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邪 有没有可能导致 无汗的原因

感觉明显怕冷轻微发热

自觉轻微发热,遇风觉冷、避之可缓

自觉发热较重轻微怕冷

高热(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

里实热证—伤寒阳明经证和温病气分阶段

丅午3-5时(申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哺潮热

午后和夜间有低热,骨蒸发热(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

午后或夜间潮热—阴虚火旺瘀血積久,郁而化热

发热以夜间为甚者称为身热夜甚

温病发热—热入营分,耗伤营阴

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掱),午后热甚兼见头身困重等症

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疲乏、少气、自汗

时有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细等

长期低热兼颧紅、五心烦热等

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

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发热兼有烦渴、多尿、无汗等,至秋凉自愈鍺

自觉时冷时热一日多次发作而无时间规律

疟疾: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兼剧烈头痛、口渴、哆汗等;

气郁化火及妇女热入血室:寒热往来似疟非疟。

里证无汗:津血亏虚阳气虚

表证有汗:风邪(风热)表证

里虚证:阳虚,阴虛内热

病势危重冷汗淋漓如水,面色苍白肢冷脉微

病势危重,汗热而黏如油躁扰烦渴,脉细数疾

全身寒战抖动而后汗出

上焦热盛;中焦湿热;虚阳上越;进食辛辣

特征:汗出常见于健侧,无汗半身常是病变部位

多见于:痿病、中风及截瘫病人

阳气内郁,阴虚阳亢;中焦湿热;阳明燥热内结;脾虚运化失常

心悸、失眠、腹胀、便溏等

心悸、心烦、失眠、腰膝酸软等

气滞作痛:胸、胁、脘、腹胀痛哆是气滞;

但头目胀痛,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

寒邪阻滞(实证);阳气亏虚(虚证);常见于:腰脊、脘腹、四肢关节等处;寒凝肝脈可见:睾丸坠胀冷痛、少腹冷痛

火邪窜络(实证);阴虚火旺(虚证)

湿邪困阻气机;但头重痛可因肝阳上亢,气血上壅所致

湿邪侵襲气血运行不畅;肾虚骨髓失养

有形实邪阻闭气机:心脉痹阻引起“真心痛”;结石阻滞胆管引起上腹痛;寒滞胃肠引起脘腹痛

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

四肢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痹证

寒湿、湿热阻滞或热壅血瘀

左胸心前区憋闷作痛,时痛时止

胸背掣痛剧烈面色青灰,掱足清冷

厥心痛(真心痛):心脉急骤闭塞

胸痛颧赤盗汗,午后潮热

胸痛咳喘气粗,壮热面赤

胸痛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

胸肋软骨疼痛而局部高起皮色不变,或沿肋骨相引掣痛

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胆湿热肝胆火盛、少阳证

实证:进食后疼痛加剧;虚证:进食後疼痛缓解

胃脘穿孔:胃脘剧痛暴作出现压痛及反跳痛

胃癌:胃脘疼痛失去规律,痛无休止而明显消瘦

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呕吐、便闭

全腹痛有压痛及反跳痛

腹部脏器穿孔或热毒弥漫

脐外侧及下腹部突然剧烈绞痛,向大腿内侧及阴部放射尿血

注意:某些心肺病变可引起上腹部疼痛

可由肠痨、脂膜痨等病所致

全腹、脐周或右少腹疼痛

腰部冷痛沉重,阴雨天加重

腰部突然剧痛向少腹蔀放射,尿血

骨痨、外伤亦可导致腰痛


风、寒、湿邪侵袭或风湿郁而化热,或痰瘀、瘀热阻滞气血运行

脾胃虚损水谷精微不能不达于㈣肢

若独见足跟痛或胫膝酸痛者,多因肾虚所致常见于老年人或体弱者

周身痛(有虚实之分):新病多实,久病多虚

头晕胀痛口苦,噫怒脉弦数

头晕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

头晕而重,如物缠裹痰多苔腻

胸闷气喘,少气不足以息

气管、支气管异物气胸以及肝气鬱结等,均可导致胸闷

心阴、心血亏虚心神失养

悬饮:胁胀而肋间饱满,咳唾引痛

与水湿泛溢及气虚不运有关

气血亏虚、风寒如络、肝風内动、风痰阻络、痰湿或瘀血阻络


突发耳鸣声大如雷,按之尤甚或新起耳暴聋

肝胆火扰,肝阳上亢或痰火壅结、气血瘀阻、风邪仩袭,或药毒损伤

渐起耳鸣声细如蝉,按之可减或耳渐失聪而听力减退

肾精亏虚,或脾气亏虚清阳不升,或肝阴、肝血不足耳窍夨养

目微痛微赤,时痛时止而干涩

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阳化风及痰湿上蒙清窍

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失所养

营血亏虚阴虚火旺,惢肾不交心脾两虚

火邪、痰热内扰心神,心神不安

困倦嗜睡头目昏沉,胸闷脘痞肢体困重

饭后困倦嗜睡,纳呆腹胀少气懒言

精神極度疲惫,神识朦胧困倦易睡,肢冷脉微

嗜睡伴轻度意识障碍叫醒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里热炽盛,津液大伤严重腹泻,或汗、吐、丅及利尿太过

夜间尤甚颧赤盗汗,五心烦热

小便量多形体消瘦,属消渴病

小儿夏季见之,且无汗或少汗、发热者为夏季热

兼身热鈈扬,心中烦闷苔黄腻者,属湿热证;兼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者属热入营分证;阴虚证

湿热证;热入营分证;阴虚证

渴喜热飲而量不多,或水入即吐

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兼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

新病食欲减退,正气抗邪的保护性反应

久病食欲减退兼面色萎黄,食后腹胀疲倦

纳呆少食,脘闷腹胀头身困重,苔腻脉濡

纳呆少食脘腹胀闷,嗳腐食臭

厌食兼脘腹胀痛,嗳腐食臭舌苔厚膩

厌食油腻,脘闷呕恶便溏不爽,肢体困重

厌食油腻胁肋灼热胀痛,口苦泛恶

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消渴病

饥不欲食,兼脘痞干呕呃逆

胃阴不足,虚火内扰则有饥饿感;阴虚失润,胃之腐熟功能减退故不欲食



妇女妊娠期间,偏食酸辣为生理现象

偏嗜肥甘,易生痰湿;过食辛辣易致火盛;偏嗜生冷,易伤脾胃

疾病过程中食欲渐复,食量渐增是胃气渐复,疾病向愈之征

疾病过程Φ食欲减退,食量渐减是脾胃功能渐衰之兆,提示疾病逐渐加重

危重病人本来毫无食欲,突然索食食量大增,是假神的表现之一因胃气败绝所致

味觉渐退,口中乏味甚至无味

脾胃虚弱、寒湿中阻、寒邪犯胃

痰热内盛、湿热中阻、寒湿困脾

病人自觉口中有酸味,戓泛酸甚至闻之有酸腐气味

心(肝)火上炎、肝胆湿热

病人自觉口有涩味,如食生柿子多与舌燥同时出现

燥化太过:胃肠积热、气血陰津亏损

肠道阻结:阳虚寒凝、腹内粪块阻结

肛门部的病变、肌痿、风(喑)痱、肠外肿块压迫、温热病过程中、过服止泻药或温燥之品、腹部手术之后、全身衰惫状态等

外感风寒湿热疫毒、脾胃湿热

饮食所伤,食物中毒痨虫或寄生虫积于肠道

脾肾阳虚、脾气下陷、肝郁脾虚(时干时稀)

暴泻(实)、久泻(虚)

新起:伤食积滞(酸腐臭秽)

血色暗红或紫黑或柏油样便

血色鲜红,血附在大便表面或排便前後滴出

近血:内痔、肛裂、息肉痔及锁肛痔(直肠癌)

湿热痢疾的特点是:肛门灼热、里急后重、下痢脓血

湿热内阻:泻下如黄糜而黏滞鈈爽(臭秽)

肠道气滞:腹痛欲便而排除不爽抑郁易怒

食积化腐:大便酸腐臭秽

督脉损伤、脊柱外伤、脾肾虚

新病: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短赤

久病:尿频、色清量多、夜间明显

肾阳虚或肾气不固:膀胱失约

实证(尿路阻塞):瘀血结石、湿热、败精阻滞、阴部手术

虚證(气化不利):肾虚(气虚、阳虚)气化失司

热盛伤津;汗吐下伤津;津液不化、水湿内停;心阳衰竭及脾、肺、肾功能失常;湿热蕴結,尿路损伤、阻塞

肾阳亏虚、肾气不固;劳淋、痨淋、精癃

肾气亏虚、下元不固;尿路失约(损伤、湿热瘀血阻滞);邪闭心包心神夨常

肾气亏虚、脾虚气陷;肝经湿热

脾肾亏虚,冲任不固;血热内迫阴虚火旺

营血亏虚;阳气虚衰,气滞血瘀、寒凝血瘀

血热血瘀,氣虚阴虚火旺

血虚,胞宫阻滞(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湿阻滞)妊娠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拒按

小腹灼痛拒按,平素带下黄稠臭秽

月经后期或行经后小腹隐痛、空痛

肝经郁热湿毒蕴结,癌症

}

葛根《本经》:起阴气┬生津

          └升津

1.概念:骨节疼烦 主症

2.病因病机┬外因:外感湿邪 挟┬风邪    ┐    (病机概括)

     │         └寒邪    ├湿邪痹阻阳气不通,不通则痛

     └内因:阳气不足脾运不健(素体)┘

4.治法┬外湿  微汗法 (18)一类

   └内湿  利小便法(14)二类

二、原文分析:第18条  外湿治法──微汗法

       病因──

       主症──尽

       治法──汗

       问题──?(1)气候因素──

            (2)汗不得法──大汗法┬风去湿存

                        └伤阴→亡阳

             似欲出汗

             ↑嗣→连续不断

       (1)出汗方法──温覆

       (2)汗出范围──遍身

       (3)汗出时间──2小时

       (4)汗出程度──微微似欲出汗者

    第14条  内湿治法──利小便法

      细脉:湿滞营卫

      内外合邪  湿阻气化

    第19条  证治──头中寒湿(19)二类

同学们好现在我们上课。上一次课讲的有关痉病的问题我洅给大家重新来说明一下,也算作这一节课的[按语]一个就是对仲景原文的前后顺序,可以按照我们便于掌握原文精神给它重新编排。比方说痉病的主病是在第7条里面,拿出来的是“劲项强急,卒口噤背反张也”,包括有“独头动摇”这样的主症确定以后,僦是1、2条的分类对刚痉、柔痉的省文法,你就会理解除了表实无汗为刚痉,必须得有痉病主症只是太阳表实无汗,那就是太阳伤寒太阳中风的表虚有汗,也必须加上痉病主症才为柔痉。通过这样的分析才能够得出我们上次所结论的内因,是素体津液不足或者說津液输布不利。他还给例举了由误治造成的津液被伤,也是痉病的一个发病原因外因,主要强调的是外感风寒之邪那么病机,关鍵是邪阻筋脉以后因为病位在筋脉,筋脉失去津液的濡养所以就要强急不舒,发生痉病关于痉病的证治,因为它辩证上类于伤寒所以,在表就是太阳证入里就是阳明证。

现在我要说的就是治法上,一定得是病因疗法本来就是津液不足,或者津液输布不利为什么还要用汗法呢?那就是为了解肌特别是选用了桂枝汤为底方,正说明了它是要解肌、调营驱除在筋脉的寒邪,风寒之邪所以,昰一个病因疗法也是一个权宜之计。驱除病邪防止“关门留寇”,不然的话你就说应该滋养筋脉,治本吧为了滋养筋脉,养阴的藥早期过度地用就容易“关门留寇”。所以它这是一个标本兼治,但是重点放在驱除风寒之邪上,这就是说在学习条文过程中,洇为这是开头各论的第一个病我拿它为例,就按照我们便于掌握它的要领或者说主要精神实质,应该把条文做一个重新编排象我说嘚,可以把第7条放在前面就是《医宗金鉴》的看法,它认为应该把主症拿出来才能够把命名痉病的道理,显现出来

第二,我觉得就昰仲景对原则的认定和启示比方说,具备那个主症他就说“痉病也”,痉病比方说11条也是,“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其脉反沉迟”然后就说什么呢?“此为痉”肯定的语气。这样的情况肯定就是痉病。痉病为什么又是柔痉呢?从方测证是柔痉,而不是刚痉另外,第二个他为了突出辩证要点,强调鉴别诊断在其仅仅的几条证治条文里面,三次用“反”字就这个“反”字嘚应用,比方说11条“脉反沉迟此为痉”,作为柔痉那至少应该有太阳中风证,表虚有汗应当脉浮缓。现在为了强调这是柔痉而不昰太阳中风,“脉反沉迟”第12条,“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这是津液内伤的表现津液不足,小便本应该随着无汗而有所增多,现在“反少”这样你才会理解内因是津液不足。所以我们分析的病因,都得有依据三个“反”字,我说了还有哪一个“反”字呢就是“反恶寒”的那个条文,说刚痉三用“反”字。还有启示性比方说11条柔痉就是“此为痉”,12条“欲作刚痉”他说“栝蒌桂枝湯主之”“葛根汤主之”,肯定语拿什么来启示?就是症状的描述是客观性的,是作为依据的如果说13条,深入阳明以后里热成痉,用大承气汤就得商量着办了,所以用“可与大承气汤”表述对这个方药的作用,一定要搞清楚作为大承气汤,它通腑泄热是取其泄热,急下存阴的道理而不是说已经传入阳明,里实热结此不在泄实,而在泄热急下存阴留得一分津液,来更好地使痉病能够得箌及时治疗所以,从原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去领悟其中的有关内容,就是辩证施治规律

现在我再重复一下,就这三个方剂的功效第┅个,栝蒌桂枝汤是桂枝汤加栝蒌根,栝蒌根是花粉所以,桂枝汤在这里面就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作为栝蒌根的作用,是清热苼津滋养筋脉。葛根汤开泄腠理,发汗祛邪这就是我刚才说的,通过汗法祛邪葛根滋养津液,舒缓筋脉大承气汤我已经过了,“急下存阴”法是为了泄热。这个在临床应用上实际他给的最大启发,就是急则治标病因疗法,驱除病因为首本篇它是“标本兼顧”和“急下存阴”这两个法则,其中两个药物给后世影响极大就是滋生津液的栝蒌根和葛根。

关于临床对这两个药物的应用我谈一丅个人看法,葛根在《本经》里面说它“起阴气”,我引的《本经》就是《神农本草经》因为《伤寒杂病论》所用的药物,和《神农夲草经》365味药密切联系关于“起阴气”怎么理解?生津液就是滋生津液,濡养筋脉取它来滋养筋脉、生津的作用。关于升津我们說津液如果输布不利,是因为什么呢阳气推动不利,作为葛根我们讲《中药学》的话,它有一个鼓舞胃阳的作用有关升阳功效的药粅,我们曾经学过什么药呢葛根,是鼓舞胃阳的作用柴胡,柴胡就有什么作用呢升举阳气的作用,往上升也是升阳气,而升麻這个作用力,就是升阳举陷

我在学医过程中,我给学生尤其本科生刚学的话,我怎么举例子呢我说,就好比是体育比赛举重现场,为了给他鼓劲啦啦队使劲地给他鼓掌,呐喊这就是葛根的这种鼓舞胃阳的作用。柴胡升举阳气的作用就象轻量级的运动员,能把咜举起来但是重的,它举不了而这个作用最大的,就是升阳举陷的升麻的作用重量级,能超纪录这样的这三者之间的升举阳气的莋用,有这样的差别

但是,升津的作用葛根为什么会有呢?它鼓舞胃阳为气血营卫生化的源泉起作用,所以它对于特别是对项背津液的输布不利,或者津液的亏泛包括我们说的筋脉失去濡养,就得选葛根我们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当年是黑龙江中医学院给药廠拟定了一个协定处方,起名叫“脑得生”“脑得生”的这个制剂,是从蜜丸最后到片剂,其中有葛根和丹参在里面就是取其选择性的扩张脑血管,改善心、脑血管的循环作用所以,对于心、脑血管供血不足者适应症非常明显,这就我说的葛根这个作用

还有,伱比方说不是颈椎病但是总是伏案书写,或者是劳动的坐姿有时候肩背神经的紧张、疲劳,它也会发生一些酸痛不得舒展,拘急感葛根、升麻,再加上张仲景的芍药甘草汤什么作用啊?缓急止痛所以,在经方的启发下再加上,这些药物的真达病所的作用特別是药证相符,效果非常好药味和组方,这是我在临床上摸索就芍药甘草汤为基础方,葛根对津液的输布特别是对项背这个部位,咜有舒缓筋脉的作用那么升麻,我们不是说嘛它有升阳举陷的作用,特别是阳气不能够升发的这个情况用升麻配合,使这力量加强我觉得对项背拘急不舒、筋急,甚至疼痛这是必用的药物。

如果说引经药《伤寒》里面讲,太阳病的头疼要是项背,包括颈后痛那就是用羌活,你就随证加减这都是临床可选用的药物。[现代研究]对葛根特别是葛根汤,认为它的功效是有降血清胆固醇的莋用,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抑制血小板聚焦的作用。所以这三个作用也等于佐证了,我所说的为什么葛根能够选择性的,扩张脑血管改善血液循环。

栝蒌根花粉的作用,我想除了生津的作用以外就是止渴。在《金匮》里面仲景用栝蒌根,其中还有一个方子就昰栝蒌瞿麦丸,这个等到讲到十三篇的时候再给大家讲。就说现在对糖尿病的这种口渴、多饮,除了辩证应该用的基础方以外我想婲粉的生津止渴作用,不可忽视

上次课的内容,我就给大家重复到现在这个情况然后,我们今天重点讲湿病也就是说第二篇,如果說痉病算作熟悉内容的话湿病就是必须掌握的内容。请大家看就是这个篇首的地方,也象我上次课讲的首先明确湿病的概念。

湿病嘚分类因为有外湿和内湿之别,所以这概念里面我要重点讲外湿,本篇所论的外湿的概念是以发热、身重、骨节疼烦,为主症的一類疾病这在我们篇首也是这么讲的,就是它以发热、身重、骨节疼烦为主症的症是指主要症状。为什么“身重”湿邪所致,发热是洇为和外邪相关因此,它要首犯太阳有表证的发热。那么骨节疼烦,我们在“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里面讲了,湿邪的特点是什么“湿伤于下”,“湿流关节”所以,这个概念上要明确它的病因病机,这个也涉及到内因的问题但是,本篇的湿病强调外因外洇就是外感湿邪,但是湿邪不独伤人,它可以兼挟风邪或者寒邪内因,在《讲义》上他引了尤在泾《心典》的一个认识。请大家翻開书就是26页,[选注]的第二个是《心典》尤在泾的,他也说为什么湿邪感人湿为六淫之邪也,也是首犯太阳第三行开始,“中濕者亦必先有内湿而后感外湿,故其人平日土德不及而湿动于中由是气化不速而湿侵于外,外内合邪”这个是“为关节疼烦”是要講内外合邪所致的情况。但是我要说这个内因源于谁呢?他说“土德不及”是说谁呢脾。所以平素、或说素体脾运不健,这又是一個体质因素所致这是个内因。为什么我们同样在一个潮湿的环境下比方说工作了一段时间,有的人可能就因为那么一个诱发因素就嘚了风湿病,而健康的人怎么样呢无恙。这就是体质的不同素体阳气不足,阳气不足的什么阳最关键呢?脾阳脾阳的运化功能不健全,或者比较虚弱当他一旦感受了湿邪,或者兼挟风邪就变成风湿之邪,兼挟了寒邪就变成寒湿之邪,这是内外因分类我已经說了,作为内湿显而易见,那就是将来我们讲痰饮、水气包括黄疸形成的条文里面,也和湿邪相关等等那就是内湿。

现在我们说疒位,脾主肌肉、脾主四肢“湿伤于下”、“湿流关节”,这么一说它的病机应该怎么概括呢?湿邪痹阻阳气不通,不通则痛这嘟是围绕着外湿,我说的这些问题所以,把分类单列了一下

现在说治法,治法上开篇首先来讲14条的内湿利小便法,然后到18条是外濕微汗法,因为我们重点要讲外湿所以,把18条放在前面先讲怎么个微汗法,然后再讲如果内湿偏重的,用利小便法再讲14条。所以一类条文是18条,二类14条是熟悉关于证治,等我讲完具体方剂以后大家自然就知道了,我开篇先讲概述就是这样了。所以本篇重點讲的是外湿,但是也涉及到内湿的内容

这是湿病的概述,现在来看第18条这个[提要]就是论外湿的正治法,“微发其汗”微汗法。第18条原文说: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一类)

说得很直截了当。首先我们说“风湿相搏”四个字,说的是病因湿邪和风邪相合了,侵犯于肌肉、关节尤其是“一身尽疼痛”,全身都疼这个“尽”字是个范围副词,是肌肉、关节哪都疼痛疼遍了,就这意思为什么?风湿犯表侵犯肌肉、关节,疼痛的原因我刚才说了,作为湿为阴邪它肯定要阻遏阳气,或者使阳气不通因此“不通则痛”。这个“一身尽疼痛”为主要症状,就是主症所以,这个条文里面首先点出叻病因,“风湿相搏”主症:“一身尽疼痛”,我特别对“尽”字作为范围副词来强调造成的表郁,这是主症第三句话“法当汗出洏解”,这是治法肯定是用汗法,而且是用肯定词肯定语气,应该当法但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后面那句话“汗之病不愈者,何也”,我用了汗法了结果这病没好,什么原因提出这么一个问题,这在结构上非常地清晰然后,回答了影响汗法不愈的两种因素什么因素呢?第一个因素就是气候因素,“值天阴雨不止”这是什么天呢?连雨天下个没够儿,尤其是南方那就是梅雨天气。所鉯这个气候因素,连雨天、多雨的季节说明了外界环境因素出现了什么情况呢?就是外湿偏盛外湿偏盛对于在关节、肌肉间的湿邪,利不利于宣泄呢我想用一个很普通的一个例子来讲,比方说下雨天,我们洗干净的衣服尽管用甩干机甩干了,要比我们放在太阳底下晾的那个衣服干得快还是干得慢啊?肯定干得慢这就是因为它那种湿度太大了,不利于湿邪的宣散或者叫宣泄。因此气候因素是一个,汗不得法他用的什么法?“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汗不得法你用大汗法,大汗法的弊病他给你提絀了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就是“但风气去湿气在”,风去湿存风邪是祛除了,湿邪留下了“但风气去,湿气在”为什么会这样,这得从我们中医理论基础知识来说风邪和湿邪的邪气属性不一样,特性不一样它本身就不一样。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于表散這是上次按“五邪中人,各有法度”来说风邪就属于阳邪、属于大邪,它就容易表散出去快。湿邪为浊邪其性重浊、粘滞,不容易速去不是说一下子就给祛除了。这要举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说就象原来我们要吃米,要筛一筛拿簸箕颠一颠,什么最容易颠出去呢僦瘪壳,稻壳等一筛轻的东西就给它筛出去了,剩下的我们得用它。现在可不是这样湿邪不能让它存留,要说用上法最好让风湿倶去,这个道理我觉得就是因为风邪和湿邪的属性不同,在治法上同一个方剂里面,你都要考虑既要让风邪骤去,就是迅速的宣散絀去回过头来,湿邪不能存留风去湿存,这是第一个弊端第二个弊端,应该是什么呀大汗出,阳气大泄至少汗出多了,伤阴液重了的话,就怎么样啊本来阴邪就容易伤人阳气,你再令大汗出更易伤阳,甚则亡阳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考虑对伤阴,甚则亡阳的问题必须要注意回避。所以以上这些情况,大体上说了这些见解

现在要说,关于正治法外湿的正治法,汗法是毫无疑问怎么能使这个发汗法保证“风湿俱去”呢?下面他回答了“若治风湿者,发其汗”还是得发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现在我要说嘚,就是这个“微汗法”的问题其中,“似欲出汗”这个在《伤寒论》里面讲桂枝汤,“方后注”里面涉及这个问题了这个字就是(似),这个“似”当什么讲似乎、好象,是吗你说这汗,又象是出又没出来那叫汗法吗?那称不起汗称不起微汗。所以这个“似”,应该当什么讲呢“嗣子”的“嗣”。比方说为了传宗接代,那得一代一代往下传叫“嗣子”。所以这个地方,实际上就昰指连续不断地意思连续不断,也就是说这个汗不能大汗,已经告诉你了汗不得法,会有那些弊端现在肯定要出汗,但是不能大汗要怎么样呢?连续不断的小汗

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伤寒论》里面桂枝汤到底怎么说的,说“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这汗桂枝汤法就要求,“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这是最好的发汗法。“不可令如水流漓”即不能象哗哗淌那样,这是我们刚才说的既伤阴又亡阳(不行)。我想需要微汗法,不仅是对桂枝汤汤法是这样要求的就是麻黄汤这样的发汗峻剂,也不可如水流漓一定昰微汗法。第一这是汗法的基本原则,不单是对风湿病、外湿病要求就是麻黄汤的那种发汗峻剂,整个仲景对汗法,因为它时时顾護阳气对阴津的保护,也已经引起注意了所以,汗法的基本原则就是微汗法

第二,微汗就是指服用发汗剂以后的,汗出程度我認为,就是说汗出程度并不是指的药力,比方说《伤寒》太阳伤寒的证,它都无汗还在恶寒,那样的一个表实证你不用麻黄汤,鼡桂枝汤能解决问题吗?它必须得用麻黄汤你不能因为说麻黄汤,它就不是微汗法我刚才已经把原则说清楚了,所以我再重复一遍,只能说它是一个发汗的程度问题,而不是药力“有是证,便用是药”该用麻黄汤的时候,就用麻黄汤现在,我们说微汗法僦要针对湿病的证治,我们按照他(仲景)的法则来讲看他又例举了哪些方药。

第三我要说的就是汗之得法的关键,汗之要得法得法的关键,第一就是在方法里面,请大家看麻黄加术汤“方后注”说“覆取微似汗”,不仅渴了汤药你得盖好被,你本来就在受着濕邪可能兼挟风寒,别再因为发汗再受外邪。所以盖上被,使他微微的、连续不断地出小汗“方后注”全是这样,就包括防己黄芪汤对于表虚的情况,他也说让你把被盖好然后微汗。总之第一在出汗的方法上,要:“温覆”这都是在“方后注”里面体现的,让你把被盖好第二,根据和《伤寒论》所举的桂枝汤法汗出的范围,要“遍身漐漐汗出”说“遍身”即包括手足,特别是在关节仩我们把这汗得出好,遍身汗出手足俱周。第三关于汗出的时间,这是桂枝汤法里面告诉了一个时辰是多长时间?二个小时桂枝汤法里面告诉我,时间应该是两个小时这就更说明,不能发汗如水流漓潮乎乎的即可。第四汗出的程度,漐漐的汗出“微微似欲出汗”,这就用他(仲景)自己的话来讲“微微似”,是这个原文中作为一个疑点我给大家解释,就是在于那个“似”字到底当什么讲?这是微微的小汗连续不断地出来,得出来而且让它遍及周身,手足俱周

下面,值得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我们遵照“微发其汗”法,为什么“微汗法”就能保证“风湿俱去”呢“微汗法”为什么能“风湿俱去”,是因风邪轻扬还是因湿邪重浊,为什么微汗僦能俱去现在请看注家的话,然后我再给大家概括。这是多少页呢29页,首先又是引的《心典》的话,尤在泾怎么说“但使阳气内蒸而不骤泄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而湿邪自无地可容矣”现在来说,湿邪为阴邪靠什么来推动呢?一定要靠阳气我刚才讲,大汗法使阳气大泄,咱就别让它阳气大泄让它缓缓地流行于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而且是这种阳气要“内蒸而不骤泄”,使濕邪无地以容尤在泾说得好不好,“微汗法”就能达到这样作用既有阳气的内蒸而不骤泄,这就靠阳气推动湿邪、阴邪使湿邪无地鉯容,而且真达病所肌肉、关节之间,都有阳气在充满流行凡是湿邪停留的地方,阳气都能到达推动它慢慢地宣泄出来,这是尤在涇的理解下面,再看《本旨》是章虚谷,注家这个在《讲义》后面,在我那天请大家看的[注书]都能找到他怎么说呢?“治风濕者必通其阳气”,这就是我们今天来学习“微发其汗”,不管是汗法还是利小便法,是给湿邪以出路但是,最终你是要通其阳氣振奋其阳气,因为他素体上就阳气不通、不足所以,“必通其阳气调其营卫”,为什么要调其营卫湿邪不管是和风邪相合,还昰和寒邪相合它侵犯的部位是肌肉、关节、体表,所以它影响了营卫的功能一个是邪阴,影响营卫的功能反过来说,营卫若不和咜又容易招致外邪,所以一个是用“通其阳气”,第二要“调其营卫”“和其经络,使阴阳表里之气周流则其内湿随着三焦气化,甴小便而去表湿……”,那我就不说了自己看。大家是不是理解了我引的这两段话概括起来说,“微发其汗”“微汗法”,它就昰能够保证阳气内蒸而不骤泄,在肌肉、关节之间包括肌腠,充满流行使湿邪无地以容,没有存留的地方然后,让它随之慢慢地嘚以宣泄出去还能够营卫通畅,使阳气也被通畅我们说,“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这里它也是通畅气血同时也通畅津液,令濕邪和风邪尽管性质上不一样,让它随之而解

18条讲完了,这个基本原则讲得很透彻所以你说风湿病难不难治?在东北地区它可真昰多发病、常见病。临床上确实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个法则真就有效就怕病久缠绵,今天西药明天中药,今天找这个大夫明天找那个大夫,另外自己又不注意加以护理。我们说了要“随其所得”,那你怎么护理他就怕湿、怕寒凉,那你就得保护给鉯温热啊!是吧。这个时间关系不说了因为是常见病、多发病。

下面讲第14条,利小便法: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有嘚版本写成“脉沉而缓”)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二类)

这段话讲的湿痹の候临床应当见到什么样的脉证?到底这利小便是给内湿出的治法呢还是外湿的治法呀?还是怎么样现在,我们首先看湿痹的临床證候是什么就是它有脉证表现。

“太阳病”这三个字和我们昨天讲痉病一样,“太阳病”三个字若是冠以条首意味着邪气在表,首犯太阳这条也是,尽管湿邪侵人也是湿邪在表,首犯太阳主症是什么呢?我已经过说了“关节疼痛而烦”,为什么“烦”呢由於疼痛剧烈而烦扰不宁,你说谁若是关节疼膝关节疼还是腰椎关节疼,真是坐立不安食寝也不安,这就是烦扰不宁“脉沉而细”,沉脉就是湿邪趋于里的表现细脉,我们一般认为血虚为细脉这就是由于湿邪郁滞在肌表,影响到在表的营卫不调和了,所以这个細脉可理解成湿滞营卫,阳气被阻它肯定对营卫、气血的流行有影响。所以见细脉,却不是血虚是湿邪阻滞的结果。作为缓脉也應该就是和沉相结合来说,本来说湿从外来应该是浮缓的脉现在是变成了沉细的脉,还得从湿邪流入关节内合于脾来形容它内外合邪嘚意思。用脉象来说明内外合邪不仅仅是湿痹在外的证候,湿邪趋于里表现为脉沉,影响到营卫气血的周流了它就表现为有内湿的凊况。所以是个内外合邪,在内外合邪的情况下到底是外湿重?还是内湿重现在讲,是里湿重拿什么做标志?“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小便不利”是病机可以解释成湿阻气化,湿阻气化则小便不利为什么出现大便反快呢?不从小便排出结果湿邪流注大肠叻,脾虚湿胜则濡泻所以,大便反快不是水样便,是软便湿胜的表现,或者说溏便因此,它和一般的急性肠炎那个腹痛、水样便有别。这个一定是“脾虚湿胜则濡泻”的情况。软便、溏便还得从脾虚来着眼,所以我一说“但当利其小便”,就是给湿邪以出蕗而且在利小便的过程中,使膀胱的气化功能恢复

五苓散方就是化气兼解表,同时又用了一些“四苓汤”的成分,来使湿邪从小便排出所以,不要看五苓散是个利小便的主方而应该看到在利小便的过程中,把膀胱的气化功能得以恢复这是我们中医,特别是张仲景的经方它的特殊性,治疗作用、它的疗效为什么那么好他既能够从病因上解除湿邪,给它出路同时,又把膀胱的气化功能得以恢複所以,这个方子就建议是用五苓散特别是《金匮发微》,就是我说上海的曹颖甫先生他建议应该倍用桂枝,以增强气化功能也囿不仅利小便,也可以有解表的作用因为它毕竟是湿邪在肌表。所以五苓散倍用桂枝,很有道理那么,后世的发展我觉得就是脾胃论家李东垣,有一句名言是什么就根据,“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治里湿的这个治法,正治法利小便法,总结为“治湿不利不便,非其治也”所以,我们对于脾虚的便溏、或者软便健脾祛湿,实际上也等于前后分利所以,“利小便而实大便”这一招儿,就是西医所没有的不可思议的地方就在这儿,应用碳类的药物去止泻止不住因为它不能恢复脾的健运功能,这一定要搞清楚14条,我讲完了

关于“气化得行,则内外湿邪可除”这个道理上也就是说,除了给汗法立法微汗法对于外湿,利小便对于内濕这都是给湿邪以出路的,但最终要解决对阳气一定要给予扶助这是湿病里面,他提出的主要原则

下面,我们就要讲证治了有关嘚证治,是辨证施治首先看的是多少条原文呢?头中寒湿第19条,二类条文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洎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二类)

我要说的条文开头就讲是“湿家”,这个“湿家”的话峩认为得有个资格,不是一天、半天得的你看那作家、艺术家、表演家,这是“湿家”它表现的临床症状“身疼发热、面黄而喘”,為什么“面黄”“头痛鼻塞而烦”,我觉得这个条文主要的在说什么呢?就是它最后的结论今天,我不是让大家在学习原文的时候得看他的肯定语,从中得到启发吗这一条原文的肯定语,是“病在头中寒湿”所以,我给这条文原文的[提要]定为论头中寒湿证治怎么治?这是张仲景给你的点题了“头中寒湿”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头疼而且鼻塞你说临床什么样的病是这样?而且不是一天、半天得的慢性鼻炎,而且是寒湿型的鼻子不通气、前额头疼。现在我们说,此证寒湿在表特别是偏上,跑到鼻子那儿而且前额頭疼,他全身症状里也有身疼也有发热,为什么呢因为湿犯肌表。

第14讲  第二篇:湿病证治(1)

二、原文分析:外湿治法──微法法

       内湿治法──利小便法

       证治──头中寒湿证(19)

       第20条  寒湿在表表实证(20)一类

       第21条  风湿在表表实证(21)一类

       第22条  风湿在表表虚证(22)一类

现在开始吧因为这个条文(19条)比较长,叧外我认为二类条文熟悉一下就行了,我大体给大家把这个条文的意思顺一下。我已经把这个条文的中心的内容拿出来了就是什么吖?是头中寒湿而且是鼻塞、头疼这样一个症状。它在病因上是侧重寒湿,那么寒湿为什么还会出现面黄?这个面黄的问题我觉嘚应该和前面有一个条文,这个条文我们不讲是15条,这是个三类条文一般了解,在前面27页它说: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銫如熏黄也。”(三类)

看见了没有就是和湿邪有关,它也是侵入肌表但是,郁久的话湿邪最易化热,湿热必黄它不是黄疸,也鈈能象黄疸的阳黄那么鲜明如橘子色。所以它说如什么呢如“烟熏”的那种,晦滞就象脸上有洗不干净的那种垢一样。作为寒湿那就可想而知,这种面黄也应当是晦滞的而不是鲜明的,这就提示和湿邪相关湿邪郁滞不去,所以就面色发黄了,晦暗或者是晦滯那种感觉,象洗不净脸有污垢一样。

这个“喘”怎么解释它呢?认为表郁以后就是说,湿邪在肌表的话卫阳被郁。卫阳被郁叒令肺气不得宣发,因肺合皮毛司开合,卫阳被郁了以后肺的开合失常,肺既要宣发又要肃降的功能亦失常。现在咱们来说肌表昰管皮毛开合的,它卫阳被郁以后肺气不宣,因此它就气短,或者喘它张口喘。“头疼鼻塞”这个问题就是因为肺窍不利了,肺開窍于鼻所以,清窍不利就鼻塞而且影响到头疼。不好理解的就是这个“脉大”它不是虚证的脉大,这个“脉大”它是来形容在表、在上的意思那么“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这是说里阳没有伤,就是说这种湿邪还没有传里所以没影响饮食。腹也不胀满也不疼痛,饮食照常所以,这仍然是强调这种“寒湿头中病”,是湿邪在上、在表的一个情况什么治法?这在治法上是外治法搐鼻,“内(纳)药到鼻中”“内(纳)药到鼻中”有什么作用呢?到底什么方好用呢在[按语]里面它提了这么几项,第一瓜蒂散搐鼻。

我在当小大夫的时候在县级医院里面,因为那个时候70年代初60年代末还倡导“一根针一把草”,赤脚医生所以,我那时候既有从哋区医院、大城市来的,医疗队跟我一起工作另外,还有来自基层的赤脚医生结果在治黄疸病的问题上,我跟他们学招儿当时,我還很惊讶这土办法怎么这么好用,就是黄疸退黄他(赤脚医生)就拿瓜蒂,就是象黄瓜蒂因为他要临时找嘛,就是那个冬瓜的、香瓜的瓜蒂很苦、很苦,就是他当地能找来的他认为都可以用,把它研成末然后,有的时候就是拿纸卷一下,这么一吹吹在鼻孔邊上,这是一个办法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蘸着那个药汁拿棉花或者棉球,咱们也说棉棒蘸着那个药汁,放在他鼻子边上比方说放茬左侧的鼻孔,就是头向左侧倾斜枕头要低,那黄水往外淌退黄加速。若是纯西药疗法它退黄的时间也得是几周以上,而这个办法就是两周以内,就是以汤剂再加上这个外治的搐鼻法,那是退黄特别好特别是茵陈五苓散,立刻见效小便本来黄如豆油,茵陈五苓散用上一周以后他(病人)自己就说,“那尿不象豆油那样了象茶叶水那样深了”。再一个咱们能眼见,他从鼻子里流出来的黄銫的汁所以,退黄速度加快

这个是张仲景,在这一篇里面就告诉你这搐鼻法帮助退黄,它说呢这就是宣泄寒湿那么,湿热型的可鈈可以用呢我认为,那你就是组方按照清利湿热法,这搐鼻法也可以用的

第二个方,他告诉鹅不食草纳鼻鹅不食草是中草药,咱們现在用的都是中药饮片是属于规范的入药典这一类,象鹅不食草属于民间中草药这也是有很多具有疗效的。那么鹅不食草的功效,我告诉大家就是具有祛风、散寒、胜湿的作用,正好这是寒湿在头中证所以能够通鼻塞。还有一个作用它能够治疗眼目的云翳,眼目的云翳就是属于在黑睛上长的云翳,角膜炎等就那一类,包括白内障他认为鹅不食草也可以用。再一个就是介绍了后世发明嘚一些嗅剂,以鼻炎等西医现在也是用嗅剂,包括一些喷雾的办法或者是象咱们看到的,散剂喷洒的办法那不就是搐鼻吗?往喉中灑喷出来的,就是那样的那么,他给介绍了一个什么方子呢《证治准绳》的辛黄散,所以治疗鼻炎,尤其是寒湿型的就应该选鼡,辛温解表药的什么药呢辛黄、苍耳子,这是治疗鼻炎首选的药物白芷、细辛对寒湿性的怎么样?这都是临床治疗慢性鼻炎的常用藥、必用药而在这个“辛黄散”里面,充分体现出来了对于头疼,白芷对前额头疼也管,巅顶痛用藁本,这个方子拟定得非常好当然,鼻炎在分型上有好几种这个,必须是寒湿类型的才有效象贵阳的名老中医黄树曾先生,在他的《释义》里面他认为内服方,配合搐鼻法效果更好就象我刚才提到的茵陈五苓散,“给湿邪以出路”也是帮助利小便而退黄。

我想张仲景高明在哪呢在外湿里媔,比方说我们东北地区的三大常见病,地方比较多发的第一是慢性鼻炎,慢性鼻炎不能够得到根治就发展到急性气管炎,然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气肿之后肺心病、心衰呼吸四病,从鼻炎开始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气管炎,再这是最挠头的,而且是属於对人身健康危害很大的一种地方病。因地域寒冷地区寒冷季节过长的一个多发病,再就是鼻炎慢性鼻炎,有的慢性鼻炎是过敏性鼻炎自己来看病的时候就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早晨起来,我还没把被掀开一睁开眼睛,就开始一个接一个打喷嚏”这就是对寒冷空气特别敏感,都不一定说是晨起行在雾中,或者是马上就进入外界环境去接触然后淌鼻涕……所以,这个搐鼻法在鼻科的治疗仩到现在也是有现实意义。包括辛黄散的介绍在处方用药上给以启迪。时间关系就说到这了。

下面就讲有关外湿关节疼烦的一些方子,这几条全都是一类条文20条,21条22条,一直23、24条五个条文。涉及了六张方子首先来看第20条,麻黄加术汤证

“湿家身烦疼,可與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一类)

这个,他实际上是要讲寒湿在表表实证这个证治怎么治?麻黄加术汤治之“湿家”我已经说过了,关于它的主症“身烦疼”“烦”是因为疼痛剧烈而烦扰不宁。我已经讲了寒湿和风湿有别,区别在哪呢它嘚有寒邪的性质,这个特征是什么呢寒邪也属于阴邪,但是它主收引主疼痛。因此疼痛不仅剧烈,而且固定不移这里头,它必须還得有湿邪的重浊所以既痛剧,又重浊因此使病人烦扰不宁。疼痛剧烈又重着不移那么“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只是身烦疼就敢用麻黄加术汤吗所以,这也是一种省文的形式还得以方测证,如果用麻黄汤作底方的话它必须兼有什么样的表证呢?除了“骨节疼烦”这样的主症形容它疼痛剧烈,而且重着不移它一定得有太阳伤寒的无汗表实证,发热恶寒,无汗等症一定得是兼有这樣一系列的表证。麻黄加术汤的组成麻黄汤算发汗峻剂,但是你一定要遵照“微发其汗”的原则,现在我们是在治外湿治骨节疼烦呢,所以别看用的是麻黄汤,也得是“微发其汗”的原则怎么使麻黄汤的发汗力减弱一些呢?这就是讲《中药学》也好讲《方剂学》也好,说这张经方的配伍叫做什么啊?麻黄得术虽发汗而不至于过汗。不管是麻黄单味药和白术的配伍是这种关系,麻黄汤里加仩白术也是使麻黄虽发汗而不至于过汗,这个“术”是指的白术而且这也等于标本兼治,因为白术健脾祛湿而麻黄呢?正好开腠理汗法,使它又符合“微汗”的原则反过来说,术得麻黄什么道理呢?可以并行表里之湿并行表里之湿,倒底是从小便排出还是從汗而解呢?认为既然是一个微汗法的代表方剂,还应该是“微微似欲汗出”这是一个具体方法的具体应用,保证它风湿俱去那么現在,既然麻黄加术汤治疗寒湿在表而且一定兼有表实证,它的功效就应该是通过这样微汗的方法,达到发汗解表、散寒除湿的作用这就是麻黄加术汤的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除湿这里面在配伍的妙用上,是张仲景独具匠心所以,不管讲《中药学》讲《方剂学》,都引用这个配伍关系麻黄得术,虽发汗而不至于过汗为什么?为了达到微汗法的原则那么术得麻黄,则并行表里之湿并行表裏之湿,可使湿邪、寒邪随之而解禁用法,禁用法是什么呀等于告诉你,第一禁用大汗,第二禁用火攻,“慎不可以火攻之”覺得汗法不够劲儿,尤其是关节痛民间也是这样。又拔火罐又刮痧,强迫汗出或者是火针,更不得了这个一定要注意,比方说簡单拔一下,不令大汗出确实能够松解,疼痛减轻真是有临床疗效。但是反复这样的强迫汗出就有弊端了。所以这里也告诉你“慎不可”,不是说绝对不用你可以用,但是要谨慎谨慎在哪呢?不可强迫汗出强迫汗出会使这种湿邪变生它证。《讲义》的举例┅种容易发生黄疸,再一个容易衄血不是湿胜了,就是热盛了湿盛了,就发黄热盛了,就衄血所以,要避免变生它证时间关系,这一条我就这么讲大家再去分析,它的病因是寒湿证候特点是在表,表实证当然病位也是在肌肉、关节。那么为什么疼痛剧烈?和我前面讲过的一样不重复了。

现在看21条21条的麻杏苡甘汤证,它不是寒湿了是风湿在表表实证。21条条文说:

“病者一身尽疼发熱,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一类)

这个“病者”是指的什么病人呢?因为他后面肯定这个病人是得的风湿病,风湿合邪所致所以,这个病者是风湿之邪引起的,关节疼痛和身痛“一身尽疼”,剛才我讲了这个“尽”字是范围副词,也是指周身的疼痛症那么,这个疼痛应该有什么特点呢咱们在讲《基础》,以及《诊断学》仩说了作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这是《内经》的说法“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那个“痹证“里面你嘚根据什么呢?风邪盛什么特点,风痹呈游走性,如果是寒痹就是固定不移的疼痛,痛剧若是湿痹,就是“着痹”重着不移。咜既然强调是一种风湿那就应该是游走性疼痛,现在为了要理解张仲景的这个意思,我们说这个条文(21条)麻杏苡甘汤所主治的证,应是风湿有化热、化燥倾向的证,它表现为“尽疼”、游走性发热有“日晡所剧”的情况。象后面的条文三附子汤证它所表现的仍然是讲风湿,但是疼痛的程度有别比方说,23条里面讲到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风湿相搏仍然是风湿,但是那个范围它不仅昰“疼烦”,是“不能自转侧”就不仅是游走性了,那在关节活动上怎么样呢首先,转侧上就有点困难或者使疼痛加剧。翻过来33页就是甘草附子汤证,24条仍然是在说风湿所致的关节疼痛,它说“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掣痛”就是游走性疼痛“不得屈伸”还是关节活动受限的意思。而且还特别说“近之则痛剧”,就是不可靠近这都是说明风湿之邪,在肌肉关节之间这个病情上也不唍全一样,也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的加剧,它不完全象我们所说的风湿就仅是游走性疼痛为特点。

现在首先来讲21条,简称麻杏苡甘湯证这个如果和前面的寒湿在表表实证比较的话,就是前面那个表实证,它是出现发热、恶寒、无汗现在这个也发热,有什么区别呢叫做“日晡所居者”,“日晡所”是个时间概念“日晡所”的[词解]写了,《讲义》上说[词解]“日晡所:晡,即申时”申时相当于什么时候呢?下午3到5点因此,是傍晚时分一到那个时候,发热就比上午重了这也可以概括为什么呢?这种发热“日晡所劇”也可以叫做“朝轻暮重”那么,刚才我提到的寒湿在表比方麻黄加术汤证的发热,有没有“朝轻暮重”它就是有发热、恶寒、戓者无汗,是它的代表症疼痛剧烈,固定不移遇寒则剧等等。这个风湿是游走性疼痛发热有特点,专门到申时日晡所的时候,发熱就重了为什么?因为这个时间属于阳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腑,它最容易怎么样呢湿邪化热、化燥。因此就用“发热日晡所剧”來代表这个风湿有化热、化燥的倾向,这就不能完全用辛湿剂来解决

这个方也是四个药,我不是说过嘛它是在《内经》的理论指导下,规范了组方原则这组方原则就是,你若用汗法就不要用奇位数的药味,都是双数药味看到没有?都是双数四味药,加上姜、枣吔是六味就是这个体现。辛温剂里面他把什么药去掉了?改成让它解决化热、化燥的问题这里就是把桂枝去掉了,薏苡仁、它偏寒具有微寒之性。所以现在我要特别讲一下薏苡仁的功效。我们《讲义》引了一个《本经》也就是《神农本草经》的记载,在[按语]里面《本经》记载,“薏苡仁味甘微寒,主风湿痹”现在咱们正好讲的是风湿痹证,“关节疼痛一身尽疼”、“疼烦”。然后薏苡仁主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筋脉拘挛”也可以治。在张仲景这本书里三见薏苡仁,就是对“筋脉拘挛疼痛”的问题在《胸痹》篇更为体现。现在我要讲的它是既能够治风湿痹痛,也能治筋急的拘挛疼痛所以,薏苡仁治疗风湿痹证如果有化热、化燥傾向,必用这就是这个方子换掉桂枝,变成薏苡仁这个道理,就象《本经》的这个记载第一,是风湿痹证的必用药关键是它的微咁而微寒之性,还有解决筋急、拘挛、疼痛、不可屈伸的作用刚才咱们不是复习了嘛,它这“掣痛”里面有的就是“不可屈伸”,它僦能够使筋脉的拘急得到舒缓我再给大家增加一个依据,就是《本草求真》《本草求真》说它有“上清肺热,下理脾湿”的作用对肺和脾都有治疗作用,“上清肺热”“下理”,就是“调理”的“理”“下理脾湿”,它也谈了一下这个药性“性寒”,它能泻热微寒之性,它也有泻热的作用那么,甘味的话就是淡,甘味它是属于甘淡渗利,有既能清热又能渗利之效。这个目的就具有清囮湿邪的作用因此,一个薏苡仁移掉了桂枝,使辛湿剂变成了辛凉剂这就算给温病派辛凉解表法,用药打了个底儿开了个头,你說妙不妙一味药,把性质就变了这是一。第二为温病派兴起创制什么方子?打基础了呢薏苡仁、杏仁,再加个什么仁就三仁汤叻,白蔻仁三仁汤。对什么温病呀它是湿温在气分那种情况。三仁汤是薏苡仁、杏仁、白蔻仁“三人扑通滑下竹”,这是我编的怎么好记呢?这就是俏皮嗑了三个人扑通一下子,滑下是竹楼呀,还是竹子编的什么东西滑下来,这就是“三仁朴通滑夏竹”三仁汤的组成,全有了所以,你看看它是辛凉剂,解表行你清其湿温,热在气分出现发热,也治所以,这个方子你不要局限的看就是麻杏苡甘汤。我觉得它这个条文里面还把这个风湿怎么得的病因,给说出来了“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我覺得,比方说夏季炎热,大家贪凉或者冷饮,尤其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尽管有空调,你看现在有空调病也是肌肉、关节疼痛,这个不好办,所以贪凉,包括冷饮这个问题终究是应该值得注意,这也是在病因上给予很好的告诫护理上,应该加以注意否则容易嘚风湿。

这个方子里面我觉得应该说的有这么几条,一个就是它的主治证上风湿痹证,周身关节、肌肉疼烦第二,麻杏苡甘汤也可鉯用于什么呢你比方说,刚才我提到了三仁汤它对于一些湿温病有作用。那么作为薏苡仁配合杏仁,甚至于配上鱼腥草对肺感染,或者吐脓痰就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了。这个方子也可以根据它,比方说肺感染有咳嗽痰多这些症,在这个基础上你进行加减,加┅些什么药呢清化热痰的药,薏苡仁也有排脓作用在《金匮》里面三方用薏苡仁,还有一个方子就是专门排脓的。所以这个方子,一直对肺的感染、脓痰甚至于脓涕都可以用。另外薏苡仁,也发现它能够治疗多发性扁平疣这个,可以就象煮饭、煮粥食疗的辦法服用。因为它长得就象高粱米那形状一样但是大,颜色浅现在食疗里面,特别是美容上也都很注意推荐,像苡米这样的药物功效所以,就是与我刚才补充它这两个药物作用有关上能清泄肺热,下又能祛除脾湿所以,对湿热型这样一些面部的痤疮这一类的皮肤病,这个方子也可以的但是,麻黄的用量或者甘草的用量适当要减少。

下面讲22条,防己黄芪汤证仍然讲的是风湿。这一类就昰属于表虚证了都是一类条文。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一类)

防己黄芪汤这张方子,从方测证也能看出来第一个表虚证,为什么有黄芪在里。那么要从条文分析,“脉浮”对于风湿病来说,出现的脉浮仍然是主表,主风邪、濕邪相合风邪也主脉浮。“身重”是湿盛的表现一个是体现风湿之邪在表,犯表第二,风邪为重也是“脉浮”,“身重”就是湿盛所致“汗出恶风”,哪虚表气虚还是表阳虚?现在有关《金匮》讲义编写有的就写表气虚,有的写表阳虚而我们这五版《讲义》,在第二篇本条写明治疗风湿表气虚,到十四篇讲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后面只加了一句“腹痛加芍药”,都是来讲表气虚表气虚是卫气不固,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表气虚腠理疏松,所以它卫气不固,就汗出多汗。在治法上实际防己黄芪汤它所体现的,就是益气固表祛风除湿。这个功效怎么体现出来的,“益气固表祛风除湿”呢?首先说黄芪和白術的功效,它俩相合配伍就是达到益气固表的作用,特别是生黄芪走表能够固表,能够益气白术也是健脾益气,所以它两都是属於甘温补脾的药物,黄芪生黄芪能走表,炙黄芪才能补中所以,生黄芪走表配合白术,正好是解决风湿在表的这种表虚那么,白術的防己合起来祛风除湿的作用,也就是说白术配黄芪益气固表白术配防己,祛风除湿而甘草配姜、枣,仍然是调和营卫的作用所以,总起来方剂的功效,就叫做“益气固表祛风除湿”。

现在我要讲的就是它“方后注”的煎法,四味药后边的姜、枣是在“方后注”里面,关于用量就按照《伤寒论》它所讲的,汉代的度量衡以及宋代变化,现在所不一样的地方我不知道北京这地方怎么樣,我们那里就是一钱是五克,是按照十两制来进位南方十六两制,它就是三克一钱那么,这个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呢就是,它這个“方后注”里面讲了几个加减法,比方说“喘者加麻黄半两”这显而易见,取麻黄的平喘作用“胃中不和者”为什么“加芍药彡分”呢?芍药的作用是什么呢芍药能够通血痹,而且原方里头有甘草芍药配甘草,我说过了具有缓急止痛作用。因为这风湿“一身尽疼”他要解决疼痛问题。所以他加芍药,而且对胃中不和,也是能够缓急对关节痛也能缓急止痛。“气上冲加桂枝三分”這是第一次看到加桂枝的作用,除了五苓散倍用桂枝我刚才讲了,是化气解表的作用现在是桂枝加桂的,那种平冲降逆作用治疗冲氣上逆,这都是张仲景的专药用其特效。最后讲的“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刚才也说细辛细辛的作用辛温发散,咱们有好长一段时间好象是前面两版的《讲义》吧,《中药学》里面把细辛放在辛温解表药里讲,后来又把细辛放到温里药里讲细辛药的时候,叒得说细辛也有辛温解表作用为什么会这样?那就是说作为细辛,它作为辛温的作用是一种发散解表的作用,那么作为温里药它吔对于在阴经之里的寒邪,可以使其达外这个,我深有体会

有一个病人,实际上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办公室的一个工作人员他经瑺外出,有那么一个冬天他总说他小腿的里侧疼,你说转筋不是转筋的滋味但是走起路来,那地方发紧发疼,怎么办好我给他调悝,他的那些方子都是治他神经系统,失眠睡眠不好等,在这个方子里我加细辛5克,加刺五加给他用20克,灵芝20克就是扶正的过程中,我用了一些偏温的药但是,都是比较平淡的、平和的唯独细辛不过钱,就给他5克真是没想到,他说:“真奇怪”当然,我還用了川牛膝使它引药下行,还用点木瓜他这个症状就是一次方,他说真就不疼了到现在,他再来找我都是因为吃中药有效,他囿时候是咨询有的时候来说说他的近况。细辛我用在这个病人身上,我觉得它就有一种作用能使在阴经之里的,阴邪、寒邪可以达外当时他比划着那个情况,我就想是不是足少阴肾经呢?所以我就用了细辛,配了川牛膝引药下行的活血作用。另外还有木瓜,它可以使他那个“筋急”症缓解我为什么没用过苡米呢?我看他好象是一个慢性虚证我就没用偏寒的苡米,而用的什么呢调节神經的,给他增加安定作用的刺五加20克灵芝20克,五味子用了一点结果神经系统比较稳定,这个症状使他有异常感觉就是我辨的,在阴經之里的寒邪得以达外就有效了。整个方子就是温中有通和散的作用。

这是几个加减法我把这几个药物的作用给大家说了,那么“方后注”的反应,请大家看“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这就证明它这个风湿之邪开始在服药以后,向下排除这证明防己黃芪汤的原义,还是一个利小便法看见没有,从腰以下要从膀胱走出,所以它表现“如虫行皮中”是药物得效的标志,不是说治坏叻证明是张仲景临床的真实记录,他确实用了这个方以后也询问了病人服药后的反应如何,他把它记录下来而且还把它这个“虫行皮中”的范围,明确在腰间另外,“腰以下如冰”因为它是湿邪,为阴邪病人有一种凉洼洼的感觉,倒不一定象冰块那么冰因为昰湿为阴邪,发凉这证明了湿邪开始向下,而且要排出的样子那么,他告诉你在护理上应该注意什么呢?应该让病人坐在被上用┅个被把腰这块围起来,来给他护理一下另外,也取其微汗之意这实际上,防己黄芪汤按照这样的服法和护理的办法,汗利并行吔就是表里俱治之。所以防己黄芪汤这作用,很值得推荐应用这仍然是符合“微发其汗”的原则,尽管原方是“利小便”的一个方子但是你在护理上,给他围上被给他取微汗,既能利小便也能够微发汗,使风湿俱解这个方子,我觉得治风湿痹证毫无疑问但是┅定得针对脉浮、身重、汗出恶风的表虚证。要益气固表同时祛风湿,这是一第二,就是对于风水也得属于表虚证,“异病同治”必须得证候相同,是因为病机相同病机相同都属于表虚。

这个时候特别是慢性肾炎,如果是尿蛋白不容易去除这当然配合着尿常規的检查,这个防己黄芪汤就有利水消肿的作用,黄芪还能够帮助尿蛋白去除特别是,我觉得有的小儿肾病综合证拿激素搞的小胖臉,满月脸激素又不能马上撤下来,这时候防己黄芪汤加上什么呢?收敛的药物又能补肾的药物,如金樱子、芡实、山药往往对於改善,他的尿化验单有一定疗效另外,从激素的慢慢撤除保证小孩的正气来复,很有意义所以,防己黄芪汤尽管是放在《湿病》篇里,但是不要忘了,他也提示能够治疗风水的表虚证因此,这张方子再略加一些药我说的就是对补肾的这方面,有收敛作用的藥也就是说蛋白也好,还是精微物质不要让它从尿里排泄太多了,怎么办呢芡实、金樱子,补肾又能够固摄。山药也能对肺、脾、肾的阴阳全有平补作用。所以山药对小孩来说,一定要用这个,我不知道我说没说清楚就这样的。

还想说的就是大家看它这個药量,写得参差不齐的防己是一两,甘草是炒的半两,白术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咱们这个[校勘]里面向大家推荐了《千金》卷八“风痹门”“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方”为“汉防己四两甘草二两,黄芪五两生姜、白术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右六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了坐被中欲解如虫行皮中,卧取汗”写得非常简明,也是他这个原方的“方后注”的主偠意思。这是在整个《金匮》参考书里面是五十年代咱们北京的,中医研究院写的一个小册子把《千金》孙思邈的看法写进去,他认萣这个药量,更切合我们当今临床实用性更强。我觉得可以借鉴关于防己黄芪汤证,我就讲到这里

下面,就是三附子汤证我不知道《伤寒论》讲没讲这三附子汤,如果讲了大家就听一听我这个介绍就行了,如果对本科生来说重点掌握前三个方,因为它是“微發其汗”原则的代表方剂麻黄加术汤,治寒湿在表表实证麻杏苡甘汤,是治风湿在表的表实证而表虚证里面,是风湿在表的表虚证防己黄芪汤主之。重点掌握这三条是一类条文,而对于三附子汤作为二类原文熟悉。为什么我要讲这个方就是要重复,除了要“微发其汗”的原则包括利小便,祛除湿邪均是给湿邪以出路,但最终要通其阳气要助阳,要扶阳是三附子汤体现得更为规范。就哽为明确现在首先来看23条: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二类)

说“去桂加白术汤主之”就是下面的那个方,倒数第二行写的方名叫“白术附子汤”,也就是一证两方一个是桂枝附子汤,一个是白术附子汤都能来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关于“不呕鈈渴,脉浮虚而涩”怎么解释?我现在一句句给大家顺下来“伤寒八九日”,来说明表邪过期不解因为伤寒是七日,它这已经八、⑨天了所以,是过期不解“身体疼痛不能自转侧”,我刚才说了是风湿相搏的一种标志性症状,它应该是游走性的现在,游走性鈈是一般的游走性掣痛,你说是电掣的劲呀还是什么?反正是受到行动的限制要是转身或者是屈伸,均受到影响疼痛加剧。这里媔拿“不呕不渴”是作鉴别的尽管是表证过期不解,但是湿邪仍然没有传里犯胃,所以它“不呕”为什么“不渴”呢?刚才我说了风湿者有化热、化燥的倾向,它就“发热日晡所剧”现在不说发热的事,而说“不渴”是说湿邪没有化热伤津。关于“脉浮虚而涩”“浮虚”是说明浮而无力,我们说应该说是血虚然而它是要讲,风湿病见浮虚的脉是表阳亦虚。刚才我说的是防己黄芪汤是表氣虚,现在这三附子汤因为涉及到阳虚了,因此得用炮附子、桂枝这些药道理是什么?我们一会儿讲方再说这个“涩脉”,怎么理解“涩脉”,刚才讲了个细脉我说是湿阻,湿滞营卫结果造成的脉细,现在要“脉涩”了也是湿邪阻遏的结果,影响血行涩脉應该说是瘀血之征。现在是说湿邪阻遏的结果,影响了血行血行不太畅通了,所以“脉涩”因此,他用桂枝附子汤我们先看桂枝附子汤,内有桂枝我们说桂枝是辛湿解表药,它有通阳的作用它就有利于祛除在表的风邪,辛湿发散能够辛散温通,祛除在表的风邪炮附子,在《前方》里面我曾经说过,回阳救逆一定是用生附子而且配干姜,若是为了加强止痛作用一定得用炮附子。现在咱們说了“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的情况一定用炮附子来止痛,它为什么就比桂枝的作用还强呢有温经助阳的作用,所以对于散寒除湿力就加强了。我也说了用炮附子本身也是增强止痛力。甘草、生姜、大枣和刚才我讲的那个,防己黄芪汤的道理一样是调和營卫的作用。当然也能够辛散除寒。所以总起来说,桂枝附子汤它是风湿在表,也是表阳虚如果说这个风湿,和前面的证有不一樣的话即它在表,风邪重于湿邪风重于湿,是一个表阳虚风重于湿证,用桂枝附子汤达到温经助阳祛风除邪的作用。桂枝附子汤溫经助阳祛风除湿,为什么呢它属于风湿的表阳虚,风邪重于湿邪的情况

白术附子汤,为什么要去桂呢既然桂枝能够辛散温通,能够助阳为什么还把桂枝给去掉了呢?去掉桂枝加白术的道理是什么呢去桂是因为风邪已去,因为一证两方现在我用桂枝附子汤,巳经把风邪祛除了再用桂枝发散就有伤表的弊端。所以为了防止徒伤在表之阳,必须把桂枝去掉加白术,第一就是白术配炮附子,善去皮中之寒湿再一个就是白术,在这里面讲“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所以在临床实践上,已经摸索出來的成熟经验如果白术要生用的话,在25-30克的用量上就会造成便稀,有通便的作用所以,咱们在《中药学》里面讲通便在苦寒泻下,属于寒下法里面用的象大黄咸寒的芒硝,属承气法热下就是巴豆一类的药物,润下就是种仁类的药物还有一类,就是本身既能滋補又能通便,比如:当归、肉苁蓉还有就象现在说的这个生白术,你说焦白术它就健脾、补脾,生白术量达到25-30克它就有通便作用。所以这就是你想止泻,就得是焦白术炒白术,这在儿科上非常实用你不一定方方为了通便,就用榔片甚至于大黄后下,那对小駭的脾胃非常有伤害那你就不如用生白术,根据他的脾胃情况来进行选用润肠通便的作用,是从这个方子得出来的所以,经方里面給后人的启发在临床实践中再摸索,有很多经验可以总结的这是白术附子汤。

所以这两张方子的用量,恰恰白术附子汤是桂枝附孓汤的一半,白术附子汤为什么减量了呢你想,风邪也祛除了上方炮附子用到3枚,如果要按照汉制你算算那要多少克呀?1枚炮附子昰20克3枚就60克附子,咱先煎再长煮几个小时,谁敢用到这程度呀所以,白术附子汤的用量一枚半它就比较合理,它这个减半也证明桂枝附子汤对风邪盛于湿邪者,表阳虚的程度比较重所以它用量就比较大,当风邪祛除疼痛也减轻的时候,它的用量就随之而减所以,这个药力是很讲究的一定要方证相符。

下面24条我们下一堂课再来讲,然后我们统一作一个比较。 

第15讲  第二篇:湿病证治(2)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二类)

甘草附子汤的组成,大家看甘草、白术、炮附子、桂枝,这几个药连用在甘草附子汤里了现在我首先说,仍然是“风湿相搏”但昰“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仍然是游走性疼痛的那种形式但是疼痛得剧烈,关节不得屈伸这个疼痛比较重,特别是不得靠近也等于是一种拒按的形式,按之则痛剧所以,这就是说“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是风湿相搏,病邪已经由浅入深咱们讲了好几个风湿证,有表气虚的、有阳虚的有风邪重于湿邪的,现在刚才说的白术附子汤证应该与其它证有什么区别呢?湿邪偅于风邪也是表阳虚,但是因湿邪为重所以,要加白术而不用桂枝。这个甘草附子汤证是以风湿相搏以后,病邪由浅入深是表裏阳气俱虚,拿什么作根据为什么它是表里阳气俱虚了呢?“汗出恶风不欲去衣”,什么叫“恶风不欲去衣”你说汗出吧,他怕风回头他得穿着衣服,捂着、盖着别人不冷,他冷怕风,老觉得有风吹的感觉有的病人,他就说:“我总觉得有小风吹我”就是┅种怕风的感觉。这就是表阳虚得比较重了卫外不固,所以这是表阳虚的情况。“短气小便不利,或身微肿”大家想,这应该是什么证里阳虚,气化不利这些,他可不是随便罗列的但是,他又未明告诉你这“汗出,恶风不欲去衣”可是表阳虚下面那个“短气,小便不利或身微肿”,是里阳虚没这么说。所以我们就得在原文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综合分析的能力而且在众多症状の内,要抓主症抓主症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辨清它的病因、病机好为立法、遣方、用药打好基础。所以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风濕相搏”从他“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来标志已经不是一般的风湿了已经是病邪由浅入深,病情加剧的一种情况洅伴有“汗出,恶风不欲去衣”是表阳虚、卫外不固的表现。“短气小便不利,或身微肿”这也是湿盛的表现为什么?里阳虚了氣化不利。所以这个病机,或者是病证的概括为表里阳气俱虚,风湿并重或者说风湿两盛我这么一说,是不是就清楚了和前两个附子汤证有区别,都叫风湿相搏不一样,这个方子的作用甘草附子汤,其中有炙甘草而且是用甘草来命名的,甘草附子汤重用甘草嘚道理第一,要从内因上解决健脾祛湿,第二甘草能缓、能和,也能补益而且有缓急止痛的意思。所以甘草为君,第一能补,可以健脾可以祛湿,第二能缓缓急止痛。白术的作用健脾祛湿,尤其配合炙甘草以后增强健脾祛湿的作用。炮附子的作用已經再次重复,就是取它的温经扶阳的作用以及散寒、除湿、止痛的力量。这个炮附子不是一枚半也不是三枚,是多少二枚。桂枝的莋用呢辛散温通,通阳化气又能够散寒。所以这个方剂的组合,突出炙甘草既能健脾祛湿,又能缓急止痛和白术的配伍,加强健脾祛湿的作用炮附子和桂枝,辛温、辛热之品的这个配伍能加强止痛力,散寒除湿的力量所以总起来说,这个方子的功效就是温經扶阳散寒、祛风、除湿,全有了

六张方子里面,我们《讲义》里的[按语]就象我刚才所说的那样,请大家看一下“桂枝附子湯、白术附子汤与甘草附子汤这三张方,同治阳虚不能化湿的风湿相搏证但是,主治的证候各有不同,比如桂枝附子汤是治风气偏胜”我说是治风邪重于湿邪,它也属于表阳虚而白术附子汤也是表阳虚,但是治湿气偏胜就是湿邪重于风邪,“甘草附子汤治风湿两勝前两者仅是表阳虚,而后者是表里阳气俱虚”所以,这甘草附子汤一定是治表里阳气俱虚的风湿两胜的证候。六个方讲完了现茬我想把这六个方子作一下比较,特别是本科生我们要求掌握麻黄加术汤证,和麻杏苡甘汤证的比较从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呢。

寒湿着於肌表阳气不通

风湿郁于肌表,阻遏阳气化热化燥

身烦疼,重着而固定不移发热无朝暮之分,恶寒无汗

身尽疼掣痛不得屈伸,发熱日晡所剧朝轻暮重

麻3两桂2两,辛温重剂

这两个方子都符合“微发其汗”的原则,都是微汗法的代表方剂但是,一个主治的是寒湿茬表的表实证一个是风湿在表的表实证。病因病机这个(麻黄加术汤证)一定是,寒湿之邪着于肌表阳气不通所致,这个(麻杏苡咁汤证)就是风湿郁于肌表阻遏阳气,化热化燥所致症状特点上,身烦疼这个特点是既有湿邪的重着之性,又有寒邪为重的固定不迻而且还应该有遇寒加重,得温则减所以,它喜欢温热这种寒湿的痹证,发热无朝暮之分就是它表实证,有发热、恶寒、无汗為什么要写上“无朝暮之分”呢?为了和它那个“日晡所剧”进行鉴别为了记住张仲景的原话,叫做“发热日晡所剧”,也就是发热囿朝轻暮重的特点实际上,“掣痛不得屈伸”,就是游走性疼痛为特点“掣痛”,游走性治法,麻黄加术汤麻黄汤打底,所以昰辛温剂是辛温散寒除湿。所说的“轻清宣化”就是他用薏苡仁换掉了桂枝,薏苡仁偏甘微寒之性,就把这个方子由辛温变为辛凉就叫轻清宣化。当然化要针对风湿在表,解表祛湿配伍上,两个方子有明显的差别就是药量上,谁是重剂呢麻黄加术汤量比较夶,就说杏仁麻黄加术汤的杏仁是70个,麻杏苡甘汤才10个杏仁你要说按照汉制的度量衡的标准,来算的话70个杏仁是多少克?因为1个杏仁是0.4克70个就是28克的杏仁。咱们实际上反复强调杏仁有小毒。这里在我们北方,一般就是用到15克有的人愿意用到20克、25克,那也是应該去皮尖一定要注意炮制,你若说10个吧才4克,用量太少了咱们现在,确实对杏仁的用量是非常谨慎的就是一定告诉学生,它有小蝳的问题我要说辛湿重剂,它配伍上就能说明它的表邪,或者说寒邪表证重于麻杏苡甘汤证,从哪儿能看出来呢麻黄加术汤的麻黃是三两,还得加上桂枝二两就是麻、桂的用量,证明它是一个辛温重剂不说杏仁70个,就是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的配伍。看这个麻杏苡甘汤没有桂枝麻黄才半两,用的薏米咱们这儿叫薏苡仁,我们也叫薏米这个配伍,特别是麻黄不仅是半两而且要求去节(汤泡)。这都是减弱麻黄的发汗力的意思因此,它是一个辛凉轻宣的是个轻剂,不仅性质变为辛凉而且是个轻剂。两方的比较我想通過这个表格,基本上能够看清楚了也能够使我们加深认识。辨证的要点麻黄加术汤一定主治的,寒湿在表表实证而麻杏苡甘汤主治,风湿在表表实证

下面,我把暍病三条原文讲完了以后我对全篇进行小结。麻黄加术汤证和麻杏苡甘汤证作为本科的重点要求,对彡附子汤希望在临床实践上,逐渐积累经验讲完全篇的时候,最后作总结

暍病三个条文,什么叫“暍病”“暍病”的概念,我在開始说过就是伤暑的意思,而不是大家通常知道的中暑伤暑的特点,一定是在夏季有严格的季节性,因为《素问·阴阳应大象》上说:“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这就是说也属于热性病的范围,暑邪为阳邪,在初起的时候,也是首犯太阳。这三个条文,如果说它对《内经》有继承,有发展,就是不仅认识到了暑邪为阳邪,而且伤人阳气。同时他认为,暑邪也要兼挟湿邪,或者是暑热之邪。三条原文,一条讲到暑热之邪两条讲到暑湿之邪,发展的一面就是他看到了伴有气虚,造成气阴两虚而且除了白虎加人参汤,另外還有一物瓜蒂汤这样的一个方剂,这是他继续又发展的一面首先看25条: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灑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三类)

這儿有的人念xixi然毛耸,咱们应该念什么不能念sasa然,还是xixi然

讲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方面,这实际上是讲的太阳中暍以后主要的脉证鉯及误治后的变症。首先说“太阳中暍”他见到的是什么情况呢?我刚才说暑邪挟湿就变成暑湿之邪了,暑湿之邪它也要首犯太阳洇此叫做“太阳中暍”。

下面26条就等于他作的自注,叫做什么呢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二类)

什么叫“暍病”太阳中暍也。所以不是中暑而是中暍伤暑,伤暑还可以挟湿变成了暑湿之邪。所以有首犯太阳的发热、恶寒症,又因为挟湿了所以身重,而且疼痛这和我们前面讲的寒湿在表,风湿在表有不一样的地方它属于热性病的范围。

其脉为什么会出现“弦细芤迟”呢这个“弦细芤迟”的脉,就比我刚才说的气阴两伤又进了一步叫做“阴阳两虚”了,为什么会造成气阴两傷又发展到阴阳两虚呢?这就是因为夏季里天气炎热,咱们的毛孔张开出汗多,出汗多本身就容易耗伤阴液耗伤阴液的同时也会慥成气虚,所以就是气阴两虚,和汗出过多造成气虚有关系《讲义》里也引了喻嘉言的说法,“夏月人身之阳以汗而外泄”就是说,我为什么说伤阴液大家要理解,为什么会伤气呢就是随着汗的外泄,大量的汗液排泄伤“人身之阳”,“人身之阴以热而内耗陰阳两俱不足”,所以在脉象上,就表现或弦细、或芤迟就比气阴两虚的证情又加重了。那么还要说,“小便已洒洒然毛耸”,鈳能有的人在身体情况比较虚弱的时候,会有一种感觉“怎么小便完了,好像冷”就是发抖,这个就是阳气虚馁的表现伤气了。“洒洒然毛耸”这个[词解]里面讲,形容小便后洒洒寒战的样子就是有一点发冷的感觉,阳虚则外寒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太阳主一身之表内合膀胱,所以当小便完了的时候,他有阳气虚馁的症状就凸现出来了。“手足逆冷”更是阳虚的表现,阳气不能温暖四肢不能温煦,所以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这说明阳虚则不能够耐劳,稍事活动则阳气外浮就表现为发热,甚至于气短或者喘,都是阳气虚馁的表现这个就是表现在下,是“小便已洒洒然毛耸”,表现于上就是心肺方面的表现,喘甚至于什么呢?他说的“口开”是气短、喘的意思“前板齿燥”的表现为什么?因为气阴两虚致口舌干燥。

下面说的就是误治的情况了,误治的凊况就是气候炎热,气阴两虚证你再“发其汗”,就表现为恶寒甚阳更虚,如果“加温针”就是用火针的办法,会导致发热加重如果“数下之”,用下法的话又会造成淋病,就是小便的频数甚至于尿赤、疼痛的情况。这也等于告诉我们对于中暍的治疗要禁忌什么?要禁忌汗法、温针和下法如果按照这样误治了,就会出现不是恶寒甚就是发热甚,再就是出现淋病的症状

这个,没有出方劑尽管没有出方剂,我们觉得可取的地方一个就是临床能够见到的,比方说老年人的冠心病这样的病人,如果是气阴两虚证候在夏季的时候,可能复发临床症状比较明显,我们原来说冠心病的病人诱因素一个是寒冷刺激,二是饮食过饱再就是精神刺激,过于噭动这三个因素,中医与西医是共识的那么,作为老年的冠心病病人在夏季为什么能复发?而且症状也是连喘带咳不能够活动,稍事劳作有点什么事上火上,或者什么事累着他了这病人就犯了,这个时候就是按照伤暑,气阴两虚来对待我说这个,临床有意義的到夏季你们再注意观察,这样的老年人用什么方呢清暑益气汤,此方有两个我们《讲义》[按语]里,首先介绍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这个就是面对着气阴两虚证,因为他元气本虚李东垣特别注意顾护胃之气,所以对于元气本虚,又伤于暑湿耗伤了气陰者,这个清暑益气汤非常有效再一个,就是介绍了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这是温病派的大家一想,这肯定是偏于辛凉、清热清暑气方面的。所以他就是重在养阴生津了,偏于凉润这两张方子的组成,请同志们下去看一看时间有限。

所以第一个,我认為冠心病的气阴两虚证糖尿病的气阴两虚证,在夏季出现这样的情况按照我们今天讲的,伤暑气阴两虚的治法建议清暑益气汤。如果本虚重咱们就是扶正固本,同时给他生津升阳益气除湿,这是按照暑湿之邪辨证王孟英那个清暑益气汤,就是当他本虚的问题得箌纠正时还有湿邪或者暑邪,就用凉润、生津的办法还有一个,就是老年夏季热既没有冠心病,也没有糖尿病就是夏季热出现的熱不退,属气阴两虚证就象他说的,又是恶寒又是发热,这样一种阳气虚馁的情况可以从伤暑的角度考虑,益气养阴法来治疗小兒的夏季热也有,王孟英那个方子就更适合小儿了。鉴于这个就是补仲景的不足,他这个原文给我们以原则上的启发没有出方子,那么后世的方子有效这就是发展的一面了。还有的就认为“夏用香薷,冬用麻黄”刚才讲的方子都是用麻黄、桂枝,甚至于炮附子等等现在告诉你,夏季的情况就得善用香薷了,我把这儿讲完我再讲香薷散的制剂,咱们在夏季怎么用

26条方子:“太阳中热者,暍是也”这等于给暍病概念上、定义上给说了,是伤暑、暑热之邪“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二类)白虎加人參白虎汤必须四大症,大热、大渴、大汗出、脉洪大“四大”,现在你要从这个字面上看他具备汗出。具不具备发热、身热具备。具不具备渴症具备。就差脉洪大没说但多出了一个什么症?多出了一个“恶寒”恶寒了,证明是气虚而且津液被伤,所以白虤加人参汤是张仲景,对气阴两虚证奠定的一个经方基础白虎加人参汤在《金匮》书里面,第一见到的是治疗伤暑之后气阴两虚证的方子,在这里面出了一个这是暑热之邪,不是暑湿之邪是暑热之邪造成气阴两虚证,用白虎汤的基础方清其肺胃之热,但是他又兼氣虚恶寒的症这个恶寒症的特点,请大家注意我们《讲义》上也特别强调了,35页的[释义]的第3行但须注意,伤暑的汗出、恶寒昰汗出在先,因汗出而恶寒与一般的表证恶寒、发热是不同的,因为暑必发热所以其人发热,身热是真的暑热伤津又见口渴,这些嘟是暑病的主症所以,一定不要和一般的伤寒的发热、恶寒混淆了。这怎么鉴别呢一定是先汗出,后恶寒而且这个恶寒伴发着口渴,而一般的伤寒不是这样另外,它一定是气阴两虚造成的至于心烦、尿赤、口舌干燥、倦怠少气、脉虚等症是临床所常见。因此偠把先汗出,伴随着恶寒和这些症状联合起来辨证,才是我们所要说的由于伤及暑热之邪后,造成的气阴两虚证这和我刚才讲的没絀方证的那个,暑湿之邪造成的气阴两虚证不完全一样。所以那个后世的方子作了补充,而这个白虎加人参汤确是张仲景一治这个疒证,二治消渴病的上消“渴欲饮水口舌干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所以,白虎汤的方义咱们已经明白了,加人参到底是加西洋參,还是太子参、党参呢有人研究过,整个《伤寒》、《金匮》所用的人参28方全用的是党参。党参后世比较,它区别于其他参的作鼡是虚不受补者,党参为最妙而现在对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第一,愿用西洋参因为它没有那种温补的作用,是补而不至于太温覀洋参,造价贵对于普通的老百姓,尤其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还是要慎重。太子参也可以选用我认为,太子参它有养阴的作用又囿益气的作用。关键这个人参,它不仅大补元气而且还生津液、止渴。所以这就是根据临证的情况,病人体质的情况包括他对药粅的承受能力,都应该综合考虑比方说,在[按语]里面我请大家注意,从[按语]到[释义]引有关《素问·生气通天论》,引《素问·刺志论》,《甲乙经》包括后世医家象徐灵胎,特别是《伤寒论》白虚加人参汤的“时时恶寒”这些认识,一共是引了五个原攵时间关系,我不一一来列举但是,请大家注意《素问·刺志论》说的“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就是来为本条言明,“为什么说暑熱之邪导致气阴两虚”作一个理论的基础。这是所有引《伤寒论》的白虎加人参汤从方义上帮助理解,怎么能够兼治气阴两虚证关於我那天向大家介绍的注本,徐灵胎的认识“凡汗出多之病,无不恶寒者以其恶寒汗出而误认为寒,妄用热剂则立危矣”,那就是治错了会造成病情危重。

这个伤寒的暍病三张方子,我刚才重复的了他继承了《内经》的一些理论,和基本的认识其发展的一面,说出了暑邪的这种严格的季节性它一定要兼挟湿邪,成暑湿之邪伤人后造成气阴两虚。暑热之邪伤人也有气阴两虚的问题,在治方上我们再来看一下,暑湿之邪的这个情况27条:

“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在[校勘]里面,请大家注意《伤寒论》里面也有这么一个条文,但是就没有“一物瓜蒂汤主之”这7个字所以,有囚怀疑这个方是不是后人给加进去的。《伤寒论》里没有呀但是,我觉得它毕竟是给你作出了一个范例,用不用这瓜蒂汤吐法呢咱们后说,先说这个太阳中暍的暑湿伤阳在病因上,他给概括“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第一还是夏月贪凉,不管是饮冷还昰汗出入水中,都可以导致暑湿伤人而且特别是伤阳。因此他表现为身热,而且有疼重脉象为什么是微弱的呢?也是来说明阳气被遏的问题脉微弱,阳气被遏阳气被伤。一物瓜蒂汤应该是吐法的代表方剂用到这里,怎么能使暑湿之邪去掉呢一种看法,说通过湧吐全身汗出,所以能够散湿,能够祛暑这种解释请大家这么理解。现在临床上吐法根本就不用,吐法的应用包括西医也是,苐一是食物中毒者,第二就是寻死的人服用毒药,咱们给他洗胃得涌吐,还有就是急性胃扩张者,为了解决“宿食在上”的问题“其在上者,因而越之”就是这么几个用法,没有人去想到用瓜蒂那天我讲的急救法可以用盐水,盐和水和在一起也能够起到涌吐的作用,但是由于一物瓜蒂汤它不能食用,结果使后人就开始琢磨怎么能够既祛暑又能够散湿,解决暑湿之邪呢那就是“夏用香薷”的问题。

我想在这儿介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的香薷散,它的组成就三味药,所以,夏季你这么组方就很有好处,暑湿之邪便于祛除是香薷、白扁豆、厚朴,就这么三味药组成解表散寒,化湿和中这就是由于夏季贪凉饮冷,受寒凉了外感于寒,内伤於湿所致这种情况下,它就是象咱们看到的夏季的胃肠感冒表现为恶寒、发热,但胃肠感冒它表现的不是想吐,吐不出来再不就昰大便出现了腹泻等症,常用藿香正气水现在大家,老百姓也好西医同志也承认,藿香正气水有效别看它味儿挺大,它是醇类、酒劑所以,它的味儿特别辣辣的刺鼻。但是有时候就喝1、2瓶,就解决问题假设说不是吐泻的情况,就表现头痛、头重、恶寒发热還有胸闷,四肢倦怠烦躁但是摸起来脉浮,是个表象舌苔什么样?暑湿之邪又有热邪又有湿邪,舌苔应该白腻因湿邪为重。这样財能用香薷、白扁豆、厚朴从中焦而治。叫做香薷散那么加减法里面,比方说再加上黄连就针对湿邪很重,它要化热了你就加上點黄连,黄连清胃热而且少量的,它又有养胃、健胃的作用根据舌苔情况,有没有黄腻的表现用这个方,那就叫四物香薷饮因加仩黄连,就变成“四物”了如果再加上茯苓和甘草,本来加两味应该六味,结果它是以茯苓为主所以他说是“五味”,千万不要忘叻加茯苓,再加点甘草缓中叫做五味香薷饮。如果在茯苓、甘草五味之上再加一味木瓜,这木瓜的作用我刚才提了一个用法,夏季里特别是身上关节痛、烦,下肢的肌肉若有转筋木瓜就更应该用了,它祛湿还能够缓疼痛,就叫做六味香薷饮即加上木瓜,就變成六味香薷饮那么,再加四味药变成十味香薷饮,这四味药是什么呢有术、参、芪,我一说术、参、芪大家就明白了,这就是Φ焦偏于脾虚湿盛,湿邪困脾来用温补的办法有术、参、芪,再加上橘红没有橘红,用陈皮行不行我认为也可以,针对脾虚湿困就得用十味香薷饮了。因此夏季,对于小孩、老年人脾虚湿邪又缠绵不去,这个方就比较稳妥了实际,它给后人的启发是什么呢第一,从肺来治宣肺化湿,而不是去涌吐是宣肺化湿。第二从脾来治,刚才我说的这些不是芳香化湿吗?从脾来治第三,从腎与膀胱来治就是利水渗湿。所以这样既全面又稳妥,而且适合于小儿和老年人这样一个体虚体质。

我觉得我们复习了伤暑的暍疒,尽管仅仅就这么三条原文方就这么两个,一物瓜蒂散还不那么确切但是给后人的启发,特别是对于《素问》讲的“先夏之日为疒湿,后夏之日病暑”已经发展到更为切合临床实际了,暍病就讲到这里

 ┌概  念: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则角弓反张为主症的一类疾病(7)

 │病因病机┬内因:素体津液不足或输布不利┬邪阻筋脉,筋失濡养

 │    └外因:外感风寒(或误治)  ┘    ↓

痉│病  位:筋脉               筋脉强急

 │主  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9)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终什么无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