酸盐、苯巴比妥类药物可抑制TBPA与甲状腺激素的结合反应。应激状态和慢性疾病时,血浆TBPA浓度下降。白蛋白与T4、T3的结合容量虽然很大,但血浆中白蛋白含量发生很大变化时,对血浆中T4、T3含量的影响并不大。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关于生物甲状腺的知识如题 碘在生物体血液和甲状腺中分别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你女马个血B晶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健康成人体内的碘的总量为30mg(20~50mg),其中70%~80%存在于甲状腺. 碘的生理功能: 1.促进生物氧化 甲状腺素能促进三羧酸循环中的生物氧化,协调生物氧化和磷酸化的偶联、调节能量转换. 2.调节蛋白质合成和分解 当蛋白质摄入不足时,甲状腺素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当蛋白质摄入充足时,甲状腺素可促进蛋白质分解. 3.促进糖和脂肪代谢 甲状腺素能加速糖的吸收利用,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氧化,调节血清胆固醇和磷脂浓度等. 4.调节水盐代谢 甲状腺素可促进组织中水盐进入血液并从肾脏排出,缺乏时可引起组织内水盐潴留,在组织间隙出现含有大量粘蛋白的组织液,发生粘液性水肿. 5.促进维生素的吸收利用 甲状腺素可促进烟酸的吸收利用,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过程及核黄素合成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等. 6.增强酶的活力 甲状腺素能活化体内100多种酶,如细胞色素酶系、琥珀酸氧化酶系、碱性磷酸酶等,在物质代谢中起作用. 7.促进生长发育 甲状腺素促进骨骼的发育和蛋白质合成,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人体摄入过多的碘也是有害的,日常饮食碘过量同样会引起“甲亢”.是否需要在正常
碘钨灯 膳食之外特意“补碘”,要经过正规体检,听取医生的建议,切不可盲目“补碘”. 含碘制剂如碘酊、复方碘溶液、碘喉片、碘甘油等为医疗中应用较广的药物,碘酊是家庭中常备的消毒药品.小儿碘中毒多因误服或用量过大所致,曾有人将碘酊误作为止咳糖浆,而给小儿服用.少数病儿对碘过敏,治疗剂量也发生严重反应.小儿误服碘酊3~4mL即可致死亡. 小儿误服较高浓度的碘剂,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吸收后与组织中蛋白反应引起全身中毒病状.小儿误服后口腔内有碘味,口腔、食道和胃部有烧灼热和疼痛,口腔和咽喉部有水肿,呈棕色,病愈后可引起食管和胃的疤痕和狭窄.病儿还出现头晕、头痛、口渴、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粪便中可带血.中毒严重的小儿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紫绀、四肢震颤、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障碍、言语杂乱,甚至昏迷、休克,或有中毒性肾炎,出现血尿、蛋白尿,严重者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过敏的病儿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由于碘制剂的腐蚀性强,可引起喉头水肿,甚至窒息,重症还可出现精神症状、昏迷,如不能及时抢救,可引起大脑严重缺氧,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因此我们要将碘制剂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不让小儿随便拿到,特别是碘喉片要教育小儿不宜多服,另外碘酊要与止咳糖浆分开放置,并标明
生物碘 名称,防止将碘酊误作止咳糖浆给小儿服用,以防中毒.如服用了较大量碘制剂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治疗,可减轻症状. 口服碘制剂中毒的小儿应立即给小儿口服大量淀粉食物,如米汤、藕粉、面条、稀饭、面包、饼干等,然后催吐,再用1%~10%的淀粉液或米汤洗胃,也可用1%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直到洗出液体无蓝色为止.洗胃后导泻,口服米汤、生蛋清、牛奶、植物油等以保护胃粘膜.重度喉头水肿应给氧,引起窒息时立即切开气管,人工呼吸.同时还要注意对症处理. 国家标准对每100克奶米粉的碘含量要求是30至150μg.过量食用碘会发生甲状腺肿大.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儿童碘摄入量的安全上限为每日800微克,而该学会在2000年提出每日膳食中碘的推荐摄入量,婴幼儿为50微克,儿童为90~120微克,成年人为150微克. 而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的最新的每日碘的推荐供给量如下: 0-59个月 学前儿童 90微克/天 6-12岁 学龄儿童 120微克/天 12岁以上 成人 150微克/天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200微克/天 编辑本段日常生活中如何补碘 一、食用碘盐. 国家规定在每克食盐中添加碘20微克,全民可通过食用加碘盐这一简单、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补碘措
碘量瓶 施,来预防碘缺乏病. 加碘盐是用碘酸钾按一定比例与普通食盐混匀.由于碘是一种比较活泼、易于挥发的元素,含碘食盐在贮存期间可损失20%~25%,加上烹调方法不当又会损失15%~50%,所以需要正确使用加碘盐. 1、不能放在温度较高、在阳光照射的地方 2、贮存容器要加盖盖严, 3、快取快盖 4、应在菜即将出锅时加盐,防止高温挥发减少含碘量,降低效果. 二、海带、紫菜、海白菜、海鱼、虾、蟹、贝类含碘也很丰富,可以多食. 三、婴幼儿食用加碘奶粉.考虑到婴幼儿时期的饮食主要是乳制品,我国政府同时还规定在婴幼儿奶粉中也必须加碘. 编辑本段碘缺乏症 胎儿期 1.流产、死胎、先天畸形、围生期死亡率增高、婴幼儿期死亡率增高; 2.地方性克汀病 3.神经运动功能发育落后 4.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 新生儿期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新生儿甲状腺肿 儿童期和青春期 甲状腺肿、青春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型克汀病、智力发育障碍、体格发育障碍、单纯聋哑 成人期 甲状腺肿及其并发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智力障碍、碘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需要人群 缺碘患甲状腺肥大、甲状腺机能减退等疾病者. 生理需要 成人碘推荐摄入量为150ug/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1000ug/d. 过量表现 较长时间的高碘摄入可导致高碘性甲状腺肿等的高碘性危害. 碘的简介 碘是人体(包括所有的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为卤族元素之一,碘在卤族元素中化学活性最弱,但仍可与大多数元素直接化合,并以化合物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碘微溶于水,水解产生稳定的次碘酸可使棕黄色水溶液呈酸性.碘易溶于乙醇、乙醚、甘油等有机溶剂.碘遇淀粉呈蓝色,据此可以作定性、定量检测.海藻中碘含量最丰富,并为提取纯碘的主要原料.工业上碘亦来源于海藻,主要用于医药、燃料、感光材料及化学试剂等. 碘的发现 我国远在公元前4世纪的《庄子》中就有关于瘿病,即今碘缺乏病的记载.其中,晋葛洪(公元4世纪)首先用海藻的酒浸液治疗瘿病;隋巢元方(公元7世纪)提出了瘿病与水、土有关的学说;唐孙思邈与王涛(公元8世纪)又扩大了用昆布来治疗瘿病.国外与公元12世纪才开始用海藻治疗甲状腺肿,比我国晚了约800年.经过几个世纪的生活实践和对碘的研究,碘在1813年由法国Courtois从海藻灰中首次分离得到;后来由Glussac命名为碘;1820年Coindet建议用碘制剂防治甲状腺肿;1896年Baumann首次证实甲状腺有聚碘的功能,并从甲状腺中分离出碘. 食物来源 人类所需的碘,主要来自食物,约为一日总摄入量80%-90%,其次为饮水与食盐.食物碘含量的高低取决于各地区的生物地质化学状况. 海洋生物含碘量很高,如海带、紫菜、海鲜鱼、干贝、淡菜、海蜇、龙虾等,其中干海带含碘可达240mg/kg;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山区或不易被海风吹到的地区,土壤和空气中含碘量较少,这些地区的食物含碘量不高. 陆地食品含碘量以动物性食品高于植物性食品,蛋、奶含碘量相对稍高,其次为肉类,淡水鱼的含碘量低于肉类.植物含碘量是最低的,特别是水果和蔬菜. 代谢吸收 人从食物、水和空气中每日摄取的碘总量约100-300ug,主要以碘化物的形式由消化道吸收,其中有机碘一部份可直接吸收,另一部份则需在消化道转化为无机碘后,才可吸收.肺、皮肤及粘膜也可吸收极微量的碘.人体碘的来源约80%-90%来自食物,10%-20%来自饮水,5%的碘来自空气. 膳食和水中的碘主要为无机碘化物,经口进入人体后,在胃及小肠上段被迅速、完全吸收,一般在进入胃肠道后1小时内大部分吸收,3小时内几乎完全被吸收.有机碘经肠降解释放出碘化物后方被吸收,但甲状腺激素碘约有80%可直接吸收.与氨基酸结合的碘可直接被吸收.而同脂肪酸结合的有机碘可不经肝脏,由乳糜管进入血液.被吸收的碘很快转运至血浆,遍布于全身各组织中.膳食钙、镁以及一些药物如磺胺等,对碘吸收有一定阻碍影响.蛋白质、能量不足时.也妨碍胃肠道内碘的吸收. 碘在体内主要被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从血液中摄取碘的能力很强,甲状腺中碘的浓度比血浆高25倍以上. 消化道吸收的碘进入门静脉.有机碘经肝脏改造为无机碘化物后,一部分进入血液循环,输送至甲状腺、心、肺、肾、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另一部分则由肝装入胆汁,再进入消化道,其中有的经再吸收重新进入门静脉到肝,谓之“肠肝循环”.余下部分经肠道排出体外. 生理功能 1.参与能量代谢 在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中,碘促进氧化和氧化磷酸化过程;促进分解代谢、能量转换、增加氧耗量、加强产热作用,这些均在心、肝、肾及骨骼肌中进行,而对脑的作用不明显;碘参与维持与调节体温,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 2.促进代谢和体格的生长发育 所有的哺乳类动物都必须有甲状腺素,即需要碘维持其细胞的分化与生长.发育期儿童的身高、体重、肌肉、骨骼的增长和性发育都必须有甲状腺激素的参与,此时期碘缺乏可致儿童生长发育受阻,侏儒症的一个最主要病因就是缺碘.已有的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促进DNA及蛋白质合成、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并有活化许多重要的酶的作用,包括细胞色素酶系、琥珀酸氧化酶等100多种,对生物氧化和代谢都有促进作用. 3.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在脑发育阶段,神经元的迁移及分化,神经突起的分化和发育,尤其是树突、树突棘、触突、神经微管以及神经元联系的建立,髓鞘的形成和发育都需要甲状腺激素的参与. 4.垂体激素作用 碘代谢与甲状腺激素合成、释放及功能作用受垂体前叶TSH的调节,TSH的分泌则受血浆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反馈影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生物 海淀区2016年高三期末试卷
16866人已学
1.在真核细胞中,合成下列物质都需要以RNA作为模板的是( & & )
A性激素和淋巴因子 B胰岛素和细胞骨架 C胰蛋白酶和tRNA D神经递质和磷脂分子
2.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细胞膜上的载体和受体都能接受激素分子的信号 B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在内膜上合成ATP C浆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参与抗体的加工、运输 D酵母菌和大肠杆菌都在线粒体内分解丙酮酸产生CO2
3.右图为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①过程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使同源染色体联会 B②过程由于细胞分化使细胞全能性丧失 C②过程不会发生细胞的衰老、凋亡和死亡琶亏 D③过程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4.将某种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测定使用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下图中的曲线①表示在各种温度下该酶活性相对于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该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下图中的曲线②。据此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
A曲线①可知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B曲线②的各数据点是在对应温度下测得的 C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 D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
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A观察脂肪细胞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小光圈或换平面镜 B观察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时,主要观察液泡颜色深浅的变化 C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异时,选择分裂中期的正常细胞和变异细胞进行比较 D观察吡罗红(派洛宁)甲基绿染色的细胞时,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别呈红色和蓝绿色
6.右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细胞( & & )
A只分裂形成一种卵细胞 B含有3 对同源染色体 C含有3 个染色体组 D一定发生过基因突变
7.下图为一家系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Ⅱ -5 不带有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甲病的致病基因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B乙病的致病基因为隐性,位于X 染色体上 CⅢ -5 的乙病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I -2 DⅢ -3 与Ⅲ -6 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仅为7/24
8.下列对噬茵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
A实验前必须清楚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引起细菌裂解的时间 B本实验分别研究了DNA 和蛋白质在噬菌体增殖中的作用 C以32P 标记的一组实验可确定DNA 与蛋白质是否进入了细菌 D细菌裂解后,32 P 标记组的子代噬菌体有放射性
9.右图所示电子显微镜照片展示了真核细胞中的某种生命活动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
A图示过程为mRNA的合成过程 B各核糖体最终合成产物不同 C这种机制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D可发生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
10.科学家比较了人类与黑猩猩等近缘灵长类动物染色体的差异,确认人类的第2 号染色体是由古猿的两条染色体融合而来,其余染色体数相同。人与这些灵长类动物在第4、5、12 和17 染色体上的倒位变异也存在一些差异。据此作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 )
A人类可能比黑猩猩等近缘灵长类少了一对染色体 B人类与近缘灵长类染色体上存在不同排序的基因[ C古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与2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密切相关 D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是导致各种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11.某昆虫的长翅(B)对残翅(b)、黑体(E)对灰体(e)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若纯合的雄虫(BBEE)与雌虫(bbee)交配,则F2 群体中E 的基因频率是( & & )
A50% B60% C40% D100%
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来源:Z+]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13.下列人体内的生理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 & &)
A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 B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 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 D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14.下表为某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检测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体温比正常人低 B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
15.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 d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16.当人处于高温炎热的环境中时,不会发生的是( & & )
A温觉感受器兴奋增强 B皮肤血流量增加 C血浆渗透压维持稳定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17.有研究认为,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瘸的致病机理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辅助T 细胞数量明显增加,释放的淋巴因子增多,引起效应T 细胞与胰岛B 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B该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 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胰岛B 细胞致其死亡 D辅助T 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促进B 淋巴细胞凋亡
18.一些细菌能借助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抵御外来入侵者,而其自身的基因组DNA 经预先修饰能躲避限制酶的降解。下列在动物体内发生的过程中,与此相似的是( & & )
A巨噬细胞内溶酶体杀灭病原体 BT 细胞受抗原刺激分泌淋巴因子 C组织液中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D接种的疫苗在机体内识别病原体
19.种群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是不同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以“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 B以“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 C以“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增长不受自身密度制约 D以“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达到K 值时增长速率近于零
20.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培养前均需要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均要确保培养基中含有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 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均可用于鉴定菌种 D均需要放在恒温培养箱中通入氧气培养
21.自养型生物一定含有的细胞器是( & & )
A叶绿体 B中心体 C.核糖体 D线粒体
22.扁豆具有多种外皮性状,是由同一基因位点的多个不同基因控制的。将纯种不同性状的扁豆杂交得到F1,然后自交得到 F2,结果如下表。据表判断,不正确的是( & & )
A一株扁豆的外皮性状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B光面扁豆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C亲本麻面A 和斑点B 杂交后代全为麻面A D控制斑点A 和B 的基因是共显性关系
23.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其性染色体如右图所示。X 和Y 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区(Ⅱ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区(Ⅰ、Ⅲ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X、Y 的大小、形状不同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B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Ⅱ片段 CⅠ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蝇中概率高 DⅢ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雄蝇中表现
24.将蚕豆根尖置于含放射性3H 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取出根尖,移至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两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在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细胞周期取样,检测中期细胞染色体上的放射性分布。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
A第一个细胞周期中的染色体均如甲所示 B第二个细胞周期中的染色体均如乙所示 C第三个细胞周期中1/4 的染色体如丙所示 D图丙所示染色体仅出现在第三个细胞周期
25.有关DNA 聚合酶与RNA 聚合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均以DNA 的两条链作为模板 B均可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 C均以氨基酸作为基本组成单位 D催化生成的产物不相同
26.由于细胞中一条14 号和一条21 号染色体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不含重要基因的短片段在细胞分裂中丢失(如图甲),导致某女子的l4 号和2l 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意一极。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
A该女子体细胞中只有45 条染色体但表现型可能正常 BDNA 的断裂、错接是形成这种异常染色体的根本原因 C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女子可产生6 种不同配子 D该女子与正常男子婚配没有生育21 - 三体综合征患儿的风险
27.右图中神经元 a、b 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 c 能释放脑啡肽,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下列相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 & &)
Aa 神经元的递质释放受a、c 两个神经元控制 B乙酰胆碱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C脑啡肽的释放会引起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Da、c 神经元均通过胞吐方式释放递质
28.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会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侵染过程需要经过特异性识别 B会降低细胞免疫但不影响体液免疫 C不会降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D可以在人体内环境中复制增殖
29.科研人员对某岛屿连续两年社鼠种群的数量和性比(♀:♂)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
A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获取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 C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环境中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 D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性比(♀:♂)利于种群密度恢复
30.下列与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B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 D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基本相同
31.线粒体是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细胞器。为研究蛋白B 对家蚕细胞凋亡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1)细胞色素c 是线粒体内膜上的重要电子传递体,参与有氧呼吸第_________阶段的生化反应。细胞受到凋亡信号的作用后,线粒体膜上的非特异性通道打开,引起线粒体膜的_________性发生改变,线粒体膜两侧_________的分布发生变化,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或消失,使得细胞色素c 释放出来,引发细胞凋亡。(2)用生物碱H 处理悬浮培养的家蚕细胞,处理不同时间后,用凝胶电泳方法测定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色素c 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①由于细胞中微管蛋白的表达量_________,在实验中可作为标准物质,以校准和消除由于细胞培养操作、细胞取样量和细胞色素c 的_________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据图分析,正常细胞的细胞溶胶中_________检测到细胞色素c,由_________判断,随着生物碱H 处理时间延长,细胞色素c 逐渐释放到细胞溶胶中。(3)为研究蛋白B 的功能,科研人员构建蛋白B 基因过量表达载体和蛋白B 基因表达干扰载体,导入悬浮培养的家蚕细胞中,用_________处理转基因家蚕细胞,检测到过量表达蛋白B 的细胞溶胶中细胞色素c 的释放量减少,抑制蛋白B 基因表达的细胞溶胶中细胞色素c 的释放量显著增加,推测蛋白B_________。
分值: 10分
32.为研究大肠杆菌乳糖代谢过程中lac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1)在加入乳糖和去掉乳糖条件下,检测培养的大肠杆菌细胞中lac mRNA 和-- 半乳糖苷酶的含量,得到右图所示结果。①乳糖属于糖类中的_______糖,细胞内的- 半乳糖苷酶可将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②据图可知,加入乳糖时,lac 基因才会启动_______,- 半乳糖苷酶随即增加。去掉乳糖后,lac mRNA 含量立即下降,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同时- 半乳糖苷酶含量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稳定,其原因是- 半乳糖苷酶__________。(2)为了证实乳糖的作用是诱导新的- 半乳糖苷酶合成而不是将细胞内已存在的酶前体转化为有活性的酶,科研人员将大肠杆菌放入含35S 标记的氨基酸但无乳糖的培养基中繁殖多代,之后将这些细菌转移到____培养基中培养,加入乳糖后,分离、检测新合成的- 半乳糖苷酶,若这些酶____放射性,则证明是诱导合成的。(3)科研人员发现一种lac 基因突变型大肠杆菌能产生- 半乳糖苷酶,但不能在以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他们在野生型和突变型细菌培养基中添加放射性标记的乳糖,发现野生型在乳糖诱导后会摄取乳糖,而突变型菌几乎不能。据此推测乳糖还能够诱导野生型菌产生某种蛋白X,蛋白X 的功能是_________。(4)由上述实验推测,只有当乳糖存在时,________酶与lac 基因的启动子结合,诱导lac 基因表达,从而诱导__________的合成。这种机制使微生物在有底物存在时才合成相关酶,从而减少了细胞内_________的浪费。
分值: 10分
33.科研人员研究6 - BA(一种植物激素)对拟南芥根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拟南芥种植在含有不同浓度6 - BA 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测量植株主根、侧根长度,结果如右图。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浓度范围的6 - BA 对根生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2)科研人员利用两个转基因拟南芥株系,进一步研究6 - BA 对主根作用的机制。株系I 和Ⅱ中转入的表达载体上,GUS 基因分别与M 或N 基因的启动子(启动基因表达的DNA 序列)连接在一起,基因及相关描述见下表。&将两个株系分别培养在基本培养基和含6 - BA 的基本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主根根尖的染色结果如右图。①株系I 的根尖细胞中,GUS 基因功能是作为________的报告基因。据图分析,株系I 根尖上着色较深的部分为主根根尖的_________区,B 与A 的结果相比,说明6 - BA 对主根的作用为_________。②株系Ⅱ的GUS 基因表达反映出根尖对________信号的响应状况,C、D 的结果表明6 – BA________。(3)为验证“6 - BA 对侧根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研究者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及实验结果是______(填字母)。a.株系I &b.株系Ⅱ c.基本培养基 d.含6 - BA 的培养基e.着色浅于对照组 f.着色深于对照组 g.着色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4)由以上实验结果还可以对拟南芥组织培养时,_________生长素/细胞分裂的比例,有利于愈伤组织生根这一事实作出解释。
34.科研人员以大鼠神经元为材料,研究细胞外ATP 对突触传递的作用。(1)在突触前神经元上给予一个电刺激时,产生_______传至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2)Glu 是大鼠神经元的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分别用Glu 受体抑制剂、ATP处理离体培养的大鼠神经元,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1 所示。实验结果表明,ATP 对突触传递产生__________。(3)科研人员用Glu 和Glu+ ATP 分别处理突触后神经元,检测发现两组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无差异。由此推测ATP 对突触___(结构)没有直接的作用。(4)科研人员给予突触前神经元细胞一个电刺激时,能够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的开放,Ca2+流入细胞,使_______与__________融合,递质释放。由图2所示实验结果分析,ATP 能够____。(5)综合上述结果推测,ATP 对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 &
35.小叶章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入侵某苔原生态系统形成斑块。科研人员采用样方法对小叶章入侵斑块进行群落调查,结果如下表。&(1)调查时,科研人员要在小叶章入侵斑块__________选择若干个1m×1m的样方,统计样方内的植物______、株数、高度等信息,通过记名计算统计出整个群落中植物的__________。以相邻的本地牛皮杜鹃群落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2)随着入侵程度的加深,灌木逐渐消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明显____________,植株的高度__________。(3)小叶章不同入侵程度下,群落的_________空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小叶章入侵会使群落发生演替,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____。
36.棉铃虫的Bt 毒蛋白抗性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为研究抗虫棉种植区中棉铃虫Bt 毒蛋白抗性基因频率的变化,科研人员连续三年将实验室饲养的纯合抗性雌虫与在田间随机捕捉到的雄虫单对杂交,随后单独孵化雌虫所产的全部卵,得到单雌系。孵化过程中用Bt 毒蛋白基因高表达的棉叶饲喂单雌系幼虫5 天,检测幼虫体质量,结果如右图所示。(1)科研人员将饲喂5 天后存活的幼虫达到虫体质量≥0.6mg 的单雌系定义为抗性单雌系,由抗性基因遗传规律分析,理论上抗性单雌系中的幼虫是抗性基因的_________(填“纯合子”、“杂合子”或“纯合子及杂合子”)。幼虫体质量为0mg,表明该单雌系的幼虫全部死亡,推测其父本__________。(2)统计2012 年的实验结果可知,抗性单雌系占所有单雌系的百分比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1 位),该百分比明显高于2010 年,推测田间棉铃虫种群的抗性基因________高于2010 年。(3)通常在田间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棉或其他作物,该做法能使棉铃虫种群______________。
37.黑腹果蝇的灰体(B)对黑体(b)是显性,长翅(D)对残翅(d)是显性。科研人员用灰体长翅(BBDD)和黑体残翅(bbdd)果蝇杂交,F1 个体均为灰体长翅。(1)科研人员用F1 果蝇进行下列两种方式杂交时,得到了不同的结果。&①由实验结果可推断,B/b 和D/d 基因在__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且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②两组实验杂交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是:F1____果蝇在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______发生了片段交换,发生这种交换的原始生殖细胞所占的比例为____。(2)科研人员得到了隐性纯系小翅果蝇,用这种果蝇与纯系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对其基因遗传进行研究。①根据实验________的F1 结果可知,控制小翅的等位基因M/m 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实验三中F2 代果蝇长翅:小翅:残翅的比例为_________,说明果蝇翅形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②实验三中纯系亲本的基因型是分别为__________;实验四中F2 长翅、小翅和残翅的基因型分别有________种。
分值: 11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状腺血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