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洪涛猕猴桃怎么吃吃

清理“吃空饷”&要打破既得利益格局
  引子:近日多家媒体披露,这些年各地纷纷曝出一批“吃空饷”者。自2005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在全国开展清理“吃空饷”以来,四川等7省(区)共清理出7万多人,据测算地方一年为这7万多人共增加支出数亿元。个别地方编制办表示,查处“吃空饷”的最大困难是了解各单位的真实情况。
  到底该怎样治理“吃空饷”,并防止其反弹?本期“思与辨”进行探讨。&
  主持人:邓辉林(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宾: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导)
  倪洪涛(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长安(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吃空饷”蚕食财政影响社会
  主持人:有人认为,“吃空饷”坑国害党,也损害了整个干部队伍的形象。你们认为“吃空饷”可能造成哪些危害?
  贺雪峰:“吃空饷”主要发生在事业单位和党政部门,表现为不干事的人与干事的人拿同等的薪水、奖金。从各单位、部门内部来讲,这种现象极易导致在职人员严重的不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甚至产生逆反情绪,进而造成组织涣散、人心不齐,缺乏战斗力,影响各项工作。在老百姓看来,“吃空饷”就是腐败,不仅影响相关单位、部门形象,甚至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以及党执政的合法性。
  李长安:“吃空饷”古已有之。明末将领毛文龙将所部兵力虚报一倍多以多领军饷,也是一种“吃空饷”。“吃空饷”除了造成重大的财政损失,还会败坏党风国纪。若任其发展,甚至会动摇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这在历史上并不鲜见。&特别是少数地方干部利用职权,将子女或亲友安排到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引起民众强烈不满。民心向背,不可不察。
  倪洪涛:“吃空饷”是发生于公共财政领域的典型“公地悲剧”,其直接危害表现在对国家财政和人事制度的持续侵蚀,进而引发行政法制上“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双重失序,最终阻碍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个别地方长期对此治理不力,会诱使部分人不再痛恨“吃空饷”者,却只怪自己没有“拼爹”和“白吃”的能力。而一个不能对权力进行严格批评的社会,有可能随着强大公民监督力量养成机制的缺失,陷入深层的无序与迷茫。
难就难在打破既得利益格局
  主持人:2005起中央就启动了清理“吃空饷”,至今完成清理的地方仍不多。清理“吃空饷”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李长安:我认为,清理“吃空饷”最大的困难在于对人事安排的监督。由于涉及到主管人事的领导,所以各单位对“吃空饷”问题大多采取遮遮掩掩的态度。但是,中央大力清理“吃空饷”,是为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事业单位改革做准备,因此,问题再难也要突破。
  倪洪涛:“吃空饷”者之所以得逞,就在于他们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关系网。治理“吃空饷”的最大困难,就在于打破这张网。而在中央编办部署的这轮清查中,清查主体是各级编办、人事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清查方法主要是自查自纠,这样怎能打破关系网?从某种程度说,编制和人事主管部门本身就是“吃空饷”的“合谋者”或“默许者”,难以保证治理的彻底和公正。确立合适的治理主体,打破“吃空饷”背后的关系网,难度很大,但舍此别无良方。
  贺雪峰:主管部门要认真起来,还会掌握不了各单位人员的真实情况?清理“吃空饷”,最难的还是打破既得利益格局。“吃空饷”之所以发生,原因之一就是人事管理制度有漏洞,比如有些单位鼓励人员到企业兼职。它也关系到单位利益,因为有些单位故意隐瞒职工离职、调出等情况,甚至虚增公职人数以套取资金。有些“吃空饷”,更是一些人利用权力直接导演的。症结与乱象长期存在,表明围绕“吃空饷”在相关各方中已形成利益格局。破解这种格局,势必遇到较大阻力。
防止反弹需要司法惩戒
  主持人:当前各地清理“吃空饷”,可从哪些方面突破?如何防止“吃空饷”反弹?
  贺雪峰:我认为,仅仅是地方发力突破还不够。清理“吃空饷”,需要中央进行顶层设计,通盘考虑,一揽子解决。通过顶层设计,来严格推进党政部门、事业单位的人事编制公开、单位财务透明,权力全方位监督、严格实行问责。多管齐下,“吃空饷”
才能得到彻底清查。
  倪洪涛:目前对“吃空饷”挖掘不力,主要是源于行政系统自我反思的封闭性和自我改革执法设计的不科学性,所以,各地清理彻查应引入中立的第三方。同时,为了保证第三方行为的权威性,各级人大可成立特别问题调查委员会作为治理主体予以支持。从程序上说,行政自查只是走了第一环,第二环应是第三方和人大治理,第三环是问责。环环相扣,才能有效清理“吃空饷”。
  李长安:防止“吃空饷”反弹,关键是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严格的权力制约和权力监督。应该发挥纪检监察、司法、行政主管、社会力量的监督合力,以科学的机制设计,动员每一位知情者向有关部门举报相关违规违纪行为。其二,必须认真实施编制实名制,实行定编到人,并将编制性质和配备人员名单向社会公示,防止新的“蛀虫”滋生。另外,法律的惩戒必不可少。不能只是把多拿的钱交出来、对责任人批评一下了事,应尽快填补相关法律空白,设置“高压线”,强化司法问责、行政处分,严惩“吃空饷”者和纵容“吃空饷”者,这样才能有力震慑“吃空饷”行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胶怎么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