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10g柴胡6黄芩10g牛膝桃仁煎10g当归10g桃仁6g红花3g菟丝子15g杜仲10g苍术10g陈皮6g茯苓12g

      您好:对于静脉曲张,目前多以预防为主,减缓症状及防止并发症,重症静脉曲张则多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治疗方法如下:  (1)穿弹力袜 对于轻度静脉曲张,症状并不明显的患者,可长期穿弹力袜,或应用弹力绷带,或使用绑腿自足部向上裹缠整个小腿,可以预防并改善轻度下肢静脉曲张,改善下肢静脉回流,防止其继续发展。  (2)手术疗法 此法适用于重度静脉曲张且症状明显的患者。行手术前应行深静脉造影以确定深静脉通畅。目前多采用高位结扎、静脉剥脱及切除术、筋膜下交通支结扎术三种手术方法,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而采用不同方法。  (3)中医学将此病多辨证为气滞血瘀、脉络不通,治宜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方选血府逐瘀汤化裁。药用:生地30g,当归15g,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6g,牛膝15g,柴胡10g,枳壳10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针对其并发症的治疗,有如下方法:  (1)小腿慢性溃疡 静脉曲张并发小腿慢性溃疡者较难愈合,除应积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外,还应控制感染,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清洁疮面,减少分泌物以促进皮损愈合,中医学将此证辨证为气虚血瘀,治宜益气活血生肌法,方选补阳还五汤化裁。药用:黄芪15g,当归15g,川芎6g,牛膝15g,桃仁10g,红花6g,太子参15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局部可外涂蛋黄油。制法:鸡蛋煮熟5~6个,剥取蛋黄,取少量香油烧热,炸蛋黄至焦枯,取油去渣,涂于患处,每日2次。  (2)静脉曲张性湿疹 中医学辨证本病多为湿热下注,血脉不通,治清热除湿,活血通络法,方选活血四妙汤化裁。药用:苍术6g,黄柏15g,生苡仁30g,川牛膝15g,桃仁10g ,红花10g,生地20g,丹皮10g,赤芍15g。水煎服,每日1剂。

}
消肿止痛液(液体膏药)——骨伤瘀血肿大效果特好

组方:生大黄、延胡索、川芎、青皮、皂角刺、浙贝母、威灵仙、徐长卿各20g,水蛭、制川乌、制草乌各15g,蒲公英、紫花地丁、车前草、桑枝各30g。 

以各药放入缸内加白酒800mL和75%的酒精500mL,封密内置储存1个月,每5天摇动缸一次。30天后可喷洒及外敷患处都行,特别对骨伤瘀血肿大效果特好。

伤痛灵擦剂[配方]三棱、莪术、三七、红花、制草身透骨草各15克、血竭生大黄(急性用9克)、板子(急性用9克)各6克,白兰12克,冰片30克,白酒适量。[制法]将前11味烘干,共研细末,备用。[功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治]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网球肘、纤维组织炎及陈旧性躁、腕关节扭挫伤。[用法]外用。每取药未适量,用白酒调成稀糊膏状,外涂擦患部,每日涂擦3次。药层干后洒白酒,保持湿润,促使药力透入。[附记]引自《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本方系笔者祖传四代秘方。验之临床,用于上述各症,皆有良效,尤以软组织损伤、扭挫伤效果最佳。通常用药、急性3-7天,慢性7-10天均茯痊愈或显效。外用扭伤药酒[配方]肉桂2.4克,川乌36克,红花2.4克,草乌36克,苏梗、麻黄、白附子、伸筋草、舒筋草、海风藤、威灵仙、蔓荆子、土牛膝各60克,防风、木香、乳香、没药、台乌、本通、荆芥各36克.当归、川芍各48克,五加皮96克,白酒7000毫升。[制法]将前23味捣为粗末,置容器中,用白酒分2次浸泡,第1次以淹过药面少许为度,7天后过滤;所剩白酒全部加入药渣内浸泡3天以上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在浸泡过程中。应密封,并随时振动,以加速药性释出。[功用]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主治]扭挫闪伤及跌打损伤。[用法]外用。每取药酒适量外擦患处,日擦3次。

方子刺梨树根、铁篱笆刺根。配制:各等分,泡酒,七天后可用。

主治:跌打扭伤、软组织损伤、红肿、胀痛,急性的效果尤佳!

用法:外擦涂抹肿痛患处,候稍干又涂抹,如此反复涂搽患处,无需推拿按摩。

功效:5分钟左右痛止,15分钟左右肿消。

遇四肢遭扭挫伤时.及时用手指按揉涌泉穴三分钟.伤轻一次愈,伤重二至三次愈. 附药方及用法:大黄,白芷,肉桂各10克,樟脑2克.将此四味药泡于好酒150毫升内一日即可.服用时每日2次,每次10毫升,于饭后服用.因扭挫伤至腰疼痛.不管多厉害,只要服下此药酒, 止痛效果立竿见影.轻者一次愈,重者不过2日愈.另此药外 用还可治疗冻疮. 

取穴:膈俞 ( 双)肝俞( 双)阳陵泉(双)

操作方法:用拇指点揉 5——7 分钟 ,同时嘱患者活动患部,使术完毕,让患者自由走动,多数感觉其痛若失。如有个别还有再如法操作一遍,即好。慢性效差 。

肝腧穴:肝俞穴位于第九胸(督脉)旁开1.5寸处,

膈俞穴:在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旁开1.5寸处

    白芷、大黄、姜黄、黄柏各25克,天南星、苍术、甘草、陈皮、厚朴各10克,天花粉50克。以上药物共研成细粉,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加蜂蜜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外用保鲜膜包扎,绷带固定。2天换药1次,一般2次即可治愈。

秘方:北马兜铃30g,广防己30g,五味子30g。

用法:水煎服或泡酒服。每剂服一至两天,每日二至三次。

方解:本方系景颇族民间习用验方。经当地民间多年使用,对跌打损伤疗效极佳!

骨拆引起的肿疼。只需要赤小豆打成粉,用鸡蛋清调好包在骨拆处12小时就可以解开了,不用长期包。一般1-2包就可以全部消肿,不在疼痛了。不需要什么消炎症的药物

专治伤筋骨折,跌打损伤之秘方

土虫 乳香 没药 文军 川断 血竭 硼砂 申姜 然同 各五钱三七 三钱共为细末,每服七厘,元酒送下。伤筋骨折,跌打损伤,瘀血攻心,在上者自能吐血,在下者自能大便泄出,伤症有特效。

见血愁(另名∶茜草、地血,青草药店有售)

约用手握一大握至二大握,视伤处大小酌量增减。  

将药草捣烂,和酒半碗炖三十分钟,於饭前温服之。

渣滓敷在伤处,药效之神速,自服、敷药起,经过二至三小时後,痛止肿消,瘀血自可渐退。视症状轻重,轻的一剂便愈,较重的,可再服、敷二至三剂。

1.底药:木炭20 榆树皮30克 屋龙尾10克  当归3克 茜草3克 防风3克 荆芥3克 桑枝3克 三叶各15克(杨树叶.柳树叶,桑树叶此三叶秋季采集较好)

  2.混合粉:洋片1克 樟脑15克 土虫2克 红花2克 川断3克 煅自然铜3克 灸乳香1克 灸没药1克 牛角粉5克

主治:扭伤、各种关节炎、肩周炎、腰间盘突出、骨科疑难痛症、骨癌止疼等。

 疗效:10—15分钟止痛,当日肿消,患者扶拐来,放下拐走,让人扶背着来,自己走回,如是运动员可立即参赛。故名"瞬安康"

【处方】关桂15克、丁香3克、檀香3克、木香6克、川芎9克、白芷15克、乳香6克、没药6克、续断12克、海桐9克、合欢皮9克、牛膝6克、血竭9克、骨碎补15克、地肤子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蜂蜜和开水调敷,根据患处大小适量调合,摊于油纸或纱布上,贴患处。药干燥后可重新再加蜜加水,再敷。1剂可敷2天【功能】通络,止痛【主治】骨伤或软组织损伤后局部发硬、胀痛,肢端发冷

【处方】黄柏30克、延胡索9克、红花6克、木香9克、血通15克、羌活6克、独活6克、没药6克、紫荆皮9克、骨碎补6克、千年健9克、当归9克、地肤子6克、儿茶9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蜂蜜和开水调敷,根据患处大小适量调合,摊于油纸或纱布上,贴患处。药干燥后可重新再加蜜加水,再敷。1剂可敷2天【功能】退烧,止痛,通经活血【主治】骨伤和软组织伤后局部烧痛,肿痛

【处方】麝香、肉桂、公丁香【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和匀收贮,宜密封【用法】掺药,常掺于伤膏药上,亦或掺于敷药【功能】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主治】一切损伤日久筋骨酸痛或风寒痹痛

【处方】 紫荆皮(炒黑)240克,黄金子(去衣炒黑)240克,当归60克,赤芍60克,牛膝60克,片姜黄60克,五加皮60克,木瓜60克,羌活60克,独活60克,白芷60克,威灵仙60克,防风60克,防己60克,天花粉60克,川芎30克,秦花30克,连翘24克,甘草18克,番木鳖60克。

【功效】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骨,利关节。

【主治】一切筋骨损伤所致的青紫肿胀疼痛,亦治陈伤及风寒湿痹。【用法】以上述方药共研细末,和匀,用饴糖调和如厚糊状,置缸内备用。使用时将调成的三色敷药,摊于性韧持质柔的纸张或纱布垫上,约厚0.3~0.4公分,覆盖上桑皮纸一层,敷于患处,3~5天更换一次。必要时可在桑皮纸上局部或全部加推三黄膏或红玉膏,也可再掺入桂麝丹,接骨丹等,但根据病情而定。在敷药上加层桑皮纸,不但便于其上加药以增敷药的功效,又不影响敷药的渗和而仍然发挥其作用,而且在更换时敷药不粘皮肤易于取下。这样在治疗骨折过程中,因换药而可能导致骨折断端位置上的影响就大为减少。【方解】本方以紫荆皮、黄金子为君,两味药的用量约占全方药量的三分之一。紫荆皮,苔平,破宿血,活血行气。消肿解毒。《仙传外科集验方》一胜膏,《外科正宗》冲和膏,均以紫荆皮为主药。《本草述》说:紫荆皮“活血,解毒功能并奏”。黄金子能温经散瘀,行气除痰,祛风止痛。《仙授理伤续继秘方》在除痕方中用黄金子,使伤后痊愈无痕。《本草纲目拾遗》说:“杖疮起疔甲,(黄金子)培干为末,搽之即开,表用刀刮”。三色敷药中以上2味合用为君,消瘀散结,退肿止痛,加配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药品互为辅佐,以增药效。番木鳖一味是石氏于50年代增入的,意在增添止痛之功效。由于血瘀初起,尤其积瘀严重的易于化热,故治疗瘀肿初期,可在桑皮纸上加用三黄膏(大黄、黄芩、黄柏、东丹、石膏)以增强清热凉血之功效。

【配方】透骨草、、芍药各10克,丹皮6克,生地15克,土狗(捶碎)10个,土虱30个,10克,(末)3克,好酒350毫升。

【制法】将上药,除外,其余粗碎,用酒煎取1半,去渣,候温,分作3份。【主治】跌伤、打伤。【用法】每日用1份药酒,送服末1克。

【处方】苏木7.5克(极细末)定粉3克 南硼砂(另研)半两钱(烧红,醋淬为末)各7.5克

【制法】上四味,为末,和匀,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打仆,伤损皮骨。

【用法用量】煎当归酒调下。三二服,痛止勿服。

处方红花  40克,枝子(栀子)35克,白芍30克,共研成细面,用鸡蛋清调和敷于患处,用布包好,以皮肤出青为好,第二天就可以正常行走。

大黄6克,骨碎补10克,没药6克,当归尾10克,赤芍15克,红花6克,自然铜2克,穿山甲3克,寄奴10克,续断10克,丝瓜络10克。

酒水各一碗煎6分服,无论新旧伤均适宜。

续筋接骨-杉木炭研粉二两,蚂蝗五只去腹内杂质烘干研粉;白糖三两蒸溶;共调成胶状摊布上包患处;两日一换,连三次;不论筋断骨折,续之接之,其效如神。

生大黄30、生栀子30、生南星30、骨碎补20、自然铜20、续断20、上药研末鸡蛋清一个,面粉白酒适量。使用时将上药调成膏状蒸热,均匀涂在纱布上,包扎患处,定时换药,一般15天到一月间愈合。临床试验表明明显加快骨折愈合,可缩短一半时间。

断肢、骨折、外伤出血:

鹅不食草,大吸脓,草鞋根,假桐油各等量,鲜药捣烂,外敷患处。手脚断只连少许皮能痊愈

【辨证】经脉阻滞,肾气虚损,骨骼气血濡养不足。

【治法】益肾壮骨舒筋通络。

【组成】鹿角霜15克,熟地20克,锁阳15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片子姜黄10克,黄明胶10克,骨碎补30克,香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处方】全当归、红花、川芎、黄柏、苍术、紫荆皮、苦参、刘寄奴、白芷、合欢皮、川乌、草乌、川椒各15克。

【制用法】以上各药为1料,调和分成3小包,第1次把1小包放入半盆水中,煮沸后熏洗患处,每天2次,每次20分钟。第2天再放1小包,如水少再加少量水,用法同上。第3天再放入1小包,用法同上,1料药共用3天。【功效】活血消肿止痛。【主治】骨折后期局部肿胀疼痛、四肢关节僵硬。

【处方】自然铜30克、马钱子30克、鲜螃蟹30克、地鳖虫60克

【制法】自然铜火煅醋蒸七次,马钱子油炸刮尽毛,各研细末,螃蟹、土鳖各自捣碎混合上药,加白酒l斤浸泡即可【用法】每日2次,每次20毫升【功能】散瘀定痛接骨【主治】骨折恶血留内,瘀滞不化【加减】如患肢肿胀较甚,再行夹板固定时可以用正骨酒浸淋之:       【处方】当归、赤芍、甲珠、红花、牛膝、木瓜、乳香、没药、桔梗、豹骨、海马、广皮、母草、元胡、大茴、小茴、五加皮、松节、竹七、苍术、防风、羌活、独活、藁本、香附、桃仁、大黄、苡米、川芎、伸筋草、枳壳       【用法】上药混合泡白酒备用。亦可内服,每日2次,每次20毫升【说明】药酒浸淋绷带包扎固定,能够维持患肢肌肉的张力,而且液体分布均匀,渗透性较强,能舒筋和血,祛风胜湿,缓解肢体疼痛,又可使气血正常流通,促进瘀血吸收消散,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增强肢体的活动能力,从而加速骨折的愈合。

【处方】苏木9克、地鳖虫9克、生大黄21克、广木香12克、桃仁12克、当归18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调蜂蜜或凡士林敷于纱布上,贴于骨折处【功能】理气定痛化瘀【主治】骨折初期伤处青紫肿胀【方解】外敷药物的作用在于直接将活血化瘀定痛的药物覆盖于骨折部位,使药力逐渐渗透于皮下,起到瘀化肿消的作用。本方重用生大黄来泻瘀热,足以说明马氏组方用药独具匠心,目的在于促使骨折局部肿消痛止骨续。
【处方】川断、仙茅、熟地、骨碎补、生白术、补骨脂、当归、青皮、陈皮、仙灵脾、甘草

【用法】上药制成糖浆。每日2次,每次2匙【功能】补益肝肾,接骨续筋【主治】骨折后期(骨折瘀血已化,断端初步连接)【说明】肱骨外科颈骨折生长愈合较快,然易产生肩关节粘连之后遗症。针对于此,本方设计较为合理。

【处方】丹参120克、三七90克、制乳香30克、制没药30克、地鳖虫30克、红花60克、自然铜30克、酒炒大黄30克、骨碎补69克、无名异60克、冰片3克、血竭60克、朱砂6克【制法】上药除血竭、朱砂外,共研细末,炼蜜为丸,以血竭、朱砂(另研细末)为衣,每丸重1克【用法】每天服3次,每次1粒,温开水送服【功能】活血化瘀止痛【主治】骨折初期瘀血内结,患肢肿胀【说明】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常见骨折,又儿童为稚阳之体,气旺血盛,百脉流通,一旦发生骨折,肢体瘀血壅塞,络脉受阻,不通则痛,故在治疗上投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剂,使瘀散肿消,疼痛自去。纵观上方气血同源,补泻平衡,实为好方。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治】胸肋挫伤,肋骨骨折,初期瘀血内阻,疼痛不舒等症。【用法】水煎服。

【处方】炒香附19克、玄胡6克、防风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5克、炙地鳖虫10克、白蒺藜10克、川郁金10克、桃仁10克、杏仁10克、陈皮5克、川断10克、桔络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功能】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治】肋骨骨折合并气血胸等复合伤【加减】伤后3-7天内,日加自然铜(醋煅)10克;        在内服药的同时,还可外敷断骨丹:        【处方】川断250克、红茜草15克、参三七15克、荆芥穗125克、五加皮125克、上肉桂15克、地鳖虫60克、干公英60克、醋煅自然铜125克、乳香375克、没药375克、羌活125克、落得打15克、香橼皮250克、皂角子250克、川大黄30克        【用法】以上各药晒干共研末,用甘油调和备用),5天一换【方解】清代医家沈金鳖在《杂病源流犀烛》中云:“明乎伤在外而病必及其内,其治之之法,亦必于经络脏腑间求之,而为之行气,为之行血,不得徒从外涂沫之已也。”明代医学家龚信在《古今医鉴·折伤》一书中也早有论述:“血蓄于内者,宜下去之,然后调理,必以顺气活血、止痛和经,使无留滞气血之患,此其要也。”本方重视整体治疗,运用中药内服外敷,辅以绷扎固定,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处方】羌活、独活、川芎、赤芍、当归、生地、续断、红花、丹皮、杜仲、牛膝各等分【用法】共为细末,醋调敷伤处【功能】养血生新,强筋壮骨【主治】骨折后期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治】上肢扭挫伤骨折、脱臼初期,瘀血凝结肿胀、疼痛。【用法】水煎服。【加减】骨折加自然铜9g。

将450克自然铜放在500度的内壁涂有蛇纹石层的炉体内煅烧3小时后,再趁热置于含3%的醋酸的溶液中,浸透分离溶液,将得到自然铜和接骨木 750克,当归300克,没药450克,甘草150克混合,将混匀的药粉造粒,75-85度下烘干,过筛整粒,再加入颗粒量10%的淀粉混匀后压制成片剂,外包糖衣.每片有效药量0.3克.

使用方法,一日三次,一次两片.接骨木,自然铜能补充骨痂所需元素,消肿,止痛,使骨痂快速生成,无毒和副作用,孕妇,儿童可服,对治疗老年内质疏松和脱钙也有显著疗效.

川加皮粉与5-6两重的拳头小生鸡连毛.带粪一起捣烂敷在骨折处24小时即可去掉。(一定要先正骨再下支架固定断处)碎骨及70岁以上的要每隔三天一次共敷三付即可。骨质疏松患者可在骨折后敷三次即可改善骨质疏松症.此方为傅式太极所传药方.本人四支有三支用过此药,一切正常了.如患者的皮损伤要先正骨下支架让皮结疤后再用此药,用碘酒洗伤口一天就马上结疤不过疼点而已。

明·伟大的医药学家龚延贤《寿世保元》 治跌扑损伤

   剖析:古人取炒碳存性增强药效,取碳的吸着性并释放可溶性钙,补肾强骨,续伤止痛,活血消肿、止血不留瘀。用于跌扑 闪挫 、筋骨折伤,促进骨折愈合。谌称中华自然药物接骨一宿完好如初极效发明者----明·龚延贤! 中医正骨,用散剂鼻脐疗法,是骨伤科的最佳捷径

【处方】天南星120克 木鳖子90克 没药15克 官桂30克 乳香15克

【用法用量】用生姜500克,去皮烂研,取自然汁,入米醋少许,面糊同调,摊纸上,贴伤处,帛缚并固定。

【处方】左顾牡蛎(烧过)4两,料姜石(生用)2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糯米粥摊在纸上,然后掺药末。

【用法用量】每次用半两裹伤处,用竹片子周围夹定。稍进通气缠之。候药自落,依前换。

【摘录】《鸡峰》卷二十二
【处方】自然铜(生用,别研)、川楝子(锉、研)、黑牵牛(炒)、川乌头(生用)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酒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筋骨折损。

【用法用量】每服5-7丸。伤损在上,食后服;伤损在下,食前服,日进2服。

治愈骨折的药方----接骨丹

组成:柘根皮、桑白皮、姜、蜜、香油各125克,捣粘(忌见铁器)。    

用法:骨折患者接好之后,用药粘贴骨折部位24小时。年轻人酌情减半小时;老年人酌情加半小时。说明:柘根皮就是柘树(一种长着长刺的灌木)的根皮。用时刮去最外边的一层树皮,去根的木芯,用中间的那层皮。桑白皮也用鲜的。快速治愈骨折。

组成:荞麦面80克、土虫3克、桑白皮40克、鹿角霜3克。方治:一般性骨折,粉碎性骨折

方法:将上药研细末。用植物油调成糊状。先按常规整治骨折方·法治疗后。再将此膏敷贴于骨折部位即可。一天换药一次。

疗效:无移位骨折1-3日,移位骨折复位后5-7日,粉碎性骨折10-20日,不留后遗症。
 处方:上血力花一分 广木香七厘五分 没药七厘五分上台寸香七厘五分  

服法:将上药四味共为细末。黄酒冲服。蒙被发汗。  

預后:一剂保好,屡试屡验。  附注:脚或臂不幸跌損折断,须安好骨格原来位置,方可服药否则既易接长歪斜。

治疗一切骨折,一切伤科痛症,骨质病变疼痛,如颈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膨出,风湿关节炎疼痛,肿瘤疼痛,及一切经络,皮肤疼痛病症的一个外敷神奇秘方,特别对于骨折,伤科,骨质病变疼痛,肿胀,青紫,疗效奇佳。

中医秘方:生川乌350克,生草乌350克,生南星90克,生半夏90克,姜黄90克,天山雪莲250克,山楂120克,苏木90克,透骨消250克,散血草250克,红牛膝根250克,黄柏120克,生大黄120克,生黄芩120克,狗头骨一个,当归90克,川丹参90克,乳香90克,没药90克,三棱60克,威灵仙120克,秦艽60克,土鳖虫150克,燃铜150克,莪术60克,闹洋花150克,洋金花120克,五倍子120克,生螃蟹1000克,破血丹250克,莪术60克,香附60克,青皮60克,祖师麻皮250克,真虎骨30克,樟脑300克,冰片120克,麝香2克,接骨木250克,细幸60克,巴石燕全草350克,十二功全草250克。

使用方法:共研面用酒调和,先整位骨折,检查对位对线良好,酒调和外敷患处纱布固定,在用小夹板固定。

临床疗效:共治疗大小骨折9827例,快者当天疼痛肿胀减轻,骨折处稳定,21天骨折痊愈,康复,慢者3-5天见效疼痛肿胀减轻,骨折处稳定,45天骨折痊愈,康复,骨质病变疼,如颈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膨出,快者当天疼痛肿胀减轻,30天痊愈。

【处方】桃仁、红花、赤芍、元胡、归尾、地鳖虫、川断、毛姜、泽兰、桂枝、姜黄

【用法】水煎服【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接骨续筋【主治】骨折后肿胀疼痛,瘀滞不化【加减】对偏于瘀热者去桂枝加桑枝、丹皮;血肿较甚者加参三七、合欢皮;血虚去归尾加当归、黄芪【说明】本方结构合理,由祛瘀生新之药组成,有利于骨折愈合。

  用法:上药捣烂,加醋,酒各一碗,煎取一碗.分三次服.闭合性骨折可用剩下的作外付用!

(注:本地蟹为所在地出产的蟹)

 功效:活血祛瘀,续筋接骨.一周愈。

【处方】酒地鳖虫60克、醋煅龙骨60克、醋炒猴骨60克、醋煅虎骨60克、血竭60克、制乳香18克、制没药18克、煅自然铜90克【用法】研末。每剂取八仙散6克,以上、中、下部汤剂冲服        【上部】续断、骨碎补、秦艽、归尾、赤芍、紫荆皮各9克,甘草、木香各3克,乌药、桂枝各6克,羌独活标4.5克
【中部】续断、骨碎补、秦艽、制香附、赤芍各9克,青皮、陈皮、红花、柴胡各4.5克,甘草3克、乌药、桃仁、醋元胡各6克
        【下部】续断、骨碎补、威灵仙、五加皮、木瓜、淮牛膝各9克,甘草3克,乌药6克,羌活、独活各4.5克,杜仲45克【功能】和营接骨【主治】骨折断端久不愈合,患肢痛楚无力者【说明】中医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方法简便,疗效确实。辨证施治,调整人体的气血与营卫机能,以加速骨折的愈合过程。【处方】制乳香60克、制没药60克、血竭180克、煅礞石90克、醋煅自然铜120克、煅虎骨60克、煅狗骨90克、麝香3克、酒炒地鳖虫30克、肉桂15克、煅硼砂150克、三七90克、木香60克、骨碎补90克【制法】蜜丸,每丸重9克【用法】每日1丸,黄酒送服(或水煎服)【功能】化瘀通络,理伤镇痛,壮骨舒筋【主治】骨折、脱位后期功能未复者

   把这些做成一种不需要基质的黑膏药,吸收性比膏药贴更好!这是3天的量,
如果觉的量少了,可以加多1到2个活络丸放下去! 用量:一天一次,一次用13到20小时,一般用2到6天见效,如使用到第6天或第12天还没出现效果就停药 
功效:活络舒筋、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行气通络、强筋壮骨、促进生长、筋骨酸痛、风寒风痛、温经通脉等症。适用于跌打损伤,骨折骨裂后遗症(一年内的损伤百分70有效),肩颈腰腿痛,任何和筋骨有关的疼痛症或伤病!

【主治】一切跌打损伤。劳损,寒湿入络,腰膝顽痛麻木,行动不利。【方解】伸筋草对人体多种软组织损伤,以及外邪侵淫,其有舒筋活血,祛风散寒止痛的作用。配合川断,杜仲,桑寄生,狗脊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又可通行血脉。川牛膝,木瓜活血通经消肿,乳没药,当归活血祛瘀止痛秦艽祛风化湿。白芍,甘草解痉。凡是腰膝急性损伤或慢性损伤急性发作,既有积瘀,又有水肿,疼痛较重者,此方疗效较佳。

四肢骨折、跌倒创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外伤性疾病。患者经石膏托固定或夹板处理后,四肢往往出现淤血肿胀等症状。“血滞则气瘀,气瘀则经络满,故痛而且肿。”历来医家对外伤的治疗均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法。中药四肢外敷散正是遵循这一法则,应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诸药,通过外敷患部,皮肤直接给药进行治疗而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药方:紫草10g,伸筋草10g,红花10g,乳香10g,虎杖15g,透骨草10g,秦艽6g,桑枝6g,桂枝6g,路路通6g,丹参6g。

使用方法:把上药研细用白酒调匀外敷患处,并用保鲜膜包扎,24小时后取下。样连包7天而愈。

藏红花12克、鹿茸6克,密陀僧、血竭、没药各10克,枳实、防风、川姜、元参、祁蛇、川乌、莪术、槟榔、三棱、全虫、香附、油桂、芫花、油朴、川柏、五倍子、大戟、乳香、独活、麻黄、桃仁、花粉、乌蛇、细辛、穿山甲、白芷、江子、龙衣、生地、川军、牙皂、草乌、白丑、杏仁、木鳖子各50克,白花蛇3盘,三七20克,蜈蚣15条,川连18克,蓖麻子200克,甘遂150克,当归100克,香油15斤,章丹8斤,神农架千足蛇50克,土鳖虫25克。 制法:先用油将药浸泡四五天,用文火熬6小时,晾一天再熬1小时,过滤,将药渣碾为末,人油内再熬1小时,最后用细罗过滤,熬至滴水成珠,加入黄丹即可。 主治:骨裂、骨折、骨瘤、腰腿痛、疮疡等。 注:此方是河北省涿县李酉堂所传五世接骨膏,骨裂及骨折贴之即愈。上世纪五十年代治愈患者不计其数,在该县号称李家膏药,深受群众青睐,流传甚广。

配方及用法:骨碎补25克 祖师麻15克 当归身25克 制乳香15克 制没药15克 血竭10克 儿茶6克 自然铜20克(醋淬7次研为细面)地鳖虫25个(研为细面))后两味药混合均匀另包冲服。

      先将患者伤骨整理妥当(复原),用小夹板固定不可移动,先将后两味药研为细面备用,再将前7味药慢火共煎浓缩液后冲服细面.
注意:肠胃不好的病人,每剂药水煎2-3次混合均匀后,分2-3次服用,后两味研为细面的药可以一次冲服;肠胃好的病人,每剂药水煎2-3次混合均匀后,一次冲服细药面.

主治一切骨折,局部瘀血肿起者最有效,骨折最重者不过7付药即愈。服用本药半小时至四小时,必听到骨折局部有响声。有的隔四五尺远都能听到。声响后疼减痛止,几日内便可痊愈。

治骨折神效秘方——接骨神丹

秘方:羊踯躅一钱,炒大黄三钱,当归三钱,丹皮二钱,生地五钱,土狗10个,土虱30个,红花三钱。

用法:骨折处先复位后用杉板固定,再服接骨神丹。以上药用酒煎,然后加入自然铜一钱调服。一剂往往就能生合,不必二服。

骨折特效止痛消肿速愈方

处方: 雄土鳖12克 胆南星15克 血竭15克 没药24克 马钱子9个(微炒)净龙骨9克 当归9克 南红花15克 川羌活9克 螃蟹骨9克 净乳香30 克 口防风15克 金丝毛24克 三七3克 白芷15克 七叶一枝花15克 九节菖蒲9克 川芎12克 冰片3克 升麻15克。以上各药共研极细末,装入瓷瓶备用。

用时以老酒调涂患处,用凡士林调成软膏亦可,用唾液调涂效果最佳。如遇跌打损伤、皮肤淤血、青肿、破损者敷上此药5分钟止痛15分钟消肿。此药不能内服,只可外用。屡次使用 ,均凑奇效。

专治骨折,立止痛,半月可愈 如遇跌打损伤、皮肤淤血、青肿、破损者敷上此药5分钟止痛15分钟消肿。

2至6小时接活一切断骨

处方及含量(每剂实用量) 

化骨蛇0.2g、珍珠粉18g、螃蟹18g、中国蜥蜴20g、鱼骨50g、仙鹤草20g、伸筋草20g、白芨15g、人参15g、消毒、灭菌、碾细末,200目过筛即得。

   锁骨、指骨、趾骨粉碎性骨折约30g;头盖骨、颈椎、胸椎、肩胛骨、肱骨、挠骨、尺骨、腕关节、肋骨、腰椎(包括腰裂、滑脱、错位、扭伤、挫伤、肿痛、麻木、压迫N、运动障碍、肌肉痿缩均有特效)盆骨、尾骨、骶骨、腰椎、胫骨、腓骨、踝骨约150g;股骨、股骨颈、股骨头约200—300g;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敷4次每次12小时、每隔4天敷一次。根据骨折大小敷上药,选好固定位置(不要人为的去死拉硬拽,以防损伤N、肌腱、血管、组织造成不良后果)对位对线,几小时内不可乱动,以免错位,均可在6小时内接活断骨。不再用夹板、石膏、钢钉、钢板等辅助治疗用具。

 用法:取药粉的5—10倍新鲜母鸡胸脯肉,将皮、油、肌腱去尽,搅细末,(不能沾任何生水)加入药粉,加50度以上白酒5——30me,搅拌均匀后,根据骨折部位大小,将药铺在薄塑料纸上,压平整,超五倍面积包在骨折一周,用1寸宽的塑胶带固定(不能用胶布固定,因不少人对氧化锌胶布 过敏),选好方位,轻拉慢放,回复原位,在几小时内千万 不要乱动,以免错位。取药后12小时—72小时即可摇头、举臂、扭腰、站立、行走,以验证药效。除病理性骨折外,任何损伤性骨折,不论年限长短均可一次接活。(超过半年以上者可敷8—12小时取药最佳。关节部位千万不要超过6小时一定取药,以免关节活动受限)。不会产生任何后遗症,人人可以实施的安全药。此药稳定性好,在光、热、湿等环境下不变质,药效不受任何影响。

用法:将上药研成细末。作成水丸。或直接作成散剂服用。以上为一次服用量。每天服用2---3次即可。

主治:一般性、粉碎性等一切骨折。

疗效:经几十年临床使用,比其他药物能快3倍,一般需2-3个月治愈的骨折,用本药20天至一个月即能治愈。且不留后遗症。

特点:1、药源广泛、成本低微、永无缺药。2、无任何副作用。3、服用方便,制作简单。

来源:清朝军营中林氏军医承师传,为军中骨折的军卒用之,无不神效。传于后辈至今。

李可接骨方:甜瓜子、生菜籽各一两,小榆树鲜嫩白皮一两,麻油一两,捣烂如泥,医布缠住,不到半小时,觉得骨头接好即去药,不然骨节处起节,无效用别方。

李可接筋方:旋复花五六钱碾粉加白糖一两,和水半杯同熬成膏,加麝香少许(不加也可),摊布上,缠伤处很快就可以把筋续上,如果在关节处,必须固定关节不让关节神屈,筋才可以续上。

接骨麻药秘方,主治骨折

用法:上药共研细粉装瓶备用.用时以上药酒精一两外擦患处,5分钟后任你抽,搬而无痛.

注意:皮损勿用,有大毒!

【处方】丹参60克、无名异30克、骨碎补90克、川芎30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川断45克、三七30克、地黄30克、五加皮45克、龙骨30克、自然铜30克、木瓜30克、玉竹30克、菟丝饼60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用法】每天服3次,每次半粒,温开水送服【功能】活血通络,续筋接骨【主治】骨折中期(骨折断骨初步连接)【说明】大凡儿童骨折,一般临床上不给予内服药物。因儿童纯阳之气旺盛,极易修复损伤,但许氏在补伤丸中却用川断、骨碎补、地黄、菟丝等补肝肾药,其意不在于补,真正的目的却是补漏拾遗,以尽量避免或减少纯阳之气损耗。此方确有点石成金之效。

二周后疼痛不明显,口干,胃纳差,脉数,舌红,苔黄腻。原方去当归,红花。加茯苓9g  六神曲9g  干芦根9g  谷芽、麦芽(各)9g。骨折已愈合,跟骨外侧无隆起,去除固定,外用四肢洗方。【说明】跟骨骨折在复位时必须注意跟骨外侧正常凹陷轮廓,除上述手法力量不够应在麻醉下,患者侧卧,医者从跟骨侧面手掌挤压,才能复位。严重粉碎骨折影响关节面者,可考虑撬拨复位或手术治疗。

【处方】]西洋参3克(或党参15克)、黄芪9克、当归6克、川芎4.5克、熟地15克、白芍9克、枸杞15克、淮山药15克、续断9克、砂仁3克、三七4.5克、破故纸9克、骨碎补9克.甘草3克、木瓜9克

【用法】水煎服【功能】大补气血,健脾益肾【主治】骨折中、后期,促进骨痂生长

小量配制:生白附子35克,白芷、天麻、生南星、防风、羌活各3克。 

大量配制:生白附子600克,白芷、天麻、生南星、防风、羌活各50克。 

 将所有药共碾成粉末,装入小瓶内,黄蜡封口备用。切不可服用。

生南星7克,生半夏7克,川乌7克,荜拨7克,蟾蜍6克,胡椒15克,细辛15克。 

本药方只起麻醉作用。如遇各种骨折即用5克麻药冲高度酒精50克拌匀擦于患处,过几分钟就不知痛了(切不可擦到皮破处)。以上各药研成细末,装入小口瓷瓶,黄蜡封口,切不可内服。

无各异20克,没药12克,紫京皮13克,白芍lO克,沙姜15克,续断15克,骨碎补15克,血竭10克,乳香12克,五加皮20克。以上各药研成细末,装入小口瓷瓶,黄蜡封口,切不可内服。 

      凡遇新断骨、表皮破、血流不止者,先将此方药粉在流血处敷之即止血。然后用麻药粉在未破皮处擦,把断骨接正,再用接骨秘方1剂与公鸡1只取肉共捣烂,均匀敷在断骨四周。如果遇肌肉腐烂,有脓汁毒汁外流者,先用棉花把脓水毒汁吸干,用双氧水消毒,随即用玉真散敷之,每天换药2次,5天左右即可痊愈。 

若有人手脚骨折,先用接骨麻药秘方5克及50克酒精拌和涂于断处(不可涂到破皮处),待几分钟后断骨处无痛觉后开始把断骨接正。接骨时用4块竹片,每块长20厘米左右,宽2厘米厚l厘米.四边锋利尖锐处削圆滑些。用绑带把这4块竹片均匀地绑一层,再用绑带把这4块竹片上下与断骨部位绑紧。用公鸡1只(O.5公斤左右,白毛乌骨鸡更佳),用手扭断鸡颈,拔去鸡毛(不可用水湿后拔毛)。用刀割开鸡皮并剥下(鸡皮不可扔)。去掉肛肠和骨,单取鸡肉与上述的接骨秘方一齐放入石臼捣烂,加高度米酒调成以手握紧、指缝仅见水珠而不滴为宜。把药肉合剂放砂煲内炒至温热,取出敷在断骨处四周,再用鸡皮包在药外。最后用纱布把药夹好绑紧。过36个小时把这剂药取下,再换上一剂,直到第3曰取下。第4曰,把这两剂药合起来放入砂煲内,加入高度米酒,用火炒至沸腾,停火,把砂煲内的药取出一半,放在纱布上晾至温热,把药再包起来烫断骨处。药凉了,再换砂煲内另一半肉药再烫。如此轮换,每次烫15分钟,1曰烫4次,直烫到6—7曰即可痊愈。(如骨已破碎、表面皮肉已溃烂的情况,再增用“玉真散”秘方。)

有人手骨跌断,治愈后却不能弯曲。用骨断复原秘方可治愈。取男人小便倒入砂煲内(不可倒满,一半即可)。用火烧,打开煲盖,停火,把患者受伤手放到蒸气中熏,若被熏痛了就停一下,切莫熏出泡来。每次半小时左右,每天5次,待熏到手灵活转动即可。此时再用“玉真散秘方”治疗2至3次即痊愈!

黑木耳一味,加红糖,以竹筒捣如泥,外敷患处,可治骨折、跌打损伤、痈肿疮毒,其效如神。黑木耳置一大竹筒内,以另一小竹杆捣。木耳为胶质,根本不能捣乱,但加用红糖后,非常容易就可以将其捣成泥状了。而且是相当有粘性的泥状物。

麝香、乳香、红花、马钱子各2克、血竭、黄瓜子、甘草各3克、狗骨、鸡骨、人参各10克、金沙牛0.5克、土鳖虫、大枣各14个、河蟹盖1个。焙干,研成细末,倒入煮沸的黄酒中浸泡5—20分钟。后服。服下15分钟即见效,立即止痛,骨折处自动接合,一般10—20天完全恢复正常功能。对三年内的陈旧性骨折也可治愈。

用法:水煎二次,一日一次。

主治:骨折早期局部发热、肿胀、疼痛。

方解:栀子大黄性寒,清热凉血,逐瘀通络为君药;苏木泽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木香乌药行气止痛,乳香没药元胡土鳖虫散瘀止痛为臣药;骨碎补肾活血续骨疗伤为佐药。诸药共凑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用法:水煎二次,一日一次。

功效:活血化瘀,续筋接骨。

主治:骨折中期、后期。

方解:骨碎补川续断自然铜接骨要药为君药,补骨脂补肾生骨,正龙骨补钙为臣药,木香乌药行气止痛,血竭乳香没药三七土鳖虫散瘀止痛,诸药共凑散瘀止痛,续筋接骨之功效。

祖传300年接骨秘方(1958年山东高唐县王治平献)

制法:除麝香另研外,其余药共为细末

用法:纱布包好,水煎去渣,加麝香一次服下

用法:每服四钱,开水送服。

制法:将前五味药与香油同放锅内,熬枯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先下接骨丹料,次下漳丹 ,最后下麝香搅匀成膏。

用法:贴摊患处,夹板固定。

六代秘传正骨外科跌打损伤秘方

一、接骨丹(内服丸剂)

处方:酒当归18克,酒白芍18克,乳香18克,没药18克,炙自然铜18克,炒骨碎补18克,土鳖18克,血竭18克,藏红花24克,灸虎骨55克,麝香2克,三七20克,硼砂20克,麻黄20克,炒神曲18克,大黄18克。

上药研为未,炼蜜为丸,每丸6克,,每三丸为一服,。每服一丸,重伤者每日三放。先用开水送服,五分钟后,再饮白酒两杯。

功能:散瘀活血,,消肿止疼。

主治:跌打损伤、骨折筋伤、创伤肿痛、瘀血凝聚。

说明:此方接骨之力强大,不论伤势如何严重,服此药也不过十服左右,即可治愈。是家传六代之效方。

二、保力丸(内服丸剂)

处方:酒当归80克、酒白芍80克、川芎80克、灸自然铜80克、乳香80克、没药80克等(共十四味药),炼蜜为丸,每丸7克每三丸为一服,每服一丸,伤重者每日三次。用白开水送服,五分钟后,喝酒二三杯。

功效:活血消肿,止痛散瘀。主治:跌打损伤、伤骨伤筋。

此药治跌打损伤而骨未折者,或高肿,瘀血疼痛,骨微伤或骨伤久治不愈者,多服有效。日服三次。

三、舒筋丸(内服丸剂)

处方:五加皮、蛇床子、沉香、丁香、川牛膝、白茯苓、白莲心、肉苁蓉、菟丝子、熟地等(共18味药)。

制法及用法:共为粉末,炼蜜为丸,每丸8克,每三丸为一服,,每服一丸,老酒送服。伤重者每日三次。

功效:舒筋活血、止痛消肿。主治:筋伤、筋肿、筋聚、筋翻、筋扭、筋闪、筋萎、筋拧痛疼等。

四、消肿药膏(外用膏剂)

处方:黄柏200克、山栀200克、樟脑18克、白土子11斤、薄荷冰18克。

制法:共研细末,炼蜜调和成膏干稀合适。

用法:调敷患处,隔日一换。

功效:消肿化瘀、退热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恶毒疮肿、红肿疼痛,未成脓者。

此药如治妇人乳肿,红肿焮痛,阳性肿疡,小儿春秋季之痄腮,跌打伤,皮肉瘀血,肿疼,涂上可止痛、退热、消肿。用法同上。对跌打损伤、皮肉瘀血肿痛药到病除。

凡遇骨折症,用手法接合之后,首先就用“接骨丹”服之,视其骨已愈合,疼止肿消,骨折楂已牢实,则即停止服“接骨丹”。经诊断,患者伤处无力或骨未坚固,为使其力壮骨坚,第二期间(二、三周)可换服“保力丸”十数日。如骨已坚固,无别变症,而患者在第三期内(四、五周)筋软不能行路或筋肉松弛无力时,可续服“舒筋丸”以筋强壮为度。但必须按各药规定之服法服之。如遇跌打痿闪,挫解关节或皮肉红肿、瘀血肿胀,焮痛时,用“消肿药膏”涂之,24小时换葯一次,甚效。以下各方,应根据病情,灵活掌握,大胆试用,效验非常。

【用法】每日两次,三天/疗程,1000ml-2000ml开水,先熏,待温度适宜后再泡。总共时间30-50分钟。

【功效】此方适用于外伤等导致的瘀血阻滞,肿胀疼痛之证。

【分析】治疗以活血消肿止痛为主,以刘寄奴、苏木、乳香、没药、土元活血化瘀;大黄、栀子、土茯苓、人中白消肿止痛;透骨草引药直达筋骨。诸药合用,共奏消肿止痛之效。

【处方】三七、黄瓜籽、红花、土虫、自然铜、龙骨、申姜、川断、故纸、陈皮、月石、白芨、儿茶、乳香、没药、琥珀、冰片【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泛蜜为丸【功能】通络定痛,接骨续筋【主治】骨折(用于中后期功能恢复)【说明】根据中医理论“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骨不接”原则,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来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由于不固定腕关节,骨质疏松、肌腱粘连、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很少发生,且疗效好,疗程短。上方如在去除夹板固定后,再作熏洗药外用,则疗效更佳。

甜瓜籽、油菜籽、榆树皮的第二层白皮,等量备货。视伤情面积大小,用时三样取等量共磨粉,大概够用七八天的量即可,现用现配能保证疗效。使用时把磨好的粉用生芝麻香油调和成糊敷伤处,外用保鲜膜包起来,床单上加毛巾防止渗油。一天一夜后去掉,把脚洗干净后再调和换药。冬天最长可两天换一次药,否则伤处会捂出红痒疙瘩。直到感觉好为止。敷的越早疗效越好,年纪越小恢复越快。

【处方1】秦归60克、白芍60克、茯苓60克、莲米60克、血竭30克、川红花30克、儿茶30克、丁香30克、广木香30克、熟大黄30克、丹皮15克、甘草6克、自然铜30克、土鳖30克,陈蜜为丸,每丸6克

【用法】每日2-3次,水丸每次1.5-3克,蜜丸每次1丸(6克),用开水吞服【禁忌】孕妇、月经期、风湿病、溃疡病忌用【功能】生血,活血,续骨【主治】一切骨折

【处方2】续断30克、元胡15克、骨碎补30克、秦艽15克、独活15克、木香15克、黄柏30克、白芷15克、木通18克、自然铜15克(或蟹粉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蜂蜜和开水调敷,根据患处大小适量调合,摊于油纸或纱布上,贴患处。药干燥后可重新再加蜜加水,再敷。1剂可敷2天

【功能】通气活血,解肌肉痉挛,续骨【主治】骨折后三、四周肿痛减退,皮下瘀血散尽。

【处方3】自然铜15克、蟹粉15克、骨碎补30克、血竭(如无血竭,可用苏木代)15克、儿茶30克、白芨30克、木香15克、白芷15克、羌活9克、当归15克、血余炭9克、乳香15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蜂蜜和开水调敷,根据患处大小适量调合,摊于油纸或纱布上,贴患处。药干燥后可重新再加蜜加水,再敷。1剂可敷2天【功能】止痛,促进接骨,强骨【主治】骨折后三、四周瘀血胀痛消失,折端骨痂形成少,有时痛,动不能着力

【处方4】苏木15克、首乌30克、黄芪15克、骨碎补15克、丹参15克、赤芍15克、儿茶15克、血余炭15克、丁香9克、木香15克、没药15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白芨30克、川芎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蜂蜜和开水调敷,根据患处大小适量调合,摊于油纸或纱布上,贴患处。药干燥后可重新再加蜜加水,再敷。1剂可敷2天

【功能】促进骨愈合,增加钙质【主治】骨折后瘀血已退,肿已消,可以轻微着力但有痛感

处方5】当归15克、川芎9克、土鳖9克、海桐16克、萆薢16克、黄芪9克、松节6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蜂蜜和开水调敷,根据患处大小适量调合,摊于油纸或纱布上,贴患处。药干燥后可重新再加蜜加水,再敷。1剂可敷2天

【功能】补气血,通利关节,加强韧带【主治】陈伤肢体肿胀,关节粘连,活动障碍

【处方6】归尾4两,乳香1两,没药1两,自然铜1两,骨碎补1两,桃仁1两,大黄1两,雄黄1两,白芨1两,血竭5钱,地鳖虫5钱,三七5钱,赤芍5钱,红花5钱,儿茶5钱,麝香5分,朱砂2钱,冰片2钱。

【制法】上为细末。【功效】接续断骨【主治】骨折,骨碎

【处方7】白芨30克、苏木30克、自然铜15克、骨碎补30克、蟹粉15克、当归18克、紫河车18克、首乌15克、红毛五加皮18克、鳔胶15克、桑枝15克、月季花15克、合欢皮18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蜂蜜和开水调敷,根据患处大小适量调合,摊于油纸或纱布上,贴患处。药干燥后可重新再加蜜加水,再敷。1剂可敷2天【功能】生血补气,促进骨痂形成【主治】骨折五、六周后骨痂不生,折口疼痛,患肢浮肿。最宜于体虚、阴亏者或老年人用

【处方】当归30克、首乌30克、鸡血藤30克、合欢皮30克、土鳖15克、广木香15克、骨碎补15克、白芨15克【制法】炼蜜为丸。每丸6克【用法】日服2-3次,每次1丸【功能】活血行气,补骨,续筋【主治】新旧韧带伤和关节脱位,骨折久不长骨痂,脱钙等
【处方】红花45克、羌活45克、白芷45克、五加皮45克、钩藤30克、官桂30克、甘松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血竭30克、田七15克、荜拨15克、丁香15克、蟾酥9克
【制法】上药蟾酥l味,用95%酒精4000毫升浸泡1月,然后用纱布滤去药渣。蟾酥液拌于其他药液中即成

【用法】用时以外擦生热为度【功能】舒筋和络,温通血脉【主治】骨折后期患肢酸楚,关节活动不便【说明】本方对解除骨折局部后遗酸痛,及肩功能活动的恢复均有疗效。

【处方】川乌18克、白芷18克、赤芍18克、枇杷叶18克、芙蓉叶18克、韭菜根6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用蜜调敷【用法】外用,不可内服【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定痛【主治】开放性骨折皮破血溢【方解】本方司职于跌打损伤、金疮、断骨筋离,具凉血止血、散瘀定痛、清热泻火的特点,方中赤芍有血药之称,见血则有凉血止血之实;川乌散邪,温经止肿痛;菲菜根去瘀血、续筋骨、疗损伤;芙蓉叶清热解毒、排脓生肌。本方外敷后有清凉舒适之感。早期使用能消肿止痛,促进吸收,中后期能加速炎症的局限及溃破排脓,兼治跌打损伤,但方中置枇杷叶一味用意难辨,不能彻悟。

【处方】当归50克、丹参50克、补骨脂50克、牛膝50克、炒蛋皮100克、黄瓜子50克、自然铜40克、续断50克、香橼50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0-20克,分两次服,白开水送下【功能】和营通络,接骨续筋【主治】骨折延迟愈合【说明】本方既无大补气血之名,又无大补肝肾之实,续断汤和本方二方一脉相承,源出同流,其意自明。【处方】当归身60克、炙黄芪60克、赤芍45克、川芎30克、熟地60克、炒杜仲60克、怀牛滕60克、菟丝子60克、益智仁30克、五加皮45克、宣木瓜30克、羌活30克、天麻30克、云茯苓30克、炙甘草30克【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次服1-2丸【功能】补肝肾,养气血,壮筋骨【主治】一切骨折脱位,伤筋,作为治疗后期调补之剂
【处方】续断3克、龙骨15克、牛角炭15克、紫荆皮15克、萆薢12克、羌活9克、合欢皮9克、儿茶9克、白芨12克、远志9克、自然铜3克、广土鳖15克、骨碎补18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蜂蜜和开水调敷,根据患处大小适量调合,摊于油纸或纱布上,贴患处。药干燥后可重新再加蜜加水,再敷。1剂可敷2天【功能】补肝肾,强筋骨【主治】各关节伤后韧带松驰,不能支撑,发软,酸痛等

  处方组成  当归10克,川断10克,土鳖虫5克,乳香5克,花粉15克,骨碎补15克,桑寄生30克,五爪龙30克,防风20克。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络,接骨续筋。主治股骨干骨折中期。

自然铜50g  无名异50g【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伸筋续骨【主治】用以治疗伤折中期。【制法】制乳香、制没药另研,120目筛筛成细末;自然铜醋煅研末,80目筛筛成细末,然后磨钵内水磨至极细晒干,再磨成细末;将乳香末、没药末、自然铜末与所有药末和匀,瓷瓶收藏。用蜜糖或饴糖70%、高粱酒30%调成厚糊状,瓷缸收藏。【用法】临用时量肿势范围摊于纱布或纸上,盖杭白纸一层敷于患处【处方】接骨木120g  乳香、没药(各)120g  地鳖虫10g  川乌、草乌(各)60g  龙骨120g  红花60g  毛姜(去毛)120g  丁香60g  冰片15g  肉桂60g  赤石脂(醋炒)90g  麝香3g  自然铜(醋煅)120g  地龙60g  滑石120g  鹿角霜90g  虎胫腓骨一对(如无,用羔狗骨代之)。【制法】各药研成细末【用法】用高粱酒、麦芽糖调和,或用鸡蛋清调和,制成敷药,敷于患处。【功效】活血化瘀,续骨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骨折,患处肿胀疼痛。

【方解】方中接骨木、麝香、地龙、乳香、没药、红花、冰片、地鳖虫活血止痛,祛风通络;自然铜、毛姜、虎胫腓骨续筋接骨,散瘀止痛;丁香、肉桂、川乌、草乌祛风化湿,散寒止痛;滑石淡渗利湿;赤石脂、鹿角霜、龙骨敛疮生肌。 

配方及用法:翠蛇 15克为第一主药,土鳖(主药),红花(主药),杜仲、五加皮、乳香、三七、党参(主药)、牛膝、没药、四块瓦、竹叶青、毛青杠、伸筋草各15克,血竭、桃仁、地龙、倒插花、巴岩龙各12克,骨碎补25克,麝香4克。上述药物泡酒10斤,早晚服适量:一次一两,一天二两,不超过三两。一剂可使粉碎性骨折彻底治愈。愈后不留后遗症。
浸泡时间:浸7天即可内服。浸泡时间越长越好,但要密封好。

2、外敷秘方配方及用法:翠蛇6克为第一主药,杜仲、五加皮、土鳖(主药)、红花(主药)、四块瓦、地五加、鱼鳅串、水冬瓜根藤、母猪根藤各12克,(川)牛膝、伸筋草各6克,骨碎补15克,麝香3克,未开叫的小公鸡一只。小公鸡不要过刀,处理办法:将小公鸡用两手指抓其腹背上的左右两小空穴捏死,不能用开水烫毛,要干拔毛,去头脚和内脏,与以上药物共捣烂,包患处,再用酒糟适量,炒热垫包药外,然后用纱布包裹住,外用杉木皮夹固定。
疗效:此方为两方全药,药功自动复位。上二方为一剂。口服药一般服一半以下即愈。但药要基本配齐,主药一定配齐,辅助药缺两样没多大关系。外敷即包药,包一次至痊愈,无需换药。如包药干了,用口喷些白酒润之即可。如新伤要简单固定,但旧伤则无需固定。如有人骨折用其它药虽已治好,但留有阴天下雨作痛或年久发损后遗症时,服本方药酒可根除,此药酒治这种后遗症特效。
上述二方经贵州省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程兆祥亲自验证13人,均是粉碎性骨折,在损伤后15天内应用,都神奇般的康复了。
翠蛇,别名山黄鳝。活的入药效果更佳。中药店有干品出售。每条几元钱。
倒插花:清热解毒。缺此药可由茅莓(别名天青地白草)代用。
竹叶青:滋阴降火。缺此药可用中药毛冬青代。
毛青杠:清热解毒。缺此药可用中药毛冬青代。
巴岩龙:强筋骨。缺此药可用中药巴戟天代替。
土鳖,也叫土鳖虫、土元。活血散瘀,通经止痛。
水冬瓜根藤:消肿。缺此药可用中药白蔹或商陆或鬼箭羽代替。这三种药的别名叫见肿消。
红花:治血瘀疼痛,活血通络。
四块瓦:别名对叶四块瓦。祛风止痛,活血散瘀,杀虫止痒。
母猪根藤:别名五爪龙、五叶藤,又名老鸦眼睛藤。治肿痛。
鱼鳅串:别名马兰、路边菊、鸡儿肠。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麝香较难购买,如实在无货,可用自然铜10克代替于方中。
有些药不属主药,缺一两样也没关系。
在杀小公鸡时,要按方法进行,不能胡乱来,否则影响治疗效果。
骨折后遗症如果弯曲、平伸、大幅度运动循环受限等情况,服本方药酒后症状能够缓解,但不能全部消除。腰肌劳损、肾功能损伤或其它肌肉损伤的后遗症本方不能治疗。
在使用本方时,应注意:方中有些药物有小毒,对于患高血压、心脏病、结核病及孕妇等虚弱病人,用时应谨慎。提示,使用该药方前后,必须念阿弥陀佛100句回向给别杀死的动物,否则效果不明显。
本方来源:是贵州省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程兆祥传授给杨晚生的。程兆祥说,我师父凭这服药,他的骨伤科出了名,可以说百治百愈。

一、新伤外敷药(骨研所1号方)

【用法】打细粉。炼蜜调敷

方解:新伤骨折,气血凝滞,阻塞经络,肿胀疼痛,血瘀则生热,故局部除功能障碍、剧烈疼痛外,并伴有发热,所以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并辅以寒凉之品局部用药,消肿快,减轻疼痛快,对骨折愈合有足进作用。

二、强筋健骨外敷散(骨研所2号方)

【用法】打细粉。炼蜜调敷

方解:骨折经初期治疗,骨已连,筋已续,但骨尚未坚,筋尚未壮,所以中期以健骨强筋为主,兼以活血止痛。

三、陈伤外敷散(骨研所陈伤方)

【用法】打细粉。炼蜜调敷

方解:人体受伤后,脉道、经络、肌肉筋膜、筋腱受损,使气血运行不畅,产生肿胀,活动不利。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则淤血凝滞,客于经络,演变为劳损痼疾,迁延不愈。又因人体与自然相应,故气候变化或阴雨潮湿,则劳损部位气血不畅,以致发生疼痛,酸胀难忍,苦不堪言。此时的治疗,亦温经通络,驱寒除湿,活血散瘀。

【说明】土鳖虫分辨雌雄:雄有翅,雌无翅,雌腹尾宽大,雄向反。雄刀断可续

【处方】牛膝10克、丹皮10克、红花10克、泽兰10克、大黄10克、归尾12克、赤芍12克、丹参12克、黄柏12克、制乳香12克、制没药12克、桃仁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治】骨折初期瘀血内结【加减】骨折损伤2周后,瘀血肿消未全,然新骨已开始生长,此时应及时运用接骨续筋汤以通经止痛,接骨续筋。        【处方】当归、丹参、毛姜、党参各15克,续断、木瓜、茯苓各12克,地鳖虫、牛膝、白术各10克,自然铜(先煎)25克,甘草6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1包,置于布包中,浸入热水后熏洗患处【说明】传统的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及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特别是中药活血化瘀内外应用,促进祛瘀—生新—接骨的过程,有利于患肢各关节的及时锻炼,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而且无骨折迟缓愈合和不愈合的发生。

【处方】红花120克、锦军120克、无名异120克、乳香120克、栀子120克、白芷120克、黄柏120克、刘寄奴120克、泽兰120克、桃仁120克、没药120克、归尾120克、樟木皮240克、地鳖虫6克

【用法】上药共为药末,煮成糊状,热敷患处,每天换药1次【功能】活血理气,散瘀定痛【主治】肋骨骨折胸闷、牵掣作痛【加减】肋骨骨折若合并肺络受伤,则有咯血、气促发热,应以清热透邪散瘀:        【处方】桔梗18克、苏子9克、茯苓30克、桃仁8克、冬桑12克、浙贝12克、甘草6克        如痰多白而粘,咳嗽,应以镇咳化痰:        【处方】桔仁9克、法半夏9克、紫苑12克、甘草3克、桔梗18克、丹参12克        【用法】水煎服【说明】肋骨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一般多为单纯性肋骨骨折,而肋骨骨折伴发气血胸则不多见。李氏在常规治疗肋骨骨折的同时,针对各种不同的并发症施以重点治疗,自有独到之处。正确掌握内治和外治、急与缓是本方的关键所在。

【处方】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断12克、骨碎补12克、威灵仙12克、川木瓜12克、天花粉12克、黄芪15克、熟地15克、自然铜9克、地鳖虫9克【用法】水煎服【功能】和营接骨【主治】骨折久不愈合,断端隐痛,关节活动不利,肢体清冷者【加减】如肌肉萎缩,骨折断端痛势绵绵,可用桂枝、威灵仙、防风、五加皮、细辛、荆芥、乳香、没药研细末,置热水中熏洗患肢【说明】中医认为气血的功能,外可充养皮肉筋骨,内则灌溉五脏六腑,温煦肢体,濡养全身。骨折局部损伤,每能导致机体气血、经络、脏腑的功能紊乱。骨折迟缓愈合病人多为气血耗伤,肝肾亏损,筋骨不强,因此,中药内服应采取补气血、养肝肾、壮筋骨治法,以调整机能,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骨折愈合过程,加快恢复关节功能。

【处方】熟地120克、骨碎补90克、炙黄芪90克、地鳖虫90克、油酥故纸60克、西党60克、菟丝子60克、续断45克、五加皮45克、当归60克、川芎30克、白芍30克、杜仲30克、虎骨30克、木瓜30克、川牛膝30克、田七30克、上桂24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服6-9克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主治】骨折中后期断端已接续但未牢固,气血虚损,肝肾不足者【加减】如上肢骨折,加桂枝玄胡汤:        【处方】桂枝9克、玄胡9克、荆芥9克、骨碎补12克、当归9克、羌活5克、独活5克、香附6克、乳香3克、没药3克、川芎3克        【用法】水煎,饭后服)【说明】凡用能够补益人体气血阳阴不足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以调整阳阴的偏胜,使之恢复平衡的方法称为“补法”。古人有“虚则补之”,“损}

原标题:最全妇科杂病经验方

药用丝瓜络、生牡蛎(先煎)各30克,当归、瓜蒌、丹参(后下)、夏枯草各15克,赤芍、山茨菇、香附、穿山甲(先煎)各12克,柴胡、玄胡(研冲)各9克。病程较长加王不留行、牛膝、三棱、莪术;反复发作加地龙、僵蚕、土鳖虫、水蛭;硬结难消加皂角刺、桃仁、浙贝母、玄参。服法:每天1剂,水煎3次,分早中晚服。月经期停服,经后续服。3周为1个疗程,至疼痛及肿块消失。

益母草、生牡蛎(先煎)各30克,山茨菇、当归、穿山甲(先煎)、丹参(后下)各15克,赤芍、地鳖虫各12克,三棱、莪术、僵蚕、桃仁(打)、川芎、红花各9克。出血量多加三七、小蓟炭、莲房炭;肿块坚硬加地龙、皂角刺、夏枯草;反复发作加生地、丹皮、玄参;包块难消加全蝎、水蛭、蜈蚣。服法:每天l剂,水煎分4次服。月经期停服。2个月为1个疗程,至肿块消失。戒房事,忌辛辣饮食。孕妇及有出血性疾病者禁服本方。

生牡蛎(先煎)、鳖甲(先煎)各30克,丹参(后下)、炮山甲(先煎)、牛膝各15~30克,当归、赤芍各10~15克,三棱、莪术各9~12克,桃仁、川芎、红花各6~10克。病程日久加海藻,昆布;包块消之不快加地龙、土鳖虫、水蛭;服法:水煎,每天1剂,分3次服。月经期停服。30天为1个疗程,直至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注意:治疗期间应节房事,忌生冷、香燥、酒类、辛辣饮食。孕妇、月经过多及有出血倾向和年老体弱者禁服用本方。

杨秉秀,女,1936年3月生,湖南邵东人。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一院主任医师,湖南省名中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多年,1993年获湖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内多种医学杂志发表论文约20篇,参编著作一部。

组成 柴胡10克,青皮10克,赤芍15克,全瓜蒌10克,王不留行10克,紫丹参15克,枳壳10克,橘核15克,蒲公英15克,橘叶7~9克(鲜者为佳)。

功效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软坚散结,消癖。

主治 乳腺小叶增生(乳癖)。对初起实证者疗效较佳,

服法 每日一剂,常规水煎2次,分2次服,半月为一疗程。

乳腺小叶增生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故西医治疗是以调节卵巢功能为主,但迄今尚无特效药物。中医没有乳腺小叶增生之病名,但因在乳房部位可触到痞块,故名“乳癖”。其病因病机与忧思郁怒等情志密切有关。当今中年妇女由于家庭负担重,工作压力大,社会活动多,因而精神紧张,思想情绪不稳,容易产生急躁、忧虑、不安等情绪而导致肝气郁结,久郁化火,气血不畅,脉络阻滞,形成痞块,发为乳癖。方中以柴胡、青皮疏肝解郁,行气散结,消癖为君。王不留行、丹参、赤芍活血化瘀为臣,配蒲公英、橘核,清热解毒,消炎散结,加强活血化瘀和消癖功效。枳壳、瓜蒌行气化痰,消积为佐。用芳香气味较浓的鲜橘叶为使,可引诸药入经,使气血通顺调。诸药共奏疏肝解郁,行气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癖之功效。

乳头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肝经郁热者加丹皮10克,栀子10克,川楝子8克,延胡索10克,清肝热,解郁止痛;乏力,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脾胃虚弱者加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健脾益气;溢乳者,加炒麦芽50克,山楂10克,薏苡仁15克,消乳汁;有乳头溢血者,加仙鹤草30克,白茅根30克,地榆15克,凉血止血;冲任亏虚者,加鹿角霜15克,山药15,补骨脂10克补益冲任。痛经良方——温经止痛汤

组成:当归30克,川芎、酒白芍各12克,乌药、香附子、元胡各10克,肉桂、炙甘草各6克。加减:寒凝胞宫,少腹冷痛较甚者加小茴香、九香虫各10克;伴四肢肿胀者加泽兰叶15克。茯苓12克;饮食呆滞者加麦芽、山楂各15克,砂仁8克;瘀阻较甚、少腹刺痛者加桃仁、红花、五灵脂各10克。

用法:上药用凉水500毫升浸泡30分钟后。用文火煎煮20分钟,滤取药汁。如法煎煮2次。合并药液分2~3次温服。于每月月经前服3~4剂,连服3个月期周期。

适用于功能性痛经,症见经前数日及行经期少腹冰冷胀痛.甚则剧痛难忍,得温痛减,经期后延,经行块多不畅,至经行过半则痛渐缓,舌质黯或有瘀点,苔白,脉弦等症。

按语:温经汤针对寒凝、气滞、血瘀的病机而设,故药用当归、川芎活血行气,散瘀通经;白芍“除血痹”(《本经》),柔肝缓急;乌药温通行气散寒,解凝止痛;肉桂温经散寒,通阴解凝;元胡、香附行气活血定痛;炙甘草补中和药。诸药合之,共奏温经散寒,行气活血,通经止痛之功。俾寒散、气行、血活,经行通畅,则其痛自愈。服药期间及经期勿淋雨涉水,坐卧湿地,并应舒情志,解郁怒,适寒温,忌食生冷厚味,生痰恋湿之品。

吴熙,男,1940年10月生,福建省厦门市人。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福建省福州吴熙妇科中医院院长、书记,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幼承庭训,擅长诊治妇科疑难症,特别对不孕症治疗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主编、副主编41部1800万字医书,其中3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图书奖一、二、三等奖。38项(篇)科研和学术论文获奖。

组成 莪术15 克,丹参15 克,细辛2 克,大黄15 克,炮山甲15 克,水蛭15 克,当归15 克,桃仁10 克,三棱10 克,红花10 克,甘草5 克。

功效 活血祛瘀,疏通经络,瘀祛生新。

主治 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症。

用法 上药每个月周期用药10剂,于月经后5天开始用药,每日1剂,用水煎3次,将3次药汁合并,取100ml药液趁温保留灌肠,隔日1次,每月5次为1疗程;余下药液,1日2次分服,10天为1疗程。每剂药3煎后药渣,用布包热敷下腹部,冷却时蒸热再敷,每日上、下午各敷1次,每次40~50分钟。

可于宫腔干净后3~5日,用宫腔导管缓慢地宫腔注入药液,首次量不得超过10ml,速度1ml/分钟,隔日1次,每月5次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方解 本疗法中“吴氏通管汤”具有抗菌,破血逐瘀之功效。方中莪术、三棱、桃仁、红花行血破瘀,攻逐积滞;丹参活血祛瘀,扩张血管;细辛散寒,止痛,抗菌;大黄抗菌泻下;炮山甲散瘀通络,消肿排脓;水蛭破血逐瘀,抗凝,扩血管,促吸收;当归补血行血;甘草调和诸药。

中药灌肠利于盆腔组织吸收,提高盆腔组织药物浓度,增强疗效。药渣外敷起到热敷的物理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吸收,有利于药物的热蒸气离子透入。

宫腔缓慢加压注入药液,对粘连的输卵管起到扩张作用,有利于粘连的解除,使管腔复通。加之药物作用,功效更显著。

加减 若气滞血瘀,寒邪凝滞,痰湿阻滞,拟活血为主,调经种子,用官桂、小茴香、干姜温经散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元胡、五灵脂、蒲黄、没药化瘀止痛。若发现输卵管粘连或炎症,酌加牛角丝(水牛角切丝)、人字草、牛膝。若出现白带多,色浓,味臭,酌加白冠花、白果仁、银花、紫花地丁。若遇宫冷不孕者配以附子、肉桂、紫石英。

【来源】裘笑梅,《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炒当归、赤芍各9克,川芎3克,橘红、姜半夏各6克,炙甘草3克,制香附、元参、浙贝母、炒川续断各9克,炒枳壳6克,失笑散12克(包煎)、生山楂、牡蛎(先煎)各20克,白花蛇舌草12克,莪术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祛瘀,理气消脂。

【方解】子宫肌瘤往往影响妇女的生育,导致不孕。《巢氏病源》说:“癥痞之病其形冷结,若冷气入于子脏则使无子,若冷气入于胞络搏于血气,血得冷则凝,令月水不通了。”本方是为证属血瘀气滞、痰湿壅滞导致不孕者所设。故方用橘红、甘草、半夏(二陈汤去茯苓)、香附、山楂等理气化痰消脂;当归、川芎、赤芍、莪术、元参、浙贝母、牡蛎、失笑散活血祛瘀,消癥止痛;其中白花蛇舌草一味消肌瘤,虽苦寒而无伤胃之弊。全方活血祛瘀、理气化痰、消癥止痛。俾气顺痰化、瘀祛癥消而痛止,此时再调经求子自当一举而功。

【主治】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

【加减】临证应用,可随证加减。

上海蔡氏妇科传至吾师蔡小荪已七代,先生悬壶执业60载,学验俱丰,善治妇科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对崩漏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蔡师指出:崩漏必须详审病机,首辨阴阳,即阴崩与阳崩之别。“审其阴阳,以别刚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执简驭繁可概括为:凡出血色质赤紫粘稠的属阳崩,用养阴止崩汤;经色暗淡稀薄的属阴崩,用温阳止崩汤;经行量多色暗有块属血瘀崩漏,治疗上用化瘀生新法,宜化瘀止崩汤为主。总之崩漏的病因众多,病情错综复杂,蔡师主张“求因为主,止血为辅”,止血不留瘀,崩则不专止涩,用药深谙药性,崩漏止后,经水甫净,气血大亏,急需补气血,增加营养的调理,使气血旺盛则循环而行,崩漏自愈。

组成:生地12g,炙龟版10g,煅牡蛎30g,丹皮炭10g,旱莲草20g,熟女贞20g,白芍12g,潞党参12g,黑芥穗10g,生蒲黄15g(包煎)。

功能:育肾滋阴,清热止崩。

主治:阳崩症。经量过多如注,色鲜无块,或淋漓日久,颧红潮热,咽干口燥,腰酸头晕,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细弦。

方解:生地、龟版益肾滋阴,凉血清热;白芍、牡蛎酸收固涩,以收下焦相火;丹皮、蒲黄清热凉血,祛瘀生新,以防热盛煎熬,血稠成瘀;旱莲草、熟女贞补益肝肾,滋阴止血;配潞党参益气培元,此所谓“常泄者虑其气脱”。血虚易生风,风盛热更炽,配黑芥穗宣散肝经之气,又祛血中之风,祛风即能止血。

1 养血补肾助阳饮(裘笑梅)

组成:当归12克,丹参15克,白芍9克,熟地30克,菟丝子9克,肉苁蓉9克,巴戟天9克,淫羊藿12克,仙茅9克,鹿角胶16克(烊冲),阿胶12克(烊冲),紫河车粉 3克(分吞)。」 功效:补督脉,壮元阳,养血液,生精髓。

主治:闭经属产后脱血,肾阳虚损者;或席汉综合征。月经初潮来迟,或月经后期量少渐至停闭。头晕耳呜,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大便清薄。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脉沉。

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用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1次,月经期停服。

方解:用四物除川芎,加入丹参,以养血活血调经;菟丝子、肉苁蓉、巴戟天温补肾阳,使任脉通,督脉固;合淫羊藿、仙茅补阳温肾,入命门以强精;鹿角胶性温纯阳,填髓生精;阿胶和血补阴;加人紫河车粉以充盈血海。如是则肾气足,胞宫暖,气血调,冲任养,每收良效。

2 鹿角霜饮(许润三)

组成:鹿角霜20克,白术20克,生黄芪25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香附 10克,半夏 10克,枳壳 20克,昆布15克,益母草15克

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用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1次,月经期停服。

功效:温阳,利水,通经。

主治:闭经属肾虚痰湿者。症见经闭时间较久,形体肥胖,或有浮肿,胸胁满闷,恶心疾多,神疲倦怠,性欲淡漠,脉象沉弱,舌质淡或胖嫩,苔薄白。

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用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1次,月经期停服。;

方解:鹿角霜饮所治闭经属寒邪客于冲任,或素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滞冲任而引起者。本方中鹿角霜、白术,温肾健脾以运水湿;当归、黄芪补气血之虚;香附、枳壳、半夏、益母草理气活血利水,共奏温阳利水通经之效。

加减:临床应随证加减:于月经10~15天,桂枝10克,桃仁10克;若服药后感觉头晕,可将鹿角霜改10克

组成:瓜蒌15克,石斛12克,玄参9克,麦冬9克,生地12克,巨麦12克,车前子9克,益母草12克,马尾连5克,牛膝12克

功效:滋阴清热,宽胸和胃,活血通经。

主治:闭经属阴虚胃热者;或血涸经闭。症见月经量少渐致停闭,伴心烦急躁,口干舌燥,口渴欲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夜寐多梦,或消谷善饥。舌红少津,脉细数。

方解:古人曾用三合汤(四物汤、调胃承气汤、凉隔散)治疗本病。原方由当归、生地、白芍、大黄、元明粉、甘草、连翘、栀子所组成。在临床实践中,刘氏观察到多数病人,虽有上述症状,而大便不一定干燥。而且本病又系慢性病,非数剂药能以收功。如若长期服用三合汤,因其中有大黄、元明粉等苦寒泻下之品,更易耗伤津液。而本方瓜蒌,石斛以为主药,瓜蒌甘寒润燥,宽胸利气;石斛甘淡微寒,益胃生津,滋阴除热,合用共奏宽胸润肠,利气和胃之效。另加玄参、麦冬养阴增液。因本病源于阴虚血燥,故在四物汤中去掉较为温燥的当归、川芎,用生地滋阴生血;巨麦、车前子活血通经;益母草偏寒,通经

活血之中又能生津液;马尾连(或栀子)清胃热,热去则津液能以自生;牛膝引血下行,以期经行血至之目的。总之,全方以滋液清热,宽胸和胃之力,而达到活血通经的目的。由于药性平和可以长期服用。在临床应用时若见大便燥结,也可先用三合汤,待阳明燥实已解,仍可改用本方作为后续治疗。

加减:若大便燥结,加大黄6克以通腑泻热;里实燥热解除后,可加当归10克、赤芍15克、丹参20克、泽兰10克以活血通经。

组成:当归10克 赤芍10克川芎5克红花10克 桃仁10g 炮山甲 10克乌药10克 刘寄奴10克 牛膝10克 肉桂3克 三棱10克 文术10克 丹参12克

功用:理气活血,逐瘀通经。

主治:闭经属气滞血瘀者。症见月经周期先后不定,量少,渐至闭经或表现为骤然停闭,伴情志抑郁易怒.胁痛或少腹胀痛拒按。舌黯或有瘀斑,苔正常或薄黄,脉弦或紧。_

方解:本方由桃红四物汤加减而成,专治气滞血瘀所致闭经,及瘀血积聚而成疤痕等证,方中桃仁、红花、丹参。川芎、当归、赤芍活血海经;刘寄奴、三棱、文术、穿山甲、牛膝破血祛瘀消徵散结;乌药调气疏肝;肉桂温经散寒活血。以上诸药共奏活血祛瘀、调经的功效。有热象去肉桂加丹皮,久瘀加地鳖虫。 蔡小荪:痛经多数是经血排出困难,瘀滞疼痛,治法以通为主。当归9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香附9克 元胡9克 丹参9克 红花4.5克 白芍9克水煎服。服药时间应在行经前三天即开始服用,特别是膜样痛经、及内膜异位症等,否则效果不显。

韩百灵:温肾扶阳汤,治胞中虚寒型痛经,妇女经期小腹隐痛,喜温喜按,经色清稀,腰酸腿软,四肢不温,尿频,白带下注,面色淡白,舌质淡润,脉象沉缓无力。人参9克 山药9克 熟地9克 山萸肉6克 吴茱萸6克 菟丝子9克 肉桂6克 附子6克 补骨脂9克 白术9克《百灵妇科》

颜德馨:治疗之法,以通为主,多用温经逐寒,祛瘀止痛,王清任之少腹逐瘀汤独擅胜场,每于经前投此,多应手而效。曾以治痛经达十余年缠绵不愈者,或痛甚则厥,或剧痛需以度冷丁方得小安等顽固病例,亦有殊效。

小茴香7粒(炒) 干姜0.6克(炒) 元胡3克 没药6克(炒) 当归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蒲黄9克(生) 灵脂6克(炒)水煎服。每次月经来潮前连服5~7剂,一般连续治疗3个月即获痊愈。

陈泽霖:临床所见以寒凝血瘀为多见,治宜温通为主。我曾以下方为主加减治愈了不少痛经病人。肉桂3~9克 小茴香6克 制香附9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赤白芍各15克 青陈皮各9克 阿胶9克 艾叶9克 益母草30克 乳没各4.5克

傅山:妇人有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方用宣郁通经汤。白芍15克(酒炒) 当归15克(酒洗) 丹皮15克 山栀子9克(炒) 白芥子6克(炒研) 柴胡3克 香附3克(酒炒) 川郁金3克(醋炒) 黄芩3克(酒炒) 生甘草3克水煎,连服4剂,下月断不先腹疼而后行经矣。此方补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气,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

卓雨农:肾虚肝郁的,经来色淡而少,经后腹痛腰酸,肢软无力,益肾调经汤主之。

杜仲 续断 熟地各9克 当归6克 白芍(炒)9克 益母草12克 焦艾 巴戟 乌药各9克水煎服。

朱承汉:经行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舒适,经水色淡质清,面色苍白,精神萎弱。炒党参12克 炒白术9克 全当归9克 东白芍9克 炒川芎4.5克 炙甘草4.5克 大熟地12克 茺蔚子9克 制香附9克

刘赤选:妇女月经将来一两小时,因子宫后屈,瘀滞经血,阻其排出,以致小腹发生疼痛,必候经水排出一两天内,才能逐渐缓解,宜用失笑散合逍遥散,在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每天服1剂,连服3~6剂可经通痛除,照法再服3~6月,可以根治。蒲黄6克 五灵脂12克 当归9克 白芍12克 柴胡9克 茯苓12克 白术12克 炙甘草4.5克

卓雨农:瘀血阻滞的,经来腹痛如刺,量少色紫有块,排出则痛减,加味失笑散主之。蒲黄 五灵脂各6克 延胡 丹皮各9克 桃仁6克 香附9克 台乌6克,水煎服。疼痛引及少腹两侧痛剧者,加姜黄6克、乳香6克;大便燥结,加大黄6克。

冉小峰:乳胀散,治月经前乳房胀满。当归9克 红花9克 白术6克 王不留行9克 橘叶9克 陈皮3克,上6味,研为粗末,以水200毫升,浸泡30分钟,煮沸15分钟,滤过;残渣再加水150毫升,煮沸10分钟,滤过,合并两次滤出液备用。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李维芳:痛经一号方系青岛已故名老中医傅乃杰所传,余用于临床20余年,收效甚为满意。丹参30克 乌药10克 枳壳10克 香附12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月经前服。有热者,方中丹参改为丹皮10克。

陈修园:猪肚胡椒汤,治妇人经寒,往来时有痛。猪肚1个,洗净,入胡椒24克,装入肚内,炖烂食。(寒证)

朱承汉:治疗痛经简便方。(寒证)

鲜姜 红糖各15克 焦山楂12克水煎服。.肝肾不足证

主证:年逾十八月经未至,或初潮较迟,或经来延后量少、色淡、质稀,渐至经闭;腰膝酸软,或足跟痛,头晕耳鸣,消瘦乏力,婚久不孕,目眶黑晕,或面部有色素沉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尺弱;子宫发育不良,生殖器幼稚或卵巢无排卵功能。

方药:加减归肾汤(临床验方)。

菟丝子18g,枸杞子15g,熟地15g,山萸肉12g,淮山药15g,制首乌15g,紫河车9g(研吞),党参12g,当归12g,鸡血藤15g,阿胶9g(烊冲),肉苁蓉12g,茺蔚子10g。

加减:若合并肝气郁结,症见情志抑郁、胸闷胁痛、时欲叹息、脉沉细弦者,宜上方去山萸肉、鸡血藤,加柴胡6g、制香附10g、杭白芍12g、八月扎12g、玫瑰花6g等,以益肾疏肝调冲;合并血瘀,小腹胀痛拒按、舌淡黯有瘀点、脉沉细涩者,加红花6g、牛膝 12g、三棱10g、莪术10g等,以益肾化瘀调冲;合并瘀阻,形体肥胖、带下粘稠、身重倦怠、舌淡胖有齿痕者,加苍术10g、香附10g、法夏10g、陈皮6g、胆南星6g等,以益肾导痰调冲;子宫偏小者,加川断15g、紫石英18g(先煎)、鹿角片12g(先煎),以助长子宫发育。

服法:水煎2次分服,每日1剂。下同。

主证:经水超龄未潮或月经延后,经量过少,经色淡红,质清稀,经水渐闭;畏寒肢冷,腰背酸痛,精神萎靡,发脱枯悴,性欲减退,或不孕,或面肢浮肿,尿频或夜尿,或五更泄泻,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或沉弱;子宫偏小,生殖器幼稚或萎缩,第二性征发育不良,雌激素水平低下,血FSH、LH及皮质醇或尿17-羟、17-酮类固醇偏低,无排卵表现。

方药:加减右归汤(临床验方)。

熟地15g(或砂仁细拌),炒山药15g,山萸肉9g,枸杞子12g,菟丝子15g,鹿角片12g(先煎),淡附片4.5g(先煎),肉桂3g(后下),仙灵脾15g,仙茅12g,巴戟肉12g,覆盆子12g,茺蔚子10g,炒当归12g。

加减:伴脾虚便溏者,去炒当归,加炒白术12g、炒党参15g、茯苓10g、广木香6g(后下);面浮足肿者,加黄芪18g、防己12g、胡芦巴12g;腹胀气滞者,加青、陈皮各6g、枳壳10g、乌药10g;性欲低下者,加阳起石18g(先煎)、石楠叶12g、海马3g(研吞)。

主证:闭经较久,或月经延后,经血量少、色鲜红而至经闭;五心烦热,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或足跟痛,咽干盗汗,溲赤便干,舌红或有裂纹,少苔或无苔或花剥苔,脉细数或带弦;子宫或略小,雌激素水平可偏高,稀发或无排卵。

方药:加减左归汤(临床验方)。

生熟地各15g,淮山药12g,山萸肉9g,枸杞子15g,菟丝子9g,何首乌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2g,炙龟板15g(先煎),茺蔚子10g,生甘草6g。

加减:若肾虚肝火旺,伴烦躁易怒者,去菟丝子,酌加知母10g、黄柏10g、白蒺藜12g、夏枯花12g、石决明30g(先煎)等清肝平肝之品;肾虚心火旺,伴心中烦热、夜寐梦扰者,酌加黄连5g(后下)、黄芩 10g、栀子12g、莲子心12g、大黄10g(后下)等清泻心火之品;若肾水不足、心肾不交,伴心悸怔仲、虚烦、健忘或易惊者,酌加天麦冬各10g、五味子6g、柏子仁12g、酸枣仁15g、丹参25g、夜交藤20g等宁心安神之品。

主证:兼具肾阴虚及肾阳虚两组症状。

治法:滋肾温阳,阴阳并补,调理冲任。

方药:二仙汤(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加减。

仙茅12g,仙灵脾12g,当归10g,巴戟肉9g,菟丝子15g,炙龟板15g(先煎),杞子12g,女贞子15g,制首乌15g,茺蔚子9g。

加减:若偏阴虚者重用滋阴之品,阴虚火旺者则加知母10g、黄柏(盐水炒)10g等以滋

阴泻火;偏阳虚者重用助阳之品。

主证:月经量减少,经色淡、质稀薄,经期逐渐后延继而闭经;面色苍白或萎黄,神倦嗜卧,气短懒言,或食欲不振,头晕眼花或心悸怔仲,失眠多梦,毛发不泽易脱落,肌肤不润甚或甲错,唇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治法:补气养血调经。

方药:人参养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10g(另调),黄芪20g,白术10g,茯苓10g,远志6g,陈皮10g,当归10g,白芍15g,熟地15g,桂心3g,炙甘草1Og,五味子10g。

加减:若心悸怔忡者,加生脉散10g、石菖蒲10g以养心安神;若因产后大出血所致闭经,症见气血虚弱,终致肾气衰惫,可予上方加仙茅10g、仙灵脾12g、鹿角胶10g(烊冲)、紫河车6g(研吞)以填补精血;若因虫疾所致闭经,当先治虫,继以键脾和胃,补气养血而治经闭。

主证:月经后期量少,经色鲜红,继而闭经;形体瘦削,潮热或五心烦热,咽干口燥,两颧潮红,盗汗,或有骨蒸劳热,咳嗽唾血;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益精,养血调经。

方药:秦艽鳖甲汤(《卫生宝鉴》)加味。

秦艽10g,鳖甲12g(先煎),银柴胡10g,地骨皮10g,知母10g,青蒿10g,乌梅10g,当归10g,生地10g,玄参10g,枸杞子12g,菟丝子15g。

加减:若阴虚肺燥咳嗽不已者,加川贝10g、麦冬10g以滋阴润肺;唾血者,加阿胶10g(烊冲)、白茅根10g、百合10g、白及10g以润肺止血;若为痨瘵(确诊为肺结核)所致则又须抗痨(抗结核)治疗;若阴中干涩灼热者,配合外洗方:大黄10g、青蒿10g、玄参10g、桃仁10g、甘草6g煎水坐浴。

主证:月经周期先后不定,量少色暗,渐至闭经或表现为骤然停闭;情志抑郁易怒,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舌黯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弦或紧。

治法:疏肝理气,化瘀通经。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10g,熟地15g,赤芍15g,牛膝15g,桔梗6g,柴胡10g,枳壳15g,甘草10g。

加减:若胸胁乳胀痛明显而伴有结块者,加青皮6g、橘叶10g、路路通、炮山甲10g(先煎)以理气散结;若气郁化火,见心烦口苦、胸胁胀满、舌红苔薄黄、脉弦而数者,加黄芩10g、栀子10g以清肝泻火;若肝郁脾虚,纳少便溏者,去桃仁、熟地,加白术10g、茯苓10g以健脾化湿。

主证:月经数月不行;形体肥胖,胸烷满闷,或呕恶痰多,神疲体倦,面浮足肿,或带下量多,色白,质粘;舌淡苔白腻,脉滑。

治法:祛痰除湿,活血通经。

方药: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合佛手散(《普济本事方》)。

茯苓15g,半夏10g,陈皮10g,甘草10g,苍术10g,香附1Og,胆南星6g,枳壳12g,生姜5片,神曲12g,当归12g,川芎10g。

加减:若呕恶、脘闷者,加厚朴10g、竹茹10g以宽胸和胃止呕;若痰湿化热,苔黄腻者,加黄连6g(后下)、黄芩10g、麦芽10g以清化湿热;若合并肾虚(临床以肾虚痰狙闭经为多)者,宜益肾导痰调冲,可予上方加仙灵脾12g、巴戟肉10g、五子衍宗丸18g(分吞)以补肾益冲。

若可扪及两侧增大的卵巢伴多毛症而确诊为多囊卵巢病者,应参照多囊卵巢综合征节处理。若发现与内有徵积(脑垂体肿瘤等病变)有关,除辅以中药化瘀消瘤之品外,还应配合手术或放射疗法等。

主证:月经骤然停止,数月不行;小腹胀痛,四肢不温,白带量多,色白质稀薄,骨节酸痛,或有经、产感受风寒病史;舌淡、苔白腻,脉细或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逐瘀通经。

方药: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加减。

当归10g,川芎6g,赤芍10g,桂枝6g,吴茱萸5g,莪术10g,牛膝10g,党参12g,鸡血藤15g,苡仁15g,甘草6g。

加减:若小腹冷痛明显者,加小茴香68、艾叶10g以暖宫散寒止痛;骨节酸痛明显者,加北细辛3g、防风6g、羌活6g以温经祛风化湿;大便溏泄者,去当归,加苍、白术各10g、茯苓10g、六神曲10g以健脾利湿止泄。

若合并肾阳虚即肾虚宫寒之证(较单纯寒湿凝滞证多见),则宜温肾散寒、暖宫调冲,可选方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艾叶5g,制香附10g,当归10g,焦白芍10g,川芎5g,炙黄芪15g,川断12g,熟地12g,肉桂3g(后下),吴茱萸3g。加紫石英30g(先煎)、蛇床子12g、仙灵脾12g、锁阳12g等,此为临床治疗肾虚宫寒闭经不孕的常用有效验方。

1.四二五合方(《刘奉五妇科经验》)

处方:熟地、牛膝、仙灵脾各12g,枸杞子15g,当归、白芍、覆盆子、菟丝子、五味子、车前子、仙茅各9g,川芎3g。

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

适应证:血虚肾亏所引起的闭经或席汉氏综合征。

2.瓜石汤(《刘奉五妇科经验》)

处方:瓜蒌15g,石斛、生地、瞿麦、牛膝、益母草各12g,玄参、麦冬、车前子各9g,马尾连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

适应证:阴虚胃热引起的血涸闭经。

3.益肾解郁汤(程泾《月经失调与中医周期疗法》)

处方:熟地、鹿角片、仙灵脾、川断、八月扎各12g,怀山药、杞子、菟丝子各15g,当归、白芍、制香附、茺蔚子各9g,柴胡6g,玫瑰花3g。

服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适应证:肾虚肝郁型的闭经、不孕症。

4.山楂内金散(经验方)

处方:生山楂60g,生鸡内金30g,刘寄奴15g。

服法:生山楂去核干燥研粉,生鸡内金干燥研粉,二药混合,刘寄奴煎汤加红糖适量,每次送服药粉15g,每日3次。

适应证:气滞血瘀型闭经。

5.酒军饮:川大黄末9g,黄酒125ml。大黄末用黄酒送下,服后在屋内行走1-2小时,轻者3剂,重着5剂。具有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血瘀型闭经,尤适于室女阻闭,午后发热。(《妇科病中医治疗法》)

6.蚕砂酒:蚕砂30g,黄酒500g。酒煎蚕砂去渣,装瓶内,每次服1杯,每日3次,宜常服,用于各型经闭。(《验方精选》)

7.通经蛋:用孕妇尿泡鸡蛋。以鲜蛋敲裂缝,用3月孕以上孕妇尿泡48小时后取出洗净。冷水用文火煎熟,每日吃一个,10-12天为一疗程。 (《哈尔滨中医》1962;203(5):161)

8.鸡血藤、棉花根各30g,水煎服。治疗气血虚弱型闭经。(《妇产科疾病中医治疗全书》)

9.川朴30g,桃仁18g,红花10g,水煎服,日1剂。具有理气活血,化瘀通经之功效。用于气滞血瘀型妇女。(《妇科精华》)

10.鲜土牛膝30-60g,或加马鞭草的鲜全草30g,水煎,调酒服,治疗血滞经闭。(《妇产科疾病中医治疗全书》)

11.丹参60g和红糖煎水服,日1次,具有活血养血的功效。用于阴血不足型经闭。(《中国民间小单方》)

12.当归10g,益母草30g,水煎服。具有养血活血的功效。用于血虚瘀哩型经闭。(《中医妇科临床手册》)

1.归肾丸:功能滋阴补肾,益精养血。用于肾亏血虚型。水蜜丸。每次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右归丸:功能温肾壮阳,调补冲任。用于肾阳衰惫型。蜜丸。每丸9g。每次1丸,每日2-3次,饭前淡盐水或温开水送服。

3.左归丸:功能滋补肾阴,调养冲任。用于肾阴亏损型。蜜丸。每丸9g。每次1丸,每日2-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

4.河车大造丸:滋阴清热,补肾养肝。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型。水蜜丸。每次6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5.坤灵丸:功能益肾填精,养血益气。用于肝肾不足型;糖衣丸。每付15粒。口服。每次1付,每日2次。

6.女宝:功能补肾化瘀调经。用于肝肾不足型。胶囊剂。每粒0.3g,每瓶30粒。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

7.妇科金丸:功能补益肝肾,养血调经。用于肝肾不足型。蜜丸。每丸9g。每次1丸,每日2次。

8.八珍益母丸:功能补益气血调经。用于气血两亏型。蜜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日3次。

9.女金丹:功能养血益气调经。用于气血两亏或寒凝胞宫型。蜜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日2次。姜汤或温黄酒送下。

10.鸟鸡白凤丸:功能峻补气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亏虚型。蜜丸。每丸重9g。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11.当归浸膏片(丸):功能补血和血调经。用于阴虚血燥型。每次4-6片(或每次10-20粒),每日3次。

12.定坤丹(丸):功能补气养血,舒郁调经。用于气虚血亏,肝郁不舒型。大蜜丸。每丸12g。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13.调经活血片:功能舒肝解郁,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血瘀型。片剂。每片0.35g。每次5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小腹冷痛者,用姜汤送服。

14.通经甘露丸:功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用于血瘀型。水丸。每次6-10g,每日2次。

免责声明 本文源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牛膝桃仁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