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听力筛查仪通过了,但现在快两岁了还不会说话,怎么办,哪里可以检查?我是合肥的

宝宝刚出生时就发现有腭裂了,是在嘴巴里面那种,三维检查没有查到,现在都满月了,两次听力筛查也都没通过,_百度知道
宝宝刚出生时就发现有腭裂了,是在嘴巴里面那种,三维检查没有查到,现在都满月了,两次听力筛查也都没通过,
宝宝刚出生时就发现有腭裂了,是在嘴巴里面那种,三维检查没有查到,现在都满月了,两次听力筛查也都没通过,请问我该怎么办?感觉压力好大啊?本来宝宝的事情已经让我够难受的了,现在家人还一直埋怨我说我以前乱吃东西,还教我以后再生哗酣糕叫蕹既革习宫卢一个,心里好难受啊?为什么就那么倒霉?为什么偏偏是我的宝宝呢?到底该怎么办?
提问者采纳
腭裂的问题不大。起码不像唇裂那样影响面容。。可以等孩子一岁的时候去给孩子做腭裂修补术。。然后等孩子学说话的时候要做语音训练,避免以后发音异常。。哗酣糕叫蕹既革习宫卢一般先天性腭裂在怀孕2-3个月的时候就形成了。。估计当时没太在意,不用太自责。。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2 小时前guohao8118|六级腭裂的问题不大。起码不像唇裂那样影响面容。。可以等孩子一岁的时候去给孩子做腭裂修补术。。然后等孩子学说话的时候要做语音训练,避免以后发音异常。。一般先天性腭裂在哗酣糕叫蕹既革习宫卢怀孕2-3个月的时候就形成了。。估计当时没太在意,不用太自责。。赞同0|评论
腭裂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闻热线:1&QQ: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如今生宝宝福利真不少
将本文分享到微博:
&&&&&曾几何时,那个吃着花脸雪糕,看着“葫芦娃”、“黑猫警长”长大的80后群体,如今已经集体迈入了结婚生子的年龄段。对于处在22-31岁之间的80后,虽说“毕业包分配,就业分住房”的好事一件没赶上,但前日,记者从合肥市卫生局、合肥市妇幼保健所获悉,这两年要个伢绝对能赶上好时光。
&&&&变化一 产检报销增至400元
&&&&从2009年起,合肥市对孕产妇基本保健服务实行免费。在所属区妇幼保健机构为本地户籍孕妇建《孕产妇保健手册》时,每名常住孕妇都能领取到一张“孕产妇保健服务券”,其中包括5次产前检查,2次产后访视。孕产妇每次检查时将相应的服务券一联交提供检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作为财政补贴兑现的凭据。而医疗保健机构则凭服务券到属地妇幼保健机构兑现经费。
&&&&“按照惯例,以往一人一张的‘服务券’只能报销100多元。”合肥市妇幼保健所所长傅苏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从今年起,安徽省卫生厅抬高了基本公共卫生筹资标准,由原先的人均不低于15元,上升至人均不低于20元。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合肥市孕产妇检查的报销费用也将同步大幅度提高,将体检报销总金额提高至400元左右。
&&&&傅苏林表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共回收“孕产妇保健服务券”总数达到66000多张,较去年同期上涨了73%。从这组数据中就可以反映出,生育主力军的80后群体更为重视下一代的健康质量。而从今年年底将正式提高标准的产检报销金额,也将继续调动孕产妇定期产检的积极性。
&&&&变化二 社区医院也能产检
&&&&到2012年底,全市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但要增设“中药堂”,为市民提供拔罐、针灸、理疗的一条龙服务,还将设置规范化的妇女保健科和儿童保健科。日前,合肥市卫生局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卫生妇幼保健适宜技术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在社区中完善妇儿保健功能。
&&&&《意见》勾勒出社区妇儿保健科设置规范,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配套一间面积不小于18平方米的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室,以及一间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的儿童体格测量室。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都会有不少于1名妇幼卫生相关专业执业助理及以上资格的医师,1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为孕产妇和儿童提供必要的检查。
&&&&那么,哪些检查可以在家门口的社区里完成呢?《意见》也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包括:为辖区妇女提供妇科病检查、产前检查、产后访视、产后42天检查、计划生育咨询指导服务,督促孕妇在孕早期及时办理《孕产妇保健手册》;为辖区儿童提供新生儿访视、“4、2、1”体检服务,督促适龄儿童到指定机构办理《儿童保健手册》;积极宣传母乳喂养,提供母乳喂养技术指导;为高危孕产妇、体弱儿及四病(佝偻病、肥胖、中重度营养不良、中重度贫血)儿童建立专案管理,适时转诊,确保高危人群健康与安全。
&&&&变化三 新生儿免费查疾病
&&&&谁家都希望有个聪明健康的宝宝,而新生儿疾病的筛查将能帮助家长及早发现孩子身上可能存在的缺陷。据合肥市妇幼保健所傅苏林所长介绍,由于安徽省从今年起抬高了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的筹资标准,省内新生儿的口腔检查、疾病筛查、听力筛查等3个项目也有望实现“免单”。
&&&&据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进行专项检查,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母婴保健技术。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列入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病种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G-6-PD缺乏症等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为提高新生儿疾病筛覆盖率,降低出生缺陷率,各大医院在孕产妇入院前后,医护人员均须向孕产妇及家属进行筛查前的宣教,使产妇及家属易于接受与配合。在新生儿降生后,再在家长配合下,及时为之做疾病筛查,及早获得诊断,采取早期干预治疗手段。
&&&&□高航 本报记者 徐颖奇/文
&&&&吴芳/图
将本文分享到: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p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合肥在线”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焦点图片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 加入我们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合肥报业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皖ICP备号
未经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本网举报电话:1新生儿听力筛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33页免费4页免费62页免费1页免费3页免费7页免费1页免费29页3下载券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62页免费32页免费62页免费2页免费51页1下载券
新生儿听力筛查|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2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十天内免登录
您的位置:&&&
  1.测试时间:出生后3个月-6个月。  2.测试环境要求:环境噪声低于30dB(A)的隔声屏蔽室  3.客观听力检测项目包括:诊断性OAE,1kHz声导抗测试,短声及短纯音ABR,AERP,ASSR和骨导ABR等。  4.主观听力检测项目包括:小儿行为测听(BOA、VRA、PA、PTA),言语检测及听觉-言语发育评估表。
相关词条:
有数据显示,现在每1000名出生的新生儿中,有1至3名听力障碍。我国现有0至7岁聋儿80万人,每年还以3万名的速度递增。虽然从专业角度来说,新生儿听力筛查需要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设备,但对于普通家长来说,除了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还可以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我国卫生部于2009年颁布第64号令《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常规项目。即使在小地方医疗没筛查妈妈的声音,开关门的声音,尖锐的电话铃声……无数的声音使宝宝惊跳,微笑,或转头。宝宝一出生,就会对周围的声音非常敏感。他也很快就会适应这个噪杂的世界。儿童专家指出,婴儿及儿童可以说...1000个宝宝里,就有3至5个孩子有听力方面的问题,所以家长切勿以为“听力危机”离自己的宝宝很远,平常就要随时密切观察宝宝听力语言发展
qa你好,一般在宝宝出生七天以后医院会通知做听力筛查的,但是这个是可做可不做的自己选择,视力筛查倒是没听说让不让做,我家只给宝宝做了听力筛查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q我的宝宝今天正好九个月,但只会无意识地作再见谢谢等动作,我们教他,他最多看看接着自己玩自己的。听力等都无问题。请问医生怎么回事?a儿童的发展可以从运动,语言,适应,社会行为,生活自理等方面来看,不要单打一。 九个月的婴儿在这几方面应该有如下表现: 大运动:会爬向前(四步以上),拉看小床横杆自己能站起来。 精细动作(手的动作):能用拇指与食指(不是其他手指)捏起小维他命C药片。 适应性行为:能从怀中取出小玩具来。两手拿玩具能对敲出声。 语言:会模仿几个字音,可以不太准确。听到"再见","谢谢"等词,会作出相应动作。 社会行为:懂得常见人的名字,喜欢熟悉的人逗他玩。会表示要这个东西或不要这个东西。 生活自理:会拿着饼干或馒头一口一口吃。能从成人拿着的杯子里喝水,在"把"的情况下能小便,大便。 你看看你的孩子这几个方面都能达到吗? 当然,这里所说的表现是平均的表现,有的孩子可能早一些,也可能晚一些,都是正常。如果有三个方面都达不到,就要密切注意了。 教孩子表示再见、谢谢等动作,他不爱学,原因很多,可能是他正专心玩自己爱玩的东西,无法顾及;也可能他那个时间情绪不好;也可能你们做的"再见"、谢谢等动作,幅度小,不够明确,他没有兴趣学习;也可能你说的语词不达意,不大清楚,他听不明白;也可能没有一定场合。 教孩子形成语词-动作的条件反射(听到某种语词就做出某种动作),可以这样做: 1、在一定的场合来教,比如阿姨叔叔走了,这时教再见;奶奶姥姥给吃糖或水果,这时教谢谢。 2、先用手扶着他的手作挥舞动作表示再见;先用两手合拢并上下摇动表示谢谢,再逐渐放手,让他自己做。 3、当他有一点表示自己做这些动作时,就要大力表扬,亲一亲,拍一拍,抱一抱,会有很好的效果。 4、和他一同看有这类动作的图片或图画书,对他讲图上的内容,让他他加深表示再见、谢谢的动作的印象,待他自己碰到类似情景时,也会这样做。 总之,对孩子的发展要关注,但不要紧张,有的孩子这一个时期进步快,另一个时期进步慢,也有的反之。 q专家你好:我女儿快五个月了,很少发出类似说话的声音,连笑都很少出声。两个半月时,很喜欢跟大人咿咿呀呀,持续了十几天后,就停止了,一直到现在都很沉默。请问这正不正常?她的听力应该没什么问题。急盼回答,谢谢!a一般5个月的小婴儿是会伊呀作声的。你的孩子不爱作声,可能有许多原因,比如:①她有意愿想要个什么,在没有用“语音”表达以前,你已满足了她,所以她默不作声。②性格比较 内向 ,不愿意开口表达意愿。③曾经在她用“语音”表达意愿时,没有应答她,所以她不再出声了。④是不是曾经在她出声时受到惊吓。 对孩子这种表现,你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思想不要太紧张,既然她在两个半月时曾经和大人咿咿呀呀持续过十几天,那就说明她还是会出声的。后来她不愿出声是有后来的原因的。 2、可以用激将法。比如她很想要一样东西(如奶瓶),成人就是不给她,还拿在手上逗她,看她急了是不是就出声了。 3、听她的哭声是否响亮?是否带有与现实情况相应的表情?如果有,就没有问题,再等些时,她会把“哭”转化成语音的。 4、她虽然不开口发音,成人还是要对她说话,提供一个语言环境,让她多听,儿童是从听中懂得语言,然后学会说发音、说话的。 5、如果再等一两个月还是如此,可以带她到儿童保健部门咨询一两次,听听大夫的的意见。q我的小孩已两岁七个多月了,其他方面发育都很正常,就是不说话,听力正常,两岁多以前,别人对他讲话就跟没听见一样,现在似乎能听懂一些话,但大人教他说话,他就是不说,目前只是偶尔的叫声妈妈,也会叫爸爸奶奶,有需求喜欢用动作表示,我该怎么办? a从介绍看你孩子的语言发展是有一点落后。不过,他还是逐渐进步的,比如以前对他讲话没反应,现在似乎能懂一点,这就是进步。 有一种“语迟儿”就是开口 说话晚 ,什么都懂。如果到四岁左右,还不会说话,那就有可能不会说话了。关于你现在的情况,可以这样做试试: 1、提供一个语言环境,不管他说不说,都对他说。能多听会有好处,儿童是从模仿学会说话的。 2、采取激将法的,当他有需求用动作表示时,可以要求他说了才给,哪怕是只说了一两个词,也给。慢慢地他就会理解想要什么东西靠动作表示不行了,必须要说出来才给。 3、每天定时教说话,可以是5分钟。也可以是10分钟,看他的兴趣。教他学说的是字词,可以拿着实物教他。开始他肯定不说,你不要去指责他,还照样天天教下去,日久天长,会有效果的。 4、让他听故事磁带,反复听,,对开口说会有好处,这也是一种语言环境。 5、如果还是不放心,可以带孩子到保健部门去咨询,他们会有很好的建议的。q茅教授:您好!我的儿子十个半月大了,可是他对于陌生人和家里人没有明显的感觉,特别是当我们从外面回来时,对他说:“宝宝,谁回来了?”他总是面无表情地看着,没有任何表示,对爸爸、妈妈、外公、外婆都是如此。还有,教他欢迎、再见等手势,也始终不响应,但在动作方面如:走路、拿玩具等还比较正常。a在一般情况下,儿童在6个月左右对生人熟人就有不同反应了,对生人表示惧怕或焦虑,这是一种心理现象,叫陌生人焦虑(stranger anxiety)。对熟人一般会微笑、趋近。 从你讲的情况看,有这几种可能: 1、他是 自闭症 (或称孤独症)。有这种病症的儿童对外界反应淡漠,甚至对父母也一样,不理会、不亲热,学习也不积极。 2、他听力有缺陷,影响他与人交往。你说他不学习、不响应,是不是也因为有听力问题,根本没听见。 3、他智力可能有障碍,因为智障,也可能有上述这些表现。 4、他是一个发展比较迟缓的儿童,以后会赶上来的,只是迟缓而已。 为了弄清楚他的情况,我建议你带他去保健部门去做智力测验、去耳鼻喉科去检查智力、去心理咨询门诊(北医大精神卫生研究所有)去检查自闭症。如果都没有问题,那么就是迟长了,这,你就不必过份担心了,过一段时间他会赶上来的。如果有某一方面的问题,那么早纠正、早治疗,会有好的效果的。
 京公网安备:82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010-新闻热线:1&QQ: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合肥手机报,“掌”握更精彩!安徽移动手机发送hfb到订阅,月费3元。
3月3日听力专家免费为新生宝宝检测听力
3月3日全国“爱耳日”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将本文分享到微博:
&&&&听得见敲铁盆的声音,却听不见放鞭炮的声音,晨晨因为出生时的一次“马虎”检查,直到2岁才被家人发现有听力障碍。
&&&&3月3日是第12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听力残疾2780万人,其中0至6岁的听障儿童约为13.7万人。
&&&&“如果当时不是胡乱检查了下,早点发现晨晨的听力问题,植入人工耳蜗,晨晨还是有可能开口喊妈妈的!”在安医一附院五官科,晨晨妈泪流满面地告诉记者,晨晨刚出生的时候,让村里的赤脚医生检查身体,测听力的时候,医生拿了个铁盆在晨晨耳朵边一敲,小晨晨就把头转过来了,“都好的,没问题!”一家老小得到了满意的回答。
&&&&一转眼两年过去了,快到过年的时候,晨晨被妈妈抱着看放鞭炮,忽然一枚鞭炮落到了他们脚下,炸开了,晨晨妈妈吓得往后一躲,而怀里的晨晨居然对这声巨响完全没有反应。
&&&&“难道晨晨听不见?”这个念头一闪过,全家人心都慌了,立即把他带到县里的医院检查听力。检测结果显示听力损失90分贝,晨晨被确诊为听力障碍。
&&&&听得见铁盆声不等于听力正常
&&&&安徽省听力检测中心主任杨克林告诉记者,“敲盆、拍手、打鼓这种方式并不可取,有些婴儿对低频声音能有较好反应。”据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规方法是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
&&&&晨晨在2岁时被发现有听力障碍之后,家里人又开始了筹钱治疗的过程。直到今年,得益于新农合的报销政策,5岁的晨晨在安医大一附院接受了手术。
&&&&安徽省听力检测中心主任助理吴开乐告诉记者,“要让小晨晨说出有意义的语句将会非常困难。”人工耳蜗矫正听力的最佳时段是1岁之前,晨晨由于确诊时间过晚,已经错过了语言快速发育及听力康复的最好时段。
&&&&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听力筛查流程呢?吴开乐提醒各位家长,在宝宝出生后48-72小时,应由妇产科对其进行初筛,初筛“未通过”或“可疑”者在出生后42天进行复筛,仍未通过的宝宝需转入听力学诊断程序或转上级听力检测诊断中心,通过应用综合性听力学检测方法进行听力学诊断,在6个月内确认婴幼儿是否有听力损伤,并确定听力损伤的性质、程度和类型,诊断听力损伤的原因,对患耳进行康复治疗。
&&&&爱耳日带宝宝去免费筛查吧
&&&&3月3日是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当天上午8:30在安医大一附院绩溪路门诊广场,安医大一附院听力专家将会进行现场义诊,并免费为新生儿检测听力。
&&&&当天,安徽省残联、安徽省卫生厅、团省委、安医大一附院、安徽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合肥市残联等单位联合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向“结对帮扶”的贫困残疾儿童捐赠爱心款和助听器。
&&&&魏瑶 高航 本报记者 张琦娟
&&&&■延伸阅读
&&&&每百名新生儿中可能有8个听不见
&&&&100个合肥新生儿中,可能有8个宝宝存在听力问题。记者昨天从合肥市妇幼保健所了解到,去年,合肥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人数近3.9万人,初筛未通过人数达到3400人。初筛未通过率为8.72%。
&&&&合肥市妇幼保健所专家告诉记者,新生儿真正出现听力损伤的比例并没有这么高,初筛未通过的儿童还要在出生42天后进行复筛,如果仍未通过,3个月时还要在合肥市妇幼保健所新筛中心进行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
&&&&新生儿出现单侧或双侧听力障碍的总体发病率为1‰~3‰。由于听力筛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没通过筛查未必是孩子听力有问题,有可能是因为新生儿外耳道和中耳腔有羊水等。随着吃奶、哭闹等带动软骨的运动,可使部分残积物排除,因此很多孩子在产后42天复筛时就能顺利通过了。另外,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听力传导和神经系统发育可能不成熟,随着身体各器官的发育,产后42天复查时也会通过。
将本文分享到: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p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合肥在线”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焦点图片
&&热点新闻
&&论坛精选
&&新闻推荐
┊ 加入我们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合肥报业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皖ICP备号
未经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本网举报电话: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力筛查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