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降糖胶囊二仙片跟金藤胶囊同时服用

上课用中药学课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上课用中药学课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8.0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中药综合各章总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中药综合各章总结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中医方剂学
内科临床常用方剂1
一贴灵 [药物]麻黄、香薷各.. 15克,板蓝根、蒲公英各.. 10克,桔梗.. 12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粉,成人一般用量约.. 3.5克,儿童用量约 l 克。 将药粉倒入肚脐中心,然后用一般胶布贴敷固定,勿令药粉撒漏。 [疗效]此方治疗.. 200例。痊愈.. 196例,无效.. 4例。 [病例]苗×,女, 28岁。自感畏寒发热,全身酸痛,乏力 而来诊。查体温.. 39.9℃,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诊为风寒感冒。贴上药 1小时后感全身舒适,诸症减轻,体温下降,全身无不适感,继用.. 1剂以巩 固疗效。 [来源]张群才,等。陕西中医.. 1990;(6): 271
百部汤 [药物]百部.. 20克。 [用法]将百部水煎.. 2次,合并药液约.. 60毫升,每次服.. 20毫升, 每天.. 3次。可加少许白糖或蜂蜜矫味。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气管炎.. 110例,近期控制.. 36例。显效35例,好 转.. 25例,无效.. 14例。 [病例]李×,女,50岁,咳嗽3年。近.. 1月来加重,咳嗽胸闷,吐 痰较多,每天可达.. 2000毫升以上。每至冬季复发,春夏季可减轻。检查:心 (一),双肺布干罗音。胸透示:双肺纹理重。诊为慢性气管炎(单纯型)。 投以上方,服.. 1个疗程达到近控标准;为巩固疗效,又连服.. 2个疗程。随访 4年未复发,达到临床痊愈。 [来源]郑祥光.陕西中医.. 1986;(10): 439
沉香蛤蚧丸 [药物]沉香.. 24克,蛤蚧.. 2对,人参、地龙各.. 50克,补骨脂、胡 桃肉、丹参、黄芪各.. 100克,肉桂、麻黄各.. 40克,厚朴.. 80克,炙甘草.. 30 克。 [用法]上药研末,白蜜.. 500克炼为丸,每丸重约6克。早晚用温开水 各送服.. 2丸。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 7例,均收到满意疗效。 [病例]赵×,男, 49岁。喘促反复发作.. 10余年,每遇冬天病情 加重。诊见形瘦神疲,面色黧黑,足胫微肿,呼多吸少(动则尤甚),唇色 紫绀,舌苔白滑,脉沉细无力;×线提示慢性支气管炎及。证属肺脾 肾三脏阳气虚衰,痰湿失于温化所致。治宜温脾补肾,宣肺化瘀定喘。服上 方.. 10天后咳喘基本缓解,足胫肿退。再服.. 2剂以固疗效,1年余未复发。第 3年冬因受凉复发,又服上方.. 1剂,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李长模,陕西中医.. 1985;(6): 274 [来源]李长模,陕西中医.. 1985;(6): 274
[药物]制附子(先煎半小时)10—30克,补骨脂10—15克,菟丝子、 山药、枸杞、麦冬各.. 15—30克,五味子、杏仁、米壳各10克,党参、黄芪、 仙鹤草各.. 20—30克,牛蒡子.. 9克,核桃(去壳)3枚。 [用法]每天.. 1剂,水煎早晚分服。 [疗效]此方治疗肾虚型慢性支气管炎.. 58例,临床控制12例,显效14 例,好转.. 29例,无效.. 3例。 [来源]程广里·陕西中医.. 1985;(3):131
癞蛤蟆煨蛋 [药物]蛤蟆.. 1个,鸡蛋(最好是白鸡下的)1个。 [用法]将鸡蛋从蛤蟆口内装入肚中,用纸包上,取阴阳瓦.. 2块(即瓦 房上槽瓦.. 1个,盖瓦.. 1个)盖好,外用泥敷半指厚,置于火炉上烘烤,蛋熟 取下。将瓦揭开,剖开蛤蟆,取出鸡蛋,去壳食之,随后饮黄酒适量。 [疗效]此方治疗哮喘.. 6例,均获痊愈。 [来源]黄宇宽.四川中医.. 1987;(2): 19
哮喘贴脐方 [药物]麻黄,吴茱萸、白芥子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姜汁少许共捣成糊状备用。用时将药塞入患 者脐孔内,压紧按平,外以胶布固定,2天换药.. 1次。 [疗效]此方治疗寒性哮喘,一般.. 10—15天可痊愈。 [来源]谭孝清·四川中医.. 1991;(3): 15
消咳止喘膏 [药物]白芥子、轻粉、白芷各.. 90克。 [ 用法]上药研末,蜂蜜调匀,做药饼如指头大备用。用鲜生姜擦背至 热以后,将药饼烘热,贴于定喘、肺俞、风门穴上,痰多者加天突,用纱布 包扎固定。每药饼可贴.. 2—3天,冷后可烘热再贴,每天贴.. 30分钟—1小时。 贴药饼后,若出现热痛难受、有时出现水泡,瘙痒者为正常,外涂龙胆 紫即可。每年三伏天,从第.. 1天起使用此法治疗.3—4天为.. 1次,每年.. 3次 为.. 1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哮喘.. 217例,痊愈.. 13例,有效.. 172例,无效.. 32例。 [来源]王茂峰,等.陕西中医.. M92. (11):511
失哮散 [药物]下地龙、炙皂荚各.. 15克,炙水蛭、蜈蚣各.. 10克,麻黄.. 6克, 蟾酥.. 150毫克。 [药物]下地龙、炙皂荚各.. 15克,炙水蛭、蜈蚣各.. 10克,麻黄.. 6克, 蟾酥.. 150毫克。 [疗效]此方治疗支气管哮喘.. 49例,近期痊愈.. 41例,有效6例,无效 2例。 [病例]彭×,男, 61岁,农民。哮喘反复发作.. 34年,长期应用激 素、氨茶碱、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近年来发作频繁,3天前 因受凉而哮喘骤发,持续.. 3天,服西药不解。端坐呼吸,喉中哮鸣,痰声漉 漉,不能平卧,气促胸闷。投失哮散,每次服.. 6克,参汤送服,每天.. 3次。 第.. 1天服.. 2次后哮喘消失,诸症悉减。以后减为每次服.. 3克,每天.. 1—2次, 并加服七味都气丸善后,服药.. 2月。随访.. 1年余未发。 [来源]鄢声浩·湖南中医杂志.. 1990;(1): 47
& 双青煎剂 [药物]四季青、大青叶、野乔麦根各.. 30克,金银花、连翘各.. 15克, 荆芥、防风、桔梗、杏仁各.. 9克。 [用法]每天.. 1—2剂,分.. 4次服。除必需输液外,一般不加用任何抗 生素及其他药物。 [疗效]此方治疗肺炎.. 30例,用药后.. 3天以内退热、症状改善, 15 天内×线显示炎症吸收共.. 22例;3天以上退热,15天以上×线显示炎症吸收 及加用西药者共.. 8例。 [来源]王左·辽宁中医杂志.. 1986;(4): 33
培土生金汤 [药物]人参、白术、茯苓、扁豆、神曲、桔梗、苡仁、鸡内金各.. 3— 15克,胎盘.. 3—10克,黄芪.. 6—20克。 [用法]每天.. 1剂,水煎分.. 3次服,连服.. 2周为.. 1疗程。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迁延性肺炎.. 58例,痊愈.. 32例,有效.. 24例, 无效.. 4例。 [来源]高静安·陕西中医.. 1992;(11): 489
肺脓疡 鱼桔银黄汤 [药物]鱼腥草.. 30—50克,金银花、冬瓜仁、生薏米各.. 15—30克, 黄芩、贝母各.. 10—15克,桔梗、桃仁、甘草各.. 5—10克,鲜芦根.. 50—100 克。 克。 [病例]舒×,男, 40岁,农民。患肺脓疡已年余,×线报告为右上 肺.. 7×8厘米脓腔,内有液平,曾治疗未愈。现面容憔悴,颧颊红,气促咳剧, 频吐腥臭脓痰,量多带血,舌红、苔黄腻,脉滑略数。此气阴双亏,毒热未 去之证。投上方加减,服药.. 60余剂,经透视复查:空腔闭合而痊愈。 [来源]李德洽·陕西中医.. 1985;(9): 419
补肺降气汤 [药物]党参.. 15克,五味子、炙麻黄、广陈皮各.. 6克,苏子、白芥子 各.. 10克,桑白皮、茯苓各.. 9克。 [用法]每天.. 1剂,水煎,分早晚服。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肺气肿.. 45例,临床显效.. 28例,好转.. 11例,有 效.. 4例,无效.. 2例。 [病例]巫×,女, 45岁,工人。患慢性支气管炎.. 10余年,经多处 中西药治疗,仍反复发作。近日因感受外邪,突发喘咳上气,痰多色白如沫, 胸部胀闷,烦躁,心慌,,肢体欠温略浮肿,舌淡胖嫩、苔薄白,脉细 数或结代,经×线片诊为慢性肺气肿。中医诊为肺胀(肺肾气虚)。治宜补 肺纳气,降气平喘,兼以解表。补肺降气汤去五味子,加黄芪.. 12克,干姜、 桂枝各.. 6克,肉桂.. 3克,每天.. 1剂,水煎内服。3剂后诸症明显好转,原方 加减继服.. 5剂,诸症消失,追访.. 1年未见复发。 [来源]官瑞新·陕西中医.. 1992;(11): 485
大蓟根煎剂 [药物]干大蓟根.. 100克,猪瘦肉.. 30—60克(或猪肺.. 30克)。 [用法]水煎,每天.. 1剂,水煎,分早晚连服.. 3个月为.. 1疗程。有效而 未愈者可继续服第.. 2个疗程,2个疗程未愈者停药。服药期间停用西药抗结 核药。 [ 疗效] 此法治疗肺结核.. 26例,其中痊愈.. 4例,好转.. 17例,无效.. 5例。 [病例]陈××,男, 57岁。胸片证实为右上浸润型肺结核,用西药 治疗半年多,病情未见好转。诊时证见咳嗽、胸痛、盗汗、消瘦。经用上方 治疗.. 1个疗程,胸片复查结核病灶比原来缩小.. 1/2以上,咳嗽、胸痛、盗汗 基本消失。体重由治疗前的46公斤增加到.. 52公斤,血沉由治疗前的60降为 38。第.. 2疗程结束时胸片复查,右上肺病灶已完全吸收钙化,血沉降至.. 15。 随访.. 1年未再复发。 [来源]萧天仁·浙江中医杂志.. 1987;(11): 489
渗出性 椒目瓜蒌汤 椒目瓜蒌汤 [用法]每天.. 1剂,水煎服。 [病例]靳×,男, 23岁。1周前不慎受凉,即出现右侧胸痛、气短、 咳嗽,咯白粘痰,舌暗红、苔白腻中微黄,脉弦滑。×线片提示右肺底积液。 辨证为痰饮阻于胸胁,宜泻肺逐饮,健脾化痰为主,佐以清热散结。方用椒 目瓜蒌汤加减,连服.. 2周,症状消失,×线片复查示右侧隔肌粘连。继以前 方加桔梗、枳壳各.. 10克宣降气机,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消除粘连而痊愈。 [来源]赵鹏辉·陕西中医.. 1986;(3): 128
&柴桂葶遂汤 [药物]柴胡、枳实、陈皮、半夏、黄芩各10克,桂枝、葶苈子(包)、 茯苓、赤芍各.. 15克,甘遂.. 5克,生姜.. 3片,大枣.. 12枚。 [用法]每天.. 1剂,水煎.. 2次药液约.. 500毫升,分.. 3次兑服。10天为 1短疗程。 服.. 1短疗程后,若胸水不减改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若病情稳定好转,胸 水有所吸收,又无其他不适,可连续服药至.. 1个长疗程(30天),初步观察 治疗结果。对体质过弱者,甘遂可减至.. 1.5克,加党参10克,待胸水吸收后 速去甘遂,加百部、丹参各20克,连续用本方至症状、体征消失后,改用苓 桂术甘汤加味续服.. 20—30剂以善后。 [疗效]此方治疗渗出性胸膜炎.. 36例,痊愈17例,显效11例,好转6 例,无效.. 2例。 [来源]蔡胜秀·辽宁中医杂志.. 1988;(2): 21
肺心病 千层龙汤 [药物]干层楼.. 15克(鲜品可用至.. 25克)。 [用法]上药煎水,兑入紫云英蜂蜜.. 2匙,分上下午服,3周为.. 1疗程。 疗程结束后间隔.. 3—4天可重新服用。 [疗效]此方治疗肺心病,一般.. 2个疗程后自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 转。曾治疗2例,服药3个疗程后,心律整齐,心率分别从98次、 100次 /分减为.. 84次、 90次/分,轻度紫绀、浮肿、心悸等症状消失,咳喘减轻, 心电图亦改善。 [来源]顾铭康。浙江中医杂志.. 1989;(4).. ∶188 注:千层楼为藤黄科植物贯叶连翘.. Hgpericum Perforatum.之全草,又 名女儿茶、赶山鞭。
丹参酒 [药物]丹参.. 50克。 [药物]丹参.. 50克。 [疗效]此方治疗冠心病疗效满意。 [病例]孙××,男, 62岁。患者有烟酒嗜好.. 30余载,曾在某 诊为冠心病。诊时证见面色晦暗,胸痛彻背、遇寒加重,咳嗽短气,心悸胸 闷明显加重,伴四肢欠温,口干不欲饮,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迟。 服丹参酒.. 1月余,上述症状明显好转,继服.. 2个月请症消失。 [来源]李志顺.四川中医 1991;(3).. ∶19
止痉散 [药物]全蝎、蜈蚣各.. 3克(焙),黄芪.. 30克。 [用法]上药研末,每天服.. 3次,每次.. 12克,开水冲服。如病情重 者,每天可服.. 4次。病情缓解后,剂量可减半,以巩固疗效。 气虚明显者,红参.. 15克煎汤冲服;阴亏津伤者,麦冬.. 15克、玉竹.. 12 克煎汤冲服;阳气虚者,参附汤煎汤冲服;大结者,大黄.. 12克煎服(便 通即停)。 [疗效]此方治疗冠心病.. 15例均获效。 [病例]陈×,男, 61岁。因反复心前区伴胸闷、心悸.. 5年,加 重.. 2年,在某医院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用多种药物治疗,病情不能控制,每 当翻身、进食、激动、寒冷等刺激均诱发心绞痛,且放射至左肩、腋、腹部, 每次持续.. 1~2小时,每天复发.. 5~6次。诊见体胖,面色白,口唇发绀, 精神较差,心前区呈放射性疼痛;舌状瘀暗,苔微黄,脉结代。服上方.. 30 分钟后,心绞痛、胸闷减轻, 30天后心绞痛控制。上剂量减半,继服.. 2个 月巩固疗效。随访.. 2年情况良好。 [来源]徐杰军.陕西中医.. 1989;(6).. ∶270
参葛冠心汤 [药物]人参.. 3克(或党参.. 20克),葛根、山楂各20克,丹参18克, 白术.. 10克,炙甘草.. 12克。 [用法]每天.. 1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25例,显效.. 16例,有效.. 6例,好转.. 2 例,无效.. 1例。 [来源]兰启防·福建中医药 1993;(2).. ∶27
甘草黄泽汤 [药物]炙甘草、生甘草、泽泻各.. 30克,黄芪.. 15克。 [用法]每天.. 1剂,水煎服。自汗失眠者,先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兼症消退后再服本方。 [疗效]此方治疗室性早搏.. 20例,均痊愈。 [病例]刘×,男, 32岁,工人。 1987年.. 5月始觉头晕乏力, 心慌气短,动则益甚,心前区有沉重压迫感。心电图检查呈频发室性早搏, 体胖,舌淡,脉结代。服甘草黄泽汤.. 3剂后症状减少,服.. 6剂后痛苦若失, 心电图示早搏消失,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季春承.陕西中医.. 1989;(6).. ∶ 247
&[来源]季春承.陕西中医.. 1989;(6).. ∶ 247 [药物]丹参.. 30克,苦参.. 20克,红参.. 5克,桂枝.. 9克,薤白.. 12克。 [用法]每天.. 1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加味治疗室性早搏.. 20例,显效.. 12例,有效.. 5例,无效.. 3 例。 [病例]向××,男, 58岁,教师。以“多发多源性室性早搏”住院 治疗。检查血压.. 16.0/10.7千帕斯卡,心率.. 80次/分,前期收缩.. 12次/分, 舌淡、边有瘀点,脉结代。证属心阳不足,心脉痹阻,治以益气通阳、通痹 复脉。上方加川芎.. 10克,栝蒌.. 15克,30剂后心悸怔忡减少,胸闷痛消失。 继以上方稍事变化调服.. 1月,诸症皆除,心电图复查正常。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戴建林.湖南中医杂志 1985;(3).. ∶ 17
&窦性 二陈击瘀汤 [药物]法夏、陈皮、当归、赤芍、山楂、枣仁、木通、全栝蒌、炙甘 草各.. 10克,茯苓、丹参各.. 12克,远志.. 6克。 [用法]每天.. 1剂,水煎服,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窦性心律过速加珍珠母.. 30克,青皮、桑寄生各.. 10克;窦性心律过缓加 附子.. 1.5克,细辛.. 5克,胸闷加薤白.. 10克。 [疗效]此方治疗窦性心律失常.. 42例,临床治愈.. 25例,好转.. 11例, 无效.. 6例。 [来源]吴水盛,等.湖南中医杂志.. 1991;(4).. ∶ 39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强心汤 [药物]人参(另煎)、附子(先煎)各.. 6克,黄芪.. 30克,当归, 丹参、茯苓、白术,葶苈子各.. 15克,桂枝、枳壳、川芎、泽泻、麦冬各.. 12 克。 [用法]每天.. 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 1次。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50例,显效.. 27例,有效.. 21 例,无效.. 2例。 [病例]赵××,女, 58岁。间断性咳嗽、吐痰.. 10年,胸闷、心慌、 气短.. 1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 1个月入院。刻诊:慢性痛苦病容,精神萎靡, 面色晦暗,口唇发绀,颜面及双下肢浮肿,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喉中痰鸣, 咳吐白色泡沫痰,四肢不温,舌淡紫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数;两肺可闻 及大小水泡音及痰鸣音,心尖搏动弥漫,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00次/ 分,律齐;双下肢重度指凹性水肿;胸透示两肺充血,心脏向.. 2侧扩大呈烧 瓶状,心胸比例大于.. 1/2;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西医诊断为 肺心病Ⅲ度。证属心肾阳虚、瘀水停聚。中医诊断为喘证、水肿。治以 温阳益气,化瘀利水,方用强心汤加菖蒲、半夏、猪苓各.. 10克,每天.. 1剂, 水煎分早晚.. 2次服。3剂后尿量明显增多,水肿渐消,已能平卧安睡,惟神 疲心悸明显。上方加党参、枣仁各.. 12克以益气养心安神。3剂后纳食香、精 神好、水肿消,四肢已温。为巩固疗效,继进.. 2剂,心力衰竭纠正。在服药 期间配合吸氧及抗治疗。 温阳益气,化瘀利水,方用强心汤加菖蒲、半夏、猪苓各.. 10克,每天.. 1剂, 水煎分早晚.. 2次服。3剂后尿量明显增多,水肿渐消,已能平卧安睡,惟神 疲心悸明显。上方加党参、枣仁各.. 12克以益气养心安神。3剂后纳食香、精 神好、水肿消,四肢已温。为巩固疗效,继进.. 2剂,心力衰竭纠正。在服药 期间配合吸氧及抗感染治疗。
益气健心汤 [药物]黄芪、丹参各.. 30克,太子参、山楂、麦冬各20克,炙甘草10 克。 [用法]每天.. 1剂,水煎液成.. 400毫升,分早晚温服。[疗效]此 方加减治疗病毒性.. 32例,痊愈.. 13例,有效.. 15例,无效.. 4例。 [来源]苏亚秦.陕西中医.. 1990;(10).. ∶ 444
病 鬼针草汤 [药物]鬼针草。 [用法]夏秋季采收全草(连根),洗净泥沙杂质,晾干备用或鲜用。 干品每次.. 20~3O克,鱼砂罐加水浸泡.. 15~20分钟,文火煎熬,沸后立即离 开炉火,冷却,每天午饭前服一大口(50~70毫升)。鲜品每次50~60克, 煎服法同前。每天服.. 1次,服至症状消失,血压正常即可停药。 [疗效]此方治疗高血压病.. 7例,均获较好效果。 [病例]杨××,女, 52岁。患者有病史数年,发病时常伴、 口干苦,恶心呕吐,每年发作数次;血压为.. 19.5/15.7千帕斯卡,诊为高血 压合并美尼尔氏病。服鬼针草.. 11天后,测血压为13.3/10.1千帕斯卡。随访 2年无不适。 [来源]林世奇,四川中医.. 1987:(11): 31 注:鬼针草为菊科.. 1年生草本植物.. Bidens bipinnata 1.的全草,又 名盲肠草、脱力草等。性平味苦,无毒,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消痈之功。 钩藤煎剂 [药物]钩藤.. 30克。 [用法]上药加水.. 100毫升,煎煮.. 10分钟为.. 1天量,分 早晚.. 2次服, 30天为.. 1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测量血压.. 1次。 [疗效]此方治疗高血压.. 175例,Ⅱ期高血压总有效率77.5%,Ⅲ期高 血压总有效率.. 72.9%。 [来源]林连荣.辽宁中医杂志.. 1988;(2).. ∶ 23
蚯蚓合剂 [药物]白颈活蚯蚓.. 15条。 [用法]将蚯蚓剖开,洗净泥土,加白糖100克, 30分钟后待蚯蚓溶 化成液体时,顿服。每天早晚各服.. 1次,5天为.. 1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高血压病.. 24例,疗效满意。 [病例]史×,男, 58岁。 日诊。患高血压病3 化成液体时,顿服。每天早晚各服.. 1次,5天为.. 1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高血压病.. 24例,疗效满意。 [病例]史×,男, 58岁。 日诊。患高血压病3 [来源]金欠.湖南中医杂志 1987;(3)∶ 54
高血压药枕 [药物]晚蚕砂.. 1000克,明矾.. 2500克。 [用法]上药装布袋内,做成药枕头用。保持药枕面清洁,每天睡药枕 不少于.. 7小时,3个月为.. 1疗程。同时每晚睡前按摩两足心涌泉穴各.. 180次。 治疗期间停用一切降压药物,若发现血压明显升高时,可视病情短期选 用复方降压片、 110降压片、心得安等内服。 [疗效]此方治疗高血压病.. 30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 [来源]贾隆兴.陕西中医.. 1985;(11).. ∶ 514
&夏枯草糖浆 [药物]夏枯草、白糖各.. 120克,草决明.. 100克。 [用法]先将夏枯草、草决明放入砂锅内,加清水.. 2000毫升,文火煎 至.. 1500毫升时,用纱布过滤,药渣加水再煎,最后将二汁混合在一起,加入 白糖,搅拌溶化后即成。1剂.. 3天分次服完, 30天为.. 1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100例,有效.. 83例,无效.. 17例。 [病例]何××,女, 82岁。患高血压病.. 32年,血压.. 29.3/15.6千 帕斯卡,停用其他药物,改用夏枯草糖浆,每次.. 300毫升,每天服.. 3次,2 个疗程后血压下降至.. 23.1/13.3千帕斯卡,3个疗程后血压下降至.. 21.3/11.9 千帕斯卡,不适症状亦消失。随访.. 3年半疗效稳定。 [来源]田中峰,四川中医.. 1989;(7).. ∶ 34
外敷膏 [药物]蓖麻仁.. 50克,吴茱萸、附子各.. 20克,生姜.. 150克,冰片.. 10 克。 [用法]前.. 3味药共研细末,加生姜捣如泥,再加冰片和匀,调成膏状, 每晚贴两脚心(涌泉穴),7天为.. 1疗程,连用.. 3~4个疗程。 敷药期间停用一切降压药,若血压有波动时按中医辨证施冶。 [疗效]此方治疗高血压病.. 60例,显效.. 32例,有效.. 28例。 [来源]刘成报.辽宁中医杂志.. 1986;(6).. ∶ 16 远菊二天散 [药物]生远志、菊花、天麻、川芎各.. 15克,天竺黄.. 12克,柴胡、僵 蚕、石菖蒲各.. 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次餐前.. 30分钟服.. 2克,每天.. 3 次。 次。 [来源]王孜优,等.辽宁中医杂志.. 1987;(2).. ∶ 21
低血压综合征 五灵升压汤 [药物]五味子、淫羊藿各.. 30克,黄芪、当归、川芎各20克,白酒 40毫升(各.. 20毫升加入药液中)。 [用法]每天.. 1剂,水煎服,分早晚饭前服。 [疗效]此方治疗低血压综合征.. 58例,痊愈51例,好转6例,无效 1例。 [病例]张××,男, 31岁。近月来头晕眼花,恶心纳差,面色少 华,精神欠佳,舌微红、苔薄白,脉弱,血压10.7/8千帕斯卡,处以五灵升 压汤.. 3剂,水煎服。药后诸症消失,血压升至.. 16/10.7千帕斯卡,再服.. 3剂 以巩固疗效?随访.. 3个月未复发。 [来源]董俊峰.浙江中医杂志.. 1993;(6)∶ 248
补气升压汤 [药物]牛黄芪.. 30克,党参.. 20克,附子、白术、陈皮、柴胡。炙甘草 各.. 12克,当归.. 15克,升麻.. 10克。 [用法]每天.. 1剂,水煎分早晚服。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低血压综合征.. 44例,显效38例,好转5例,无 效.. 1例。 [病例]胡×,女,54岁,工人。自述半月来头晕眼花,恶心,纳差, 健忘失眠,口干,舌稍红、苔薄白,脉弱。患者面色少华,精神欠佳,血压 10.7/8.00千帕斯卡。用补气升压汤原方.. 3剂,药后诸症消失,血压升至 14.7/10.7千帕斯卡,继服.. 3剂以巩固疗效。随访.. 2个月未见复发。 [来源]戴双明.陕西中医.. 1989;(1)∶ 12
缺铁性 补肾生血汤 [药物]潞党参、磁石、生黄芪各.. 30克,阿胶.. 12克,鹿角胶、龟板 胶、白术、陈皮各.. 10克,当归、白芍、熟地、首乌、枸妃子、紫河车各.. 15 克,炙甘草.. 6克。 [用法]每天.. 1剂,水煎分.. 2次服,20天为.. 1疗程。[疗效]此方治 疗.. 54例,痊愈.. 28例,缓解.. 14例,好转.. 8例,无效.. 4例。 [来源]何国兴,等.陕西中医.. 1991;(6)∶253
参芪二仙汤 参芪二仙汤 [病例]陈×女, 24岁,工人。因突发鼻衄、阴道出血伴发热,经某 医院骨髓象检查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西药抗感染及病因治疗,出血止, 仍感头晕耳呜,腰脊酸软。1周后又鼻衄,齿龈渗血,阴道出血淋漓不尽, 疲乏无力,动则心悸气短,继用西药治疗近.. 1个月,效不显。中医诊为虚劳、 血证。投参芪二仙汤加艾叶.. 9克,仙鹤草,旱莲草各.. 30克,连服.. 10剂后鼻 衄、齿衄止,阴道出血量减少。继服10剂,阴道出血止,精神显著好转。上 方去旱莲草、仙鹤草加附子.. 4.5克,连服20剂,诸症悉除,复查外周血象正 常。随访.. 5个月未见复发。 [来源]邱祖萍,辽宁中医杂志.. 1984;(4):34
血小板减少症 黑龙汤合增红散 [药物]黑龙汤:黑豆衣.. 30克,大熟地、黑芝麻各.. 20克,龙葵果、龙 眼肉各.. 15克,牛西西、生首乌各.. 10克,大 枣.. 5枚。 增红散:石榴皮、鸡血藤、路路通、花椒各等份。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 2次服。增红散研细末,成人每次服.. 1~4 克,儿童酌情减量,每天.. 2次,15天为.. 1疗程,每周复查1次周围血,一般 3~4个疗程可恢复正常。 [疗效]此方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385例,痊愈140例,良效101例,进 步.. 121例,无效.. 23例,总有效率为.. 94%。 [病例]张×,女,5岁。因鼻衄.. 3年余,伴全身皮肤散在性出血点及 大小不等紫癜,加重.. 10月余,于.. 1989年.. 1月在某院骨髓穿刺,确诊为血小 板减少症。用强的松治疗月余好转而出院,仍需长期服用激素。近日停服后 诸症同前,于.. 1991年.. 10月来我院诊治。诊见面色苍白,全身皮肤可见散在 性出血点,大小不匀,压之不退色,紫癜不高出皮肤。化验:血红蛋白.. 72 克/L,白细胞: 6X109/L,中性:0.67,淋巴:0·33,血小板:6X10 9/L。 经甩黑龙汤合增红散治疗.. 2个疗程,全身出血点消失,紫癜吸收,仅留淡黄 色色素沉着,鼻衄停止?复查血红蛋白.. 112克/L,白细胞.. 4.6×10 9中性.. 0.60, 淋巴.. 0·40,血小板.. 112×10 9/L ,住院.. 32天,临床痊愈出院,随访.. 2年未 再复发。 [来源]高德法,等。陕西中医.. 1992;(9):399
降红汤 [药物]白花蛇舌草、知母各.. 30克,半枝莲、赤芍各.. 25克,川芎、虎 杖备.. 20克,漏芦、丹参各50克,黄柏、三棱、莪术、黄药子各15克,青黛 5克,雄黄粉(分冲)1克。 [用法]每天.. 1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例,并经随访.. 2~5年,疗效较 好。 [疗效]此方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例,并经随访.. 2~5年,疗效较 好。 9 /L血红蛋白.. 183克/L,白细胞.. 36.5 ×109L,分叶.. 0.81,淋巴.. 0.15,单核.. 0.04,血小板.. 350×10 9/L。证系热毒 内蕴,肝火血瘀,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降红汤连服36剂后,齿衄和皮 下紫斑消退,诸症明显好转,肝未触及,脾大肋下.. 1.5厘米。继用降红汤减 雄黄,增鳖甲15克,连服24剂,检查血压16.0/11.3千帕斯卡,脾未触及; 血液检查红细胞.. 4.5×10 9/L ,血红蛋白.. 140克/L,白细胞.. 7.8×10 9/L,分 叶.. 0. 75,淋巴.. 0. 23.单核.. 0.02,血小板.. 230×10 9/L;骨髓象示大致正常骨 髓象。临床缓解。继服上方.. 1月以巩固疗效。1981年.. 5月以后,连续血液检 查.. 4次,均在正常范围。随访.. 5年病情稳定。 [来源]刘大同,辽宁中医杂志.. 1986;(11):28
疗后 扶正升白汤 [药物]太子参,白术,黄芪,茯苓,鸡血藤,阿胶(烊化),当归, 丹参,穿山甲,煅皂矾,枸杞,菟丝子,紫河车,黄精,熟地。(原方未列 剂量) [用法]每天.. 1剂,水煎服, 10天为.. 1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化疗后所致白细胞减少症.. 103例,显效91例, 有效.. 12例。 [病例]柴×,女,50岁,患右肺小细胞分化癌,经动脉灌注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顺铂后,血象降低,白细胞仅有.. 1.6×10 9/L,血红蛋白.. 90克/L, 血小板.. 130×10 9L。以后采用多种治疗,白细胞仍在.. 2.5×10 9/L,持续近.. 1 月,患者仍头晕乏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口苦,舌淡、苔白腻,脉虚弦, 投扶正升白汤.. 10天后,血液检查白细胞.. 4.0×10 9/L,血红蛋白.. 110克/L,血 小板.. 140×10 9/L,精神明显好转。 [来源]李顺山.等。陕西中医.. 1991 ; (6): 244
首乌汤 [药物]制首乌.. 30克。 [用法]每天1剂,加水.. 300毫升,煎.. 20分钟左右。取汁.. 150~200毫 升,分.. 2次温服。 [疗效]此方治疗高脂血症(火旺型)32例,其中显效.. 19例, 有效.. 10例,无效.. 3例。 [来源]徐荷芳。浙江中医杂志.. 1991:(6): 245 有效.. 10例,无效.. 3例。 [来源]徐荷芳。浙江中医杂志.. 1991:(6): 245 [药物]
白僵蚕。 [用法]取白僵蚕适量,研细末,每次服.. 3克,每天服.. 3次,2个月 为1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高脂血症.. 21例均有效。 [病例]徐××男, 53岁。血脂增加已有.. 9年,曾服中西药降低 血脂,均无明显疗效。后以白僵蚕末如法服用。服药前胆固醇.. 10.66mmol/L, 甘油三脂.. 3,08mmol/L。服药.. 4个月后,胆固醇降至.. 4.81mmol/L、甘油三脂 降至.. 0.12mmol/L。嘱患者再服上药.. 2个月,并采取低脂及适量的淀粉饮食, 随访.. 1年半,血脂未回升。 [来源]罗嗣尧,湖北中医杂志.. 1987;(3): 43
山楂降脂饮 [药物]山楂.. 15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1次饮服,药渣泡茶饮用。 [疗效]此方治疗高脂血症多例,疗效满意。 [病例]童××,女,54岁。患高脂血症.. 8年,曾经多种降脂药物 治疗均未见效。查血清胆固醇.. 4.75mmol/L,甘油三脂4.72mmol/L。停用其他 降脂药物,即用上方治疗。服药.. 1个月后,胆固醇降至4.27mmol/L、甘油三 脂降至.. 2.26mml/L。再服.. 1个月,胆固醇.. 4.40mmol/L、甘油三脂降到 1.19mmol/L,己到正常水平,嘱继服.. 2月以巩固疗效。 [来源]张赛璐,浙江中医杂志.. 1993;(9): 402
山菊参饮 [药物]山楂、菊花、丹参各.. 10克。 [用法]每天.. 1剂,水煎代茶饮,1个月力.. 1疗程,连服.. 3个月。 服药期间停用其他降脂药,可配合运动疗法(早晚自由运动.. 30分钟)。 [疗效]此方治疗高脂血症.. 60例,痊愈4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 1例因药后胃酸过多而停药。 [来源]丁士春。山东中医杂志.. 1993;(1):57
&降脂煎剂 [药物]山楂、泽泻各.. 15~30克,茵陈.. 15克,大黄.. 3 ~5克。 [用法]每天.. 1剂,水煎分.. 2次服,连服.. 1个月为.. 1疗程,治疗期间停 服一切降脂药物。可服.. 2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高脂血症.. 30例,30例胆固醇高者,23例降至正常, 2例有不同程度下降,5例无效;兼有25例甘油三脂高者, 20例降至正常, 5例无效;兼有.. 23例β脂蛋白升高者, 19例降至正常,1例有所下降,3 例无效。 [病例]李××,男, 58岁。体形肥胖,常觉头晕目眩,胸闷不适, 上肢麻木伴颤动,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血压.. 22.7/13千帕斯卡,胆固醇.. [病例]李××,男, 58岁。体形肥胖,常觉头晕目眩,胸闷不适, 上肢麻木伴颤动,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血压.. 22.7/13千帕斯卡,胆固醇.. 294mmol/L甘油三脂 2.98mmol/L,β脂蛋白.. 702克/L。诊为高脂血症,药用降脂煎剂加石决明、 白菊花、制首乌各.. 15克,服.. 1个月后症状改善。复查血脂:胆固醇.. 4.576mmol/L,甘油三脂.. 0.913mmol/L,β脂蛋白.. 2.27克/l。血压.. 20.0/12.O 千帕斯卡。再以原方为丸巩固治疗.. 1个月,症状完全消失,血压稳定。1年 .(,) 后复查血脂,3项均正常。 [来源]许宏大。四川中医.. 1988;(1): 35
首乌降脂汤 [药物]何首乌,代赭石各30克,牛膝、泽泻、山楂各15克,丹参、 石决明各.. 20克。 [用洁]每天.. 1剂,水煎分早晚服。 [疗效]此方加味治疗高脂血症.. 45例,有效.. 41例,无效.. 4例。 [病例]张××,男, 62岁。头晕目眩.. 8年,加重并心慌、突然昏 倒.. 2年,经某医院检查诊为高脂血症,常服烟酸肌醇片、丹参片。住院检查: 空腹血浆胆固醇.. 6.48mmOl/L,甘油三脂3.16mmo1/L,血压17.l/11.1千帕斯 卡。提示:。证见头目眩晕,动则欲倒,心慌,少气,舌 淡紫、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为眩晕,证属气虚痰阻,首乌降脂汤加黄芪 30克,黄精.. 20克,薤白、炙甘草各.. 9克。连服.. 7剂,症状缓解。续服.. 6剂, 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降至正常,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来源]陈纯一,四川中医.. 1990;(11):22
上 赤白散 [药物]赤石脂,白及。 [用法]上药分别研末,按.. 1∶1比例配制成散剂,每天服.. 3次,每 次服.. 3克,温水调成糊状空腹服用。 [疗效]此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40例,其中痊愈.. 31例,有效7例,无 效.. 2例。 [来源]袁道生,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6): 247
番泻叶散 [药物]番泻叶.. 3克,白及、乌贼骨各.. 9克。 [用法]上药研末,混匀,每天.. 1剂,分.. 3次冷开水送服,3~10天 为.. 1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病出血.. 69例,其中痊愈.. 58例,有效.. 7 例,无效.. 4例。 [病例]康××,男, 36岁,工人。胃脘痛、泛酸、打呃.. 8年,饥 饿及夜间疼痛易发作。进食或服胃舒平等药物疼痛暂时缓解,多次胃镜及钡 餐检查,均被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来诊前.. 5小时突然感胃脘部胀痛、烧 灼感,恶心,呕出咖啡色液约.. 200毫升,并解柏油样稀便.. 3次;伴心慌、乏 力、眼花,血压.. 10.7/6. 67干帕斯卡,胃皖部压痛,血红蛋白.. 92克/L,大 便隐血(++++)。立即予输血、补液,并予上方口服。1天后恶心呕吐 止、胃脘痛减,2天后大便转为黄褐色,3天后转为黄色。大便隐血试验阴性, 临床痊愈。 餐检查,均被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来诊前.. 5小时突然感胃脘部胀痛、烧 灼感,恶心,呕出咖啡色液约.. 200毫升,并解柏油样稀便.. 3次;伴心慌、乏 力、眼花,血压.. 10.7/6. 67干帕斯卡,胃皖部压痛,血红蛋白.. 92克/L,大 便隐血(++++)。立即予输血、补液,并予上方口服。1天后恶心呕吐 止、胃脘痛减,2天后大便转为黄褐色,3天后转为黄色。大便隐血试验阴性, 临床痊愈。 冰冻血愁汤 [药物]乌贼骨、大黄炭各.. 30克,苎麻根50克,生地炭、黄岑炭各20 克,黄连.. 15克。 [用法]上药用文火浓煎.. 3次,合取药液.. 1000毫升,置于冰箱冷冻至.. 1~ 4℃。经胃管快速注入.. 200毫升,协助患者转动体位,使药液与胃各部接触, 每.. 4小时.. 1次。观察.. 48小时,未继续出血者,即可拔出胃管,改为口服。 [疗效]此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85例,痊愈.. 78例,显效.. 5例,有效.. 1 例, 无效.. 1例。 [病例]刘××,男,52岁。因吐血、黑便,伴汗出肢厥.. 6小时,于 1986年.. 10月.. 14日下午.. 4时急诊入院。宿有胃痛病史,此次因疲劳饮酒后, 猝然吐鲜红血盈碗,泻下黑便如胶漆,胃脘灼热隐痛,龈肿,暖气吞酸,心 烦躁扰,头昏疲惫,面色苍白,急性失血重病容,神识惚恍,汗出如油,四 肢厥冷,舌红、苔黄腻,脉沉细数;体温.. 36.1℃,脉搏.. 132次/分,呼吸.. 24 次/分,血压.. 10. 64/8.51千帕斯卡。血红蛋白.. 42克/1,红细胞.. 2×10 9/L, 白细胞.. 18×10 9/L中性.. 0.8,酸性.. 0.2大便隐血试验(++++),证属血 热迫血妄行,气随血脱。急宜益气固脱,泻火止血,以冰冻血愁汤灌胃,参 麦针.. 150毫升,加.. 5%GNSI500毫升静滴,翌日厥回血止,继以原方口服收功。 [来源]任明,四川中医.. 1989;(4)
& 大黄番泻叶散 [药物]生大黄.. 2份,番泻叶.. 1份。 [用法]将生大黄、番泻叶分别研成细末,过.. 120目筛后混匀,每天服 4次,每次.. 6克,冷开水冲服。 服药期间一般不禁食,若出血量大可适当配合抗治疗。少数患者服 药后有短暂症状。 [疗效]此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山血.. 24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 2例。 [病例]刘×,男, 58岁。患者有溃疡病史.. 10余年,1天前因饮酒突 然出现上腹部刺痛,痛处固定不移,继则恶心呕吐,吐出夹有食物残渣的暗 红色血液约.. 400毫升,口干不欲饮,面色黯黑,舌有紫斑,脉弦数;小便色 赤,大便干硬色黑如漆,体温.. 36℃,脉搏.. 108次/分,血压.. 9.3/6.7干帕斯 卡;心肺(—),肝脾(—),腹软;血常规血红蛋白.. 85克/L,红细胞.. 3.O/10 9/L, 大便潜血试验(++++)。用上药.. 6克,冷生理盐水冲服,每天.. 4次。服 药.. 2天大便潜血转阴,连续.. 3天复查大便潜血均为阴性,诸症消失。随访.. 3 药.. 2天大便潜血转阴,连续.. 3天复查大便潜血均为阴性,诸症消失。随访.. 3 多年,曾作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服甲氰咪胍、普鲁苯 辛及中药治疗,效果不佳。刻诊:胃脘疼痛、反酸、纳差,形体消瘦,大便 色黑,微搪,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大便隐血试验(+)。投上方.. 1剂后 胃脘疼痛减轻,再服.. 1剂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来源]李朝铭,四川中医.. 1991;(3): 21
&青石糖 [药物]青石.. 500克,延胡索.. 50克,红糖.. 500克。 [用法]青石研细末,过.. 120目筛;延胡索研细末,过.. 100目筛。先将 红糖放入锅中(铁、铝,砂锅均可),加水.. 100毫升,文火溶化,再加青石 粉、延胡索粉,搅拌均匀如饴糖状,倒在木板上(上下撒青石粉,以免粘连), 用擀面杖轧成薄片(约.. 0.5~0.7厘米厚),趁热用菜刀切成小方块(3厘米 ×3厘米),待凉即成。每天服.. 3次,每次服.. 2~3块,饭前.. 1小时含服。 [疗效]此方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84例,痊愈.. 70例,有效.. 12例, 无效.. 2例。 [病例]张××,男,32岁。胃脘隐约疼痛不适.. 5年。每于春秋两季犯 病,屡服碳酸氢钠、胃舒平等收效甚微。近来疼痛加重,尤以上午.. 10点,下 午.. 4点为最,进食后缓解。经钡餐造影,在十二指肠球部发现龛影,诊为十 二指肠球部溃疡。用青石糖治疗,如法服药.. 1个月,症状消失,复查龛影消 失,只有激惹现象。随访.. 2年未复发。 [来源]田凤鸣,陕西中医.. 1984;(3): 12 注:青石,指台阶、石碑、铺马路用的青色石子,能烧成石灰。主要含 钙、镁等。 灵香牡蛎散 [药物]煅牡蛎、炒香附各.. 60克,炒五灵脂.. 30克。 [用法]上药研末,早晚各服.. 5克。服完后间隔.. 5天再续服第.. 2剂,2 个月为.. 1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明显。 [病例]周××,男, 36岁,工人。患胃病5年多,上腹正中至左胁 下经常烧的样疼痛,空腹和夜间尤甚,经胃肠钡餐检查,有龛影存在。服灵 香牡蛎散.. 1剂后,胃脘疼痛及呕恶泛酸减轻,再服.. 2剂,诸症若失,再行钡 餐检查未发现异常。随访.. 2年未复发。 [来源]王心东,四川中医.. 1986;(2): 22
海蛸牡蛎散 [药物]海螵蛸、煅牡蛎各.. 30克,茯苓.. 15克,黄柏、白术、玄胡、川 [药物]海螵蛸、煅牡蛎各.. 30克,茯苓.. 15克,黄柏、白术、玄胡、川 15例,无效.. 4例。 [病例]张××,男,42岁,干部。胃脘痛.. 3年余,屡治乏效。现症: 胃脘胀痛,以进食后.. 2~3小时尤甚,伴灼热感,嘈杂吞酸,腹胀纳差,口干 苦,胸闷善太息,大便不爽,舌苔黄腻,脉弦数。经胃肠钡餐透示,诊为十 二指肠球部溃疡。服用海蛸牡蛎散.. 3天,胃脘痛明显减轻,服.. 50天后症状消 失,继用.. 50天以巩固疗效。5个月后钡餐透示复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愈合。 [来源]张相智,等。四川中医.. 1987;(1): 29
猪肚丝瓜络 [药物]猪肚.. 1具,干丝瓜络.. 120克。 [用法]将猪肚洗净,加入干丝瓜络.. 60克,煎煮90分钟令猪肚烂熟为 度,去丝瓜络。取余下的干丝瓜络.. 60克炒黄研粉,与猪肚共分.. 3天作.. 9次, 每次饭前.. 30分钟加热温服,6天为.. 1疗程,每疗程间隔.. 2天。 [疗效]此方治疗胃下垂.. 16例,均有明显疗效。 [病例]商×,女, 43岁,农民。胃脘痞闷,饭后有胃脘重坠感,纳 差乏力,消瘦,胃口隐痛.. 2年余,近年来症状加重,舌红、有齿印、苔薄白、 脉细无力。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胃小弯角切迹于髂脊线下.. 6厘米。诊为胃下 垂(中度)。投猪肚丝瓜络,按法服用,10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除。1982 年.. 4月.. 5日上消化道钡餐透复查,胃位置已恢复正常。 [来源]张中校.山东中医杂志 1993;(1):56
五倍子膏 [药物]五倍子.. 5克,蓖麻仁.. 10粒。 [用洁]上药共捣如泥,空腹敷贴百会穴,胶布固定,每天.. 3次,每 次.. 7分钟。 [疗效]此方治疗胃下垂.. 13例,痊愈.. 12例,无效.. 1例。 [来源]贾士,湖南中医杂志.. 1991;(4): 45
发表于: 22:54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为您提供颈椎病、肩周炎、落枕、急性腰扭伤、腰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网球肘、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跟痛症、关节炎、滑膜炎、骨错缝;胃炎、失眠、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性功能障碍、功血、带下异常、痛经、外阴瘙痒、便秘、结肠炎、胆囊炎、痤疮、小儿多动症、小儿厌食症、抑郁症、胆结石、肾结石、荨麻疹、湿疹、银屑病、带状疱疹、前列腺炎、头痛、肥胖病、更年期综合症、中风后遗症及慢性疲劳综合症等相关疾病的康复咨询建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贞芪扶正胶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