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七岁娃儿打人,不服输,心理方面心理有问题怎么办吗

7岁孩子打人怎么办_百度知道
7岁孩子打人怎么办
爸妈也打,怎么管都没用他是我弟,除了老师见人就打。平常一回家就看电视。经常和坏小孩玩。6点钟就起来看电视,看到8点就去学校,爱玩电脑游戏、零食,蛮不讲理。因为只有星期六日才能玩电脑,经常拿钱买玩具,特别是暴力的,玩具买了就弄坏,看到2点就去学校。很可恶
提问者采纳
家庭教育很关键,不能再纵容下去了?孩子才这么小。你做姐姐或哥哥的。要让你爸妈提高警惕我的看法是。和学校老师好好沟通一下。那父母是不是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如果一个7岁小孩连爸妈都打,干着急没用的。要对症下药?和老师商量下,就这么目中无人,他现在看来应该就只怕老师了吧,为什么会这样,那老师的话他总会听的吧,看看你弟弟到底打人的目的是什么
爸妈骂骂他,就过了,他连爷爷奶奶也打,有时会拿水果刀出来,拿凳子打。
这种情况发生了有多长时间了?父母不能就这么骂骂就过去了~~~要告诉他这么做是怎么不对,怎么才能叫尊重人和礼貌待人。会不会是他周围环境给他带来的影响呢?比如和他相处的人啊~~看得电视啊~~之类的~~~还是和老师,学校沟通下吧,采取措施吧,对症下药,及时纠正是关键!
其他类似问题
7人觉得有用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带他去看看医生吧、是不是有多动症什么的。
这个还真得好好管管了,小孩子这时候最应该管好了,他要变也就在这段时间啦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七岁的宝宝为什么喜欢说谎?_育儿问答_宝宝树
七岁的宝宝为什么喜欢说谎?
&宝宝已经七岁了,上小学一年级。放暑假开始的时候发现宝宝喜欢说谎,应经成为一种习惯(例如早上叫他明明没有刷他就说刷了。)为什么会这样,应该如何引导他?请赐教,谢谢!
当时年龄:
来自:网页;
撒谎是每个宝宝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种现象,宝宝撒谎与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认识能力相关,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幻想性撒谎3岁内的宝宝无法分清想像与现实,常常把想像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来描述。他们往往会即兴、随意地把自己听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经过自己的想像加工,套用到现实的人或事上去,出现没有逻辑、不真实的&撒谎&;他们也可能把自己的愿望施加到某件事情上,把本来不存在的事情说得跟真的一样,但是又漏洞百出,这只是他们通过想像表达自己愿望的一种方式。他们的这种撒谎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带有非常明显的幻想痕迹。被动性撒谎宝宝天性想要做好某件事情,获得妈妈或其他自己喜爱的人的赞赏。当他们做错事情后,会因为担心受罚而说谎。其实,宝宝天性纯真、直率,他们不会隐瞒自己的意图,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不会控制自己探索的欲望。但当他发现自己的诚实引起了妈妈的不满甚至是责罚时,为了逃避宝宝就会尝试说谎。尤其当宝宝说谎后成功逃避责罚时,他们的说谎行为就会得到鼓励。行为性撒谎有些被父母娇生惯养的宝宝,习惯于一切玩具、食品都归自己所有。他们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东西,只要自己喜欢都有可能悄悄地把它拿回家。为了怕妈妈发现而失去这些东西,宝宝也可能编一些想像的小谎言来让自己的行为变得更加合理。四大策略,将谎言转化成智慧可能妈妈们没有想到,在宝宝的谎言背后还孕育着智慧种子吧!对宝宝而言,撒谎,尤其是幻想性撒谎是他们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最好见证。只要妈妈根据宝宝撒谎的情况分别对待,并进行恰当引导,宝宝的撒谎就不再是令妈妈头痛的问题。相反,利用宝宝的撒谎行为,妈妈可以培养出一个更加充满想像力与创造力的聪慧宝宝。策略一:正确对待宝宝的撒谎行为撒谎的过程其实就是宝宝想像与创作的过程,它对培养宝宝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宝宝像露露一样撒谎时,妈妈千万不要训斥他:&露露,瞎说什么呢?你哪儿有芭比娃娃?&聪明的妈妈会说:&宝宝,你没有这样的芭比娃娃,但是你确实很希望有一个这样的芭比娃娃,对吧?你的想像力真丰富!你再想想,你想要的芭比娃娃还能做些什么?我们来编一个芭比娃娃的故事好不好?&如果妈妈策略指出宝宝的问题,同时宽容对待宝宝的幻想性撒谎行为,并对他们的幻想性撒谎行为进行诱导,宝宝就会在诱导下摆脱错误的撒谎行为,并大胆地想像与创作。如果发现宝宝有幻想性撒谎行为,妈妈千万不要因宝宝撒谎而训斥他们。要知道,这样的处理方式极有可能扼杀一个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策略二:给宝宝创造更多的幻想性&撒谎&机会比如,宝宝对妈妈做饭的事十分好奇,那么妈妈在跟宝宝玩耍时可以来一次幻想性&撒谎&竞赛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激发宝宝的想像力,挖掘他们的语言智能。妈妈一边假装做各种洗菜切菜的动作,一边对着宝宝唠叨:&现在我要给宝宝做饭了,我把茄子洗干净,咚咚咚咚切成丝,给宝宝做个鱼香茄子煲&&好了,鱼香茄子煲做好了,现在该宝宝给妈妈做好吃的了&。于是,宝宝会在妈妈的诱导下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给妈妈或家里其他人做出很多的&美味佳肴&来。策略三:让责罚变得更策略些当宝宝做错事,为逃避责罚而撒谎的时候,妈妈不要如临大敌般地对待他们。这样会给宝宝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不见得能立竿见影地改变宝宝的撒谎行为,相反还可能让宝宝更加依赖撒谎来逃避责罚。聪明的妈妈可以利用宝宝的这次错误做点别的文章,既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又不失时机地利用撒谎行为开发宝宝的智力。比如,妈妈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宝宝的错误,温和地提醒宝宝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给他们提出要求:你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弥补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免于惩罚,比如编一个自己想像的故事等。策略四:给宝宝一次设法补救方案的机会如果宝宝发生行为性撒谎,妈妈一定要相信宝宝会改正错误,并可给宝宝提供一个设想补救方案并实施方案的机会。这样,既可以让宝宝自省,同时也可通过给予宝宝设法补救方案的机会,让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养成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的习惯。比如,宝宝拿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回家,妈妈可以让宝宝自己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错误?聪明的宝宝可能会想出很多方案,如把玩具还给人家并道歉;把玩具还给人家的同时,把自己的玩具借给人家玩;把玩具先还给人家,然后再与人家商量,说服小朋友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一会儿等。如果宝宝想不出方案,妈妈可以给宝宝一些提示:&菲菲的玩具被你拿走了,她会很难过啊,你怎么办她才不会难过呢?&爱说谎的宝宝更富于创造力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般,宝宝从3岁开始就会说谎,到小学二、三年级时,谎言最多也最严重。但说谎是每个宝宝的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站在宝宝智能发展的角度来看,宝宝动辄说谎妈妈也不必过分担心。因为,心理学证实:说谎者必须具备将自己未曾体验的事,说得像确有其事的能力,这表示他们具有将语言与行为分离的能力。也就是说,善于编造谎言的宝宝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心理学研究证实:会说谎的宝宝比不会说谎的宝宝创造力高得多。因此,如果听到宝宝说谎妈妈千万不要大声斥责,这样的态度可能会剥夺宝宝创造和思考的机会,对宝宝的智力开发与心理发育造成不好的影响。妈妈惟一需要做的就是采取适当的方式正确地引导宝宝,让宝宝的撒谎行为拐个弯,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最佳回答者:
宝宝说谎也有不同
说谎可分为无意义说谎和有意说谎两类。无意说谎多发生在3岁以下年幼的宝宝。由于宝宝语言发展呈螺旋式上升,认知发展水平较低,没有养成理性的思维习惯,他们经常会把幻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会把自己和幻想中的人物与情节混淆,导致大人说的&异想天开&或无意说谎的行为,判别不了事实的真伪虚实,造成无意说谎;有些能力欠佳,在叙述上有出入,会造成无意说谎。
到3、4岁甚至儿童期间,宝宝说谎通常都是有意识的了。造成宝宝有意说谎的原因主要有:
(1)逃避惩罚。由于宝宝控制欲望能力较差,对后果的判断能力欠佳,常常会因此做出一些不合适的事,事后又不知如何处置和补救,为逃避惩罚,掩盖过失而说谎。
(2)满足虚荣心。有些宝宝有意编造谎话掩盖自认为不体面的事实,或脱离实际地夸耀自己的能力或优势,以获得别人的羡慕,满足虚荣心。
(3)取悦家人。在宝宝心里,父母是最可信赖的,有时他们为了取阅于父母或家人中的某个成员,会编造一些与事实不相符合的谎言。
(4)实施报复。有些宝宝受了同伴的欺负,又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实施报复,而谎报情由,希望通过谎言传递给有力量的长辈,达到惩罚其同伴的目的。
对付说谎有办法
对于幼儿时期宝宝的幻想或无意说谎行为,家长可以不必在意,只要稍加引导就可以了。如果对他们加以批评、责备,反而会让宝宝不敢于大量表达自己的思想,压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甚至可能向宝宝暗示怎样可以有意识地说谎。
但是3岁以上的宝宝,随着判断能力的发展,理性思维逐渐增强,陈述客观事实的能力在增强,这时候的宝宝有了的趋利避害的意识,出现有意识说谎。当父母的先不要发作,马上批评、责怪宝宝,极力纠正什么,要冷静接下来调查清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宝宝是否真的说谎,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在说谎,说谎的目的是什么,弄清楚这些问题后再来着手对宝宝进行教育。我们就举个例子吧。
东东和妈妈从幼儿园回家,妈妈忙着做饭,东东一个人摆弄自己的玩具。吃饭的时候爸爸也赶了回来。饭桌上,东东妈妈发现东东一直用手捂着昨天才买的小汽车模型,妈妈劝他放下饭后再玩,他怎么也不肯。过一会东东无意间把小汽车放下,东东妈妈发现原来汽车的轮子都被他卸下来了,后备箱也被他撬得乱七八糟。妈妈随口说了一句:&东东,看看你的小汽车,又受伤了。&爸爸说:&这么贵的东西,你怎么不爱惜它呢?&东东忽然指着爸爸,大声说:&不是我弄坏的,是你弄坏的!&
东东爸爸很委屈:&我才回来,动都没动你的玩具,你撒谎!&东东很顽固地说:&我没说谎,你才撒谎!就是你!就是你弄坏的,你给我再买个新的赔!&爸爸的眉毛拧成一团,眼睛也瞪圆了。妈妈放下了筷子,看着餐桌上这对硝烟弥漫的父子俩。
做个诚实的宝宝
妈妈给爸爸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控制情绪不要发怒。然后她摸着东东的头,和颜悦色地说:&东东啊,你很喜欢你的小汽车对吧?你也不想小汽车坏掉对吧?&东东点点头;妈妈说:&轮子卸下来还可以安上去,后备箱可能也可以再复原的。你只是不喜欢妈妈批评你是吗?& 东东又点点头;妈妈说:&不管是谁把小汽车弄受伤了妈妈都不批评,但你可不可以告诉我是谁弄坏的?& 东东很快指了爸爸一下,但目光有点躲闪。妈妈说:&故事中皮诺乔没有说真话后,鼻子长得好长啊!你看着我的眼睛,妈妈再问你,是爸爸破坏你的小汽车了吗?&东东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摇摇头,&妈妈,是东东不小心弄坏的,你帮我修好小汽车吧。&。
妈妈趁机告诉东东:&做个诚实的孩子才是大家都喜欢的!&爸爸长出了一口气。
点评关键点
小汽车是爸爸弄坏的
宝宝有很强的探索欲,任何物品在他们眼里都可能是玩具。而玩具在宝宝眼里就是拿来玩的,或者说是可以破坏的,与价钱高低绝对不成正比。当妈妈指责东东时,他为了逃避不愉快的现实,便说小汽车是爸爸弄坏的。
我没有说谎
当爸爸的态度比较坚决,批评东东说谎时,东东依然坚持说是爸爸,这种行为可以解释为反抗性说谎,带有前一阶段情绪中的惯性。如果此时要求他马上改正,一般不会取得好效果。
鼻子不要长长 东东的妈妈的做法非常正确,她很巧妙地缓和了剑拔弩张的气氛,告诉宝宝小汽车坏了不是件糟糕地无法挽回的事情,轮子可以安上去,后备箱可以修理。妈妈很理解他的感受,但他不能因为为逃避责任而说谎,并以童话中说谎是没有好下场的例子进一步教育东东,指出了诚实的重要性。
诚信宝宝,从小培养
宝宝逐渐形成道德的是非观,但还处于低级的萌芽阶段。宝宝的行为主要以愿望为主,一般并不运用道德准则主导行动,也很少运用道德准则认识问题。加上小宝宝自律能力有限,当愿望与行动不一致时,偶尔出现说谎也是正常。
有时宝宝会通过判断成年人的态度,问话的语气、语调,问话的方式、情感以及在暗示的指向等来决定怎样回答问题。所以这些环境因素都可能会成为宝宝说谎的诱因,又常常被成年人所忽视。
当宝宝有意识说谎时,不要轻易否定宝宝,给宝宝贴上&说谎&的标签,这样会让宝宝失去为自己辩护的机会,容易在心理上投下阴影,有些宝宝因此形成说谎的习惯,在成长的过程中造成道德缺陷。
说谎发生后,做父母的首先要弄清他为什么要说谎,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说,孩子在比较宽容的大人面前不爱说谎,因此,父母应该努力与宝宝建立起一种亲密的互相信赖的关系。当宝宝说出真相后,决不可凶神恶煞地马上加以训斥甚至处罚,相反我们还应该和气地与他们娓娓面谈,要爱去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使他们明白说谎的危害,知道诚实的可贵,教育他们以后不再说谎。
楼上说的太详细了,对照一下吧。不过最好别给孩子带上说谎的大
我也想知道哎,我家的宝贝也是这样,我想一个是懒惰的习惯还有就是害怕家长的。
楼上几位JM说得都不错,关健是我们做父母的怎么去引导。宝宝就像一颗小树苗,在社会这个环境中成长或多或少接触一些做父母并不知道的东西。也可以理解为这颗小树苗有点歪了。那就怎么去扶正,有两种:一种是硬拽;还有一种就是迁引了。当然大家肯定不同意第一种方法,因为那有可能就有拽断的危险。所以后一种方法适宜。但在这个关口上父母怎么压住自己的火气至关重要的。,哪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聪明、乖巧。所以宝宝做错的这个时候父母却不能错!个人意见
平日告诉他说慌会长大象鼻子等等吓吓他,告诉宝宝说慌小朋友都不愿意和玩,老师,同学都不喜欢,宝宝会慢慢改正的
孩子说谎原因基本分二大类:无意说谎与有意说谎。&
  无意说谎又分:
  1、大人这么说的:如孩子一岁时不睡觉,奶奶或保姆说鬼来了猫来了;二岁时,要边走边喂,于是大人就说叫讨饭的人带走,叫警察抓去;三岁时,&你不乖把你送进幼儿园&,进了幼儿园孩子要哭又说,&你不哭,中午妈妈来接你&;四岁时,有人敲门找父亲,爸爸对孩子说,&你说爸爸不在家&。由于孩子心理活动和思维能力尚不完善,认知上的偏差分不清是非,大人说的总是对的,潜移默化记在心中。
  2、幻想与错觉:幻想是指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的创造想像的一种特殊形式。错误、消极的幻想是空想,当未实现时,会意志消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知觉,是在一定心理下导致思维推理错误而引起的错觉。
 有意说谎又分:
  1、功利的,生活中曾经讨好大人能获得表彰和奖励,有时为了得到大人的表扬,编出一些好人好事,或把别人的好事套在自己身上,如中班开始有,大班多一些,到小学三四年级更多起来。A把别人的小红花、五角星贴到自己这一栏,以此得到母亲的表扬;B把自己成绩单涂改全优或到外面打字店打全优,可以得到几百元或奖一餐肯德基,多者可奖座别墅。这些由于功利性的说谎是大人&诱&出来的。
  2、防御的以逃避惩罚的心理而说谎,往往由于家长的教育方法粗暴,动不动就呵斥打骂,罚饿肚子、罚跪,重者罚关在房内,为免吃皮肉之苦,不敢承认错误而说谎,这些说谎是大人&逼&出来的。
     这些在大人的影响下,在思维错误指导下的幻想与错觉现象经过孩子&回想&、&反思&、&模仿&逐渐学会了说谎,有的孩子还不以为然地成了&十句有八句是假话&。
8种方法教宝宝成为人际高手
 日 17:06 《大家健康&育儿生活》
  Develop Good Relationship
  PART1  社会化人生必修过程
  人是群居的动物,从出生开始就离不开社会,越早学习如何与人培养良好的互动,关系您孩子日后的人格发展,及适应未来的能力。因此爸爸妈妈赶紧来了解宝宝在行为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才可适时地成为宝宝的人生导师。
  &妈妈,我明天不想上学了!&您一定曾听过家里的宝贝有这样的困扰吧!专家提醒,当您的孩子出现类似的行为时,这可能是他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征兆。
  小鹏从托儿所回家告诉妈妈:&同学都不理我,我明天再也不去上课了。&而且接连几天,也都不愿意上学,妈妈发现事情不太对劲,马上打电话与学校老师联系,经沟通后才发现,因为小鹏在家非常受父母疼爱,几乎是有求必应,所以养成他霸道、任性的个性;而在托儿所,小鹏也喜欢霸占玩具,不愿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导致其他孩子渐渐的不喜欢和他一起玩,小鹏在学校没有朋友,所以才不喜欢上学。
  看了小鹏的故事,我们发现,一个人的社会行为必须发展成熟,才能与人和平相处,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为他人所接受。若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等行为,会影响孩子的社会适应力。因此父母应注意孩子在发展过程中是否有偏颇,如此才能针对不适应,采取补救及改正的措施。
  重点项目提示
  人从出生就开始积极学习社会化。但什么是&社会化&呢?黄教授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其生活习惯、行为、语言、思考模式与道德行为等,往往受到周围人及所处社会文化的影响,这个从自然人蜕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就是所谓的社会化。社会化是每个宝宝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学习的事情。其中有些重点项目,是绝不能遗漏的。
  1.时代文化所认可的行为:
  在每一个文化背景下,都有几套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如不能随便动手打人、不可口出秽言等,这些都是必须经成年人的教导,才能学习到的,宝宝学习的成效越高,代表其社会化程度越高。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越适宜,越能被社会上其他人认可。
  2.扮演时代文化所赞同的角色:
  人从小到大,在生活中很自然地就会学习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才能符合社会期待,例如怎么当一个好学生、怎么成为一个称职母亲等。
  3.培养融洽的社会关系: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人需与其所生存的社会形成融洽的关系,才能活得自在快乐,如当一个人能主动与身边的人接触,其人际关系愈佳,就愈容易获得自我满足。
  分龄检视幼儿社会化发展
  面对宝宝令人头痛的行为举止时,不用太烦恼,其实这些小毛病可能都是社会化发展时的必经历程,如果能有粗略的了解,肯定能开足马力,应付宝宝各种难以理解的行为。
  1.婴儿时期:
  刚出生的宝宝不会说话,只能尽其所能的用&呜呜、嗯嗯&等发音,或用舞动四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恶或与照顾者沟通。妈咪可能会有些疑问,怎么能判断自己的宝宝已经开始发展社会化行为了呢?黄教授说,宝宝3个月左右能辨认人与事,了解人的存在且喜欢接近人时才开始。
  观察3个月的宝宝会发现,当妈妈离开自己时,他可能会用哭泣的方式,吸引妈妈回到他身边。而长大至6个月左右,他就会开始好奇地缠着妈咪,同时会开始认生,只要一有不熟悉的人接近,他就会躲到妈妈后面,这是很自然的表现,9个月~1岁间会更明显,妈咪不用大惊小怪。
  2.幼儿时期:
  2~6岁是宝宝接触家庭以外世界的开始,也是社会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学会走路、说话,对环境的好奇心,远强于父母,喜欢跟在大哥哥、大姐姐的后面,当小跟屁虫,是讨人厌的爱哭鬼。妈咪要注意,如果没有其他玩伴,宝宝可能会自行假想玩伴与玩具、玩偶对话,建议多带宝宝外出玩耍。
  曾有媒体报导,某人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自残,或是做出攻击他人的举动,这不是在吓唬人,这些不当的行为可能都是因为社会适应力不佳所造成的。我们先来了解影响孩子社会化的种种因素,以避免阻碍宝宝的未来发展。
  掌握环境培养适应力
  1.个人:
  宝宝本身的状况,如健康、语言发展、智力发展、情绪发展、道德发展及人格特质等,各方面均有良好表现的话,可增加宝宝与他人互动的机会,社会行为发展也会比较健全。
  2.家庭: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最深远的地方,如果父母的感情好,孩子自然能学到良好的待人处事之道;其次是教养方式,如父母采取放任或专横的方法,孩子可能会内向孤僻,容易发怒或不负责任,在社交上的表现就显得较差;其他,若亲子关系、手足关系良好,小孩子较能表现出符合社会期待的行为,懂得分享与合作。
  3.社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接触家庭以外的社会群体,行为也受其影响,如学校老师、同年龄的朋友、社会大众等。老师及大众传播对孩子有示范作用,如果影响是正面的,对孩子的发展较为有利,还可让宝宝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
  PART2  搞定宝宝8种社会行为
  当宝宝开始发展社会行为时,会有哪些难缠行为,你都知道吗?倘若不清楚,也别着急,跟着黄教授来一次深度之旅吧!如此一来,面对宝宝怕生、爱模仿、喜欢和妈妈作对时,才不会感到困惑,或是措手不及。
  One 难搞行为害羞
  认生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发展阶段,有些长大后自然会减低,有的则会持续一生,这与宝宝个人的气质有关。观察幼儿可以发现,有些活泼外向,有些则容易害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
  破解法:
  宝宝害羞,是自我意识萌芽的表现,不必急于矫正。但如果害羞过头,父母就要找出问题所在,并积极解决。一般来说,造成宝宝害羞的原因有两种,其一是自身因素;其二是家庭因素。
  自身因素可能与孩子身材过胖、过瘦、身体有缺陷,或是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有关。家庭因素可能是父母要求过高或过度保护,例如,父母如果万事要求完美,可能使孩子因经常担心事情做不好而挨骂,产生胆怯或害羞的情绪;而过度保护会使孩子难以克服陌生、焦虑,害怕与人接触,长久下去可能会使孩子产生自卑的性格,有碍其发展。
  若宝宝有过度害羞的毛病,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就很重要,专家建议,此时父母应多鼓励孩子与人接触,并多让孩子有表现的机会,以赞美、鼓励来代替责骂,让宝宝觉得自己是被接纳的、被喜爱的,让其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下,建立自我价值。
  Two 难搞行为模仿
  模仿是人的社会行为的重要部分,与学习问题、解决能力有极大的关联,也是检查幼儿心智成长的重要依据。婴儿到三四个月时才会模仿,如模仿妈妈的各种动作等,期待与妈妈建立关系。
  孩子4岁左右,就会开始展开模仿游戏,疯狂地模仿周围的人,并显得乐在其中。常见有由模仿父母举止等行为,来了解成人的世界或表达自己的感受。
  破解法:
  虽然早期的婴儿模仿只是一种反射驱使行为,不是真正的模仿。但父母还是可以多与孩子互动,如张嘴、吐舌等,可提供宝贝感兴趣的刺激,有助于开启宝宝头脑的新连结,为日后的发展程序奠定基础。
  Three 难搞行为竞争
  处于婴儿时期的宝宝,并不真的具有攻击或竞争的意图,其注意力的焦点多半为玩具。宝宝经常会去抢别的小孩手上的玩具,有趣的是当玩具到手后,他可能马上就扔掉不要了,转而再去抢别人手上的另一个玩具。
  等到幼儿时期,宝宝就会有明显的竞争意图,在言语上或游戏时,会想超越其他人,如果仔细听小孩的对话,常会听到甲宝宝炫耀说:&我有玩具枪,你没有。&乙宝宝想都没想就回答说:&我也有,昨天妈妈才给我买的,比你的新,而且更棒。&事实上,乙宝宝的妈妈可能根本就没有买玩具,但宝宝会为了与他人比较、竞争而撒谎。
  破解法:
  专家认为,幼儿时期的宝宝有这种举动是很正常的行为。当幼儿期的宝宝为了强过他人而撒谎时,家长不可断然的认定孩子有撒谎的坏习惯,应先搞清楚,,再来判定。面对孩子的竞争行为,父母的态度很重要,若鼓励良性竞争,可以促进幼儿形成自尊及成就动机。但反过来说,若经常教导孩子一定要考100分、争第一,反而会使幼儿流于恶性竞争的不良习惯中,不得不小心。
  Four 难搞行为反抗
  我家的孩子很叛逆,经常将&不要&挂在嘴边,怎么办?如果父母有这样的忧虑,就得先着手了解宝宝为什么会反抗。从宝宝第18个月起,就开始有反抗意识,此时宝宝对自我有了认识,知道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表现出来的就是常说&不要&。
  人生的第一次反抗期,大约是在3岁左右出现。幼儿会开始和爸妈作对,妈妈叫他不要做某一件事,他偏偏就要去做,而且任何事情都想自己动手处理,却又经常把事情搞砸,让妈妈很头痛,不知如何是好。6岁左右的宝宝,虽然颇具独立性,但自尊心强,不愿受批评,有强烈的反抗性,容易与人发生矛盾。
  破解法:
  面对宝宝的反抗行为,父母不必担心宝宝会成为&叛逆小子&。据研究显示,如果婴幼儿时期没有过反抗行为的孩子,可能会成为意志力薄弱的小孩,所以家里的小孩出现反抗行为,其实是件很好的事情。但要注意,也不要一味地放纵宝宝,否则会将事情搞得更糟。
  正确的处理方式应为:有技巧地转移小孩的注意力。首先父母先深呼吸,做和宝宝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接着经常使用赞美的方式来鼓励孩子,例如,夸赞宝宝:&你会自己收玩具,好棒啊!可不可以再帮妈妈一个忙呢?&,最后要提醒,千万不要用打骂的方式,因为若用威胁、打骂来解决的话,可能会引起孩子更强烈的反抗。
  Five 难搞行为利社会
  人类的天性中就含有利社会行为。从出生开始,人类就不断的发展利社会行为,唯有通过互助合作,种族才得以存活。宝宝从出生到6个月就开始展现此项行为的特质,例如心情好时对大人微笑,情绪不佳时则哭闹。此外,宝宝也会主动参加社会游戏,喜欢和妈妈玩躲猫猫等,待成长至6~12个月时,宝宝开始在游戏中扮演主动的角色,并开始学着与他人分享,也会对熟悉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感。
  到1~2岁,小孩开始服从大人简单的要求,对游戏的规则有初浅的认识,并开始懂得安慰人,主动帮妈妈;2~3岁的幼儿的反应更加明显了,孩子知道应该要帮助人,也愿意表达乐于助人的意愿。婴幼儿的利社会行为表现还有哪些?1.同情和怜悯:
  到医院的育婴室走一趟,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只要其中一个宝宝哭了,其他的宝宝也会哇哇哇的哭起来,这就是宝宝的伴哭现象。但这只是一种听觉刺激反应,不是真的有所反应。
  要到18个月左右,宝宝才能大略体会其他人的感受,并安慰人,如见到家人因伤心而哭泣,小宝宝摇摇晃晃的走去给对方一个拥抱。不过,并不是每个宝宝见到别人悲伤时,都会有相同的反应,其中仍存有个别的差异性。如有些宝宝会认为别人伤心的情绪可能影响自己,所以反而会伸手打正在哭的人,以期能解除自己不愉快的感觉。
  幼儿时期的宝宝对他人的悲伤已经能采取有效的行动,例如,如果有其他的孩子伤心哭泣,宝宝可能会走过去拍拍他,或想些好玩的点子,企图安慰他、帮助他度过伤心的时刻。
  破解法:
  怎么培养宝宝的同情心妈咪是关键。当婴幼儿出现伤害他人的行为时,若妈妈以惩罚的方式来处理,宝宝可能会比较缺少同情心。相反的,如果妈妈以说理的方式代替处罚,劝导孩子给予受害者帮助,孩子会比较有同情心。所以当孩子再有不当的行为时,先别急着处罚,试着用温和说理的方式来处理。
  2.分享与合作
  如果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就太小看他们了。当不会说话的婴儿试图用手指东西与你沟通时,就是分享的开始。而当他开始会和你躲猫猫时,就是合作行为的开始。很奇妙吧!幼儿时期的分享,则需视孩子的经验不同,而有所差别。举例来说,如果其他的宝宝曾和他分享玩具,日后他也会和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反之则不会。此时,宝宝也会利用和同类玩耍的机会,来学习合作的行为。
  破解法:
  不要将孩子整天关在家里,多带他出去和其他小孩玩。只要能提供适当的环境,让孩子有机会与他人相处,孩子就能学到如何与人相处和合作。
  Six 难搞行为攻击
  婴儿时期的攻击行为多没有敌意,例如当宝宝动手抢别人手上的物品时,注意力多在物品上,而非人的身上,其目的只是在夺取物品,而不是真的想伤害人。所以时常会出现打人或力度稍重。到了幼儿期,虽然较少有攻击身体的情况,但敌意却增加不少,宝宝会开始有嘲笑他人的行为,特别是3~5岁时,经常会为了抢玩具,而有意图的伤害同伴。
  破解法:
  宝宝经常动手打人,或是喜欢用不雅的话语辱骂同伴,怎么办?其实幼儿的攻击行为会随着年龄增长、社会互动增多、自我控制增强而改善,所以不用太过紧张。不过,如果你对宝宝的行为感到难以控制时,不要随便扔一个玩具让宝宝宣泄,否则会适得其反,让宝宝认为生气时打人是被允许的,试试黄教授的方法吧!或许可以减少孩子的攻击行为。
  1.不相容反应技术:
  如果宝宝的攻击性行为只是为了吸引长辈注意,该不该制止呢?阻止了怕孩子变本加厉;不理会又怕孩子以为打人是被许可的行为,究竟该如何是好?此时不妨采取不相容反应技术法,除非孩子有严重的攻击行为出现,否则不应加以干涉;另一方面则对与人分享的幼儿加以奖励。
  2.使用暂停法:
  用暂停法来对付宝宝的攻击性行为也十分有效,做起来也不太困难。当宝宝再次出现攻击行为时,就立即制止他的活动,请他到一旁静坐,同时不可开口说话,旁人也不要与他交谈,约维持5分钟左右,即可收到不错的成效。但要注意,不宜将幼儿关在密闭或黑暗的空间内,以免产生反效果。
  3.打造不具攻击性的环境:
  这个方法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提供足够的玩具及宽广的活动空间,避免孩子因碰撞或抢夺玩具产生攻击性事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不要给宝宝具有攻击性的玩具。
  Seven 难搞行为性别角色发展
  幼儿时期的女孩常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哥哥可以站着尿尿,我却不行?由此可以得知,孩子对于自己的性别角色并不十分清楚,那什么又是性别角色?黄教授解释,在社会公认男性或女性应有的行为中,如女性应温柔文静,若男生有此特质,大家可能会嘲笑他娘娘腔,使他社会适应有困难。
  而宝宝怎么认定自己是男是女,就与性别概念发展有很大的关系。3岁左右的幼儿对自己的性别并无太多的认知,若问一个两岁的男生,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他可能一会回答男孩,过一会却又变成女孩。到了4岁左右,孩子可能会知道自己的性别,但不知道不能改变,所以问一个4岁的女孩,你长大要当男孩还是女孩,她可能会答说男孩。再大些到了5岁,孩子会根据头发的长度来判定男女,如果看到长发的男孩,会觉得&他&是女孩。
  破解法:
  1~3岁是孩子性别概念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家长应教导孩子,男孩与女孩性别角色上的差异,否则日后要调整就不容易了。为了让您了解事情的严重性,黄教授举一个例子作说明:小波是一个可爱的男孩,但因妈妈喜欢女孩,所以从小就将他打扮得像女孩子一样,长大后,小波也真有女孩子倾向的打扮,造成他日后发展的障碍。
  因为社会对不男不女的现象,接受度尚不高,所以建议家长摒弃男孩性别的刻本印象,或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给予孩子具性别尊重的两性教育,如让孩子轮流做家务,不要对女孩过度保护,或让男孩做不必要的冒险等,才是最恰当的方式。
  Eight 难搞行为角色取替能力
  当孩子踏入幼儿园时,开始了有别于家庭的环境,就需要有&我&与别人不同,有不同的心情、能力及想法,也就是孩子必须脱离自我中心的想法,了解他人的想法与自己有所不同。想和他人做朋友就得站在对方的立场,帮助他建立良好的人际技能。
  破解法:
  当宝宝遇到人际挫折时,是最好的教育机会,专家建议父母,此时可以用关心的口吻询问幼儿:&你觉得他为什么生气?&如此一来可以刺激孩子去考虑对方的立场,帮助他建立良好的人际技能。
  妈咪指导手册
  除了个别行为的破解方法外,黄教授还提供了一个妈咪可以遵循的大方向,让妈咪见招用招,破解宝宝的偏颇行为。除此之外,也建议家长多涉猎相关知识,并多关心自己的孩子,如此才能针对不恰当处,予以适当的协助。
  1.培养同情心:
  要拥有一个社会行为不偏颇的最佳宝宝,可从培养同情心开始,有了同情心之后,宝宝懂得体会他人的心情,也容易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该从何处着手呢?以自身来示范是不错的方法,例如当孩子欺负其他孩子时,可以当场告诉他,这会伤害到他人,是不好的行为。如果因为觉得丢脸而火速将宝宝带离现场,事后又不向他解释,他反而以为这是被允许的正确做法。
  2.以身作则:
  另一好方法,就是父母以身作则,如果父母有同情心,经常做善事,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学习到良好的一面。
  3.拒绝作电视宝宝:
  孩子如果看太多电视,很容易学到偏差的行为。所以父母应避免两岁以下的宝宝成为电视儿童,否则坏习惯将很难根除。
  文/陈雯琪指导专家/学前教育系副教授黄倩仪
  开心果
  都吃完吧
  小强请求爸爸:&爸爸,明天是星期日,你带我到公园去玩好吗?&
  爸爸:&我很想带你去。但是我的病还没有全好,医生叫我把这瓶药都吃完了,才可以出门。&
  小强:&爸爸,那你今天就把那瓶药全部吃完吧。&
  奶奶知道
  小虎做了一个有趣的梦,他告诉爷爷:&我做了个有趣的梦,讲给您听吧!&爷爷正忙着干活,便说:&爷爷这阵没工夫,你去讲给你奶奶听吧!&
  小虎摇摇头:&用不着告诉奶奶。梦里有她,她知道。&
  尿的炒用
  妈妈:&你已经7岁了,还尿床,不害羞么?&
  儿子:&你不是说过要为别人做点好事么?&
  妈妈:&你尿床还算做好事?&
  儿子:&昨晚我梦见邻居失火了!&
  伶牙俐齿
  儿子跟爸爸比较亲密。妈妈有一天埋怨儿子不那么喜欢她。
  儿子辩解:&其实我只是跟你一样。&
  &哪里一样?&
  &你喜欢爸爸,我也喜欢爸爸。&
你通常买一箱还是买一包帮宝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心理有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