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一大医院网上挂号2院眼科张教授

你的位置:
&& 详细内容
95岁眼科宗师患癌仍坐诊 年轻时秒杀都教授
2月26日,正是“七九八九,抬头看柳”的时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南侧金水河畔的柳树,已是嫩绿初绽。
中午12点多,95岁的张效房教授,手提一个装论文的白色布袋子,离开门诊楼,穿越病房楼,走出医院侧门,跨过一座小桥,回河对岸位于16楼的家。
路,不足千米,但满头华发的老先生,得走20多分钟。这条路,从1958年河南医学院从开封迁郑开始,他已走过57个柳丝枯了又绿的春秋。
从1945年他于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毕业算起,在眼科医学这条历史长河中,他已行走了整整70年,并终成眼科学界一代宗师——我国眼外伤和眼内异物摘出的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
生于1920年的张效房,求学于“河南大学在潭头”的艰难抗战时期,受教于“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的诸位学术大家,磨砺于风雨如磐的动荡年代,收获于新中国的蓬勃发展时期。
他的人生只有两个章节:“先生”与“先生”。一为师,一为医。
而他所在的这家教学医院,80岁以上依然还在坐诊的大夫,有18位。张效房,是最年长者。
似乎有一种看不见的文化基因,在他们的血液中流动,内化为他们所坚守的人文情怀,外化成他们所遵循的学术规范。
一个月内,大河报记者5次探访,深深感受到这种“先生”气韵,是如此令人高山仰止。
张效房堪称河南眼科医学发展史上的“活化石”。在了解他的年轻人心中,其形象却是一枚“萌萌哒”新青年——青少年时,他是著名爱国音乐家冼星海“黄河歌咏队”队员,学校话剧社社长,篮球队队长;年轻时,他剑眉星眸的帅照,分分钟“秒杀”今天的“都教授”;95岁高龄了,他不仅会上网,还有自己的QQ、微信、飞信,同时还在用纯熟的英文查房、为研究生批改英文病例、修改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论文……
2月26日上午,周四。张效房每周一次的查房时间。这次查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看病人”,而是听研究生汇报英文病例。
8点55分,张效房走进了郑大一附院1号病房楼23楼眼科三病区医生办公室办公室内,医生们已在忙碌。
一看见张效房进屋,25岁的杨小笛立马起身,拿出两份病例,一份恭敬地送给张效房,一份自己拿着。
这一天,张效房要考察的研究生就是杨小笛。
换上白大褂、戴上老花镜,张效房做完这一切时,“查房”正式开始。
病例是全英文的,杨小笛开始大声用英文汇报。
“这个City的第一个字母应该大写,Zhengzhou一词中的第二个z应该小写……”一边听汇报,张效房一边不时为小笛纠正。
一切还算顺利,10点30分,汇报正式结束。
“张老师做学问非常严谨,从他身上,我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学习态度、做人的道理。”杨小笛说,这是她第三次向张老师汇报,机会很难得,因为每次查房,只有一位学生才有机会享受张老师“一对一”的指导。
不过,也有学生不认真的时候,每到此,张效房就“不客气”了。
羊年春节前有一次查房,一位研究生报告病例时,张效房批评了她:“你这个英文病例,从文字上我可以给你七八十分。不过这前几行,我给你找出十个错误都不止了吧?”姑娘羞赧地低下头。
“我就是要求严,但是不苛刻。我批评人,但都是从帮助角度出发。”张效房解释。
他坚持和学生用英语交流,是因为他认为医学的国际交流非常重要,不可局限于国内。很多学生的英语尽管过了六级八级,但那不是专业英语。更何况,医学专业英语中还有眼科专业,需要不断钻研。
而他自己,从初中、高中到大学,到实习到工作,一直都坚持学英语,好让自己可以“开阔地观世界”。
2月3日,周二。张效房每周一次的门诊时间。
“你也是来找他看病的吧?这可是老专家,全国都有名,看病看得可好!”当天上午9点,刚走到郑大一附院眼科6诊室门口,一位大爷就主动向记者推荐起正在坐诊的张效房。
大爷是陪老伴儿吴女士来看病的。吴女士今年68岁,是周口一所学校的退休教师。
张效房仔细询问了吴女士的病情,并认真给她做了检查,花了10多分钟。“我这个右眼总是磨,好几个月了,找了六七个医生都没看好,这次来找大专家看看。”
其实,吴女士的病情不复杂,就是“点状角膜炎”。张效房不断安慰她“没事儿”,为她解释这种病的病因及发病情况等,并详细叮嘱她一定要遵医嘱用药。
“这下可算放心了。”临走时,吴女士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她就是心理负担重,天天想着自己是不是要瞎了。”吴女士的老伴儿一再向张效房表示感谢。
“很多疾病,其实心理很重要,如果病人能先卸去心理负担,那对治病就很有帮助。”张效房说。
长眠在纽约东北部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墓志铭上刻着他一辈子行医生涯的概括与总结——ToCureSometimes, To RelieveOften, To Comfort Al-ways。
其中文翻译很简洁:“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医学之功,“治愈”有时,安慰无限。说到底,医学是一门饱含人文精神的科学。仅仅盯着功利,而抽去医学的人文性,其本质属性将如何存在?
像2月3日的这次坐诊,只是1945年进入河南省立医院工作以来,张效房再普通不过的一次门诊。70年来,他没有离开过眼科临床一线。这位“光明使者不老松”,用精湛的医术和耐心的诊疗,为无数病人解除了病痛。
每周一、三、五,张效房到郑大一附院门诊楼18楼的《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上班。
这本杂志,由张效房和上海眼病防治所副所长杨敬文、电子工业部四一四医院(驻贵州省)主任楼苏生一起,始创于1979年。
经过36年发展,它已成为我国篇幅多、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学术水平高的眼科期刊之一,是国家核心中文期刊。
2月6日,周五。张效房从随手提着的布袋子中拿出一沓论文:“红色的笔迹是第一次改的,绿色的是第二次。”
这份来自上海的文稿共25页,每一页上都写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大到学术理论探讨,小到英文拼写错误。
“有的文章,我在上边写的字数跟作者写的都差不多了。”张效房笑道。
改一篇稿子,短则需要一两个小时,长则六七个小时。有些学术问题,他还需要查很多资料,花费时间就更长了。在扶持眼科新生力量方面,张效房一直都非常有耐心。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出差时总要带一个竖形的手提包,“因为这个包正好能将A4纸大小的书籍和文稿装进去,一有空,就能随手把它们抽出来阅读,非常方便。”
不过,也有囧事。有一次他到菲律宾去开会,下飞机时慌慌张张把4篇文章忘在飞机上了。幸好还有登记,知道是哪几篇,他赶快给作者写信道歉,让他们把文章再寄来一份。
95岁的老人,有高血压、冠心病,还因为肾癌和脑梗塞做过手术。如今,对他来说,修改文章还是一剂治病良药、一种精神寄托。
张效房每天中午下班回家,午休到4点多,开始改文章;晚饭后,看会儿电视,休息一会儿,接着起来改文章,直到次日凌晨一两点。
常常是,文章改成夜已冷,16楼外月如弓。
张效房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他和克林顿的合影,1980年拍于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州长办公室。这张照片,见证着张效房作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医生的成就。
张效房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眼内异物和白内障简化手术,此外还有沙眼、角膜移植、钩端螺旋体病眼并发症等。
1945年他刚上班时,开封沙眼的发病率,成年人几乎是100%,是致盲首因。他和同事组成医疗队,得空就到乡下为老百姓看病。
1955年,新中国工业生产蓬勃发展,但工人眼外伤非常普遍。张效房和同事开始系统地进行眼内异物的定位和摘出的研究。他所设计的薄骨定位法、垂直位校正法、方格定位法、电子计算机定位校正法等,被眼科学界称为“张效房法”。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做长篇报告。会上表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果。眼科方面的全国只有两项——一是北京医学院汤非凡教授和同仁医院张晓楼教授联合完成的沙眼病原体的研究;另一项就是我们河南的“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
“这被认为是我国眼科学对世界眼科学的两大贡献。”郑大一附院党委书记张水军说。
1979年,年近花甲的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0年,张效房因为这些成就而被世界眼科基金会邀请赴美参加美国眼科学会年会。学术活动结束后,世界眼科基金会主席罗伊陪同他去参加克林顿的接见。
1982年,他带着《三千例眼内异物摘出的体会》再赴美国,参加第24届国际眼科学术会议。他讲英文,还有四种语言同步翻译他的报告,引起轰动。张老刚走下讲台,就有两所大学现场邀请他去做学术报告。当地报纸还以《来自中国的经验》为题进行报道。之后,他在8所美国大学、2所日本大学做了学术报告。
在很多人看来,张效房已经达到事业巅峰,但他向上攀登的步伐却并未停止。
在发现白内障成为致盲首因后,已经古稀之年的张效房,经过反复试验,引进和改进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并被“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推广应用,造福数百万白内障病人。
正是因为张效房等一大批医学人士这种近乎痴狂跟学问较真的劲头,才有了河南眼科医学的发展。
“河南的眼科水平在全国来看,还是比较靠前的,眼科界都知道河南省眼科发展比较均衡,省、市、县三级都有不少的眼科医院或眼科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杨培增教授说。
张效房珍藏着一条挂毯,每次搬家,他总会精心地保留着它。因为这条挂毯见证了中原眼科医生与西藏眼科医生的情谊。挂毯上面绣着布达拉宫,还有“张效房”这个名字。
怎么回事?原来,2007年,为支持“西藏白内障无障碍区”建设,中国残联委托郑大一附院举办进修班,培训了5名西藏眼科医师。
进修班结业典礼上,5位医师托人用特快专递寄到郑州的这条挂毯,让张效房深深感动。
从1972年至今,除因年龄原因没去过西藏外,张效房在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多座城市办过学习班,做过200多场次学术报告或学术表演,跟随多支医疗队送医上门。
对于现在的年轻医生,张效房寄予了很高期望,“大部分医护人员还是很积极上进、一心为患者的,当然也有个别医生败坏医生的名誉,比如拿红包拿回扣等。”
谈及红包现象,张效房显得有点激动,“我坚持一辈子不收红包,更不会拿回扣,一是不会,二是不忍,三是不能。如果让红包遮住了眼睛,心灵之窗有了灰尘,还能把手术做好吗?还能把科研搞上去吗?笑话!”
在张效房看来,这个世上就没有退不回去的红包,“穿上白大褂,就要让白衣裹着红心,绝不能让白衣裹着黑心。如果让红包装进了白大褂,就玷污了这身神圣的白大褂!”
这些年,张效房担任了诸多社会职务,但他每次都事先声明,不接受任何馈赠。出外会诊、手术演示,他也从来不要患者或医院的报酬。
不仅不拿报酬,早在十几年前,张效房还开始主动从家中往外拿钱。
日,因为眼内异物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张效房被评选为“河南省科技功臣”,拿到了政府奖励的5万元。他不仅全部捐了出来,同时又拿出自己多年省吃俭用积蓄的15万元,其中5万元作为捐款,10万元购买医疗器械,无偿提供给基层医院开展手术。
这一义举,让诸多同行深受感染,纷纷捐款,建立了“张效房医学学术基金”。2008年,张效房又捐出自己的积蓄100万元,使基金达到了130多万元。
捐的钱从哪里来的呢?“一个是我吃穿很节俭,花钱很少;二来,1991年时,经学校领导同意,我们曾经与一家美国公司合作,在郑州建立中美合资人工晶状体研究生产公司,后来我退出,公司退给了我一部分‘股金’。”张效房说,目前“张效房医学学术基金”资助的主要范围,一个是国外留学,到国外学习;一个是进行眼科医学学术研究。
一个人在学问上能否有成,大多取决于他早年求学时奠定的根基。正所谓,“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张效房在他的自传中,曾多次饱含深情地提及自己的“嵩县求学”。
1939年到1944年,是中国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也是中国高教史上最悲壮的一页。
随着日寇入侵,中国的大学纷纷迁徙。比如,北大、清华、南开迁往云南,组成“西南联大”。河南大学从开封迁往南阳镇平,后又迁至洛阳嵩县潭头(潭头今属栾川县)。
河大在潭头流亡办学五年,又先后搬迁到南阳淅川、陕西宝鸡。数度迁徙中,河大师生饱经磨难,颠沛流离。但学校在艰难中坚持进取,薪火相传,弦歌不绝。
1939年夏天,张效房“嵩县赶考”。他和同学搭货车,骑毛驴,过河,爬山,背着行李赶到嵩县参加考试。放榜时,他以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录取。
河大西迁嵩县时,有文理农医4个学院。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留驻在嵩县县城。校本部和其他三个学院落脚在距县城50公里的潭头。
嵩县5年,张效房半工半读,努力完成学业。每一个露水盈盈的清晨,他和同学们在宿舍门外的叠翠峰早读;每一个星光灿灿的夜晚,他们仍在柴油灯下苦学。于艰难竭蹶中,为自己找到一张暂时安静的书桌。
河大由于早期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历史,因此校园内多有留学欧美归来的教师,可谓大家云集。
河大医学院更是当时北方最好的医学院,拥有一批一流教授,这在战时十分难得。如全国著名的解剖学家李赋京、微生物学家张效宗、眼科学家张季平、神经内科的张静吾、外科的闫仲彝、皮肤科的刘蔚同、病理科的鲁章甫、内科的朱德明等教授。他们大多留德归来,是德国著名大学的医学博士。
张效房所在的班级,有60人,最后出了一批出类拔萃的专家学者。比如,郑大一附院去年刚刚去世的96岁老教授魏太星,20世纪50年代即被选为全国劳模,是我省心血管的权威、心电图学鼻祖;常泰吉,曾任安徽省人民医院院长,小儿科权威;郑效文,骨科权威,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岳阳医院院长等。
“一是有一批出身名校、师从名家、学识渊博、讲课认真的教授;二是有一群受国家耻、民族恨激励,发愤读书的同学;三是学校和医院各种教学硬件完整齐全;四是小县城中幽静、不被干扰的学习环境。”张效房分析道。
这一切,正如张清平在《河南大学的青青子衿》一书中描述的一样——“‘济济多士,风雨一堂’。一个优秀的学术群体,必定会发散出相互作用的学术精神。如同群星璀璨投射出辉光,映照在寥廓的夜空。”
当年学生,今已“先生”。如今的张效房,可谓是“桃李芬芳”。
2月26日17:00,已经临近下班时间,但是郑大一附院门诊楼7楼眼科门诊17诊室外,依然人满为患。
张效房的“大弟子”张金嵩,正在为患者看病。
“今天患者比较多,有近80个号。”待把所有病人看完,已是19点30分。
“您是不是也到退休年龄了?”记者问。
“早到了,不过我老师还在给病人看病呢,我也不好意思偷懒呀。”张金嵩呵呵地笑了起来,“在我们医院,单是80岁以上还在坐诊的老专家都有18个呢,有好几个都是我的师兄师姐,我还算是‘小不点’呢。”
今年70岁的张金嵩,1968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1978年成为张效房的首届硕士研究生以后,被大家称为张效房的“大弟子”。
张金嵩对老师的印象是,“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
而他也正将张老师的这种作风一步步传承。
每次提起自己的学生,张效房很自豪,满脸疼爱。而一提起张效房,他的众多弟子,则满是敬仰和崇敬——即便他们自己也已经“远近闻名”,在各自的领域内成就非凡。
十八大党代表中,来自全国医学界眼科的代表只有两位:一位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杨培增,一位是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雷方。
而这两人均是张效房的学生。
一提起张效房,杨培增和雷方两人忍不住侃侃而谈。
“在张老师90岁生日宴上,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到中年,最大的幸福是,回到家后,能叫一声爸妈;而作为学生,毕业三十年四十年了,工作中遇到困难,还能有老师给指点,是学生们的幸福。”杨培增说,当时他说完这些话,很多师兄师妹都忍不住眼热,因为这道出了众多学生的心声。
雷方如今从一个眼科界的“大腕先生”跨到了教书育人行列,成为一个“育人先生”。
“不管是当医生,还是当老师,张老师对我的影响从来没有断过。”雷方说,张效房老师有一句座右铭:“愿做春蚕、吐丝不已、至死方休;甘当蜡烛、奉献光明、耗尽自身。”
这种教泽余韵,并不只是影响到“嫡传弟子”。记者偶遇的郑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韩战营,并未直接受教于张效房,但他对张老敬佩有加。更是受教学医院这种氛围的吸引,从上海归来,扎根郑州发展,执着于医学事业。
旧时红烛犹照人。集大家之成,释荧荧之光,代代相传,烛照人心。
“先生”名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教授,国际著名眼外伤和眼内异物专家、医学教育家。1945年毕业于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1950年任该院眼科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眼科主任。
1980年,创建河南省眼科外伤研究所,先后任所长、名誉所长;1988年创建河南省眼科医院,任名誉院长;1983年至今担任世界眼科基金会理事、中国分会会长等。
1978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7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8年,获河南省政府科技功臣荣誉称号。随后,获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等二十几项荣誉。
“先生”气韵
今年1月底,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到郑大一附院体检时偶然发现,30年前他刚上班时已经名满医学江湖的张效房教授,居然还在坐门诊。老先生的年龄,应该有90多岁了吧。这让他震惊。
我们一打听,也觉得震撼。这所知名的教学医院中,70岁以上还在坐诊的大夫,居然有95个。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密码”?
我们一家一家医院问过去,基本确定张效房是目前省会医院中还在医院内例行坐诊的最高龄的“先生”。
1个月内,我们5次前去采访,从门诊到病房到编辑部到他家里。甚至,还偷偷跟拍过他。
我们“偷拍”那天中午,老先生走得很慢,小心地躲避迎面疾驶而来的电动车,侧身避开急匆匆奔走的人流。他还顺手在路边小摊上买了一份粉浆面条,用塑料袋提着回家了。
老先生的老伴儿是他大学同学,走得早,儿子和女儿都事业有成不在身边,平时有个保姆照料他的生活。保姆大姐说,老人生活简朴,做啥吃啥,吃得也很少。
老先生的听力不太好。每一次提问,我们都需要走到他身边,俯在他听力稍好的右耳边,大声说出要问的问题。他会沉思一下,然后再认真作答。
他沉思最久的,是当我们问到“您是很多人的榜样,谁又是您的榜样”这个问题时。
他说是毕华德老前辈——眼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现代眼科学的主要奠基人。毕华德创建了中国最早的眼科学会,并于1950年创刊了《中华眼科杂志》。
“他一辈子治学严谨,在帮助年轻人方面不遗余力。只是,1966年不幸病逝了。”张效房说,毕老110周年诞辰时,他还专程去参加了纪念活动。
他在动荡年代经历了许多波折,但一直坚守着一张安静的书桌、一间神圣的诊室,宁静、淡然。
面对这位世纪老人,下笔总觉艰难。为一个又一个细节,我们反复核实,除了当面请教,还多次电话、短信叨扰。老人总是乐呵呵的,从不嫌麻烦。
采访中,心疼老人一聊就是1个多小时,我们倒了杯温水,请他润润嗓。他微笑致谢,但过了一会儿,却悄悄把水杯轻推到一边。我们才恍然:这是他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为了不耽误门诊病人的时间,他很少在工作时间喝水。
采访结束告别时,老人执意要送我们到门口,亲切地握手,再见。
大医精诚,嘉言懿行。从历史深处沉淀下来的“先生”气韵,真真是令人“如坐春风”。(记者 董林 王鲁峰 李晓敏 文 平伟摄影 全媒体采写孙贝于赛硕)
【已经有45人表态】
[感动最多的]
[同情最多的]
[无聊最多的]
[愤怒最多的]
[搞笑最多的]
[难过最多的]
[高兴最多的]
[路过最多的]以下是相关的问答信息
向医生提问
描述您的不适或疑问
标题内容 浏览量
干眼(dry eye)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的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它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眼表疾病。
在文献中关于干眼的名词有两个: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KC...
大家都在问
长春干眼症介绍:
58同城长春干眼症医院频道是长春最大的干眼症医院信息免费发布查询平台,免费提供长春干眼症医院相关信息,感谢您选择信息平台。有疑问请。手机版请访问
长春干眼症全部商圈:
五官科医院
口腔医院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肛肠专科医院
长春干眼症周边城市:
干眼症- 热门城市:长春中医药大学校友会
您当前的位置: &
校友风采 & 国内校友
张庆莲 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
发布时间: 15:19:20
&&& 张庆莲,女,中共党员。1952年3月出生于吉林省梨树县。她从1976年开始一直在中医眼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岗位上默默耕耘,到今天已有30年。
&&& 兼职:全国中医白内障医疗中心主任,全国中医眼科学会委员,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委员,中华国际中医眼科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吉林省中医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及长春市中医五官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中医眼科研究所所长,我院五官科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新医学》、《中华现代眼科》、《中华中西医结合》、《中华中西医结合临床》常务编委等,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巾帼建功英雄、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前不久还被授予“吉林省名医”及“长春名医”的称号。&&&&&&&&&&&&&&&&&&&&&&&&&&&&&&&&&&&&&&&&&
&&&&&&&&&&&&&&&&&&&&&&&&&&&&&&&&&&&&&&&&&&&&&&& 中西医融会贯通,创眼科新领域&&& &&&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种现代化的科学仪器进入医学领域。张庆莲认识到,要使眼科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眼科就必须中西医结合,否则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她从事眼科临床的30年里,不断吸取中医和西医学术上的优点,注意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中医眼科,发掘祖国医学宝库,使中西医逐步融会贯通。张庆莲谈到,中西医眼科理论体系的结合正处于摸索阶段,而现在中西医之间互相学习又形成了热潮,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共同的语言,这为深入研究两种理论体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西医眼科理论研究的结合,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但势在必行,没有中西医理论上的结合就不可能出现新医药学。她熟练掌握《内经o灵枢大惑论》、《证治准绳o七窍法》、《秘传眼科o龙术论》、《银海精微》、《原机启微》、《审视瑶函》等古典原籍,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取其精华,对书中辨证和方剂的歌括都能过目成诵,曾拜中医研究院眼科医院院长唐由之及庄增渊教授为师。她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及各地专家的经验,认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为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其形式如西医的诊断(辨病)与中医的辨证分型并立、在西医辨病诊断之后再作中医的辨证分型等。她说:“在中西医眼科的治疗上,要一切从病人出发,从提高疗效,从实际出发才是眼科医生诊治眼科病的指导思想”。&&&
&&& 多年来正因为张庆莲重视中西医结合,在中西医眼科工作中,刻苦钻研,敢于创新,对白内障、青光眼、眼底出血、视网膜色素变性、阻道疾病等疑难病的治疗形成了她自己独特的治疗体系。特别是对祛障穴冷冻治疗老年性进行期白内障的研究矢志不移,为国内首创,并获国家级成果奖、吉林省科委的鉴定和奖励。“祛障穴冷冻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都离不开她饱读医书、求甚解的精神。她根据祖国医学中“肝开窍于目”, “目系属足厥阴、足太阴、手少阴三经,盖此三经,脏腑中虚,则邪乘而入经中瘀结。从目系入黑睛为障翳……”,以及圆翳内障主要由于肝经停留热与风,风热相搏,肝火盛,七情伤肝,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火煎液生痰、痰火致经脉瘀阻、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邪乘虚入,致经中瘀结的理论,又参考中医眼科“开导法”原理,祛障穴冷冻则可能有效地消除三经至瘀结,经脉得从开导而畅通,恢复其精气血的供养,促进晶状体正常代谢,达到退邪祛障的目的,以达治疗效果。经过几年来的临床观察,祛障穴冷冻治疗老年性未成熟期白内障效果是显著的,其阻止了老年临未成熟期白内障的发展,减轻或消除晶体混浊,本方法由于疗程短,不良反应少,有效率高,简便易行,材料来源容易,可被认为是一种非手术治疗老年未成熟期白内障的较好方法之一。&&&
&&& 在祛障穴冷冻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外,张庆莲还发明了祛障明熏眼治疗老年性初发期白内障,创伤灵治疗外伤性白内障,增视一号治疗并发性白内障,祛障复明丸治疗进行期白内障,脉络膜上腔按摩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类“Y”型插管治疗泪囊炎,穴位封闭、针刺法,还研制绿风丸葡萄膜炎丸等药。并且开展中医眼科外治法28种,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明和改革,形成了几大系列:如熏眼系列治疗眼睑炎、麦粒肿、霰粒肿、病毒性角膜炎等;冷冻系列治疗白内障、砂眼、翼状胬内疱疹性结膜炎等;洗眼系列治疗急慢性结膜炎、结膜囊异物、溃疡性角膜炎等;中药敷眼系列,穴位外敷治疗眼底病、外眼疾病;喷鼻系列等。临床观察3万多例,分别立为国家中医局、吉林省科委及省中医中药管理局课题。曾在中央电视台对外国际部、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健康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进行报道。患者来自于国内外,如美国、日本、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由于临床收到非常好的疗效,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 佗风鹊技,仁爱无言&&& &&& 张庆莲作为中国共产党员,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拥护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具有良好的医疗作风,对患者似亲人,团结关心同志,带领全科同志,认真钻研业务,处处起表率作用。&&& 近30年来,她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事业上,从未休过寒暑假及病事假。虽然家距单位很远,但每天都提前半小时到医院,风雨不误;夜间急诊随叫随到,从不叫苦。一次夜间11点四平市来了一位患者,因剪刀穿伤右眼,内容物脱出,而当时正是大雪天,寒风凛冽,张庆莲不顾身患感冒发低烧,迅速来到医院,进行急诊手术,直至次日凌晨4点多钟,手术才顺利结束。&&&
&&& 张庆莲经常说的一句话,那就是:“为眼科病人能重见光明,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所以她对患者一视同仁,无高低贵贱之分,在她的心中患者永远是上帝,她对患者能否复明比什么都重要,视为生命。她还经常主动帮助农村患者及下岗职工,经常自己拿钱或发动全科捐钱给病人治疗。一次一位公主岭的病人患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如不及时手术,很快就会失明,可病人只带200元钱,距押金1000元还差800元,当时她主动到住院处写保证,三天内还款。可病人一直到出院也未还款,还不辞而别。她用自己的钱将欠款还清也没有任何怨言,还为那位患者担心眼病。她还不辞辛苦,利用业余时间去外地学习新技术、新疗法,为了不影响工作,经常是周六、周日出去学习,如果是平时就乘下午的车去,半夜再返回来,这样才不误正常出诊、手术和查房,张庆莲真正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传道授业,孜孜不倦&&& &&& 张庆莲从事教学近30年,对学生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可谓桃李满天下,每年都有大量多层次的教学任务,担任研究生、留学生、本科生、专科、函授、卫校等中医眼科教学任务,总学时达3万学时,她因材施教,对原文浅显通俗地解释,又列举历代医家不同论述,从中进行比较,让学生即了解全面,又掌握重点,增加学习兴趣,深受同学们的好评。&&&
&&& 在教学过程中,她认识到《中医眼科学》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而很多同学及年轻医生忽略中医眼科的传统理论和学习,因此在中医眼科教学中总结了自己的经验:&&& 理论扎实,给学生打下深刻烙印。在教学中,她重视中医眼科古典医籍在培养和造就历代医家中的作用,为学生打好了传统医学的基本功,又让他们掌握一些新兴的科学知识,使继承和发展得到统一。注意提高中医眼科基本理论水平和培养临床诊治技能,培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重点突出中医眼科的独特理论——五轮学说。认真带教,尽快掌握眼科基本技能。眼科临床要求精细,如果过于放手,很容易出现问题。张庆莲在眼科临床教学中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讲解,正规训练,让他们认真观察病人,反复熟悉病历,并在此过程中,强化课堂讲授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生经过几年中医理论学习后,进入临床实践,开始很有兴趣,但比较盲目。她首先采用少管病人,管好病人的办法,让其先掌握眼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再了解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然后采用分析病案,开拓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中医眼科的兴趣和信心。&&&
&&& 张庆莲教授虽医名早扬,但她对技术精益求精和虚心好学的态度让人钦佩,她善于向一切人学习,包括民间验方土法,凡有奇效的一方一药她都感兴趣,多年来在中西医眼科教学、科研、临床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主编著作《白内障防治指南》、《中医五官科学》、《儿童眼病》、《五官科证治》、《老年与眼病》,还参编全国新世纪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眼科学》。发表了国际论文13篇,国家级论文22篇,省级论文48篇。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6项,获奖3项、成果2项,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4项,受到院领导和科室人员的好评,受到患者的爱戴,她说自己要在光明的事业中继续前行,坚持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为眼科事业贡献终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春一大耳鼻喉科教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