肽氨肌肝主治什么病?

肝硬化的治疗方案有哪些_疾病症状百科_壹药网你现在所在位置:>>>>肝硬化的治疗方案有哪些关键词:&&&来源:壹药网  能治吗?怎么治?肝硬化是因组织结构紊乱而致肝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虽然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但是若能尽早发现并及时进行专业的治疗,就能有效地阻止病程进展,延长生命和保持劳动力。那么,肝硬化的治疗方案有哪些?肝硬化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一、专业治疗(一)针对肝硬化的治疗 1、支持治疗  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液以补充热量,输液中可加入维生素C、胰岛素、氯化钾等。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病情较重者可输入白蛋白、新鲜血浆。 2、肝炎活动期  可给予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如肝泰乐、维生素C。必要时静脉输液治疗,如促肝细胞生长素,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类制剂等。 3、口服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1)心得安:应从小量开始,递增给药。(2)硝酸酯类:如消心痛。(3)钙通道阻滞剂:如心痛定,急症给药可舌下含服。(4)补充B族维生素和消化酶:如维康福、达吉等。(5)脾功能亢进的治疗:可服用升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药物(如利血生、鲨肝醇、氨肽素等),必要时可行脾切除术或脾动脉栓塞术治疗。(6)腹腔积液的治疗:①一般治疗 包括卧床休息,限制水、钠摄入。②利尿剂治疗 如双氢克尿噻,隔日或每周1~2次服用。氨苯蝶啶,饭后服用。主要使用安体舒通和速尿。如利尿效果不明显,可逐渐加量。利尿治疗以每天减轻体重不超过0.5公斤为宜,以免诱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水渐消退者,可将利尿剂逐渐减量。③反复大量放腹腔积液加静脉输注白蛋白 用于治疗难治性腹腔积液。每日或每周3次放腹腔积液,同时静脉输注白蛋白。④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每周定期少量、多次静脉输注血浆或白蛋白。⑤腹腔积液浓缩回输 用于治疗难治性腹腔积液,或伴有低血容量状态、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和肝肾综合征病人,以及各种原因所致大量腹腔积液急需缓解症状病人。⑥腹腔-颈静脉引流术 即PVS术,是有效的处理肝硬化、腹腔积液的方法。但由于其有较多的并发症,如发热、细菌感染、肺水肿等,故应用受到很大限制。⑦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创伤小,安全性高。适用于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和难治性腹腔积液,但易诱发肝性脑病。(7)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适应证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巨脾伴脾功能亢进;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高危患者。包括门-腔静脉分流术,门-奇静脉分流术和脾切除术等。(8)肝脏移植手术 适用于常规内外科治疗无效的终末期肝病。包括难以逆转的腹腔积液;门脉高压症,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的肝功能损害(Child分级C级);出现肝肾综合征;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肝性脑病;肝硬化基础上并发肝癌。(二)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三)其他治疗 1.免疫调节治疗  胸腺肽和α胸腺素在急慢性乙肝中常用,可调节机体免疫。 2.中药及中药制剂治疗保肝治疗对于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有一定效果。(四)针对并发症(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的治疗。 二、非专业治疗(一)情绪:保持乐观的情绪对肝硬化的治疗很有帮助。在肝硬化的发病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烦躁激怒、暴怒的情绪变化,会刺激机体发生应激反应,使人体内分泌系统发生改变。肝脏和内分泌腺功能休戚相关,可促使某些激素的合成、转变和分解。激怒时引起分泌肾上腺素,刺激肝细胞使肝细胞内的GPT分泌到血清中,使肝细胞愈加受损。另外,忧郁、思虑、悲伤等情绪均可导致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致生瘀积、肿块(肝硬化);气滞疏不利,则津液不布,水道不输,致生膨胀(腹水),皆使病情加重。患者一定要保护心情的通达,配合医生治疗,否则虽有灵丹妙,也是枉然。(二)静养:得了肝硬化以后,患者还需注意静养。肝为人体代谢和合成蛋白的主要枢纽,当肝细胞被增生纤维组织分隔,形成结节状假小叶,即肝硬化时,会使各类血管间失去正常关系,肝细胞内营养障碍,导致肝功能代偿不全,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生理性病变,如内分泌紊乱、蛋白倒置……等。若超负荷体力活动会增加肝细胞的负担,加重病情的发展。因此,在代偿期的患者不应过劳,而失代偿期的患者,则应卧床休息,这样,才能保护肝脏。同时可喝古方诺甘达茶来缓解失代偿期给肝病患者带来的痛苦,其对患者的恢复也有一定的效果。  综上所述,治疗方案多种,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采取对不同的治疗方法。壹药网提醒各位:在治疗期间,务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对于治疗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您还要其他的疑问,尽请咨询壹药网()。推荐用药:高血压¥22.00400-007-0958( 9:00-21:00免长途费 )推荐用药:心力衰竭¥0.00400-007-0958( 9:00-21:00免长途费 )最新文章 壹药网肝硬化专区提供肝硬化咨询,包括肝硬化症状、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肝硬化治疗方法、肝硬化饮食、肝硬化晚期等肝硬化的信息,让你的生活不再为它困扰,疾病随之而去。 【】相关阅读热门文章12345678910论坛热帖12345678910热门问答12345678910用药推荐热门用药热点专区我要提问万名医生在线解答请详细描述您的疑问,有助医生快速帮您解答!声明:在壹药网百科平台中所有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代替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医生及网友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肌肝高是什么病_养生堂-每日甘肃网
您目前的位置 :
>> 肌肝高是什么病
肌肝高是什么病
责任主编:
日期: 13:15(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肌肝高是什么病&& 【合肥中肾医院】肌酐高建议去合肥中肾医院,合肥中肾医院的云火活肾疗法治疗肌酐效果很棒的。他们院长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两任省长的合影一进医院大门就可以看到。有许多肌酐高的患者在合肥中肾医院得到了康复。医院的疗法很不错的,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同。云火活肾疗法是合肥中肾医院的特色疗法,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针对病根治疗,对于修复肾细胞、恢复肾功能、使血肌酐、尿素氮降至正常值很有效。笔者也电话采访400-,证实过医院确实能使肌酐高患者恢复正常,出院后的病人完全跟正常人一样生活。
  合肥中肾医院专家提醒:肾病是一种不太轻易就能治愈的疾病,所以大家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据悉:云火活肾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高科技产物,此疗法只需要通过三步就能治疗尿毒症。
  如何预防肾病
  乱吃草药偏方 因为食用蛇胆或草鱼胆等奇特食物而引发急性肾衰竭的情况屡见不鲜,许多人都是因为一时好奇,甚至盲目服用中药来壮阳。不幸得到肾病,肾脏病请看专科医师,乱吃草药偏方只有加速恶化,误了治疗时机,产生更多的并发症,甚至于短期内会进展成尿毒症。
  控制食盐摄入 盐是让肾脏负担加重的重要元凶。我们饮食中的盐分95%是由肾脏代谢掉的,摄入得太多,肾脏的负担就加重了,再加上盐中的钠会导致人体水分不易排出,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的负担。科学的摄盐量每天应该控制在6克以内,而其中有3克可以直接从日常食物中获得。因此,食物调味时食盐应该保持在3~5克。
  怀孕也要谨“肾” 妇女怀孕时可加重肾脏负担,所以妇女怀孕前最好检查有无肾脏病(有时自己都不知道,如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如果有肾脏病时,请速与肾脏专科医师研讨可否怀孕,否则盲目怀孕,可能会导致肾脏病很快恶化引起肾功能不全。
  肾脏病≠肾虚 西医中的“肾病”跟传统中医所说的“肾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没有直接关联。男性的性激素是由睪丸分泌;女性是在卵巢分泌,尤其男、女的肾脏可互相移植,可见肾脏与性无直接关系。
  定期肾脏体检 还要经常做肾脏方面的检查。每半年就必须做一次尿常规筛检、血压的检测。因为大多数的肾脏病起病隐匿,早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因此,人的肾脏损坏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所以等到身体感觉到不适时很可能已到了肾脏病的中晚末期(肾衰竭)了。
  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所以在选择治疗医院时一定要慎重,安徽合肥中肾医院是您最理想的选择,关于以上的内容,如果您还有想要咨询的,请在线点击或者直接拨打热线400-。
医学是严谨的,生命是唯一的,因个体差异不同,请勿将本网站信息当做诊疗依据!本网站本着服务于民、 健康大众的原则致力于提供正确的、完整的、科学的、严肃的健康服务资讯,但所提供的任何 及治疗方 法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未到医院就医,并未遵照医生诊断和治疗建议,自行使用 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 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肌肝高是什么病&&&&&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病毒性肝为目前尚无可靠而满意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一般采用综合疗法,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根据不同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避免饮洒、使用肝毒性药物及其它对肝脏不利的因素。
  (一)急性肝炎 多为自限性疾病。若能在早期得到及时休息,合理营养及一般支持疗法,大多数病例能在3~6个月内临床治愈。
  1.休息 发病早期必须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轻、黄疸消退、肝功能明显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及肝功能波动为度。在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后,再经1~3个月的休息观察,可逐步恢复工作。但仍应定期复查1~2年。
  2.营养 发病早期宜给易消化,适合患者口味的清淡饮食,但应注意含有适量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并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若患者食欲不振,进食过少,可由静脉补充葡萄糖液及维生素C。食欲好转后,应能给含有足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适量脂肪的饮食,不强调高糖低脂饮食,不宜摄食过多。
  3.中药治疗 可因地制宜,采用中草药治疗或中药方剂辩证治疗。急性肝炎的治疗应清热利湿、芳香化浊、调气活血。热偏重者可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加减,或龙胆草、板兰根、金钱草、金银花等煎服;湿偏重者可用茵陈四苓散、三仁汤加减。淤胆型肝炎多与湿热淤胆肝胆失泄有关,在清热解毒利湿的基础上,重用消淤利胆法,如赤芍、黛矾、硝矾散等。
  (二)慢性肝炎: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1.休息 在病情活动期应适当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应注意动静结合;至静止期可从事轻工作;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达3个月以上者,可恢复正常工作,但应避免过劳,且须定期复查。
  2.营养应进高蛋白饮食;热量摄入不宜过高,以防发生脂肪肝;也不宜食过量的糖,以免导致。
  3.抗病毒药物治疗
  (1)α-干扰素(InterferonIFNα)能阻止病毒在宿主肝细胞内复制,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治疗剂量每日不应低于100万U,皮下或肌注每日1次,亦有隔日注射1次者。疗程3~6个月。可使约1/3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HbeAg阳性转为抗-Hbe阳性,HBV DNA聚合酶活力下降,HCV RNA转阴,但停药后部分病例以上血清指标又逆转。早期,大剂量,长疗程干扰素治疗可提高疗效。副作用有发热、低血压、恶心、腹泻、肌痛乏力等,可在治疗初期出现,亦可发生暂时性脱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但停药后可迅速恢复。
  (2)干扰素诱导剂 聚肌苷酸:聚肌苷酸(聚肌胞。Peoly I:C)在体内可通过诱生干扰素而阻断病毒复制,但诱生干扰素的能力较低。一般用量为2~4mg肌注,每周2次,3~6个月为一疗程;亦有采用大剂量(每次10~40)静泳滴注,每周2次者。对HbeAg近期转阴率似有一定作用。无副作用。近又合成新药Ampligen(Poly I:C?12U)是一种作用较聚肌胞强大的干扰素诱生剂。
  (3)阿糖腺苷(Ara-A)及单磷阿糖腺苷(Ara-AMP)主要能抑制病毒的DNA聚合酶及核苷酸还原酶活力,从而阻断HBV的复制,抗病毒作用较强但较短暂,停药后有反跳。Ara-A不溶于水,常用剂量为每日10~15mg/公斤,稀释于葡萄液1000ml内,缓慢静脉滴注12小时,连用2~8周,副作用为发热、不适、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全身肌肉及关节痛、血粘板减少等。
  单磷酸阿糖腺苷易溶于水,常用剂量为每日5~10mg/公斤,分为2次肌注,连续3~5周,或每日5mg/公斤,分2次肌注,连续8周。可使血清HBv DAN转阴,DNA聚合酶转阴,HBsAg滴度下降,HbeAg转为抗-Hbe。本品亦可能脉滴注。大剂量可产生发热、不适、下肢肌肉痉痛、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
  (4)无环鸟苷(Acyclovir)及6-脱氧无环鸟苷选择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有较强的抗病毒活动,对人体的毒性较低。剂量为每日10~45mg/公斤静泳滴注,7~14日为1疗程。有部分抑制病毒复制作用。大剂量可引起肾功能损害,静脉炎、嗜睡、谵妄、皮疹、ALT增高等。
  6-脱氧无环鸟苷口服吸收良好,可长期服用。
  (5)其它抗病毒药物 三氮唑核苷(ribavirin)膦甲酸盐等,均在试用中。
  (6)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 如α-干扰素与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使用,有协同抗病毒作用,可增疗效,但毒性亦增大,α-干扰素与无环鸟苷、胶氧无环鸟苷、或与r-干扰素联合应用,均可增强疗效。
  (7)α-干扰素加强地松冲击疗法 在干扰素治疗前,先给予短程(6周)强的松,可提高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敏感性,从而增强疗效。但在突然撤停强地松时,有激发严重肝坏死的危险。
  4.中医中药治疗
  (1)中医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为去邪、补虚及调理阴阳气血。湿热未尽者可参照急性肝炎治疗;肝郁脾虚者宜舒肝健脾,用逍遥散加减;肝肾阴虚者宜滋补肝肾,用一贯煎加减脾肾阳虚者宜补脾肾,用四君子汤合金匮肾气丸等;气阴两虚者宜气阴两补,用养荣汤加减;气滞血淤者宜调气养血,活血化瘀,用鳖甲煎丸加减。
  (2)促进肝组织修复,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的中药治疗。
  ①ALT升高长期不降者:湿热偏重者可选用垂盆草、山豆根及其制剂;湿热不显者可选用五味子制剂。在酶值降至正常后应该逐步减量,继续治疗2~3后停药,以防反跳。丹参和毛冬青有活血化瘀作用,与上述药物合用可提高疗效。
  ②改善蛋白代谢:以益气养血滋阴为主,可选用、、当归、灵芝、冬虫夏草等及当归丸、乌鸡白凤丸、河车大造丸等。
  ③抗肝纤维化:以活血化瘀软坚为主,可选用桃红、红花、丹参、参三七、百合、山慈茹、柴胡、鳖甲、庹虫等。
  5.免疫调节疗法 可选用以下制剂。
  (1)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 能传递特异性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剂量为2~4mg每周2次,注射于上臂内侧或腹股沟淋巴结远侧皮下,3~6个月为1疗程。
  (2)特异性转因子 能增强特异性细胞免疫。剂量为每次2~4单位,每周2~3次,注射部位同上。
  (3)普通转移因子 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剂量及注射部位与特异性转移因子相同。
  (4)胸腺素(肽)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及调节免疫系统。剂量每次10mg,每周2~3次,注射部位同上。
  (5)其它 右旋儿茶素(四羟基黄烷醇)、左旋咪唑、中药、、灵芝、香菇等均可酌情采用。
  6.免疫抑制疗法 用于指标阳性或有肝外系统表现,而HBsAg阴性,且经其它治疗无效的慢性活动型肝炎。可用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硫唑嘌呤等。
  7.护肝药物
  (1)维生素类:适量补充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E有抗氧化、抗肝坏死作用,肝功障碍应予补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者及黄疸患者应予Vit?K。
  (2)促进能量代谢的药物:如三磷酸腺苷、辅酶A、肌苷等。
  (3)提高血清白蛋白、改善氨基酸代谢的药物:复方支链氨基酸注射液静脉滴注。
  (4)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的药物:胰高糖素(1mg)及普通胰岛素(10U)加于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
  (5)其它:肝泰乐、维丙胺、肝必复等可酌情选用。
  (三)重型肝炎的治疗应及早采取合理的综合措施,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纠正各种严重紊乱,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1.支持疗法
  (1)严格卧床休息、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防止继发感染。
  (2)每日摄入热量维持在67~134KJ/kg。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应严格限制(低于20g/d),昏迷者禁食蛋白质。给予足量的维生素(E、C、B族、K)并予高渗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其中可加能量合剂和胰岛素。入液量及糖量不可过多,以防发生低血钾及脑水肿。有条件可输入新鲜血浆、白蛋白或新鲜血。注意液体出入量平衡,每日尿量一般以100ml左右为宜。
  (3)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根据临床和血液化验以确定电解质的补充量。低钾者每日应补钾3克以上,低钠可酌予生理盐水,不宜用高渗盐水纠正,使用利尿剂时注意防止发生低钾血症及碱中毒。
  2.阻止肝细胞坏死,促使肝细胞再生
  (1)胰高糖素一胰岛素(G-I)疗法:胰高糖素1mg及普通胰岛素10U,加于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每日1~2次。
  (2)肝细胞再生因子静脉滴注或人胎肝细胞悬液静脉滴注,初步报告疗效较好。
  3.改善微循环莨菪类药物有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可采用东莨菪碱或山莨菪碱加于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丹参、低分子右旋糖苷亦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4.防治并发症
  (1)肝性脑病的防治
  ①预防和治疗氨中毒:(a)减少氨由肠道吸收:限制蛋白质摄入量(〈0.5克/公斤〉;口服肠道不易吸收的广谱抗生素(如新霉素每日2克或(及)灭滴灵0.2克每日4次;口服乳果糖15~20克一日3次,或食醋30ml+温水100ml保留灌肠;禁用含氨药物。(b)降低血氨:谷氨酸盐(钠,钾等)及乙酰谷酰胺等药物静脉滴注;精氨酸或天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c)给予脲酶拮抗剂(如乙酰氧肟酸等)以减少尿素分解产氨。
  ②纠正氨基酸比例失衡&提高血中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比例,可竟争性地减少芳香族氨基酸通过血脑屏障,从而减少神经抑制介质5-羟色胺的形成,有利于防治肝性昏迷。可予复方支链氨基酸制剂500ml/日静脉滴注。
  ③抗假神经传导介质:左旋多巴进入脑组织,经多巴脱羧酶的作用转变为多巴胺后,与假性神经传导介质C羟苯乙醇胺、苯乙醇氨等)相拮抗竟争,可促使患者苏醒。用法:左旋多巴每次100~150mg加于10%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每日2~3次;或每日2~4克,分4次口服。用本药过程中,禁用 Vit?B6和氯丙嗪。
  (2)脑水肿的防治 如出现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应及时静脉给予高渗脱水剂(如20%甘露醇、25%山梨醇等)及利尿剂。并可给东莨菪碱或山莨菪碱以改善微循环。使用脱水剂时应注意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以及防止心脏功能不全。
  (3)防治出血 给予Vit?k1肌注或静脉滴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或新鲜血浆滴注等。如有胃肠道大出血,可给予新鲜全血静脉滴注,胃粘膜糜烂或溃疡引起渗血者可予三七粉或口服。
  (4)防治肝肾综合征注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大量放腹水,过度利尿,消化道大出血导致引起的血容量逐降,低钾血症,重度黄疸、继发感染、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肾毒性药物的使用等。当出现少尿时,可静脉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白蛋白或血浆等以扩充容量,并可给予小剂量多巴胺静脉滴注以增进肾血流量。有条件者早期采用透析疗法。
  (5)防治腹水 静脉滴注白蛋白、新鲜血浆等以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使用利尿剂时注意并用具排钾(如氢氯噻嗪)和潴钾(如安体舒通、氨苯蝶啶)作用者,以避免引起电解质失调。
  (6)防治继发性感染 精心护理,诊疗操作尽可能做到无菌;在病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征象;在使用皮质激素的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常不明显,尤应提高警惕。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早选用敏感的抗感染药予以控制,且注意药物须对肝、肾无毒性或影响较小。
  5.抗病毒药物(见慢性肝炎的治疗)
  6.免疫增强及免疫调节疗法(见慢性肝炎的治疗)。
  7.肾上腺皮质激素  急性重型肝炎早期应用可能有益。可予琥珀酰氢化可的松每日300~500mg加于葡萄液内静脉滴注,5~7天为一疗程。宜同时给予免疫调节剂。
  8.人工肝支持疗法 如血液透析、血浆交换、肝脏移植、交叉循环可部分除去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代偿肝脏功能。但尚存在不少问题。
  9.中医药治疗对湿热毒盛者可予茵栀黄注射液静脉注,或黄连解毒汤口服;对气营两燔者可予清瘟败毒饮加减;对湿热伤营入血,迫血妄行者,以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对神识昏迷者以安宫牛黄丸加减;若见气虚上脱,阴阳隔绝,当速予生脉散注射液或配合大剂西洋参煎汤频服。
  (四)淤胆型肝炎的治疗
  酌情选用氢化泼尼松每日40~60mg口服或氟美松每日10~15mg溶于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瘙痒明显者可口服异丁嗪5mg每日2次,或消胆胺每日2~3克。
上海、北京及广州生物技术相关行业最新的职位信息,尽在生物招聘。
成功的秘诀
为你的职业拓宽道路
Eppendorf 荧光定量 PCR仪
ABI Stepone TM 实时定量PCR仪,最新的软件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各种厂家和各种规格的PCR产物纯化试剂盒
最全的定量PCR试剂
从引物设计到实验全程服务共0件商品 金额总计:¥0元
肝性脑病治疗方法
时间: 09:38:20
  肝性脑病中医治疗方法
  【分型治疗】
  1.热毒伤肝,阴虚风动治则:育阴熄风,泻热解毒。
  方药:三甲复脉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羚羊角粉0.3克生地12克白芍12克麦冬12克阿胶9克龟版12克鳖甲12克牡蛎30克麻仁9克黄芩9克黄连3克栀子9克生大黄9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有扑翼样震颤者,加天麻6克、钩藤12克,以平肝熄风;鼻衄齿衄者,加白茅根30克、白及、侧柏叶各9克,以止血;便秘者,加芒硝30克,以泄热通便。
  2.瘀血痰浊,闭阻清窍治则:祛瘀导滞,豁痰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减送服苏合香丸。
  半夏9克胆南星12克陈皮6克枳壳12克茯苓9克甘草6克石菖蒲12克桃仁9克红花6克赤芍9克川芎6克苏合香丸1粒(吞)随症加减:有呕血者,加白及9克、参三七粉3克、花蕊石15克,以止血;腹大筋露者,加陈葫芦、虫笋各9克,以利水消肿;见黄疸者,加茵陈12克、黄芩、栀子各9克,以清热利湿退黄。
  3.脏腑虚极,肝肾阴绝治则:育阴潜阳,熄风开窍。
  方药:大定风珠加减送服安宫牛黄九。
  鸡子黄(生)2枚阿胶9克枸杞子12克白芍9克五味子6克生地30克麦冬15克麻仁9克龟版12克鳖甲12克生牡蛎30克石菖蒲12克安宫牛黄九1粒(吞)甘草6克随症加减:肢体强直,手足痉挛者,加葛根12克、天麻6克、钩藤IZ克,以平肝熄风;喉中痰涎鸣响,肝臭,便结者,加黄连3克、半夏9克、生大黄9克,以清热化痰通便;尿少者,加车前子15克(包煎。、泽泻15克,以淡渗利水。
  肝性脑病西医治疗方法
  (一)治疗
  由于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异常复杂,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应以祛除诱因、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降低血氨、纠正氨基酸比例失调、对症治疗及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措施为主,必要时行人工肝支持或肝移植治疗。
  1.祛除诱因 许多因素可促发或加剧肝性脑病,多见于慢性肝病患者。对能找到诱发因素者,力争及早祛除和防治诱因:
  (1)预防并及时治疗消化道出血:预防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最根本的办法是降低门静脉高压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应及时给予止血(参见《门静脉高压症》),并及时清除胃肠道积血。
  (2)预防和控制各种感染:如肠道感染、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坠积性肺炎、褥疮感染及败血症等,常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应及时合理地给予抗感染治疗。
  (3)防治便秘可给予乳果糖、山梨醇、果导、番泻叶、大黄、山梨醇、硫酸镁等酌情口服,也可给予甘油/氯化钠(开塞露)塞肛,必要时给予清洁灌肠。
  (4)预防和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慎用镇静药,禁用含硫、含氨药物,严禁大量放腹水,减少手术、创伤及利尿过多等,祛除医源性因素。
  2.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1)饮食及营养:每天给予96.8kJ(千卡)热量,ml液体量,可通过饮食、胃管给予,也可静脉补充,以维持机体的基本营养代谢所需,对维持正氮平衡极为重要。在保证足够热量的同时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要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旨在减少氨等其他毒性代谢产物的来源。昏迷期应禁用蛋白。主要通过给予葡萄糖、肝用氨基酸输液(支链氨基酸)、新鲜血及少量脂肪等维持。患者苏醒后即应逐渐恢复蛋白质饮食,开始时先给予每天20g蛋白质,以后逐步增加蛋白质至每天40~60g。蛋白质以植物蛋白为主,辅以乳制品。可按下述顺序给予饮食:
  ①葡萄糖液口服。
  ②米汤加葡萄糖。
  ③米粥加葡萄糖。
  ④米粥。
  ⑤低蛋白半流质。
  ⑥普通半流质。
  饮食的改质、增量速度不宜过快,约需2周。给水量应以前一天尿量加500~1000ml为宜,可酌情调整。并发脑水肿者应严格限制入水量,每天一般不宜超过1500ml。
  (2)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肝性脑病多见低钾、低镁、低钙、低氯血症,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应积极防治,特别是患者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处理相当困难,可能是因为钠泵衰竭,常预示患者进入终末期,应特别注意积极防治。
  3.降低血氨、清除体内毒性物质
  (1)减少肠道内氨等毒性代谢产物的产生和吸收:除前述给予机体基本能量代谢所需营养,维持正氮平衡,减少负氮平衡外,还特别需要减少肠道内氨等毒性代谢产物的产生和吸收。因为人体肠道中的氨50%左右产生于肠道细菌,因此清理肠道是快速有效降低血氨的方法。方法有:
  ①清洁肠道:除限制患者饮食中的蛋白质减少肠道氨等毒性代谢产物的产生外,对于便秘或有消化道出血肠道积血者,应给予清洁肠道。可给予33%~50%硫酸镁30~60ml口服或鼻饲,以保持大便通畅,以每天大便2~3次为宜,也可给予其他轻泻剂,如乳果糖、番泻叶、大黄等。对于有活动性出血不宜口服者可给予10%食醋或0.25%~1%乙酸500~700ml等弱酸性液体灌肠,也可用生理盐水灌肠,但不宜用碱性的肥皂水灌肠,以免促进毒性物质的吸收。右半结肠不仅是产氨较多的地方,同时也是肠道细菌分解乳果糖的主要位点,故灌肠液应达右半结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②抑制肠道菌群应用肠道不吸收或难以吸收的抗菌药物,以抑制肠道产生氨等毒性物质的细菌。
  A.新霉素:应用最多,疗效亦较肯定。新霉素可口服,也可用1%溶液灌肠。
  B.利福昔明(Rifaxi):是近年新合成的利福霉素的衍生物,抑制细菌RNA的合成。口服给药实际上不吸收,仅作用于胃肠局部。临床试验证明利福昔明治疗肝性脑病至少与乳果糖和新霉素作用同样有效,同时耐受性更好。在不耐受新霉素和肾功能损害的病人,利福昔明是首选的抗生素。Puxeddu等用利福昔明200mg,3次/d治疗慢性肝性脑病病人共15天,同时服乳果糖获得每天2~3次软便,二药合用能有效控制病人症状、体征,耐受性良好,无副作用发生。在减少产氨菌群方面,二药合用有协同作用。他们认为在需接受长时间治疗的肝性脑病病人,利福昔明和双糖联合使用因其有效性和耐受性良好应首先考虑。
  C.粪肠球菌(SF68):SF68是通过酵乳酸而产生的一种尿素酶阴性的细菌,对几种肠道抗生素均耐药。它能抑制其他肠道细菌的复制。Loguercio等研究发现SF68对慢性肝性脑病病人的治疗作用至少与乳果糖同样有效,且无大的副作用,治疗中断2周也不会失去其有效作用。
  D.其他:亦可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甲硝唑、万古霉素等。有人应用新霉素和甲硝唑联合治疗顽固性慢性复发性肝性脑病效果较好。乳酶生0.3g,3次/d口服也可抑制肠道菌群生长。
  E.抗幽门螺杆菌治疗:Dasani等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肝性脑病病人中更常见,机制不明,方黎明等认为可能是由于Hp尿素酶的作用产氨增加引起的。抗Hp治疗后,感染者肝性脑病症状好转,而未感染者无改变。他们认为肝硬化病人,尤其是肝功能失代偿期的年轻病人中,Hp感染与肝性脑病相关。因此建议对肝硬化患者根除Hp有助于防止高氨血症和肝性脑病,尤其对已明确Hp感染者显得更为重要,应引起重视。
  ③酸化肠道:
  A.乳果糖: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急、慢性肝性脑病有效药物,可使临床症状和脑电图得以改善,对门体分流性脑病的有效率可达90%。乳果糖口服后在结肠内被分解为乳酸、醋酸和少量蚁酸,不仅可降低结肠pH值,酸化肠道、使结肠内NH3变为不易被吸收的NH4+,还有渗透性腹泻作用,促进氨等毒性物质的排泄;促进肠道乳酸杆菌生长,抑制氨的生成等作用。近年来亚临床肝性脑病引起人们重视,Watanabe经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对75例伴或不伴SHE的肝硬化病人予乳果糖治疗,发现乳果糖能有效改善SHE病人的心理智能测试结果。基于氨中毒学说和乳果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学者建议对TIPS术后病人和门脉高压的肝硬化病人预防性地常规应用乳果糖。Weber研究发现新霉素与乳果糖合用治疗SHE有协同作用。这种效果在对单独使用乳果糖无效的病人更为突出,而其他抗生素之间无协同作用。本药可口服或鼻饲给药,开始剂量为30~50ml,3~4次/d,以后调整剂量至每天大便2~3次为宜。也可用15%~30%溶液灌肠。副作用有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及腹部痉挛性疼痛。
  B.乳梨醇吡哺半乳糖基葡糖醇(Lactitol):作为新开发的第三代乳果糖制药,具有与乳果糖相似的疗效,且本品为粉剂,易保存,口味好,又无口服乳果糖常见的腹胀,适合亚临床型患者长期治疗。Salemo等对28例亚临床肝性脑病病人用小剂量乳梨醇0.3~0.5g/kg 1周2次治疗5个月,发现治疗后病人PSE指数和智力测验明显改善,且无副反应发生,认为长期低剂量乳梨醇能有效治疗亚临床型肝性脑病。Tarao发现用乳梨醇后厌氧菌和乳酸杆菌占肠道细菌总量的比值减少,同时,肠道pH值下降,排便次数增加,大便多为软便,病人血氨浓度下降,精神状态改善,扑翼样震颤减轻,从而认为乳梨醇是有效的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
  C.还可选用乳糖、蜂乳、山梨醇等。口服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制药也有相似功效,不仅可以产生乳酸、酸化肠道,也可抑制肠道菌群,产生双重作用。
  ④尿素酶抑制药:可以特异地、有效地抑制肠道内各种尿素酶,从而有效地减少NH3的形成,减少NH3在胃肠黏膜的重吸收,阻断氨的肝肠循环。临床上可用乙酰羟酰胺、辛酰羟酰胺及抗尿素酶抗体等。
  (2)降血氨治疗:
  ①谷氨酸盐:谷氨酸可与氨结合生成谷氨酰胺经肾脏排出,以降低血氨。临床上常用的谷氨酸制药有28.75%谷氨酸钠60~80ml或31.5%谷氨酸钾20ml或11.4%谷氨酸钙20~40ml静滴,但应根据电解质水平选用钠盐或钾盐,多两者混合或交替应用。由于本品系碱性溶液,且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临床疗效尚难以确定,现已很少应用。
  ②盐酸精氨酸:可间接清除血氨,单用此药作用不及谷氨酸盐。但肝性脑病合并碱中毒时可选用,每天用25%盐酸精氨酸40~80ml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临床上多与谷氨酸镁合用。严重肝功能障碍时精氨酸治疗效果并不明显,现也已较少应用。
  ③&-氨酪酸:有降低血氨和恢复脑细胞功能的作用,但机制不明。可能是本品参与了脑组织的糖代谢,增加乙酰胆碱的生成,有催醒作用。剂量1~2g, 3~4次/d口服,或2~4g静滴。用药过程中应缓慢,并监测血压,以防血压下降,引起休克。
  ④阿波莫斯:为L-鸟氨酸-L-天门冬氨酸(L-ornithine-L-asparticaciol,OA)制药。商品名阿波莫斯。肝脏降解氨的方式有二:门静脉周围肝细胞以通过鸟氨酸循环由氨形成尿素为主;肝静脉周围肝细胞以谷氨酸结合氨形成谷氨酰胺为主。鸟氨酸在门静脉周围肝细胞可促进尿素合成;门冬氨酸在肝静脉周围可促进谷氨酰胺合成。所以OA是一种较好的降氨产品。1~2期肝性脑病,每天20~40g,3~4期肝性脑病,每天100~200g,稀释静滴。Kircheis等对126例肝硬化,高血氨,慢性肝性脑病给予OA进行随机双盲临床试验。OA剂量为20g/d,与安慰剂一样,溶于5%葡萄糖液250ml中经静脉滴注4h,连续7天。他们认为OA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肝硬化病人的药物。Stauch等对66例肝性脑病病人限制蛋白摄入量于每天0.25g/kg体重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口服OA 18g/d,分3次服用,连续14天,另一组给予安慰剂,该随机双盲临床试验结果提示口服OA是安全、耐受良好的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Podynova等也得出相似结论。
  ⑤天门冬氨酸钾镁:在鸟氨酸循环中与氨结合成天门冬酰胺,转运至肾脏脱胺。本品降氨作用较谷氨酸疗效好。可用10%天门冬氨酸钾镁10~20ml,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滴,1~2次/d。
  ⑥L-肉毒碱:为蛋氨酸的降解产物,在肝细胞内作为载体转运短链脂肪酸跨越线粒体膜,且具防氨毒性,清除尿素及谷氨酰胺。有防治氨中毒所致肝性脑病的作用。
  ⑦苯甲酸盐:苯甲酸盐与氨结合后以马尿酸盐的形式排泄而使血氨下降。Uribe,Mendenhall等研究17例高血氨的PSE病人,用苯甲酸盐治疗,14例血氨降低,临床表现和EEG改善,另一项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提示苯甲酸盐(5g,2次/d)与乳果糖合用治疗急性肝性脑病疗效显著。
  ⑧补充锌:动物实验证实脑中锌含量下降与肝性脑病的神经抑制有关,肝性脑病病人在限制蛋白质摄入的同时也限制了锌的摄入,蔬菜又阻碍了锌的吸收,而鸟氨酸循环中有两种酶依赖锌,故理论上认为给乙酸锌可改善症状。但在2项大样本研究中,发现口服锌(200mg,3次/d)能提高血浆锌浓度,但不能改善PSE指数。
  4.纠正氨基酸比例失调 慢性肝性脑病多有氨基酸比例失调,为纠正氨基酸比例失调,补充足够营养,改善蛋白代谢,恢复支/芳比值,促进肝细胞再生,重建正氮平衡,可给予氨基酸制药。常用的有:
  (1) 肝用氨基酸输液(支链氨基酸注射液):250ml,1~2次/d,静滴。作者应用本品治疗慢性肝性脑病有一定疗效。巴塞尔国际肝病会议上学者们肯定了其应用于治疗门体分流性脑病的疗效。
  (2)六合氨基酸注射液:250ml,1~2次/d,静滴。
  (3)肝安注射液:250ml,1~2次/d,静滴。
  (4)复合氨基酸注射液用法同上。
  (5)肝安干糖浆:包含了3种支链氨基酸,口服用药,可预防用药也可治疗用药(昏迷前)。
  另外尚有FO-80及GO-80注射液,在国外应用较多。
  目前,多数学者研究认为对于亚临床型肝性脑病给予肝用氨基酸输液(支链氨基酸)治疗,可以使患者精神,心理测试水平提高,驾驶能力提高,脑电图检查结果好转。Fabbri等认为口服支链氨基酸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仅用于不耐受蛋白质的进展期肝硬化患者,也有学者认为摄入足量富含支链氨基酸的混合液对恢复患者的正氮平衡是安全有效的。
  5.纠正假性神经递质
  (1) 左旋多巴(L-多巴):为神经介质多巴胺的前体,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在脑内经脱羧酶的作用形成多巴胺,以补充神经介质,与假神经介质竞争多巴胺受体结合,排除假神经介质,使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此外L-多巴可促进肾脏氨的排泄。促进患者清醒。用法及用量:L-多巴每天2~4g,分次口服或鼻饲;或200~50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但临床实际疗效尚难定论。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失眠、幻觉、烦躁不安、震颤、心慌等。
  (2)溴隐亭:是一种半合成的麦角生物碱。为多巴胺受体激动药,有激动突触后多巴胺受体的作用,使神经传导加强,并可扩张血管,加速脑血流量及脑代谢,疗效比L-多巴好。剂量与用法:开始时口服每天2.5mg,每3天增加2.5mg/d,最大剂量为每天15mg,疗程为8~12周,主要用于慢性肝性脑病。副作用有恶心、呕吐、眩晕、腹泻或便秘等,偶可出现高血压。
  (3)氟马西尼(flumazenil):为苯二氮蕈(BZ)受体拮抗药,可静脉用药。其疗效有如下特点:
  ①60%的病人肝性脑病改善。
  ②显效快,一般在用药4min内见效,与氟马西尼能快速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相符。
  ③少量药物即可占据大面积的BZ受体,故小剂量用药,即可改善病人意识状态。
  ④在体内代谢快,每次用药维持疗效在4h以内。
  本品15mg静滴3h,可使大部分肝性脑病患者病情改善,但需反复用药。显效用药量个体差异较大。本品可明显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神志状态,脑电图及VEPS。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也有效,可减轻昏迷程度。有人甚至认为其疗效可能是预测肝性脑病患者短期内能否存活最有价值的指标。
  国内朱畴文等应用氟马西尼中等剂量(1mg,静脉注射)治疗25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相比,氟马西尼并不能有效地改善肝性脑病的临床级别,但能在约63%的患者中引起快速但不稳定的有效反应,且作用维持时间很短,加之价格昂贵,限制了该药的临床应用。
  氟马西尼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很不一致,与选择应用剂量与方法不同有关。综合文献介绍,氟马西尼对70%的肝性脑病病人可产生短暂而明显的改善,氟马西尼口服吸收达高峰浓度需20~90min,静脉应用20min遍布全身,因起效快,排泄快,故多用静脉注射。氟马西尼不是对所有肝性脑病有效,可能与患者同时存在颅内压升高、脑水肿、低氧、低血糖等有关;肝衰终末期或某些物质,并非BZ类是肝性脑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或存在其他BZ受体的配体有关。
  6.对症治疗 护肝治疗、抗病毒治疗、促进肝细胞再生、免疫调控、人胎肝细胞悬液、防治出血、改善微循环等。
  7.并发症的治疗 肝性脑病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肝肾综合征等。此处仅就其脑水肿的治疗进行简述。
  脑水肿发生率很高,据报道急性型肝性脑病患者脑水肿发生率可达86%,尸检发现率在80%以上,慢性型肝性脑病并发脑水肿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一般认为较急性型者少。并发脑水肿死亡者约有25%~30%死于脑疝。脑水肿既可是导致患者昏迷的原因,也可能因为脑水肿、脑疝成为致死的直接原因。因此对于脑水肿的防治也是降低肝性脑病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很复杂,因而对其治疗也是综合性措施。对于脑水肿的处理应着重于预防,注意含钠盐药物的过量应用或滥用。当出现膝反射亢进、踝阵挛或锥体束征阳性时,治疗效果较好。具体措施有:
  (1)限制水、钠的摄入量:液体量应限制在每天1000ml以下,钠每天10~20mg。
  (2)输氧:以防发生组织缺氧,脑细胞水肿、坏死。可用导管、面罩常规吸氧,甚至高压氧治疗。
  (3)输血、血浆或人血白蛋白:输新鲜全血、血浆,不仅可提供凝血因子,防止出血,还可补充血清调理素,预防或控制感染,红细胞还可参与组织氧的供应,有利于细胞代谢。血浆中的蛋白质或人血白蛋白可以提高机体血浆胶体渗透压,利于组织间液回吸收,防止或减轻脑组织水肿。但不宜输入库存血,以防加重昏迷。
  (4)脱水:可给予25%山梨醇或20%甘露醇,每次250ml快速加压静滴于20~30min滴完,这一点十分重要,以后每4~6小时重复一次。如神志与脑水肿体征明显改善可减半量,一般不能延长间隔时间,以防引起反跳。山梨醇的脱水作用稍逊于甘露醇,但无引起血尿的副作用。也可与50%葡萄糖或10%~30%甘油交替使用。
  (5)利尿:常用排钾利尿(如速尿、氢氯噻嗪)与保钾利尿药(如螺内酯、氨苯喋啶)联合应用以免引起电解质紊乱。临床上利尿药多与脱水剂或人血白蛋白联合应用可提高利尿脱水效果。
  (6)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用地塞米松,首剂10mg加适量10%葡萄糖溶液静脉推注之后每4~6小时用5mg,与脱水剂合用2~3天,同时静脉滴注入血白蛋白以加强脱水效果。地塞米松有稳定溶酶体膜和细胞膜通透性的作用,以促进血-脑脊液屏障的重建与恢复,防治血管源性脑水肿。
  (7)其他:如患者烦躁不安或抽搐时,可首选东莨菪碱或地西泮(安定),东莨菪碱不仅有镇静作用,还能改善患者脑组织微循环。如抽搐反复发作应用上述药物无效时,可用苯巴比妥钠50~100mg肌注。一般不用氯丙嗪(冬眠灵)、水合氯醛。也可应用促进神经组织恢复的药物及中药醒脑开窍制药。近年有人应用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药L-氨基亚砜蛋氨酸(L-Methionine Sulfoximine)预处理可防止脑谷氨酰胺增加,防止脑水肿,改善星形细胞肿胀及动物高血氨所致的行为异常,值得深入研究。
  8.人工肝支持治疗及肝移植治疗 由于肝性脑病是在各种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的基础上发生的,患者大部分肝细胞已发生变性、坏死、纤维化及功能衰竭,虽经上述综合治疗,其病死率仍然很高。特别是急性型肝性脑病病死率可达80%以上。因此可用:
  人工肝支持系统:以暂时支持肝脏各项功能或部分功能维持患者生命,初步纠正肝功能衰竭引起的严重的代谢紊乱,清除所积蓄的各种毒性物质,可提供肝细胞再生的条件及时间,以逐渐恢复其原有的肝脏结构及功能,使患者安全渡过难关而降低病死率,或为肝移植创造时机和条件。对于慢性型肝性脑病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创造出条件,最适宜进行肝移植治疗,是目前惟一可以治愈晚期肝病的方法。
  肝细胞移植:Schumacher等行肝细胞脾内移植,移植后肝细胞有正常的形态,能分泌胆汁并表达白蛋白mRNA,可减轻PSE临床表现,减轻星形细胞的变化,移植肝细胞降低血氨的保护作用随脾切除而消失。研究表明肝细胞能移植、扩增,对慢性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代谢支持。
  原位肝移植:对于许多目前尚无其他满意治疗方法可以逆转的慢性肝性脑病,肝移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移植手术技术的进步和抗排异技术的发展,原位肝移植的生存率明显提高。肝移植的成功为肝硬化并发症如肝性脑病等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但供体不足仍然是目前的主要困难之一。
  9.门体分流栓塞术 门体分流栓塞术,常用的途径有:经皮逆行经腔静脉栓塞术,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等。栓塞材料可分为不锈钢螺栓或乳胶气囊。Sakurabayashi等研究发现,栓塞术后分流消失且血氨下降、脑电图改善者未再发生肝性脑病。门体分流栓塞术的并发症有发热、一过性胸腔积液、腹水和轻微的食管静脉曲张,对于轻微的食管静脉曲张无严重后果不需治疗。另有学者提出TIPS术后病人用乳胶气囊能栓塞分流并统筹兼顾脑病的症状、体征。然而,病人依然有发生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危险。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178.5210
钙缺乏症 骨质疏松
¥22 &&&&¥23
补血滋阴 润燥
¥385 &&&&¥377.7
活血解毒 消肿止痛
¥23 &&&&¥21
智能测压 静音开关
¥723 &&&&¥635
补气 养阴生津
¥48 &&&&¥45
¥18 &&&&¥16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功能谷氨酰转肽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