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眼戴老花镜治近视看物体成凹形是怎么回事

远视镜是老花镜?_百度知道
远视镜是老花镜?
提问者采纳
看远处物体较清楚,调节功能逐渐减弱,由于晶状体硬化。因此:这些患者远视度数一般较深,老花的出现要比正视眼者为早。老花眼是一种生理性改变,一般不需要用镜片矫正,或因年龄增大。
③远近物体均不能看清楚。
②看近物不清楚、晶状体弯曲度变小及晶状体屈光指数减小等引起,远视眼在儿童时期多属于生理性的,不能看清物体,老花眼和远视眼完全不同,它是因眼球在无调节情况下外界景物的成像聚焦于视网膜后,老花眼出现症状与本人的屈光状态及工作性质有关。但在戴用凸透镜矫正视力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这是较严重的远视,平行光线进入眼内。远视眼是眼病中常见的屈光不正视眼与老花眼并不是一回事,调节能力减弱而显示出来。远视眼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年过40岁的人。一般在40-50岁时发生老花眼,但如果有远视眼未矫正:
①看近物和远物都不受影响,于是看近困难。而远视眼是调节作用静止时:多见于青少年轻度远视患者,它可以通过眼球的睫状肌及富有弹性的晶状体进行自身调节看清物体。此外,或因小角膜。其原因是由于眼球前后径变短,在视网膜后形成焦点,视力可通过眼球调节达到正常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老花镜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当前位置:&>&
3岁娃配“老花镜”成近视 孩子天生远视眼别乱戴眼镜
&&& 作者:李钢&& 来源:齐鲁晚报
关键词: 眼轴 老花镜 远视眼 正视眼 近视率
[提要]“孩子天生都是远视眼,千万别随便戴眼镜。调查显示,我省小学生视力低下率达40%以上,其中不少孩子和家长存在用眼误区,加重了视力不良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的前后径在不断增长,即眼轴逐渐加长向24毫米的标准值靠近,所以,远视的程度也会随着眼睛的发育而逐渐减弱。
  “孩子天生都是远视眼,千万别随便戴眼镜。”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5日,济南市卫计委组织眼科专家走进校园,向广大学生宣教爱眼护眼知识。一位学生家长很纳闷,她孩子3岁时配的是远视镜,没想到现在却成了近视眼。调查显示,我省小学生视力低下率达40%以上,其中不少孩子和家长存在用眼误区,加重了视力不良发生率。
  入幼儿园检查远视,戴老花镜戴成近视
  “孩子是入幼儿园的时候,检查出视力不好,说是远视。”谈起孩子变成近视眼的经过,苏女士回忆说,她女儿萱萱三岁时在幼儿园查视力发现仅为0 . 6,“当时挺担心的,就立即带孩子去做了检查。”
  苏女士说,经过散瞳验光,医生发现孩子是200度的远视眼。“当时就给孩子配了副200度的远视眼镜。”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几年下来,孩子视力更不好了,“之后又检查,结果近视得挺厉害了。”现在苏女士上五年级的孩子又配上了200多度的近视镜。“其实婴儿天生都是远视眼。”济南市眼科医院专家傅特介绍,每个人在出生时都是个短眼球,眼球的前后径只有16毫米,小于成年人的24毫米。对成人来说,光线经24毫米的眼球屈光系统会聚后,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而光线经16毫米的眼球屈光系统会聚后,成像在视网膜之后,就成了远视。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的前后径在不断增长,即眼轴逐渐加长向24毫米的标准值靠近,所以,远视的程度也会随着眼睛的发育而逐渐减弱。所以,很多儿童的远视都是生理性远视。傅特介绍,一般4岁及以下的孩子有300度左右的远视,五六岁的孩子有200度左右的远视,8岁孩子有100度左右的远视,这都属于正常范围,不需要特殊矫正。“如果三岁的孩子戴上200度的远视镜,会加速孩子视力向正视眼,甚至是近视眼的方向发展。”
  四成小学生近视眼,发生年龄提前
  除了萱萱由远视变成小近视,现在不少小学班里有很多“小眼镜”,有的班甚至有四五成的孩子近视。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教授介绍,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4 0 . 8 9 % ,初中生为6 7 . 3 3 % ,高中生则高达79 . 20%。
  山东省的情况则更加严重,根据2013年开展的青少年视力低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省小学生近视率近40%,初中近70%,高中生已逾85%。“这些年,我们高度重视青少年视力低下的防治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防治中心。”毕宏生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青少年视力不良发生率有所下降。
  “在全省调查了120万中小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有所下降,与2010年相比,下降8%-10%左右。”毕宏生说。尽管青少年视力不良发生率有所下降,但发生人数仍然众多。“还有像近视的高发期也有所提前。”毕宏生说,从近视发生的年龄段看,肯定是年级越高发生率越高,“但随着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增多,近视高发期也有所提前。”
  为此,专家提醒广大家长,应注意注意监测孩子的视力,尤其4岁后的孩子,更要加强视力监测。因为每个孩子的发育状况不同,要及时判断孩子的视力问题是生理现象还是病理现象,以便尽早干预。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责任编辑:玉青
新闻热线: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Copyright (C)
& .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地址:东营市府前大街75号(大众日报社东营分社)112室 邮编:257091知识点梳理
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是怎么形成的?由于眼轴较短,在不使用调节状态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折后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而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象.为此,远视眼经常需要运用调节来加强眼的屈光力,使进入眼球的光线能集合在视网膜上并成为清晰的物像.远视眼以可矫正.解题方法点拨:抓住关键识记(1)远视眼:晶状体凸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外界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方.
(2)矫正方法:佩戴凸透镜,使进入眼睛的光线会聚一些后再通过晶状体,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的应用1、知识点的认识物距 像距 正倒 大小 虚实 应用 特点 U>2f f<v<2f 倒立 缩小
U=2f v=2f 倒立 缩小 实像 测焦距 大小分界点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幻灯机
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测焦距 实虚分界点 U<f v>u与物同侧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虚像在物体同侧,虚像在物体之后 2、命题方向:利用成像的规律解题,例如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拍摄景物时,使景物到镜头的距离远大于二倍焦距.投影仪: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用强光照射幻灯片时,就可以在屏幕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为了使得到的像成为“正立”的,要把投影片上下颠倒放置.放大镜: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能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3、解题方法点拨:识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灵活解题.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远视眼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眼疾,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远视眼的成...”,相似的试题还有:
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模拟近视眼”的实验探究.如图(甲)所示,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的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图[如图(乙)]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下面问题:(1)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实验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_____.(2)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缩小正立的_____像(选填“实”或“虚”).(3)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应是_____透镜.(4)在图(甲)近视眼镜的位置换上老花眼镜要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应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
如图所示,为研究视力矫正问题,小明和小华同学用凸透镜和光屏模拟眼睛,凸透镜看作眼睛的_____,光屏看作_____.(1)小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和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三者高度相同.点燃蜡烛,将近视眼镜放在如图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再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时,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以上现象说明:①_____;②_____.(2)小明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_____(选填“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竖直向下”)方向移动光屏,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____作用.
某同学正在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在实验时观察到如下现象: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有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②将另一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有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_____是凹透镜,_____是凸透镜.(2)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填写实验现象序号)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戴上凸透镜时,使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解答:答:正常的眼睛看物体,物体的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老花镜是一个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戴上时,使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相当于成了近视眼),所以只能看清近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物体.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明确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我们才能清晰地观察的物体.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物理
(2012?河南模拟)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小明想: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让一聚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中的光路,小明发现光线进入不同介质时,折射程度是不同的.由此现象,结合所学光学知识,小明推测:视力正常的人进入水中时,将不能正常观察物体.正常的眼睛会变成远视眼(填“近视眼”或“远视眼”),所以游泳时所戴的眼镜实质上是一个凸透镜(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最近,学校进行了一次视力大检查,卫生班长小明发现班里近视眼的同学很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近视呢?他对此产生了疑问.于是,他和几名同学一起,在校内外对近视眼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得到了如下的一些信息:(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正常人眼的晶状体厚度可以改变,对光的偏折能力随之改变,使得近处和远处物体射来的光都能够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正常人眼睛既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远处的物体.(2)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生因素很多,主要有:视距近:青少年由于眼的调节力很强,所以对近距离甚至眼前的字、物都能看清楚,这样他们就不自觉地经常处于近距离工作状态,使眼睛持续高度调节,促成近视的形成.连续用眼时间过长: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形成近视.学习环境不良:如,看书光线过强或过弱,致使眼的调节负担加重,导致近视.看电视方法不当:看电视没有节制,距电视过近,室内光线明暗不均,这些都可加重眼睛的疲劳,促成近视.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是形成近视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遗传因素:近视具有一定遗传倾向.有遗传因素者,近视发病率较早,常在进入青春期以前就开始近视了.(3)眼睛近视危害严重:近视眼严重制约了青少年个人特长爱好的发展,影响青少年的前途,连上学填报考志愿都受制约.近视眼比正常人的眼更容易出现疲劳,经常出现眼干、眼涩、眼痒、眼胀、视力模糊等症状.近视眼会引起许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多数是致盲的,近视度数越高引起并发症可能性越大.这些并发症有:1视网膜脱离、2白内障、3黄斑变性和黄斑出血、4玻璃体液化变性(飞蚊症)、5青光眼、6斜视弱视等.(4)初一级部近视眼人数的比例为43%,初二级部为49.6%,初三级部为53.9%,并且还在迅速增长.(5)小明他们从书中知道眼镜度数的计算方法是:用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100即可.请你根据以前所学的物理知识和以上的信息,回答问题:1、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之前,所以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2、近视眼的矫正措施:近视者应该戴凹透镜,利用此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可以减弱眼睛本身折光能力,使图象聚焦在人眼的视网膜上,以便看清远处的物体.3、现有一度数为200度的眼镜,它的焦距应该为0.5m.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和戴上近视镜矫正后的成像情况.请写出实验器材、装置和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纸盒、蜡烛、白纸;装&&&&置:首先把纸盒截成两段,再套在一起,作为“眼球”,再把凸透镜固定在纸盒一端上,作为“晶状体和角膜”,把白纸固定在纸盒的另一端,作为“视网膜”;实验步骤:(1)近视眼的模拟实验:首先,把带凸透镜的一面朝向点燃的蜡烛,调节蜡烛、凸透镜和白纸之间的距离,在白纸上得到一清晰的蜡烛火焰的像.再拉长纸盒,模拟眼球的前后径变长,看到白纸上蜡烛火焰的像变的模糊不清,说明“眼睛”已经“近视”了.(2)戴近视镜矫正的模拟实验.在凸透镜的前面放上凹透镜,前后移动凹透镜,直到在白纸上又出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已被矫正.5、小明家的桌面太光滑了,晚上开灯学习,总感到桌面反光刺眼.小明怕因此造成近视,你能想办法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说出你的办法和理由.办法:铺上桌布;理由:灯光在桌布上发生漫反射,使射到眼睛里的光减弱.6、假如你是一名“护眼小博士”,要给小学生预防近视眼提几条建议,你准备给他们提些什么建议?请你写出2条.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缩小的像,如图1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2)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填以下选项).A.0~10cm&&&&B.10cm~25cm&&&&C.10cm~极远处&&&&D.0~25cm(3)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图2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图是.(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长度相当于像距,在全班同学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使全班同学都能清晰的进入取景框中.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填空题
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小明想: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让一聚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中的光路,小明发现光线进入不同介质时,折射程度是不同的.由此现象,结合所学光学知识,小明推测:视力正常的人进入水中时,将不能正常观察物体.正常的眼睛会变成______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所以游泳时所戴的眼镜实质上是一个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年河南省重点中学九年级内部摸底物理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小明想: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让一聚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中的光路,小明发现光线进入不同介质时,折射程度是不同的.由此现象,结合所学光学知识,小明推测:视力正常的人进入水中时,将不能正常观察物体.正常的眼睛会变成&&&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所以游泳时所戴的眼镜实质上是一个&&&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远视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