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图书馆深圳医院,中医科,劳力行教授或者其他香港教授什么时候出诊

(原标题:胡焕章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落户港大深圳医院)

计划再成立国医大师工作室

金羊网讯 记者王俊报道:6日,胡焕章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在港学深圳医院正式挂牌成立。港大深圳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将共同担负起胡焕章名老中医的传承工作,挖掘整理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形成系统的诊疗方案,并在临床推广应用,让胡老先生六十多年的行医智慧和经验继续发光发热,为百姓造福。来自港大深圳医院中医科的陈海勇等四位医生正式拜师,成为胡焕章老先生的弟子。

据介绍,胡焕章先生今年87岁,已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7年,具有1949年以前民国考试院中医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资历如此深厚的老中医已经为数不多。他擅长治疗湿温病、心血管病、再生障碍贫血、慢性支气管炎、肠胃溃疡病、更年期综合征等中老年疾病。

胡焕章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目前共有9名成员,包括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医科主管劳力行教授带领的港大深圳医院成员5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周立群带领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成员4人。团队成员全部为中医专业,其中博士4人,硕士5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4人。

团队将挖掘和整理胡焕章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整理相关文章、医案、实物、影像等资料,总结其学术思想,完成对胡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研究工作,形成系统的诊疗方案,并在临床推广应用,以展示中医药传统文化,创新中医药学术传承模式,共同促进中医药学术经验的共享和传承。

胡老的传承工作室项目负责人、港大深圳医院中医科主管劳力行教授表示,港大深圳医院中医科希望通过名医师承项目,不断培养中医继承人,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成立胡焕章名老中医工作室之后,医院下一步计划邀请国医大师成立工作室。

本文来源:金羊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

2016年以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 "港大深圳医院")持续开放更多服务满足市民需求,医院于8月开始中医科和康复科住院病区试运行,并于近日正式开放,为市民提供住院诊疗服务。11月30日下午,中医科、康复科住院病区举行剪彩仪式。

中医科、康复科住院病区位于医院住院部C栋5楼西区,一共设22张病床,其中中医科12张病床,康复科10张病床。未来医院将根据患者需求继续开放更多床位。

港大深圳医院中医科自2013年底筹建以来,经过短短3年时间,已经开设了中医内科区和针灸推拿区,设置了中医病房。中医科坚持为市民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在门诊实行百分之百的中药处方率。

目前中医病区收治的病人6成以上来自中医科门诊,其余为其他科室(比如骨科、神经内科)转介。病房收治的病人中,以中风病人、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退变的患者较多。

"在中医科住院病区,患者可以接受纯粹的中医治疗,比如针灸治疗、中药封包、火罐和推拿,药物也以中药颗粒剂为主。" 港大深圳医院中医科主管、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劳力行教授介绍,在中医科住院病区,中医科医生会与西医科医生共同查房,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在中医科住院病区,医生只可以使用四类西药:镇静类药物、通便类药物、止痛类药物和降压类药物。"我们病区收治病人,老年患者居多,他们有的患高血压多年,所以住院病区配备降压药,是为了保持患者治疗的连贯性。"中医科住院病区房显辉医生解释,最大限度地控制西药的使用,可以让病人获得最佳的中医治疗体验。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医科医生在中医科住院病房为患者进行推拿治疗

目前,中医科诊室和治疗室全部为单间。独立的针灸治疗室可以保护患者的隐私,医生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在针刺治疗中,医生应用一次性管针技术,医生的双手在扎针时不会接触到针尖刺入患者皮肤的部分,降低了患者的感染风险。中医科还可以为病人提供免煎中药,可直接冲服,省去病人煎煮的麻烦。中医科提倡医生发展一专多能:既能做针灸也能开中药,并根据临床需要适当学习推拿技术。

劳力行教授指出,港大深圳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在这里积极实行中西医配合,与西医同事密切合作,除了诊治各个西医科室转介的病人以外,还为各科的住院病人提供中医针灸服务,让病人享受到专业的西医治疗和精专的传统中医服务。

"在港大深圳医院,适合中医的疾患由中医师治疗。适合西医的疾患由西医师治疗,让病人在两方面都得到最专业的服务,才是最好的中西医配合。" 劳力行教授说。

引入香港先进的康复管理

年逾七旬的范伯(化名)已经中风一年多了,在入住港大深圳医院康复科病区之前,他无法自主行走,只能坐轮椅;无法自主吞咽进食,只能靠一根插入鼻子的管子进食流质食物。这种状态让他感觉很糟糕,他希望能尽量恢复到中风之前的生活状态:自己走路,自己吃东西。

这种情况在范伯来到港大深圳医院就诊后得到了改变。一个月前,他来到医院看门诊,随后被医生收治入院。在康复科病房住院近一个月后,范伯已经可以自己拄拐杖下地行走,也可以自主吞咽吃东西了。他为身体的这些变化感到非常高兴。

港大深圳医院康复科负责人,来自香港的顾问医生潘德邻教授表示,康复科住院病区从今年8月起试运营后,从康复科门诊,或其他病区(如,家庭医学科、骨科、神经内科等)转介过来不少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物理治疗师在为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目前,康复科为患者提供一整套的康复服务,包括:物理治疗(主要训练大肌群)、语言治疗(主要训练发音)、吞咽治疗和职业治疗(帮助受伤后或患病后康复的病人,使他们能够从事原来的职业。比如发生偏瘫后的IT工程师,右手不灵活的,通过接受康复训练,恢复手指的功能,重新回复工作能力)。

"我们的医生和治疗师一起,为病人制定一个系统性的康复治疗方案,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给病人不断地鼓励。同时,也鼓励病人的家人经常来探望病人,给病人以支持。通过一系列的治疗措施,帮助病人达到最好的状态,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 潘德邻教授说。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

(原标题:港大深圳医院中医和康复住院病区正式投入使用)

}

  近日,周阿姨因为摔坏股骨,在港大医院顺利做了髋关节置换手术,没想到术后却被腹胀折磨得苦不堪言。她在髋关节手术过后就出现了便秘,于是自己找来通便的番泻叶泡水喝,结果症状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出现了腹胀,肚子慢慢涨得很大,照X光显示有“不完全性肠梗阻”。

  肠梗阻是一种腹部急症,在手术后的病人身上常有发生,通常的处理方法是用液体,软化大便,利于排出。但护士多次用生理盐水为周阿姨灌肠,只在开始两天有一点点效果。医院之后又请来消化内科、胃肠外科的医生会诊。为了缓解,医生为她插了鼻管,让细管子通过鼻子直通胃部,排出胃里的气,帮助肠胃减压。“如果再不行,就要考虑介入手术了。”周阿姨的儿子说。

  然而,直到术后第七天,腹胀仍然没有缓解,连日的折磨让周阿姨连觉也睡不好。

  老祖宗的中医药一副见效

  无奈之下,家人想到了中医。“以前我外婆在老家也试过腹胀,后来是喝中药、用中药灌肠治好的。”周阿姨儿子说。

  当天,中医科医生张水艳应邀前往会诊。张医生诊断发现病人气机郁滞、津血亏虚,“一些病人往往会因为手术出血导致术后,肠道供血不足,活动能力变差,从而产生肠梗阻。”她针对性地开出了理气、滋阴、养血、通便的药方,一共开了两副中药。

  “没想到她只用了一副就好了。”在服药后不到三个小时,周阿姨就开始排气排便,肚子迅速软了下去。之后,便秘腹胀再没有出现,剩下的中药也没有再使用。与以前的经验不同,这次仅仅口服,并没有用中药灌肠,周阿姨和家人都意外。

  “传统观念认为中医治疗起效慢,对急症重症不适用。但事实并非如此,像肠梗阻这种急症我们就处理过很多。只要对症,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张水艳医生称。

  港大深圳医院中医科自2013年1月开业以来,受到病人热捧,除独立开设中医门诊、中医病房外,该科也积极为其他专科病人会诊,比如通过中药调理,帮助呼吸道感染患者控制炎症,帮助手术后体虚、汗多、怕风的病人快速痊愈,辅助肿瘤病人从放、化疗后出现的虚弱、等消化道副反应中有效恢复;通过中医科的针刺治疗,很多病人也获得了快速的疗效,常见的症状有病人口眼歪斜、手脚麻木,顽固性(),身体各部位长期的痛症等。

港大深圳医院中医科团队

  港式“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病患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医科由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全球中医药联盟秘书长劳力行教授担任主管,在中医和西医的配合方面,港大深圳医院也与内地传统做法有着明显区别。

  内地往往有中西医结合的传统,中医师可以同时开具西药和中药。但港大深圳医院遵循港式的“中西医分治”原则,中医与西医分属不同的系统,各自独立,中医科医生严格遵循中医执业范围,不用西医处方药。

  劳力行教授认为,这种看似“中西医分离”的模式,实际上令中医和西医都更加纯粹、专业和规范,病人可以得到纯中医和纯西医的服务,反而是最佳的“中西医结合”。“在这里,适合中医的疾患由中医师治疗,适合西医的疾患由西医治疗,发挥各自所长,也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劳教授说。(通讯员:陈永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大学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