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半血培养二对半正常值值是多少

张欢妍& 李瑞娟&& 王国芳
(金坛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213200)
【摘要】在医院实际工作中,血培养的质量及其结果的准确度都会对血流感染及时诊断及治疗产生影响,其中血培养的污染问题值得提高警惕。在血培养中,一旦出现了污染问题,那么对诊断准确率以及治疗的效果将会产生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血培养污染率的降低进行了研究,提倡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采血方法执行,以此实现血培养的最优化。
【关键词】采血标准& 血培养& 污染率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7-01
&&&&&&& 目前诊断血流感染主要依据为血培养的结果,以阳性为主。为了最大化改善患者的预后,我们就应尽早获取血培养的准确结果,以便临床及时选择抗菌药物加以治疗。但是,在实际的血培养过程中,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相关报道[1]揭示污染率大约为(0.6~6.2)%。一旦产生了污染,尤其是出现了假阳性结果,将会误导临床医生,一方面导致耐药性增加,同时使得患者花费更多的医疗费用,甚至也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最终产生不必要的风险。由于我国目前在采取标准采血方法降低血培养污染率的研究并不多见,故而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现有的一些文献资料进行了如下综述:
&&&&&&& 1& 标准采血法的定义
&&&&&&& 本文涉及的标准采血法包括了如下几个环节:操作前的准备工作、皮肤的消毒程序、穿刺方法与培养瓶的接种,以及标本的运送等,而其含义指的是根据相关的规范程序进行采血操作,并以此来获取血样采集的一种过程。国外的一些报道显示,严格按照标准采血法能有效降低血培养中的污染,值得借鉴。随着我国血培养检测技术逐渐成熟,在2002年制定出台了《血培养操作规范》,从而为我国采血提供了相关标准[2]。在标准中提到:若选定了拥有采血指征的病患后,应首先选定好穿刺部位,然后根据皮肤消毒三步法操作。具体而言,此三步法指的是:第一步,对静脉穿刺部位采取乙醇(70%)擦拭大约0.5分钟以上;第二步,进而利用碘酊(1%或2%)作用0.5分钟,之后通过穿刺点后往外以直径为1.5~2.0厘米进行画圈消毒;第三步,采用乙醇(70%)进行脱碘处理。
&&&&&&& 2& 对血培养中常见的污染细菌分析
&&&&&&& 国内对血培养中常见的污染细菌研究过少,通过查阅国外相关文献可知,其报道[3]常见的污染细菌有革兰阳性芽孢杆菌、痤疮丙酸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棒状杆菌等。进一步对相关文献分析可知,常见的四类污染细菌主要寄生在皮脂腺深部及皮肤毛囊中,而它们若在肘部、腹股沟及会阴部等处则会更易于生长。对于这些细菌,若只是简单消毒及擦拭的话,往往无法将其消除,甚至会引发更为严重的污染,一般采取先用消毒剂作用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擦拭才能有效提高杀菌质量。针对这类情况,国外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有一个结果显示:采用碘酊(2%)在皮肤上分别作用0.5、3、5分钟的结果为阳性率30%、14%、2.5%。这是理论上的一个百分比,但是实际操作中,由于一些紧急情况,为了尽快完成采血,消毒时间无法长达3分钟,甚至是5分钟,故而将合理的时间规定为0.5与1分钟。
&&&&&&& 3& 血培养污染菌的判定标准分析
&&&&&&& 自从我国制定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之后,在血培养污染临床判定中也就有了相关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求至少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标准中的至少一项。①未出现较为明显的发热以及一些危险因素,比如说侵袭性操作;②若出现了前述的危险因素,但是经过多次培养表明该危险因素属于其它类型的病原菌;③采取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并无效果;④出现发热情况,但可以利用其它原因诸如肿瘤免疫等来解释,并且未出现明显的感染迹象。当然,这些只是理论上的标准要求,而实际中还应结合相关的实验室标准来判定,比如说进行连续的多次培养之后,只有1次属于前述皮肤寄生菌或经长时间的培养之后为阳性等。我国曾经针对血培养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作出了判定,比如说北京协和医院就针对上世纪最后五年间收治的相关病例进行了分析,发现有33份标本出现污染,百分比为47.1%(33/70),进一步分析后可知污染比例最高的当属血液科与免疫科病房。
&&&&&&& 4& 循证医学证据分析
&&&&&&& 虽然我国对于降低血培养污染率的研究不多,但国外已有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比如说Minoz[4]在其研究中表明:将经过与未经过培训的采血人员进行研究对比,发现两者利用相同的采血标准进行采血,但结果显示经过培训的采血人员其血培养污染率在1.2%左右,而未经过培训的则在8.4%左右,两者进行统计学分析可见显著差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采血人员进行采血标准的培训,对于血培养的污染降低有着积极的意义。另外一位国外的研究者Bekeris[5]通过研究发现,对于经过培训的采血人员而言,血培养的污染率要比未经过培训的人员要低大约0.67%。我国葛瑛等在2011年底发表了一项前瞻性的对照研究(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为前述结论提供了循证证据[6]。在这项研究中,主要对象为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病人(时间为2006年5月&2007年9月),将病患分为了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按照标准采血法进行,而对照组则单纯采用常规采血。在研究组中,对采血人员进行了必要的培训、监督及考核等,合格后方能参与到采血中。研究结果充分显示:严格执行标准采血方法进行采血,能有效降低血培养的污染率。研究组与对照组血培养发生污染率有着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研究表明,对于采血人员而言,进行必要的培训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的发生。
&&&&&&& 5& 结语
&&&&&&& 总之,应严格执行标准采血方法,尽可能减少血培养污染率,以便获取准确的血培养结果,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1] 朱健.比较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617.
[2] 葛瑛,刘晓清,徐英春等.标准化采血法与降低血培养污染率的临床研究[C].//2010北京地区肝病.感染学术年会论文集..
[3] 蔡芸.血培养污染及判定[J].医学信息(下旬刊),):221-222.
[4] Alain Minoz. Research& progress of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lood culture contamination rat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5] Bekeris,LG.In pursuance of& staff training on the importance of reducing the blood culture contamination rate. Archives of Pathology & Laboratory Medicine, ).
[6] 葛瑛,刘晓清.严格执行标准采血方法降低血培养污染率[J].中国全科医学,):.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静脉血培养第一次检出细菌,第二次又正常了,有这种可能性吗_百度知道
静脉血培养第一次检出细菌,第二次又正常了,有这种可能性吗
先要清楚一个概念,有可能是采集标本时污染,也不是血培养阴性就一定没有细菌,可能是细菌较少或者培养条件不对,则考虑是标本污染,总的来说前一种情况比较少见,后一种情况相对多见,怀疑败血症。现在主要看有没有症状,如果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如果连续高热不退,或者有反复寒战发热,那血培养以阳性为准,并不是血培养阳性就一定有细菌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静脉血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训练]血培养采血技术评分标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训练]血培养采血技术评分标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血培养基中营养琼脂与血液量的比值是多少_百度知道
血培养基中营养琼脂与血液量的比值是多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100ml已经灭菌并冷却至45-50摄氏度时。如果有其他要求可以改变其比例,混匀并倾注平皿,加入5-10ml的脱纤维血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营养琼脂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型半胱氨酸的正常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