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逻辑问题题

數學的邏輯問題
數學的邏輯問題 5
这是一个逻辑问题,当一个人在树林里迷了路,两边有两个村庄,一個是A,一個是B,
A村的人說的永遠是謊話;B村的人說的永遠都是實話,現在你在樹林里碰到一個人,這個人不是從A村來就是從B村來,你要去B村,現在你只能提一個問題,就能得到你要的答案,該怎么提?
补充:可是我只能問一個問題啊,問了1+1再問另一個就是兩個了!
补充:這是老師給的題目,英文的,我翻譯過的,要看原版的么?
补充:You are lost in a forest.the forest is between two villages. in village A live only liars who impulsively lie with every statement whey make. in village B live people who always tell the truth no matter what. you want to go to village B. you see a man approaching you in the forest. you know he must be from one of the two villages. you ask him only one question and you know for sure in which direction village B lies. What question did you ask?
我個人是支持問:&你從哪個村子來&的說法,我明天拿去問老師!
2个答案:1问其中一个人:“如果要另一个人指出自己是那个村的,他会指哪一个?”无论这个人指哪一个,则另外一个就是B村
因为如果你问的是真话村的,那指的是B村
因为如果你问的是假话村的,那指的也是B村
你是哪村人
其他回答 (51)
你会去哪个村庄?
去B村该怎么走? 然后朝他回答的相反方向走
问哪一条路是通往他家的路,B村的人会指向自己村,A村的人指向B村;或者相反,问那条路不能通往他的家,B村的人会指向B村,A村的人也会指向B村
你好,请问:你从哪里来的?
你是哪村人
你可以问“你是哪个村的?指给我看!”
路人指向那个村是B村,没有指的那个村是A村。
原因:如果路人是B村的,无疑,指向的就死B村;
如果路人是A村的,他就会撒谎,指着B村说自己是那的;
结果就是,不管A村的,还是B村的,都会指向B村,呵呵...
应该没错啦,哈哈
问你家在哪?如果是A村的人指向的是B村。B村的人指向的是B村
先问他1+1=? 如果他回答正确便可以证明他是B村的,然后就可以问出B村的去处;但如果他回答错误,就证明他是A村的,然后正确答案与他说的相反,同样可以问出B村的去处。
——咳~反对问 “你住哪”之类的话,
——如果 ,此人 是 A村 的 就会 说谎 ~
——而且~怎样的回答 都是B,
————当然~我也有个问题~解不开,问一下
————既然,他知道A村的 人说 谎 B村的人 不说谎
————那么 必定对AB村 有了解啊~!
————不会 在森林里迷路的丫~
——————————So:请 再将问题~补充完整。。
你就问他:“你死了没?”
指着其中一个村庄问他:“你是从那个村庄来的吗?”如果他回答:“是的。”那么所指的村庄是A村,如果他回答:“不是。”那么所指的那个村庄是B村。
你从哪里来的?
你从哪里来的?
问话人能面对现实就很好问话了。。。直接问他:“我帅吗”看回答就知道了~~不是歪理,个人答案只供参考
去B村怎么走
请问你去那个村
你要去哪里?
先问他1+1=? 无论他答的对还是错,我们都知道他是那条村的;然后再问他B村怎么走,我们就可以知道B村该怎么走了。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脑筋急转弯领域专家账号 电子邮箱地址
记住登录状态
还没有33IQ账号?
通过社交网站直接登录
14:04 提供
某公司行政部人员手机使用情况如下:①小王拨打过行政部所有人的电话;②小李曾经拨打过小赵的电话,但是小赵不曾拨打过其他人的电话;③不曾接听来自行政部其他人电话的人也就不曾拨打过其他人的电话。由此可以推出
21:36 提供
【岔路口的选择】一个非常狡猾的江洋大盗,在偷窃了大堆珠宝后潜逃。大盗和安未来打过交道,彼此也都很佩服对方的智慧。很快,安未来发现了大盗的踪迹,一边通知警方,一边独自展开追捕。即将追上时,前方出现岔路口。左边的道路上,有大盗掉落的零散珠宝,右边的道路上,什么也没有。安未来思索片刻,朝一个方向追去。他选了哪一边?
16:22 提供
犯人在不知门后安排的状况下选择其中一扇门,他们相信上天如果觉得犯人可以被宽恕,他就会有幸选到美女,可以带着美女远走高飞过着幸福的日子,不该被宽恕的人就会选到老虎,被牠撕碎至死。国王有个美丽的女儿,与一位平民青年相爱,但依国家的规定,平民爱上王室是有罪的。所以国王发现后愤怒不已,把这个青年抓来审判,同样的,一扇门内关老虎(蓝色的门),一扇门内关美女(红色的门),无论他选择哪一个,都不可能跟公主在一起,这样国王就放心了。行刑当天,年轻人站在竞技场内,他的目光望向公主的方向,因为公主早已动用人脉关系得知了两扇门后方各是什么。挣扎了许久后,公主的手悄悄地指向了右方......如果你是那位年轻人,你该怎么做呢?
id="praisenum_5
21:48 提供
【挑战安室透:是不是妹妹?】一位富商有三个女儿,其中两个是双胞胎,另外一个是年纪更小的妹妹。三姐妹都长得非常像,身高也差不多,光看外表分不太出来哪两个是真的双胞胎。三姐妹中,有一个总是说实话,一个总是说谎话,另一个有时说实话、有时说谎话。有一天,富商想要挑战传说中的安室透侦探,便让三个女儿一字排开,并邀请安室透前来,让他通过提问是非题,来判断站在中间的女孩是不是年纪最小的妹妹。富商说,如果判断出来了可以获得一千万的支持奖金。但同时也有个苛刻的要求:限时1分钟,每次发问只能指定一个人回答,并且提问数越少越好。安室透笑了笑,走上前……请问:你最少能用几个是非题来分辨出中间的女孩是不是年纪最小的妹妹?分别问什么?(纯思维题,无关观察力。)
id="praisenum_5
13:35 提供
“太空科考”号航天飞机结束了它的太空考察之旅,要返回地球。飞机上一共有5个成员,他们已经在变速躺椅上做好了返航的准备。(1)他们的姓分别是:石、李、郭、朱、刘。(2)他们的名字分别是:荣威、辽晋、知汉、亚唐、温梁。(3)他们的身份分别是:导航员、生物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飞行员。(4)朱先生的名字不是亚唐,坐的是A躺椅,他不和温梁相邻。(5)E躺椅上的是导航员荣威。(6)刘知汉是“太空科考”号上年纪最大的成员。(7)在D躺椅上的是物理学家。(8)李先生是化学家。(9)辽晋是生物学家,他不姓郭,也不在A躺椅上。(10)石先生没有坐在B躺椅上。请问,以下说法,哪个是对的?
22:00 提供
托马斯松从A班转到了B班,两个班级的平均都提高了,这可能么?
16:57 提供
【情景E—无题】十分钟前,两男子在桥上笑着;十分钟后,两男子在河中相拥呼救。中间发生了什么?玩法:1、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情景,需要你发挥想象力去填充。2、一个情景可能有千百种不同的方式填充,但出题者脑海中设定的完整情景只有一个。你要做的是——猜测并推测出我脑海中的那个完整情景,将它还原出来。3、每个人可以问封闭性问题,询问我线索,我只能回答对或不对。
08:44 提供
下列六组词语,请找出与其它五个不同的一项:毛巾、锅盖、门闩、鞋垫、谷囤、牙刷
id="praisenum_5
18:53 提供
【情景D—出行】他带好了一天的食物出行;六天后,被人发现一只胳膊只剩下一半了,身边还有急救包和绳索。玩法:1、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情景,需要你发挥想象力去填充。2、一个情景可能有千百种不同的方式填充,但出题者脑海中设定的完整情景只有一个。你要做的是——猜测并推测出我脑海中的那个完整情景,将它还原出来。3、每个人可以问封闭性问题,询问我线索,我只能回答对或不对。
23:44 提供
下列不同的一项是?
登录33IQ,提升智力水平,让你越玩越聪明!
33IQ v4.26.71.9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逻辑哲学论文发表
发表于: 11:01:57  点击数:7次
一、静态分析与动态综合江怡在《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一书中这样写道:“所谓静态分析,是追求本质的这项的共同要求。无论是逻辑的分析,还是各种理论的分析,都需要语言和世界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以便我们能用理论和概念加以整理和概……
发表于: 10:55:14  点击数:16次
1.事实与事物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一定可以“勾画出世界的图像”,因此世界必然可以认知的。基于这个观点,维特根死坦首先否定了传统的以事物为基础的形而上学,他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体,不是事物的总体。”换言之,维特根斯坦所建立的是“事”的哲学而……
发表于: 14:56:14  点击数:71次
一、老子伦理思想的追求效果:“和光同尘”首先,为效法水的善利万物的特征,老子提出了:“信”、“慈”、“勤”、“俭”、“知”、“行”等重要品德。“信”即是说话要善于信守承诺,说到做到,“轻诺必寡信”,所以老子主张不要轻易许诺别人。人无信不立,……
发表于: 14:35:46  点击数:22次
一、儿童广告伦理失范的表现(一)利用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较低的特点,诱导儿童进行直接消费这种广告可以说是非常赤裸的利益至上的商业观念,罔顾企业和媒体的社会责任。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的就是电视购物广告和需要拨打声讯电话参与互动“赢奖品”的广……
发表于: 10:29:29  点击数:95次
一、界限意识:理性批判的经验界限与语言批判的语言界限康德以“批判哲学”广为人知,对于“批判”一词,康德在其著作中有这样的经典表述:“我所理解的批判,并不是对某些书或者某些体系的批判,而是就它独立于一切经验能够追求的一切知识而言对一般理性能力……
发表于: 10:41:07  点击数:316次
一、学术自治的维度:完全的还是有条件的大学是一个学术团体,自治是大学的传统。学者有资格决定学术标准,如招生标准、教学内容及评价师生学术水平等。19世纪,英国和美国通过了强有力的政府立法打破了自治的盾牌,众多自然和工程学科列入大学课程,越来越……
发表于: 10:12:12  点击数:476次
一、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语言哲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哲学逻辑这一术语最初是由罗素引入的,透过这个术语罗素意在传递人工语言对于自然语言和思想的研究是充分的这样一种想法。本质上这是一种对语言加以形式化处理的哲学纲领[1]。在当代,大多数哲学家认为……
发表于: 15:14:20  点击数:178次
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说过,哲学产生于困惑和好奇。我们对逻辑哲学的探究起源于逻辑与哲学中有关问题的困惑,也起源于对苏珊•哈克《逻辑哲学》一书中提出的新颖观点的好奇。大约在1983年,武汉大学江天骥先生的博士生罗毅得到了苏珊&#8226……
发表于: 14:30:25  点击数:105次
《逻辑哲学论》(Tractatuslogico-philosophicus,1921,以下简称TLP,引用时只标明节数)是维特根斯坦生前唯一公开出版的专著,也是20世纪的哲学经典。关于该书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关于该书的思想结构却至今……
发表于: 11:38:22  点击数:101次
19世纪中叶以前,帕斯卡概率系统与培根归纳逻辑系统是分别进行研究的。19世纪中叶以后,帕斯卡概率越来越为人们所理解,而培根归纳法的逻辑结构仍未形式化,于是,用概率论的定量分析和公理化、形式化的方法使归纳法向演绎方向发展,探索有限的经验事实对……
发表于: 10:26:06  点击数:62次
20世纪初兴起的逻辑实证主义是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辨哲学的“否定”,深受由摩尔创导的分析方法(语言分析)的影响。作为日常语言学鼻祖和逻辑实证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即作为语言分析的逻辑分析,并在《逻辑哲学论》中进行了详尽阐释。……
发表于: 10:34:03  点击数:88次
古典逻辑又称二值逻辑,认为一个命题只有两种取值,非真即假,非假即真。那么,一个命题是否有三个取值,乃至更多,甚至无穷多个值呢?回答是肯定的。多值逻辑是现代逻辑学发展的产物,而其中应用得最广的是三值逻辑理论。三值逻辑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发表于: 9:58:08  点击数:124次
自我是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一以贯之的主题。《逻辑哲学论》之核心论题,乃是世界和语言之关系。自我问题在《逻辑哲学论》中的重要性表现在,若要真正理解世界和语言,则须臾不可离开对自我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自我的理解就是对世界和语言的理解。自……
发表于: 9:37:35  点击数:108次
在西方哲学史中,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一部内容丰富深刻、结构精巧严密的经典性哲学著作,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划界―――言说―――显示。在阅读理解中,人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怎样尽量符合原意理解和分析它。对此,维特根斯坦在该书……
发表于: 17:35:54  点击数:64次
1971年罗尔斯的《正义论》发表以后,政治哲学这种古老的研究方法又重新在哲学界被解读,政治哲学作为一种方法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马克思的哲学自然也可以被政治哲学解读。但是政治哲学作为一种新的解读马克思哲学的方法,就不能大而化之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的……
发表于: 17:22:53  点击数:75次
语言是思想的镜子,这是分析哲学家秉承的基本原则。弗雷格在写给达姆施达特的信笺中说:“可以把句子看作是思想的图像,因为句子部分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大体上相应于思想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1]我们人类仅接触以语言或符号方式所表达的思想。维特根斯坦承……
发表于: 21:49:06  点击数:93次
逻辑哲学作为一个正在形成中的新学科,各方面都不可能十分严整,它的规定性难免是模糊朦胧而有弹性的,否则就无法发展。就目前而言,要确切地、完整地揭示逻辑哲学的内涵与外延仍然不太现实,这些规定还有待于逻辑哲学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实现。但是,一个新的……
发表于: 21:36:45  点击数:39次
一、上帝、人与规定《圣经》中有一处细节颇堪玩味:上帝在创世时并不需要中介,其意愿直接地导致了所预期的结果。“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圣经?创世纪》1:3)上帝无需某种“途径”、“手段”、“方法”或“工具”连接起点和终点,单纯的“规定”……
发表于: 16:45:25  点击数:39次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古印度和古希腊。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的飞速发展,逻辑学正在不变的完善、发展和创新着。当逻辑学逐渐从哲学划分出来进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先进的学科体系的时候,世界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对逻辑在哲学……
发表于: 14:08:00  点击数:70次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文化氛围中,影视文化的重头戏缺少不了文字文化的衬托,甚至文字文化在其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九十年代后期导演的电影,张扬草根意识、平民立场,以底层关怀的精神、日常叙事的形式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人,取得了举世公认的……
发表于: 14:51:34  点击数:73次
明年(2012年)将是中国近代逻辑学先驱王延直先生诞辰140周年,也是其代表作《普通应用论理学》问世10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先生诞辰140周年暨《普通应用论理学》问世100周年。一王延直(),字穆若,号仲肃,又号剑秋,贵州……
发表于: 11:22:28  点击数:63次
《逻辑哲学论》,作为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代表作品,被维也纳学派奉为“圣书”,同时也被整个哲学界誉为“奇书”。全书由七个命题及其展开构成,用名言警句式的语言主要表述了三方面的内容:(1)世界和语言:图像论;(2)命题和基本命题:真值函项理论;……
发表于: 9:15:25  点击数:60次
看到李旭燕博士《现代归纳逻辑的哲学视野》[1]这本专著的出版,十分欣慰。这部书的核心思想是从逻辑哲学视角,对归纳概率的多元主义的语义解释进行深入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象征着我国归纳逻辑学术梯队的“第三代”学者开始崛起。读完这部论著的初稿,……
发表于: 17:27:27  点击数:88次
传统逻辑研究思维的形式首先要求概念明确,不过,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现象,尤其在自然语言中,语词的模糊性是难以避免的。正是这种模糊性引起了逻辑实证主义者的强烈批判,他们认为,语词的模糊性是产生哲学问题的罪魁祸首,应当将具有模糊性的哲学问……
发表于: 17:22:39  点击数:82次
《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的重要哲学著作,对当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这本著作的重要结构并没有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在本文中,我试图通过对这本书的基本结构的重新诠释,指出它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基本趋向,特别是向……
发表于: 17:12:45  点击数:68次
一、什么是逻辑什么是逻辑?通常逻辑学家会回答:逻辑是研究推理的学说。没有比这种说法更通俗自然的了,尤其对外行来说。但我们如果仔细想一想,上述回答实际上并没有给逻辑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充其量只是说明逻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什么是逻辑,应该把它……
发表于: 17:00:25  点击数:461次
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代表作是《逻辑哲学论》,它是一部思想深刻、结构严密的形而上学著作。在该书中,他站在逻辑哲学的立场上对因果律(因果性,因果关系)给予了如下表述:“我们不能从现在的事件推导出将来的事件,相信因果关系是迷信”[1]65;“因果……
发表于: 16:52:41  点击数:137次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这部书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系统而符合逻辑地通过语言、命题实现了对世界的重新理解。其中,对传统形而上学因果关系的批判是在他的世界观体系中进行的,这有力地推动了其认识论向着更广阔的视野迈进。在此,维特根斯坦彻……
发表于: 8:57:03  点击数:39次
20世纪分析哲学的语言哲学经历了两次焦点转换,形成了两个硕果累累的主流传统:一个是以语形学、语义学分析为核心的弗雷格传统,另一个是由后期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塞尔所引导的语用学转向。随着第二次语言转向日益深入,特别是阿佩尔和哈贝马斯理论影响力……
发表于: 8:47:54  点击数:37次
一、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它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韩礼德把语言的纯理功能(metalfunction)分为三种:概念功能(ideational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发表于: 16:45:31  点击数:37次
知识内化为品格,品格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为个体的能力。品格是个体在知识作用下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能力是品格的精神外显,是知识解码后的具体运用。知识、品格、能力,构成个体的总体素质。关于品格理论我们暂不在这里探讨。本文研究的是能力的基本特……
发表于: 16:42:32  点击数:69次
概率归纳逻辑旨在以数学的概率论和现代演绎逻辑为工具构造归纳逻辑的形式演绎系统,是现代归纳逻辑的主要发展方向。一、概率归纳逻辑的开创18世纪40年代,休谟指出归纳推理不具有逻辑必然性,认为它只把真前提同可能的结论相联系,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曾……
发表于: 16:39:45  点击数:37次
逻辑学离不开“真”这个概念。一般来说人们是从下述意义上使用“真”这个概念的:(一)前提或者命题真。这种真是指命题的思想内容是真的。任何一个命题的内容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在这里真或假不是用以描述事物状态的,而是评价命题或陈述的内容的。它的核心是……
发表于: 16:29:17  点击数:26次
微积分是研究客观世界运动现象的一门学科,我们引入极限概念对客观世界运动过程加以描述,用极限方法建立其数量关系并研究其运动结果[1]。极限理论是微积分学的基础理论,贯穿整个微积分学。要学好微积分,必须认识和理解极限理论,而把握极限理论的前提,……
发表于: 15:27:40  点击数:32次
2007年笔者曾撰写《驳中国古代无逻辑学论――与程中棠教授商榷》一文(载《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近来笔者阅读了程教授的《文化的终极关怀与逻辑学的命运――兼论中国文化不能产生逻辑学的根本原因》一文①(以下简称“程文”),认为有诸多……
发表于: 15:46:03  点击数:227次
我们知道,普通逻辑自学考试主要内容是传统逻辑,如同素材性质判断形式之间的对当关系、换质法和换位法、三段论等,它们是一种非形式化逻辑,比较多的使用自然语言和结合人们的日常思维。自学考试还有一些数理逻辑内容,特别在复合判断及其推理和模态逻辑等章……
发表于: 15:42:51  点击数:60次
法律逻辑学没有探讨法律的逻辑(此处的逻辑意指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但它告诉我们批判性地分析法律的逻辑(此处的逻辑意指思维规律、规则和方法,主要是推理和论证的规则与方法)。后一种逻辑理性地看待前一种逻辑的现有观点,思考其未来走向。在……
发表于: 9:47:59  点击数:61次
【提要】对死亡的生存论是《存在与时间》中最富魅力的章节之一。本文按照《存在与时间》的线索梳理海德格尔对于死亡的生存论分析,以“存在到头”与“向终结存在”来区别沉沦的死亡观与生存论的死亡观,通过“向终结存在”凸现时间性之“有终的将来”,探讨死……
发表于: 9:45:07  点击数:84次
提要:价值论是关于价值的本源、价值的根据、价值的展开方式的。在关于价值论的思想史上,由于没有把价值论的探究植根于逻辑论,没有追溯价值的终极根据,出现了以事实、肉体(人的存在所背靠的事实)为价值本源的理论。前者称作事实价值观,后者为肉体价值观……
发表于: 9:41:57  点击数:89次
提要:本文将回顾黑格尔传统的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传统的辩证法以及相关的――包括主观辩证法(如自反性之类)和客观辩证法(对抗和矛盾);并将从叙事学方面对利科尔(PaulRicoeur)和亚里士多德进行辩证的理解,论述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情节或叙事范……
共 106 篇论文&&首页 | 上一页 | 1
| &40篇论文/页&&转到第页
?&?&?&?&?&?&?&?&?&?&?&?&?&?&?&?&?&?&?&
自2003年创办以来,目前已经拥有120余名老师,累计定制1.2万余篇原创文章,平均每天定制的文章数达到40余篇,现已成为全国会员最多(86.1万名会员)、文章最多、口碑最好的公务员日常网站。
拥有六年成功运作经验,价格是目前互联网上可以查询到的最公道的价格,非最优惠价格可以退出多收款项。签定正规商业合同!发表成功率目前高达90%,如果没有成功发表,支付的定金当月之内全额退款。
400-675-1600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大圈儿套小圈儿,怎么表述来着?
“大圈儿套小圈儿”在形式逻辑学里叫“欧拉图”。那是十八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创造了一种用圆圈表示概念间的外延关系的图解法,后人称之为欧拉图。以下是概念间外延关系的欧拉图示:
1.全同关系的欧拉图示
在两个概念中,如果我们设一个概念为S,另一个概念为P,则全同关系可以表述为:“所有S都是P,并且,所有P都是S。”
可以表达为“S=P”。“S=P”理解为“S的外延完全等于P的外延”。举例说明:“北京(S)”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P)”;“长江(S)”与“中国最长的河流(P)”;“周立波(S)”与“《暴风骤雨》的作者(P)”等,这几组概念分别是全同关系的概念,它们的外延分别是完全重合的。用欧拉图可以直观地把这一关系表示,如图1。
2.真包含于关系的欧拉图示
在两个概念中,如果我们设一个概念为S,另一个概念为P,则真包含于关系可以表述为:“所有S都是P,并且,有P不是S。”
表述为“S的外延包含于P的外延,但是,S的外延不等于P的外延”。举例说明:“学生(P)”与“大学生(S)”;“法律(P)”与“婚姻法(S)”;“中国地图(S)”与“世
“大圈儿套小圈儿”在形式逻辑学里叫“欧拉图”。那是十八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创造了一种用圆圈表示概念间的外延关系的图解法,后人称之为欧拉图。以下是概念间外延关系的欧拉图示:
1.全同关系的欧拉图示
在两个概念中,如果我们设一个概念为S,另一个概念为P,则全同关系可以表述为:“所有S都是P,并且,所有P都是S。”
可以表达为“S=P”。“S=P”理解为“S的外延完全等于P的外延”。举例说明:“北京(S)”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P)”;“长江(S)”与“中国最长的河流(P)”;“周立波(S)”与“《暴风骤雨》的作者(P)”等,这几组概念分别是全同关系的概念,它们的外延分别是完全重合的。用欧拉图可以直观地把这一关系表示,如图1。
2.真包含于关系的欧拉图示
在两个概念中,如果我们设一个概念为S,另一个概念为P,则真包含于关系可以表述为:“所有S都是P,并且,有P不是S。”
表述为“S的外延包含于P的外延,但是,S的外延不等于P的外延”。举例说明:“学生(P)”与“大学生(S)”;“法律(P)”与“婚姻法(S)”;“中国地图(S)”与“世界地图(P)”等。这几种概念都是属种关系,其中一项包含于另一项。用欧拉图可以直观地把这一关系表示,如图2。
3.真包含关系的欧拉图示
在两个概念中,如果我们设一个概念为S,另一个概念为P,则真包含关系可以表述为:所有P都是S,并且,有S不是P。
理解为:“S的外延包含P的外延,但是,P的外延不等于S的外延”。举例说明:“文明单位(S)”与“先进单位(P)”(注:文明单位是双文明单位,即包含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的文明成果;而先进单位是单方面的,如卫生先进单位、节能先进单位等等。换句话说,所有的文明单位都是先进单位,而有的先进单位并不是文明单位)。用欧拉图可以直观地把这一关系表示,如图3。
4.交叉关系的欧拉图示
在两个概念中,如果我们设一个概念为S,另一个概念为P,则交叉关系可以表述为:“有S是P,有S不是P,同时,有P是S,有P不是S。”
举例说明:“工人(S)”与“党员(P)”;“学生(S)”与“共青团员(P)”;“食物(S)”与“植物(P)”,都是交叉关系。拿“食物(S)”与“植物(P)”来说,有的食物(S)是植物(P),有的食物(S)不是植物(植物);反过来说,有的植物(P)是食物(S),而有的植物(P)却不是食物(S)。这种关系用欧拉图可以直观地把它表示,如图4。
5.“全异关系”的欧拉图示
在两个概念中,如果我们设一个概念为S,另一个概念为P,则全异关系可以表述为:“所有S都不是P。”
举例说明:“桌子(S)”与“美国(P)”;“霸道(S)”与“苹果树(P)”;“罪犯(S)”与“阳光(P)”。这几组概念互不交叉,没有一点儿重合。用欧拉图可以直观地把这一关系表示如图5。
另:全异关系里还包括“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和“复合关系”
一是“矛盾关系”。矛盾关系的含义是“S”与“P”不仅具有全异关系,并且它们外延之和等于其邻近的属概念。举例说明:“红色(S)”与“非红色(P)”;“男演员(S)”与“女演员(P)”;“成年人(S)”与“非成年人(P)”。这几组概念外延一点也不重合,并且外延之和等于其共同属概念外延的两个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用欧拉图可以直观地把这一关系表示如图6。
二是“反对关系”。反对关系的含义是“S”与“P”除具有全异关系外,并且它们外延之和小于其邻近的属概念。
举例说明:“红色(S)”与“蓝色(P)”;“中学生(S)”与“大学生(P)”;“桌子(S)”与“椅子(P)”。这几组概念分别有共同的属概念“颜色”、“学生”、“家具”,没有重合的外延,并且外延之和小于其共同属概念的外延,分别是反对关系。拿“桌子(S)”与“椅子(P)”来说,它们均属于“家具”这个属概念范畴里的概念。如果将它们两个加起来计算,其概念总和小于其共同的属概念,因为“家具”除了“桌子”和“椅子”外,还有“床”、“沙发”和“衣柜”等等。这种概念用欧拉图可以直观地把这一关系表示如图7。
三是“复合关系”。复合关系可以很直观地揭示若干个概念的关系。例如,在“鲁迅(a)”、“文学家(b)”、“思想家(c)”这三个概念中,鲁迅即是文学家,也是思想家。这种概念可用欧拉图表示,如图8。
(图例可点击放大)
自己来说错:在“有的食物(S)不是植物(植物);”中,“……不是植物(植物)”应改为“不是植物(P)”。
回答数:97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