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脉瘀滞,阳气肝阳上亢脉络瘀阻证是什么意思

糖尿病“因虚致瘀”的治疗+糖尿病疗法参考+朱良春药食合用治疗糖尿病+ 降糖药作用机制+名医.治糖尿病.案例-疾病防治-就爱阅读网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糖尿病“因虚致瘀”的治疗+糖尿病疗法参考+朱良春药食合用治疗糖尿病+ 降糖药作用机制+名医.治糖尿病.案例
糖尿病“因虚致瘀”的治疗+糖尿病疗法参考+朱良春药食合用治疗糖尿病+ 降糖药作用机制+名医.治糖尿病.案例
糖尿病“因虚致瘀”的治疗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李老认为,本病是多种病因聚合而成,易伴发其他病证,就一般而言,阴虚内燥,气虚血瘀为其病理特点,故其始则为“消渴”实证,其变则属“虚损”范畴。本病的病因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伤过度等诸多因素有关。嗜食肥甘则脾胃蕴热,情志失调则肝火内炽,劳伤过度则肾阴虚损。以上诸因均可形成上灼肺津,中耗胃液,下劫肾阴之变,最终形成阴虚内燥,气虚血瘀的基本病理改变。胃热肺燥则多食渴饮;肾虚津液不摄则多尿、尿甜、消瘦;气虚血瘀既久,三焦失其决渎,脾气失其运化,内湿因之而生。此时,则见口渴不显、食欲不佳、小便短少、大便稀塘或燥结诸症。&故强调认识本病应掌握五个要点:一是明确本病是多种病因聚合而成的综合病证;二是本病初期多以阴津亏损为本,肺胃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三是“热甚则食气”,故初起即见气虚之证,并由气虚不运而产生挟瘀挟湿;四是本病中后期由于阴损气耗,多为气阴两伤及阴阳俱虚的病理。改变;五是多兼瘀滞之症,气虚不运,致血行不畅而留瘀,而津液亏损亦可失润成瘀,两者即所谓“因虚致瘀”,阴虚燥热,可灼血成瘀,此所谓“因实致瘀”也。本病至血瘀阶段,常为气受血阻不能输布水律,或加重消渴,或津滞为湿。故后期易出现多种因脉络瘀阻所致的挟瘀挟湿诸症。糖尿病病因复杂,患者往往多食、多饮、多尿、消渴、乏力、骚痒、肢体麻木等多种症状同时存在,又多兼瘀挟湿之证,若纯清热滋明,则阳气易受伐;纯温补益气,则阴津易耗散。根据上述特点,李老将本病分为4型论治,活血燥湿之药,则根据不同情况随证加入。1.中焦湿热,气阴耗伤,用清热燥湿,益气养阴法。症见消谷善饥,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或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燥湿,益气养阴,使湿热分消,气阴得滋。处方:地骨皮50—100g& 僵蚕30g& 丹参30g& 玉竹30g& 天花粉30g& 淮山药30g& 苍术30g& 黄拍30g& 知母30g& 红参10g&2.热甚律伤,气虚血瘀,用清热泻火,益气生律法。症见身热心烦,大饥大渴,小便频数,气息促急,舌红、苔薄黄燥,脉滑大而数。治以清热泻火,益气生律法,使火热去而气津不耗。处方:地骨皮50g& 石膏50g& 红参10g 玉竹30g& 天花粉30g& 淮山药30g& 僵蚕l0g& 丹参30g& 知母30g& 玄参30g.3.气阴两虚,燥热血瘀,用益气养阴,清热化瘀法。症见食少尿多,渴欲饮水,气息短促,语音低微。倦怠乏力,五心烦热,舌黯红、无苔。脉沉细数。此型多见于糖尿病中后期,治以益气养阴,清热化瘀,使气阴复,虚热去,瘀滞行。处方:红参l0g& 山萸肉l5g& 玉竹30g& 黄精30g& 枸杞子30g& 丹参30g& 天花粉30g& 僵蚕30g& 地骨皮50g4.阴阳气虚,兼瘀挟湿,治以扶正固本,活血利水。本型多见于后期患者,其临床表现多见食少、乏味,小便次多,量少,口渴欲饮,饮量不多,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形寒怕冷,面白无华,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四肢不温;酸楚麻木,面浮肢肿,便溏或燥结。舌淡胖、苔薄白或花剥,脉沉细或细数无力。治以扶正固本,活血利水,使阳复本固,气阴得滋,瘀散水去。处方:红参10g& 淫羊藿15g& 泽泻15g& 五味子6g& 胡芦巴30g& 地骨皮30g& 丹参30g& 益母草30g& 玉竹30g& 淮山药30g& 枸杞子30g& 天花粉30g以上4型,均以地骨皮、红参、玉竹、花粉、淮山药、丹参等为基本方。方中地骨皮甘寒清润,以育真阴而不伤元阳见长。《圣济总录》记载地骨皮饮可治消渴日夜饮水不止。《本经》谓其:& “主五内邪热,热中消渴。”《本草新编》言其:“凉血、凉骨、益肾、生髓,因此通治三消,实非他药可及。”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骨皮有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故为本方之君,李老每用至60—120g。而“热甚则食气”,故辅以人参、淮山药补中益气,玉竹、天花粉清热生津,则阴阳有既济之妙。且玉竹对“胃火炽盛,燥渴消谷,多食易饥者,尤有捷效”。& (《本草正义》)天花粉“退五脏郁热……,以补药而治虚渴,以凉药而治火渴,以气药而治郁渴,以血药而治烦渴,乃治渴之要药也。”(《本草汇言》)由于本病多兼瘀滞之证,经脉瘀滞则津不上承而渴,故用丹参、僵蚕化瘀通络为佐使。在此基础上,再依据不同证型配入燥湿清热,清热泻火,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品,故获良效。除药物治疗外,李老尤其重视患者的饮食控制,主张减滋味,忌肥甘,食以清淡,不可过饱;并推祟隋巢元方提出的导引和散步是治疗消渴的“良药”,主张患者选择散步、健身跑、练太极拳等中等强度的耐力型体育活动,以及保持安静乐观的情绪。例1:李某,女,48岁。日初诊。患者8个月前始感头晕,乏力,口渴,善食易饥,曾住院治疗2个月末见好转。近1月来病情加重,口渴而饮水量多,小便多而混浊,大便秘结。舌暗红、苔薄黄少律,脉滑数。查空腹血糖14.3mmo1/L(258mg/d1),血压21.3/14.7kPa(160/110mmHg)。诊为糖尿病。证属中焦湿热,气阴两伤。治以清热燥湿,益气养阴。处方:地骨皮30g& 丹参30g& 玉竹30g& 天花粉30g 苍术30g& 淮山药30g& 知母30g& 玄参30g& 黄柏15g& 僵蚕15g& 红参10g,水煎服,2日1剂,连服10剂,嘱远房事,慎饮食,畅情志,适劳逸。2月2日二诊:药后诸症明显好转,复查空腹血糖5.3mmo1/L(96mg/d1),属原方常服,以巩固疗效。例2:夏某,男,62岁。日初诊。患者2年前觉口微渴,饮水增多,末引起注意。2个月后口渴加重,饮食增多,小便多而混浊,身体日渐消瘦。查空腹血糖16.8mmol/l(302mg/d1),尿糖(十十十十)。诊为糖尿病。曾服消渴九、优降糖、等,血糖时升时降。近2个月来食少乏味,小便次多量少,口渴欲饮,饮水量不多,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四肢不温,酸痛麻木,下胶微肿,五心烦热,便溏,1日2—3次。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7月5日查空腹血糖14.6mmo/l(263mg/d1),尿糖(十十)。证属阴阳气虚,兼瘀挟湿。治以温阳益气,滋阴清热,活血燥湿。处方:&红参10g& 北五味子6g& 淫羊藿15g& 泽泻15g& 胡芦巴30g& 地骨皮30g& 丹参30g& 玉竹30g& 山药30g 天花粉30g& 枸杞子30g& 木瓜30g,& l0剂,水煎服,2日1剂。嘱节制饮食,调畅情志,注意活动。&31日二诊:药后诸症好转,惟轻度口渴,下肢仍酸痛麻木,嘱原方常服。糖尿病疗法参考病食疗猪胰(鸡、鸭胰均可)7具,切碎煮熟,加蜂蜜500g,文火熬膏,每服15g,日服3次,治阴阳两虚证中医内科学-王永炎、鲁兆麟 生萝卜捣汁饮用,或用萝卜汁煮粥食之,治湿热中阻之消渴症中医内科学-王永炎、鲁兆麟 菠根银耳汤:鲜菠菜根150克,银耳30克,同放锅中,加水煮半小时即可,食银耳,喝汤,每日1次,连续1周中华养生药膳大全-王维 酸烧南瓜:南瓜1000g,大茴香、蒜、香油适量,盐少许,南瓜炒七成熟,放调料加水,中火熬至南瓜软,加盐即可中华养生药膳大全-王维按摩暂无 拔罐暂无 刮痧按序刮痧脊背部、腰部的膀胱经膏肓、脾俞、三焦俞、肾俞,腹部任脉中脘、水分、气海,手腕背侧阳池,小腿前侧胃经足三里,小腿内侧脾经三阴交中国现代刮痧教程-孔垂成耳穴耳穴主穴糖尿病点、胰、耳中、内分泌、丘脑、三焦、皮质下,配穴肾、膀胱、肝、脾,口渴加渴点,易饥加饥点,多尿加膀胱、尿道,皮肤瘙痒加过敏区、相应部位,四肢麻木加相应部位,两侧交替,每日按压3-5次,3-5日一换,10次一疗程轻轻松松学耳穴疗法-张弘X型耳穴+X型:取双侧耳穴:肾、胰胆、膀胱、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脑点、枕、眼,用火柴棒各压2分钟,后再压肾、胰胆2分钟,每天一次;双手双脚取双肾穴、双命门穴,用火柴棒压,每穴3-4分钟,双阴陵泉双三阴交每穴指压7-8分钟,每天一次;捏脊,从下至发际,一天一次,一次五遍人体X型平衡法-周尔晋艾灸艾灸肺俞、脾俞、大椎、神阙、足三里、关元各20-40分钟,10天为1疗程,中间隔3-5天,3个疗程可见理想疗效灸除百病-单桂敏 艾灸胰俞、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肺热加鱼际,脾胃郁热加中脘,肾气不足加关元中医灸疗集要-徐冠军 艾灸痞根(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胃管下俞(第八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双穴各灸3-5壮艾灸养生祛病法-漆浩针灸针灸肺俞、肝俞、脾俞、肾俞、廉泉、中脘、关元、太渊、神门、三阴交、然谷,隔日,中刺激,每日艾灸命门、关元中医灸疗集要-徐冠军中药玉米须30克 女贞子30克 菊花6克 鲜桑叶6克(或干桑叶3克)用法:先把鲜桑叶撕碎,再把玉米须、菊花和女贞子放入锅内,用中火煮沸,再用小火煮25分钟,荜出汤汁,玉贞降糖茶就做好了。口味回甘。功效:清肺热、止烦渴。食法:每天代茶饮。视复查结果减药。经验方-聂晓萍老师 玉泉丸、消渴丸、牛黄清胃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中医内科学-王永炎、鲁兆麟&糖尿病也并不可怕,还需要从改善饮食和调整生活规律以除根本。朱良春药食合用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历代医家多认为其病位在肺、脾、肾。或囿于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有“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之说。教授指出“糖尿病久治不愈者,其病机演变结果多为气阴两虚,瘀阻脉络”,又云“阳虚或湿热者亦不鲜见”。&&&&&&& 朱师深悟《内经》“阴平阳秘”之意,主张着眼“调理肝脾,益气养阴,和血通脉”。自拟“斛乌合剂”。药用川石斛、制首乌、制、大生地各15克,生、怀各30克,枸杞子、金樱子、、仙灵脾、丹参、各10克。随证加减,或配合食疗,治疗久治不愈之糖尿病,尤其是尿中有酮体者和胰岛素依赖型,多收满意疗效,今选析如下。&&&&&&& 糖尿病人求治老中医者,多经中西药物治疗后,三多症状不明显,而尿糖、血糖高于正常范围。尤其是胰岛素依赖型之患者,久治不愈,燥热入血,血滞浊留,气阴两损,燥热不仅伤津伤血,而克伐正气(壮火食气)乃至气虚、阴虚。盖津亏液少则不能载血畅行经脉,致血行缓慢,乃至瘀阻脉络。气虚无力鼓动,脾虚运化失司,浊邪羁留,壅塞三焦,乃使气机升降失常,气血运行阻滞,体内各种代谢物质紊乱,痰瘀湿浊蓄积,即成西医所谓之酸性酮体。&&&&&&&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的病机是胰腺内外引起的能量代谢紊乱,即葡萄糖氧化供能的去路障碍和机体脏腑能量来源不足,以及脂类、蛋白质分解代谢异常。治疗重点应以疏通障碍和恢复受损器官的机能为主。此说恰和朱师主张的调理肝脾、益气养阴、和血通脉相吻合。肝疏泄太过和疏泄不及,均导致胰腺分泌机能紊乱,而变生糖尿病的各种症状。&&&&&&&胰岛素依赖型多见形体消瘦、神疲乏力、不耐劳累、心慌气短、懒言少动、头昏目眩、心烦少寐、多汗口干、肢体发麻或疼痛,腰膝酸软,脉多细弦带涩,舌多暗淡。这些与肝有密切关系的症状,说明糖尿病久治不愈者除与肺、脾(胃)、肾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外,与肝的功能失调有密切相关。如囿于肺、脾、肾机能失调,囿于“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之说,疗效终不甚理想。&&&&&& 清代名医刘鸿恩谓“诸病多生于肝,肝为五脏之贼,故五脏之中惟肝最难调理……,盖最能补肝,且能敛肝,用于阴分药中,功效甚大。凡虚不受补之证,用之尤宜,凡肝经病证,用之皆效”。故刘氏治疗消渴,创“四物汤”(、、生地、熟地、)上消加花粉,中消加去花粉,下消去加。&&&&&&& 朱师仿其意在自拟“斛乌合剂”中选用制首乌、枸杞养肝血补肝肾,平阴阳,用敛肝补肝平虚火,此乃配合治肝之明证。《》云:“首乌入通于肝,为阴中之阳药,故专入肝经以为益血祛风之用,其兼补肾者,亦因补肝而兼及也。”枸杞甘平,补阴助阳。“方中“石斛入脾而除虚热,入肾而涩元气”。朱师调理肝脾喜用石斛强阴,甘淡健脾。其清养肺阴,能运清虚之气,而使肾阴上济、肺阴下输也。方中、亦益气健脾、养阴润肺固肾,金樱子涩精缩尿、固摄下元,丹参、和血通脉、除烦安神,且能润燥,、仙灵脾甘温补气、助阳升清,生地滋肾填精。通观全方立意,乃集甘凉培土、甘淡健脾、甘寒养阴、甘温益气,和血通脉,助阳扶正于一炉,且特别注重配合调理肝脾,其用药性味喜以甘、淡、平为主,甘温为辅,以甘淡、甘温代替辛热扶阳,以求阳用不衰。&&&&&& 临床体会如治疗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用药偏于阴寒,疗效终不甚理想,说明久病患者阳气不足,则精寒水冷,血凝为瘀,液聚为痰,废料潴积,即成尿中酮体。近代名医提出“壮者滋阴为宜,怯者扶阳为本”,这些观点专以治疗糖尿病酮症(胰岛素依赖型)而言,乃确有其实用价值。更妙在朱师临证活用,立意求新,吾辈仿效,受益匪浅。&&&&&& 朱师治疗糖尿病酮症内热或湿热偏盛型,均以汤方配合食疗,更能增加疗效,缩短疗程。笔者仿朱师之法曾治陈姓男,年届天命,患糖尿病3年,中西药物屡治少效,初诊前检验尿糖+++,空腹血糖200%毫克,尿酮阳性。症见头晕、乏力,口渴凉热均饮,口苦,时有泛恶,心烦失眠,腰酸溺浊,大便黏有时溏,唇红、苔黄微腻,脉细滑数,证属气阴两虚,内热偏盛,瘀阻脉络。投“斛乌合剂”原方60剂,每日煎服一剂。另处食谱,早餐稀饭或面条二两,炒腰花做菜。午餐为荞麦面2~3两(吃法随意可变),蚌肉、苦瓜适量做菜,晚餐同午餐。配合食疗服药60剂后,诸症基本消失,检验尿糖、血糖正常,尿酮阴性,唯夜寐不安,或夜难入睡,嘱以原方配合食疗一剂分两日服,每日晚饭前加服蜂皇浆、纯蜂蜜各一小匙,又守服两个月,一切正常,体重增加,嘱以“六味丸”用一味汤送服以巩固,追访无复发。&&&&&&&荞麦性味甘凉,入脾、胃、大肠经,《随息居饮食谱》云:“荞麦罗面煮食,开胃宽肠,益气力,炼渣秽,磨积滞。”经现代药理检验,富含 10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1、B2,维生素E和叶绿素,还含铬、矾等微量原素,长期食用有降脂降糖作用。&&&&&&&苦瓜性味甘苦寒凉,入肠胃经,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作用。&&&&&&&蚌肉性味甘咸寒,入心肺膀胱经,有清热滋阴、止渴利尿作用,《本草拾遗》谓有明目、除湿、止消渴之功。&&&&&&&蜂皇浆 (蜂乳)能降低血糖,更妙在能调和阴阳,消除烦恼治失眠,用食疗配合汤药,经济实惠、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且颇能提高疗效。&&&&&&& 仿朱师之法曾治一邓姓妇,年过天命,患糖尿病3年,因误治,近年来已成胰岛素依赖型,但血糖越治越高,曾高达350毫克%以上,体力日渐衰弱,神困、食减,时多恐惧,不寐或多梦,饮水少尿浊多,尤夜尿多且清长,腰骶酸痛,形瘦气短,便溏。舌红苔白,脉沉细偏数。此乃肾气不足,下元亏虚,温煦固摄无权。盖阳衰则气虚,阳不帅阴,则水不化气,故饮少尿多。法当温阳益肾而散津,方拟“金匮肾气丸”加减配合食疗。&&&&&&& 药用制附片10克,3克,生熟地各12克,怀、山萸肉、生晒参、仙灵脾各15克,生30克,酸枣仁、、、生各10克。日一剂,水煎服。另嘱配合食疗,早餐稀饭或面条二两,炒腰花做菜。中晚餐“兔肉杞子汤”当饭(净兔肉250克,杞子15克,羊腰或猪腰200克共炖烂,为一日量)。禁食大米饭,如食量不够,可食少量玉米面包,也可食少量鲜。患者服汤药配合食疗,两个月后复诊,诉诸症基本消失,血糖、尿糖正常,身体状况已恢复到患病前光景,胰岛素已递减至停用,嘱以汤送“金匮肾气丸”和“六味丸”守服一年以巩固疗效。兔肉性味辛平无毒,入脾胃经,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滋阴助阳之功。《增补》云“兔肉治消渴”,临床体会确有疗效。&&&&&&& 朱师临床经验证明,治疗糖尿病除辨证用药和辨证配合食疗外,务必戒郁怒,慎饮食,远房欲,禁食多糖、多脂之品,水果,饮料,果奶,以及炙、炒、炸食物,但不提倡严格节食。可采用少量多餐法,食量以食后舒适为度,以不减轻体重为标准,此乃促进胰岛功能恢复的积极措施。治肝舒脾,恢复脾胃健运之功,则气机升降复常,即能消除三焦代谢障碍。中医的祛邪、纠偏、疏利、安脏、调和等法,均属因势利导,这和刻板的控制饮食、死守成法不可同日而语,亦是中医治疗痼疾的优势。久病痼疾,百孔千疮,用药难以面面顾到,只可治其体,正足体复病邪自去。如“病”其表现千奇百怪,全身查不出什么病,但患者主诉则全身是病,如囿于主诉繁多,用药很难下手。这和糖尿病的久治不愈,乃至阴阳两虚一样,均要考虑治其体,结合治其病,朱师的汤药配合食疗治疗糖尿病的立意之新就在于此。&降糖药作用机制&&&& 1.“消渴失治,阴津耗损,阴损及阳”为主要病理  消渴病肾病必从消渴病发展而来。临床以糖尿病症状加和(或)为主要表现。消渴之病,本系阴虚燥热,若迁延日久,治不得法,或失治误治,则阴津愈耗,阴伤耗气,阴损及阳是其基本的病理机转和发展趋势。且消渴病多禀赋亏损,《灵枢.五变》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而“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若肾阴不足,肝失所养,常致肝肾阴虚,阴虚火旺之证;阴伤不止,同时耗气,则成气阴两伤之候;气虚失摄,精微外泄,则出现尿浊;久则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精微外泄增多,水湿气化不利,水液潴留,泛溢肌肤,从而尿浊浮肿并见;若病情继续发展,肾体劳衰,肾气失司,气血俱伤,血脉瘀阻,浊毒内停,则诸证迭起,最终导致肾气衰败,五脏受损,三焦阻滞,升降失常,水湿浊毒泛滥,转为气机逆乱之“关格”、“肾衰”。  2.“虚多实少,补虚为主,泻实为辅”为辨治原则  糖尿病肾病多发生于消渴病的中后期,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据笔者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其阴多虚,且阴虚气耗,甚则阴损及阳,燥热或湿毒之邪亦多兼见之,总之以虚证多见,虚多邪少。故治疗多以补虚为主,泻实为辅。临床当根据不同的病程阶段,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糖尿病肾病早期,多为气阴两虚,燥热夹瘀证,多见神疲乏力,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烦渴多饮,多食,尿频清长,腰酸乏力,舌质暗红苔干,脉细稍数,治宜滋阴益气,清热活血,用知柏地黄汤加丹参、桃仁等;如系肝肾阴虚,气虚夹瘀证,多见双目干涩,五心烦热,口干苦饮,腰酸腰痛,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益气活血,用左归饮或一贯煎或杞菊地黄丸加当归、丹参、鬼箭羽等;若系脾肾气虚,瘀浊内蕴证,多见其短气乏力,纳少腹胀,四肢不温,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舌体胖大,质淡齿痕,脉虚弱,治宜补益脾肾,益气活血,用济生肾气丸合四君子汤加当归、川芎等;若系脾肾阳虚,瘀浊内阻证,多见畏寒肢冷,少气懒言,口淡不渴,高度浮肿,脘腹胀满,时有呕吐,尿少,大结,舌淡胖,脉沉弦,治宜温肾利水,化瘀泄浊,用温脾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上述各证,均以正虚为主,邪实次之,故均以补益之法为主,祛邪为辅。  3.“肝脾肾同补,独重补肾;阴阳均补,偏重滋阴”为治疗要点  消渴病发病的病理关键当首责之于脾,脾为病变启动病位。主要由于患者嗜食肥甘厚味、烟酒炙煿,及劳倦内伤等,导致脾胃受损。而过度情志刺激,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消灼浸液,亦引发消渴。而“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失固摄封藏,精微外泄,日久精元流失,阴损及阳,水饮内聚,浊毒内生,而成为“关格”、“肾衰”之危候。故消渴病肾病多责之肝、脾、肾。治疗时当据证或偏补一脏,或二脏、三脏同补。但三脏之中,独重补肾,故临床多用六味地黄汤为主加味治疗,即体现治疗该病当以补肾为首务。但肾乃水火之脏,藏真阴而寓元阳,故治疗或补其阴,或助其阳,或阴阳并补,但临床偏重滋补其阴。上述所言知柏地黄汤、左归饮、一贯煎、杞菊地黄丸、济生肾气丸均是以滋补肾阴为主,即便是温补肾阳之金匮肾气丸亦是六味地黄汤加附桂而成,体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旨。  4.“结合西医研究成果,坚持活血化瘀抗凝”是重要治疗环节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是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微血管病变,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抗凝、改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是其主要治疗原则。中医学认为,消渴病日久,必然元气大伤,气阴两虚,气虚则运血无力,阴虚者血行艰涩而成久病及肾,久病入络之血瘀证候。近年迅速发展的各项检测手段,有利于从微观角度对瘀血证作出判断,如凝血、抗凝、纤溶、血小板功能和流变学检查等。治疗当补攻并行,驱邪当注意除湿、清热、化浊、解毒,我们认为尤其要重视活血化瘀原则在该病治疗中的应用。因补益之品多有壅满胀腻之弊,故治疗糖尿病肾病在补益气血阴阳,或补养肝脾肾等脏的同时,当配以活血祛瘀药物,既可使补益药物活泼畅荣,而无壅腻之弊,又能使补益之力得以充分发挥。常用药物有当归、丹参、丹皮、川芎、桃仁、红花、田三七、赤芍、郁金、地龙、水蛭、三棱、莪术、酒大黄、毛冬青、益母草、鬼箭羽等。治疗糖尿病肾病时将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可使益气养阴温阳药物之疗效相得益彰。  典型病例  吴某,男,68岁,退休干部,2005年10月初诊,患糖尿病十余年,长期服西药降糖药治疗,现“三多”症状已不明显。近一年来反复出现下肢水肿,重时按之凹陷没指,甚则行走困难,夜尿频,量少不利,足趾麻木,间有针刺感,伴见畏寒肢冷、气短乏力、精神不振,少言淡漠、腰酸膝软、纳食尚可、舌边齿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血压:130/80mmHg,化验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4.8g,素氮6.50mmol/L,血肌酐180μmmol/l,总胆固醇7.60mmol/l,空腹血糖8.7mmol/L,血清总蛋白70.4mmol/L,白蛋白40.2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辨为阴阳两虚,兼气虚血瘀证。治法拟温肾益气,滋阴化瘀,利水消肿,方以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片6g,肉桂5g,仙灵脾15g,巴戟天10g,首乌15g,黄精15g,熟地15g,黄芪30g,淮山药30g,茯苓30g,泽兰15g,车前子30g,芡实15g,益智仁15g,丹参15g,鬼箭羽15g。每日一剂,配合西药拜糖平50mg,每日三次,蒙诺4mg,每日一次,及金水宝等,服药7剂后,诸症即见明显改善,随症稍有加减,共服二十余剂,诸症悉除。复查尿蛋白+,血糖6.2mmol/L,血肌酐130μmol/L,目前仍在门诊随诊及治疗中。  按该病证属阴阳两虚,兼气虚血瘀,故治疗用金匮肾气丸加味治疗。方中加黄精则滋阴之力添,加黄芪则益气之力增,加仙灵脾、巴戟天则助阳之力尤著且无温燥伤阴之嫌,加芡实、益知仁有益肾固涩之效而无恋邪之弊,更加泽兰、丹参、鬼箭羽活血利水,化瘀抗凝。全方滋阴温阳,补肾益气,化瘀利水,邪正兼顾,标本兼治,故临床症状很快消除,各项实验室指标也大有改善,收效良佳。  临证中尚需注意,糖尿病肾病虚多邪少,但湿、热、瘀、水、毒等标实之邪在各期中均可夹见,阶段不同,主次不等,程度各异。早期以热、瘀、湿等为主,在治疗中多选用黄连、知母、牛蒡子、半枝莲等;活血化瘀则多选用川芎、赤芍、丹参、益母草、鬼箭羽、泽兰等;中后期水饮、浊毒渐成主要矛盾,利水多用茯苓、猪苓、车前子、冬葵子,尤可选用有双效作用的黑豆健脾利水,泽兰、王不留行化瘀利水,桑寄生补肾利水等;祛湿浊毒邪则选用土茯苓、虎杖、生大黄、茵陈、蒲公英、苏叶等。尿中蛋白为水谷精微化生,大量蛋白从尿中排泄,正气日益耗损,脾肾更见亏虚,遂形成恶性循环。故如何尽量减蛋白量也是糖尿病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可酌情选加萆薢、芡实、益智仁、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玉米须等,选药得当,疗效尤佳。名医.治糖尿病.案例一、郭正杰中医辨证治糖尿病方治糖尿病(脾肾两虚)方处方:熟地、山药、黄芪、扁豆各20克,山茱萸、党参、葛根、白术各12克,当归、肉苁蓉、茯苓各10 克,甘草5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健脾益肾。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型。症见口渴多饮,小便量多,腰膝酸软,肢冷,气短懒言,身倦,腹胀便溏,伴浮肿,舌淡苔白润,脉沉细。创方者:郭正杰治糖尿病(阴虚毒蕴)方处方:玄参、麦冬、生地、天花粉、连翘、野菊花、蒲公英各15克,金银花20克,丹皮、竹叶、白薇各 10克,黄连、甘草各5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泄热滋阴,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阴虚毒蕴型多饮、多尿、多食不显著,化验空腹血糖较高,并发多发性疖肿,伴心烦失眠,潮热,舌红苔黄,脉洪或数。创方者:郭正杰治糖尿病(阴虚肝郁)方处方:熟地、山药、生地、麦冬、白芍各15克,白术、丹参、山茱萸、茯苓、当归、柴胡各10克,薄荷、甘草各5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滋阴生津,舒肝解郁。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阴虚肝郁型。临床症见多饮而渴不止,或多食而善饥,或尿多而味甘,口苦咽干舌燥,心情不畅,两胁胀痛,嗳气脘满,舌红少苔,脉弦数或细数。创方者:郭正杰治糖尿病(血瘀气滞)方处方:柴胡、当归、桃仁、丹参、天花粉、赤芍各 10克,生地、葛根、麦冬各15克,甲珠、红花、甘草各 5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行气活血。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血瘀气滞型。症见口渴欲饮,多食易饥,或小便量多而混浊,伴头痛,胸痛,胁痛,舌淡紫黯,脉沉涩或沉滞。&二、北京市西城区民政中医门诊部&副主任医师&&&曹淑芬献方淡竹叶生津止渴 治糖尿病&&& 淡竹叶,清心除烦之妙药。夏日以之煎水代茶,可消暑热,宁心神。治疗妊娠五六月心惊胆怯、虚烦而渴的子烦证,余常用《证治准绳》中的竹叶汤,颇有效验。方用:人参、麦冬、茯苓、黄芩各5克,淡竹叶10片。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方中用竹叶清心除烦,用黄芩泻火安胎,用麦冬生津止渴,用人参补气扶正。清补结合,标本同治,收效甚良。&&& 淡竹叶,生津止渴之佳品。治疗糖尿病因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者,余常用《医宗金鉴》中的竹叶黄芪汤。方用:淡竹叶、生地黄、黄芪、麦冬、当归、川芎、黄芩、甘草、芍药、人参、半夏各15克,生石膏30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本方即张仲景竹叶石膏汤加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芪、黄芩而成。“人参、黄芪、甘草,治烦热之圣药,是补中有泻矣。且地黄之甘寒,泻心肾之火,竹叶助芍药清肝胆之火,石膏佐芍药清脾胃之火,麦冬同黄芪清肺肠之火,则胃火不得独炽,而气血之得补可知,惟半夏一味,温中辛散,用之大寒剂中,欲其通阴阳之路也。”主要协同,补泻兼施,“寒之而不至损阳,温之而不至助火,扶正而邪却矣。”&知母治口渴多尿糖尿病&&& 知母与石膏相伍,善于清热除烦,如白虎汤,治疗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知母与黄柏相伍,善于滋阴降火。如知柏地黄丸,治疗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症。知母与贝母相伍,善于清肺化痰,如二母散,治疗肺燥咳嗽等症。知母与花粉相伍,善于滋阴润燥,如玉液汤,治疗消渴。治疗体质较虚、口渴多尿的糖尿病,余常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的玉液汤。方用:生山药30克,生黄芪、知母、葛根、五味子、天花粉15克,生鸡内金10克(研末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张锡纯说:“消渴之证,多由于元气不升,此方乃升元气以止渴也。方中以黄芪为主,得葛根能升元气,而又佐以山药、知母、花粉以大滋真阴,使之阳生而阴应,自有云行雨施之妙,用鸡内金者,因此证尿中皆含有糖质,用之以助脾胃强健,化饮食中糖质为津液也。用五味者,取其酸收之性,大能封固肾关,不使水饮急于下趋也。”使用时,余常加入红参、山茱萸、苍术,其效更彰。&三、中医药治疗治糖尿病并发全身瘙痒&&& 患者,高某,男,66岁,饮食失时,暴饮暴食以为常。患糖尿病12年余。曾服消渴丸、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空腹血糖波动在8.0mmo1/L左右。  日,出现头晕,口干渴而乏力,空腹血糖12.0mmo1/L。住院西医药治疗20天,症状有所控制,但继发全身瘙痒,皮肤颜色正常,无丘疹,上自头皮下至足尖等无处不痒,心烦不安,昼夜如此,难易入眠。曾输液抗过敏,口服西药均无良效。患者要求中医药治疗。  日来诊:患者精神尚好,神志清晰,语言自如,食欲尚可,因全身皮肤瘙痒而心烦不安,坐卧不宁。脉沉缓无力,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淡红,舌苔白薄微干。此乃久病阴伤,气阴不足,血虚化燥而致全身瘙痒。治宜益气生津,活血除风润燥。玉泉汤加味。  处方:甘葛根20克,麦冬15克,石斛15克,生地15克,太子参15克,百合20克,当归12克,红花10克,全虫10克,蜈蚣2条,僵蚕12克,蝉蜕15克,百部12克,升麻10克,苦参15克。水煎服,一日三煎三服,上方连服5剂症状明显好转,同上方继服5剂。  4月8日复诊:症状基本消失,余有会阴部瘙痒但能忍受,其他皮肤均趋于正常,效不更方,再以原方继服5剂。  4月14日复诊,全身皮肤瘙痒消失,但会阴部稍有痒感,近期空腹血糖仍持续7.6mmo1/L左右,其他无所苦,为避免复发,患者要求再服五剂以固疗效。总共服中药20剂,随访观察月余未见复发。  按玉泉汤是余将玉泉丸改为汤剂,汤剂是用水煎的液体,丸剂为固体,是以水加粘合剂而制成的丸剂,二者同性异名,因剂型不同,但它的作用相同。它来源于明代《古今医鉴》和清代《叶天士手集祕方》,其方组成有粉甘葛根、天花粉、生地、麦冬、五味子等。具有生津滋阴、润燥止渴、益气除烦的功效,主治肺胃阴不足之症。此患者久病伤阴致阴虚化燥,燥热郁滞于肌肤腠理之间不得外越,而在肌腠随营气窜乱,故而全身皮肤瘙痒难以忍受。治疗用玉泉汤生津滋阴润燥,配以太子参、百合,生津补肺气,敷布津液以清燥热而烦自除。久病多虚,久虚多瘀,瘀中必有滞,加当归、红花以活血中之瘀,血中之滞。全虫、僵蚕、蝉蜕镇静,清血中之燥热,除肌腠皮肤之风邪。《内经病机十九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者血也,血中郁热则瘙痒。用蝉蜕、升麻、百部、苦参除皮下瘀积之热毒,使皮肤瘙痒自除。&四、黄中柱消渴安主治糖尿病&&& 组成&&黄芪15克,天花粉30克,生地30克,怀山药30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知母15克,黄芩10克,丹参10克,云苓10克,大黄6克。  功能&&养阴润燥,益气止渴,清热生津。  主治&&消渴病。  用法&&水煎3次,每次取液150毫升。每日1剂,早、中、晚饭后分三次服(或当茶饮)。嘱患者调整心态,保持心态,平衡饮食,生活规律。  方解&&中医认为消渴的病因主要是体质太弱,身体阴虚火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累过度所致。病发部位以肺、胃、肾为主,而以肾亏为关键。方中天花粉、知母泻火生津;生地、丹参、黄芩清热生津,活血散瘀通络;云苓利水散湿;黄芪、太子参、怀山药补中益气,养阴生津,其中怀山药能健脾养阴,临床证实治消渴病有效,用量要大,一般用30~60克;麦冬、大黄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泻热。本方临床运用观察30多年,效果满意。  加减&&凡体弱肾阴虚亏者加西洋参、枸杞子、田七、桑螵蛸;口渴多饮,尿多,消渴者加玄参,麦冬、天花粉加量;气阴而虚,疲倦无力者,加白术、白芍,黄芪加量。  黄中柱,男,生于1937年,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西省第一批名老中医,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50多年,擅长治疗内科、妇科、儿科各种疑难、急危病症。发表学术论文99篇、科普文章199篇。&五、老中医能曼琪治糖尿病经验&&& 能曼琪,女,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 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i 任委员,广东省政协第七届常委,中国女医师协会理事。熊教授于仲景《伤寒杂病论》用力尤深,擅长糖尿病的诊治,开创了泻热逐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近年她又提出中医药治疗2 型糖尿病必须研究胰岛素抵抗的新观点,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就其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经验介绍如下。&&&&1.白虎加人参汤:知母18克,生石膏30克(碎,绵裹),炙甘草6克,粳米12克,生晒人参9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熊教授用以糖尿病初起之际或血糖控制不良时,病人常出现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口干舌燥,舌红苔黄等症,其中以口渴引饮为辨证要点,此为阳明胃腑燥热炽盛,热盛伤津耗气所致。&&&&&2.真武汤:茯苓、白芍、生姜、附 子(炮去皮,破八片)各9克,白术6 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熊教授认为糖尿病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蒸化气行水,水液聚于体内而出现水肿,即成糖尿病肾病。本证可见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全身浮肿,头眩心悸,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或白滑,脉沉迟弱。但以全身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迟弱为辨证要点。属中医 “水肿”范畴。遇此病证,熊教授主以真武汤,温阳化气行水。&&&&3.肾气丸:熟地24克,山药、山茱萸各12克,茯苓、泽泻、丹皮各9 克,桂枝、炮附子各3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熊教授认为消渴之病,以多尿为主症者,是为下消。因为肾阳虚衰,病人常有神疲倦怠,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四肢乏力,腰酸膝软,舌淡苔白,脉沉而弱等症,熊教授每用肾气丸温补肾阳,疗效卓著。&&&&4.五苓散加黄芪:黄芪、泽泻各 20克,猪苓(去皮)、白术、茯苓各12 克,桂枝(去皮)8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熊教授用之治疗糖尿病性神经原膀胱。本病早期,偶在生气着急时出现排尿间隔延长;中期病仍可出现尿流变弱,排尿费力,排尿时间延长,多次排尿后仍余沥不尽,甚则小便失禁;晚期可完全不排尿,导致尿潴留或尿路感染。这类病人多有数年或十几年以上的糖尿病史,同时可见少腹胀满,渴欲饮水,呕吐,舌淡苔白,脉浮等症。其中以小便不利,少腹胀满为辨证要点。治当益气通阳,化气利水,应及早使用五苓散加黄芪。&&&&5.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白芍、桂枝各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熊教授用本方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常出现肢体麻木疼痛,多呈对称性发作,尤以下肢为甚,由麻木,触电感,蚁爬感,继而刺痛,甚则可呈放射性,或牵扯性,或痉挛性作痛,多以夜间疼痛较剧。熊教授认为本病治疗,既要补气滋阴治其本,又要不忘活血通脉治其标,处方:桂枝、乳香、没药、苏木、红花、毛冬青各10克,煎水置温浸泡外洗。&&&&六、刘文峰:天津名医治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方&&& 处方:黄芪50克,白芍、白术各18克,当归、生地、桃仁、红花、全蝎各10克,清半夏、川芎、陈皮、茯苓、白芥子各15克。&&& 用法:冷水浸泡30分钟,急火煎开后改用文火煎30分钟,水煎两次,共取药液约400毫升,早晚饭后各服200毫升。&&& 加减:酌加引经药,如下肢麻木加牛膝,上肢麻木加桑枝;麻木甚者,酌加鹿角胶、鸡血藤、青风藤、络石藤、海风藤,以增养血通络之功;麻木兼见局部肤色紫暗者,酌加蜈蚣、水蛭,以增化瘀通络之力;肢麻冷痛者,酌加桂枝、制附片、五灵脂、没药,以温阳通脉化瘀止痛;麻木兼灼热刺痛者,是痰瘀化热之象,黄芪、白术、半夏减量,白芍易赤芍,酌加金银花、黄芩、地龙、玄参,以清热凉血,化瘀通络;麻木兼恶风者,酌加桂枝以和营卫;下肢麻木兼酸困沉重无力者,酌加牛膝、杜仲、薏苡仁,以益肾除湿;麻木兼下肢急痛疼者,加木瓜、山萸肉、牛膝、甘草,以酸甘化阴,养肝柔筋、缓急止痛。&&& 功效主治:益气化瘀,祛痰通络。主治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证属气虚痰瘀阻络型。表现为肢体麻木为主,气短乏力,舌苔白腻,舌质紫暗或淡暗,脉沉涩或沉弱。&&& 专家点评:方中以大剂量黄芪补脾肺之气,扶正以杜痰瘀之源,以增行血化痰之力为君;白术健脾祛湿,增脾运化为臣;桃红四物活血化瘀,陈皮、半夏、茯苓、白芥子、全蝎祛痰通络,合而去其痰瘀、通其经络,为佐药。诸药合用,益气化瘀,除痰通络,标本兼顾,以通为用,以通为荣,使气血流通,营卫和调,筋脉得养,收荣络除麻之功。七、李伟峰:糖尿病辨证治疗一则&&& 患者,男,42岁,农民。有糖尿病病史7年,服用西医降糖药物症状基本得到控制。两月前由于劳累,自觉疲乏无力,齿痛根浮,口渴多饮,食量、尿量均比过去明显增加,遂在本村诊所查空腹血糖13.2mmol/L,自行增加降血糖药物日用量1 周左右,效果不明显。其后服用当地某中医所配中药20余剂,效果不满意。因怕耽误农时,遂来就诊。刻—卜:面色晦黯,齿痛根浮,咽干舌燥,口渴多饮,夜尿频多,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下肢无力,形寒怕冷,阳痿早泄,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尺大。观前医所开之方,一派滋阴清热、益气生津之品,明显没有注意到症状矛盾之处,未考虑到阴虚日久,已现阳虚之象。诊断:消渴(阴损及阳,阴阳俱虚)治以温肾助阳,引火归元。&&& 方以十味地黄汤加减:生地黄 24克,山药12克,山茱萸肉12克,牡丹皮10 克,附子(先煎)9克,肉桂6克,白芍15克,玄参 15克,麦冬15克,巴戟天20克,鱼鳔20克,牛膝10克。水煎服,日1 剂,嘱其节房事,养精神。服药5剂,症状明显减轻,又续服上方加减 10余剂,诸证消其大半,化验空腹血糖5.62mmol/ L,尿糖(一),嘱其上方加味制丸药服2月。]年内随访,如有相应症状,即服上方所制丸药,后服过数次,再不用服,血糖控制良好。&&& 按:本例患者渴饮多尿,腰膝酸软,证属消渴病之下消。下消为患,多属肾阴不足,肾虚之中,当辨有火无火,一般而言,肾为水火相济之脏,阴虚则生内热,故下消阴虚火旺之证最为常见。该患者齿痛根浮,咽干舌燥,口渴多饮,五心烦热,一派火证之象,而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当属肾虚,肾虚而有火,阴虚火旺之辨证应明了,然初服药不效,自当斟酌为妥。察患者形寒怕冷,脉弦尺大,不合辨证,矛盾之处,便是藏奸之处,即是辨证之关键,当从此处立意。思及阴阳互根之理,患者病程日久,气随精耗,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俱虚。肾阳不足,命火式微,不能蒸腾气化,气不化水,故夜尿频多;水不上腾,上焦失润,故见口渴咽干;肾元疲惫,面乏神采,故见面色晦黯;腰为肾之外府,内不足则外不能充养,故见腰膝酸软;火不足则身不得温煦,故见形寒怕冷;肾阳不足,阳事不举,精关不摄,故见阳痿早泄;虚阳外越,戴阳上亢,故见齿痛根浮,五心烦热;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尺大乃肾阳不足之体征。由此可见,本病当属下消之变证,治以温肾助阳,引火归元,方以十味地黄汤加味,以六味地黄汤滋阴补肾,而去渗利之茯苓、泽泻,加附子、肉桂、巴戟天温肾助阳,蒸腾气化,阴中求阳,白芍养血敛阴,鱼鳔补肾养精,麦冬生津润燥,玄参除浮游之火,而用牛膝其下行之性引火归元。诸药合用,共奏水火相济,阴阳并补之功。八、印会河:治疗糖尿病的药方&&& 全国名老中医,教授,精通中医基础理论,勤于临床实践,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糖尿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消渴”病范畴,病因多由阴虚火亢,阳盛而气化太过,饮食入胃,消化极速,故出现 “消”的见症。印老主张治法以清热(泻火)与养阴为主,其拟有一治疗糖尿病的药方,临床使用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天冬、太子参、玄参、丹皮、知母、苍术、黛蛤散(青黛1克,海蛤粉9克,包煎)、黄柏各10克,麦冬、沙参、黄芩各12克,天花粉、生地、山药、黄芪各15克,生石膏30克(先煎),绿豆 120克。加减:大便燥结者加大黄6克,玄明粉3克(分次冲服),泻热存阴。功用:养阴清热,益气生津。&&& 适应证:糖尿病,中医辨证属脾胃阴虚内热型。主要症状:内热咽干,五心烦热,口咽干欲饮,消谷善饥,疲乏无力,时而汗出,身痒尿多,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 辨证要点:本证系脾胃阴虚滋生内热,耗阴伤津,故见口咽干欲饮,五心烦热;胃热则消谷善饥,肺热耗气则疲乏无力,内热迫津外出乃时而汗出,由于阳热盛,气化太过,故尿多,汗多表虚,邪毒入侵而致身痒,甚至发生疮肿&&& 验案:董某,男,49岁。患者自诉多尿十余天,伴多汗、口不渴、无饥饿感。有时头晕。有高血压病史一年多,大便较干,1-2天1次。检查:血压150/90毫米汞柱,空腹血糖8.3毫摩尔/L。尿糖(+),舌质红,舌苔黄腻而干,脉虚细。西医诊断:糖尿病。中医辨证:消渴(气阴两虚);治法:益气养阴,清热生津。&&& 处方:生黄芪、山药各30克,生地、黄柏、丹皮、沙参、地骨皮各15克,天冬、麦冬、苍术、知母各12克,玄参、五味子各10克,生石膏45克(先煎),绿豆100 克。7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二诊:药后尿量与汗均较前减少,惟午后轻微头晕,舌红苔少,脉虚细。上方已效,再服7剂。&&& 三诊:上方间断服用牛年多,尿频,口干均减轻。尿糖(一),舌红苔少,脉虚细。仍以益气养阴法,续观察。原方加青黛6克(包煎),海蛤粉15克(包煎),天花粉30克。7剂。每日1剂。&&& 四诊:上方服用1个月,尿多、汗多基本消失。空腹血糖及尿糖均恢复正常。舌红苔少,脉细数。证仍气阴两虚,宜益气养阴。继续巩固处方:生黄芪、天花粉、生石膏(先煎)、山药各30克,麦冬、黄柏、知母各12克,生地、玄参、地骨皮、丹皮、沙参各15克,五味子10克,LU萸肉9 克。10剂。共研细末,以糊为丸。每丸10 克,每次2丸,每日3次,巩固疗效。&&& 按:方中黄芪、苍术、山药益气健脾,和中焦脾胃之气,调节上下焦和脾胃的关系,生地、麦冬、玄参养阴增液,以消阴虚火亢之患;天花粉、沙参补阴生津,知母、黄柏、生石膏、黛蛤散清肺胃之热;丹皮、地骨皮凉血清热,绿豆清热以减少气化。印老强调,近代研究认为石斛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不宜用于治疗本病。泄热药多于大便干结时用之。最常用的是大黄,有时可合增液汤(玄参、生地、麦冬)同用。如炒决明子、火麻仁、郁李等也有润下的作用。一般不宜过多使用,因苦能燥湿,病越燥而热越甚,则“消”越深。这是其治疗糖尿病用药的一大法则,临床必须顾及。九、糖尿病名方 止消宣痹汤&&& 庞国明,男,1958年生,河南省长垣县人。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现任开封市中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开封市糖尿病医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医院院长。  专长内科,尤擅长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提出了消渴非独“阴亏燥热”论;消渴痹症“病分四期,症有四大”论;内外同治同理同方药,凡内服之药皆可外用论”等学术见解。为《中医糖尿病防治指南》主要编写人员之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参编学术专著136部,获省部级、地厅级科研成果奖16项,发明专利6项。&  方药:生黄芪&30g,干生地30g,全当归10g,川芎片10g,赤白芍各30g,川桂枝6g,水蛭6g,川牛膝30g,&生甘草3g,生姜3g。  功效:益气养阴,养血活血,通络宣痹。  主治: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简称DPN)不同阶段所致的手足或四肢凉、麻、痛、痿之四大主症。  用法:上药首煎加水800ml,浸泡100分钟,武火煮沸后,文火煮30分钟,滤出药汁约250ml,再加水600ml,煎煮30分钟,滤出药汁约250ml,两煎药汁混匀,分早晚两次饭后2小时服。药渣加入白芥子30g、干姜30g、川椒30g入搪瓷盆中煎煮30分钟之后,加52°以上白酒100ml,熏洗手足和双下肢,每次30分钟,每日两次,以达内外合治、协同增效之目的。  方解:消渴痹症是由于消渴日久、继耗气阴、阴亏气虚、阴损及阳、阴阳气血俱损、血行迟缓、脉络痹阻所致,肌肉、筋脉、肢体失荣及凉、麻、痛、痿诸证俱起。察其病机,本虚标实,本虚以阴虚、气虚、阳虚多见,标实以瘀血、痰浊为主,而血瘀贯穿于病程的始终,因而立益气养阴、养血活血、通络宣痹之法。在治痹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基础上,加入养血活血之四物汤及水蛭、川牛膝,拟成止消宣痹汤。方中,生黄芪补气,生地养阴,共凑益气养血之效,二药共为主药;当归配黄芪,补气生血,当归、赤白芍、川芎配生地,既有四物汤补血之功,更有活血养荣之妙。赤芍四物汤共为臣药,桂枝温经活血,水蛭破瘀通络、通痹止痛,共为佐药;川牛膝活血引血下行,甘草配白芍,缓急止痛,生姜温中和胃共为使药。综观全方,体现了“以通为补”、“以通为用”的原则,取补中有通、通中有补、填疏相济、静动结合之义,使全身气血调达,络通痹宣,则凉、麻、痛、痿渐缓至消。  加减:若四末冰冷、疼痛剧烈、入夜难眠,舌质淡暗或紫暗、苔薄白而滑、脉弦紧或细涩属阳虚寒凝者,上方加细辛3g,制川草乌各6g(先煎30分钟),琥珀6g,冲服,以加强温通、止痛、安神之效;若手足灼热疼痛、心烦失眠、舌质嫩红、苔少、脉细数等阴亏内热明显者,方中去桂枝加肉桂3g、川连6g,去赤芍改生白芍40g,生甘草加至6g,以增强酸甘化阴、引火归元、缓急止痛之效;若伴双下肢沉重如灌铅、行走如踩棉,舌质胖大、苔白腻等兼有痰湿者,加苍术10g,生薏苡仁30g,以化痰通络,除湿宣痹:若久痹不通、伴双下肢肌肉痿缩者,加苍白术各10g,以健脾生精、充养肌体,加怀牛膝30g、山萸肉30g,以益肝肾、壮筋骨,补先天、资后天,以助起痿宣痹之功。  相对固定方药,临床随证加减,运方近30年,验诸临床,每奏良效,主方已开发成院内制剂通络片,获省中药科技成果一等奖。十、主治“瘦型糖尿病”(消瘅)&&& 仝小林,1956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内科杂病。承担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科技部863、卫生部等课题30余项。  组成:干姜6~9g,黄连15~45g,黄芩15~45g,太子参15~30g。  功效:清热降浊,益气养阴。  主治:瘦型糖尿病(消瘅)  煎服法:急性期:水煎服,日二次;缓解期:配水丸,3g/次,3次/日。  方解:太子参性平和,益气生津,或可用西洋参益气养阴,黄连、黄芩苦寒清热,干姜护胃。“苦酸制甜”,黄连最苦,最能降糖,临证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糖尿病患者,常重用苦味药黄连30~60g,降糖效果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干姜6g反佐,制黄连、黄芩之苦寒,又与二黄构成“辛开苦降”手法,红参用于糖尿病气阴两伤期。本方出自《伤寒论》359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临床活用为瘦型糖尿病,临床降糖效果明显,同时可以改善症状。  加减:证病结合。针对病:伴高血脂,加红曲15g,五谷虫30g,生山楂30g,化橘红30g;高尿酸血症,加威灵仙15g,汉防己30g;高血压,加地龙30g,怀牛膝30g,葛根30g。针对证:伴血瘀,加三七6~15g,鸡血藤30g,水蛭粉3~6g(冲),酒军3g,伴阴虚,加花粉30g,生牡蛎30~120g,伴阳虚,淡附片6~30g,肉桂6~15g。十一、麦克尔·卡特勒:中草药防治糖尿病&&& 美国的麦克尔·卡特勒医学博士经过多年研究和总结,发现以下草药能够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越橘    越橘的叶子有弱抗糖尿病的特性,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它能持续降低老鼠26%的血糖水平。在民间医药学中,它被称为能够降低血糖的药茶。  肉桂    美国的《糖尿病护理》期刊刊文显示:这种调料能够提高啮齿类动物的糖类食物的代谢能力。每天服用小半勺肉桂,连续服用40天,就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  刺五加    它含有类似胰岛素的物质,但它特有的化学物质还处于进一步研究之中。它的根部可以提纯制成酊剂,很小的剂量就能降低血糖。赤芍叶    这种古老的草药起源于热带的印度,经常咀嚼它的叶子可以降低血糖,也可以作为降低体重的抑制性药物。更重要的是,在几次有安慰剂对照的实验中显示:赤芍的提取物可以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活性来降低血糖。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显示:赤芍提取物可以成倍增加胰腺中产生的胰岛素细胞,使血糖水平趋于正常。通过对人体的实验研究显示:赤芍提取物确实能够提高人体控制血糖的能力。  苦柑福    这种草药能够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从而提高新陈代谢能力,降低病人的食欲。  奶蓟    它又名水飞蓟,奶蓟的茎和叶片被切开时,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因而得名“奶蓟”。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喀什米尔山区是水飞蓟的源生地,现在欧洲、美洲及澳洲多个地区都有种植。已有两千多年的医疗历·史,目前已成为临床上最具改善肝功能、治疗肝胆疾病的天然本草。奶蓟草对已损害的肝脏会促使其产生再生能力。刺激新肝细胞的再生,修补受损的肝脏机能,增加胆汁,预防肝炎,肝硬化,当误触或吃到有毒之物,使肝受害,立即服用此草药会立刻解毒。实验研究显示,它还能预防脂肪肝,从而避免因肥胖症引起的糖尿病。  绿恭    它能够提高新陈代谢能力,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它还能显著的减少食物摄入,体重、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也会降低。一项研究显示:绿茶能够让胰岛素的活性提高15倍。胡芦巴    这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香草儿、雪莎(藏语),是优良的速生绿肥和饲料作物。原产欧洲南部和非洲北部、亚洲中部,在我国西藏、新疆、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区有广泛分布。一项大型研究显示:对血糖能力控制很差的一些Ⅱ型糖尿病人在服用葫芦巴提取物24小时后,餐后平均血糖水平从151毫克 /升降低到112毫克/升。  高丽参或是花旗参    一项通过与安慰剂相对照的研究显示:Ⅱ型糖尿病人在服用高丽参或花旗参后,餐后血糖值会明显下降。十二、糖尿病中药方 白虎肾气汤详解&&& 如巩某,女,47岁。有糖尿病多年,长期口服二甲双胍片等降糖药,查空腹血糖,通常情况下在9~10毫摩尔/升之间,若停药则在16~18毫摩尔/升之间。根据口渴欲饮水,易饥,小便多,腰酸腿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弱,辨为肾虚胃热证。用白虎肾气汤6剂,诸症状明显减轻;又以前方治疗12剂,查血糖6.0毫摩尔/升,诸证悉除。为了巩固治疗效果,前方变为散剂治疗半年,效果显著,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继续用药巩固,随访1年,一切尚好。  [临床表现] 肾虚胃热证:口渴欲饮水,易饥,小便多,腰酸腿软,怕冷,或心烦,或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虚弱。病变证机是肾虚既不能固摄又不能滋养,胃热既消谷又灼津,以此变生为肾虚胃热病理病证。  [治疗方法] 滋补阴阳,清泻胃热。  [方药组成]石膏45克,知母18克,干地黄24克,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丹皮9克,附子3克,桂枝3克,粳米18克,炙甘草6克。  [服用方法] 本方既可作汤剂,又可作丸剂。汤剂每日1剂,具体用法是:将上药置于医用煎药锅中,加水约500毫升左右,浸泡药25分钟左右,煎煮约30分钟,取出药汁;再加水300毫升左右,煎约15分钟,取药汁。合并两次药液,分早中晚3次服。丸剂制法是:将上药研为细粉状,炼蜜为丸,或以水为丸,每次用3~9克,每日分2次或3次服。  [用药要点] 白虎肾气汤是以白虎汤与肾气丸合方的变化方。方中石膏、知母清泻胃热、养阴生津;干地黄滋补阴血;桂枝、附子温补肾阳;山药益气化阴;山茱萸固精助阳;丹皮凉血清热;茯苓、泽泻益气渗利泻浊腻;大枣、炙甘草益气和胃。方中诸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用药加减] 若肾阳虚明显者,加巴戟天、鹿茸,以温补肾阳;若肾阴虚明显者,加枸杞子、女贞子,以滋补肾阴;若胃热甚者,加黄连、栀子,以清泻胃热;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通便;若小便多者,加益智仁、桑螵蛸,以固涩缩尿等。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证、湿热证,慎用本方。&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筋脉石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